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买新书教案 北师大版
- 格式:docx
- 大小:20.44 KB
- 文档页数:2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买新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人民币的面值,能够计算简单的加减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购物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消费观念。
二、教学重点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掌握计算加减法的方法;2.学生能够根据物品的价格计算出所需的金额;3.学生能够模拟实际消费过程,体验消费乐趣。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2.学生能否准确识别人民币的面值。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0分钟)1.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人物运动,人物穿衣等,以此为话题导入新课教学。
2.教师展示多种人民币面值,让学生观察并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步骤二:讲解新知(20分钟)1.教师展示茶壶、牙刷等固定价格的商品,让学生观察并回忆价格。
2.教师讲解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如何使用人民币计算商品价格。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与计算演示,让学生掌握加减法运算的方法。
3.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根据不同商品的价格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步骤三:活动探究(30分钟)1.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购物游戏。
将不同的商品陈列在桌子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2.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购物的乐趣,通过运算计算出商品价格,让学生充分体会钱的实用性。
步骤四:课堂练习(20分钟)1.教师通过简单的题目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2.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口算的形式,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加减法口算训练。
步骤五: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与努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人民币的面值,学习了加减法的基础知识,根据实物模拟消费过程,体验了购物的乐趣。
本节课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消费时的节约观念,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买新书教学设计(北师版三上)
买新书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挂图。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帮忙好吗?二、探索新知: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三、拓展应用:1、76÷7÷6
624÷6×
801÷(3×3)
960÷6×42、按要求连一连。
48×2
32×
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160÷2
240÷
的第一个数!
96÷3
80×3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后反思:。
2022全新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改变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或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的态度,应理论融入实践。
可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1全新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1全新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4页.练习二十的第l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以及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是怎样导出的。
并能根据它们的含义和公式计算所学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具准备:教师把教科书第134页的两个图画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教师:我们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请说出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多边形和圆的周长的含义。
然后,教师用教科书上的结语进行概括: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计量周长要用什么计量单位?(要用长度单位。
) 教师:我们还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请说出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然后.教师用结语进行概括: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顷、平方千米。
)请你用手势比划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大小。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第134页中间的图,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直接比较。
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左图中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长一些(它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那么两斜边就要长一些);右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不相等,但是周长是相等的。
二、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第134页下面的图。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请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各是怎样计算的。
它们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导出的?先复习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然后,复习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买新书》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买新书”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连除和乘除的混合运算,是本学期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个难点。
教学时应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挂图。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学校图书室新进_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帮忙好吗?二、探索新知: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三、拓展应用:1、756 ÷ 7 ÷ 6 624 ÷ 6 _ 58_ ÷(3 _ 3)960 ÷ 6 _ 42、按要求连一连。
48 _ 2 32 _ 5 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_0 ÷ 2 240 ÷ 5 的第一个数!96 ÷ 3 80 _ 3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_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篇二教学目标: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北师大版第五册《买新书》教学案例及反思三年级数学教案背景分析:从课前的交流和对原班数学老师的交谈中我对他们的学习基础有了一些了解,绝大部分学生知道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平时有时也会开展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
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不将知道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作为教学重点,而是制定发展性目标,围绕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本节目标来展开教学。
课堂实录:一、创设问题师:同学们,刚才带大家参观的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奇怪了,图书馆是看书的地方,图书馆里有数学问题吗?(有的说有,有的小声议论说没有)生1:图书馆是看书的地方,好像没什么数学问题呀。
生2:有有,比如可以计算有几个书柜,图书馆里有多少本书?……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并解决图书馆里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图书馆里的数学)师:我们学样图书馆买来了一些新书,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从这幅图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生汇报……师:同学们提数学问题的能力还真行。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这个问题。
整理出示题目:图书馆买来16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你能算出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吗?『反思:数学就在你身边,数学学习是现实的,这不是一句空话,利用该校新建的图书馆里的数学问题作为情境引入,大家都想看看学校新建的图书馆,情境来自学生身边,自然没有陌生感,学习兴趣自然而生。
』二、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师:请同学们认真地独立思考,会做的同学不要把答案喊出来,先把解决方法写在老师发给大家的白纸上并想想为什么。
(教师注意对部分学困生加以指导)师:大部分同学都做完了,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有困难,没关系,先停下笔听听小组其他同学的意见,说不定他们的解法能给你一些启发。
现在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或者你哪里想不通也可以提出来?(给足时间让小组合作交流)『反思:小组合作必须建立在充分的、独立探究的基础上的自发的合作,脱离独立思考基础的合作就会陷入合作形式主义的泥潭。
第8課時買新書教學內容:買新書(教材第17~18頁)教學目標:1.能運用畫圖的方法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並能夠正確列出算式。
2.理解並掌握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運算。
3.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教具準備:課件一、回憶鋪墊、情境導學1.回憶舊知。
請你根據“總數÷份數=每份數”的數量關係,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舉例提問。
(1)一個足球60元,3個足球多少元?(2)我家到姥姥家相距大約120千米,坐汽車需要2時,這輛汽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2.情境引入。
師:課件出示教材第17頁情境圖。
圖中告訴了我們哪些資訊?生:一共有200本書,要放在2個書架上,每個書架4層,求平均每層放多少本?師: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一下“買新書”的問題。
二、展示請你們仔細觀察,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彙報)生一:平均每個書架放多少本?生二:兩個書架一共多少層?生三:平均每層放了多少本?師:很好!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有些問題是我們以前解決過的問題,有些是我們今後要解決的問題。
先請同學們解決第一個問題,即平均每個書架放多少本?1.先畫畫圖解答。
(分學隊解答)學生自己畫圖,師巡視指導。
2.解決問題(生:獨立思考解決,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方法一:200÷2=100(本) 100÷4=25(本)先算每個書架放多少本?再求每個書架每層多少本?方法二:200÷2÷4=100÷4=25(本)先算每個書架放多少本?再求每個書架每層多少本?方法三: 200÷(2×4)=200÷8=25(本)先求兩個書架共幾層?在求每層多少本?問:你能說一說連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運算順序嗎?(1)沒有括弧時,運算順序是從左向右計算。
(2)有括弧時,要先算括弧裡面的。
3.先列式算一算,再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仔細看圖,找出圖中的數學資訊,解決問題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买新书》教学内容买新书总课时数第()课时教学目标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难点: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学校为同学们买来了一批新书,快去看看吧!出示课本的主题图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一共有图书200本,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活动1: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先画画图。
1.你能用画图表示出题目的意思吗?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展示,说一说你的想法。
活动2.:列式计算,再和同伴说一说。
1.列式汇报(1):200÷2=100(本)100÷4=25(本)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2)200÷2÷4=100÷4=25(本)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3)200÷(2×4)=200÷8=25(本)先求两个书架共几层?在求每层多少本?2.你能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1)没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计算。
(2)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活动3:先列式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1.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2.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三、反馈练习,应用新知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画图,说一说。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圈一圈,说一说,再算一算。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课堂作业。
教材“练一练”的3、4、5题。
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小熊购物教学内容:P2 --4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开火车)3×5= 4×8= 7×6= 36-17= 80-43=9×3= 8×5= 37-15= 8+15= 36+7=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 45-18+2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
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
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
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小学电子教案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姓名: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
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
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买新书》教案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依据教材文章选择优质教学设计及优质教案,为你提供全方位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连除的两步计算题。
2.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题:(口)106+2870+3662+119-42790+1548-1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1)谁能来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图书室有200本书,2个4层的书架。
)(2)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可能:①2个书架有几层?②一个书架可以放几本书?③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2.合作探究。
看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3.展示交流4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20024=1004=25(本)2002=100(本)1004=25(本)200(24)=2008=25(本)24=8(层)2008=2(这里学生先独立思考做题,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和解题思路,然后在小组总结该小组有几种方法。
)4、汇报时追问(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3)42是什么意思?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师总结: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
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5、比较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和同桌说说看。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买新书》课件【三篇】【篇二】教学目标: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讲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运用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一:管理图书室的刘老师在整理图书时,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板书:“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
”你能根据这几个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1、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师适时板书。
2、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这个问题。
3、师:谁能把这些信息和刚才的问题完整的描述一遍。
(先指名读,然后全班齐读题目。
)4、师: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有思路的同学把手举起来,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5、汇报:找不同的写法到黑板板书。
(1)200÷2=100(本);100÷4=25(本)。
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请结合这道题的信息,给大家讲讲。
(2)200÷2÷4=100÷4=25(本)。
师:这样列算式解决问题的想法和(1)这种想法一样吗?(学生仔细观察两种算式的写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这种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第一种方法(一)。
师:观察这个综合算式,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连除的运算,按顺序进行计算。
)(3)2×4=8(层);200÷8=25(本)。
师:这样列式的同学请起立。
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教学内容:课本第65页例题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补充练习:
1、756 ÷ 7 ÷ 6 624 ÷ 6 × 5
801 ÷(3 × 3) 960 ÷ 6 × 4
2、按要求连一连。
(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
48 × 2 32 × 5
160 ÷ 2 240 ÷ 5 !
96 ÷ 3 80 × 3
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教学内容:课本第6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买新书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
能灵活运用例外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例外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幻灯、挂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帮忙好吗?
二、探索新知: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平衡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例外方法。
三、拓展应用:
1、756÷7÷6 624÷6×5
801÷(3×3)960÷6×4
2、按要求连一连。
(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
48×2 32×5
160÷2 240÷5!
96÷3 80×3
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