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内容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3.05 MB
- 文档页数:22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软件项目实训学生学号:6102040124专业班级:11测控01班学生姓名: 徐晗学生成绩:指导教师:陈希课题工作时间:2014-6—9至2014-6-22一、课程设计任务的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1.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
2.掌握C语言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2)课程设计总体要求:1。
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2.主菜单设计界面如下:3.子菜单界面如下:选择结构子菜单:循环结构子菜单:4。
在对应模块下完成如下功能: (1)单选择if语句:(2)双选择if语句:(3)多选择if语句:(4)switch语句(5)while循环语句(6)do—while循环语句(7)for循环语句(8)循环嵌套例如:switch语句案例界面:(3)论文部分1、学生应提交的资料:纸质《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课程设计报告1份。
2、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附在《课程设计说明书》后,内容包括: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
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二、系统功能模块图(略)三、设计函数列表在C语言中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对应一个函数,即由函数来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也就是建立功能模块与函数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编写程序时可以减少不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目录摘要前言第一部分设计总说明书1主变压器的选择1.1主变压器的选择1.2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1.3主变压器形式的选择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1原始资料分析2.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2.1概述2.2.2接线形式2.2.3主接线的确定3短路电流计算3.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3.2计算结果4电气设备的选择4.1导体和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4.2设备选择5高压配电装置5.1设计原则与要求5.2配电装置6继电保护6.1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原则6.2母线及各电压等级的保护第二部分计算书1短路电流计算1.1变压器参数的计算1.2各元件参数计算1.3 220kv侧k1点短路计算1.4 110kv侧k2点短路计算1.5 10kv侧k3点短路计算2设备的选择与校验2.1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2.1.1 220kv侧2.1.2 110kv侧2.1.3 10kv侧2.2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2.2.1 220kv侧2.2.2 110kv侧2.2.3 10kv侧2.3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2.3.1 220kv侧2.3.2 110kv侧2.3.3 10kv侧2.4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2.4.1 220kv侧2.4.2 110kv侧2.4.3 10kv侧2.5高压熔断器的选择2.6母线的选择2.6.1 220kv侧2.6.2 110kv侧2.6.3 10kv侧2.7绝缘子及穿强套管的选择2.7.1绝缘子的选择2.7.2穿墙套管的选择2.8避雷器的选择总结致谢参考文献。
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大体格式及要求如下:
一、封面;
二、目录;
三、说明书正文,主要内容包括:
1.设计题目;
2.设计目的;
3.设计分析(包括需求分析);
4.具体功能实现;
5.结论
四、附录:源代码
具体格式要求如下:
1.整篇文字的各级标题要求为:
一级标题:一、二、三...
二级标题:1. 2. 3.
三级标题:(1)(2)(3)...
四级标题:①②③...
2.目录部分采用四号宋体加粗;
3.正文部分采用小四号宋体;每段前均空两个汉字的位置,即段落排版中的首行缩进2个字符。
4.标题部分采用四号宋体加粗;靠最左侧(即顶格)。
5.正文行间距采用固定值22磅;
6.附录:源代码部分采用五号宋体;
7.说明书文字叙述部分不少于8页(不包括封面、目录和附录部分);
8. 插图采用统一编号方式(如图1,图2…),在正文中均需要引用,且均需要有个名称(即插图标题,采用五号宋体居中),图的名称需放在图的下方。
图1 系统运行菜单选项。
课程设计模板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某一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原则。
1. 学生为主体。
课程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 知识与能力并重。
课程设计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既要传授学科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灵活性与科学性。
课程设计要注重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调整,同时要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4. 教学手段多样化。
课程设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课程名称,XXX课程。
2. 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
3. 课程学时,XX学时。
4.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习要求,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
5. 教学内容,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安排,包括各个章节或单元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6. 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
7.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实验设备、教学软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8. 教学评价,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四、课程设计流程。
1. 课程需求分析,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实需求进行分析,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
2. 教学内容设计,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
3. 教学方法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5. 教学实施,按照设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进行教学实施。
6.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课程设计效果评价。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摘要、目录、正文(前言、总体方案设计、…、结论、总结与体会、谢辞等)、参考文献、附录等。
一、封面:单独1页(见样件)二、摘要、关键词:中文(150~200字)、英文;单独1页摘要应高度概括题目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
应反映出整个内容的精华。
中文摘要在200字以内为宜,同时要求写出外文摘要,以200个实词为宜。
并要求写出中文、外文的关键词。
①用精炼、概括的语言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和说明;②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③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④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份雷同;⑤既要简短扼要,又要表达清晰,结构合理。
摘要用中、英文对照编写;“摘要”两字加粗,字体用楷体四号字,第一行行头缩进四格,行尾缩进两格,选用小四号宋体字。
关键词一般为3~8个,在摘要后另起一行排,各关键词之间用“,”号分隔。
关键词的字体和排版与“摘要”的相同;关键词与摘要之间不空行。
(见样件)三、目录:内容必要对应页码号“目录”的字体采用三号宋体加粗;目录中的标题不宜超过三级。
一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二级及其以后的标题用四号字,不加粗。
四、设计说明书正文:正文的标题可分为章(一级)、节(二级)、小节(三级)等。
一级标题用小三号字,编号用1级阿拉伯数字(如:2总体方案设计),字体选用宋体加粗;二级标题用四号字,编号用2级阿拉伯数字(如:2.1),字体选用宋体加粗;三级标题及其以后的标题用小四号字,三级标题编号用3级阿拉伯数字(如:2.1.3),字体选用宋体加粗。
标题的排列按:①一~三级标题文字均居左顶排,标题与标题间不空行,标题与前段正文之间空一行;②各一级标题之间要换页;③在两级标题连排的情况下,标题间应间隔一行;④在有副标题的情况下,应注意主标题与副标题的关系与比例。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
1.说明书应包括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定表、正文及参考文献等内容,总字数不少于2000字。
2.说明书格式
页眉,宋体,小四号,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居中;
二级标题,黑体,小三号;
三级标题,黑体,四号;
正文,宋体,小四号,1.25倍行距。
3.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定表→设计说明书
4.左侧装订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
前言
1高频压控振荡器设计原理
2高频压控振荡器电路设计
3高频压控振荡器电路的仿真(其中3.1介绍仿真软件)
4高频压控振荡器电路实现与分析
总结:简要描述课程设计,讨论电路设计的优、缺点以及课设的收获、感想等。
(参见: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doc,注意保持原文的格式和页眉页码)
1。
西华大学学生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当符合写作规范和排版格式的要求,以下格式为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所编制的学位说明书模板,供参照使用。
摘要部分说明:“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摘要”;或者手动设置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前为0行,段后1行。
说明书摘要是说明书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
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殊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
文中不允许出现插图,重要的表格可以写入。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 2个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 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篇幅以一页为限,摘要正文后列出 3-5个关键词,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
“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黑体,小四。
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
Contents of the abstract. Times New Roma n.Key Words: Write Criterion; Typeset Format; Master ' s Degree Paper1.3说明书正文格式 (2)1.4 章节标题格式 (2)1.5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3)1.6 正文中的编号 (3)2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4)2.1图的格式说明 (4)2.1.1 图的格式示例 (4)2.1.2 图的格式描述 (4)2.2表的格式说明 (5)2.2.1 表的格式示例 (5)2.2.2表的格式描述 (6)2.3 公式的格式说明 (7)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 (7)2.3.2 公式的格式描述 (7)2.4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7)2.4.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示例 (7)2.4.2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7)2.4.3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7)2.4.4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示例 (8)2.5量和单位的使用 (8).I I 1 1.2说明书页眉页脚的编排............................................... 1 新域,”,在弹出窗口中选择“更新整 个目录",确定即可自动生成目录。
课程设计说明书前言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和其他选修课程的知识。
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所学的知识。
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真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见,熟悉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运用技术标准、范围、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选择电动机;传动系统计算;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设计中要求完成以下工作:1.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2.减速器零件图2张(A3图纸);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三、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四、传动方案:五、设置参数:原始数据1 2 3 4 5 6 7 8 9 10运输带拉力F (N)250230220210210200220260245240运输带速度V(m/s)1.82.2 2.4 2.5 2.6 2.7 2.5 2.1 2.3 2.4滚筒直径D(mm300 330 340 350 360 380 380 300 360 320六、设计者具体计算条件1、运输带拉力2200N。
2、运输带速度2.4m/s。
3、滚筒直径340mm。
4、滚筒效率0.96。
5、工作情况:两班制(8 小时/班),连续单向运行,载荷较平稳;6. 使用期限:10 年,每年按300 天计算;7. 工作环境:室内,最高温度35℃,灰尘较大;8. 电力来源: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9. 维修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两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10. 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七、课程设计工作量1. 减速器装配图1 张(A0 或A1);2. 零件图2 张(高速级小齿轮,低速级(齿轮)轴);3. 设计计算说明书1 份(约5000~7000 字)。
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项目概述本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旨在为教师在设计课程时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本模板,教师可以详细说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关键要素,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门符合教学要求的课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1. 课程介绍:简要介绍课程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2. 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目标。
3. 课程大纲:详细列出课程的各个单元或模块,每个单元或模块包括的主题、目标、内容和学时等。
确保课程设计合理有序,能够覆盖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
4. 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实验、小组活动等,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
5. 教学资源:列举所需的教具、实验器材、参考书籍等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6. 评估方式:明确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作业、考试、实验报告等。
要求评估方式与课程目标相匹配,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安排1. 课程周期:确定课程的教学周期,包括总学时和每周学时。
2. 教学进度:安排具体的教学进度表,每个单元或模块的学时安排和重点内容。
3. 课堂活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保证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4. 作业布置: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水平,合理布置各类作业,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明确课程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理解、能力应用、思维发展、实践操作等方面。
2. 评价方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考试、实验报告、项目展示等,以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评价周期:确定课程的评价周期,包括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格式标准一、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格式标准装订成册的书面说明书和完整电子文档各一份,说明书统一采用A4纸打印,说明书格式如下,顺序为:〔一〕封面〔二〕索命数正文,包括:1、摘要〔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分别为300字左右,应包括:工作目的、内容、结论、关键词2、目录以上部分以I、II……编制页码。
以下部分根据章节编写序号和页码。
3、主体部分〔不少于12000字,按要求设定页眉页角,要求居中〕主要包括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致谢,采用全角符号,英文和数字半角。
每页28行、每行32-35个汉字,倍行间距3.1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
主体部分必须由1页开始。
一级标题之间换页,二级标题之间空行。
3.2序号3.2.1毕业说明书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三号黑体,居中〕××××××××××××××××××××××××××〔小三号黑体,居左〕×××××××××××××××××××××××××〔四号黑体,居左〕××××××××××××××××××××〔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课程设计要求各专业学生应根据课程任教老师的要求,做出选题计划,并按下列要求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一、学生应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课程设计任务量。
二、课程设计报告书要求格式统一,字迹工整,语言简练,文字通顺,按课程设计格式要求书写。
程序清单不够填写时统一用A4纸补充并粘贴。
对不按格式要求书写或打印的报告书一律不收,也不得进行答辩和评分。
三、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不得相互抄袭。
在答辩和批阅过程中发现源程序相同或有大面积抄袭现象,课程任教老师有权通知学生重做,不得给予评分,并通知相关系部做出处理。
四、学生课程设计结束后应提交的材料:(1)课程设计说明书(3000字以上);(2)包含完整的、正确的源程序代码(含电子文档);(3)答辨材料(介绍课程设计要点)。
所有填写内容一律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选题内容及要求课程设计考核情况课程设计报告书目录一、设计课题二、设计目的三、操作环境四、设计场所(机房号、机器号或自己机器)五、设计过程(设计内容及主要程序模块)六、本次设计中用到的课程知识点(列出主要知识点)七、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八、程序清单图1 原网页效果图基本框架效果如图:图2 主页面基本框架结构定义div图层的id号然后采用css样式表在头部head里插入样式表利用的width、height属性定义图层的高和宽,慢慢调整定义大小知道合适为止。
例:#head{width:1200px; height:95px; color:#ffff33;}这就是一个头部简单定义的图层大小代码片段。
图层用css定义宽度为100%,高度适中。
在用css定义body的属性margin-left:11%;margin-right:12%;再定义超链接a的属性text-decoration:none;为了不让有超链接的文字带下划线。
为了不让超链接的文字有颜色我用a的属性{color:#000000;}这样超链接的颜色就是黑色,主页面的总体字体都是黑色而不会是蓝色。
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规范一、课程设计说明书打印页面设置1、页面设置纸张大小:A4,单页打印。
页边距及行间距:上2.54厘米,下2.54厘米,左2.5厘米,右2.5厘米,左侧装订,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
除一、二级标题及特别注明外,正文统一为1.5倍行距。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构成及格式要求1、封面页:独立一页(具体见格式模板)2、目录页:独立一页。
目录页中正文部分的内容只列到二级标题为止。
除“目录”用黑体三号居中、中间空4个字距外,其他统一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论文目录及页码部分由正文中定义的标题自动生成。
在完成论文正文文字录入后,按下述步骤排版:(1)点击菜单“格式”中“样式与格式”,打开“样式与格式”窗口。
(2)选中文中相应的标题行,点击“样式与格式”窗口中的“标题1”定义“一级标题”,“标题2”定义“二级标题”…。
并按对各级标题的格式要求修改标题格式(如字体、字号、段前、段后行距等)。
(3)选中已定义好的标题。
双击格式刷,将格式刷到其它同类标题上。
(4)所有各级标题定义完毕后,编辑点移至准备插入目录的地方,再点击主菜单中“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即可生成自动生成目录。
目录页中只生成至二级标题。
(5)为了使页码编号只从正文开始,建议整个文档分为3节,方法是:在第2节论文正文开始处点击“插入”→“分隔符”→“分节符类型”→“下一页”。
在第2节内,点击“插入”→“页码”→“格式”→选“起始页码”。
这样,第1节(封面等)可不编页码,只从第2节开始插入页码。
4、中英文摘要页本页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
(1)论文标题:原则上控制在30个汉字以内,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2行,段后1行;如限定范围,可以借副标题予以补充,臵于标题下,前加破折号,用黑体四号居中。
(2)作者名、导师及学院信息:用宋体小四号居中, 1.5倍行距,分两行设臵。
(3)中文摘要:是指对论文内容不加任何评论的简短陈述及要点摘录,限200-300字,中文摘要后加上冒号用黑体五号,左对齐;相应具体内容紧接冒号之后,用宋体五号, 1.5倍行距。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要求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资料袋计算机与通信___ 学院(系、部)年第一2」学期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指导教师文志强职称博士学生姓名邓德尽专业班级计算机081班学号题目 __________ 磁盘调度成绩____________ 起止日期_年丄月土日〜_年丄月_6日目录清单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年第2学期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系、部)计算机专业081班级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__________ 磁盘调度完成期限:自_年丄月4日至—年丄月_6_日共丄周指导教师(签字): ______ 年月曰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曰设计说明书(题目) 磁盘调度起止日期: _年_±月_4_0至_年月_6日学 生 姓 名 邓德尽 班 级081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XXXX 学院(部)年 月曰目录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简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错误! 未定义书签1.2 课程设计内容.......................... 错误! 未定义书签2 数据结构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2.1 XXXXXXX ....................................................... 错误! 未定义书签2.2 XXXXXXX ..................................................... 错误! 未定义书签3 功能模块(或算法)描述...................... 错误! 未定义书签3.1 XXXXXXX ....................................................... 错误! 未定义书签3.2 XXXXXXX ..................................................... 错误! 未定义书签4 程序运行结果 ............................... 错误! 未定义书签5 心得体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 未定义书签附源代码..................................... 错误! 未定义书签1 课程设计简介1.1 课程设计的目的使学生熟悉磁盘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加深对所学各种磁盘调度算法的了解及其算法的特点。
课程设计文件撰写规则设计说明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或工程设计,对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认定课程设计成绩的重要依据。
在撰写设计说明书时,需参照国家、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及语法规范,并应遵照本次设计制定的如下规则:1.结构要求可参照已下发的设计说明书的结构撰写,若确有必要,也可适当添加需要的章节。
2.书写要求2.1 编辑软件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2.2 标题题目使用小二号黑体,居中。
2.3 目录目录应包括说明书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正文章、节题目、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目录编排最多使用三级目录(即:1……、1.1……、1.1.1……),二、三级目录相对前级目录右缩进一个汉字位置,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题头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2.4 说明书正文2.4.1 章节标题章节标题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使用标点符号。
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4.2 层次层次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以少为宜。
各层次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
层次代号格式要求参照表2-1。
表2-1 层次代号及说明2.5 参考文献2.5.1 文献标识正文中须标识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顺序用小五号字体标识,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上标)。
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1];×××××[4,5];×××××[6~8]。
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论文中引用文献原文应加引号;若引用原意,文前用冒号或逗号,不用引号。
较完整的长段引文应提行独立成段,即在冒号后另起一段。
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崔妮学号:0906024104 学院: 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专业: 微电子学题目: 电压控制LC振荡器指导教师:苏淑靖职称: 副教授2011 年 12 月 26 日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2、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2.1、设计内容2.2、设计要求3、设计方案3.1、设计思路3.2、工作原理及硬件框图3.3、硬件电路原理图3.4、PCB版图设计4、课程设计总结5、参考文献1、课程设计目的1)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一般电子线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培养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践利用PROTEL99SE软件绘制电子线路原理图;4)实践利用multisim软件仿真电子线路原理图;5)学会说明书的规范整理和书写。
2、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2.1、设计内容电压控制LC振荡器2.2、设计要求:1.振荡器输出为正旋波,波形无明显失真2.输出频率范围:15MHZ~35MHZ。
3.输出电压峰峰值:Vpp=1V+0.1V3、设计方案3.1、设计思路剖析本课题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电压控制的LC 正弦波振荡器,即用电压控制LC类型的振荡器,并实现输出电压的峰峰值恒定在1V±0.1V并能用示波器显示输出电压的峰峰值。
根据以上要求可知,该设计除具有压控LC 振荡电路外还要有频率合成、幅度控制和示波器显示输出波形和频率。
由于输出频率范围很宽,LC 振荡电路还需要根据频率范围分段切换来实现对15MHz~35MHz 频率范围的覆盖。
本设计通过改变变容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改变输出频率。
本课题要求设计一个电压控制LC振荡器,振荡器输出波形为无失真的正弦波。
设计中采用分立元件组成电压控制LC振荡器,采用西勒振荡电路实现振荡效果,采用滑动变阻器改变输入电压,采用电压反馈电路使输出电压幅值稳定在1V±0.1V。
3.1.1 电压控制LC振荡器的设计与比较人们通常把压控振荡器称为调频器,用以产生调频信号。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目录
2.设计任务书
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及验算
4.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及验算
5.飞轮设计
6.设计小结(本设计的优缺点、改进意见和课程设计的体会)
7.参考资料目录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格式(A4幅面)
三、设计说明书书写示例(A4幅面)
四、其他要求
1.设计说明书要求论述清楚,文字精炼,计算准确,书写工整。
2.设计说明书用黑色或蓝色墨水笔按一定格式书写,采用统一格式的封面,装订成册
3.设计说明书其他格式要求,自行参考《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1.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说明书中小标题用黑宋体四号,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行文方式和文体的格局,学生可根据专业特点与写作内容表达需要,灵活掌握。
报告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缩略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要有页码,页码居中。
2.课程设计说明书是课程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课程设计说明书应该反映出作者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作者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基本要求:
(1)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2)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数据完整、结论明确;(3)课程设计结束后,按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次序排版,(如有题目以学生分组的形式完成,要有每个学生承担的任务说明,排在任务书后面);
(4)其他具体要求,指导教师自拟。
教师教案书写:规范指南与要求教案概述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详细计划,它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当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教案书写规范1. 文件格式- 教案文件名应以“科目-年级-册次-课题-教师姓名”的格式命名,如“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1《春》-张三”。
- 教案应采用Word或PDF格式,字体宜使用宋体或黑体,字号大小适中,行间距和段间距合理。
2. 结构与内容- 教案的结构应包括:教案封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部分。
- 教案封面应包括:课题、科目、年级、册次、教师姓名、编写日期等信息。
- 教学目标应明确,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 教学内容应详细列出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
- 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小组合作等。
- 教学评价应包括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 教学反思应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3. 语言表达- 教案中的语言应简洁明了,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表达。
- 教学指令应具体明确,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
- 教学语言应符合学科特点,体现学科素养。
4. 符号与图表- 教案中应使用规范的符号和图表,如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生物结构图等。
- 图表应清晰、标注明确,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
教案编写要求1. 符合课程标准- 教案应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确保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
2. 贴近学生实际- 教案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尽量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
3. 注重学科素养- 教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将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方法融入教学过程中。
4. 创新教学方法- 教案应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
1、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必须打印。
按照封面+目录+设计计算说明书+图纸(折叠成A4大小)的顺序装订成本。
2、设计计算说明书格式:
①用A4打印输出,页面上边距2.5cm,下边距2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cm(左边装订),不加页眉页脚,固定行距19磅,段前0行,段后0.5行。
封面格式附后。
②第一级标题(1. 、2.、……)用小三号黑体、靠左;
第二级标题(1.1、1.2、1.3……)用四号黑体、靠左;
第三级标题(1.1.1、1.1.2、1.1.3……)用小四号黑体、靠左;
款((1)、(2)、(3)……)用小四号宋体,靠左;
项(①、②、③……)用小四号宋体,靠左;
有时可以无第二、三级标题,直接用款项。
③正文全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12
④页码用小五号居中,页码两边不加修饰符,页码编号从正文开始。
⑤插图按序编号,大小一般不要超过宽110mm×高80mm,并加图名(位于图下方)。
图标题用小五号黑体,居图幅宽中间位置。
⑥表格按序编号,并加表题(位于表上方),表标题用小五号黑体,居表幅宽中间位置。
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题目名称:
班级:20 级专业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内容要求————————————————————————————————作者: ————————————————————————————————日期:ﻩ《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09级电气(3)班姓名: 丁兰学号:20090417335指导教师: 张立明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2012年6月第一部分: 电气线路安装调试技能训练技能训练题目一:电气原理图:电气安装接线图:本人完成的安装线路实物图片一:技能训练题目二: 电气原理图:电气安装接线图:本人完成的安装线路实物图片二:技能训练小结:1.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要求:(1) 为了区别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在绘线路图时主电路(电机、电器及连接线等),用粗线表示,而控制电路(电器及连接线等)用细线表示。
通常习惯将主电路放在线路图的左边(或上部),而将控制电路放在右边(或下部)。
复杂的系统则分图绘制。
(2) 每一电气元件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的图形符号来表示,在图形符号附近用文字符号标注属于哪类电器。
需要测试和拆、接的外部引出线的端子,用图形符号“空心圆”表示。
电路的连接点用“实心圆“表示。
(3) 同一电器的各个部件(如接触器的线圈和触点)在图中的位置,根据便于阅读和研究的原则来安排,可以不画在一起,但属于同一电器的部件均编以相同的文字符号。
若有多个同一种类的电器元件,可在文字符号后加上数字序号。
(4) 对于接触器、继电器的触点按吸引线圈不通电状态画出,控制器手柄按趋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按钮、行程开关触点按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等。
(5) 在原理图中,无论是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各电气元件一般应按动作顺序和信号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可水平布置或者垂直布置,并尽可能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
电路中各元器件触点图形符号,在图形垂直放置时,以“左开右闭”原则绘制,当图形水平放置时以“上闭下开”原则绘画。
(6)直流和单相电源电路用水平线画出,一般画在图样上方(直流电源的正极)和下方(直流电源的负极)。
多相电源电路,用水平线集中画在图样上方,相序自上而下排列。
中性线(N)和保护接地线(PE)放在相线之下。
主电路与电源电路垂直画出。
控制电路与信号电路垂直画在两条水平电源线之间。
耗电元件(如线圈、电磁铁、信号灯等)直接与下方水平线连接,控制触点连接在上方水平线与耗电元件之间。
(7)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电路,方便阅读和分析,在原理图的上方或右方将图分成若干图区,并标明该区电路的用途与作用。
(8)在电气原理图中,接触器与继电器线圈与触点之间的从属关系要加以说明,即在原理图中相应线圈的下方,给出触点的文字符号,并在其下注明相应触点的索引代号。
2.电气接线图的绘制要求(1)同一电气的各部件画在一起,其尺寸和比例没有严格的要求,各部件的位置尽量符合实际情况。
(2)各电气元件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回路标记,均应以原理图为准,并且要保持一致。
(3) 不在同一控制箱内或不是同一块配电屏上的各电气元件之间的连接,必须通过接线端子板进行连接。
同一控制箱内的各控制元件之间可以直接连接。
安装接线图上所表示的电气连接,一般不表示实际走线的途径,施工时由操作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走线方式。
(4) 应详细地标明配线用的各种导线的型号、规格、截面积及连接导线的根数。
标明所穿管子的型号、规格等,并标明电源的引入点。
3.电器安装、接线的工艺要求:(1)安装方式安装方法有两种:底板安装和DIN导轨安装。
底板安装是利用PLC机体外壳四个角上的安装孔,用螺钉将其固定在底版上。
DIN导轨安装是利用模块上的DIN夹子,把模块固定在一个标准的DIN导轨上。
导轨安装既可以水平安装,也可以垂直安装。
(2)电气设备安装时,应注意与其他工种之间的协调。
如配电间或发电机房的通风、散热和事故后的排烟处理等问题,也应注意母线槽、桥架、基础槽钢的预埋铁及预流孔的设置及相关系统的安装等问题,如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3)PLC的工作电源有120/230V单相交流电源和24V直流电源。
系统的大多数干扰往往通过电源进入PLC,在干扰强或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动力部分、控制部分、PLC自身电源及I/O回路的电源应分开配线,用带屏蔽层的隔离变压器给PLC供电。
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最好接380V,这样可以避免接地电流的干扰。
输入用的外接直流电源最好采用稳压电源,因为整流滤波电源有较大的波纹,容易引起误动作。
(4)配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应可靠,电器联锁装置应动作正确可靠,断路器分闸后,隔离触头才能分开,离墙距离、带电部位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必须便于维修人员在安全位置操作和观察仪表。
(5)接线按原理图逐个检查全部电气元件是否相符,其额定电压和控制操作电源电压必须一致。
按钮之间的控制连接线,控制线校线后,将每根芯线连接在端子板上、一般一个端子压一根线,最多不能超过两根,多股线应涮锡,不得有断股。
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和扭结,其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
导线绝缘层不得损坏,导线不得扭曲。
(6) 如单根管内导线较多,为防止导线端头路途受阻,要剥出端部线芯,并排好,与引线一端缠绕接好,再穿管。
导线的连接必须保证质量,割开绝缘层时,不得损伤线芯,芯线连接,外缠绝缘带应均匀严密,不得低于原绝缘层的绝缘强度。
导线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在盒箱内导线有适当余量。
4.实训线路发生的故障及排除办法:(1)通电后电动机不转然后熔丝烧断故障排除①检查刀闸是否有一相未合好可电源回路有一相断线消除反接故障②查出短路点予以修复③消除接地④查出误接予以更正⑤更换熔丝③消除接地点。
(2)通电后电动机不转有嗡嗡声故障排除①查明断点予以修复②检查绕组极性判断绕组末端是否正确③紧固松动的接线螺丝用万用表判断各接头是否假接予以修复④减载或查出并消除机械故障⑤检查是还把规定的面接法误接为Y是否由于电源导线过细使压降过大予以纠正⑥重新装配使之灵活更换合格油脂⑦修复轴承。
(3)电动机起动困难额定负载时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较多故障排除①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改善②纠正接法③检查开焊和断点并修复④查出误接处予以改正⑤恢复正确匝数⑥减载。
(4)电动机空载电流不平衡三相相差大故障排除①重新绕制定子绕组②检查并纠正③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消除不平衡④峭除绕组故障。
(5)电动机空载过负载时电流表指针不稳摆动故障排除①查出断条予以修复或更换转子②检查绕转子回路并加以修复。
(6)电动机空载电流平衡但数值大故障排除①重绕定子绕组恢复正确匝数②设法恢复额定电压③改接为Y④重新配③更换新转子或调整气隙⑤检修铁芯或重新计算绕组适当增加匝数。
第二部分: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的PLC控制一、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1.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控制的概述如图所示为三种液体混合装置,SQ1、SQ2、SQ3和SQ4为液面传感器,液面淹没时接通,液体A。
B、C与混合由电磁阀YV1、YV2、YV3、YV4控制,M为搅匀电动机,其控制要求如下:1.初始状态装置投入运行时,液体A、B、C阀门关闭,混合液阀门打开20s 将容器放空后关闭。
2. 起动操作按下启动按钮SB1,装置开始按下列给定规律运转。
(1)液体A阀门打开,液体A流入容器。
当液面到达SQ3时,S Q接通,关闭液体A阀门,打开液面B阀门。
(2)当液面到达SQ2时,关闭液面B阀门,打开液面C阀门。
(3)当液面到达SQ1时关闭阀门C,搅匀电动机开始搅匀。
(4)搅匀电动机工作1min后停止搅动,混合液体阀门打开,开始放出混合液体。
(5当液面下降到SQ4时,SQ4由接通变端开,再过20s后,容器放空,混合液阀门关闭,开始下一周期。
3. 停止操作按下停止按钮SB2后,要将当前的混合操作处理完毕后,才停止操作(停在初始状态)。
2.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要求1) 控制装置选用PLC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根据工艺要求合理选配PLC机型和I/O接口。
2)可执行手动/自动两种方式,应能按照工艺要求编辑程序并可实时整定参数。
3)电动阀上驱动电动机运行,要在PLC控制回路中设置自保持。
4)PLC的接地应按手册中的要求设计,并在图中表示或说明。
5)为了设备安全运行,考虑必要的保护措施,入如电动机过热保护、控制系统短路保护等。
6) 绘制电气原理图: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PLC硬件电路,编制PLC的I/O接口功能表。
7)选择电器元件、编制元器件目录表。
8) 绘制接线图、配线图、控制面板布置图和配线图等。
9) 采用梯形图或指令表编制PLC控制程序。
二、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控制系统总体设计过程1.总体方案说明总体设计思路经过对上述设计要求的深入思考后,对系统的设计过程有了一定的构架。
具体的想法有一下几点: 我做的系统为多种液体自动混合,需要对各种液体的液面的高度监控,因此,需要运用到传感器进行液面高度的监控。
各种液体入池的比例需要应用电磁阀控制,入池后的搅拌,则需要电机控制。
对各个控件的控制,需要一个完整的控制流程,运用PLC 技术进行编程,可以实现对各个控件的控制。
具体控制方法根据题目要求,按下启动按钮时,A 种液体进入容器,当达到一定值时,停止进入,B 种液体开始进入,当达到一定值时,停止进入 C 种液体开始进入,当达到一定深度停止所有液体进入。
搅拌机进行搅拌,一分钟后搅拌均匀,停止搅拌,放出液体。
经 20s后停止放出,按停止键停止操作。
液体的进入和放出,需要电磁阀的控制,液面的深度需要传感器的控制。
2.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1) 主电路设计图1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的主电路图1) 主回路中交流接触器KM搅匀电动机M。
2) 电动机M由热继电器FR实现过载保护。
3)QF为电源总开关,既可完成主电路的短路保护,又起到分断三相交流电源的作用,使用和维修方便。
4)熔断器FU实现各负载回路的短路保护。
(2)PLC接口控制电路设计PLC 选型及I/O 分配图根据设计要求、控制要求,选定PLC 的型号为:FX1N 系列它是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三菱 FX1N 系列,拥有28 路输入、18路继电器输出,而本例实际只需要 6 路输入、5路输出,输出留有约 1/3 的余量,输出所留余量超出1/3,完全满足要求;拥有 8K 步的内存容量,而本例用户程序的容量估计在50 步左右.控制电路设计包括PLC硬件结构配置及PLC控制原理电路设计。
1) 硬件结构设计。
了解各个控制对象的驱动要求,如:驱动电压的等级、负载的性质等;分析对象的控制要求,确定输入/输出接口(I/O)数量;确定所控制参数的精度及类型,如:对开关量、模拟量的控制、用户程序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等,选择适合的PLC机型及外设,完成PLC硬件结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