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之鸟”的法律地位及其对中日划界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24.30 KB
- 文档页数:3
从岩礁概念的确立看“冲之鸟”的属性一、国际法中“岩礁”概念的确立岩礁是现代海洋法岛屿部分的重要概念。
《公约》第121条规定:1、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2、除第3款另有规定外,岛屿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应按照本公约适用于其他陆地领土的规定加以确定。
3、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
121条第3款关于岩礁的规定是岛屿制度的一个新规则,它把“岛屿”和“岩礁”两个国际法概念进行了区分,构成岛屿制度的核心。
[3](P.26)从某种意义上,对某一制度的理解,过程也许比结果更为重要。
因此,回顾岩礁制度产生的过程对于我们理解这一造法性条款的立法初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岩礁概念是伴随着沿海国家对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海洋区域的主权权利的扩展而逐渐产生的。
纵观岩礁定义的发展,按照国际社会对岩礁问题关注的重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19世纪,主要的争论在于:岩礁是否拥有领海。
18世纪,对于小岛、礁和滩是否拥有领海曾引起过争论,如1805年的Anna号案,③1852年英国与西班牙岛屿归属争端等。
这些案件判决的争议主要在于:这些“小岛”或礁能否拥有领海。
通过这些早期的判例可以看出,当时已经产生了“岛屿拥有领海”的理念,而对于其它地理形态如岩礁、小岛④能否拥有领海,也倾向于支持这个观点。
19世纪,沿海国国际实践也证明,在划定领海范围时,小岛、无人居住的岛屿、礁,与岛屿和大陆的地位是相似的。
如19世纪末期,在美国东海岸和西印度群岛渔业管辖的争端中,小岛在划定渔业权时的重要性在有关各国正式换文中重新获得承认。
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是,美国国务卿贝阿德1886年在一项正式换文中指出:美国国务院认为国家主权从低潮线算起不超过3海里。
[4](P.720)这样,美国自动承认了19世纪后半期,西班牙在古巴的海洋管辖区扩展到古巴本土沿岸1里格,⑤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古巴的几个小岛和岩礁也具有同样的距离的领海区域。
岛屿与岩礁——以“冲之鸟”问题为视角发表时间:2012-12-24T10:21:17.047Z 来源:《赤子》2012年第21期供稿作者:李哲[导读] 无论主张是岛屿或是岩礁,其依据均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确定的岛屿制度。
李哲(黑龙江黑土地律师事务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文章以《公约》中的岛屿制度为切入点,以“冲之鸟”问题为视角,以岛屿与岩礁的关系为线索,试析岛屿与岩礁法律要件。
关键词:岩礁;“冲之鸟”问题;视角“冲之鸟”,位于我国台湾岛以东、琉球群岛以南海域。
实质上是一块珊瑚岩礁,在退潮时东西长4.5千米,南北宽1.7千米,周长约11千米,高潮时整个礁基本上都被淹没在海水中,只有“北小岛”和“东小岛”有两块小的礁石露出水面,其高1米,宽约4.6米,总面积不过10平方米。
①日本政府于2008年11月12日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包含“冲之鸟”礁为基点主张的外大陆架划界案中,日本将“冲之鸟”礁视为岛屿的做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为关注。
中国和韩国明确提出了自已的主张:“冲之鸟”是礁而不是岛,无法以其为基点主张大陆架和外大陆架,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无权审议以“冲之鸟”为基点的外大陆架相关资料②。
在岛屿还是岩礁之争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主权的扩张与反扩张,本文中,笔者以《公约》中的岛屿制度为切入点,以“冲之鸟”问题为视角,以岛屿与岩礁的关系为线索,试析岛屿与岩礁法律要件。
1 岛屿与岩礁的关系无论主张是岛屿或是岩礁,其依据均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确定的岛屿制度。
1.1 《公约》的规定。
《公约》关于岛屿的内容,规定在第121条,第1款规定“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第2款规定“除第3款另有规定外,岛屿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应按照本公约适用于其他陆地领土的规定加以确定”;第3款规定“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
冲之鸟礁的事例,谈谈个人从中将会得到启示一、铁的事实冲之鸟位于日本南部、西太平洋海域、菲律宾海当中的一组珊瑚环礁。
关于冲之鸟的归属问题,目前争议不大,基本就是在日本控制之下。
关于冲之鸟的外形,目前中日两国各自表述。
日本方面的描述是冲之鸟岛“高约1米,由直径仅为数米的两块岩石组成”。
中国方面的描述则为“5块岩石,涨潮前有5块岩石露出水面,涨潮时仅有两块岩石露于海面之上”。
冲之鸟礁退潮时东西长4.5公里、南北长1.7公里。
涨潮时,只有两块礁石露出水面,即东露岩(日本称“东小岛”)和北露岩(日本称“西小岛”),面积分别仅为1.6m和6.4m。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很显然,冲之鸟就是礁石,根本和岛不沾边。
二、搞笑的闹剧:南海仲裁我们知道2016年菲律宾搞了一个非法的南海仲裁,仲裁的结果是全部否定了“九段线”的法律地位,并且对南沙群岛的所有海上地、物都裁定为礁岩。
要知道我们南海上的美济岛可是将近6平方公里,这样一个大岛居然也被认定为岩礁,真的是天理难容。
让人想“骂娘”的是,这个仲裁结果刚一出炉,美日等“跳梁小丑”都出来纷纷表态,表示赞成仲裁结果。
尤其是小日本,更是跳得最欢喜,当时他的首相还大言不惭地说:“仲裁是最终结果,对争端当事各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因此各方应尊重这一裁决。
”但是,转过身,日本就把冲之鸟称之为“岛”。
要知道,冲之鸟说白了就是两块“破石头”。
可日本政客就是这么大言不惭。
三、是岛是礁,一字之差,万般不同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有个海洋法国际公约,根据公约规定,如果认定为岩礁,就没有所谓的不能产生相应的专属经济区,而如果被认定为岛,就可以主张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因此,可以说,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针对南海仲裁,日本坚定支持把太平岛(0.5平方公里)认定为岩礁,否定太平岛拥有经济专属区的权利。
但是却厚颜无耻地主张冲之鸟(两块破石头)是岛屿,从而使得以冲之鸟为依据主张47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和约25.5万平方公里的外大陆架。
国际海洋法视角下“冲之鸟”岛的法律地位分析作者:辛雅竹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8期【摘要】当今社会,海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海洋权利的划分牵动着国际社会的敏感神经,而岛礁就影响着海洋权利的划分。
近年来,日本政府借“冲之鸟”是岛屿为由宣布其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并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外大陆架申请,从而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争议。
但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的规定简单又原则,适用起来的困难很大,因此有关“冲之鸟”的争议一直无法得到平息。
事实上解决中日“冲之鸟”之争的关键在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21条第3款的正确理解和适用。
很显然日本对于“冲之鸟”的主张过于片面,忽略了第3款的重要性,没能将岩礁制度放在岛屿制度的框架之下正确理解。
从“冲之鸟”的情况来看,它不仅不能维持人类居住,也不能维持自身的经济生活,因此它不符合公约对于岛屿的认定,从而主张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为没有法律依据的行为。
【关键词】冲之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岛屿;岩礁“冲之鸟”位于琉球群岛以南海域,北纬20度25分31秒、东经136度04分11秒,距离日本东京1730公里。
由于海水长期侵蚀,“冲之鸟”在涨潮时仅有两块床垫大小的礁石露出海面,总面积不到10平方米。
2008年11月12日,日本政府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南太平洋大陆架延伸申请,“冲之鸟”便是其中的考虑因素之一。
日本一再宣称“冲之鸟”是一座岛屿,主张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中国政府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121条的相关规定,多次主张“冲之鸟”实际上只是一块岩礁,并不具备主张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条件。
① “冲之鸟”的争议表面上看是岩礁与岛屿的争议,实质上争议的核心则是能否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本文将从“冲之鸟”之争的性质和公约适用方面入手,结合在类似问题上的他国实践,对“冲之鸟”的属性进行分析。
文章编号:CN53-1143/D (2006)02-0111-04法学与实践收稿日期:2005-12-15作者简介:吴 卡(1974~ ),浙江金华人,法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法学。
中日“冲之鸟”争端的国际法分析吴 卡(浙江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摘 要:“冲之鸟”岛礁之争是中日海洋权益争端的具体表现。
“冲之鸟”不具备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的岛屿的构成要件,因而不是岛屿。
相反,“冲之鸟”符合岩礁的条件,因此显而易见它是岩礁。
日本主张“冲之鸟”是岛屿,可以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是没有国际法根据的。
关键词:冲之鸟;岛屿;岩礁;国际法中图分类号:DF935 文献标识码:A 一、中日“冲之鸟”争端的由来“冲之鸟”是太平洋上由海底火山的活动而形成的几块礁石,位于北纬20度25分31秒、东经136度04分11秒,地处我国台湾省东南面,距离日本东京1740公里,是日本惟一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的礁石。
因日本首先发现,根据先占原则,该礁石在行政区划上属于东京都小笠原村。
据日本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冲之鸟”以前在涨潮时有5块岩石露出水面,但由于海水的冲蚀,现在涨潮时只有两块床垫大小的礁石露出水面。
为了防止这两块礁石重倒覆辙,日本政府从1988年开始花费数百亿日元,特意在两块礁石上浇铸钢筋水泥等防护工事,将其加固加高。
为了造成有人使用过该礁石的印象,日本政府还特意在两块礁石上设置了测量标志、气象观测装置和直升机起降平台,从而将两块自然礁石改造成了水泥墩子。
自2000年以来,中国海洋考察船多次到“冲之鸟”附近海域考察,遭到日本的指责和抗议,日本认为“冲之鸟”是岛屿,因而日本拥有其周边的专属经济区,中国考察船进入该海域需事先向日本通报;而中国则主张“冲之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岛屿,而是不能拥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岩礁,中国不必事先通知日本。
双方互不相让,在这一问题上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第26卷 第8期Vo l126 No18 2009年8月海洋开发与管理August2009“冲之鸟”涉及的法律问题贾 宇(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北京 100860)摘 要 “冲之鸟”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一二一条第3款规定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日本提交的“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对“冲之鸟”主张超过200海里的外大陆架,侵蚀了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国际海底区域。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应不审议或搁置审议日本划界案的相关部分。
关键词 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岛礁制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008年11月12日,日本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提交了“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以下简称“划界案”)[1],对“冲之鸟”(Oki-no-T ori)主张超过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涉及岛礁制度等国际法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1 岛礁制度与“冲之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一二一条第1款规定“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第2款规定“除第3款另有规定外,岛屿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应按照本公约适用于其他陆地领土的规定加以确定”;第3款规定“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
”《公约》第一二一条建立的岛礁制度是一个整体,第3款是该条的核心[2]。
《公约》本身的规定清楚且明确,国际法专家对此的理解以及相关国际司法实践和国家实践也是一致的。
《公约》第一二一条第3款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第1款和第2款的岛屿制度不适用于小岛礁。
在保证人类正常生活的自然条件上,小岛礁和岛屿有着本质不同。
这也否定了根据小岛礁要求不公平和不合理的巨大海域的主张,因为这将损害其他国家在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国际海底区域的利益[3]。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首倡者、马耳他的帕多大使(A rvid Pardo)指出,“如果200海里的管辖权可以建立在无人居住、遥远的小岛上,对国家管辖范围外的海洋空间所实施的国际管理的有效性将受到严重损害”[4]。
由“冲之鸟”看小日本的狼子野心!作者:石斌(网络人生看世界)前言:据《环球时报》报道,日本综合海洋政策本部27日召开会议,决定在中日两国争议的冲之鸟礁(日本称冲之鸟岛)西侧建设码头和连接周边的道路,年内开始施工。
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会上呼吁日本各部门“不要拘泥于边框界限,联合大力开发海洋资源。
”日本“综合海洋政策本部”由日本首相菅直人领头,为了保护日本专属经济区的资源将“冲之鸟岛”定为“指定离岛”,计划加大开发力度。
日本《读卖新闻》27日更是声称“冲之鸟岛”可能被指定为国家直接管辖,并狂妄叫嚣此举就是为了牵制“坚称冲之鸟不是岛屿而是礁”的完美中国!“冲之鸟”位于东京西南1740公里的海上,在地质构造上属于珊瑚礁,本是由6块岩礁组成,但由于长年被海浪侵蚀而不断没入海面的,目前只有两块岩礁露出水面。
小日本由于其狼子野心,以“为了防止冲之鸟被风化和潮水腐蚀而淹没”为由,自1987年起就开始在冲之鸟四周筑成堤防设施,后又设置了气象观测装置。
近年来小日本更是加大、加强了“冲之鸟”礁的建设,并已有部分日本右翼议员多次登礁以宣示其所谓的“主权”。
今年五月日本政府正式向联合国组织递交申请,要求国际社会确认日本拥有对冲之鸟岛的主权以及对周边四十万平方海里有经济专属权。
但我们中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一直以来就认为小日本此举是“有意侵占公海海域和国际海底”的行为!根据海洋法公约“冲之鸟”礁只是礁,而不是日本所称之的“岛”,其并不具有岛屿的地位,也就没有属于它的领海,那么其存在就不能够影响领海、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界限的划定,因而日本无权把其纳入自己的经济水域范围。
网络人生看世界注意到这些年来中、日两国围绕“冲之鸟”礁的口水仗一直就未曾停止过,但目前的事实却是我们对“冲之鸟”礁的异议一直都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而小日本对“冲之鸟”礁的侵占却一直是在实际行动着,这些年来一直坚持对“冲之鸟”礁进行建设与侵占。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冲之鸟”礁逐渐变成了今天的一个长期露出海平面的所谓“小岛”了。
冲之鸟礁的事例的启示冲之鸟礁是西太平洋菲律宾海海域的一个无人珊瑚礁,位于东经136度04分、北纬20度25分,东北距东京1733公里,西北距上海1876公里,西南距离马尼拉1718公里,东南距关岛1208公里,居菲律宾海中间位置。
冲之鸟礁的启示在于:一、既有海权是根本。
日本想尽办法保住并扩大冲之鸟礁,目标是冲之鸟礁周围的海洋权益,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的渔业资源和海底矿产让日本人欲图独霸,但非自然成陆的岛礁,人工造得再好再大,也不能获得岛屿地位,也就不能享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对于我国南海而言,九段线尤显重要。
是九段线划定了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我们是先有权利再造岛,造岛是为了更好地享受权利。
正如王毅外长所言:“我们在南海的权利主张早已存在,没有必要再通过填海造地予以强化。
”相反,日本则是想通过造岛去获得权利,所以不能得逞。
在我国的南海策略上,坚决维护好九段线是最根本的任务。
二、抢先占位很关键。
冲之鸟礁本来是一个珊湖礁自然生长与狂风巨浪消蚀作用微妙平衡的地理单体,单凭天然力量很难长大,相反大概率会没于海面以下,实用价值很小,而就是这一座面积仅有两张床大小的岛礁,日本费尽周折也要从美国人手里拿回来;而当冲之鸟礁处于即将消失境地,日本人不论自然条件多险恶,也要花费巨资、逆天建设保住它。
这些都是因为日本国民与政府有着强烈的海权意识,看到了岛礁在海洋中的排他性占位作用有多么关键,因为只有抢夺并保有这个占位,日本对该海域的力量投送才有了固定支点。
对于我国南海而言,应采取措施,逐步控制域内全部岛礁,对于先期的不足,我们应加紧补课,把那些已天然出露海面的岛礁实控下来,虽然这种有我无你的争夺是复杂、残酷的,但我们无法回避,唯有大胆面对,睿智施策,坚决占据。
三、岛礁建设很重要。
冲之鸟礁本身是出露面积极小的无人岛礁,日本为了巩固对其控制,除了对岛礁进行保护性建设外,还进行了诸如灯塔、海洋监测站、直升机水泥平台、海水温差发电等功能性设施建设,目的是人工赋予冲之鸟礁实用功能,使之具备可居住性,以此来改变冲之鸟礁国际法律地位。
浅议国际海洋法之岛屿制度浅议国际海洋法之岛屿制一、引言冲之鸟岛是太平洋底火山活动形成的几块礁石,介于台湾和日本群岛之間的洋面上。
历史上,冲之鸟岛由日本首先发现,并一直将这几块礁石列入其行政区划范围内,根据先占原则,这几块礁石归属于日本是毋庸置疑的。
近年来,由于海平面的持续上升,这几块礁石被海洋逐渐吞噬,退潮时东西长4.5公里、南北长1.7公里、周长11公里,涨潮时,冲鸟礁几乎全部淹没在海水中,只有两块礁石露出水面,面积不到10平方米。
如若礁石消失在海水中,则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着于礁石上的海域管辖权限也随之丧失。
为了防止礁石消失,日本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花重金在礁石上打造水泥墩子、设水泥高台、灯塔、派军驻守,费尽心思让其转变为岛屿,并对外宣传造势,力图让各国接受“礁变岛”的结局。
2008年,日本以冲之鸟是“岛屿”为由,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南太平洋大陆架延伸的申请。
一旦申请获准,日本将获得冲鸟礁周边74万平方公里的海底大陆架;日本同时还将获得超过4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专属经济区,享有海洋资源开采权,日本将从资源匮乏的国家一跃成为能源大国。
如果日本因此获得冲鸟礁附近200海里范围的专属经济区领域管辖权,中国海洋考察船将不能再随意进入该领域进行考察,捕渔、能源开发等活动权利也会丧失。
在这个问题上,中日双方形成鲜明的对峙局面。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岛屿制度1.立法宗旨和原则。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形成为各成员国和平解决海域权益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其他国家处理海域纠纷提供了借鉴。
但其自身作为主要成员国折中与协调的产物,存在诸多瑕疵。
其中岛屿制度正是过于原则化和简单化,含混不清,成为各国扩大法律解释争取更宽广海域权利的由头,纠纷因此不断。
2.岛屿的定义。
1982年海洋法公约规定了岛屿的构成要件: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并且是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能够维持人类居住和经济生活。
这样的定义过于笼统,容易使各国之間在解释和应用时产生如下分歧:(1)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够成要件。
岛屿与岩礁——以“冲之鸟”问题为视角摘要,尤其注意到该划界案以“冲之鸟”“岛”为基点划出的200海里大陆架范围,以及以“冲之鸟”“岛”为基点延伸的SKB、MIT和KPR三处200海里以外大陆架。
应当注意,所谓的“冲之鸟”“岛”实际上是《公约》第121条第3款所指的岩礁。
因此中国政府提请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委员、《公约》缔约国和联合国会员国注意,日本将“冲之鸟”礁列入其划界案中是不符合《公约》的。
2009年2月27日,韩国也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针对“冲之鸟”“岛”与中国政府内容相同的照会申明。
2.3 “冲之鸟”是岩礁,也是岛屿。
笔者认为,无论是依据《公约》第121条第1款之规定,而主张“冲之鸟”是岛屿的日本,还是依据《公约》第121条第3款之规定,主张“冲之鸟”是岩礁的中韩两国,都割裂了《公约》第121条确定的岛屿制度的整体。
《公约》第121条,仅仅一个条文3款,却成为《公约》中一个独立的制度——“岛屿制度”,作为《公约》十七部分中仅有的“一个条文构成一个制度”的第121条,在解读岛屿这个制度问题上,3款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公约》第121条,第1款规定了岛屿的自然属性,第2款规定了具有社会和经济属性的岛屿的法律地位,第3款规定了不具有社会和经济性情的特殊岛屿——岩礁的法律地位,作为岛屿制度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各款不能割裂,应从整体含义理解《公约》的岛屿制度。
根据《公约》121条确立的岛屿制度,任何岩礁都是岛屿,岩礁是岛屿的一种特例。
可见,“冲之鸟”是岩礁,也是岛屿。
3 “冲之鸟”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笔者认可“冲之鸟”属于特殊岛屿——岩礁,并不意味着笔者认同日本政府以“冲之鸟”为基点提出的外大陆架主张。
相反,笔者认为,“冲之鸟”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这一点上,笔者同中韩两国的观点完全一致。
3.1 根据《公约》第121条第1款规定,无法得出“冲之鸟”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结论。
《公约》第121条第1款规定“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冲之鸟”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分析摘要:随着形势的发展,世界各国对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这一点在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划分和占有方面表现的很突出,"冲之鸟"便是例证。
"冲之鸟"是〃岛〃还是〃礁"在国际法上引起争议,也是当今对联合国国际法海洋公约提出的新的要求,同时,〃冲之鸟〃也是为国际法学者提供一个研究视角,为国际法海洋公约的完善提供分析的素材。
关键词:冲之鸟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岛礁专属经济区2011年1月6日,日本政府就高调宣布将从2011年度开始把"冲之鸟岛〃建成海洋资源调查基地。
〃日本此举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抗衡中国政府’只不过是一块岩礁’的主张。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张琏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也将预示着中日之间围绕海洋权益的争夺战将愈演愈烈。
〃到底是什么让日本对几块小小的石头如此感兴趣?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冲之鸟"的由来"冲之鸟〃位于北纬20度25分31秒、东经136度04分11秒,距离日本东京1740公里,以前在涨潮时有5块岩石露出水面,但由于海水的冲蚀,现在在涨潮时只有两块床垫大小的礁石露出水面,高1米多,宽约4. 6米,面积仅有1. 75平方米。
冲之鸟礁首先是由西班牙人于1543年标于航海图上的,18世纪后期,英国人确认了这一礁石的存在,日本测量船对该礁进行了多次测量,于1931年将该礁列入日本领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方原本准备在礁上修建灯塔和气象观测站,但由于太平洋战争的影响,这一项目未能完工。
1946年,小笠原群岛的行政权力被盟军移交给美国政府,1968年,美国政府又将小笠原群岛行政权归还日本,包括冲之鸟礁在内的小笠原群岛被放置于东京都政府的管辖之下。
1987年,日方开始对该礁进行加固,工程于1989 年完成。
1990年,日方对这里原有的气象观察站基础工程进行了新的修复,并建立了现有的无人值守高脚屋和观测设施。
“冲之鸟”礁岛之争的国际法分析“冲之鸟”礁岛之争的国际法分析总结大全/html/zongjie/一、“冲之鸟”的地理位置及基本情况“冲之鸟”是日本领土,在这一点上,中日并不存在领土争端。
“冲之鸟”是日本公布的四至点的最南端南,距离东京南偏西约1740公里、冲绳东南约1070公里、关岛西北约1200公里。
位于北纬20度25分,东经136度05分,尤其重要的是它处在冲绳海槽的西侧。
许多学者认为中日双发的争论焦点集中在“冲之鸟”是礁还是岛。
二、中日之间针对“冲之鸟”岛礁争议的意义冲之鸟在地域面积上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小的,几块礁石加起来总共面积不到十平方米。
但是,就是这弹丸之地却成为了中日两国在东海利益争端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系到的利益主要有三点,一是关系到中国东海大陆架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延伸经济界范围的长短;二是关系到日本能否在冲之鸟享有岛屿专属经济区的海洋利益;三是冲之鸟如果享有专属经济区将部分与中国依照国际法所主张的东海大陆架延伸区域重叠,侵犯到中国在东海大陆架的海洋利益。
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对岛礁的相关定义在国际法的相关法律中有明确的关于海洋岛屿、礁石与专属经济区的定义。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有关岛屿制度的规定,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并且在该条第三款规定,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
代写论文而且,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5条对专属经济区的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受本部分规定的特定法律制度的限制,在这个制度下,沿海国的权利和管辖权以及其他国家的权利和自由均受本公约有关规定的支配。
作者: 吴卡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武汉430072
出版物刊名: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7-40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冲之鸟 外大陆架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摘要:近日,日本宣称其冲之鸟外大陆架划界申请获得联合国批准。
从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职能来看,以冲之鸟为基点划定的外大陆架区块即便得到委员会肯定的建议,日本根据该建议确定的所谓冲之鸟大陆架外部界限也只对日本具有终局性和约束力,对中国等国家没有法律效力,而且该建议将违反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和该公约的目的与宗旨,损害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从日本外大陆架划界案看冲之鸟礁之法律属性卢芳华【期刊名称】《华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9)3【摘要】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CLCS)对日本外大陆架划界案给出建议摘要,决定推迟对以冲之鸟礁为基点的九州帕劳海岭南部区块的审议。
这一建议说明委员会并不认同日本以)中之鸟礁为基点主张外大陆架。
从法律属性上看,冲之与礁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规定的不能维持人类居住和经济生活的岩礁,不能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日本外务省声称日方以冲之鸟礁为基点主张的区块获得批准的言论是不符合《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第29届会议主席声明》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日本划界案建议摘要》原义的误导。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CLCS) made a proposal for delimitation the outer limits of Japan continental shelf beyond 200 nautical miles, and decided to defer consideration for Southern Kyushu Palau Ridge Region that they determined Okinotorishim as a base point for Japan~ continental shelf. CLCS not to acknowledge Japans claims over outer conti- nental shelf based on Okinotorishim. According to Article 121 of the UN Conventionon the Law of the Sea, from the legal attrib- ute, Okinotorishim is a groupof rocks which cannot sustain human habitation or economic life of their own and shall have no ex- clusive economic zone or continental shelf. Such claims that "Okinotorishim" can only be as the base point is not in conformity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delimitation of outer continentalshelf. It is also mislead for Japan~ Foreign Ministry officials that Okino- torishim "island" is base point for Kyushu - Palau Ridge Region from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 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regard to the submission made by Japan on November 2008 (CLCS) and Progress of work in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 Statement by the Chairperson.【总页数】6页(P101-106)【作者】卢芳华【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东燕郊101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95【相关文献】1.一次卓有成效的国家实践——200海里外大陆架法律制度下澳大利亚划界案的实证分析 [J], 潘军2.法律上站得住脚科学上无懈可击——中国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陈述访谈 [J], <中国海洋报>编辑部3.我国提交东海部分海域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有充分的科学和法律依据 [J], 李金蓉4.“冲之鸟礁”案中的岛礁属性评析 [J], 宋佳宁;5.冲之鸟礁是否应有大陆架?——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中无居民岛礁的对比研究 [J], 丘君;柳文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帝国】冲之鸟礁冲之鸟礁位置图冲之鸟礁卫星图冲之鸟礁(日本语:沖ノ鸟岛、おきのとりしま)是位于日本南部、西太平洋海域、菲律宾海当中的一组珊瑚环礁。
日本方面主张冲之鸟礁是岛屿,并以此冲之鸟礁为依据主张47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和约25.5万平方公里的外大陆架。
中国承认冲之鸟礁的北露岩是日本的一部分,但并不认为北露岩是一座岛屿,而是一块涨潮时可以露在海面之上的礁石。
【地理位置】冲之鸟礁,位于东京南偏西约1730公里、冲绳东南约1070公里、关岛西北约1200公里。
礁盘西端有两处礁石:东露岩(北纬20°25′15″,东经136°05′01″。
)和北露岩(北纬20°25′14″,东经136°04′20″)。
【地形】礁盘呈东西方向细长的椭圆状,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长约1.7公里,周长约11公里,礁湖内海水深度约3~5米。
其中东露岩通常露出海面0.9米,北露岩通常露出海面1.0米,在最高潮时,北露岩露出海面16厘米,东露岩露出海面6厘米。
【基础设施】北露岩和东露岩都已被日方进行了加固。
在北露岩和东露岩之间,日方还建立了高脚屋形式的无人值守气象观测站。
北露岩上有海水温差发电厂。
【面积】冲鸟礁目前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东露岩(日称东小岛),面积1.6平方米北露岩(日称北小岛),面积6.4平方米,南小岛(人造岛礁)【人口】无常住人口。
【战略地位与经济利益】1.经济意义。
只要它是日本的一个岛屿,日本就可据此设定200海里海洋专属经济区,总面积达到40万平方公里,比日本约38万平方公里的整个陆地面积还要大。
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此日本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几块礁石说成是岛屿。
经济价值也不一定局限于正常情况下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权益。
例如,“冲之鸟岛”位于关岛和台湾之间,上海—悉尼—惠灵顿航线与它擦肩而过,如果真能把它建设成一个像样的岛屿,就可在为军用和民用船只提供停靠和补给方面获得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