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图形学试卷A卷(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81.50 KB
- 文档页数:7
《计算机图形学》考试试卷A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份)1.偶数;奇数2.一条扫描线上;相邻两条扫描线上3.有限;无限4. 漫反射、环境光、镜面反射5. 计算、交互6. 顶点7. 参数连续性、几何连续性8. 3MB二、问答题(第七小题15分,其他每小题10分,共85分)1. 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怎样利用计算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的原理、算法、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景物的几何建模方法(modeling)、对模型的处理方法、几何模型的绘制技术(rendering)、图形输入和控制的人机交互界面(user interface)。
2. 中点画线算法的基本思想如下:假设直线方程为:ax+by+c=0其中a=y0-y1, b=x1-x0, c=x0y1-x1y0构造判别式:d=F(M)=F(x p+1,y p+0.5) =a(x p+1)+b(y p+0.5)+c当d<0,M在直线(Q点)下方,取右上方P2;当d>0,M在直线(Q点)上方,取右方P1;当d=0,选P1或P2均可,约定取P1;若d>0 ->M在直线上方->取P1;此时再下一个象素的判别式为d1=d+a;增量为a若d<0->M在直线下方->取P2;此时再下一个象素的判别式为d2= d+a+b ;增量为a+b画线从(x0, y0)开始,d的初值d0= a+0.5b 由于只用d 的符号作判断,为了只包含整数运算, 可以用2d代替d来摆脱小数,提高效率。
3.边的分类表:边的活化链表:(其中,a,b 分别是扫描线y=3,y=8的表)4.视点变换指观察点的朝向以及位置的变换。
模型变换指场景物体的几何形态的建模,包括位置、大小等。
投影的目的就是定义一个视景体,使得视景体外多余的部分被裁剪掉,最终进入图像的只是视景体内的部分。
5. 产生的曲线逼近控制点多边形,而插值是指产生的曲线经过给定控制点。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5 DDCAA 6-10 CBCDD 11-15 BCDBC二、填空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线宽栅格表示法内点表示区域边界的像素点填充颜色窗口区域几何变换后连通性边界点边界闭包二维流形实体的边界表示法扫描体一个元组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写T,错误写F)1-5:FTFFT 6-10:FFFFF四、名词解释(共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计算机图形学:用计算机建立、存储、处理某个对象的模型,并根据模型产生该对象图形输出的有关理论、方法与技术,称为计算机图形学。
计算几何:计算几何研究几何模型和数据处理的学科,讨论几何形体的计算机表示、分析和综合,研究如何方便灵活、有效地建立几何形体的数学模型以及在计算机中更好地存贮和管理这些模型数据。
走样:在光栅显示器上绘制非水平且非垂直的直线或多边形边界时,或多或少会呈现锯齿状。
这是由于直线或多边形边界在光栅显示器的对应图形都是由一系列相同亮度的离散像素构成的。
这种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引起的失真,称为走样(aliasing)。
坐标系统:为了描述、分析、度量几何物体的大小、形状、位置、方向以及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使用的参考框架叫做坐标系统。
五、简答题(共4题,每小题6分,共24分)请列举常用的直线段裁减算法(列举3种)。
答:直接求交算法、编码算法、中点再分算法、Cyrus-Beck算法。
利用线段裁剪的Cohen-Sutherland算法,对线段P1P2 进行裁剪,写出裁剪的步骤。
答:(1)对P1P2进行编码,P1的编码code1为0001,P2的编码为code2为0100。
由于code1|code2≠0,且code1&code2=0,故属于第三种情况。
(1分)(2)code1=0001知P1在窗口左外侧,计算线段与窗口左边界的交点P3。
P1P3必在窗口外,可弃之。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面哪个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的图形标准。
()A.GKSB.PHIGSC.CGMD.DXF2.在CRT显示器系统中,()是控制电子束在屏幕上的运动轨迹。
A. 阴极B. 加速系统C. 聚焦系统D. 偏转系统3.触摸屏是一种()A. 输入设备;B. 输出设备;C. 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D. 两者都不是;4.分辨率为1024*1024的显示器,其位平面数为24,则帧缓存的字节数应为()A. 3MB;B. 2MB;C. 1MB;D. 512KB;5.计算机显示设备一般使用的颜色模型是()A. RGBB. HSVC. CMYD. 上述都不是6.数字化仪是一种()坐标定位设备。
A. 绝对B. 笛卡儿C. 相对D. 球7.直线DDA算法中,已知起点P1(x1,y1)和终点P2(x2,y2),当x1>x2时,△x的符号是()A. 正B. 负C. 无符号D. 递增8.X-扫描线算法涉及到哪些主要的操作步骤不包括()A. 求交;B. 排序;C. 建立多边形表;D. 区间添色;9.中点分割法求交点的规则,当线段P1P2求出中点P后,如果P1与P不同侧,移动P2点,P1与P不同侧的表达式为:()。
A. (C1&& C)!=0B. (C1& C)!=0C. (C1&& C)= =0D. (C1& C)= =010.以下关于图形变换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位置;B. 拓扑关系不变的几何变换不改变图形的连接关系和平行关系;C. 旋转变换后各图形部分间的线性关系和角度关系不变,变换后直线的长度不变D. 复合变换可以使用一系列连续的简单变换代替,其矩阵为简单变换矩阵连乘;11.齐次坐标系就是n维空间中物体可用()齐次坐标来表示。
A. n维B. n+1维C. n-1维D. n+2维12.在透视投影中,主灭点的最多个数是()A. 1B. 2C. 3D. 413.在三维几何造型方法中,局部操作能力比较弱的方法是()A. 体素造型B. 八叉树造型C. B-rey造型D. 特征造型14.在多边形面片数量很大时,消隐算法最快的应该是()A. Z-BufferB. 扫描线C. 画家算法D. 不确定15.在明暗的光滑处理方法中,下列论述哪个是错误的?()A. Gouraud 明暗模型计算中,多边形与扫描平面相交区段上每一采样点的光亮度值是由扫描平面与多边形边界交点的光亮度插值得到的B. Phong通过对多边形顶点的法矢量进行插值,获得其内部各点的法矢量C. Gouraud 计算工作量比Phong方法计算工作量大D. Gouraud明暗模型处理的缺点是它使高光部位变得模糊二、填空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试卷代号: 5029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5年下半年期末考试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试题(本科)A 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偶数,奇数2.方程、点集、四叉树3. 多边形各顶点Pi4. 反走样5.有限的,无限的 6.存储管式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B 2.D 3.C 4.C 5.D 6.C 7.A 8.A 9.C 10.A三、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1.√2. X3. X4. √5.√6. √7. √8.√9.√10.√四、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1. 答:通过组合两个旋转矩阵可以得到变换T :⎥⎥⎥⎥⎦⎤⎢⎢⎢⎢⎣⎡--=⎥⎥⎥⎥⎦⎤⎢⎢⎢⎢⎣⎡-⎥⎥⎥⎥⎦⎤⎢⎢⎢⎢⎣⎡-=∙=10000cos cos sin sin cos 0cos sin cos sin sin 0sin 0cos 1000cos 0sin 00100sin 0cos 10000cos sin 00sin cos 00001y x x y x y x xy yyx x R R T xyyy y x xyx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 若旋转次序不同,得到的变换矩阵为:⎥⎥⎥⎥⎦⎤⎢⎢⎢⎢⎣⎡--=∙=10000cos cos sin cos sin 0sin cos 00cos sin sin sin cos x y xy y xy y x y x x x y R R T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所以,变换的次序对结果有影响。
2.答:连接观察点C(0,0,-10)和点P1(1,2,0)的直线是:x=t, y=2t, z=-10+10t为了判断P3(3,6,20)是否在这条线上,可以将点的坐标代入方程,得x=3时t=3, 当t=3时,x=3,y=6,z=20,所以P2点在过C和P1点的投影线上。
接着以C为基准,判断哪个点在前面。
C,P1,P2分别在这条线的t=0,1,3位置上。
《计算机图形学》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1.计算机图形学2.图象处理3.模式识别4.计算几何5.凸多边形6.种子填充算法7.窗口8.视区9.光顺性10.拟合11.多项式插值12.小挠度曲线13.图形变换14.齐次坐标系15.凸包16.轮廓线17.等值线18.图形的翼边表示19.ER模型20.图形消隐21.本影22.半影23.用户坐标系24.规范化设备坐标系25.构造26.约束技术27.光线跟踪28、走样29、CRT(Cathode Ray Tube)30、隔行(interlaced)扫描31、输入模式32、取样方式(sample mode)33、区域34、边界表示法35、复合变换36、二维复合平移37.二维复合比例38.二维复合旋转39.视区(Viewport)40、投影变换41、平面几何投影42。
参数图43。
像素图44.人机界面45.地理信息系统46.虚拟现实47.几何造型技术48.扫描转换49. 插值曲线50.逼近曲线51. 用户接口52。
交互技术53. 交互式图形系统的基本交互任务54. 定位任务55。
选择任务56。
拾取任务57 。
选择技术58. 菜单技术59。
文字输入任务60. 数值输入任务61.动画62.帧63.场64。
消隐65。
物体空间的消隐算法66。
漫反射光67。
环境光68. 镜面反射光二、选择题(每题2分)1、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几何之间的关系是()。
A)学术上的同义词B)计算机图形学以计算几何为理论基础C)计算几何是计算机图形学的前身D).两门毫不相干的学科2、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图象学的关系是( ).A)计算机图形学是基础,计算机图象学是其发展B)不同的学科,研究对象和数学基础都不同,但它们之间也有可转换部分C)同一学科在不同场合的不同称呼而已D)完全不同的学科,两者毫不相干3、触摸屏是()设备。
A)输入B)输出C)输入输出D)既不是输入也不是输出4.计算机绘图设备一般使用什么颜色模型?()A)RGB;B)CMY;C)HSV ;D)HLS5。
帧缓冲(15分)点P 的齐次坐标为(8,6,2), 其对应的空间坐标为(D )南昌航空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学开卷 A 卷100分钟计算机图形学中图形的要素包括几何要素和非几何要素 两类图形要素。
2. 图形的两种表达方法分别是 点阵法 和 参数法。
3. 跟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的学科有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 。
4. 图形变换属于计算机图形系统的五大功能中的卫丄功能。
5. 图形信息包括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
其中 几何信息 是定量描述。
6. 实体模型可以大致分为边界表示、构造表示和分解表示 二类。
7.通常按照消隐对象的不同,可以把消隐分为线消隐和面消隐两类。
&深度缓存(Z-buffer )算法的两个数组分别是 Z 缓冲器和分别用来存各像素的颜色值和各像素处物体的深度值n 维向量。
A . 窗口不变,视区变大,则图形B .窗口不变,视区变大,则图形D.视区不变, 窗口缩小,则图形A.图像B.图素C.图形D.图段2. 在多边形的逐边裁剪法中,对于某条多边形的边(方向为从端点S 到端点 P )与某条裁剪线(窗口的某一边)的比较结果共有以下四种情况,分别需输出 一些顶点.请问哪种情况下输出的顶点是错误的(C )。
A. S 和P 均在可见的一侧,则输出S 和PoB. S 和P 均在不可见的一侧,则不输出顶点。
C. S 在可见一侧,P 在不可见一侧,则输出线段SP 与裁剪线的交点。
D. S 在不可见的一侧,P 在可见的一侧,则输出线段SP 与裁剪线的交点和Po3. 扫描线多边形填充算法中,对于扫描线同各边的交点的处理具有特殊性。
若共享顶点的两条边在扫描线的同一边,这时交点计为(C )个。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4. 在二维变换中,根据窗口和视区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正确(B )视区不变,窗口变大,则图形扩大5.通常把参数描述的图形称为(C )在6-9中用到以下变换矩阵「1 00_ ~3 0 0~ ~-1 0 0~~1 2 0~ 0 1 0 0 4 0 0 1 0 0 1 0 3 5 10 0 10 0 10 0 1矩阵1 矩阵2 矩阵3 矩阵46. 点P (2, 3)乘以变换矩阵1得到新的点坐标为 (A )A 、 (5, 8)B 、 (7, 6) )C 、 (5, 7) (4, 3) 7. 点P (2,3) 乘以变换矩阵2得到新的点坐标为( B ) A 、 (& 2) B 、 (6, 12) C 、 (2, 1)D 、 (4, 3) & 点P (2,3) 乘以变换矩阵3得到新的点坐标为( C )A 、 (3, -2)B 、 (-3, 2)C 、(-2, 3)D 、 (2, -3) 9. 变换矩阵4表示的变换为 (B ) A 、沿X 方向的错切变换 B 、沿y 方向的错切变换 C 、沿Z 方向的错切变换 D 、比例变换三、问答题 (25分)10. ( C )是在高于显示分辨率的较高分辨率下用点取样方法计算,然后 对几个像素的属性进行平均得到较低分辨率下的像素属性。
计算机图形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计算机图形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像的学科。
B. 计算机图形学可以应用于游戏开发、虚拟现实、动画制作等领域。
C. 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是绘画和几何学。
D. 计算机图形学不涉及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
2. 下列哪个算法用于绘制三维图形中的曲线和曲面?A. Bresenham算法B. Bezier曲线算法C. DDA直线绘制算法D. Cohen-Sutherland算法3. 下列哪个变换矩阵用于实现平移操作?A. 缩放矩阵B. 旋转矩阵C. 平移矩阵D. 投影矩阵4. 在光栅化过程中,下列哪个步骤不是必需的?A. 三角形剖分B. 顶点着色C. 法向量计算D. 光照模型计算5. 下列哪个算法用于实现隐藏面消除?A. DDA算法B. Bresenham算法C. Z-buffer算法D. Bezier曲线算法二、填空题1.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RGB表示红、绿、蓝三原色,而CMYK表示青、洋红、黄、黑四原色。
其中,RGB颜色模型中的最大亮度为______,而CMYK颜色模型中的最大亮度为______。
2. 给定一个二维平面上的点P,坐标为(x,y),经过平移变换后得到新的点P',平移矩阵表示为T,若T=[1 0 a; 0 1 b; 0 0 1],则点P'的坐标为(x', y') = (______, ______)。
3.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三维物体的旋转变换通常使用欧拉角或四元数表示。
若分别使用ZYZ和XYZ欧拉角顺序进行旋转,最终得到的物体姿态可能会有差异,这被称为______问题。
三、简答题1. 简要描述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什么是光线追踪技术?它在哪些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3. 简要解释什么是纹理映射(Texture Mapping),并举例说明其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图形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一 填空题(15分)1、 投影可以分为 投影和 投影。
__________投影视觉效果更有真实感,而且能真实地反映物体的精确的尺寸和形状;2、确定图形中哪些部分落在显示区之内,哪些落在显示区之外,以便只显示落在显示区内的那部分图形。
这个选择过程称为_______。
3、基本几何变换是指________ 、 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三种变换。
4、 在多面体的隐藏线消除中,为了提高算法的效率,为了减少求交的工作量,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5、 几何建模技术中描述的物体信息一般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6、 在Z 缓冲器消隐算法中Z 缓冲器每个单元存储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7、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引起的失真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
用于减少或消除这种失真现象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
二 简答题(20分)1、 什么是计算机图形学?举出关于计算机图形学的4个应用领域(5分)2、 以纹理映射的方式实现物体表面细节的绘制,涉及三个空间和两种映射分别是什么(5分)3、 多边形扫描转换的扫描线算法中,活性边表结点的数据结构保存哪些信息。
(4分)4、 XOY 平面上特征多边形顶点P 1(0,0),P 2(1,1),P 3(2,-1),P 4(3,0)确定一条三次Bezier曲线P(t),]1,0[ t 。
用递推(de Casteljau)算法求解P(1/2)。
(6分)三(8分)1、在真实感绘制技术中,简单光照模型的反射光由哪几部分组成?2、对于用多边形表示的物体,在光照计算时需要进行明暗处理,为什么?3、采用Gouraud 明暗处理模型计算如图所示点P 的颜色值。
四(10分)如图所示,采用Cohen-Sutherland 算法对线段进行裁剪时,1、线段端点P点和Q点的编码各是多少2、此时是否需要与窗口的边界进行求交运算,为什么(利用编码解释)?3、如需要,可以与窗口的哪些边界求交,为什么(利用编码解释)?五(15分)采用Bresenham算法转换直线段,起点x0(2,1)、终点x1(12,5)。
()4. EGA/VGA为增强图形显示效果的一种图形处理软件的名称。
()5. 对山、水等不规则对象进行造型时,大多采用过程式模拟方法。
()6. 实体的边界由平面多边形或空间曲面片组成。
()7. 平面多面体表面的平面多边形的边最多属于两个多边形,即它的表面具有二维流形的性质。
()8. 观察空间位于前后裁剪面之间的部分称为裁剪空间或视见体。
()9. 找出并消除物体中的不可见部分,称为消隐。
()10. 使用齐次坐标可以将n维空间的一个点向量唯一的映射到n+1维空间中。
三、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横线上,每空2分,共20分)1.直线的属性包括线型、和颜色。
2.颜色通常用红、绿和蓝三原色的含量来表示。
对于不具有彩色功能的显示系统,颜色显示为。
3.平面图形在内存中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和矢量表示法。
4.将三维物体变为二维图形的变换称为,其有两种基本方式:平行投影、。
5. 边界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6.对于一个占据有限空间的正则(点)集,如果其表面是,则该正则集为一个实体有效物体。
7.通过实体的边界来表示一个实体的方法称为。
8.表面由平面多边形构成的空间三维体称为。
9. 标量:一个标量表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什么是图像的分辨率?2. 局部光照模型和全局光照模型的不同之处是什么?3.实体采用八叉树表示法有哪些缺点?4. 消隐算法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五、计算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1. 写出直线方程b mx y +=''对应的xy 坐标方程,假设''y x 坐标系是由xy 坐标系旋转90°得到。
2. 写出从),(111y x P 到),(222y x P 的段与(a )垂直线x =a ,(b )水平线y =b 的交点。
以下为本试卷的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图形:能够在人们视觉系统中形成视觉印象的对象称为图形,包括自然景物和人工绘图。
《计算机图形学》考试试卷A适用专业考试日期:闭卷所需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多边形外部一点A与某一点B用线段连接,若此线段与多边形边界相交的次数为,则点B在多边形外部,若此线段与多边形边界相交的次数为,则点B在多边形内部。
2.扫描线的连贯性是多边形区域连贯性在的反映;边的连贯性是多边形区域连贯性在的反映。
3.投影变换中,透视投影的投影中心到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是,平行投影的投影中心到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是。
4.在OpenGL中,光源用4个独立分量来近似,当光源被打开时,一个顶点的最终颜色将依赖于顶点本身的颜色以及光源的4个颜色分量,这4个分量分别是:、、和发射(散射)光。
5.一个计算机图形系统至少应具有、存储、输入、输出、等基本功能。
6.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多边形有两种重要的表示方法:点阵表示和表示。
7.曲线间连接的光滑度的度量有两种: 一种光滑度称之为C n或n 阶, 另一种称为具有n阶,简记为G n。
8.一副1024×1024真彩色图像需要的存储空间为。
二、问答题(第3小题15分,其余每小题10分,共85分)1. 计算机图形学的含义以及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10分)2.简述中点画线算法的基本思想。
(10分)3. 已知多边形的各顶点坐标为P0(2,5)、P1(2,10)、P2(9,6)、P3(16,11)、P4(16,4)、P5(12,2)、P6(7,2),试画出在扫描线算法中的边的分类表和在y=3扫描线上的边的活化链表。
(15分)4. 解释视点变换、模型变换和投影变换的含义。
(10分)5.解释术语插值与逼近的区别。
(10分)6.在二维中,若将P[10,10]相继施于逆时针旋转45°以及平移[-10,10],则最后P 的坐标是多少?并绘制示意图。
(10分)7.给定四点P1(0,0),P2(1,1),P3(2,1),P4(3,0),若用其作为特征多边形来构造一条三次Bezier曲线,则绘制出参数为0,1/3,2/3,1的曲线点示意图。
标 准 答 案 专 用二、判断题(请给正确的达上“√”,错误的打上“×”,每小题2分,共20分)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应用领域发展的三个分支学科,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和区别,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计算机所处理的信息都是与图有关的信息。
它们本质上是不同的:图像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对原存在物体的映象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再现图像;模式识别是指计算机对图形信息进行识别和分析描述,是从图形到描述的表达过程;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根据给定的描述用计算机生成相应的图形、图像。
2、设(x1,y1)和(x2,y2)分别为所求直线的端点坐标,选定x2-x1和y2-y1中较大者作为步进方向(假设x2-x1较大),取该方向上的D x 为一个象素单位长,即x 每次递增一个象素,然后计算相应的y 值,把每次计算出的(Xi +1,Yi +1)经取整后顺序输出到显示器,则得到光栅化后得直线。
3、二位图形齐次坐标变换矩阵的一般表达式:T =⎥⎥⎥⎦⎤⎢⎢⎢⎣⎡s m l q d c p ba ,这3×3矩阵中各元素功能一共可分成四个模块,其中⎥⎦⎤⎢⎣⎡d c b a 可以实现图形的比例、对称、错切、旋转等基本变换;[l m]可以实现图形平移变换;[p q]可以实现图形透视变换;[s]可以实现图形全比列变换。
4、裁剪窗口的四条边所在的直线把二维平面分成九个区域,每个区域赋予一个四位编码3210c c c c ,代码中的每一位分别是0或者1,是按照窗口边线来确定,第一位置为1,则表示该端点位于窗口左则;第二位置为1,则表示该端点位于窗口右则;第三位置为1,则表示该端点位于窗口下面;第四位置为1,则表示该端点位于窗口上面;直线端点所在位置为端点区域所在的代码。
算法步骤如下: (1)当线段的两个端点的编码为零时,表示直线在窗口内;(2)当线段的两个端点的编码的逻辑“与”为非零时,显然不可见;(3)对于那些非完全可见、又非完全不可见的线段,需要求交。
()4. EGA/VGA为增强图形显示效果的一种图形处理软件的名称。
()5. 对山、水等不规则对象进行造型时,大多采用过程式模拟方法。
()6. 实体的边界由平面多边形或空间曲面片组成。
()7. 平面多面体表面的平面多边形的边最多属于两个多边形,即它的表面具有二维流形的性质。
()8. 观察空间位于前后裁剪面之间的部分称为裁剪空间或视见体。
()9. 找出并消除物体中的不可见部分,称为消隐。
()10. 使用齐次坐标可以将n维空间的一个点向量唯一的映射到n+1维空间中。
三、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横线上,每空2分,共20分)1.直线的属性包括线型、和颜色。
2.颜色通常用红、绿和蓝三原色的含量来表示。
对于不具有彩色功能的显示系统,颜色显示为。
3.平面图形在内存中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和矢量表示法。
4.将三维物体变为二维图形的变换称为,其有两种基本方式:平行投影、。
5. 边界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6.对于一个占据有限空间的正则(点)集,如果其表面是,则该正则集为一个实体有效物体。
7.通过实体的边界来表示一个实体的方法称为。
8.表面由平面多边形构成的空间三维体称为。
9. 标量:一个标量表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什么是图像的分辨率?2. 局部光照模型和全局光照模型的不同之处是什么?3.实体采用八叉树表示法有哪些缺点?4. 消隐算法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五、计算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1. 写出直线方程b mx y +=''对应的xy 坐标方程,假设''y x 坐标系是由xy 坐标系旋转90°得到。
2. 写出从),(111y x P 到),(222y x P 的段与(a )垂直线x =a ,(b )水平线y =b 的交点。
以下为本试卷的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图形:能够在人们视觉系统中形成视觉印象的对象称为图形,包括自然景物和人工绘图。
计算机图形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反映了图形学的定义?A. 图形学是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生成和操纵图像的学科。
B. 图形学是研究计算机图形硬件的学科。
C. 图形学是研究计算机图像压缩算法的学科。
D. 图形学是研究计算机图形界面设计的学科。
答案:A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计算机图形学的核心内容?A. 图形硬件B. 图形算法C. 图形数据结构D.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答案:D3.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三维坐标使用下列哪个表示法?A. (x,y,z)B. (x,y)C. (x,y,z,w)D. (x,y,w)答案:A二、简答题1. 什么是光栅化?简述光栅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答:光栅化是将连续的图形转化为离散的像素点的过程。
光栅化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三维图形,首先进行顶点的投影,将三维坐标映射到二维屏幕上。
- 然后,对二维空间中的像素进行遍历,判断每个像素是否被图形覆盖。
- 如果像素被覆盖,则将其填充为图形所要显示的颜色;如果未被覆盖,则保持原来的颜色。
2. 简述几何变换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答:几何变换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可以用于对图像进行平移、旋转、缩放等操作,改变图形的位置和大小。
例如,通过对一个三角形进行平移,可以将其移动到屏幕的不同位置;通过对一个矩形进行缩放,可以改变其宽度和高度,实现图像的放大或缩小。
三、综合题请根据以下场景,回答问题并进行代码实现。
场景描述:假设有一个二维图形,由一组顶点坐标构成。
现在需要实现一个算法来判断该二维图形是否为凸多边形。
算法实现思路:1. 判断多边形的边是否都是凸角。
遍历多边形的每条边,判断其与相邻两条边形成的夹角是否小于180度,若有任意一条夹角大于180度,则不是凸多边形。
2. 判断多边形的内角是否都是凸角。
遍历多边形的每个顶点,以该顶点为中心,判断其与相邻两条边形成的夹角是否小于180度,若有任意一个内角大于180度,则不是凸多边形。
计算机图形学试卷A卷(含答案)贵州⼤学2009-2010学年第⼆学期考试试卷A 卷计算机图形学注意事项:1. 请考⽣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填空(共20分,每空2分)1、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如何利⽤计算机来表⽰、⽣成、处理和显⽰图形原理、算法、⽅法和技术的⼀门学科。
2、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物体表⾯的细节称为纹理,纹理可分为两⼤类:⼀类是:图形纹理,另⼀类是:⼏何纹理3、CRT 由电⼦枪,聚焦系统,偏转系统,荧光屏所组成。
4、投影变换可分为平⾏投影和透视投影。
5.Phong 光照模型将环境光、镜⾯反射光、及漫反射光叠加起来形成单⼀光源。
6、在HSI 彩⾊模型中,H 代表⾊调,S 代表饱和度,I 代表亮度(明度) 。
⼆、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显⽰器的分辨率为1024*1024的显⽰模式, 显⽰器中每个像素点的灰度等级为256级,则的帧缓存容量⾄少为( B)bit.A,7M B,8M C,10M D,16M 2、以下图形设备中,哪个不是图形输⼊设备( C ).A,图形扫描仪 B,触摸屏 C 、绘图仪 D 、⿏标 3、设点P 的齐次坐标为(8,6,2),其对应的空间坐标为( D ).A,(8,6,2) B,(8,6) C,(4,3,1) D,(4,3)4、当观察光照下的光滑物体表⾯时,在某个⽅向上看到⾼光或强光,这个现象称为( B ).A,漫反射B,镜⾯反射C,环境光D,折射5、在多边形的逐边裁剪法中,对于某条多边形的边(⽅向为从端点S出发到端点P)与某条裁剪线(窗⼝的某⼀边)的⽐较结果共有以下四种情况,分别需输出⼀些顶点.请问哪种情况下输出的顶点是错误的( A ).A:S和P均在可见的⼀侧,则输出S和P.B:S和P均在不可见的⼀侧,则不输出顶点.C:S在可见⼀侧,P在不可见⼀侧,则输出线段SP与裁剪线的交点.D:S在不可见的⼀侧,P在可见的⼀侧,则输出线段SP与裁剪线的交点和P.6、扫描线多边形填充算法中,对于扫描线同各边的交点的处理具有特殊性.当扫描线穿过某两条边的共享顶点,且这两条边分别在该扫描线的上下两侧时,该扫描线与这两条边的交点数只能计为( B )交点:A,0 个B,1个C,2个D,3个7、在Cohen-SutherLand直线裁剪算法中,设端点P1 和P2 的区域编码分别是code1 和code2,若( B ),则P1和P2同在窗⼝的上⽅、下⽅、左⽅或右⽅。
《计算机图形学》练习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1.计算机图形学2.图象处理3.模式识别4.计算几何5.凸多边形6.种子填充算法7.窗口8.视区9.光顺性10.拟合11.多项式插值12.小挠度曲线13.图形变换14.齐次坐标系15.凸包16.轮廓线17.等值线18.图形的翼边表示19.ER模型20.图形消隐21.本影22.半影23.用户坐标系24.规范化设备坐标系25.构造26.约束技术27.光线跟踪28、走样29、CRT(Cathode Ray Tube)30、隔行(interlaced)扫描31、输入模式32、取样方式(sample mode)33、区域34、边界表示法35、复合变换36、二维复合平移37.二维复合比例38.二维复合旋转39.视区(Viewport)40、投影变换41、平面几何投影42. 参数图43. 像素图44.人机界面45.地理信息系统46.虚拟现实47.几何造型技术48.扫描转换49. 插值曲线50.逼近曲线51. 用户接口52. 交互技术53. 交互式图形系统的基本交互任务54. 定位任务55. 选择任务56. 拾取任务57 .选择技术58. 菜单技术59. 文字输入任务60. 数值输入任务61.动画62.帧63.场64. 消隐65.物体空间的消隐算法66. 漫反射光68. 镜面反射光《计算机图形学》测试题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1.计算机图形学研究怎样用计算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和科学。
2.图象处理将客观世界中原来存在的物体映象处理成新的数字化图象。
3.模式识别研究如何对所输入的图象进行分析和识别。
4.计算几何研究几何模型和数据处理的学科,着重讨论几何形体的计算机表示、分析和综合,研究如何方便灵活、有效地建立几何形体的数学模型以及如何更好地存储和管理等。
5.凸多边形是指这样一类多边形:在多边形内任选两个点,将这两个点用线段连接后,此线段上所有的点都在多边形内。
贵州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A 卷计算机图形学注意事项: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填空(共20分,每空2分)1、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表示、生成、 处理 和显示图形原理、算法、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2、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物体表面的细节称为纹理,纹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图形纹理,另一类是: 几何纹理3、CRT 由电子枪,聚焦系统, 偏转系统 ,荧光屏所组成。
4、投影变换可分为 平行投影 和 透视投影 。
5.Phong 光照模型将 环境光 、 镜面反射光 、及 漫反射光 叠加起来形成单一光源。
6、在HSI 彩色模型中,H 代表色调,S 代表 饱和度 ,I 代表 亮度(明度) 。
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显示器的分辨率为1024*1024的显示模式, 显示器中每个像素点的灰度等级为256级,则的帧缓存容量至少为( B)bit.A,7M B,8M C,10M D,16M 2、以下图形设备中,哪个不是图形输入设备( C ).A,图形扫描仪 B,触摸屏 C 、绘图仪 D 、鼠标 3、设点P 的齐次坐标为(8,6,2),其对应的空间坐标为( D ).A,(8,6,2) B,(8,6) C,(4,3,1) D,(4,3)4、当观察光照下的光滑物体表面时,在某个方向上看到高光或强光,这个现象称为( B ).A,漫反射B,镜面反射C,环境光D,折射5、在多边形的逐边裁剪法中,对于某条多边形的边(方向为从端点S出发到端点P)与某条裁剪线(窗口的某一边)的比较结果共有以下四种情况,分别需输出一些顶点.请问哪种情况下输出的顶点是错误的( A ).A:S和P均在可见的一侧,则输出S和P.B:S和P均在不可见的一侧,则不输出顶点.C:S在可见一侧,P在不可见一侧,则输出线段SP与裁剪线的交点.D:S在不可见的一侧,P在可见的一侧,则输出线段SP与裁剪线的交点和P.6、扫描线多边形填充算法中,对于扫描线同各边的交点的处理具有特殊性.当扫描线穿过某两条边的共享顶点,且这两条边分别在该扫描线的上下两侧时,该扫描线与这两条边的交点数只能计为( B )交点:A,0 个B,1个C,2个D,3个7、在Cohen-SutherLand直线裁剪算法中,设端点P1 和P2 的区域编码分别是code1 和code2,若( B ),则P1和P2同在窗口的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
A. code1=0 且code2=0B. code1 & code2 ≠0C. code1 & code2 = 0D. code1≠code28、以下有关Z-Buffer消隐算法正确说法的是( C )A:Z-Buffer算法的Z缓冲区中每个单元的值对应象素点背景颜色的值;B:Z-Buffer算法的Z缓冲区中每个单元的值对应象素点颜色的值;C:Z-Buffer算法的Z缓冲区中每个单元的值对应象素点的深度值;D:Z-Buffer算法的帧缓冲区中每个单元的值对应象素点的深度值。
9、设有一三次Hermite曲线如下图所示,则错误的说法是:( C )A:改变曲线在端点P0或P1点的切线方向可以改变曲线的形状;B:;曲线在端点P0的切线方向与P1的切线方向相反,大小相等;C:曲线在端点P0的切线方向与P1的切线方向相反,大小不等;D:改变曲线在端点P0或P1点的切线的大小可以改变曲线的形状。
10、以下那一个颜色模型是使用单位立方体来进行表示的:( A )A.RGB B. YUV C. HSI D.HSV三、判断题(正确的打T ,错误的打F)(10分,每小题2分)。
请将答案填入下表中:1、阴影是由于观察方向与光源方向不重合而造成的。
2、双线性法向插值与双线性光强插值相比较,虽然双线性法向插值算法计算量大,但是所得到的光照模型更为真实,能产生正确的高光区域。
3、直线DDA 算法需要使用浮点运算。
4、在图形几何变换中,先对图形做比例变换后再将该图形绕原点旋转任意角度,与先对图形绕原点旋转任意角度后再做比例变换,结果是相同的。
5、凡满足n 阶参数连续的曲线同时满足n 阶几何连续条件,反之则不成立。
四、简答题( (10分,每小题5分)。
1、在曲线、曲面拼接时,为了保证在连接点处平滑过渡,需要满足连续性条件。
连续性条件有两种:参数连续性和几何连续性。
请简要叙述一阶参数连续C 1和一阶几何连续G 1所分别需要满足的条件。
并指出下面的图中两段曲线在拼接点处的几何连续阶次。
其中T i 表示第i 条曲线的切矢量。
答:若要求在结合处达到G 1连续,既是说两条曲线在结合处在满足G 0的条件下,有公共的切矢量 (1分) ''(0)(1)Q P α= (1分) 当α=1时, G 1连续就成为C 1连续 G 0和C 0连续是指在两条曲线的结合处位置连续,即: (1分) (0)(1)Q P = (1分)左图为0阶几何连续G 0和0阶参数连续C 0(结合处位置连续),右图为1阶几何连续G 1,切矢量共线。
(1分)2、在实体造型中,形体的构造表示法有三种主要方法,分别是扫描表示法、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CSG)和边界表示法(BRep),请简要叙述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CSG)和边界表示法(BRep)的基本思想。
答: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CSG)是通过对体素定义运算而得到一种表示方法。
CSG可以看着是一颗有序的二叉树,其终端节点或是体素或是形体变换参数;而非终端节点或是正则集合运算,或是几何变换操作。
(2分)边界表示法(BRep)是几何造型中最成熟,无二义性的表示法,边界表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描述形体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
几何信息是用来描述形体的大小、尺寸、位置和形状等,而拓扑信息则是描述形体上的顶点、边、面的连接关系。
(3分)四、计算题(30分,每小题10分)1.设p0(x0=1, y0=1),pp(xp=6,yp=3),使用DDA算法,绘制出一条由p0到pp的直线解:dy=yp-y0=3-1=2 dx=xp-x0=6-1=5k= ∆ y/ ∆ x=2/5=0.4 (k<1)让x每次增加1x1=x0+1=1+1=2 y1=y0+k=1+0.4 =1.4 Round(1.4)=1x2=x1+1=2+1=3 y2=y1+k=1.4+0.4 =1.8 Round(1.8)=2x3=x2+1=3+1=4 y3=y2+k=1.8+0.4 =2.2 Round(2.2)=2x4=x3+1=4+1=5 y4=y3+k=2.2+0.4 =2.6 Round(2.6)=3x5=x4+1=5+1=6 y5=y4+k=2.6+0.4=3.0 Round(3.0)=32、如图所示三角形ABC ,将其关于A 点逆时针旋转90°,请分步骤写出变换矩阵及其复合变换矩阵和变换后图形顶点的规范化齐次坐标。
解:1)将图形平移,使A 点重合于坐标原点,平移矩阵为:2)将平移后的图形绕原点(即A 点)逆时针旋转90°,旋转矩阵为:3)将旋转后的图形平移,使A 点回到(2,5),平移矩阵为:12 34 1102(,)(2,5)015001x y T t t T -⎡⎤⎢⎥=--=-⎢⎥⎢⎥⎣⎦()cos sin022010sin cos 0100222001001R R πππππθ⎡⎤-⎢⎥-⎡⎤⎢⎥⎛⎫⎢⎥⎢⎥=== ⎪⎢⎥⎢⎥⎝⎭⎢⎥⎢⎥⎣⎦⎢⎥⎢⎥⎣⎦2102(,)(2,5)015001x y T t t T ⎡⎤⎢⎥==⎢⎥⎢⎥⎣⎦4)则,复合变换矩阵M为:5)变换后的顶点坐标为:3描线Y=5时的活性边表(AET表)2121(,)()(,)(2,5)()(2,5)2102010102017015100015103001001001001 x y x yM T t t R T t tT R Tθπ=∙∙=∙∙-----⎡⎤⎡⎤⎡⎤⎡⎤⎢⎥⎢⎥⎢⎥⎢⎥=∙∙-=⎢⎥⎢⎥⎢⎥⎢⎥⎢⎥⎢⎥⎢⎥⎢⎥⎣⎦⎣⎦⎣⎦⎣⎦'''017103001017216264103513549001111111A AB BCC⎡⎤-⎡⎤⎡⎤⎢⎥⎢⎥⎢⎥=∙⎢⎥⎢⎥⎢⎥⎢⎥⎢⎥⎢⎥⎣⎦⎣⎦⎣⎦-⎡⎤⎡⎤⎡⎤⎢⎥⎢⎥⎢⎥=∙=⎢⎥⎢⎥⎢⎥⎢⎥⎢⎥⎢⎥⎣⎦⎣⎦⎣⎦解:ET表扫描线Y=5的活性边表五、程序题(10分,每小题10分)1、以下是3次Bezier曲线的MA TLAB程序实例,请完善程序中的缺漏部分。
P0=[100,100];P1=[200, 450];P2=[400,600];P3=[500,150];count=100; deltat=1/count;t=0.0;PX(1)=P0(1); PY(1)=P0(2);for i=1:countt=t+deltat; (2分)B0=1-3*t+3*t*t-t*t*t;B1=3*t-6*t*t+3*t*t*t; (2分)B2=3*t*t-3*t*t*t; (2分)B3=t*t*t; (2分)PX(i+1)=B0*P0(1)+B1*P1(1)+B2*P2(1)+B3*P3(1);PY(i+1)=B0*P0(2)+B1*P1(2)+B2*P2(2)+B3*P3(2); (2分)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