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2》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10
《春到梅花山》第二课时第一自然段研
练后教学设计
研练后:品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先到语言文字中去看一看梅花,一边读一边想:你看到了怎样的梅花,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交流:适时出示有关句子,教师相机引导
(1)满山的梅花
出示句子: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①师:满山的梅花给你怎样的感受?(很多很多,到处都是)
指导读好词语满山的梅花
②师:读读句子,满山的梅花还给你怎样的感受?(开得很早,不怕冷)
③指导朗读好第一句话。
师:谁能读好第一句话。
把你刚才感受到的读出来。
评价: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满山的梅花;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不怕冷开得早的梅花。
过度:你还看到了怎样的梅花?
(2)盛开的梅花
出示句子:盛开的梅花(幼儿教育m..);,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①自己再读读这句话,盛开的梅花给你怎样的感受?
②引导学生感受到:(花儿开得很多,很旺盛,很热闹,很美)
③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根据学生交流随机引导体会:
你挨着我,我挨着你:
师:请几个同学来演示一下,怎么样是你挨着我,我挨着你?
同学们看看他们演示得对不对?
师:怎样叫挨着?(紧紧地靠在一起,挤在一起)
师:课文里是指谁和谁紧紧地靠在一起,挤在一起?(梅花一朵靠着一朵,挤在一起。
)
师:我来问问梅花,你们为什么要你挨着我,我挨着你,靠在一起呀?
(引导理解:梅花开得很多很多,只能靠在一起,挤在一起。
)出示图片欣赏:你看梅花一朵紧挨着一朵。
《春到梅花山》二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一、复习1、开火车读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一)细读第1自然段。
1、梅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2、指名读第1自然段。
3、听了以后,觉得梅花开得怎样?书上哪几句写出了梅花的美丽。
4、自己有感情练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交流。
(朗读、评议、再读)(1)出示第二句话,多媒体播放:梅花挨挨挤挤开放的画面。
(2)看到这画面,你觉得梅花怎样?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3)比较句子。
那梅花,散发出清香。
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4)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导有感情朗读第3句。
(二)细读第2自然段。
1、盛开的梅花是那样的吸引人,所以人们喜欢(生读......)一到休息日便怎么样呢?(生读......),梅花山成了(生读......)2、读后,你觉得人们对待梅花的态度怎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呢?(学生交流、师相机指导)3、第一句中的"便"可以换成另外的词吗?(多媒体课件播放:人们一批又一批看梅花)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是"人流"?4、小朋友,这么多的人来到了梅花山,看了美丽的梅花后,会怎么说?(多媒体课件播放,人们的欢呼声、赞美声)这里成了什么?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三、交流赏读。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早春时节,梅花山的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观赏梅花山的盛况。
谁愿意为大家做一下梅花山的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呢?配乐朗读或表演朗读。
板书设计:4、春到梅花山盛开片片彩云梅花挨着透亮、清香喜爱人们涌动人流教学后记:学生对梅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欢"还是较难记。
小学语文备课用笺(二)4 春到梅花山教学随笔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1、板书课题。
谁能说说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了梅花山怎么样?对吗?3、简介梅花山。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1、引导看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1)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2)学生拼读生字词。
(3)学生互相交流已经懂了的词语的意思。
(4)我们怎么才能记住下面这些生字呢?请大家想出好办法来记,然后把你的办法给大家作介绍,看谁的办法最好。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
侧重指导如何读好停顿。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作业1、写写、记记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运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正音。
2、指名领读两个长句子。
二、精读训练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教师再根据情况概括。
(2)检查自学效果。
(3)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小朋友们一定很喜欢。
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然后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4)各自练读,指名朗读。
齐读。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一共两句话。
第一句话说的是人们喜爱梅花。
请自由读读这一段,看看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学生各自练说,同座对说。
大胆在全班说。
(3)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填空。
(1)人们喜爱()。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春到梅花山》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师:小朋友,想去梅花山看梅花吗?先来读一读该课的词语,读对了词语,咱们就去看梅花。
2、(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生词,齐读生词。
二、精读课文。
1、过渡:现在,就让咱们跟随小作者去看梅花吧。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出示课件)红笔标出:“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指名读句子。
自由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想)【评:在教学过程中教予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学生变机械的阅读为思考性的阅读】⑵小朋友,你们读了这句话想到了什么?说说看。
指名说。
师生交流:(出示课件)①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盛开”完全开放,“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说花非常之多之密,“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是说花儿色彩绚丽,开遍山坡。
② “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晶莹透亮”写出梅花的光亮可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写出梅花的香味雅而不俗,沁人心脾。
联想到那首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暗香有来。
“暗香”就是指这淡淡的清香。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红笔标出“片片”、“清香”、“淡淡”、“彩云”、“晶莹特亮”、“挨着”。
【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学生生动化的语言,教师机智地引导,让学生从文本对话中再现生动形象的梅花山画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眼中构建了一个美丽的梅花山,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⑶指导朗读①师:小朋友们想象中的梅花上可真是美不胜收阿!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配音录像)【评:先在文本对话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行自我艺术世界的构建,再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完善艺术世界的构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②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出示课件)梅花多吗?美吗?自由读,指名读。
《春到梅花山》二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一、复习1、开火车读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一)细读第1自然段。
1、梅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2、指名读第1自然段。
3、听了以后,觉得梅花开得怎样?书上哪几句写出了梅花的美丽。
4、自己有感情练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交流。
(朗读、评议、再读)(1)出示第二句话,多媒体播放:梅花挨挨挤挤开放的画面。
(2)看到这画面,你觉得梅花怎样?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3)比较句子。
那梅花,散发出清香。
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4)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导有感情朗读第3句。
(二)细读第2自然段。
1、盛开的梅花是那样的吸引人,所以人们喜欢(生读......)一到休息日便怎么样呢?(生读......),梅花山成了(生读......)2、读后,你觉得人们对待梅花的态度怎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呢?(学生交流、师相机指导)3、第一句中的“便”可以换成另外的词吗?(多媒体课件播放:人们一批又一批看梅花)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是“人流”?4、小朋友,这么多的人来到了梅花山,看了美丽的梅花后,会怎么说?(多媒体课件播放,人们的欢呼声、赞美声)这里成了什么?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三、交流赏读。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早春时节,梅花山的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观赏梅花山的盛况。
谁愿意为大家做一下梅花山的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呢?配乐朗读或表演朗读。
板书设计:4、春到梅花山盛开片片彩云梅花挨着透亮、清香喜爱人们涌动人流教学后记:学生对梅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欢”还是较难记。
春到梅花山第二教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教学软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运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领读两个长句(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二)讲读课文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效果。
汇报读懂了什么?(3)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你们喜欢。
请选折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然后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4)各自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一共有两句话。
请你们组有读,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归纳:第一句话是总写,第二句话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的。
(3)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4)春笋掀翻()。
(三)写字指导1、说出下列偏旁:尸字头又字旁提手旁自字头2、出示生字,要求自主学习,说说怎样才能把下面这些字写好:发片休息还退挨寒3、组织交流片:最后一笔竖折。
发:最后一点别忘了。
休:左窄右宽。
尽:尸字头居中,两点保持一定距离。
还、退:半包围结构。
学生说一个,教师板书一个。
4、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填空:(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
板书:4、春到梅花山人们梅花涌动盛开挨着片片彩云人流一朵一朵晶莹透亮欢乐的海洋散发清香(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