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加与减《买电器》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67.00 KB
- 文档页数:2
加与减教学目标:《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
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分析:第一课时买电器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
第二课时回收废品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第三课时十年的变化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加法中的“进位”方法。
第四课时小小图书馆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列式计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第五课时练习三教学目标: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买电器∣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千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理解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千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具:计算器、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复习千以内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1)探究加法引导学生观察实例,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千以内数的加法。
(2)探究减法引导学生观察实例,理解减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千以内数的减法。
(3)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易适中,具有趣味性。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千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加与减第1课时买电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科书第35页例1、例2、例3的内容。
2. 教科书第36页“试一试”和“练一练”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科书、PPT课件、电子白板等。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个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 提问:如果你要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一共需要多少钱?如何列式计算?2. 新课导入- 通过PPT课件展示例1、例2、例3,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 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3. 练习与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教科书第36页“试一试”和“练一练”的内容,互相交流计算方法。
-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巩固与拓展-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5 加与减第1课时买电器2. 主要内容: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6页的“练一练”题目。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购买的电器,计算其总价,并尝试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买电器》教学设计都江堰市崇义小学钟勇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买电器》(整百、整十数学的口算加减法)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计数器学具: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笑笑家搬新家了,她们家一起去买家用电器,(出示课题,播放课件)二、自主探究,交流算法。
1、看一看:商场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呢?(课件出示4种电器)2、猜一猜:要想买电器,先要知道他们的--价格,根据老师的提示,猜一猜。
冰箱--百位上是9,十位上是6、个位是0;洗衣机--5张100元的人民币;彩电--整百数,比洗衣机要贵,但小于1000元;电风扇--20个十元。
3、提问:看着这些家用电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一共花多少元?(2)买1台洗衣机比买1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3)1台冰箱比1台电视机贵多少钱?…………………………4、探索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问题: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一共花多少元?(1)怎样列式呢?指名回答。
(2)板书:500+800=(3)小组讨论:计算“500+800”你有什么好办法?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4)各小组展示算法。
你们小组有什么好办法?A.画数线B.在计数器上拨一拨C.根据5+8=13,得出500+800=1300(各组在展示的过程中说一说其中的道理,你是怎么想的。
说一说算理:5个百+8个百=13个百,也就是1300)5、教学买1台洗衣机比买1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方法同上。
)鼓励算法多样化。
800-500 说一说其中的算理:8个百-5个百=3个百,也就是300.三、试一试,并尝试解答。
1. 买1台冰箱和1台电扇一共要花多少元?2. 买1台电扇比1台冰箱便宜多少元?(列式并尝试解答,教师巡视,订正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买电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买电器》主要围绕购物问题展开,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元、角、分的概念,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元、角、分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在实际购物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购物中元、角、分的基本运用,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实际的积极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元、角、分在购物中的运用,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购物情境中,灵活运用元、角、分的知识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购物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购物场景的道具,如商品、货币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元、角、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元、角、分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购物场景,向学生介绍购物中元、角、分的运用,引导学生理解购物计算的基本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运用元、角、分的知识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5.1《买电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了解电器商店中常见的家用电器产品。
2.能够掌握购买家用电器所需要的基本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比较大小等。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买家用电器时的计算和比较。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观念,合理使用家用电器,节约能源。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掌握购买家用电器所需要的基本数学运算。
2.学生能够了解电器商店中常见的家用电器产品。
2.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买家用电器时的计算和比较。
2.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合理使用家用电器,节约能源。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家用电器的种类、功能及价格。
2.针对电器商店中的常见促销策略,如打折、买一送一等,进行实际比较。
2.教学方法1.以实物为例,让学生感知家用电器的种类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家用电器的作用和特点。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购买家用电器的计算和比较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合作与分享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的家用电器,询问学生对家用电器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家用电器的基本种类和功能。
2.讲授环节(30分钟)1.介绍家用电器的种类、功能及价格,让学生熟悉家用电器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情况。
2.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购买家用电器所需要的基本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比较大小等。
3.练习环节(35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购买一个家用电器,要求计算价格、比较价格、选出最优惠的电器等。
2.每个小组根据选出的电器,描述电器的功能和使用情况,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电器进行改造或创新。
4.归纳总结环节(15分钟)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学习的内容,回顾课堂所学知识。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加与减《买电器》教学设计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情景,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家里有没有电器呢?谁知道电器是什么?生:电器就是家里用的电视、冰箱、空调等。
师:对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关于买电器的问题。
2.情景引入师:小明的妈妈要买一台电视和一台冰箱,电视的价格是2000元,冰箱的价格是1500元,请问小明的妈妈一共要花多少钱?生:2000元加上1500元等于3500元。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
3.探究新知(1)3+2=(2)52=(3)8+4=(4)103=师: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这些算式的答案吗?生:(计算并回答)师:很好,那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算式的特点。
它们都是关于加法和减法的,加法就是将两个数合并起来,减法就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
4.实践应用师:现在,我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假设小明的妈妈要买一台电视、一台冰箱和一台洗衣机,电视的价格是2000元,冰箱的价格是1500元,洗衣机是1000元,请问小明的妈妈一共要花多少钱?生:2000元加上1500元再加上1000元等于4500元。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小组讨论师:我们来讨论一下,如果在购物时,我们如何运用加减法来计算总价。
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生:我们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很好,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买电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宏观分析本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学会多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拨计数器、口算、竖式等)。
本课主要内容是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口算,是学生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起始课,为学生后续学习三位数的进位加、退位减法奠定基础。
本单元也为后续三年级上册三位数连加、连减、两步四则混合运算及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微观分析本节生活主题为“买电器”,数学主题为“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加减法”。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口算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计算。
本节主要安排了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通过数线图、计数器、类比的方法学习整百数的加法;第二个内容是通过数线图、计数器、类比的方法学习整百数的减法。
在整百数的加减法运算中教材呈现了三种方法,数线图、计数器、类比迁移,这三种方法的呈现顺序体现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第三个内容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尝试整百数与整十数的加减计算。
学生需要独立提出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难度增加。
二、学情分析认知特征: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小学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记忆主要是短时记忆。
在教学时借助数线图、计数器等直观模型调动学生手、脑、口等各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感悟算理,逐步由直观过渡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学习经验:在认识100以内的数以及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中学生积累了大量数数活动、数数线图和拨计数器的经验;学生在之前已经学过在相同数位上相加减。
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经历用加减法运算的购物情境,但是由于计算器的应用缺乏真正进行计算的经验。
三、教学目标1.通过数线图、计数器、类比等方法探索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感受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口算。
2.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算理,发展运算能力。
3.结合买电器的情境,提出用整十数、整百数解决的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买电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买电器》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买电器的问题,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缺乏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解决买电器的问题,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解决买电器的问题,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买电器的故事情节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买电器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买电器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分析买电器过程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加法和减法解决。
3.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解决买电器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信息。
4.展示交流:让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解决买电器问题的方法。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法和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买电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第一节买电器P43~44〖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对各种电器非常熟悉,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有和家长一起逛家电商场的经历。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万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对于一些学生来讲,整百、整十数的加减口算他们已经能够正确计算,但是对算理的理解还比较欠缺。
所以,这节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口算的方法。
〖教学设计〗(一)课前预热(出示课件)(二)创设情境师: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淘气最近搬了家。
今天,他们全家要到商场买电器,咱们和淘气一块去,好吗?请看,下面这些电器。
(出示课件展示洗衣机,冰箱,电视机,电扇的图片。
)(三)猜价钱师:同学们,每种电器的价钱是多少呢?请你猜一猜。
1. 洗衣机的价钱是一个整百数,它在400元和600元之间。
(500元)2. 电冰箱的价钱是由9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
(960元)3. 电视机的价钱相当于8张100元的人民币。
(800元)4. 电风扇的价钱是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是2,十位和个位都是0。
(200元)(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每种电器的价钱,而是用猜一猜的形式出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复习了数的认识的知识。
)(三)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师:同学们,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一共花多少钱?(500+800) 师:怎样计算500+800,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呢?请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生:(1)一百一百地数,600,700……1300(2)800+200=1000,1000+300=1300;(3)500+500=1000,1000+300=1300;(4)5张100元加上8张100元就是13张,也就是1300元;(5)用计数器拨出500,再加上800,就是1300。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买电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是北师大版的二年级下数学教材,其中第五单元《买电器》是我本次教学的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围绕用电器、计算费用和找零等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能够独立完成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买电器等类似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特别是对于借位和进位的处理。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同时,我还准备了计算器和货币模型等学具,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更直观的感受。
五、教学过程我会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模拟一个电器店,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买电器的实践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使用100以内的加减法来计算费用和找零。
随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提供帮助。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买电器》和相关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计算问题,如“妈妈给了你100元,你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还剩多少钱?”等等。
我会让学生尝试解答这些问题,并写下解答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例题的选取与讲解、随堂练习的安排、板书设计的简洁性、作业设计的实用性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的深度。
教学内容买电器课型新授
课时目标知识技能:
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ppt。
教学时数1课时节次第 1 节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个性思考部分
一、新课引入
1.谁能告诉大家,你家都有哪些电器?课件显示:
二、新课学习
(一)买一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一共花多少元?
1.师: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图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2.师: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3.看来小朋友们提的问题可真不少,张老师想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500+800=1300(元)
4.你们是怎样算出1300元的?
(二)买一台洗衣机比1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
1.老师还想知道一台电视机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钱?你们能解决吗?试一试。
2.学生独立思考,写一写,画一画,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
3.小组交流。
4.算式:800-500=300(元)
(三)请你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1.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并解答。
2.小组交流。
三、巩固练习
完成p44练一练1-5题
说出四种电器的价格。
齐读问题,并列出算式。
独立思考。
小组内交流算法。
汇报,展示。
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探索口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买电器
爸爸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了多少钱?
500+800=1300(元)
答:共花了1300元。
一台洗衣机比一台电视机便宜多少钱?
800-500=300(元)
答:便宜300元。
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关于整十、整百的口算的计算课,在教学过程中,我过多地在解决问题上讲解,导致接下来的运用算理进行计算方面的时间不够充裕,学生在练习说算理方面的时间也比较欠缺。
再上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先先做一些整十的口算练习,然后通过情境引出课题,在情境引入方面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在计算过程上多花时间,反复地让学生说出解决计算的方法,自己是怎样想的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特别是在进行练一练1的练习时,学生们要特别注意1200+800这一道题目,不少孩子会在进位的时候出错,算出得数是10000;而学生在进行这一题的计算时,有几种算法如:12个百加8个百是20个百就是2000;2个百加8个百是10个百就是1000再加上1000就是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