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论文
- 格式:pdf
- 大小:177.56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0例患有骨性关节炎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均来源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将采用常规治疗的100例病人作为参照组,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100例病人作为试验组。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度和关节恢复情况。
结果: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参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
结论:中医骨科康复治疗骨性关节炎,对减轻病人疼痛、促进病人关节恢复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医骨科;康复治疗;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病人长伴有行动障碍、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并且该疾病病程较长、难以治愈,对病人日常活动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对病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1]。
既往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治疗,近期效果明显,但长时间用药会降低药物敏感度,远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我院特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00例患有该疾病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探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该病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0例患有骨性关节炎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均来源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100例。
参照组男女比例为59:41,年龄最小值为58岁,最大值为76岁,均龄(67.63±2.47)岁;患病时间最短1年,最长8年,平均(4..63±1.44)年。
试验组男女比例为57:43,年龄最小值为59岁,最大值为75岁,均龄(67.36±2.47)岁;患病时间最短1年,最长7年,平均(4.31±1.54)年。
全部病人经告知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本次使用药物无过敏反应,一般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别(P>0.05),存在可比性。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关节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但随着中医药的逐渐被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机制。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和选择。
一、中医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的疗效。
针灸疗法能够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僵硬感,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药内服和外敷也被证实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在一项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中,研究者发现,针灸与中药的联合治疗能够显著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这些研究成果表明,中医疗法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除了临床疗效,中医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中医认为,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与气血循环障碍、气滞血瘀、阴阳失衡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核心理念在于通则达象、疏通经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调节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促进机体的自我调节和修复,从而达到缓解膝骨性关节炎症状的目的。
中药内服和外敷能够改善气血循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达到镇痛、消肿、调节内分泌等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为中医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为中医药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解释和支持。
三、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前景总结: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逐渐显现,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的澄清将有助于中医药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未来,我们期待中医药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和福祉。
我们也希望中医药与西医药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共同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
传统的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在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针灸、中药熏蒸、推拿按摩等,具有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等特点。
针灸是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核心手段之一。
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提高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针灸还能通过调整人体内分泌系统,促进软骨修复,提高关节的功能。
中药熏蒸也是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
中药熏蒸采用中药药材煮熟后产生的蒸汽,通过热熏的方式渗透肌肤,起到温热、活血化瘀的作用。
中药熏蒸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按摩操作,可以直接刺激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增加关节的灵活度,改善关节的功能。
推拿按摩还能调节人体气血的运行,促进软骨修复,减少关节炎症。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具体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对于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可以采用针灸、中药熏蒸和推拿按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对于中晚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还可以结合中药内服,加强对全身的调理,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中医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
中医治疗是一种较为缓慢的治疗方法,需要持续的治疗和调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在进行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时,患者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持治疗过程,才能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1. 引言1.1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概念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是一种结合中医学和骨科学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调理患者的体质和骨骼系统,促进康复和治疗各类骨科疾病。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强调整体调理,注重病因病机的分析和诊断,倡导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针灸、推拿按摩、中药熏洗、运动疗法等多种治疗手段结合使用,通过综合施治来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综合运用中医经络理论和骨科知识,通过诊断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强调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以及祛邪扶正的治疗原则,旨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促进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不仅关注疾病的症状缓解,更注重调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达到治疗、康复和预防的综合效果。
通过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复发和进展。
1.2 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由于膝关节软骨退变和破坏引起。
其发病原因包括年龄因素、先天畸形、关节受伤、过度使用、肥胖、关节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受限、关节肿胀、关节卡紧等症状。
患者常常在行走、爬楼梯、下蹲等活动时感到明显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变形和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和康复的疾病,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疗法、中药熏洗疗法和运动疗法等多种综合手段,可以有效缓解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了解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对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康复措施至关重要。
1.3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传统中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病机主要是气滞血瘀导致,因此需要通过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来改善病情。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摘要】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在膝骨性关节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原理是通过调理人体气血、通经活络、强筋壮骨,改善关节功能。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等。
这些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为患者带来明显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恢复关节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探讨、治疗原理、中医药物、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有效性、展望、临床实践、关节炎治疗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僵硬、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等症状。
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膝关节软骨受损、关节间隙变窄、软骨磨损和骨质增生等引起的。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膝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膝骨性关节炎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
在传统医学中,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被广泛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
通过中医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手段,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探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性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常常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中医药有着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能够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调理,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相较于西医的治疗方式,中医注重整体调理、标本兼治,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性。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04—2015年07间于武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有患者43例。
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VAS与JOA评分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7.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9.07%,治疗组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老年骨性关节炎应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VAS与JOA评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骨性关节炎为临床老年患者多发病,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深及社会活动量的增加,骨性关节炎疾病病发率持续上涨,甚至发展成为临床主要慢性病症。
目前,临床针对此类疾病常行基础西药治疗,然由于长时间的西药服用致使不良反应出现,降低临床效果。
因此,探讨安全、有效疗法成为临床急需解决问题。
为了进一步观察老年性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本文将我院收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04—2015年07间于武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选患者均通过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1]予以确诊。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有患者43例。
对照组43例患者,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最小62岁,年龄最大85岁,平均年龄(69.8±4.8)岁;患者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2±1.3)年。
治疗组43例患者,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最小61岁,年龄最大88岁,平均年龄(70.5±4.5)岁;患者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9±1.5)年。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目的探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
对照组予布洛芬口服治疗,而治疗组采用中医骨科综合康复治疗,其中主要包括手法推拿、中药熏洗以及内服等。
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并进行V AS、JOA评分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组治疗后的V 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西药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安全可靠。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Methods 100 case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ibuprofen orally,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rehabilitation therapy,mainly including massage,Chinese herbal fumigation and washing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and so forth. After 4 courses of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ies of the groups were evaluated,and the V AS,JOA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4%,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4%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fter treatmen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V AS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but JOA score was higher,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no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s better,which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and is safe and reliable.[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Rehabilitation therapy;Knee osteoarthritis;Pain骨性關节炎是临床较常见的中老年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该疾病主要表现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僵硬等。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骨质改变和软骨磨损等原因引起的慢性关节损害,常见于老年人,常见关节为膝、髋、手、脊柱等。
膝骨性关节炎是影响人类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疾病。
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膝骨性关节炎主要是因为湿气、寒气、肾虚等原因引起,因此在治疗上强调益肾、祛湿、温通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
一、中药治疗1.益肾祛湿法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主要是以益肾、祛湿、温通为主要法则。
益肾祛湿法主要是用于肾气亏虚、寒湿凝滞所引起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
常用的中药有补骨脂、巴戟天、肉苁蓉、桑寄生、菟丝子等,配合温通类中药可达到增强肾功能,祛除湿气的功效。
2.活血止痛法活血止痛法主要是根据中医理论,认为经络阻塞、气血不畅易引发关节疼痛。
常用的中药有乳香、没药、当归、秦艽等,这些药物有祛风、疏通经络的功效。
3.化痰散结法针对肾虚、湿痰淤阻所引起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可采用化痰散结法。
常用的中药有陈皮、半夏、佩兰、贯众等,这些药物有清热化痰、行气散结的功效。
二、中医按摩疗法1.按摩风池穴风池穴是距离颈前点两横指的位置,共4寸,是治疗颈肩痛、头痛、眩晕、失眠等疾病的重要穴位。
膝关节属于下肢阳明胃经,风池穴的按摩可缓解膝关节的疼痛。
2.推拿气海穴气海穴是指脐下三寸的位置,是治疗膝盖疼痛的重要穴位。
按摩气海穴可以疏通经络,缓解关节疼痛。
1.三阴交穴三阴交穴是指小腿内侧,距胫骨前缘3寸的位置,是中医常用的祛湿、益肾的穴位。
针灸三阴交穴可以调和肾气、祛除湿气、活血止痛,对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中药治疗、按摩、针灸等多方位综合治疗,可以达到祛湿、温通、止痛、散结、益肾的效果,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
中医骨科康复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用中医骨科康复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成都骨科医院收治的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这80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
对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骨科康复疗法进行治疗。
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治疗评分法(JOA)的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临床疗效。
结果: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JOA的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更高,其VAS的评分更低,P<0.05。
结论:用中医骨科康复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缓解其疼痛感。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中医骨科康复疗法;临床疗效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接诊的膝骨性关节炎病患80例,同时将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当中,试验组的男女性年龄在40-80岁之间,平均(60.03±5.22)岁。
对照组的男女性年龄在41-78岁之间,平均(60.18±5.37)岁。
患者经检查明确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对治疗所用药物耐受,病历信息完整。
研究在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开展,比较两组的年龄、病情与男女性构成比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布洛芬胶囊药物内服,1粒/次,2次/d。
观察组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具体的内容如下:(1)中医手法的推拿,主要包含股四头肌拿捏以及髌骨的按揉等,1次/d,大概拿捏的时候为1~3min。
首先对患者股四头肌进行中医专业的拿捏,利用拇指以及剩余的四指对患者的股四头肌进行推拿,直至患者感受到轻微的酸胀就可以停止了;髌骨则是利用两只手对其进行来回地揉搓,用患者能够承受的最大力量进行揉按,时间大约在3min左右。
骨性关节炎中医骨科康复疗效探究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掷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JOA和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JOA评分升高,且VA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给予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效果骨性关节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疼痛、关节障碍、关节周围继发骨质增生等,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尤其是功能障碍,不仅危害患者健康,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1]。
当前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时,通常以西药为主,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无法获得满意疗效。
因此,本文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运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
对照组病程(2.2±0.5)年,年龄(56.4±10.2)岁,其中18例为女性、27例为男性;观察组病程(2.3±0.7)年,年龄(56.6±10.3)岁,其中 17例为女性、28例为男性。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即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生产厂家: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规格0.3g),0.3g/次,2次/d,早晚各1次,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一、概述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慢性疾病治疗中的优势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中医药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理论基础源自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
中医认为,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气血不和等因素有关,因此治疗时强调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治疗。
通过辨证施治,运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以达到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活血化瘀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关于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日益增多,涉及中药方剂、中药单体、针灸、推拿等多个方面。
这些研究不仅探讨了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机制,还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由于研究方法和质量存在差异,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确切疗效和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医药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仍需不断完善和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未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相信中医药将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膝骨性关节炎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膝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膝关节炎或增生性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病,其核心特征在于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以及伴随的骨质增生。
这一病症不仅影响关节的结构和功能,还可能导致疼痛、活动受限以及关节畸形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该病症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尤其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达5。
这一数据表明,膝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
性别差异也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中有所体现,女性患者的数量通常多于男性,尤其在绝经期后的女性中更为常见。
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还可能受到人种、职业、生活方式以及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逐渐增高。
传统中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肾气虚弱、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病症,治疗方法以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为主。
本文将对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中药治疗
1.活血化瘀类
按照中医理论,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膝关节的疼痛和肿胀。
代表方剂有桑枝汤、木香顺气汤、当归四物汤等。
2.补肾益髓类
中医认为,肾气虚弱是引起膝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补肾益髓可以改善膝关节炎的症状。
代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补骨脂汤等。
3.清热解毒类
对于膝关节炎的病因中的湿热,清热解毒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代表方剂有龙胆泻肝汤、小柴胡汤等。
二、针灸治疗
1.经络穴位针刺
经络穴位针刺可刺激经络,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进组织修复。
常用穴位有阳陵泉、足三里、膝关节等。
2.温针疗法
温针疗法是在针刺灸的基础上,利用温度的热效应增强治疗效果,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病情。
适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症状。
三、推拿治疗
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关节的运动范围和协调性。
常用手法有揉、擦、推、拿、抚等手法,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法。
总结: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优势显著,中药治疗通过调整身体的气血、脏腑,可以治疗病因。
针灸和推拿则可以通过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提高免疫力等手段达到治疗的目的。
因此,对于患有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中医治疗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5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未开展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而行常规康复治疗)与实验组(26例:开展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相关炎症因子[CRP为(8.51±2.27)mg/L、TNF-α为(78.42±14.18)ng/L、IL-6为(85.22±12.44)pg/mL]、膝关节功能评分[JOA评分为(85.23±3.22)分]、疼痛评分[数字模拟VAS评分为(2.68±0.11)分]、总有效率(96.15%)等各项观察项目,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预后效果。
关键词: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基础病理改变为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慢性炎性病变,患者膝关节红肿、疼痛且功能障碍,若未及时行有效治疗可致关节畸形[1]。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将其归属于“痹症”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中医康复治疗包括针灸、中药热敷,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以提升治疗效果[2,3]。
本次研究为论证上述观点,比较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52例分别行常规康复治疗以及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组26例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13例,女13例,年龄在54岁~82岁、平均年龄(70.12±3.41)岁,病程在6个月~3年、平均病程(1.43±0.11)年。
对照组26例行常规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在55岁~80岁、平均年龄(70.09±3.40)岁,病程在6个月~3年、平均病程(1.41±0.14)年。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林建伟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
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5月,医院门诊以及中医骨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入组,入选对象128例,采用抽签分组,抽到1号签65例(90膝)入选西医组,抽到2号签63例(90膝)入选中医组。
西医组采用腔内注射口服药物治疗,中医组44例患者针刺治疗、19例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中药内服35例,选择活寄生汤加减,1日1剂,35例联合推拿治疗。
结果:中医组退出5例(8膝),西医组退出4例(6膝)。
中医组痊愈率、愈显率高于西医组,无效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中医组与西医组WOMAC指数水平低于治疗前、中医组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几乎未见无效患者。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中医;康复膝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骨病,老年人发病率高达80%,患者以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表现,严重者可伴有膝内翻等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丧失行动能力,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照料负担[1]。
西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主要与腔内注射、抗炎药物为主,疗效肯定,但复发率高,痊愈率低。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丰富,疗效独特。
本次研究采用对照分析,评价中医骨科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5年2月~2016年5月,医院门诊以及中医骨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入组。
纳入标准:①达到保守治疗标准,KL分级Ⅰ-Ⅲ级;②无手术的绝对适应症,如膝内翻;③年龄40~75岁;④近3个月无治疗史,当前以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加重入院;⑤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重大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②有规范的保守治疗但无效历史;③其他可能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④其他可能影响疗效研究的疾病,如卒中、重症肌无力;⑤存在药物禁忌症;⑥拒绝参与研究。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引言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炎,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增加。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局限性。
而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施治、以调理全身和改善局部病变为主要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文将从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理论基础、临床实践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内经》理论、经络学说、脏腑理论和气血津液理论等。
根据《内经》的理论,膝骨性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主要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膝关节,导致气血不畅、关节活动受限。
根据经络学说,膝关节的疾病主要表现在“阳明”经络,与“阳明”经络的特点及相关脏腑有关。
根据脏腑理论,膝骨性关节炎与肝肾脾三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根据气血津液理论,气血津液的运行畅通与否对膝关节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外治疗法及康复训练等措施。
中药内服以调理全身为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施治,常用的中药包括桂附地黄丸、四物汤、鹿胎膏等,用以活血化瘀、温通经络、滋养肝肾等,从而改善膝部气血运行,缓解膝关节疼痛。
外治疗法包括针灸、拔罐、艾灸等,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活血通络等方法,改善局部气血循环,缓解膝关节疼痛。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针对膝关节肌肉群的运动训练,通过锻炼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三、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随着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一些基础研究也表明,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可以通过调理人体气血、改善局部循环、增强韧带和肌肉的稳定性等机制来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摘要】本研究目的是针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析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效果和意义。
方法是选择在2017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76例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和研究。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患者38例。
在对照组中,主要是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模式,在观察组中,主要是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患者的VAS评分等等并对比。
结果是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治疗之后,观察组的VAS评分(2.69±1.23)显著低于对照组(3.18±1.86),并且P<0.05。
结论是针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中医骨科康复疗法,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帮助患者康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的骨科疾病,在发病之后,患者可能产生肿胀、关节疼痛和酸软等等症状,导致患者的活动受限,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治疗方式,减轻患者痛苦。
在临床中,应用最多的方式就是玻璃酸钠,将其注射到关节腔和关节腔内中,然而却难以取得有效的效果。
相关研究证明,采用中医骨科康复进行治疗,有着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本文中,主要是分析中医骨科康复在老年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和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在2017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分成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
其中,观察组患者有男性21例和女性17例,患者的年龄是45-78岁之间,其平均年龄是(59.36±4.78)岁。
在对照组中,有男性22例和女性16例,患者的年龄是43-79岁,其平均年龄是(60.97±4.23)岁。
关于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思考目的分析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以为其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方法本组研究中共纳入研究对象200例,均为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布洛芬治疗,观察组100例,给予中医骨科综合康复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3.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中医骨科康复方式进行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标签:膝骨性关节炎;中医;骨科;综合治疗;康复骨性关节炎是骨科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比较多见,临床期间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功能障碍,关节僵硬和关节疼痛,研究显示,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身体部位。
骨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关节周围骨质异常增生、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等[1]。
本文探究了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在其临床中的应用及价值,研究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项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3年4月~2015年3月,研究中纳入的对象均为该段时间内本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200例,所有患者的疾病症状均与中华医学会2007年制定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相符合。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1.32±5.11)岁;观察组中共入选研究对象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1.05±5.0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