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两种肾穿刺辅助方法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229.73 KB
- 文档页数:3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符保国【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取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8例采用MPCNL治疗(MPCNL组),128例采用URL治疗(URL 组),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MPCNL组较URL组手术时间长(P<0.05)、术中出血多(P<0.05)、住院时间长(P<0.05);MPCNL组3~5 d内结石清除率为93.8%(120/128),1个月后的结石清除率为99.2%(127/128),URL组术后3~5 d内结石清除率为55.5%(71/128),术后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1个月后的结石清除率为85.2%(109/128),URL组术后结石清除率显著低于MPCNL组(P<0.05).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高,但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高.URL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但结石清除率低,术后常需辅助方法进一步清除残石.【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1(012)006【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取石术【作者】符保国【作者单位】桃江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南,桃江,41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3+.4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
目前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是微创治疗,常用的微创治疗有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等[1]。
桃江县人民医院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分别采用MPCNL和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各128例,现对二者疗效进行对比。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56例,术前通过B超、泌尿系造影、腹部X线平片检查(KUB)确诊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全部结石均为阳性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手术配合
一、仪器设备:B超机一台(放主刀医生一侧)、好克成像系统一台(放主刀医生对侧)、冲洗器一台、钬激光仪器一台(放主刀医生一侧)
二、病人准备:放全麻,开始摆截石位,安置一次性输尿管导管(用第一个无菌桌),后摆俯卧位(用第二个无菌桌)。
特别提示,俯卧位见下图。
三、需要上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铺两个无菌桌,两个无菌桌同时铺好,先遮盖无菌桌2.
无菌桌1:(摆截石位)
LC盆子、LC器械、钬激光镜子(不污染,用后放在无菌桌2上)、光源(不污染,用后放在无菌桌2上)、镜套、一次性输尿管导管、输液器、导尿包、盐水冲洗、异物钳、大单一个
无菌桌2:(摆俯卧位)
LC盆子、LC器械、钬激光镜子(无菌桌1使用过的)、光源(无菌桌1使用过的)、镜套两个、大单两个、手术衣、20ml空针、酒精(消毒操声探头)、普通四颗针、四号线、冲洗管、三升袋、钬激光光纤、清水导丝、输尿管导管、斑马导丝、肾脏穿刺套件(手术医生带到手术室)。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手术配合。
方法: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93例。
结果:术后平均15天出院,随访6个月,患者均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均能参加正常日常生活活动。
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较好的配合完成手术;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传统的经皮肾镜取石由于操作困难、术中易出血、并发症多、损伤肾单位等缺点,技术推广和治疗范围受到一定限制[1]。
PCNL皮肤仅需切开1.0cm左右,肾实质穿刺孔仅16F,大大减少了术中、术后出血的可能性,手术对肾功能无影响,术后不引起肾皮质瘢痕,大大提高了结石取净率,残余结石还可再配合ESWL 术治疗[2]。
PCNL越来越受到泌尿外科医生和广大患者的欢迎。
我院在2006年6月~2008年5月采用PCNL治疗肾结石共9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病例93例,其中男85例,女8例,年龄17~68岁,平均45岁。
其中左侧51例,右侧42例。
单纯肾盂结石12例,单纯肾盏结石8例,肾盂和肾盏多发结石32例,肾铸形和鹿角形结石36例,双侧肾结石5例。
结石大小2.0cm×1.0cm~4.5cm×4.0cm,平均2.5cm×1.5cm。
术前均行B超和KUB加IVU检查。
45例病人一期取石,48例二期取石,平均手术时间120分钟,平均住院15天,术后恢复良好。
方法:在超声引导下,以12肋下,11肋间隙或10肋间隙腋后线到肩胛线之间的区域为穿刺点,18号穿刺针向所需肾盏穿刺,见尿后置入斑马导丝,筋膜扩张器从8号扩张至16~18号,置入Peel-awag鞘,置入输尿管镜,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
手术配合:①俯卧位,头下置一宽厚海绵垫或头圈,以支托患者头部,腋下置一窄厚海绵垫。
患侧腹部用沙袋垫高30°,耻骨联合下置一宽薄海绵垫,踝关节下置一宽厚海绵垫,膝部用约束带固定。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配合。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开展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治疗,与开放手术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损伤小、痛苦轻、取石彻底、恢复快等优点[1]。
腰部的切口通常小于1cm,因为不切开肌肉,因此不但不影响美观,而且手术后对劳动力几乎没有影响。
手术后通常2~3d就出院了。
方法选择进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25例,对25例患者主要采用手术配合,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
结果25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50~180min,出血量约60~150ml,术中顺利。
结论术中密切的手术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标签:激光碎石术;碎石取石术;手术配合经皮肾镜取石术,就是在腰部建立一条从皮肤到肾脏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把肾镜插入肾脏,利用激光、超声等碎石工具,把肾结石击碎取出。
就是所谓的”打孔取石”。
英文简写为PCNL。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肾结石治疗的现代微创技术。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结石患者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手术25例,单纯肾结石11例,伴输尿管肾结石14例。
2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和肾功能损伤。
疗效满意。
1.2手术准备1.2.1术前护理配合术前访视在手术前的3d左右,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
主要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讲解,使患者能够全面的了解疾病以及手术方式,进而确保患者能够对自己的疾病以及手术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在术前的饮食上以及作息上进行科学的安排,饮食应该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应坚持早睡,确保术前充足的睡眠[2]。
其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在术前会对手术产生恐慌,容易造成术前的压力过大,影响到手术的效果。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的指导,帮助患者减少心理压力,才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2.2手术用物准备一般用物:膀胱镜布类包(中单,手术衣,脚套,方巾),胱镜基本器械,截石位架,俯卧垫,Lc基本器械,输尿管镜,肾穿刺针,输尿管导管,肾镜下抓钳,殊器械及仪器:腔镜机组,显像机、显示器、钬激光机器及光纤,碎石系统、压力灌注泵、冲洗泵,冲洗皮管,B超机、输尿管镜。
单通道与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内压的变化曾鹏;吴小伟;杨经文;莫鉴锋;黄立;杨曦【摘要】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皮肾通道数目对肾盂内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逆行置入肾盂的6F输尿管导管连接测压系统,保持平均灌注流量346 mL/min,平均灌注压196 mmHg(1 mmHg=0.133 kPa),监测102例不同数目通道下PCNL术中肾盂内压的变化,每秒钟采集一次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单通道、双通道、三通道以及四通道下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分别为(31.25±6.52)、(17.51±3.66)、(16.28±3.92)及(14.33±2.71 )cmH2O(1cmH2O=0.098 kPa).单通道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均高于多通道(P<0.001),而双通道、三通道和四通道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数目通道下PCNL术中肾盂内压均较低,小于引起肾实质返流的压力安全值(40 cmH2O).单通道PCNL术中肾盂内压高于多通道,而双通道和三通道、四通道PCNL术中肾盂内压无显著差异.通道数目的选择取决于结石形状及位置,处理铸型结石采用多通道PCNL,可降低因肾盂内高压状态累积致使返流达到一定限度而引起菌血症的风险.【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12(017)001【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肾盂内压;肾内压【作者】曾鹏;吴小伟;杨经文;莫鉴锋;黄立;杨曦【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清远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清远 511500;暨南大学附属清远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清远 511500;暨南大学附属清远医院麻醉科,广东清远511500;暨南大学附属清远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清远 511500;暨南大学附属清远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清远 511500;暨南大学附属清远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清远 51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1.4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PCNL)目前已经成为肾结石的常用治疗方法,且有相当部分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需要多通道PCNL。
经皮肾镜与麻醉1.麻醉选择(1)常用双点椎管内麻醉,上点穿刺T11-12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点穿刺L3-4行腰硬联合麻醉。
如果术中不需要进行输尿管插管,单用穿刺T11-12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2)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以上者,老年病人,术前合并较多基础疾病,器官功能代偿较差的选用全身麻醉。
2.体位(1)常用俯卧位,腹部垫高使腰背成一水平面。
(2)也可以选择侧卧位或向健侧斜30°卧位,根据术者的操作习惯决定。
3.手术步骤(1)患者首先取截石位,用膀胱镜向患侧输尿管内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将导管固定在导尿管上,改俯卧位。
(2)选择腋后线到肩胛线之间肋缘下或第11肋间隙为穿刺点,在C形臂X线机或B超的引导下,用18G肾盂穿刺针穿刺,穿刺方向朝向结石或准备进入的肾盏,与水平面成30°~60°角,进入肾盂或肾盏后,拔除针芯,可见尿液流出。
(3)通过穿刺针鞘放入导丝,最好能够插入输尿管腔内,插入肾盂或肾盏内5~10cm。
用小尖刀沿穿刺针切开皮肤和筋膜,退出针鞘留下导丝。
(4)沿导丝用扩张器进行扩张,注意保持导丝拉直有一定的张力,可以选用筋膜扩张器、金属同轴扩张器和气囊扩张器。
由Fr8开始,逐渐扩张,每次增加2号,保持每次扩张深度相同,可以在X线透视下了解扩张器的深度。
目前,常用微造瘘PCN,扩张至Fr14~Fr18即可,传统PCN需要扩张至Fr24~Fr34。
最后把操作鞘扩入肾盂。
留置导丝,并由助手专门扶住操作鞘,以免术中导丝或操作鞘脱出。
(5)经操作鞘放入相应型号的肾镜(微造瘘可以选用输尿管镜),为了保持术野清晰,术中需要灌注泵持续灌洗,流量200~350ml/min,压力≤2.94kPa(30cmH2O),操作鞘出水通畅时,流量和压力稍有增加,视野更清晰,但要注意水吸收过多或外渗。
观察到结石后,使用气压弹道碎石机、钬激光或超声碎石机进行碎石,将结石碎成小块随灌洗液冲出,稍大结石用取石钳取出。
经皮肾手术的P.D.F和V.I.P原则王艳波侯宇川王春喜(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一科,吉林长春130021)2016年是泌尿外科医生值得纪念的年度,40 年前,也就是1976年,世界上第一篇有关经皮肾手 术的文章得以发表[1]。
经过40年的发展,经皮肾 技术已十分完善,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泌尿 外科医生的广泛认同,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A U A)、欧洲泌尿外科学 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 A U)和中国 泌尿外科学会(Chinese Urological Association,C U A)均将其列为2c m以上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 法。
尽管对于2c m以下肾结石的治疗,软镜碎石 的比例有所増加,但近期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 M P)、超细 经皮肾镜取石术(ultra - 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U M P)、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cro-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icro-P C N L)及可视 穿刺的出现,使得经皮肾手术对于2c m以下结石 的治疗又占据相当的比例。
1经皮肾手术的P.D.F“复杂手术简单化,简单手术标准化”是外科 医生追求的目标,经皮肾手术主要包括3个关键技 术点,分别是穿刺、扩张和碎石,英语名称分别为puncture、dilation 和 fragment,简称 P.D.F。
穿刺(puncture,P)是经皮肾手术中最主要的 关键点,穿刺主魏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即:-、怎 么穿刺,二、往哪穿刺。
一,怎么穿刺是有关穿刺 技术的探讨,国内大部分单位是在超声引导下进 行,而国外大部分单位是在X线引导下进行;两种穿刺引导方法各有利弊,两者的完美结合是最佳 组合,即:超声引导下穿刺,X线下微确定穿刺点的位置、导丝的摆放、术中结石的残留、术后双J管 的位置。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操作步骤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一种常见的肾结石治疗方法,它通过经皮穿刺技术将肾镜引入肾脏内部,利用激光或超声波等技术将结石碎成小颗粒,然后通过肾镜取出。
下面是该手术的详细操作步骤。
1. 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该手术。
同时,患者需要进行禁食和排便,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 麻醉
手术开始前,医生会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经皮穿刺
经过麻醉后,医生会在患者的腰部进行经皮穿刺,将肾镜引入肾脏内部。
在穿刺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避开肾脏周围的重要组织和器官,以避免损伤。
4. 碎石
当肾镜进入肾脏内部后,医生会利用激光或超声波等技术将结石碎成小颗粒。
在碎石的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和位置进行
精细操作,以确保结石被彻底碎成小颗粒。
5. 取石
当结石被碎成小颗粒后,医生会利用肾镜将小颗粒取出。
在取石的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避免将小颗粒留在肾脏内部,以避免再次形成结石。
6. 结束手术
当所有的结石都被取出后,医生会将肾镜从肾脏内部取出,然后对穿刺口进行处理,以避免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观察和护理,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肾结石治疗方法,它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摆脱结石的困扰,恢复健康。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准备,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进行精细操作,以确保结石被彻底碎成小颗粒,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肾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效果对比及并发症分析1. 引言1.1 概述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肾结石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等多种方法。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是常用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是通过尿道将软性镜管插入输尿管,直接对结石进行碾压碎石或取出。
该手术操作简便,对肾结石的碎石率高,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通过皮肤直接进入肾脏进行取石操作,适用于肾结石较大、数量较多或位置较深的患者。
虽然手术创伤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大,但能有效取出肾脏内的结石。
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为临床选用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肾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治疗选择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上的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2. 探讨两种手术在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对比,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3. 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操作难度、操作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为临床手术选择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可以更好地了解两种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优劣势,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治疗肾结石时作出更为科学的选择,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1.3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为患有肾结石疾病的患者。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腰部、腹部或腹股沟部的剧烈疼痛以及尿液中出现血尿或尿频尿急等症状。
肾结石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手术治疗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需要接受上述两种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研究范围包括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者。
观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了解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对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手术方式包括输尿管镜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两种。
方法:随机抽取近年在我院进行肾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
40例患者按照输尿管镜碎石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40例实施微创经皮肾碎石术治疗方案,作为研究组。
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一次结石清除率等指标进行比较探讨。
结果:本次实验中全部数据,皆具有统计意义。
就一次结石清除率而言,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分别为98.17%、75.38%;两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皆为3例;另外,入院时间、出血量等指标方面,研究组相较于对比组,效果更为明显。
结论:从统计数据来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虽然一次结石清除率远高于输尿管镜碎石术,但与此同时,恢复时间也更长,出血量更大。
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输尿管结石方面各有利弊,临床治疗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患者不同病情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输尿管镜碎石术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输尿管结石临床效果探讨分析输尿管结石在医学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泌尿疾病,主要的发病人群为中壮年男性,女性患者,相较于男性发病率较低。
但这一类疾病总体的发病率较高,发病者会表现出血尿、腹痛等症状,给患者的身体心理都会带来较大的创伤。
输尿管结石的引发病因因人而异,因此对于患者来说,缓解疼痛并不是最终目的,查明输尿管结石的病因,防止下次再次发作才是治疗的最主要目的。
医学临床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手段是实施手术,本文中,对输尿管镜碎石术以及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两种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院选取了2017至2019年两年间确证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80例进行观察探讨,研究患者对象均为在知情的前提下自愿参加。
平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将采取输尿管镜碎石术一组作为对照组,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作为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