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南亚—印度
- 格式:ppt
- 大小:7.88 MB
- 文档页数:36
高二地理南亚与印度知识点高二地理:南亚与印度知识点南亚是一个地理上和文化上多样的地区,其中印度是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
南亚和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人口分布等因素都对该地区的发展和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南亚与印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地理位置南亚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东邻东南亚、南临印度洋,西连西亚、中亚。
印度则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中部,东临孟加拉湾,西邻巴基斯坦。
2. 地形特征南亚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和平原等地貌类型。
喜马拉雅山脉是南亚的主要山脉,印度洋沿岸则是河流和三角洲的分布区域。
3. 气候南亚的气候类型多样,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印度的气候主要受到季风影响,夏季风和冬季风轮流吹拂,给该地区带来明显的季节变化。
4. 人口分布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和河流流域,山区和沙漠地带人口较少。
5. 经济发展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中印度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
印度是全球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的重要中心,也是农业大国。
6. 自然资源南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铜、锌等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水资源和农业资源。
7. 人文景观南亚和印度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包括泰姬陵、金色寺庙、恒河等,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8. 环境问题南亚地区也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包括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等。
印度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尤为严重。
总结:南亚是一个地理多样、文化丰富的地区,其中印度作为南亚的代表国家具有重要的地位。
南亚与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人口分布等因素对该地区的发展和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南亚和印度的特点和问题。
为了促进南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措施解决环境问题,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并保护好珍贵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区域地理高考复习南亚印度1国家和地区:A___________、K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
2河流:a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c________(上游被称为_______)。
3海、海湾: G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4重要城市d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e______5在图上填上喜马拉雅山、东西高止山、印度河平原、恒和平原、德干高原二重要知识思考题1、描述南亚的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南亚主要位于赤道~35°N以及60°E~97°E之间,北回归线和80°E从中间穿过。
(2)海陆位置: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临①印度洋,②阿拉伯海,③孟加拉湾。
(3)交通位置:南亚附近海域是东亚、东南亚各国与非洲、西亚、欧洲各国联系的重要海上通道。
思考2:南亚的地形被称为哪“三大地形区”,还有哪些地区被称为“三大地形区”?印度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美国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东部高原澳大利亚西部高原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东部大分水岭山地思考3印度有哪三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特征?北部高原山地气候;西北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其它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思考题4:根据课本30页图2-2-18(1)描述南亚地区降水的总体分布特点大体自西向东先急剧减少,再逐渐增多,沿海多,内陆少(2)乞拉朋齐降水丰富的原因? 位于山地迎风坡上,来自印度洋暖湿气流抬升(3)分析德干高原降水少的原因?东西两侧高止之山的阻挡,来自印度洋水汽难以进入(4)分析德干高原西侧的降水为什么多于东侧?西侧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上(5)描述孟买的气候特征,并说明夏季降水多的原因全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降水集中在6-9月夏季,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降水多,同时孟买又在西南季风迎风坡山多地形雨,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风降水少。
南亚概述1.位置: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经纬度大部分位于70°~90°E,10°~30°N)2范围&南亚次大陆:临海国: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孟加拉国【达卡】内陆国:尼泊尔【加德满都】不丹岛国: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与我国相邻国家: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南亚次大陆: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临海国+内陆国)3南亚识图要求1、赤道穿过:马尔代夫,印度洋2、10°N穿过:印度洋,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北侧海域3、23°26′N穿过:印度河三角洲,德干高原,恒河三角洲4、30°N穿过:两个交汇点(中国、印度、尼泊尔的交汇点&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的交汇点)5、70°E穿过:北部山地,印度河平原,阿拉伯海6、80°E穿过:印度半岛,科伦坡7、90°E穿过:不丹,孟加拉国,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4悠久的历史1.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2.从十六世纪起,葡萄牙、英、法等国殖民主义者入侵,绝大部分地方成为英国的殖民地3.大量矿产品、棉花、黄麻被掠夺4.英语为南亚一些国家的第二语言5.宗教: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佛教:斯里兰卡印度教: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6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中部:略成弧形的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是主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南部:德干高原,西高止山略高,东高止山略低7河流印度河:源地为我国西藏自治区,流经巴基斯坦并且是该国的重要灌溉水源,注入阿拉伯海恒河:源地为喜马拉雅山区,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布拉马普特拉河与恒河在印度汇聚,发源于雅鲁藏布江8气候: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成因:1>海陆热力差异【亚洲大陆:气温低、气压高。
南亚概述1.位置: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经纬度大部分位于70°~90°E,10°~30°N)2范围&南亚次大陆:临海国: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孟加拉国【达卡】内陆国:尼泊尔【加德满都】不丹岛国: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与我国相邻国家: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南亚次大陆: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临海国+内陆国)3南亚识图要求1、赤道穿过:马尔代夫,印度洋2、10°N穿过:印度洋,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北侧海域3、23°26′N穿过:印度河三角洲,德干高原,恒河三角洲4、30°N穿过:两个交汇点(中国、印度、尼泊尔的交汇点&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的交汇点)5、70°E穿过:北部山地,印度河平原,阿拉伯海6、80°E穿过:印度半岛,科伦坡7、90°E穿过:不丹,孟加拉国,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4悠久的历史1. 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2. 从十六世纪起,葡萄牙、英、法等国殖民主义者入侵,绝大部分地方成为英国的殖民地3. 大量矿产品、棉花、黄麻被掠夺4. 英语为南亚一些国家的第二语言5.宗教: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佛教:斯里兰卡印度教: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6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中部:略成弧形的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是主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南部:德干高原,西高止山略高,东高止山略低7河流印度河:源地为我国西藏自治区,流经巴基斯坦并且是该国的重要灌溉水源,注入阿拉伯海恒河:源地为喜马拉雅山区,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布拉马普特拉河与恒河在印度汇聚,发源于雅鲁藏布江8气候: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成因:1>海陆热力差异【亚洲大陆:气温低、气压高。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4:南亚和印度【学习目标】1.了解南亚的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的成因和差异等。
2.能够对印度的农业类型和分布进行农业区位的综合分析。
3.了解印度的资源与工业的分布。
【学习重点】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印度农业、工业的分布。
【学习难点】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印度农业、工业的分布。
一、利用数字归纳法记忆南亚的相关知识点。
1、三类国家——南亚有哪三类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些国家?2、三大地形区——南亚有哪三大地形区?它们分布在什么地方?3、三条河流——南亚有哪三大河流?它们分别在哪个国家境内注入哪个海洋?4、三种气候——南亚的三种主要气候类型、特点、成因是什么?5、三大经济作物——印度的三大经济作物和分布地区是什么?6、二大粮食作物——印度的二大粮食作物和分布地区是什么?7、三大矿产资源和三大工业分布地区在哪?8、三大宗教——南亚各国信奉什么宗教?二、巩固练习1、印度和巴基斯坦从地壳板块分布上来说,位于()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2—5题:2、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3、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A.小麦B.棉花 C.黄麻D.水稻4、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A.a工业区 B.b工业区 C.c工业区 D.d工业区5、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A.逐渐减少 B.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C.逐渐增加 D.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经过10昼夜的航行,于当地时间2009年1月6日凌晨抵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读下图“中国海军远征示意图”,完成6--7题。
6、舰艇编队航行至马六甲海峡时赶上阵雨,该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受夏季风影响B.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C.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D.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7、有学者预言索马里半岛百万年后可能与非洲大陆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