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分类(新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47.35 KB
- 文档页数:6
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机械危险有害因素是制约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机械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科学分类和有效控制是保障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及其控制方法。
1. 机械运动危险机械的运动是造成机械伤害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杠杆、摆轮、齿轮、皮带和链条等未加防护的旋转部件是机械运动危险的主要来源。
在机器运转时,这些旋转部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扭矩,若接触到人体,将给人造成严重伤害。
针对机械运动危险,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加装机械防护罩,将危险部位进行封装,以防工人接触到旋转部件。
2)安装安全开关,当机械运转异常或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切断电源。
2. 动力源危险机械设备的能量来自于电、气,液压等动力源,如果这些动力源控制不当,将构成动力源危险。
比如在刹车失效或电气故障的情况下,机械设备将不受控制,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
对于动力源的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正确安装和维护控制系统,确保刹车装置等关键部位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安装电气保护,在电气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断电源。
3)加强设备保养,保障设备各部位的工作状况,避免设备出现失控情况。
3. 机械振动危险机械振动是另一个常见的机械危险因素。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振动环境中,工人可能患有振动白手指、腰椎疾病等职业病。
除此之外,机械振动还可能引起设备松动和损坏等安全事故。
对于机械振动危险,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在机械设备部位加装减振器,降低振动强度,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2)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 噪声危险噪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机械危险因素。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人会受到耳朵的损伤,引起失聪等职业病。
此外,噪声还可能引起工人精神压力、睡眠障碍和情绪不稳定等。
针对噪声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对产生噪声的机械设备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工人的影响。
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引言在机械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处理相关事故,对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进行分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的重要性和目的,并详细列举各类因素,以提高安全意识。
危险因素分类机械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机械伤害:机械设备的运动部分、静止部分或操作过程中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夹击、碰撞、切割、撕裂等伤害。
2.物体打击:由于物体在机械的作用下失去控制,对人体造成的冲击、砸伤等伤害。
3.触电:机械设备带电部位未采取安全措施,导致人体接触带电部位而触电。
4.噪声与振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可能导致人体听力受损和不适。
5.高处坠落:在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从高处跌落或坠落的情况。
6.机械故障:机械设备因故障而突然停机或失控,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或造成次生危害。
有害因素分类机械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噪音: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听力受损和心理压力。
2.辐射:机械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和放射性辐射,长期接触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高温与低温:机械设备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运行,可能对人体造成热损伤或冷损伤。
4.湿度:机械设备在潮湿环境下运行,可能导致人体触电或金属部件腐蚀。
5.有害粉尘与气体: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粉尘和气体,可能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机械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以下措施值得关注:1.佩戴安全设备:如耳塞、护目镜、手套、安全鞋等,以降低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的风险。
2.合理使用防护措施:如加装护罩、护栏、警告标签等,以防止机械部件对人体造成伤害。
3.加强机械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故障导致的事故。
4.噪声与振动控制:采取减振、降噪等措施,降低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5.劳动保护措施:提供适当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尘口罩、耳塞等,以减少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分类机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工业生产、农业、交通运输、房建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机械的使用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危险,其中一些危险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因此,对由机械产生的危险进行分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机械危险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机械危险的定义与分类方法机械危险是指从机械设备、材料或过程中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或财产的任何现象。
机械危险可被划分为四种类型:机械本身的危险、工作环境危险、工作过程危险和人员操作危险。
每种类型分别影响机械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并对使用条件进行限制。
1. 机械本身的危险这一类别包含了机械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因素。
例如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导致许多机械设备变得危险。
如果工厂制造不当,可能会在产品上造成故障点、漏洞、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故障、或在正常使用时发生维修和保养问题。
2. 工作环境危险这一类别包括工人操作时机械周围环境的安全程度。
例如,机械需要在特别的环境中才能安全使用,例如:对于某些设备来说,如重型吊车,需要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使用;或者在没有足够的覆盖物的地方,如积雪的道路,也需要特殊的设备。
3. 工作过程危险这一类别包括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危险。
例如,一些机械在操作中可能非常危险,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等。
例如,某些电器在操作时存在电击危险;或者在采煤或挖掘土壤时使用的机械可能会引起土壤下陷,从而对建筑物和城市基础设施造成威胁。
4. 人员操作危险这一类别包括让操作员在机械上或周围的危险。
例如,操作员在机械上的位置可能非常危险,要求在高处的机械设备上进行操作,操作员需要拥有特殊训练,以保证安全。
同时,操作员需要注意周围环境以及机械设备本身,以规避或避免潜在危险。
二、机械危险的具体类型机械危险可以被进一步细分为几个具体类型,包括:1. 机器维修和清洗危险这种类型的危险发生在机械维修或清洗时,包括了不同类型的危险,例如感电、扭伤、断裂、挤压和烫伤等。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分类由机械产生的的危险,是指机械本身和在机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可能来自机械自身、燃料原材料、新的工艺方法和手段、人对机器的操作过程,以及机械所在的场所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
根据《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GB/T15706-2007)标准,由机械产生的机械危险和非机械危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1、机械危险由于机械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的构件、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的固体、流体物质等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作用,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物理因素,以及与机械设备有关的滑绊、倾倒和跌落危险。
2、电气危险电气危险的主要形式是电击、燃烧和爆炸。
电气危害产生的条件有人体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或接近高压电体,静电现象,带电体绝缘不充分而产生漏电,线路短路或过载引起的熔化粒子喷射、热辐射和化学效应,由于电击所导致的惊恐使人跌倒、摔伤等。
3、温度危险人体和高温物体、材料、火焰或爆炸接触,以及热源辐射所产生的烧伤或烫伤;高温生理反应;低温冻伤和低温生理反应;高温引起的燃烧或爆炸等。
产生温度危险的条件有环境温度,冷、热源辐射或直接接触高、低温物体(材料、火焰或者爆炸物等)。
4、噪声污染主要危险源有机械噪声、电磁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等。
根据噪声的强弱和作用时间不同,可造成耳鸣、听力下降、永久性听力损伤、甚至暴震性耳聋等;再有十对生理的影响(包括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还可能是人产生厌烦、精神压抑等不良心理反应;干扰语言和听觉信号从而可能继发其他危险等。
5、振动危险振动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
振动可对人体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严重的振动可能产生生理严重失调等病变。
6、辐射危险某些辐射源可杀伤人体细胞和集体内部的组织,轻者会引起各种病变,重者会导致死亡。
各种辐射源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
(1)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2)非电离辐射包括电波辐射(低频、无线电射频和微波辐射)、光波辐射(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辐射)和激光等。
机电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随着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迅速发展,机电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机电危险有害因素也逐渐增多。
了解机电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对于防范机电事故和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机电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机械危险机械危险是指机械设备或机件带有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死亡。
机械危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机械运动危险机械运动危险是因为机械设备运动导致的人身危险。
机械运动危险包括传动部件、旋转部件、往返运动部件、针锋部件、卷帘部件等。
特别是高速旋转部件,其尖锐的边缘和角度,加上高速运动导致的惯性,造成的危险更为严重。
2. 机械缺陷危险机械缺陷指机械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中存在的缺陷。
这些缺陷可能导致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引起人身危险。
机械设备的缺陷包括零件的断裂、变形、裂纹或磨损;弹簧的老化、疲劳和斑点;电机故障、接线错误和绝缘损坏等。
3. 机械能危险机械能危险是指机械设备所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
当机械设备处于运转和停止的状态时,都可能具有机械能危险。
机械能危险常见的有液压系统、气动系统、机械压力系统等,这些系统中可能积存着高压力、高温度的气体或液体,一旦泄漏就会对人造成伤害。
二、电气危险电气危险是指电器设备或电气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电气危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电击危险电击危险是指电器设备或电气系统中存在的电压带来的人体危险。
通常电压高度、电流大小以及接触方式决定着电击危险的强度。
电流较小时仅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但电流较大时会引起烧伤或心跳骤停等危及生命的后果。
2. 静电危险静电危险是指在电器设备或电气系统维护保养过程中,存在的积累并储存于设备表面的静电所带来的人体伤害。
通常这种伤害表现为较轻的触电,但也有可能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3. 电磁辐射危险电磁辐射危险是指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通常这种辐射属于高频范畴,对于人体的神经和血液系统带来的影响较大,还会产生电离辐射或对眼睛造成刺激等问题。
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按客体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分类按客体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这是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学领域长期延用的分类方法。
(1)危险因素,即导致人员伤亡的因素。
该因素强调危险事件的突发性和瞬间作用,例如,物体打击、切割、电击、爆炸等。
(2)有害因素,即导致人员患病的因素。
该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危险因素的累积作用效果,例如,粉尘、振动、有毒物等。
2.按不利因素的性质分类按不利因素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生理心理因素。
这是前苏联标准规定的分类方法。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的因素。
运转的机器,机械设备的可动部分,能移动的零件、毛坯和材料,破裂结构,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有害气体、噪声、振动、电的危害等。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的因素。
该因素按对人的肌体作用特征不同,又可分为有毒的、刺激的、致癌的、器官病变的化学性危险因素;按进入人体的渠道不同,可分为通过呼吸道。
肠胃消化道、皮肤和粘膜等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的因素。
该因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产物;植物和动物等大机体。
(4)生理-心理性危险和有害的因素。
如:体力负荷过大(长期静态型或动态型的体力超负荷);神经心理负荷过重(脑力过度紧张,个别器官过度紧张,劳动单调或感情负担过重)等。
3.按诱发事故的危险源分类按诱发事故的危险源不同,可分为机械能、化学能、电能、热能、放射能等有害因素。
这是日本青岛贤司根据引发事故的能量形态不同而进行的分类。
4.根据机械设备自身的特点、能量形式及作用方式分类这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参考工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现行国家标准采用的分类方法。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危险,另一类是非机械危险。
其中非机械危险又可分为电气危险、温度危险、噪声危险、振动危险、辐射危险、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违反安全人机学原理产生的危险等。
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由机械产生的危险是指在使用机械过程中,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伤或危害的起源。
由于危险是引起或增加伤害的条件,所以我们常称为危险因素。
危险通常与其他词组合使用,或具体限定其起源的特定性质,如机械危险、电危险、噪声危险等,或预测对人员造成伤害的作用方式,如打击危险、挤压危险、中毒危险等。
还有其他表述形式,在此不-一列举。
机械的危险可能来自机械自身、机械的作用对象、人对机器的操作,以及机械所在的场所等。
有些危险是显现的,有些是潜在的;有些是单一的,有些交错在一起,表现为复杂、动态。
随机的特点。
因此,必须把人、机、环境这个机械加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用安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识别和描述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危险、危险状态以及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为机器的安全设计以及制定有关机械安全标准和对机械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1.按客体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分类按客体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这是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学领域长期延用的分类方法。
(1)危险因素,即导致人员伤亡的因素。
该因素强调危险事件的突发性和瞬间作用,例如,物体打击、切割、电击、爆炸等。
(2)有害因素,即导致人员患病的因素。
该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危险因素的累积作用效果,例如,粉尘、振动、有毒物等。
2.按不利因素的性质分类按不利因素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生理心理因素。
这是前苏联标准规定的分类方法。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的因素。
运转的机器,机械设备的可动部分,能移动的零件、毛坯和材料,破裂结构,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有害气体、噪声、振动、电的危害等。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的因素。
该因素按对人的肌体作用特征不同,又可分为有毒的、刺激的、致癌的、器官病变的化学性危险因素;按进入人体的渠道不同,可分为通过呼吸道。
肠胃消化道、皮肤和粘膜等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的因素。
机电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机电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对工人和设备造成危害和伤害的各种因素,如机械设备的工作压强、高温、高噪声、机械冲击、静电等。
了解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可以有效地应对和预防这些危险因素,保障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机电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机械危险因素机械危险因素是指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运转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伤害因素。
如机械设备上的旋转轴、带齿轮、传动带、链条、飞轮等零部件可能在运转中产生的旋转、推挤、撞击等因素,从而造成机械危险。
机械设备的危险源主要包括机械缺陷、设备故障、机械损坏、不安全操作等,使用机械设备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步骤,同时也需要做好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2. 电气危险因素电气危险因素是指在电气设备运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伤害因素,如电击、电火花、静电等,伤害严重程度与电流大小直接相关。
因此,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要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步骤,使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和保护设施,并确保电气设备的地线接地正常,并注意维护设备的绝缘性能。
3. 化学危险因素化学危险因素主要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化学物质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例如化学物质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眼睛灼痛、呼吸困难等健康问题,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使用化学物质时,必须要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步骤,使用符合标准的化学品和化学设备,并确保对化学品进行正确的储存和处理。
4. 辐射危险因素辐射危险因素是指放射性物质和非电离辐射等各种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辐射危险因素可引起疾病、遗传损伤和癌症等。
因此,在使用辐射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步骤,掌握正确的防护技能和防护设施,确保正确的使用辐射设备,避免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5. 环境危害因素环境危害因素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噪声、耗能等情况。
如工业废水、废气、噪声、震动、辐射等,这些危害因素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机械事故造成的伤害种类(新编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机械事故造成的伤害种类(新编版)(1)由机械产生的危害由机械产生的危害是指在使用机械过程中,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伤或危害的根源和状态,它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机械危害,其主要形式有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戳扎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另一类是非机械危害,包括电气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辐射危害、温度危害、材料或物质产生的危害、未遵守安全人机学原则而产生的危害等。
(2)机械设备伤害事故在生产作业中,机械设备的操作者与机械设备的某个局部发生接触,形成一个协调的运动体系。
当这个体系的两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很小。
如果这一体系的某一个方面出现非正常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互相冲突而造或事故,使操作者受到伤害。
机械设备造成人员伤害的事故一般有以下凡种:●机械设备零、部件做旋转运动时造成的伤害机械设备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
其中有的零、部件是固定不动的,有的零、部件则需要运动,而运动形式最多、最广泛的是旋转运动。
例如机械设备中的齿轮、皮带轮、滑轮、卡盘、轴、光杠、丝杠、联轴节等零、部件都是做旋转运动的。
●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做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我们使用的机械设备,它的某些零、部件是做直线运动的。
例如锻锤、冲床、切板机的施压部,牛头刨床的床头,龙门刨床的床面以及桥式吊车大、小车和升降机构等等,都做直线运动。
文件编号:TP-AR-L2181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正式版)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静止的危险1.1 切削刀具的刀刃。
1.2 机械加工设备突出较长的机械部分。
1.3 毛坯、工具、设备边缘锋利飞边和粗糙表面。
1.4 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平台。
2 直线运动的危险2.1 接近式的危险a. 纵向运动的构件,如龙门刨床的工作台、牛头刨床的滑枕、外圆磨床的往复工作台;b. 横向运动的构件,如升降式铣床的工作台。
2.2 经过式的危险a. 单纯作直线运动的部位,如运转中的带链;b. 作直线运动的凸起部分,如运动中的金属接头;c. 运动部位和静止部位的组合,如工作台与底座的组合;d. 作直线运动的刃物,如牛头刨的刨刀、带锯床的带锯。
3 旋转运动的危险1 卷进单独旋转机械部件中的危险,如卡盘、迸给丝杆等单独旋转的机械部件以及磨削砂轮、铣刀等加工刃具。
2 卷进旋转运动中两个机械部件间的危险,如朝相反方向旋转的两个轧辊之间,相互啮合的齿轮。
3 卷进旋转机械部件与固定构件间的危险,如砂轮与砂轮支架之间,传输带与传输带架之间。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分类(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分类(新编版)
由机械产生的的危险,是指机械本身和在机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可能来自机械自身、燃料原材料、新的工艺方法和手段、人对机器的操作过程,以及机械所在的场所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
根据《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GB/T15706-2007)标准,由机械产生的机械危险和非机械危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1、机械危险
由于机械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的构件、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的固体、流体物质等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作用,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物理因素,以及与机械设备有关的滑绊、倾倒和跌落危险。
2、电气危险
电气危险的主要形式是电击、燃烧和爆炸。
电气危害产生的条件有人体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或接近高压电体,静电现象,带电体绝缘不充分而产生漏电,线路短路或过载引
起的熔化粒子喷射、热辐射和化学效应,由于电击所导致的惊恐使人跌倒、摔伤等。
3、温度危险
人体和高温物体、材料、火焰或爆炸接触,以及热源辐射所产生的烧伤或烫伤;高温生理反应;低温冻伤和低温生理反应;高温引起的燃烧或爆炸等。
产生温度危险的条件有环境温度,冷、热源辐射或直接接触高、低温物体(材料、火焰或者爆炸物等)。
4、噪声污染
主要危险源有机械噪声、电磁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等。
根据噪声的强弱和作用时间不同,可造成耳鸣、听力下降、永久性听力损伤、甚至暴震性耳聋等;再有十对生理的影响(包括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还可能是人产生厌烦、精神压抑等不良心理反应;干扰语言和听觉信号从而可能继发其他危险等。
5、振动危险
振动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
振动可
对人体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严重的振动可能产生生理严重失调等病变。
6、辐射危险
某些辐射源可杀伤人体细胞和集体内部的组织,轻者会引起各种病变,重者会导致死亡。
各种辐射源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
(1)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2)非电离辐射包括电波辐射(低频、无线电射频和微波辐射)、光波辐射(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辐射)和激光等。
7、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
(1)接触或吸入有害物,可能是有毒、腐蚀性或刺激性的液、气、雾、烟和粉尘等。
(2)生物(如霉菌)和微生物(病毒或细菌)、致害动物、植物及动物的大机体等。
(3)火灾与爆炸危险。
(4)料堆(垛)坍塌、土/岩滑动早晨淹埋所致的窒息危险。
8、未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产生的危险
由于机械设计或环境条件不符合安全人机工程原则,存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能力不协调之处,可能产生以下危险。
(1)对生理的印象。
起负荷、长期静态或动态操作姿势、超劳动强度导致的危险。
(2)对心理的影响。
由于精神负担过重而紧张、生产结构过缓而松懈、思想准备不足而恐惧等心理作用而产生的危险。
(3)对人操作的影响。
表现为操作偏差或失误的危险等。
(4)其他影响。
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气温、湿度、气流、照明灯作业环境。
9、综合性危险
存在于机械设备及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涉及面很宽,既有设备自身造成的危害。
又有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也有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因素,还有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条件差(如负荷操作)等原因带来的灾害,表现为复杂、多样、动态、随机的特点。
有些
单一危险看起来微不足道,当他们组合起来时就可能发展为严重危险。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