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砖混结构顶层裂缝的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5
多层砖混结构顶层墙体裂缝的分析与防治一、前言我公司管辖范围内的住宅大多是多层砖混,而其顶层墙体产生的裂缝乃是一种通病。
有的裂缝在较长时间内不稳定,且随气候而变化,有的经修补加固后,仍旧在裂开,处于活动状态。
因此,如何在房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顶层墙体裂缝的产生,十分必要。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1建筑材料方面(1)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屋面长时间受阳光照射,使屋顶板的温度比其下面的墙体温度高得多,而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约为砖砌体线膨胀系数的2倍,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推力和剪力,而该剪力在墙体内多为两端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层小。
这种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逐渐趋于稳定。
屋面保温隔热性能如果较差,这种温度裂缝更为严重。
(2)由于屋面板膨胀,檐口圈梁给山墙以较大的推力,再加上檐口梁内外温度差,墙体产生外拱或内凹变形,使圈梁底面与砖墙产生水平裂缝。
屋面板的温度变形,也使外纵墙上应力集中部位如门窗洞口上角等处产生45°斜裂缝。
(3)屋面板接缝开裂是由于板面、板底的温度作用,使屋面板产生竖向起伏和水平变形。
当屋面保温隔热性能不好时,屋面板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更大,也就造成屋面板纵向接缝的开裂。
(4)由烧结砖砌成的墙体在潮湿环境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干缩是可逆的变形。
对于用非烧结砖和砌块砌成的墙体,随着其含水量的降低,砌体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轻骨料砌块的干缩变形更大。
这种干缩裂缝在建筑物上分布广、数量多,例如房屋内外纵墙两端对称出现的倒八字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裂缝和外墙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较严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等。
2设计方面在砖混结构的设计中,设计人员一般考虑强度的抗震构造措施多,而考虑控制温度应力、减少温度裂缝的措施少。
且设计规范对温度应力并未规定明确的计算方法及有效的抗温措施,设计人员对抗温设计及相应的施工措施,往往处于意识不强的被动状态,常常出现下列情形:(1)在砖混结构中设置构造柱时只考虑符合抗震规范,不考虑实际存在的温度应力,未对建筑物端部的裂缝多发区重点加强(2)许多砖混房屋采用屋顶钢筋混凝土大挑檐,有时还上卷,为平衡悬挑荷重,一般在室内屋盖部分现浇一部分屋盖板。
砖混结构顶层墙体温度裂缝的控制
控制砖混结构顶层墙体温度裂缝是建筑工程中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砖混结构墙体温度裂缝不仅影响本墙体的稳定性,而且会影响附近墙体的稳定性。
影响砖混结构顶层墙体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砖材温度变化导致的,温度变化会导致砖材收缩或变形。
此外,温度变化还会引起混凝土中水分和水体移动,进而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因此,控制砖混结构顶层墙体温度裂缝的关键就是控制温度变化。
首先,要解决的是控制墙体内部的温度变化,这就要求在墙体本身设置合理的空气通风体系,以达到温度分布均匀的目的,从而减少内部温度变化。
其次,要着重防止建筑物周围的温度变化,可以采用遮阳措施,如正确的外层涂料、遮阳篷等,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减轻外部温度的影响,其次,要注重砖材的使用ダ。
砖材使用要求合理,不能使用过厚的砖材,同时也不能使用过轻的砖材,合理的砖材的厚度和砌砖技巧可以有效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此外,还要控制墙体涂料的合理使用,若必要可以涂上保温涂料,以防止温度变化。
总之,控制砖混结构顶层墙体温度裂缝的关键在于控制砖材、混凝土以及外部温度变化对墙体的影响,只有结合各项措施来有效控制内部墙体温度变化,才能有效防止温度裂缝的发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分析和防治措施砖混结构墙体裂缝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裂缝的成因不外乎以下两种:一是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二是荷载引起的裂缝。
根据国内外的资料调查,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属于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约占80%;属于荷载引起的裂缝约占20%,本文仅讨论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
1温差裂缝温度裂缝主要发生在钢筋砼屋面的砖混结构中。
屋面材料钢筋砼板与墙体材料砖砌体膨胀系数相差两倍,而屋面比墙体受太阳照射的时间长,接受的辐射热平均要比墙面大两倍左右。
所以屋面温度隔热层处理不当,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度膨胀变形(冬季会产生冷缩变形),使屋面与墙体间产生较大的拉剪应力,而当屋面与墙体间构造处理不当,会使墙体受拉受剪。
当屋面拉剪应力大于砌体抗剪拉应力时,墙体更会开裂。
温差裂缝有斜裂缝、水平裂缝、竖向裂缝等。
1.1 斜裂缝在窗口转角、窗间墙、窗台墙、外墙及墙上都可能产生裂缝。
大多数情况下,纵向墙的上两墙部出现裂缝的概率高,裂缝往往通过窗口的两对角,且在窗口处缝宽较大,向两边逐渐缩小。
在靠近平屋顶下的外墙上或在内部的横墙上和山墙上的斜裂缝,呈正八字形。
有些裂缝在建筑物的下部外墙也呈正八字,其形状是下部裂缝宽,向上部逐渐延伸缩小宽度。
在个别建筑物上,也发现过倒八字形裂缝。
1.2 水平裂缝由于上部砌体抗拉与抗剪强度的非均匀性,外墙上的斜裂缝往往与水平裂缝互相组合出现,形成一段斜裂缝和一段水平裂缝相组合的混合裂缝。
水平裂缝一般均沿灰缝错开,而斜裂缝,既可沿灰缝,也可能横穿砖块。
1.3 竖向裂缝这种裂缝常出现在窗台墙上,窗孔的两个下角处,有的出现在墙的顶部,上宽下窄,多数窗台缝出现在底层,二层以上很少发现。
门窗洞口上设置钢筋砼圈梁、过梁等构件,在梁端部的墙面上常出现局部竖向或稍倾斜的裂缝。
裂缝中间宽,上下端小,有的还通至窗口下角附近。
当过梁不露明时,裂缝细微或不易发现。
过梁外露部分裂缝都很明显,过梁越大,裂缝亦较宽较长。
谈砖混结构房屋顶层温度裂缝及处理摘要:由于温度变化,导致墙体裂缝发生,是房屋建筑时常发生的事情,也是困扰房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难题。
围绕这一难题,本文分析了房屋裂缝的基本特征,针对不同的类型,探寻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对房屋建筑行业改进建设技术,提高房屋建设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砖混结构房屋温度裂缝解决方法1、砖混结构房屋顶层温度裂缝的基本特征砖混结构房屋温度裂缝多出现在房屋建成后1~2年内,且在2~3年内趋于稳定。
它多发生于房屋的顶层,具有两端重、中间轻.南向重、北向轻,西向重、东向轻的特点。
大多数裂缝经过夏季或冬季届出现,并由房屋顶层向下延伸,严重时可向下延伸2或3层楼。
但这种开裂很少引起突然破坏。
因为收缩本身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刚开始像发丝一样,以后才逐渐增大。
(1)房屋顶层横向墙及纵向墙的八字缝此类裂缝发生在顶层纵墙的两端(一般在1~2开间的范围内),严重时可发展到房屋1/3长度内,有时在横墙上也可能发生。
当外纵墙两端有窗时,裂缝沿窗口对角方向裂开。
(2)水平裂缝:1)女儿墙根部的水平裂缝。
这类裂缝发生在女儿墙的根部,即沿顶层圈梁上皮裂缝沿房屋的纵向和横向分布,裂缝宽度靠端部大、中部小,南向及西向比北向及东向严重。
2)檐口下水平裂缝。
这类裂缝是在混凝土圈梁的底面或楼板下部,呈水平裂缝。
一般发生在平屋顶屋檐下或顶层圈梁下2或3皮砖的灰缝位置,裂缝一般沿外墙顶部断续分布,两端较中间严重,在转角处,往往形成纵、横墙相交而成的包角裂缝。
3)竖向裂缝。
对于一些较长的房屋,在纵墙中间部位可能出现竖向裂缝。
2、砖混结构房屋顶层温度裂缝的原因分析砖混结构顶层端部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具体的时间来看,主要是温度变形产生的剪应力所致。
因此,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从研究房屋建筑,特别是房屋建筑材料与温度的关系着手。
3、砖混结构房屋顶层温度裂缝的技术要求(1)要设置有效的屋面保温隔热层。
从减小屋盖与顶层墙体间的温差为目的,砖混结构房屋的屋面应设置保温层及架空隔热层。
浅谈砖混结构顶层墙体裂缝与预防措施目前在砖混结构钢筋砼屋面房屋中,顶层墙体出现温度裂缝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果屋面没有保温层或隔热层就更为严重。
特别是住宅楼顶层端单元的内外纵墙、门窗口上、与外纵墙交接的横墙端部出现裂缝,有的内外墙交接处还出现水平裂缝,裂缝宽度多数在2mm以下。
有的砖混住宅在建成后、或使用一年后出现墙体裂缝。
由于裂缝在长时间内不稳定,并且随气候发展变化,故不能及时采取措施,给住户心理上带来不安全感。
裂缝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和装饰效果,降低了房屋的抗震能力和耐久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下面通过对裂缝的调查、分析,指出了裂缝出现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裂缝的特点1.山墙水平裂缝较多,内纵墙两端多为斜向裂缝,形如“八”字,外纵墙门窗洞口上角水平裂缝较多。
2.房屋两端第一、二开间墙体裂缝较重,墙体裂缝有“顶层重、下层轻;两端重、中间轻;向阳重、背阴轻”的特点。
二、顶层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1.砖混结构顶层墙体产生裂缝,主要原因是由于屋面长时间受阳光辐射,在炎热的夏季,其温度可达70℃左右,而墙体温度一般只在40℃左右,屋面与墙体温度差高达30℃左右,且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钢筋砼的线膨胀系数是砖砌体线膨胀系数的两倍,因此,屋面温度膨胀变形比砖墙大的多。
当屋面保温、隔热性能差时,这种温度变形更为严重。
屋面变形受到墙体的约束,屋面板对墙体顶端产生水平推力,使墙体与屋盖的接触受剪。
剪力与屋盖挑檐或女儿墙的垂直压力构成了墙体双向应力,当主拉应力大于墙体的抗拉强度,墙体便开裂了。
沿墙体分布的剪力大致为两端大中部为零。
由于端部正应力小,其主拉应力接近于剪应力,使墙体及内纵墙端部出现“八”字形裂缝。
2.由于屋面板膨胀,山墙给檐口圈梁以较大的推力,再加上檐口圈梁内外温差产生外拱和内凹变形使圈梁底面与砖墙产生水平裂缝。
屋面板的温度变形,也使外纵墙上应力集中处的门窗洞口上角产生水平裂缝。
三、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控制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的主要因素有多种,而不是房屋长度这一单一因素。
磊:塑。
:堡0融砖混结构房屋顶层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时晓静(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文化商业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1)嘟l要】提出了砖混结构房屋顶层裂缝的主要形式,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丑弘设计和施工等环节提出了防治措施。
联罐阑】裂缝;女儿墙;挑艟板1温度裂缝的形式以及形成原因分析1)正“八”字裂缝:砖混结构顶层墙体产生正八字裂缝的原因,是由于在夏季温度较高,屋面在太阳光长时间的照射下获得大量热能,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比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大L_倍左右,这样就使得屋盖结构膨胀度形要比砖墙膨胀大得多,这时砖墙会阻碍屋盖的伸长,必然在混凝土屋盖中引起压应力,在砖墙中引起拉应力和剪应力。
当端部墙体内设置圈梁且圈梁不与其下墙体分开,且该处墙体内主拉应力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极限值时,就必然产生这种裂缝。
2)倒“八”字裂缝。
这种裂缝是由于温度降低或浇捣混凝土时的收缩,导致屋盖收缩比砖墙收缩大,砖墙阻碍屋盖收缩时就在屋盖中引趔立应力,在砖墙中引起压应力,当墙体中的主压应力超过砌体的抗压极限强度时会产生这种裂缝。
3)水平裂缝。
其实倒“八。
字裂缝在实际工程中并不多见,因为屋盖收缩对砖墙产生压应力后,砖墙的抗压强度较高,当砖墙的抗压强度未达到极限强度时在其沿屋盖与砖墙的支承面处就产生了较大的剪应力,因砂浆的抗剪强度很小,此处的砂浆很容易被剪切破坏,从而出现了水平剪切裂缝。
下端裂缝是因屋顶圈梁与其下墙体收缩不均匀,圈梁与其墙体的交接面发生错动而形成的一条7Y,'-g缝,当圈梁兼过梁时即在窗口处出现水平裂缝,这种裂缝多出现在圈梁外露时。
4)顶层纵横墙交接处竖直裂缝、横墙g-gO斜裂缝及靠纵墙第一块空,濒拉裂裂缝,这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较严重的裂缝。
当竖直裂缝出现,并目屋盖对其横墙端部的拉应力超过该墙体的抗拉极强度时,横墙端部就会出现正“八”字斜裂缝或板下墙体支承面处水平裂缝。
这种裂缝是温度裂缝中较为严重的一种。
浅谈砖混结构墙体楼面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在多层建筑的工程中,大部分采用砖混结构,但砖混结构容易出现窗台的八字裂缝、混凝土楼面裂缝以及顶层墙体裂缝等三种现象,不但影响美观,而且造成墙面渗漏影响使用,本文主要针对窗台的八字裂缝、混凝土楼面裂缝以及顶层墙体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措施。
关键词:砖混结构墙体楼面裂缝原因防治措施0 引言砖混结构通常容易出现窗台八字裂缝、楼面裂缝及顶层墙体裂缝等现象,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1 引起窗台下墙体斜裂缝及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原因,可归结以下几个方面1.1 窗台下墙体斜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其次由于纵墙门窗洞口开洞较大(有的工程洞口超过2M以上也不设过梁,基础也未做相应处理),该部位刚度明显削弱,在窗洞口四角产生应力集中,引起墙体开裂。
另外窗台下八字裂缝往往是朝阳面(南墙)多于背阴面(北墙),因此,也不能排除温度变化应力的影响。
1.2 楼层现浇面厚度一般在8-10cm之间,尽管强度满足要求,但楼面对于墙体的刚度减小,因此一些薄弱部位,如截面突变处、施工缝处、穿线管处往往首先表现出来,在那里发生裂缝。
1.3 由于目前住宅楼结构形式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强度而忽视了变形,在该设伸缩缝的地方不设缝,地基处理也不细致,往往使住宅工程沉降变形过大,引起墙体及楼面开裂。
1.4 因为施工周期太短,在地基、主体结构尚未沉实的情况下工程就交付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地基、墙体继续变形,致使一些工程在交付时无裂缝,而使用一段时间后,裂缝就出现了。
1.5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在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要求时就拆模,施工荷载也加的过早、过大,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就发生内部裂缝,也是造成楼面裂缝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原因,提出防治措施:①外墙窗台下可以考虑增加一道腰梁,梁截面高120mm,宽同墙厚,内配4Φ12纵筋,6@250箍筋。
浅析砖混楼顶层墙体裂缝的产生及防治【提要】建筑砖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砖混结构顶层端部房间出现温差裂缝,这是砖混结构常见质量通病之一,这类裂缝造成的影响最大。
本文在总结分析砖混楼顶层墙体裂缝的性质、裂缝控制原则和措施的基础上,得出该部位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温差引起;简要阐述了控制裂缝产生的措施和裂缝防治的方法;针对性地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分析指出人们对裂缝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
【关键词】砖混;砌体;裂缝;措施;温度.绪论砖混楼顶层墙体出现裂缝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我公司所施工项目中就出现过很多这种情况,其中有我原有所属项目部施工造成的,也有我进入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后检查发现的,确实给施工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针对这方面我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并取得一定效果。
论文主体砖混楼房顶层墙体出现多种形式的裂缝,已经成为砖混楼房的质量通病。
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
在各种裂缝中,影响最大、用户反映最强烈的是纵墙端部的接近45°角的斜裂缝。
这种裂缝不仅破坏了墙体的整体性,影响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也使用户有不安全感。
例如,某公司宿舍楼,刚建成几年,由于墙体裂缝严重,不得不停止使用,进行墙体加固。
据调查,几乎80%以上的砖混结构在顶层墙体上都出现了这种裂缝。
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部分用户的“裂缝恐惧症”。
一、顶层砖砌体裂缝产生的原因顶层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是综合性的,但顶层纵墙端部斜裂缝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屋面和墙体在外界温度的影响下产生不同的热胀变形所致。
屋面板、檐板、顶层圈梁、转角阳台等均为混凝土构件,在炎热的夏季,砖混结构房屋长期接受阳光的照射,在同等外温的条件下,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接受的温度平均高达50℃~60℃左右,而顶层砖砌外墙承受的平均温度约为30℃左右,两者相差已达一倍。
砖混结构顶层墙体温度裂缝的控制中国矿业大学建筑设计院孙丽赵莉摘要本文总结了砌体结构顶层普遍存在的温度裂缝现象,指出其产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裂措施。
关键词砌体结构温度裂缝据调查显示,目前已竣工的砖混结构约9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缝现象。
砖混结构的裂缝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温度变形造成的裂缝;第二类是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第三类是承载能力不足造成的裂缝。
三种裂缝中出现机率最高的是第一种裂缝,主要产生于顶层墙体、女儿墙、挑檐及屋面板部位。
1温度裂缝产生的客观原因由于砖混结构顶层受温度影响较大,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日照时间长,屋面温度可达60~70e,圈梁及屋面板一起产生变形。
而墙体的温度只有约40e。
又由于目前室内空调的普遍使用,更加大了室内外的温差。
另一方面,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约为1@ 10-5/e,而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约为0.5@10-5/e,两者约为二倍的关系。
由于上述两个原因,使屋面与墙体变形不一致,屋面板与圈梁一起变形,对墙体产生一个水平推力,这样在墙体内便产生了拉、剪应力,这种应力越靠近房屋的两端越大,并在门窗洞口的角部产生应力集中。
由于砖砌体的抗拉强度较低,一旦温度变形产生的主拉应力超过墙体的抗拉极限强度时,将在结构顶层两端墙体,及门窗洞口上、下角处产生裂缝。
从温度裂缝的危害来看,它不至于象后两种裂缝那样能危及建筑结构的安全,但它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轻者影响美观,给用户心理带来恐惧;重者使墙皮脱落,减弱结构的整体性。
如果女儿墙砌体产生裂缝,易造成防水层泛水的破坏,从而引起漏水。
2温度裂缝的特点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主要分布在顶层墙体及女儿墙部位。
一般在竣工后一年开始出现裂缝。
常于夏季或冬季后形成,经过春夏秋冬冷热交替的影响,裂缝逐渐扩大,一般要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裂缝的发展才能稳定。
裂缝主要产生于纵墙上,一般都出现在墙体的两端部位三~四个开间的墙体内。
圈梁上、下表面出现水平裂缝,再向下都为正八字形裂缝,一般缝宽约为0. 1~1mm,个别最大的缝宽可达2~3mm。
浅谈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砖混结构墙体出现裂缝是一种质量通病,它对建筑物危害较大,轻者影响外形美观,严重的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损害结构整体性,降低工程寿命。
甚至绐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质量问题。
东北地区墙体发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及基础不均匀冻胀、温差变化影响及砌体本身承载能力不够等四个方面因素造成。
在施工中消除裂缝隐患是防止墙体裂缝最积极的办法。
下面介绍一下墙体裂缝原因和防治办法: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1.1裂缝发生的部位及现象(1)斜向裂缝:该裂缝多发生在外级墙的端部。
一般都与地面成45。
左右的角,上宽下窄,斜缝朝向凹陷处。
(2)水平向裂缝:一般发生在窗间墙,靠近窗口处,沉降大的一侧裂缝在下,沉辟小的一侧裂缝在上,两裂缝平行出现。
(3)竖向裂缝:该裂缝发生在纵墙的中央顶都和底层窗台处,裂缝上宽下窄,最宽处可这几毫米至几十毫米。
l.2裂缝产生的原因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下沉较大部位与下沉较小部位之间出现了相对位移,即基础底的地基表面出现局部凹陷,在局部凹陷处,基础及上部结构失去了支承,其重量只能由砖砌体承担,使得砖砌体上产生了附加拉力和剪力,当这种附加拉力和剪力超过了砖砌体的承载能力后,砖砌体上便出现裂缝。
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1)湿陷性黄土地基被水浸馒日{起的不均匀沉降。
这种土质在天然翕水量时往往具有较高强度.压缩性也很小但在施工中或建成后若遇到降大雨或下水管漏水,浸泡了黄土地基则会引起局部下抗;(2)地基挖完后验槽不认真或验槽基底土质不均,软硬度不致,造成在墙体荷载作用下出现不同弹睁的河晦帚。
(3)回填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由于施工时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按设计要求施工,加上回填土质棍杂、土层厚薄不均匀,在荷载作用下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1.3防治措施(1)按规程合理设置沉降琏:凡高低相差较大的房屋、长度过大、平面形状复杂、同一房屋采用不同类型的基础.都应该从基础开始设置沉降缝。
砖混房屋顶层裂缝的控制清水墙砖混结构多层住宅房屋,是当今住宅发展及建设的主流,而这类住宅最大的通病是结构易产生裂缝。
砖混结构住宅裂缝,大都发生在顶层两端二至四个开间内。
多年来的从事房地产开发使本人对这类问题给予了特别观注,观注中发现,几乎是百分之百的这类住宅顶层有不同程度的开裂。
有的裂缝引起挑檐和刚性屋面转角处开裂,导致雨水渗漏;有的裂缝造成外墙面开裂,使外墙在雨季渗水,室内墙面产生霉斑、泛黄,影响室内装饰效果。
这种裂缝的广泛,引起了很多住户的不安。
人们的心理压力甚大。
一般情况下,这种裂缝不危及结构安全,但是,较大的裂缝使砖砌体的整体性受到破坏,降低了结构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力,其危害性不可低估。
一、裂缝的特性和类型住宅顶层裂缝一般发生在竣工后第一年的春夏季,发展期要延续三年左右,然后逐后趋向稳定。
裂缝严重的大都分布在砖混结构住宅顶层两端的1~2个开间内,有的延伸到5~6个开间。
裂缝分布在内外纵墙上较严重,横墙的西山墙裂缝比北墙严重,大窗处的裂缝比小窗处严重,在纵墙的门窗洞口角处裂缝分布较集中,且在墙体上部居多,发生裂缝的住宅屋顶保温层厚度小的比大的严重,跨度在14米以上的建筑物均分布着程度不同的裂缝,裂缝严重的穿透墙体,墙身局部被拉断,裂缝宽的可达4mm。
裂缝的走向为正八字形、倒八字形、水平、垂直和十字交叉等形状。
二、裂缝成因分析(一)温度应力的影响砖混结构住宅顶层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是采用刚性屋面的结构形式所致,在相同温度下这种钢筋混凝土屋面与砌体的变形,其膨胀系数分别为10×10-6和5×10-6,可见,温度应力的作用钢筋砼的变形值是砖砌体的两倍。
同时,住宅屋面直接受太阳光的照射,随着夏季温度上升,屋面受太阳照射时间长,接受辐射热比墙面大得多,在炎热曝晒的季节中,较高的辐射强度和辐射能,通过屋面面层及屋面保温层传入屋面结构层,导致住宅屋面结构的较大变形。
当屋面结构温度升高时,其膨胀伸长随之加大。
浅议砖混结构顶层裂缝的控制
摘要:砖混结构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形成裂缝的原因很多,本文就顶层出现温度裂缝的现象、原因,并结合结构形式以及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和控制办法。
关键词:砖混结构、温度裂缝、防治措施、控制办法
一、概述
砖混结构的有着造价低廉、施工工艺简单方便等优点,但也存在抗震效果差、承载能力有限、结构形式单一、施工进度慢等问题,其中墙体裂缝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引起裂缝的原因很多,如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结构平面布置不合理、砌体局部承压不足或温度应力等都可以引起砌体裂缝。
本文着重对因温度应力引起的房屋裂缝出现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和主要防治措施做以介绍。
在砖混结构中,由于温度应力而引起的墙体裂缝多发生在房屋的顶部,特别是住宅楼顶层两端单元的内外纵墙处、门窗洞口上、与外纵墙交接横墙端部以及内外墙与楼板连接处,都是裂缝容易出现的位置。
屋面板接缝开裂尤为普遍,由于裂缝长时间内不能稳定,并随气候变化反复开裂,即使加固后仍会再次开裂,这就破坏的结构的完整性,降低房屋的抗震性能;有些裂缝虽不影响结构的安全,但从外观上影响房屋的美观和使用,并且会给用户造成心理压力。
二、裂缝的特点
1.屋面设有封闭整体圈梁时,正八字形缝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