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77.73 KB
- 文档页数:2
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讨摘要:诚信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高校应该认识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诚信是一种普遍的道德规范,是生活对人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可的前提条件。
当代大学生应做到诚信学习、诚信待人、诚信立身和诚信处事。
关键词:诚信学习诚信待人诚信立身诚信处事大学生中国人自古重信守诺,如古有管鲍之交,商鞅立木,还有尾生抱柱。
诚实守信作为中国传统体系中重要的道德规范,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承诺,不虚伪、不欺诈。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到做到,这些贯穿古今的诗词,经过千锤百炼,幻化为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传统美德。
21世纪是知识信息时代,诚实守信显得尤为重要。
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标准,也是做事的原则。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辐射源,当代大学生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而在当代大学生活中,各种不诚信的事比比皆是,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有极其不良的影响。
高校教育如何培养既有知识,又诚实守信的学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此,当代大学生就应该从学生时代开始树立诚信观念,增强诚信意识,开展诚信实践活动,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到诚信学习,诚信待人,诚信立身和诚信处事。
一、诚信学习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是一件快乐的事。
有人曾说在学习的道路上是不容撒谎的,可是自从有了考试制度,作弊也就应运而生了。
古人为了能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当代学生为了能博得家人和其他人的认可,都在不同程度上和诚信抵触过。
据报道,美国曾有61%的学生承认在考试中作弊,或许有人是无意中偷看到别人的试卷,但这种无意却真切地反映出他们不自信、不诚实的考试作风。
更惊骇的是校园里还出现了一些以盈利为目的、有组织、有联系的“枪手”队伍,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平时的专业考试以及国家四、六级这些与学位关系密切的考试中,发人深思。
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若干方面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一直被寄予厚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诚信是人们相互交往的基础,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立即加以纠正。
本文将就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若干方面展开分析讨论。
大学生存在学术诚信缺失的问题。
在学术领域,诚信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大学生出现了抄袭、剽窃、作弊等问题,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学术规范,也败坏了大学生的形象。
一些学生觉得压力太大,为了逃避学业压力,选择采取不诚实的行为,这种行为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加强对学术诚信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正确应对学业压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诚信缺失的问题。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部分大学生存在太过看重利益,以及不诚信对待朋友、同学的问题。
一些同学为了求得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背信弃义。
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他人,也最终会损害自己的形象。
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道德素质,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大学生存在职业诚信缺失的问题。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一些大学生为了求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出现了利用关系、虚报个人情况等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现象。
这种行为不仅有悖于职业道德,也会损害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求职过程中,诚信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大学生应该坚守诚信原则,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大学生存在公民诚信缺失的问题。
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大学生在社会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一些大学生在公共事务中,存在漠视法律法规、不尊重公共秩序的问题。
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吸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大学生应该明晰自己的社会责任,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守法公民,为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研报告4篇现代大学生普遍都非常重视诚信,将诚信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道德标尺来衡量一个人。
为此作一个诚信问题调研,本文是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研报告一:调查中反映的问题80%的同学认为校园不诚信问题非常严重,在问卷中所提到的不诚信现象中,调查结果不禁让我们瞠目结舌,100%的人做过或见到周围人做的,可见校园诚信缺失问题的严重性,这让我们不得不对诚信问题引起高度的关注。
面对大学生诚信严重缺失问题,建立诚信档案是否势在必行73%的同学认为应该建立,15%认为没必要。
很多人认为对于诚信好的同学建立会有帮助,而对诚信不好的同学一定会起到反面作用,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诚信者的优势啊。
诚信是否影响就业75%认为一定会,25%认为不一定,没有人认为不会。
而诚信是否能成为就业的主要条件,53%的同学认为一定会,28%认为可能会,只有少数人认为不会。
通过这次调查反映了很多问题。
但留给我们确是更多的思考,为什么诚信问题变得如此严重,究竟根源是什么二、原因分析1、历史积淀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历史根源.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诸如“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诚信的经典之句,但在封建社会长期的封建制度专制下。
剥削阶级贪图享受的思想和消极腐败的现象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加之历史上“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老实人吃亏”等俗语古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诚信意识的扭曲。
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无真实则无诚信。
因此,“历史积淀中的负面影响确实还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而且这种影响还具有“世袭”的趋势。
2、现实中失信成本偏低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当前,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失信成本偏底则是最直接原因。
“所谓失信成本,是指失信者因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领域和认知领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关于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大学生拥有诚信品质对高校教育成果的实现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都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影响因素,通过引导大学生自律、改进教学效果、建立信用档案、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诚信水平。
标签:大学生;诚信教育;成因;对策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1.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而家长则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不言而喻。
但是不少家长仅仅重视子女文化知识水平的培养,却渐渐忽略了对子女诚信、善良、团结等优秀品德的培养。
自身尚且不具备优秀品质的家长,更难以引导子女形成诚信的优秀品质。
2.学校教育因素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教育目标,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很难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大多数高校还是重智轻德。
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上往往也是走形式,直接向学生灌输大道理,缺乏感情投入,难以让学生真正学习到优秀品质。
3.社会环境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少人形成了急功近利的心理。
这些人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不顾诚信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欺瞒消费者的行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例如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等,这些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市场经济,还逐渐扩散到其他领域,不诚信现象泛滥,社会影响恶劣,这对大学生良好的品质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大学生自身因素当代的大学生大多从社会现象的感性认知出发来理解社会,这往往会加入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局限于自己关注到的现象[1]。
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个性意识得到增强,这导致大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不考虑他人感受,不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引导大学生自律家庭、校园与社会都是培养大学生形成诚信品质的因素。
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首先,要引导大学生了解诚信的意义与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其次,要引导大学生利用自我批评反省自身,养成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担当的品质,以此来保证大学生行为上的诚信;最后,要帮助大学生提高辨别能力,分辨是非对错,自觉抵制不诚信的行为和现象。
谈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诚信意识
当今社会,成在竞争激烈,追求诚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怎样树立和践行诚信
意识成为大学生重要考量的一个问题。
大学生要谨记诚实守信,经常提醒自己不该说谎,不能撒谎,不要违反诚信原则。
信
誉是靠坚持不懈地积累而来的,因此,违背诚实守信就会使信誉损坏。
我们都知道毁坏一
个字的代价要比修复一个字的代价更加高昂。
诚实守信更是当今社会核心价值观,能够集
中发挥社会正能量,促进和谐相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步一个脚印,只有不贪,不偷,不欺,不走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才能形成良好
的个人品德,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在大家的关注和赞许中,发扬自己的诚实守信品质,从而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
不断加强对学术道德的提示教育,加强专业的入门考核,深入挖掘道德的内涵等,以
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大学校园也应该通过开设学习诚信素质,兴办诚信文化活动,强调“靠信誉立业”,加强诚信学习,促进大学生良好的诚信意识。
除此之外,应该加强相关重要环节的制度框架规范,如宣传教育、监督规范管理等,
避免在这些环节出现违反诚信之举。
此外,严格选定诚信教育、学习负责人,实施有力有
效的诚信学习考核,构建一种良好的诚信学习环境,增强学术道德联系,从而构建正直彻
底的师生模式,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
最后,在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上鼓励他们始终如一地
坚持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用言语、行动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和学
习环境,并且坚持简洁、节俭、守信、诚实、爱心,积极影响周围同学,把诚实做到深入
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