科技文献检索论文
- 格式:wps
- 大小:209.93 KB
- 文档页数:12
科技文献检索论文一个国家科技文献检索刊物体系建立的情况是衡量该过科技情报工作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每个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需要,用本民族的语言,有选择有重点地搜集、整理、报道国内外的科技文献,编制各种类型的检索工具,使之成为本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科技文献检索刊物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翻译引进到自编的发展过程。
科技文献检索是以文献为检索对象,从已存贮的文献库中查找出特定文献的过程。
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
文献不仅包括各种图书和期刊,而且包括下节介绍的会议文献、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档案等各种类型的出版物,甚至包括用声音、图象以及其他手段记录知识的全部现代出版物。
由上述可见,情报是知识中的一部分,文献是情报的一种载体。
文献不仅是情报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也是吸收利用情报的主要手段。
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这来说,文献检索的意义主要在于:这是继承前人经验,加快科研步伐的需要大家会注意到,我们阅读的科技文献、学习的教材内容,往往是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前的发现或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对我们现在的研究往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否则文献检索这们课便没有开设的必要。
文献检索这门课可以帮助我们继承前人的经验,避免科研工作的重复劳动,节省科研经费和工程投资,使自己的成果始终建立在最新成果的基础上。
进行科研创造的需要就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来说,无论是新课题还是老课题,在课题的确定、规划的制定、方案的取舍、难点的攻关,还是成果的鉴定和总结,也都离不开文献检索。
通过文献检索可以了解新老课题的最新进展。
工业生产中的需要和科研中的进展,你都可以通过文献查阅,在进行研究前了解。
如果不进行文献查阅,而自以为自己的想法很新颖,便矢志不移的取进行研究,是不可取的,也许人家早就进行了研究,申请了专利和发表了文章。
新课题的进展程度,从而及时地了解学术前沿。
对于那些尚未立题的科研项目,更要进行文献检索,为科研的开展做好前期工作。
课程名称:科技文献检索题目:关于“仔猪保育舍及其增温保温系统设计”的科技文献检索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姓名:胡孝春学号: ************ 年级: 2008 级081班任课教师:张龙2012年3月25日摘要引言 (1)1、实验目的 (2)2、实验过程 (2)2.1 分析研究课题 (2)2.2 制定检索方案 (2)2.2.1科技文献资料资源库 (2)2.2.2常用的检索技术 (3)2.2.3制定初步检索方案 (4)2.3 试探性检索 (4)2.4获取论文 (6)3、实验结果总结 (6)4、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本文先简单介绍了科技文献检索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它对我们课题的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后对有关“仔猪养育舍及其增温保温系统的设计”的科技文献的检索过程描述、总结讨论,在检索技术具体应用中掌握文献检索方法。
关键词:串行通信,波特率,文献检索科技文献检索对我们有很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继承前人的经验,避免科研工作的重复劳动,节省科研经费和工程投资,使自己的成果始终建立在最新成果的基础上。
就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来说,无论是新课题还是老课题,在课题的确定、规划的制定、方案的取舍、难点的攻关,还是成果的鉴定和总结,也都离不开文献检索。
据统计,一个科技人员查阅科技文献的时间,往往占全部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
如果科技人员掌握文献检索的知识和方法,就能大大节省花在来查找资料上的宝贵时间,从而加快科研速度,早出科研成果。
1、实验目的通过对关于“养猪场仔猪养育舍及其增温保温系统设计”的科技文献检索具体实现方法的介绍和总结,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能够熟练检索运用各类国内外资源网络。
2、实验过程对关于“养猪场仔猪养育舍及其增温保温系统设计”的科技文献检索,该实验过程包括课题分析;制定检索方案;选用检索工具和参考工具书;确定检索途径与方法;检索实践和效果评估等系列过程。
科技论文检索方法
随着科技发展的迅猛,科技论文成为科技研究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
科技论文检索是指通过特定的途径、方法和工具,从庞杂的科技文献中寻
找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以便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全面了解和深
入研究。
科技论文检索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科研工作
的进展和成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科技论文检索方法。
首先,传统的文献检索方法主要包括图书馆实地查阅、索取文献目录、手工查询以及光盘全文检索等。
这些方法需求研究者自行到图书馆或相关
机构进行资料查阅,并通过手工或计算机软硬件进行查询、筛选所需文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获取全面准确的文献资料,但缺点是操作复杂、效
率低下、费时费力。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论文检索方法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传统的实地查阅和手工查询方法逐渐被电子文献检索工具所取代,而基于
文本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文献检索方法则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在实际应用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文献检索方法,提高科研工
作的效率和质量。
科技文献检索作业班级: 计科07-2班学号:姓名:一、中文文献三篇------来自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方)一、P owerBuilder中数据库通信技术的研究二、SQL Server数据复制技术研究三、IEEE802.11与高级红外无线AIr MAC协议的性能比较二、外文文献两篇----Springerlink电子期刊(halis,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一.资源链接网址:/content/531738144r0p6rt0/?p=97bac3d798144832bfa1cd73e591ebac&pi=23Zhang Xiaoyan1 , Wang Bin2, Ji Zhongzhen1, Qingnong Xiao2 and Zhang Xin1(1) LASG,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00029 Beijing(2) Mesoscale and Microscale Meteorology,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Boulder, Colorado, USAReceived: 4 June 2002 Revised: 8 April 2003Abstract The MM5 and its four dimensional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4D-Var) system are u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he authors generate an optimal initial condition for a typhoon by using the bogus data assimilation (BDA) scheme. BDA is able to recover many of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yphoons including a warm-core vertex, the correct center position, and the strong circulation. As a result of BDA using a bogus surface low, dramatic improvement is achieved in the 72 h prediction of typhoon Herb. Through several cases, the initialization by BDA effectively generates the harmonious inner structure ofthe typhoon, but which is lacking in the original analysis field. Therefore the intensity forecast is improved greatly. Some improvements are made in the track forecast, but more work still needs to be done.Key words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 bogusscheme - BDA - Typhoon Herb - numerical simulationZhang Xiaoyan翻译:张晓燕1王滨2,姬中侦1,情浓肖,张新1 2(1)北京大气物理研究所,100029,中国科学院(2)中尺度和微尺度气象,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罗拉多州收稿日期:2002年6月4日修订日期:2003年4月8日摘要:MM5模式和四维变分资料同化(万字,无功)系统中使用此文件。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近十年红外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课程名称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学生姓名所在学院所在专业所在班级指导教师职称近十年红外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红外技术在最近十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红外线的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的讨论,通过红外线的的发现,特点,以及其在军事、医药、农业、天文地理、通信和PC机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红外线的高实用性和它的研究价值。
论文主要列举了红外线的干燥技术,探测技术,隐身技术以及夜视和无线控制等方面的功能。
可是就在这短短的时期中,红外技术在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各部门中也已经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另外一些虽然在目前看来还不太成熟,甚至还仅仅是处在探索性的阶段。
但从其发展前途来看还是大为可观的。
本文中所提到的一些应用,在整个红外技术的应用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只能看作是一些例子而已。
关键词:红外技术军事应用红外光谱学工农业医药科学技术前言:本文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全面反映红外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水平、动态、研制进展状况,及其在国防、工农业及国民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讲述红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红外技术发展在军事上和工业上的应用,以及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甚至在医疗监护,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生命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未来的红外技术仍将朝着保持其优点的方向发展。
一.红外技术红外技术是研究红外辐射的产生、传播、转化、测量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
通常将其划分为近、中、远红外三个部分。
近红外指波长为0.75~3.0微米;中红外指波长为3.0~2O微米;远红外则指波长为2O~1000微米。
在光谱学中,波段的划分方法尚不统一,也有人将0.75~3.0微米、3.O~4O微米和4O~1000微米作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
另外,由于大气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只留下三个重要的”窗口”区,即1~3微米、3~5微米和8~1 3微米可让红外辐射通过。
因而在军事应用上,又分别将这三个波段称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
科技文献检索报告《科技文献检索报告》科技文献检索是指通过电子检索系统或图书馆等手段,使用特定的关键词和检索策略,从大量的科技文献数据库中找到与研究题目或领域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获取的过程。
本次的科技文献检索旨在了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情况。
首先,选择了几个主要的科技文献数据库,包括Google学术、IEEE Xplore和中国知网,以涵盖不同的学术资源和文献类型。
然后,使用关键词“人工智能”和“金融”进行检索,并选择相关性较高的文献进行阅读和分析。
在Google学术上,检索到了一篇题为“A Brief Overview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Finance”的文献。
通过阅读摘要和部分内容,发现该文献介绍了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包括数据分析、风险管理、交易策略等方面,作者指出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IEEE Xplore上,找到了一篇题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Financial Services”的文献。
该文献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情况,比如自动化投资、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作者还总结了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了一篇题为“基于机器学习的金融创新”的文献。
该文献从机器学习的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包括智能投资、智能信用评估、智能智能客户服务等方面,作者认为人工智能在金融创新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阅读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数据分析、风险管理、交易策略等方面;人工智能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在金融创新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于“基于FPGA技术设计电子钟表电路”的科技文献检索***(******,陕西西安,710127)【摘要】本文从科研及毕业论文的角度,首先阐述了文献检索的概念及重要意义,然后通过对有关“基于FPGA技术设计电子钟表电路”的科技文献的检索,并对检索过程、结果总结讨论,以熟悉掌握文献检索方法。
【关键词】文献检索、FPGA电路设计、检索技术About "based on FPGA technology design electronic clock circuit" technologyinformation retrieval***(******, Shaanxi Xi'an,710127)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and thesis , describes the concept and importance of search firstly. Then about the "design of electronic watches and clocks based on FPGA technology circuit " the retrieval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And retrieval process, the results of summing up the discussion to the mastery of literature search methods.Key words:Literature search, FPGA circuit design, search technology前言文献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
1 车桥系统的共振机理根据结构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当荷载频率与结构物的自振频率相等或接近时, 体系将发生共 振,引起很大的动力响应。
对于车桥系统来说,其荷载是运动的列车,当列车速度改变时, 加载频率就会发生变化。
列车速度达到某一特定的值,加载频率就会接近桥跨结构或车辆的 自振频率,从而引起共振。
由移动荷载引起车桥系统共振的因素很多,包括:车辆重力或离 心力荷载通过规则排列的轮轴对桥梁的周期性加载; 等跨布置的多跨中小跨度桥梁, 当列车 以一定速度通过桥梁时,由于桥跨结构挠度的影响,对车辆形成的周期性不平顺激励作用; 由于车轮的扁疤等缺陷、蒸汽机车动轮偏心块对桥梁产生的周期性冲击力;各种轨道不平顺 及车辆蛇行运动引起的横向周期性激励; 列车以一定速度在桥梁上移动,带有横向平均风压的车辆形成移动的荷载列,通过车轮传到桥面。
这时,即使是平均风, 也会对桥梁产生动力作用。
作用在曲线桥上的列车离心力也会形成类似的横向移动荷载。
这些都会因列车速度的 变化而改变加载的频率,从而有可能形成车桥系统的共振,使桥梁或车辆的振动增大。
因此, 研究车桥系统的共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1.1简支梁竖向共振反应简支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共振反应与桥梁跨度、桥梁自振频率、列车速度、列车 编组及轴重排列方式等有关。
取跨度为 L b 、均布质量为行分析。
文献[1]给出了只考虑基阶振型的反应为 为动力放大系数。
根据这两项的作用机理不同, 简支梁在移动荷载列作用下的竖向共振反应 可分为以下两种:(1) 第一种竖向共振。
考察式(1)中的第二个级数项,即通常意义下的瞬态反应可以得出当列车从低速到高速以不同的速度通过桥梁时, 会使桥梁出现一连串的共振反应。
这种情况 是由荷载以速度v 通过距离dv 的时间来确定的,称为简支梁的第一竖向共振条件。
(2)------------------------------------------------------------------------- 第二种竖向共振。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总结要求:结合课程学习内容,以流程图形式简要阐述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重点阐明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的工作要点、注意事项等一、科学研究:重点:1、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专业杂志等全面深入地查阅相关资料,消化、分析整理、归类,从而了解国内外同行的方法和思路,了解最新研究进展,从中学习重要方法思路,全面掌握经验成果 2、注意寻找关键问题和突破口;避免样本过少、数据离散度较大;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能造假;要做可靠性分析。
3、实验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01提出问题02 查阅资料03理出思路, 设计并进行实验04 分析数据,总结规律05归纳总结实验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实验目的要清楚实验方案要可行实验设计要合理实验手段要先进二、撰写学术论文:1、题目:以最少数量的单词来充分表述论文的内容重点:要准确、简洁、清晰,严禁标题啰嗦或出现语病;尽可能使用论文关键字,不必全部使用;不宜过长,建议不超过15词;避免使用“的研究”、“的探讨”、“的观察”等词语。
建议:2、摘要+关键词: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包含文章最重要和必要的信息摘要基本要素:01题目 02 摘要+关键词 03引言 04 材料与方法 05结果06讨论与结论大致确定一个题目(或多个)调整修改题目围绕题目写 正文根据整体内容设计更加 合理的题目目的结果方法结论重点: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摘要不分段;用第三人称,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不出现插图、表格;建议:结论写完以后再写摘要3、引言:承上启下的作用引言写作的四个层次:研究现状有两项任务:1、整理国内外过去的相关研究工作 2、客观公正的评述过去的研究工作注意一些常见错误:篇幅不当;对研究现状缺少分析与概括;用词不当,严禁“首次”“首创”等表意义的词汇;与摘要雷同,与正文、结论混淆。
4、材料与方法:论据与论证重点:必须给出足够信息以确保实验结果可被重复;对于方法的描述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如果方法新颖且不曾发表过,应提供所有必需的细节5、结果:重点:图、表、正文间不能有重复叙述;图表简述数据,文字描述深层含义;科技期刊一般都使用三线表;清晰度、明亮度、对比度、字体字号要一致描述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的 重要性阐述研究热点的研究现状,平稳过渡到论文需解决的问题上来简述论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简介论文的结构6、讨论与结论:结果讨论:重点:撰写讨论时要避免含蓄,尽量做到直接、明确;对结果的解释要重点突出,简介清楚;结论:重点:概括准确、措辞严谨、点明中心;简短精炼、首尾呼应;不做自我评价;避免与摘要重复建议:内容较多的论文结论可以按研究结果的重要性依次排列,分项编号逐条列出。
论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2012年 5月高校体育教育中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和程度加深。
有数据表明:“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30%,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多”。
[1]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字】大学生;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水平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happen more frequently, increased range and extent deepened. Figures show that: "in China in the mid 1980 s, 23% to 25%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barriers exist, 90 s rose to 25%, and in recent years is 30%, and the number of existing psychological obstacles in increasing". [1] that we have to be concerned about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Education;education of psychological health;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health【引言】任长顺在《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良好心理习惯的形成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认识的转变,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泛函微分方程在神经网络及生物数学的应用1、课题分析该课题所涉及的专业为数学和生物的结合学科,此学科为现代社会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医学上的问题的应用,是现代比较前言的科学。
因此查找文献应当突出现代性,同时要兼顾国际与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查资料时不能光查期刊论文,专利和科技成果,数据库是科技课题查询的重要信息源。
2、背景知识由于人工神经网络(ANN)在自动化控制、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信号处理以及最优化计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曰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常常要求尽量避免伪相应或出现局部最小值.所以,人工神经网络的全局吸引性的动力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通过电子电路来实现神经网络的功能;由于受人为因素以及神经元放大器有限转化速度和技术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时滞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基础是对人脑功能和思维的模拟,而人的记忆是有长期记忆(LTM)和短期记忆(SMT)之分的,因而,本文考虑了一类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时滞竞争网络的概周期解全局渐近性行为.在流行病(传染病)动力学模型中,潜伏期对传染病的最终蔓延趋势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讨论这类问题时采用的模型大都是常微分方程,没有考虑时滞因素的影响.所以引入了泛函微分方程。
3、解决问题通过检索1、更深刻的了解泛函微分方程的特性2、更深刻的了解神经网络在人体的作用3、生物数学的更多知识4、泛函微分方程、神经网络之间的联系4、检索过程及方法数据库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维普中文科技期刊(halis)3、万方数据库4、专利数据库5、Elsevier SDOL6、EBSCO数据库关键词:泛函微分方程神经网络生物数学英文关键词: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Neural network Mathematical biology查出的主要参考文献如下: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作者:康素梅; 高瑷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基础科学部;文献出处: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 Civil Engineering, 编辑部邮箱2010年03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关键词:泛函微分方程; 时滞; 稳定性Logistic型时滞泛函微分方程解的渐近性作者:刘兴元夏冬晴唐爱民基金资助: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6C749;08C794)一类n阶迭代泛函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刊名:湛江师范学院学报Research on Electric Biolog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haos Synchronization of Neural Networks作者:孟娟导师:王兴元【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学科专业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学位年度】2008【论文级别】博士Analysis on Exponential Robust Stability of A Class of Neural Network刊名:通信技术分类号:TP1836、区间时滞神经网络的随机稳定性分类号:TP183[著者标引]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331(2010)19-0048-03栏目信息:研究、探讨基金资助: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No.2008BB2199);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项目(No.kj081501 No.kj071502)作者:吴海霞An Improved Evolution Optimization of Neural Network作者:杨华芬; 杨有; 尚晋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文献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 编辑部邮箱2010年05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The Homotopic Mapping Method For Reaction Diffusion Svstem In Biomathematics作者:陈丽华; 莫嘉琪;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文献出处:生物数学学报,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 编辑部邮箱2008年03期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West Nile Virus: Using Adapted Primary Literaturein Mathematical Biology to Teach Scientific and Mathematical Reasoning in High School作者:Stephen P. Norris;John S. Macnab;Marjorie Wonham;Gerda de Vries刊名: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年,卷(期):200939(3)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ations i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d Bio-Mathematics作者中文名:廖文通;导师:王林山;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学科专业名称:应用数学学位年度:2006The Study on Early-warning of Financial Crisis for Listed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作者中文名:袁丹导师;王理平;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学科专业名称: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位年度:2010网络出版投稿:上海交通大学两类泛函微分方程解的一致持久性研究作者:董婷;导师:杨喜陶;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学科专业名称:应用数学学位年度:2009网络出版投稿人:湖南科技大学8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al and Theoretical Biology, a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Mathematical Biology, Krak體, June 28 - July 2, 2011More information available at http://www.impan.pl/~ecmtb11/index.php?file=main.htmlSMB 2010 Annual Meeting - Rio de Janeiro, 24th - 29th JulySubmission of Abstracts for the SMB 2010 Poster Session, Deadline: 23th June - Successful Authors will receive a prompt response from the Board of Referees. smb2010biomat@ Extended deadline for Early Registration: 17th June. .br/script/FctCadFisica.asp?pStrIdioma=US&CodCongresso=7 0Full paper submission of corresponding accepted abstracts of contributed talk and poster sessions (BIOMAT 2010 book - BIOMAT series - World Scientific - indexed at ISI/Web of Science / Scientific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Deadline: 02nd July. LaTeX template at /smb/smb2010.html一种改进的进化神经网络优化设计方法作者中文名:杨华芬; 杨有; 尚晋;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文献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 编辑部邮箱2010年05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对医学高等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思考作者:王岩; 佡思维; 何兰;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文献出处: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编辑部邮箱2010年17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检索总结:通过对本次课题的检索,不仅是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数学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同时,我也对现在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题目:网络工程综述小标题: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班级:学号:姓名:成绩:网络工程技术综述——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摘要: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计算机网络正以其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和易扩充性等优点,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络已经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个角落,Internet将遍布世界的大型和小型网络连接在一起,使它日益成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
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2.1背景:随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的十多年时间内,由于价格很昂贵,电脑数量极少。
早期所谓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其形式是将一台计算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台终端直接连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式看做为最简单的局域网[1]雏形。
最早的Internet,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的。
现代计算机网络[2][3]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组交换技术[4]都来自ARPAnet[5]。
ARPAnet不仅进行了租用线互联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而且做了无线、卫星网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其结果导致了TCP/IP 问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
1980年前后,ARPAnet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TCP/IP协议的转换工作,并以ARPAnet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
1983年,ARPAnet的全部计算机完成了向TCP/IP的转换,并在 UNIX(BSD4.1)上实现了TCP/IP。
ARPAnet在技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TCP/IP协议的开发和应用。
2个著名的科学教育网CSNET和BITNET先后建立。
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规划建立了13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及国家教育科技网。
随后替代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8年Internet 开始对外开放。
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1.文献检索有哪些主要途径?(1)题名途径:题名包括书名刊名等途径一些检索系统中提供按题名字顺检索的途径,如书名目录和刊名目录。
(2)责任者途径:许多检索系统备有著者索引、机构(机构著者或著者所在机构)索引,专利文献检索系统有专利权人索引,利用这些索引从著者、编者、译者、专利权人的姓名或机关团体名称字顺进行检索的途径统称为著者途径。
(3)机构途径/单位途径(4)序号途径:有些文献有特定的序号,如专利号、报告号、合同号、标准号、国际标准书号和刊号等。
文献序号对于识别一定的文献,具有明确、简短、唯一性特点。
依此编成的各种序号索引可以提供按序号自身顺序检索文献信息的途径。
(5)分类途径:按学科分类体系来检索文献。
这一途径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分类排检的,因此,比较能体现学科系统性,反映学科与事物的隶属、派生与平行的关系,便于我们从学科所属范围来查找文献资料,并且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从分类途经检索文献资料,主要是利用分类目录和分类索引。
(6)主题途径:通过反映文献资料内容的主题词来检索文献。
由于主题法能集中反映一个主题的各方面文献资料,因而便于读者对某一问题、某一事物和对象作全面系统的专题性研究。
我们通过主题目录或索引,即可查到同一主题的各方面文献资料。
(7)关键词途径:是直接从文献中抽出来的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词,其主要特征是未经规范化处理,也不受主题词表控制的词,又称自由词,用于计算机作为自然语言检索。
作为自然语言检索,关键词按字顺排列,实际属主题法系统,不需查主题词表,因而编制关键词索引速度快,因未作规范化处理不能进行选择和控制,故索引质量粗糙。
(8)其他途径:引文途径:文献所附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是文献的外表特征之一。
利用这种引文而编制的索引系统,称为引文索引系统,它提供从被引论文去检索引用论文的一种途径,称为引文途径。
代码途径:利用事物的某种代码编成的索引,如分子式索引、环系索引等,可以从特定代码顺序进行检索。
科技文献检索论文课程名称:信息安全技术综述题目:web服务器安全分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专业:信息安全班级: 091 学号: 0908060456 学生姓名: x x 指导教师: x x x分数:2012年 12 月 13 日摘要WEB服务器也称为WWW(WORLD WIDE WEB)服务器,主要功能是提供网上信息浏览服务。
WWW 是Internet 的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是Internet 上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服务,也是发展最快和目前用的最广泛的服务。
正是因为有了WWW工具,才使得近年来Internet 迅速发展,且用户数量飞速增长。
web服务器含载的信息也越加重要,其资料往往涉及某些机密信息,所以,web服务器的安全也越加显得重要和必要。
一、Web服务器背景介绍Web服务器是指驻留于因特网上某种类型计算机的程序。
当Web浏览器(客户端)连到服务器上并请求文件时,服务器将处理该请求并将文件发送到该浏览器上,附带的信息会告诉浏览器如何查看该文件(即文件类型)。
服务器使用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进行信息交流,这就是人们常把它们称为HTTPD服务器的原因。
Web服务器不仅能够存储信息,还能在用户通过Web浏览器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运行脚本和程序。
WWW 是World Wide Web (环球信息网)的缩写,也可以简称为Web,中文名字为“万维网”。
它起源于1989年3月,由欧洲量子物理实验室CERN(the European Laboratory for Particle Physics)所发展出来的主从结构分布式超媒体系统。
通过万维网,人们只要通过使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很迅速方便地取得丰富的信息资料。
由于用户在通过Web 浏览器访问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无需再关心一些技术性的细节,而且界面非常友好,因而Web 在Internet 上一推出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走红全球,并迅速得到了爆炸性的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只是通过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和广播等)获得信息。
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想要获取信息,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那种单方面传输和获取的方式,而希望有一种主观的选择性。
现在,网络上提供各种类别的数据库系统,如文献期刊、产业信息、气象信息、论文检索等等。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变得非常及时、迅速和便捷。
到了1993年,WWW 的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它解决了远程信息服务中的文字显示、数据连接以及图像传递的问题,使得WWW 成为Internet 上最为流行的信息传播方式。
现在,Web 服务器成为Internet 上最大的计算机群,Web 文档之多、链接的网络之广,令人难以想象。
可以说,Web 为Internet 的普及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是近年来Internet 上取得的最激动人心的成就。
WWW 采用的是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其作用是整理和储存各种WWW资源,并响应客户端软件的请求,把客户所需的资源传送到Windows 95(或Windows98)、Windows NT、UNⅨ或Linux 等平台上。
使用最多的web server 服务器软件有两个:微软的信息服务器(iis),和Apache。
通俗的讲,Web服务器传送(serves)页面使浏览器可以浏览,然而应用程序服务器提供的是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调用(call)的方法(methods)。
确切一点,你可以说:Web服务器专门处理HTTP请求(request),但是应用程序服务器是通过很多协议来为应用程序提供(serves)商业逻辑(business logic)。
二、web服务器的发展趋势目前,Web服务器的发展有三个主要趋势:1.从HTML到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HTML被称为“第一代Web语言”,如前面的介绍,HTML作为Web的开发语言,对Web应用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但是HTML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只适合于人与计算机的交流,不适合计算机与计算机的交流。
HTML通过大量的标记来定义文档内容的表现方式,它仅仅描述了应如何在Web浏览器页面上布置文字、图形,并没有对Internet的信息含义本身进行描述,而信息又是Web应用中最重要的内容。
通过HTML表现出来的文字、图形内容很容易被人理解,但却不利于计算机程序去理解。
另外,HTML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它的标记集合是固定的,用户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加标记;而且各种浏览器的规格不尽相同,要使我们用HTML做的网页能够被所有浏览器正常显示,我们只能够使用W3C(万维网协会)规定的标记来创建网页。
正如前面所说,Web服务器向Web浏览器提供的信息都是来自有一定结构的数据库,在数据库里,为了检索和管理的方便,信息按照它本身的意义(如姓名、年龄、工作单位等)被存放在相应的字段里,一旦这些数据被调出来,经过CGI、ASP、JSP、PHP等转换成HTML后,其原来的意义无法转移到HTML标记中来,用户也就无法按照信息本来的意义去阅读。
并且,由于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的不同,不同的系统及应用层面之间要想互相理解对方的数据格式是相当困难的。
这就需要一种新技术或标准能够将最初保存在数据库服务器中的原始数据结构在不同的系统层面共享。
这种新技术就是XML。
使用XML可以解决上述的难题。
W3C对XML作了如下描述:“XML描述了一类被称为XML文档的数据对象,并部分描述了处理它们的计算机程序的行为。
XML是SGML 的一个应用实例。
从结构上说,XML文档遵从SGML文档标准。
”同HTML一样,XML 也是一种基于文本的标记语言,都是从SGML(Standard Generalize Markup Language,标准通用标记语言)发展而来,二者的不同在于:XML可以让我们根据要表现的文档,自由地定义标记来表现具有实际意义的文档内容,例如,我们可以定义〈文档名称〉〈/文档名称〉这样具有实际意义的标记。
而且XML不像HTML那样具有固定的标记集合,它实际上是一种定义语言的语言,也就是说使用XML的用户可以定义无穷的标记来描述文档中的任何数据元素,将文档的内容组织成丰富的完整的信息体系。
总起来说,XML具有四大特点:便于存储的数据格式、可扩展性、高度结构化以及方便的网络传输,这些特点为我们创建开放、高效、可扩展、个性化的Web应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2.从有线到无线电子商务正在从台式机向着更为广泛的无线设备发展,Cahners In-Stat市场分析家预测,世界范围内的无线用户的人数将会从2000年的 2.71亿增加到2004年的13亿。
Aberdeen集团的研究主任Darcy Fowkes认为,采用无线方式进行电子商务的优势并不仅仅在于方便,它还可以节约公司的财力,而且,移动办公能使工作更加高效。
然而,由于多种无线网络类型、标记语言、协议和无线设备并存的复杂情况,使得网络内容和数据转换成能够被无线设备所识别的格式并不容易。
目前,许多企业都在致力于开发能够把应用程序以及互联网内容扩展到无线设备上的产品。
例如,IBM新版本的WebSphere Transcoding Publisher 3.5增加和改进了许多新的特性,可以将企业内部网上的数据翻译到多种无线设备上。
该版本中新的特性包括对更多的无线设备、数据格式的支持,以及语言翻译功能。
它基于Java架构,能把用HTML和XML 等标记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和数据转换成WML、HDML(Handheld Device Markup Language)和iMode等无线设备所能识别的格式,这样,通过手持设备就可以访问互联网上的信息。
无线设备厂商Mobilize也推出了Mobilize Commerce产品,帮助企业进入无线网络。
该软件可以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访问企业的内部系统,远程地实现订单发送,并进行确认。
Mobilize Commerce可以充分利用XML对信息进行格式转换,以适合于无线设备,这些无线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无线电话、网络电话和双向寻呼等。
3.从无声到有声世界上现在有十亿个电话终端,有超过2亿的移动电话。
而就人自身的交流习惯来看,人们也更愿意利用听和说的口头的方式进行交流。
目前,文本语音转换器(TTS,Text to Speech)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现了自动的语言分析理解,并允许TTS的使用者增加更多的韵律、音调在讲话中,使TTS 系统的发声更接近人声。
在自动语音识别系统(ASR)领域里,自动语音识别系统在从整个词的模仿匹配,向音素层次的识别系统方向发展。
自动语音识别系统的词汇表由一个基于声音片断的字母表构成,而且这种词汇表是受不同语言限制的。
基于这种方式,在一个宽广的声音行列里,讲话能被识别系统发现和挑拣出来,并加以识别。
并且,在识别一个词的时候,每一个音素将从系统的输入中挑拣出来,拼接组合后与已经有的音素和词语模板进行比较,来产生需要的模板。
音素的识别大大减轻了ASR对讲话者的依赖性,并且使得它非常容易去建立大型的和容易修改的语音识别字典,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市场的需求。
Web语音发展的另一方面是V oiceXML(V oice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语音可扩展标记语言)的进展。
V oiceXML的主要目标是要将Web上已有的大量应用、丰富的内容,让交互式语音界面也能够全部享受。
Web服务器处理一个来自客户端应用的请求,这一请求经过了V oiceXML解释程序和V oiceXML解释程序语境处理,作为响应,服务器产生出V oiceXML文件,在回复当中,要经过V oiceXML解释程序的处理。
V oiceXML 1.0规范基于XML,为语音和电话应用的开发者、服务提供商和设备制造商提供了一个智能化的API。
V oiceXML的标准化将简化Web上具有语音响应服务的个性化界面的创建,使人们能够通过语音和电话访问网站上的信息和服务,像今天通过CGI脚本一样检索中心数据库,访问企业内部网,制造新的语音访问设备。
V oiceXML的执行平台上面加载了相应的软件和硬件,例如,ASR、TTS,从而实现语音的识别以及文本和语音之间的转化。
2000年5月23日,W3C接受了语音可扩展标记语言V oiceXML 1.0作为实例。
目前,IBM、Nokia、Lucent、Motorola等著名厂商都已经开发出相应支持V oiceXML 的产品,但现在的ASR和TTS系统大多还不能支持中文。
三、Web服务安全分析Web 服务面临的主要威胁与对策:1、未授权访问(Unauthorized Access)提供敏感或者受限信息的Web 服务应该对其调用方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