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秋天的图画》导学案教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22 KB
- 文档页数:3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人教版《秋天的图画》教材二年级教案的实践应用。
针对该教案的实施原则、教学步骤、评价方式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独立的论述。
一、教案范本以下为该教案的范本:主题:秋天的图画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
2.能够描述和绘制秋天的图画。
教学原则:理解与操作并重。
教学步骤:1.常识问答: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启发学生对秋天的了解。
2.感性认识: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3.观察实践: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园内寻找秋天的元素,并进行实地观察。
4.记录体验:学生在自己的绘画本上记录自己对秋天的观察。
5.作品展示:学生在班级中展示他们的秋天图画,并向大家介绍他们画作的主题和想法。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口头介绍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原则理解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中,教师强调了理解和操作并重的教学原则。
这是因为学生不仅需要了解秋天的特点,还需要通过观察、感受和实践等方式来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加深对秋天的认识,并在图画记录中展现出自己的创作和想象力。
三、教学步骤详解1.常识问答: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秋天的各方面进行认识。
例如,秋天的气候、天气、景色等都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特点是其他季节所没有的?2.感性认识: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和想象。
例如,有哪些色彩是秋天最能代表的?秋天的景象给你带来的感受是怎样的?3.观察实践: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园内寻找秋天的元素,并进行实地观察。
例如,学生可以去树林里观察秋叶的颜色和形状,去花坛里观察秋天的花卉等。
4.记录体验:学生在自己的绘画本上记录自己对秋天的观察,包括色彩、形状、纹理、感受等方面的记录。
5.作品展示:学生在班级中展示他们的秋天图画,并向大家介绍他们画作的主题和想法。
四、评价方式简介评价方式是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口头介绍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的。
这种方式既考察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考察了学生的理解程度。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12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1
教学目标:
★会认会写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对秋天的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秋天的喜爱和欣赏,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学生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秋天的图画》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歌,通过描绘树叶的变化、大雁的南飞等景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
课文中的生字词有“树叶”、“大雁”、“南飞”等。
2.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秋天的图画》与秋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秋天的景色。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3.2 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
3.3 内容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事物对自己的意义。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学生回家后,家长可以帮助学生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
4.2 学生回家后,可以和家长一起观察秋天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给家长听。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5.2 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对秋天的认识。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秋天的果实或景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秋天果实的喜爱。
6.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可以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秋天的图片或资料。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用自己的话描述秋天的变化。
第七章:教学反思教师思考教学中的优点和改进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秋天的图画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识字写字。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学1、上节课我们学的《识字1》是讲述了秋天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认识秋天。
2、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二、自学1、根据拼音认生字,并在文中圈出生字。
2、自由读课文,数一数有几个自然段,并标出句子的序号。
三、展示1、拼一拼,读一读:tú lí lóng jiá bō làng liáng rán qín láo图画梨树灯笼脸颊波浪高粱燃烧勤劳识字方法:猜谜语:花园四角方,冬字站中间,神笔来画画,秋天一幅画(图)。
青竹竿,十多节,头上顶着红结结(高粱)。
劳:要与“旁”区分字形。
可这样记:用“力”背起一捆“草”,不在“旁”边看热闹。
华:一个十字架,上面有文化。
丰:今年谷子丰收了,堆了一层又一层。
偏旁归类识字:笼:竹字头,龙下身,两字合,红灯笼;浪:洒水泼水三点水,石头激起浪花花,稻海掀起金波浪;燃:火苗点起会燃烧,燃烧火焰冲云霄。
颊:左边夹,右边页,苹果露出红脸颊。
生字歌谣我会读:梨树是木,灯笼是竹;波浪是水,高粱为米;燃烧要火,勤劳靠力。
2、全文共有四句话,指名分句朗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探究书写生字新词。
1.出示“波浪灯作字苹丽劳”生字,引导学生认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点评。
注意指导各部件的占格位置。
重点指导:左窄右宽:“灯”字的“火字旁”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作”字右边上面第一横较长,二、三横较短。
4.学生临写。
5.给每个字组两个词,并选择一个词说一句话。
五、总结总结读书的方法:一要正确,二要读流利,三要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一、导学1、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朗读课文。
1、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简介】《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一课《秋天的图画》,这是一篇描写秋天丰收美景的散文。
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和色彩浓艳的笔墨,寥寥数笔,便把秋天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
课文中“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的设问,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油然而生赞美之情。
整篇课文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很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朗读训练。
【教学目标】1.认识“图、梨”等8个生字,会写“波、浪”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美丽景象和勤劳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激励学生努力提高朗读能力的热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秋天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3.引入新课,出示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读课文,并完成以下任务:(1)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然后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别人请教来(2)把课文读通顺。
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合作识字。
同桌互相认读“我会认”中的生字,不会认的请教对方,相互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4.笼浪粱燃勤读一读,你发现了么?(“燃、勤”是前鼻音的字,“笼、浪、粱”是后鼻音的字。
)5.出示词语:灯笼高粱指导:“笼”、“粱”在上面的词中都读轻声。
6.吃瓜果游戏。
用多媒体把课文中的“我会认”和“我会字”的字按不同顺序分别藏在不同的瓜果中,请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瓜果,教师点击鼠标,水果就翻出一串生字,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瓜果就“奖”给他。
三、感悟课文1.请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4.小组合作。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秋天的图画》教案及教学设计【导语】《秋天的图画》是描写了秋天的景象。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
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
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苦劳动的报答。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秋天的图画》教案及教学设计),期望帮助到您。
【教案】【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
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爱好、歌颂之情。
3、爱好秋天,愿意用自己爱好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会写“波”、“浪”、“打”、“作”、“字”、“苹”、“丽”、“劳”八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背诵。
2、教学难点是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诵【教学准备】课文放大图片、“苹果”卡片【教学进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基础好的同学能背诵课文。
2、会认课文“苹果”中的“图”、“梨”、“笼”、“颊”、“浪”、“梁”、“燃”、“勤”、“劳”八个生字。
3、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或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是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诵。
【教学进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出示“我会认”的词语,自由认读(可以下位置找伙伴合作完成)三、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
要示: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检查读书情形,指导学生读正确。
3、自读、齐读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仔细视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四、再读感悟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诵中表达的爱好与歌颂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点拨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描写的美景。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一)《秋天的图画》阅读提示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
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
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这不正是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呼朋引伴地来欣赏秋天的图画吗?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一设问,把我们的思路从山野引向人们,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的原因,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秋天的图画》识字写字教学建议本课生字不多,可以先集中识字,再朗读课文。
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读生字,再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确定指导的重点和方法。
可用猜字、玩认字卡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如,编字谜猜字、做动作猜字、摘苹果识字、说字、找字等。
同时,通过组词语记住字形,了解字义。
识字的巩固和检测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把记生字与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结合起来。
应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前后鼻音的字,如“燃、勤”与“笼、浪、粱”。
“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
“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
对要求写的字,要认写结合,先认后写。
不管是以前认的还是在本课认的,都要注意复习巩固,要求不仅在语言环境中能认,单独出现也能认。
要通过组词语理解字义,通过字形分析和数笔画来记住字形,通过范写指导学生写端正,写美观。
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本课,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秋天的图画》探究活动通过“我会读,我会画,我会做”,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把动脑动手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读“我会读”中的句子,联系课文、观察和想象,用图画描绘秋天。
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1《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描写秋天丰收美景的散文。
作者用色彩浓艳的笔墨为读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丰收、喜庆和热闹。
整篇课文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很适合低段儿童的朗读训练。
特别是中间四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不仅读来有滋有味,它整齐对仗的句式,更是孩子们进行模仿说话写话极好的训练点。
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孩子们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⑴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⑵体会秋天的美丽和喜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能够仿照课文中的一些句式,写一写秋天的其他景物。
⑷通过拓展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积累更多的语言表达形式。
为突破重点难点,我结合教学目标,计划用三课时完成本课教学。
第一课时,学生理解课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会生字,并理解部分词语。
第三课时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秋天、欣赏秋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赞美秋天:如画秋天、写秋天、唱秋天等。
现在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秋天的图画》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和文中意境的美,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李吉林曾经说过:“教师的情感对于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
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
”学生在完成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后,对秋天的美丽和喜悦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如何才能让这种感受进一步升华,让他们不仅有对秋天美景的喜爱,更有对文中优美语句的喜爱。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二班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二班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欢迎大家共享。
二班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1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让同学自身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直接出示课后“我会认”中的生字让同学认读。
不会的可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他人请教来解决。
三、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老师检查读书状况,指导同学读正确。
3、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认真观看课文插图,用自身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四、再读感悟1、老师范读,同学留意体会老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宠爱与赞美的情感。
2、同学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点拨读,通过点拨,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气,体会“秋天的图画”颜色的漂亮。
4、竞赛读,看谁读得美。
5、同学选读:选出自身最喜爱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爱?6、看着画面用自身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扩展活动依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乐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
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支配晚会会场……六、指导写字二班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喜爱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宠爱、赞美之情,情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难点1、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宠爱、赞美之情。
2、引导同学理解、体会“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创设情境1、小伴侣,谁来说说在你的脑海中,秋天是怎么样的?(生答)。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优秀7篇】秋天的图画教案篇一原文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习作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2、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观察、表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初步养成习作后有自己修改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走进秋天,欣赏秋天的美景1、导入秋天。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说诗句,请你们猜猜这些诗句分别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色的'?(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冬)(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4)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秋)你还能说出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或词语吗?2、感受秋天。
(1)让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给我们带来的美景。
(师幻灯片展示)图1:盈盈的秋水从大山中奔窜出来,跳动着明快活泼的音符,唱着秋的赞歌。
图2:田野里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南瓜成熟了,他们懒洋洋躺在那里享受着太阳浴。
图3:那缤纷的落叶像是一条花被子,给大地妈妈添上了一件神秘的彩装。
图4:夕阳西下,游人醉了,西湖也醉了。
图5:秋风给落叶带上翅膀,乐得蛐蛐唱,蚱蜢跳。
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
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
(2)同学们,你们也收集了一些秋天的图片,让我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流欣赏一下吧,试一试给图配一句话。
(3)选代表交流,听的同学记下他用上的好词,好句。
二、合理安排,描绘图中的秋天。
这么美的图片用一句话来形容,内容似乎太少了。
老师发现同学画的秋天特别美,我们来欣赏一下吧,画面中有哪些景物呢?碰到图中有许多景物的时候,一一介绍显得有些罗嗦,这时我们就要根据写作的要求进行有选择的描述。
《秋天的图画》教案《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以下是一份《秋天的图画》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图、梨、笼、浪、梁、燃、勤、劳”等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情感目标:愿意在生活中观察美、发现美,有热爱自然和家乡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并愿意在生活中观察美、发现美。
四、教学准备1.制作PPT课件。
2.准备一些秋天的图片或实物。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出示一些秋天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
(2)引导学生谈谈对秋天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倾听,纠正字音。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每个图画所代表的含义。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1.背诵课文,积累语言(1)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2)指名学生背诵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倾听,纠正不足之处。
(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1.拓展延伸,培养能力(1)引导学生思考秋天还有哪些美景和特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如画画、写诗等。
【教案】【學習目標】1、會認8個生字。
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讚美之情。
3、喜歡秋天,願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秋天。
【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是會寫“波”、“浪”、“打”、“作”、“字”、“蘋”、“麗”、“勞”八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
2、教學難點是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二課時【教學方法】集中識字、表演朗讀【教學準備】課文放大圖片、“蘋果”卡片【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能熟讀課文,並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基礎好的同學能背誦課文。
2、會認課文“蘋果”中的“圖”、“梨”、“籠”、“頰”、“浪”、“梁”、“燃”、“勤”、“勞”八個生字。
3、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是熟讀課文,並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或背誦課文。
2、教學難點是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學方法】合作識字,自主、合作朗讀。
【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初讀課文板書課題,讓學生自己讀課文。
二、小組合作認讀生字出示“我會認”的詞語,自由認讀(可以下位置找夥伴合作完成)三、感知課文內容1、自由讀課文。
要示:把生字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教師檢查讀書情況,指導學生讀正確。
3、自讀、齊讀課文。
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仔細觀察課文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秋天的圖畫是怎樣的。
四、再讀感悟1、教師範讀,學生注意體會教師在朗讀中表達的喜愛與讚美的情感。
2、學生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想像秋天的圖畫。
3、點撥重點詞句,體會文章描寫的美景。
4、比賽讀,看誰讀得美。
5、學生選讀。
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來讀,並說說為什麼喜歡。
6、看著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秋天,再試著背誦。
五、集中識字1、展示“蘋果”卡片,讓學生自由讀,自我檢查。
2、展示自我認讀情況。
【教學設計】一、說話入境,繪畫導入秋姑娘悄悄來到我們身邊,你們找到她了嗎?1、先同桌交流自己課外在小道旁、廣場中、公園裏、草地上觀察到的秋天景象。
课文《秋天的图画》教案设计优秀3篇秋天的图画的教学设计篇一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秋天的图画》是本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表现自然景物为主。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
“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
它是人们用汗水描绘出的山水画,它表现大自然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
通过看图和诵读课文,让学生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感悟秋天的美好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喜悦。
教学本课,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获得初步情感体验的同时,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对秋天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大雁“排成‘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迷人的秋天姗姗而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又是美丽的季节。
老师带你们走进秋天去看看吧!(播放彩图:美丽的秋天)你们看到了什么?2、课文对秋天的描写更加精彩,现在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
先认真观看课文插图。
3、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为了渲染秋天的“美丽迷人”,课始通过课件演示、观看插图,把丰收的热闹景象与人们喜悦的心情展现出来,使学生对“秋天的图画”有了鲜明的视觉印象,为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做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错误。
4、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播放课件,生字为红色),感受秋天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认识课文生字,了解秋天山野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高粱举起的火把……大雁排成“人”字形,好像在赞美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迷人的彩图,为后面学习生字,精读课文,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做铺垫。
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4篇教学目标学问与力气:1 会认8个生字。
会写8个生字。
2 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课文。
3 根本功训练点〔熬炼表达力气〕看图,想象表达,说句型:我走进秋天的果园,看到〔〕,闻到〔〕,听到〔〕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和朗读,体会秋天的秀丽和丰硕,感受语言表达的性形象准确。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审美力气,懂得赏识大自然的美;鼓舞学生努力提高朗读力气的热忱。
教学策略:依据学生朗读根底较差的状况,把指导自能读书作为重点。
在看图观看说话的根底上,鼓舞学生通过自学生疏生字,进而能把课文较流利地朗读下来。
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朗读根底较差的状况,把指导自能读书作为重点。
难点是背诵,要指导学生把握按条理背诵的方法。
教学预备:电子幻灯片〔秋景图〕布置学生预习。
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时间:3/9/19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导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组描绘秀丽秋天的词语。
今日,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秋天,品尝收获的喜悦。
二看图说话,教给学生看图方法。
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 范读课文。
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幅图画的,体会怎样说话才能最生动。
2 鼓舞学生自己读一读,解决不生疏的生字。
3 检查自学状况。
读词语、认生字。
沟通识字方法。
开火车读词语;从词中抽诞生字读一读。
用多种方式记生字。
4 练习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秀丽和课文语言的准确。
1 师生接读课文,体会这段话的条理。
师: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秀丽的图画。
梨树〔〕学生读出〔挂起金黄的灯笼〕把金黄的梨子比作?依次读出苹果、稻海、高粱,体会语言的形象。
2 大雁为什么这么说呢?它在夸奖勤劳的人们。
板书:收获的季节!点处有播种才有收获的喜悦!3 美读,背诵课文。
五拓展练习:画一画秋天的美景或者读一读描绘秋天的诗歌。
给学生材料《秋阿姨》看图说话,按挨次从上到下,从右到左。
听教师读课文,整体感知秋天的秀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秋季的图画》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秋季的图画》导学案教学案1.秋季的图画课前透视《秋季的图画》是新选编的课文,图文并茂。
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课文中“谁使秋季如此漂亮?”的设问,使咱们对制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喜爱和赞美之情油但是生。
学生对秋季的山野会有必然的熟悉,但这种熟悉仅停留在对外在的感知,缺乏对秋季美好的真正感悟。
由此教师要利用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秋季是个美好的、丰收的、喜庆的季节,从而体会出秋季真正的美和秋季给人们带来的喜悦。
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秋季,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
3.喜爱秋季,体会对秋季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情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秋季。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朗诵感悟课文内容。
信息资料: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学习时数: 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
1.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季的图画。
2.启发谈话。
秋姑娘悄悄地来到咱们身旁,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看到的秋季的景象。
就让咱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季的图画》吧!(板书课题)对话平台自读1.自由读课文。
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2.指名分句朗诵,读后评议。
3. 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相互检查读。
3.小教师领读。
情愿当教师的同窗到前面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带同窗认读。
4.交流识字体会。
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式讲给同窗听。
5.多方式检查读。
6.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7.寻觅自己喜爱的学习小伙伴,读喜爱的句子。
8.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畅。
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最新10篇)《秋天的图画》教案设计篇一《秋天的图画》是一组以“秋天”为主题的新选编课文,图文并茂,语句短小凝练,通过色彩的搭配,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文章除了表现秋天丰收之美,更为主要的是在赞美创造这一美景的劳动人民。
【教学案例】一、激趣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1、感受美: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自由读、默读、同桌互读、表演读等。
)⑴找出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美的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⑴读句子,师生欣赏、评议、练习朗读。
2、小黑板出示句子,重点指导:⑴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梨树挂起金色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笑脸,秋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⑴读了这个句子,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3、交流:⑴多彩的秋天:金黄的灯笼,红红的苹果,金色的麦浪,火红的高粱,蓝蓝的天……是呀,这是一个多彩的秋天,谁想再试一试,读出秋天的美。
⑴丰收的秋天:梨子黄了,苹果红了,稻谷黄了,高粱也红了……这是一个丰收的秋天,请你用朗读来表达这果实累累的景象吧!⑴美丽的秋天:山野的野菊花,金色的稻田,还有丰收的果园里结满了颜色、形态各异的果实,多美的秋天啊!让我们做一次深呼吸,去美美的地领略一下秋之美吧!【教育叙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中,我抓住了“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个句子引导学生感悟到秋天的美丽。
首先,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个句子,然后提问:读了这句话,你认为这是个怎样的秋天?出示词组:()的秋天让学生填空。
和我预设的一样,孩子们找到了“金黄、红红、金色”,说这是多彩(彩色、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的秋天。
此时,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读出来。
有了一个范例,孩子们又从“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说出是瓜果飘香的秋天,还从“稻海、高粱”说出五谷丰登的秋天。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课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课文教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课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信息资料: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
1、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
(生动形象的画面,将学生带入了美丽的秋天,激发学生更多了解秋天的欲望,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启发谈话。
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
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板书课题)(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进入,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话平台自读1、自由读课文。
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2、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自主读书是一种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引导有目的地读,与人合作地读,会提高读书的实效性。
)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
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
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
5、多方式检查读。
(多识字有助于学生提早阅读,但不可加重学生的'负担。
在识字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激发识字的兴趣,学习好的识字方法,进而全面提高识字的能力。
)朗读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3、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多种方式地朗读,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在轻松的氛围中,相互促进。
)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
学生认读。
2、观察生字特点,交流写时注意的地方。
《1.秋天的图画》导学案【学习目标】1读出“图、梨”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波、浪”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天的喜爱,能背诵课文。
【学习重难点】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标出课文有几句话。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给课后“我会认”的字注上拼音并组两个词,把生字生词多读几遍),再给下面的字注上拼音。
图梨笼浪粱燃勤劳3、三读课文(第三次读完文章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合作、探究】1.勤劳的人们指哪些人?2.此时,梨树、苹果树、稻海、高粱会对勤劳的人们说些什么?3.学了课文,你想对秋天说些什么?【达标测评】1、看拼音写词语。
2、写一写乍良丁平子宀氵亻艹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天一()金子一()小鱼()云一()树叶一()燕子()花一()池塘一()稻子4、填一填()的图画()的波浪()的山野()的人们()的秋天()的苹果5、在方框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1.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2.谁使秋天这样美丽□3.秋风吹□树叶摇□红叶黄叶往下掉□6、写一写捡几片漂亮的树叶做成书签,再写上一、两句话,送给别人或送给自己。
把想写的话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7、猜谜语猜猜下面的字谜,把谜底写在括号里。
回家用它考考爸爸妈妈。
再让他们给你出个谜语猜一猜。
1.让学两点外出。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第一、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认8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感受秋天景象之美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秋天的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自制生字词卡片。
2、秋天的风光插图。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当炎热的夏季向我们挥挥手告别时,秋姑娘已经一路欢歌,一路笑迎着走来,当她来临的时候,你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吗?2、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画面可美了。
(插图)3、画面上有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在画旁出示词语:苹果、梨、高粱、稻)正音:“梁”单个字读第二声,在词语“高粱”中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范读这位小朋友很了不起,他还能把这幅图写成如此美丽的一段话,请你打开课本,让老师读给你们听。
2、生自由读请你自己练习朗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也可以同桌合作练习朗读,互相帮助。
3、交流学习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图——图画梨——梨树笼——灯笼、浪——波浪、粱——高粱、燃—燃烧、勤——勤劳(2)开火车,指名读,贴在黑板上摘苹果领着大家读。
注意正音:“勤”是前鼻音,“笼”单个字读第二声,词语“灯笼”中读轻声。
(3)学生出示自己的生字卡片,同桌合作检查读(4)看看这段有几句话,指名读自己想读的句子。
(5)教师引读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6)同桌师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如编儿歌:梨树是木,波浪是水,高粱为米,燃烧是火,勤劳靠力。
猜字谜“图”:在大房子里过冬天。
“梨”:木上一把刀,正在割禾苗。
“笼”:竹子编个圆圈,糊个灯笼真好看。
“浪”:熟字“狼”换偏旁,大海翻滚起波浪。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秋天的图画》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秋天的图画》导学案教学案
1.秋天的图画
课前透视
《秋天的图画》是新选编的课文,图文并茂。
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课文中“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的设问,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喜爱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对秋天的山野会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仅停留在对外在的感知,缺乏对秋天美好的真正感悟。
由此教师要利用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秋天是个美好的、丰收的、喜庆的季节,从而体会出秋天真正的美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喜悦。
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信息资料:
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学习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
2.启发谈话。
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
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自读
1.自由读课文。
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3. 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
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
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
5.多方式检查读。
6.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7.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8.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
学生认读。
2.观察生字特点,交流写时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