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气工艺院分簇多段压裂破低渗瓶颈
- 格式:pdf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
低压低渗气藏伤害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赵振峰;赵文;何治武;丁里;李建山;尹晓宏【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05(025)004【摘要】长庆气田为低压、低渗气藏,压力系数低、非均质性强,气藏类型复杂,压裂液对储层容易造成伤害.为了降低伤害,在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压裂改造中引起储层伤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岩心伤害流动实验、电镜对比分析、压裂液残渣粒径分析等室内实验研究认为,储层压力系数低、稠化剂的大分子集团对储层造成的伤害是引起伤害的主要因素,而储层的敏感性伤害、压裂液残渣的伤害虽对储层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造成伤害的主要因素.在伤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还阐述了目前在长庆低压、低渗气田应用的CO2压裂和液氮全程伴注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液氮全程伴注技术已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排液周期进一步缩短、返排率显著提高,压后不能及时喷通的井明显下降.同时结合压裂液伤害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压裂液发展的新技术思路.【总页数】3页(P110-112)【作者】赵振峰;赵文;何治武;丁里;李建山;尹晓宏【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相关文献】1.低压低渗气藏压裂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J], 巴海涛;熊伟2.低压低渗气藏低伤害压裂液研究与应用 [J], 李志刚;乌效鸣;李子丰;郝蜀民;丛连铸;付胜利3.低渗气藏改造过程中水锁伤害分析及解除 [J], 梁兵;郭建春;陈红军;李勇明4.低压低渗气藏伤害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J], 赵文;丁里;管保山;王小朵5.低渗气藏储层潜在伤害因素分析 [J], 官斌;杜磊;张洋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渗-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补充能量研究》篇一低渗-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补充能量研究一、引言在油气开发过程中,低渗和致密油藏因其特殊的储层特性,常常面临开发难度大、采收率低等问题。
为了有效开发这类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分段压裂水平井的方式为低渗/致密油藏补充能量,旨在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
二、低渗/致密油藏的特殊性低渗/致密油藏指的是具有低渗透率和致密结构的储层。
其特性主要表现在储层物性差、油品黏度高、流动性差、采收率低等方面。
这些特性使得传统的垂直井开发方式难以有效开发这类油藏,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技术手段。
三、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概述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是一种针对低渗/致密油藏的开采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水平井段进行分段压裂,形成多条裂缝,扩大储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能够显著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二是可以降低开发成本;三是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储层条件。
四、分段压裂水平井的补充能量机制为低渗/致密油藏采用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进行补充能量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扩大储层接触面积:通过分段压裂形成多条裂缝,增加储层与井筒的接触面积,提高储层的开发效率。
2. 降低流体流动阻力:裂缝的形成降低了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阻力,提高了油气的采收率。
3. 补充地层能量:通过分段压裂,可以沟通更多的地层能量,使油气藏保持较高的压力,有利于油气的开采。
五、研究方法与实验结果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室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低渗/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的补充能量效果进行研究。
数值模拟主要关注分段压裂过程中裂缝的形成与扩展、流体的流动规律等方面;实验室模拟则通过模拟实际油藏条件下的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低渗/致密油藏的采收率,并显著降低开发成本。
六、结论与展望本研究表明,低渗/致密油藏采用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进行补充能量是可行的,且具有显著的效果。
新型TAP完井多级分层压裂工艺在低渗气藏的应用白建文;胡子见;侯东红;李义军;赵占良;朱李安【摘要】针对苏里格气田现有的分层压裂工艺在薄而多气层段井有效开发上存在的局限性,长庆油田通过与斯伦贝谢公司合作在桃X井开展了国内第1口TAP完井多级分层压裂试验.该技术打破了常规套管射孔、油管连入分层工具完成3~4层的多层压裂的工艺思路,提出了将多个针对不同产层的TAP阀体与套管入井,一起固井,然后通过套管注入进行多层改造的一种完井分层改造工艺理念,其最大优势在于改造层数最高可达40级,可最大限度地增大储层纵向动用程度,同时可减少多层射孔费用,有效降低整井射孔费用.2009年该技术在长庆油田成功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国内低压、低产、多层系气田开采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年(卷),期】2010(032)004【总页数】3页(P51-53)【关键词】低渗气藏;分层压裂;TAP完井;实践【作者】白建文;胡子见;侯东红;李义军;赵占良;朱李安【作者单位】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18;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18;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指挥部,陕西西安710021;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18;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18;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57+.9白建文1?胡子见1?侯东红2?李义军1?赵占良1?朱李安1Abstract: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in the existing fracturing technology for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in layered gas reservoir segment in Sulige gas feld. So Changqing Oilfeld Company carries out cooperation with Schlumberger to launch China’s frst TAP completion hierarchical fracturing test in Tao X well. The technology is not to follow the conventional ideal of multi-fracturing that successively traps in layered tools, but to frstly trip in TAP body and casing for different payzones to cement wells, and then to complete multi-fracturing by injecting with casing. The biggest advantage is that the reservoir could be explored vertically as much as possibl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st for multi-perforation could be reduced, and therefore the whole well perforation cost could be reduced effectively. In 2009, the technology was implemented successively in Changqing Oilfeld and good results were obtained, providing some technological reference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domestic gas felds with low pressure and low yield as well as multiple series of strata.Key words:Sulige gas feld; hierarchical fracturing; limitations; TAP multi-level hierarchical fracturing completion; low-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 practice苏里格气田发育着多套含气层,各含气层系储层地质情况复杂,层间物性差异大,非均质性强,具有低渗、低压、低产、低丰度等特点[1-2],针对多套储层分层改造,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分层改造工艺[2-3]。
长庆油田集输工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油田的集输送工艺技术作为油田发展的核心技术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
近年来作为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技术,集输工艺技术在发展与应用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
本次就长庆油田集输工艺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就该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情况、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相关的讨论,为类似的工作提供参考。
标签:油气集输;工艺技术;应对措施在油气从油气藏中被开采出来后,需要经过集输技术进行相应的采集、运输、加工以及储层等等。
目前各大油田使用的集输技术可以做到将开采出的原油与天然气进行分开处理。
同时将符合生产标准的原油进行辨别与储存,为下一步的加工与处理奠定基础。
在油气集输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风险,所以这种技术所面临的各种生产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目前油田工作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所以,本次通过对集输工艺技术相关内容的讨论,提出降低集输技术工艺在应用中所面临的安全风险。
为油田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1 长庆油田集输工艺存在的问题分析在长庆油田集输技术的应用中,往往面临着较多的问题。
虽然目前集输工艺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面对油田中处于开发后期高含水阶段的油藏开发工作,传统的技术工艺技术显然不能满足相应的生产需求。
导致集输工艺在长庆油田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传统集输手段使得油田的生产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
其采油率也无法与目前先进的集输工艺技术相提并论。
其面临的问题有如下方面。
1.1 流体黏度过高当储层中的油气被开采出来的时候,其借助地层压力以及相关机械设备提供的采出力运聚到采油井口的位置。
这个过程会产生非常高的热能,需要借助转油站进行常压储存,将这种能量得到释放。
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摩阻以及热能和压力与所采的流体粘度过高以及流速的不一致具有非常大的关系。
所以在集输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把采出的流体的密度降低,同时对输送管网进行合理的改善。
使得在流体输送的同时产生较少的摩擦阻力,有效减少摩阻阻力所带来的热量,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安全度。
石油学报文章编号:025322697(1999 0420051255低渗透率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张学文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方宏长裘怿楠章长钐(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摘要:通过科学的抽象, 建立了大量的非均质地质模型, , 藏中的开发动态, 、K v K h 、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3条相对较优; ; , 存在相对较优的裂缝导流能力值; 两条最外边裂缝的; , 建议加大中间裂缝的长度或导流能力, 。
在对裂缝条数、长度和导流能力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了增产倍数图版。
主题词:水平井; 水力裂缝; 裂缝条数; 裂缝长度; 裂缝导流能力; 裂缝间距1前言国内外油田开发实践证明[1~7], 水平井适用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 , 而且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将成为水平井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由于低渗透率油藏的渗透率低, 渗流阻力大, 连通性差, 油井自然产能很低, 为了改善其开采经济效益, 通常要对水平井采用压裂试油和压裂投产工艺, 同时也对油藏工程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压裂水平井产能以及影响因素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压裂水平井的产能及其影响因素问题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2基本地质模型为了对压裂水平井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 建立了200多个非均质地质模型, 考虑到的因素包括; 人工裂缝条数、裂缝长度、储层渗透率、裂缝导流能力、裂缝间距、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的比值和裂缝方向与水平段方向关系等因素(表1 。
表1地质模型中的影响因素Table 1Factors affect i n geolog ical m odels 项目数值地层渗透率(×10-3Λm 2 014、2、8、5、50裂缝条数0、1、2、3、4、5、6、7、8、9裂缝长度(m0、40、90、140、240、440裂缝导流能力(Λm 2・ c m 5、20、50、100裂缝间距(m112、168、224、280、336、392、448K v K h0105、011、0115、012、013、014、裂缝等效网格为015m , 水平段所在的网格也是015m 。
第 51 卷 第 5 期石 油 钻 探 技 术Vol. 51 No.5 2023 年 9 月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 Sep., 2023doi:10.11911/syztjs.2023079引用格式:慕立俊,拜杰,齐银,等. 庆城夹层型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技术[J]. 石油钻探技术,2023, 51(5):33-41.MU Lijun, BAI Jie, QI Yin, et al.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tegrated fracturing technology for Qingcheng interlayer shale oil [J]. 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2023, 51(5):33-41.庆城夹层型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技术慕立俊1,2, 拜 杰1,2, 齐 银1,2, 薛小佳1,2(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18;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18)摘 要: 针对庆城夹层型页岩油储层物性致密、原始油藏压力系数低和湖相沉积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采用大型物理模拟试验、水平检查井取心观察和微地震频度与震级分析等方法,明确了裂缝系统以人工主裂缝为主、支/微裂缝为辅;根据细分切割裂缝思路,采用桥塞/球座分段多簇射孔联作工艺为主体技术;从地质工程甜点综合特征出发,优化布缝策略、段簇组合和簇间距;基于限流压裂原理,采用暂堵控制多簇裂缝扩展,以大量现场压裂资料为样本集,优化压裂关键参数;根据压裂对缝网导流能力的需求,优化压裂液和支撑剂的粒径组合。
通过上述研究,形成了庆城夹层型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技术。
庆城页岩油区块的180口水平井应用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技术完成4 590段压裂,压裂后单井初期产量达到了14.5 t/d,第1年产量递减率降低10百分点以上。
水力泵送桥塞分段压裂技术的特点及现场应用摘要:随着长庆油田水平井开发数量的增加,常规分段压裂技术已不能满足水平井施工的需要,而水力泵送桥塞分段压裂技术具有施工排量大、分段压裂级数不受限制、压裂周期短的优点,在水平井体积压裂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技术采用射孔和桥塞带压联作,通过压裂泵车送入预定位置进行坐封桥塞射孔,提高了体积压裂的效率。
本文将对水力泵送桥塞压裂设备与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工艺优化及在现场的实际应用情况作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水平井,泵送桥塞,体积压裂,射孔前言根据长庆油田油气开发的经验,每口井的射孔压裂是施工的关键阶段。
针对较长水平段的水平井,需多次射孔压裂,每次射孔压裂既费时间又费劳力,国外长久以来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是改造水平井储层的有效技术,这就需要水力泵送桥塞分段压裂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施工速度快,成本低廉,现场操作简单,可灵活调整射孔枪簇深度等优势明显。
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劳力,增加单井的出油气效果,有助于长庆油田油气开发的进一步实施。
1设备与工艺流程1.1设备水力泵送桥塞工作设备主要由井口装置、磁定位仪、桥塞、射孔枪几个部分组成。
井口装置自下而上为:套管大四通、1号平板阀、2号平板阀、排液四通、注入头、3号平板阀、防喷装置。
电缆防喷装置主要包含闸板阀注脂密封头、防喷管、防喷接头(转换三通)、快速试压接头、液压三闸板防喷器、液控球阀、转换法兰、注脂及液压控制系统。
磁定位仪由装在外壳内的永久磁铁和线圈组成。
当仪器在井中移动经过套管接箍时,由于接箍处套管加厚,改变了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记录感应电流的大小,将得到一条套管接箍曲线。
根据套管接箍曲线,配合放射性测井曲线可以准确确定井中射孔位置。
目前长庆区域的水平井所用桥塞多为大通径免钻桥塞,适用于外径为114.3mm的气层套管,由上接头、卡瓦、卡瓦座、护腕、中胶筒、挡环、下接头等部件组成。
长庆低渗透储层安全环保石油压裂技术【摘要】长庆油田以低渗、低压、低产为特点,本文分析在当地使用的渗透储层的石油压裂技术,同时也介绍安全环保的石油压裂技术。
【关键词】长庆低渗透领导安全环保石油压裂技术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主要开发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和穆罗系延安组油层,延长组油层平均渗透率小于3×10-3μm3,得[寻组业岐不明无法糁透率为10×10-3μm3,该地的油田特点是低渗、低压、低产,属于低渗油田和特低渗油田,无法自然产能,若需要开采石油,需要进行压裂改造投产。
挑战“低渗透储存极限安全环保”是长庆石油努力实现的方向,目前通过不懈的努力,长庆石油在低涌透储存极限安全环保等各方法均作出突出成果,也解决了复杂地貌、臻密储层、低品位油气藏三大世界性难体。
1 压裂技术的概念压裂技术是指在采油或者采气的过程当中,利用水力的作用,把油水层形成裂缝,该种技术也可称为水力压裂。
油气层的压裂工艺,一般使用压裂车,它的过程是把高压大排量子力学,又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挤入油层,把油层压出裂缝之后,加入如石英砂等一类支撑剂充填进裂缝,提高油气层的渗透能力,以增加油井田的产油量。
目前常用的压裂液有水基压裂液、乳状压裂液、油基压裂液、泡沫压裂液、酸基压裂液等类型。
压裂选井的基本原则有:油气层受污染或者堵塞较大的井;注不进去水或注水不见效的井。
2 低渗透油田压裂技术对长庆这种低渗、特低渗的油田开发区中,压裂技术是提高油气产量、可采储量的关键技术,长期以来,长庆的低渗油田开发中,一直以提高单井产量的开发效益为目标,在多年研究与矿场试验为基础,形成了从压裂地质研究、室内试验、压裂液支撑剂优化、优化设计实施、压裂实时监测控制、压完评估完备的增产措施技术模式,同时也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长庆的压裂技术从单项压裂技术发展为一系列整体压裂技术。
目前,通过引进、集成创新、发展、重点攻关的技术有直井分层压裂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油田压裂工艺技术综述摘要:在油田油气开采过程中,压裂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作用不容小视,它为油田实现稳定、高产的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支持。
压裂技术的提高有效地起到了沟通与连接蓄油空间与渗流通道的作用。
下面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谈一谈压裂技术的工艺特点,施工流程以及高砂比压裂技术在长庆油田中的应用。
关键词:酸化压裂应用在油田油气开采过程中,压裂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作用不容小视,它为油田实现稳定、高产的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支持。
下面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谈一谈压裂技术的工艺特点,施工流程以及高砂比压裂技术在长庆油田中的应用一、油田压裂工艺技术介绍1.滑套式分层压裂技术。
采用水力扩张式封隔器和滑套式喷砂器组成的压裂管柱,自下而上不动管柱施工,完成对一至三个层段的压裂。
适用于高、中、低渗油层。
2.选择性压裂技术。
压裂施工时利用暂堵剂对井段内渗透率高的层进行临时封堵后,再压裂其它层,以达到选择油层压裂的目的。
该技术适用于层内不均质的厚油层或层间差异大的油层。
3.多裂缝压裂技术。
在施工时用高强度暂堵剂对已压开层进行临时封堵后,再压裂其它层。
一趟管柱可以压裂三至四个层段,每层段可以形成二至三条裂缝。
适用于油层多、隔层小、高密度射孔的油水井。
4.限流法压裂技术。
压裂时通过低密度射孔、大排量供液,形成足够的炮眼磨阻,实现一次压裂对最多五个破裂压力相近的油层进行改造。
适用于油层多、隔层小、渗透率低、可以定点低密度射孔的油水井完井压裂。
应用此技术共压裂增产效果显著。
5.平衡限流法压裂技术。
采用与油层相邻的高含水层射孔的方法,使其与目的层成为统一的压力系统,平衡高含水层,以实现对低密度射孔部位油层的压裂,压后将高含水层炮眼堵死。
适用于油层与高含水层隔层为零点四至零点八米的井的压裂完井。
一次压裂可以实现最多五个层的改造。
6.定位平衡压裂技术。
在压裂施工时利用定位压裂封隔器和喷砂器控制目的层吸液炮眼数量和位置,平衡高含水层,实现一次压裂三至五个目的层的改造。
压裂技术(jìshù)现状及发展趋势(长城(Chángchéng)钻探工程技术(jìshù)公司(ɡōnɡsī)) 在近年(jìn nián)油气探明储量中,低渗透储量所占比例上升速度在逐年加大。
低渗透油气藏渗透率、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绝大多数油气井必须实施压裂增产措施后方见产能,压裂增产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开辟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1、压裂技术发展历程自1947年美国Kansas的Houghton油田成功进行世界第一口井压裂试验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压裂技术从工艺、压裂材料到压裂设备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及改善油气田开辟效果的重要手段。
压裂从开始的单井小型压裂发展到目前的区块体积压裂,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1)1947年-1970年:单井小型压裂。
压裂设备大多为水泥车,压裂施工规模比较小,压裂以解除近井周围污染为主,在玉门等油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970年-1990年:中型压裂。
通过引进千型压裂车组,压裂施工规模得到提高,形成长缝增大了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层的导流能力,这期间压裂技术推动了大港等油田的开辟。
(3)1990年-1999年:整体压裂。
压裂技术开始以油藏整体为单元,在低渗透油气藏形成为了整体压裂技术,支撑剂和压裂液得到规模化应用,大幅度提高储层的导流能力,整体压裂技术在长庆等油田开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4)1999年-2005年:开辟压裂。
考虑井距、井排与裂缝长度的关系,形成最优开辟井网,从油藏系统出发,应用开辟压裂技术进一步提高区块整体改造体积,在大庆、长庆等油田开始推广应用。
(5)2005年-今:广义的体积压裂。
从过去的限流法压裂到现在的直井细分层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增大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效果。
2、压裂技术(jìshù)发展现状经过五个阶段的发展,压裂技术(jìshù)日益完善,形成为了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和压裂井动态预测(yùcè)模型,研制(yánzhì)出环保(huánbǎo)的清洁压裂液体系和低密度支撑剂体系,配备高性能、大功率的压裂车组,使压裂技术成为低渗透油气藏开辟的重要手段之一。
87宋爱莉等:SZ36-1油田缔合聚合物驱堵塞物形成机理分析
(2)软团粒堵塞物。
由聚合物中水不溶物、微生物絮凝代谢产物、聚合物交联体凝胶等构成,堵塞物具有可变形性,一处堵塞解除后,在合适的位置又形成新的堵塞,表现为注入压力升高。
(3)软硬结合的复合堵塞物。
注聚井近井地带一般为这种堵塞。
由聚合物包裹着地层中黏土、沥青、水中的微粒形成具有相当强度又有一定变形性的堵塞物,可充满整个地层孔隙,形成严密的堵塞层。
3 结论
(1)利用X射线多晶衍射法、扫描电镜/能谱法、红外光谱法,对SZ36-1油田注聚井堵塞物成分进行了分析。
堵塞物样品灼烧前主要为有机物。
(2)在0.1 MPa、53 ℃条件下,软件预测SZ36-1油田注入水质,CaCO3成垢量大约为40 mg/L;在无机垢形成趋势下,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与无机垢相互缠绕包裹,形成难以解除的复合垢。
(3)SZ36-1油田主要是复合垢的形成堵塞了储层;其次是聚合物分子发生交联,形成团状物堵塞储层;第3是在多孔介质中疏水缔合聚合物由于缔合作用形成超分子聚合体结构,黏度增加流动阻力增大,降低了储层渗透率。
(4)研究结果为解堵工作液体系研究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武明鸣,赵修太,邱广敏,等.驱油聚合物水溶液黏度稳定剂的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5,27(3):38-40.[2] 张红军,王文军,张永春.注聚井注入状况诊断方法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21(2):46-48,55.[3] 荆煦瑛,陈式棣,么思云.红外光谱实用指南[M].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1992:81-83.
[4] 洪楚侨,叶仲斌.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特性及评价方法[J].石油钻采工艺,2007,29(2):61-64.
[5] S TAHL G ALLAN.Produc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vinyl lactam polymers and copolymers[P].US 4644020,
1987.
[6] L U Xiangguo.Peformance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colloidal dispersion gels in the Daqing Oilfield[R].
SPE 59466.
[7] 谢峰,皇海权.不可入孔隙体积与聚合物分子量选择研究[J].河南石油,1999(2):20-22.
[8] 张超,叶仲斌,施雷庭.疏水缔合聚合物建立流动阻力机理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2007,19(4):251-253.[9] 王成胜,黄波,易飞,等.渤海SZ36-1油田缔合聚合物黏度损失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10,32(5):82-85.
(收稿日期 2010-11-09)
〔编辑 付丽霞〕
长庆油气工艺院分簇多段压裂破低渗瓶颈
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采用分簇多段技术压裂水平井喜获成功,油井试排日产纯油122.4 t,气井平均无阻流量达48.4×104 m3,突破了超低渗储层油气开发的技术瓶颈。
长庆油田70%的储层渗透率小于1 mm2,属于典型的超低渗储层。
油气工艺研究院通过强化室内与工具配套研究,深化水力喷射大型物模及室内模拟实验研究,研发了4套工具系列及配套工艺技术体系,形成“水力喷射+小直径封隔器+连续混配”为主体的技术模式。
这项技术从“体积压裂”理念出发,提出水平井分簇多段压裂思路,在国内外首次采用双级喷射器开展了“分簇多段”压裂,实现从一趟管柱连续施工2簇4段、3簇6段到4簇8段的跨越,施工效率大幅提升,促进了超低渗储层水平井的有效开发。
目前已累计试验的9口井,最高实现了10簇20段压裂施工,其中3口水平井压后自喷,试排日产纯油最高达122.4 t,已投产井与直井相比增产3.2倍至4.8倍,实现了超低渗油气藏水平井开发的突破。
井下微地震实时监测表明,压裂形成的微地震事件带相互补充又重叠,宽度为290 m,证实了分簇多段压裂具有扩大泄油体积的目的。
在苏里格气田水平井改造中,创新性提出了“水力喷射+多级滑套”实现多段压裂的技术思路,已实现由3段再到5段、7段、10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累计在气田应用19口井,其中一次分压7段5口,10段1口,单段最大加砂35×104 m3,施工成功率100%。
苏里格气田应用12口井,平均日无阻流量48.4×104 m3。
(供稿 石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