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报废作业
- 格式:ppt
- 大小:725.00 KB
- 文档页数:9
1 目的杜絕或避免材料浪費,使本公司物料報廢作業能夠有效運行。
2 範圍凡本公司之零件、半成品、成品之報廢作業均屬之。
3 組織與權責3.1 報廢品申請:品保/倉管/製造3.2 報廢品鑑定:品保3.3 報廢品批準:總經理或其代理人3.4 報廢作業執行:倉管/相關部門4 作業內容4.1 原物料報廢:4.1.1 倉儲之原物料,因長期存放或儲存不當,造成原物料不能使用時,由倉儲部門填寫[報廢申請單](QR1303-01),申請報廢。
4.1.2 IQC負責原物料報廢之鑑定,並在[報廢申請單](QR1303-01)上填寫檢驗結果及處理意見,並由品管負責人審查確認。
4.1.3 [報廢申請單]由倉儲部門交總經理批示,同意報廢後,由倉儲人員與相關部門協調進行報廢作業。
4.1.4 IQC查庫時,發現原物料品質不良,需申請報廢,可直接填寫[報廢申請單]經品保部門主管確認,總經理批準後,知會倉管對報廢物料做相應處理。
4.2 制程零件、半成品報廢:4.2.1 制造過程中,由作業員或巡檢挑出之不良品,如無法修補則列入報廢處理。
4.2.2 需報廢之半成品,由品檢開立[報廢申請單]經品管主管審查,總經理批準後,知會倉管做報廢處理。
4.3 委外加工之產品、成品報廢作業:4.3.1 委外加工之產品及成品在包裝前,經最終檢驗員及包裝作業人員挑出之不良品,無法修補則列入報廢處理。
4.3.2 需報廢之成品,由最終檢驗員填寫[報廢申請單]經品管主管審查,總經理核準後,交倉儲部門做報廢處理。
4.3.3 成品在出貨前,經出貨檢驗發現之不良品需報廢,由出貨檢驗員填寫[報廢申請單],經品管主管審查,總經理核準,交倉儲部門做報廢處理。
5 相關文件、附件、表單﹕5.1 不合格品保理程序(QP1301)5.2 進料檢驗辦法(QP1005)5.3 制程巡檢辦法(QP1001)5.4 制程管制程序(QP0901)5.5 物料鑑審辦法(QP1303)5.6 最終檢驗辦法(QP1002) 5.7 報廢申請單(QR1302-01)。
报废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报废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和指导报废作业流程,确保报废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而制定的。
本指导书适合于公司内部所有报废作业的执行,旨在保障公司资产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二、报废作业流程1. 报废申请1.1 报废申请人填写报废申请表,包括报废物品名称、数量、原因等信息。
1.2 报废申请表需经报废物品的责任人审核确认后,方可进入下一步流程。
2. 报废审批2.1 报废申请表交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
2.2 相关部门负责人根据报废物品的实际情况和公司政策进行审批,审批结果需在报废申请表上签字确认。
2.3 若报废物品价值较高或者涉及重要设备,需要报废委员会审批后方可继续下一步流程。
3. 报废准备3.1 报废物品的责任人根据审批结果,进行报废准备工作。
3.2 报废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拆解、处理等环节,需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和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4. 报废执行4.1 报废物品的责任人组织执行报废工作。
4.2 报废物品需进行分类、包装,并填写相应的报废记录。
4.3 报废物品的运输和处理需符合相关法规和环保要求。
5. 报废记录5.1 报废物品的责任人需填写详细的报废记录,包括报废物品的名称、数量、处理方式等信息。
5.2 报废记录需存档并交由相关部门进行管理。
三、报废作业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报废作业过程中,务必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2. 环保要求报废作业需符合环保要求,包括合法处理报废物品、妥善处置有害物质等。
3. 资产管理报废作业需与资产管理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报废物品的及时清理和更新。
4. 监督检查相关部门需定期对报废作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作业流程的规范执行。
四、报废作业指导书的修订和审查1. 修订报废作业指导书的修订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修订建议,并经报废委员会或者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修订。
2. 审查报废作业指导书的审查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确保指导书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产品报废管理制度(通用)(一)引言概述:
产品报废管理制度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精确控制和管理产品报废行为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通过五个大点来阐述通用的产品报废管理制度。
一、制定产品报废管理策略
1.明确报废标准与报废流程
2.制定报废分类与等级
3.建立报废审核机制
4.确定报废责任与追责机制
5.培训员工对报废管理策略的理解和遵守
二、完善产品报废登记与台账管理
1.建立专业的报废登记系统
2.规范报废登记流程与操作规范
3.记录详尽的报废信息和原因
4.建立报废台账,并定期进行审核与归档
5.加强报废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三、加强产品报废事前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品质控制标准
2.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
3.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
4.组织质量培训与技术交流
5.强化生产工艺改进和流程优化
四、优化产品报废处理流程
1.建立高效的报废处理团队
2.规范报废处理流程与操作规范
3.明确报废处理的质量验收标准
4.开展节约资源与环保意识教育
5.探索可再利用的报废物处理方案
五、加强产品报废监督与持续改进
1.建立报废管理绩效评估机制
2.开展内部审计与外部认证
3.建议不断完善报废管理制度
4.定期组织报废问题的交流研讨会
5.分析报废率与成本的关联,积极开展成本控制措施
总结:通过制定产品报废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策略、建立登记与台账管理、预防措施、处理流程以及监督与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产品报废行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费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持续改进产品报废管理制度,适应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需求。
报废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报废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和指导企业内部报废作业流程而制定的文件。
本指导书旨在确保报废作业的合规性、高效性和安全性,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需要进行报废作业的部门和岗位。
二、术语定义1. 报废:指由于设备、物品或者资产的老化、损坏、失效等原因,再也不具备使用价值,需要进行处理或者销毁的行为。
2. 报废作业:指对报废设备、物品或者资产进行处理或者销毁的一系列操作和流程。
3. 报废申请:指部门或者岗位向上级申请报废设备、物品或者资产的行为。
4. 报废审批:指上级对报废申请进行审批,并决定是否批准报废的行为。
三、报废作业流程1. 报废申请(1)部门或者岗位发现设备、物品或者资产已经损坏、老化或者失效,无法继续使用时,需填写报废申请表。
(2)报废申请表包括报废原因、报废设备、物品或者资产的基本信息、报废的预估价值等内容。
(3)报废申请表需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提交给资产管理部门。
2. 报废审批(1)资产管理部门收到报废申请表后,进行初步审查,确保申请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资产管理部门将报废申请表转交给上级领导进行审批。
(3)上级领导审批通过后,将报废申请表返回给资产管理部门。
3. 报废处理(1)资产管理部门根据报废申请表中的信息,制定具体的报废处理方案。
(2)报废处理方案包括报废设备、物品或者资产的具体处理方式,如销毁、拍卖、捐赠等。
(3)资产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协调,确保报废设备、物品或者资产按照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4. 报废记录(1)资产管理部门需对每一个报废作业进行记录,包括报废设备、物品或者资产的基本信息、报废原因、处理方式、处理结果等。
(2)报废记录应当保存至少三年,以备审计和追溯需要。
四、报废作业的注意事项1. 安全性(1)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殊性质的设备、物品或者资产,需采取安全措施,确保报废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2)报废作业场所应当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如通风、防火等。
成品、半成品报废制度范本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成品和半成品的报废管理流程,确保废品的及时处理、分类和处置,以减少损失和环境污染。
为此,公司制定了以下成品和半成品报废制度。
二、定义和分类1. 成品:指已经完成加工和质检的产品,符合公司质量标准的物品。
2. 半成品:指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和组装才能成为最终成品的产品。
3. 报废:指成品和半成品因质量问题、过期、损坏或其他原因无法继续使用的物品。
三、报废流程1. 发现报废物品:- 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可能需要报废的成品或半成品时,应立即通知所属部门负责人。
2. 验证报废物品:- 部门负责人进行初步验证,确认报废物品的问题及其可继续利用的可能性。
- 如有必要,部门负责人可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详细检查和试验,以确立报废的合理性。
3. 报废申请:- 部门负责人根据验证结果填写报废申请表,包括报废物品的名称、数量、质量问题描述等详细信息。
- 报废申请表需附上证据材料,如照片、测试报告等。
4. 审批:- 部门负责人将报废申请表提交给公司的报废物品审批人员进行审批。
- 报废物品审批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成本、质量、环境等因素决定是否批准报废。
5. 处理和处置:- 批准报废后,部门负责人负责将报废物品按照公司规定的分类进行处理和处置。
- 可能的处理方式包括:内部维修、外部售卖、捐赠、回收等。
- 部门负责人需在报废物品记录表中详细记录处理和处置的情况。
6. 监督和评估:- 公司设立报废物品监督和评估机构,定期对报废物品的处理和处置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
- 监督和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报废管理的依据,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减少报废损失。
四、相关责任1. 部门负责人:- 负责组织成品和半成品的报废工作,包括发现、验证、申请、处理和处置等环节;- 确保报废物品记录表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更新;- 负责报废物品的分类和合理利用,以减少废品对环境的污染。
2. 报废物品审批人员:- 负责审核和批准报废申请,确保报废处理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提供审批结果。
食品厂资产报损报废作业流程一、概述食品厂作为生产企业,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资产报损和报废情况,包括生产设备、原材料、成品等。
对于这些报损和报废资产的处理,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作业流程,以确保资产的合理利用和准确记录。
二、作业流程1.报损资产登记任何一项资产报损时,相关部门(例如生产部门)应及时将报损资产登记,并填写报损申请表,包括报损资产名称、报损数量、报损原因等信息。
登记时应注明报损时间和责任人。
2.上级审核报损申请表需要提交至上级部门(例如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审核。
审核人需要核对报损原因的合理性,并审查报损数量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3.报损审批审核通过后,上级部门需进行报损审批。
审批人需要确认报损原因充分,并确保报损后对生产和运营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4.资产移交审批通过后,报损资产将被移交给指定责任人。
责任人需要签署资产转移单,并在该单上注明交接时间和资产状态。
5.现场处理责任人接收报损资产后,应进行现场处理。
根据不同的报损情况,处理方式可以包括报废、修理、二次利用等。
现场处理时应记录处理结果和相关费用,并填写资产作业记录。
6.报损核算负责资产核算的部门(例如财务部门)会对报损资产进行核算。
核算时需要验证现场处理结果和相关费用,确保核算准确。
7.报废处理对于不能修复或无法再利用的报损资产,应进行报废处理。
报废资产需要进行书面备案,并填写报废清单,包括报废资产名称、数量和备案人等信息。
8.资产减值准备对于部分报损资产,可能需要进行减值准备。
负责资产管理的部门需根据会计准则和企业政策,制定相应准备规则并进行准备操作。
9.绩效考核报损资产的处理结果会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相关部门(例如生产部门和维修部门)需要根据处理结果进行绩效评估。
三、流程监督为确保报损报废流程的规范执行,可以采取以下监督措施:-定期开展内部审计,检查报损报废事项的登记记录和处理过程。
-建立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涉及报损报废的人员进行评估。
不良品、报废品报废作业规定
第一条目的
为了明确、规范本公司定期提报处理不良品、报废品的报废实施,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宁波龙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宇兴电子有限公司”。
第三条不良品、报废品的相关规定
3.1 仓库是不良品、报废品处理的发起部门,仓库经理是不良品、报废品的发起人。
3.2 仓库经理可定期发起、不定期发起不良品、报废品的处理流程。
定期发起的周期为一个季度,每个季度末财务结账日前,为发起日。
3.3 不良品、报废品专题会议为处理方式,参加会议人员为采购员、IQC或FQC、PMC、材料会计、公司负责人等。
3.4 不良品、报废品处理方式为“返修”、“退供应商”、“变卖”。
3.5 不良品、报废品处理涉及的单据为【其他出库单】。
3.6 【其他出库单】为一式三联,第一联(白)账务员、第二联(红)财务、第三联(黄)物控员分别保存。
第四条不良品、报废品报废作业流程
1、作业流程
第五条不良品、报废品报废作业指导书
5.1 ECN变更执行报废处理、车间作业不良、呆滞形成、客户取消订单等所形成的不良品、报废品,处于不良品仓、报废仓待处理的物料。
5.2 仓库汇总不良品仓、报废仓的数据,并以金额大小顺序排列。
5.3 仓库发起不良品、报废品处理会议。
并在会上有工程师、工艺员和采购员共同确定是否报废,并经财务和公司领导签核同意。
5.4 报废变卖有仓库、行政、财务、物业三方统一见证下变卖。
报废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报废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和指导企业内部报废物品的处理流程而制定的文件。
报废物品是指因损坏、过期、老化或其他原因无法继续使用的物品,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置,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浪费。
本指导书旨在确保报废物品的安全处理,并提供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以保证报废作业的高效和合规。
二、报废作业流程1. 报废物品鉴定(1) 由相关部门或人员对待报废物品进行初步鉴定,确认其是否符合报废条件。
(2) 鉴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物品是否损坏、是否过期、是否无法修复等。
(3) 鉴定结果应记录在报废物品清单中,并进行签字确认。
2. 报废物品分类(1) 根据报废物品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如电子设备、办公用品、化学品等。
(2) 根据不同的分类,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和操作要求。
3. 报废物品处置(1) 根据报废物品的分类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如回收、销毁、处理等。
(2) 对于需要回收的报废物品,应与合格的回收单位签订回收协议,并按照协议要求进行操作。
(3) 对于需要销毁的报废物品,应选择符合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的销毁单位进行处理。
(4) 对于需要处理的报废物品,应按照相关的处理要求进行操作,并确保处置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报废物品记录与归档(1) 对每一次报废作业,应编制相应的报废物品清单,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报废物品的名称、数量、鉴定人员、处置方式等。
(2) 报废物品清单应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日后查询和审计。
5. 报废作业监督与评估(1) 设立报废作业监督岗位或委派专人负责监督报废作业的执行情况。
(2) 定期进行报废作业的评估,包括报废物品处理效率、环保指标等,以改进和优化报废作业流程。
三、报废作业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报废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环境的安全。
2. 法律法规遵守报废作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遵守环保、安全、劳动等方面的相关规定。
报废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报废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和指导企业在处理报废物品时所需进行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本指导书旨在确保报废物品的处理符合环保法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确保员工在处理报废物品时的安全。
二、报废物品的定义报废物品指的是已经达到使用寿命、无法继续使用或修复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旧电子设备、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
三、报废作业流程1. 报废物品登记(1) 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或报废物品管理员填写报废物品登记表,包括报废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等信息。
(2) 报废物品登记表需经相关部门负责人或报废物品管理员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2. 报废物品分类(1) 根据报废物品的性质和材料,将其进行分类,如电子设备、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等。
(2) 分类后的报废物品需进行标识,以便于后续处理。
3. 报废物品暂存(1) 将报废物品暂存于指定的仓库或场地,确保其安全和完整。
(2) 仓库或场地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确保报废物品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4. 报废物品清理(1) 根据报废物品的不同性质和材料,采取相应的清理方法,如拆解、破碎、分离等。
(2) 清理过程中应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确保员工的安全。
5. 报废物品处理(1) 根据报废物品的不同性质和材料,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回收、再利用、焚烧等。
(2) 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环保法规要求,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6. 报废物品记录(1) 每一次报废作业都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报废物品的名称、数量、处理方式、处理结果等。
(2) 报废物品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日后查阅和核对。
四、报废作业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报废作业时,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2. 环保要求:报废物品的处理应符合相关环保法规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资源利用:对于可以回收和再利用的报废物品,应尽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
1.目的﹕規范存貨報廢作業的內容。
2.權責單位﹕主管單位:生產資材部配合單位:品工保、管理財務部、研發部、業務部、臺南3.相關文件:《存貨報廢作業獎懲管理條列》《存貨檢驗作業細則》4.相關表單:《呆滯或不良存貨報廢申請表》《庫齡表》《員工獎懲記點記錄表》《Bin卡》5.作業范圍﹕自〔存貨報廢需求〕至〔完成存貨報廢〕止之相關作業細則。
6.作業流程說明6.1存貨報廢需求﹕6.1.1存貨報廢需求之限制a.為呆滯料且無使用價值或殘餘價值。
b.因設變使得存貨已無再利用價值。
c.因請採購或是業務訂單變更使得存貨已無再利用價值。
d.客退存貨報廢依《銷退作業細則》之規定執行,故不適用此一細則。
e.存貨檢驗報廢依《存貨檢驗作業細則》之規定執行,故不適用此一細則。
6.1.2對帳員依《庫齡表》,完成《呆滯或不良存貨報廢申請表》。
6.1.3《呆滯或不良存貨報廢申請表》內容主要包含下列幾點:a.報廢的規格、料號、報廢數量、單位成本、報廢金額、已提列備抵損失、應補提損失b.報廢的原因c.財務意見:是否要分批作業、何時可以作業d.關務意見:是否需要報關、何時報關e.工程意見:是否可做為其它替代料f.採購意見:供貨商能否回收g.業務意見:是否有其它客戶可以銷售h.部門主管審核i.廠主管核決6.1.4《呆滯或不良存貨報廢申請表》核決的結果a.〔同意〕,由對帳員寫《簽呈》呈報至執行董事核決。
b.〔不同意〕,報告退回對帳員取消本次報廢作業。
6.3轉單作業6.3.1對帳員依《呆滯或不良存貨報廢申請表》在ERP系統中開立《報廢單》。
詳細操作如下:進入ERP系統9-2-5內 1.按A新增,輸入單頭SR12.輸入備註3.按OK(PS:庫存呆滯料與客退品報廢單,分開開立)6.3.2《報廢單》列印:參照《雜項發料作業細則》6.2轉單列印作業6.3.3《報廢單》共一式四聯:a.第一聯(白聯):文控留存備查b.第二聯(紅聯):倉庫留底聯c.第三聯(藍紅聯):倉庫留底聯d.第四聯(黃聯):倉庫對帳員過帳留底聯6.3.4對帳員開立《報廢單》且簽核後,將《報廢單》《呆滯或不良存貨報廢申請表》《簽呈》送交倉管處理報廢品。
超市商品报废处理作业流程1. 目的本流程旨在明确店铺商品报废作业的标准和流程。
2. 适用范围本流程适用于各店的商品报废工作。
3. 参照标准ISO91:2/DIS版标准4. 相关文件4.1 《商品损耗管理办法》4. 2 《积压和滞销商品处理流程》4. 3 《商品保质期管理和商品处理规定》5.名词解释7.5. 1报废商品:是指销售商品无法再进行销售,并且无法退货的商品。
6.职责6. 1 营运主管负责提出商品报废申请。
6. 2 营运经理、店长或店值班负责商品报废申请的审核。
6. 3 防损、收货负责商品报废的检核工作。
6. 4 收货部录入员负责库存更正工作。
6. 5 财务部负责商品报废相关单据的审核工作。
7.作业程序7.1报废原则7.1.1超过保质期限之商品7.1.2已变质的商品7.1.3法维修的商品7.1.4已损毁的商品7.1.5无法销售的商品尽量与厂商退货处理,若无法退货方可以报废处理。
7. 2申请报废7.2.1、营运部组认为其销售商品无法销售,并且符合报废原则、达到报废程度,则填写商品报废单,提出申请,经经理、店长或店值班核准后,方可进行报废处理。
7.2.2、商品报废单上任何栏位内容都应具实填写,否则不予报废处理。
7.2.3、商品报废单一式两联,第一联为申请部组联,第二联为防损联。
办理报废7.2.3.1营运部组在获得准予商品报废后,在当日内将办理商品报废。
商品报废时间为当日闭店后。
7.2.3.2营运人员携带报废商品及商品报废单从收货出口携出,须会同收货、收货出口处的防损人员检查,防损人员在确认单货相符的同时,还须确认该商品是否达到报废程度,否则不准许该人员将商品带出本公司规定范围。
7.2.3.3商品报废单上任何一个核准栏位无人签名时,收货、防损应拒绝办理报废处理。
7.2.3.4防损在办理完商品报废后,须在商品报废单上签名确认,并留存防损联。
7.2.3.5报废商品之处理:报废商品于营运、防损、收货、店值班四方签。
报废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报废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和指导企业在处理报废物品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以确保报废物品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涉及报废物品处理的部门和人员。
二、报废作业流程1. 报废物品鉴定1.1 根据企业内部规定,确定报废物品的标准和条件。
1.2 对报废物品进行鉴定,包括物品的状况、价值和可回收性等方面。
1.3 根据鉴定结果,将报废物品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
2. 报废物品处理2.1 可回收物品处理2.1.1 对于可回收的报废物品,应优先考虑进行再利用或者二次加工。
2.1.2 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将可回收物品进行分类、清洁和包装。
2.1.3 将分类好的可回收物品送往指定的再利用或加工单位。
2.2 不可回收物品处理2.2.1 对于不可回收的报废物品,应按照环保规定进行安全处理。
2.2.2 根据不同的报废物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如焚烧、填埋或化学处理等。
2.2.3 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污染环境和造成人身伤害。
3. 报废物品记录和报告3.1 对于所有的报废物品,应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报告制度。
3.2 记录包括报废物品的种类、数量、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等信息。
3.3 报告应定期上报给相关部门,以便监督和评估报废物品处理工作的效果。
4. 报废物品安全管理4.1 对于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的报废物品,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4.2 在处理过程中,应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和器材,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4.3 对于特殊的报废物品,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5. 报废物品培训和宣传5.1 对于涉及报废物品处理的人员,应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5.2 培训内容包括报废物品的鉴别、处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5.3 宣传工作应加强,提高员工对报废物品处理的重视和意识。
三、报废物品处理效果评估1. 定期对报废物品处理工作进行评估,包括处理方式的合理性和效果的满意度等。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报废物品处理工作的方法和流程。
报损报废流程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报损报废流程一:目的规范商品日常管理,登记并销毁无法销售和无法退货的破损商品,加快对问题商品的处理速度,有效控制商品库存和毛利。
二:定义在销售过程中,因出现品质问题,影响正常销售必须折价或废弃的商品。
三:报损报废范围:1.该商品确定为无法销售的单品2.商品已损坏3.包装破损且无法重新包装的4.空包装5.被盗四:报损报废的职责仓库:负责库存产品的报损及报废盘点及申请。
五:工作流程报废作业流程图(见附件一)仓管应准时上报一个月未动库存,营运经理依仓管上报的数据及时反馈给公司的销售部门,采购部及市场部,由市场部进行资源整合。
每月盘点后,对于须报废之产品,由仓管及时提报《报废申请单》,说明报废原因及数量,交营业部经理审核,品保部、财会部会签,最后依有关财务核决权限规定(损失之认列类)进行核准。
报损报废单一式三联,第一联交填单部门,第二联交品保部,第三联交财务部记账。
《报废申请单》核准后,交仓管将商品运至销毁点进行彻底销毁。
销毁前应由仓管对销毁商品进行盘点记录,同时,仓管员应对报废品及时进行处理,报废时必须拍照,相关人员共同监毁。
商品处理完后,由仓管部将照片连通报废申请单订在一起,并做好登记,编号,然后存档备查。
单据存档时间:2年。
仓管应与当日将报损报废商品的清单交帐务员及时进行系统帐务处理,并同财务部共同销账,以确保双方库存数量一致性。
商品因破损而要变价销售,应由行政主管,仓库主管,营运经理,总经理共同核价才可以折价销售,绝对不允许未经授权私自折价或者折价而未作记录。
报损品如能销售,销售款由仓管填写《缴款单》,交出纳签收,作相应会计处理,同时《缴款单》及时寄回财会部,款项由出纳及时划回公司财会部。
每周仓库记账员要统计报损报废商品总数量,总金额,报仓库主管汇总并分析损耗原因并协同相关部门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控制损耗。
报废品作业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目的/Objective建立报废品作业流程,规范报废品管理.2.0范围/Scope所有待报废产品或材料.3.0 相关部门/Responsible Departmen生产部质量部工程部采购部4.0 流程/Procedure4.1 原材料不良报废在生产过程中,因原材料外观或功能严重不良而需作报废处理,每天由当线物料员或领班整理并填写“不良报废记录卡”固定时间送至报废物料判定区,由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确认,可以使用的须及时处理,不可以使用的放在物料判定区并注明状态,物料组核实后收集起来,填写物料流动卡(MM-04-011-A),每周一由生产部主管审核,原材报废时需加签到QA主管后方可将待报废材料转至报废仓.仓管需通知采购人员定期对报废材料作出处理.4.2 半成品/成品报废在生产过程中, 因制程原因或人为原因导致半成品或成品需作报废处理, 每天由当线物料员或领班整理并填写“不良报废记录卡”固定时间送至报废物料判定区,由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确认,可以使用的须及时处理,不可以使用的放在物料判定区并注明状态,物料组核实后收集起来,填写物料流动卡(MM-04-011-A),每周一由生产部主管审核后转至报废仓.仓管人员需定期对报废品作出处理.对于生产线产生的半成品/成品不良,如果不良率低于(含)0.3%且经工程部门分析判定不可维修,则这些不良可进行报废处理。
如果不良率大于0.3%,则相关部门需进行问题分析改善。
4.3 维修品报废维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若遇无法维修而须作报废处理, 每天由当线物料员或领班整理并填写“不良报废记录卡”固定时间送至报废物料判定区,由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确认,可以使用的须及时处理,不可以使用的放在物料判定区并注明状态,物料组核实后收集起来,填写物料流动卡(MM-04-报废品作业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11-A), 每周一由生产部主管审核后方可转至报废仓.仓管人员需定期对报废品作出处理.4.4 治工具/设备报废治工具/设备报废,须由保管单位人员填写报废报告(QA-04-048-A) 并贴上红色“不良报废记录卡”,由该部门主管或以上员核准后,方可实行报废. 若报废金额超过50美元须由最高主管核准后方可作报废处理. 所报废的治工具/设备均需在其履历表上如实填写以做备案存档. 若为客户提供之产品须由客户核准后方可作报废处理并记录.5.0 记录和保管要求/Record and Retention Requirement至少保留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