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2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30
一、判断题1.构件是机构或机器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也是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
( Y )2.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大,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就越小,机构传力效果越好。
( Y )3.在曲柄滑块机构中,只要原动件是滑块,就必然有死点存在。
( Y )4.在摆动导杆机构中,若取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min=0º;而取导杆为原动件时,则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min=90º( N )5.在蜗杆传动中,蜗杆的升角等于蜗轮的螺旋角,且蜗杆与蜗轮的螺旋线旋向相同。
( Y )6.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在法面上。
( Y )7.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 Y )8.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会出现死点位置。
( N )9、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N )10、根据渐开线性质,基圆内无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比基圆大。
(N)11、在曲柄滑块机构中,只要原动件是滑块,就必然有死点存在。
( Y )12、机器的等效质量等于组成该机器的各构件质量的总和。
( N ) 13.构件是机构或机器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也是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
(Y ) 14.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为:其的自由度>0。
( N ) 15.机构当出现死点时,对运动传递是不利的,因此应设法避免;而在夹具设计时,却需要利用机构的死点性质。
( Y ) 16.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参数取在大端上。
( Y)二、填空题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独立运动数。
2.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多边形必相似于对应点位置组成的多边形。
3.在转子平衡问题中,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可以用质径积相对地表示。
4.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是具有等效转动惯量,其上作用有等效力矩的等效构件。
5.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0,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1 。
一、单项选择题1. 两构件组成运动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两构件( )。
A. 相对转动或相对移动B. 都是运动副C. 相对运动恒定不变 D .直接接触且保持一定的相对运动2. 高副低代的条件是( )。
A. 自由度数不变B. 约束数目不变C. 自由度数不变和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不变3.曲柄滑块机构共有( )瞬心。
A .4个B .6个 C. 8个 D. 10个4. 两构件直接接触,其相对滚动兼滑动的瞬心在( )。
A. 接触点B. 接触点的法线上C. 接触点法线的无穷远处D. 垂直于导路的无穷远处5.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是( )机构。
A .一杆B .两杆 C. 三杆 D. 四杆6. 机构的运动简图与( )无关。
A. 构件数目B. 运动副的数目、类型C. 运动副的相对位置D. 构件和运动副的结构7.机构在死点位置时( )。
A .γ=90°B .γ=45° C. α=0° D. α=90°8. 曲柄摇杆机构以( )为原动件时,机构有死点。
A. 曲柄B. 连杆C.摇杆D. 任一活动构件9.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 )半径。
A .凸轮转动中心至实际轮廓的最小B .凸轮转动中心至理论轮廓的最小C. 凸轮理论轮廓的最小曲率 D .从动件静止位置凸轮轮廓的10. 从动件的推程采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在( )会产生刚性冲击。
A. 推程的始点B. 推程的中点C. 推程的终点D. 推程的始点和终点11.一对齿轮在啮合过程中,啮合角的大小是( )变化的。
A. 由小到大再逐渐变小 B .由大到小逐渐变小C. 先由大到小再到大 D .始终保持定值,不12. 齿轮机构安装中心距等于标准中心距时,节圆直径与分度圆相比较,结论是( )。
A. 节圆直径大B. 分度圆直径大C. 两圆直径相等D. 视具体情况而定13.在斜齿轮模数计算中,下面正确的计算式为( )。
A .βcos t n m m = B. βsin t n m m =C .αcos t n m m =D βcos n t m m =14.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机构的重合度ε值的范围是( )。
机械原理作业集第二版答案1. 机械原理概述。
机械原理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质的科学。
它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对于理解和应用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机械原理涉及到力、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和大小,以及物体的运动规律等内容。
通过学习机械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
2. 机械原理作业集答案。
(1)问题一,什么是机械原理?答案,机械原理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质的科学。
它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对于理解和应用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2)问题二,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案,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包括力、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和大小,以及物体的运动规律等内容。
(3)问题三,机械原理的应用范围是什么?答案,机械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
例如,汽车、飞机、电梯、机械臂等都离不开机械原理的应用。
(4)问题四,为什么要学习机械原理?答案,学习机械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提高工程技术水平,为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基础。
3. 机械原理的重要性。
机械原理作为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为机械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基础。
其次,通过学习机械原理,可以提高我们的工程技术水平,为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最后,机械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因此学习机械原理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4. 结语。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对于理解和应用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机械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提高工程技术水平,为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机械原理,提高自身的工程技术水平,为我国机械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青海省考研机械工程复习资料机械原理与自动控制系统概述青海省考研机械工程复习资料——机械原理与自动控制系统概述一、引言机械原理与自动控制系统是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对考研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机械原理与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概述,为考生提供备考参考资料。
二、机械原理的概述机械原理是机械学科的基础,它主要研究刚体力学、运动学以及力学图解等内容。
在机械原理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刚体受力平衡、运动以及相应的力学图解方法,这些对理解机械工程的设计、分析和计算至关重要。
2.1 刚体受力平衡刚体受力平衡是机械原理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刚体受力平衡的条件,并能应用力平衡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此外,还需要熟练掌握受力分析和力的合成、分解等方法。
2.2 运动学机械原理中的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加速度等。
学生需要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运动学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2.3 力学图解力学图解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工具,它能够直观地表示物体受力情况。
学生需要熟悉常见的力学图解方法,如自由体图、受力分析图等,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自动控制系统的概述自动控制系统是现代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
自动控制系统的学习内容包括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执行器、控制策略等。
3.1 控制理论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控制系统稳定性等。
此外,还需要学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常见的控制方法,如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等。
3.2 传感器与执行器传感器与执行器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于感知和执行的重要设备。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此外,还需要了解传感器与执行器的接口技术和信号处理方法。
3.3 控制策略控制策略是指根据系统要求设计的控制算法和控制方法。
导学材料一、单选题1.具有确定运动的行星轮系中其原动件数目()。
答案:CA.最多有2 个B.至少应有2 个C.只有1 个D.不受限制解析:具有确定运动说明原动件数目等于自由度数目。
行星轮系的自由度为 1,所以原动件数目为 1。
2.如图所示,该机构需要()个原动件才有确定运动。
答案:BA.1B.2C.3D.4解析:活动构件 n=6,F=3n-2Pl-Ph=3×6-2×8=2,具有确定运动说明原动件数目等于自由度数目。
3.若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等于主动件数目,则该机构()。
答案:AA.运动确定B.运动不确定C.运动也可能确定,也可能不确定D.难以判断解析:本题考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4.若图示机构确定运动,则必需要有个原动件。
答案:B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解析:活动构件数目 n=4,F=3n-2Pl -Ph=3×4-2×5-0=25.一机构共有五个构件,含五个低副,一个高副,则该机构的自由度数是()。
答案:AA.1B.2C.3解析:含五个构件,那么活动构件个数是4个,F=3n-2Pl -Ph=3×4-2×5-1=16.两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必要条件是两构件()。
答案:AA.直接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B.直接接触但无相对运动C.虽然不接触但有相对运动D.既不接触也无相对运动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副概念。
7.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或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确定的运动。
答案:B A.有;B.没有;C.不一定解析:本题考查机构的原动件数目与自由度数目关系对机构运动的影响。
8.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答案:AA.虚约束;B.局部自由度;C.复合铰链解析:虚约束对机构的运动只起重复约束作用。
9.杆组是自由度等于()的运动链。
答案: AA.0;B.1; C.原动件数解析:本题考查杆组的概念。
10.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题,对的画y ,错的画'”(每题2分,共io分)1、II级机构的自由度不能大于2;2、钱链四杆机构中,若存在曲柄,其曲柄一定是最短杆。
3、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过大时,机构易出现自锁现象。
4、国产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端面齿顶高等于法面齿顶高;5、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都是间歇运动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钱链四杆机构中,取()杆作为机架,则可得到双摇杆机构。
A.最短杆;B .最短杆的对边;C .最长杆;D .连杆2、下列为空间齿轮机构的是()机构。
A.圆锥齿轮;B.人字齿轮;C.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D.直齿圆柱齿轮3、表征蜗杆传动的参数和几何尺寸关系的平面应为()。
A.轴面;B .端面;C .中间平面;D .法面4、在机构中原动件数目()机构自由度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A.小于;B.等于;C大于;D.大于等于5、作连续往复移动的构件,在行程的两端极限位置处,其运动状态必定是()。
A. v=0, a=0; B . v#。
,a = 0;C. v=0, a#0; D .v#0,a#0。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为使凸轮机构结构紧凑,应选择较小的基圆半径,但会导致压力角,2、构件是________ 的单元,而零件是制造的单元。
3、在摆动导杆机构中,导杆摆角甲二30 ,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的值为,4、在周转轮系中,兼有的齿轮称为行星轮。
5、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大小等于。
四、分析简答题(40分)1、(10分)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确定机构所含杆组的数目和级别,并判定机构的级别。
机构中的原动件如图所示。
2、(10分)图示较链四杆机构中,所标数字代表杆长,单位为cmt试求:1)通过计算判断该机构属于钱链四杆机构中的何种类型;2)欲使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现调整AB杆长,试确定出AB杆长的取值范围3、(10分)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中,曲柄AB为原动件,其长为20 cm,且逆时针匀速转动。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兰州2017年7月4日于家属院复习资料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和;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具有、、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称为机器。
3.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三部分组成。
4.运动副元素是指。
5.构件的自由度是指;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6.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副,它产生个约束,而保留个自由度。
7.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
8.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_____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
9.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最小约束数为。
10.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至少为。
11.计算机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______。
12.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
13.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铰链,(B)自由度,(C)约束。
14.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局部自由度是指;虚约束是指。
15.划分机构的杆组时应先按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的级别按杆组中的级别确定。
16.图示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
试:(1〕计算其自由度,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说明。
(2)如此初拟方案不合理,请修改并用简图表示。
23题16图 题17图17.在图示机构中,若以构件1为主动件,试:(1)计算自由度,说明是否有确定运动。
(2)如要使构件6有确定运动,并作连续转动,则可如何修改说明修改的要点,并用简图表示。
18.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将高副用低副代替,并选择原动件。
19.试画出图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对图示机构作出仅含低副的替代机构,进行结构分析并确定机构的级别。
第一章绪论选择填空1、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 B 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可以B、不能2、构件是组成机器的 B 。
A、制造单位B、独立运动单元C、原动件D、从动件简答题1、什么是机构、机器和机械?机构:在运动链中,其中一个件为固定件(机架),一个或几个构件为原动件,其余构件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的运动链称为机构。
机器: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或转化机械能的机构的组合。
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机器有什么特征?(1)经过人们精心设计的实物组合体。
(2)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代替或减轻人的体力劳动,转换机械能。
3、机构有什么特征?(1)经过人们精心设计的实物组合体。
(2)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4、什么是构件和零件?构件:是运动的单元,它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几个零件的刚性组合。
零件:是制造的单元,加工制造不可再分的个体。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判断题1、具有局部自由度的机构,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当首先除去局部自由度。
(√)2、具有虚约束的机构,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当首先除去虚约束。
(√)3、虚约束对运动不起作用,也不能增加构件的刚性。
(×)4、六个构件组成同一回转轴线的转动副,则该处共有三个转动副。
(×)选择填空1、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 B 。
A、0B、1C、2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B 。
A、自由度>0B、自由度=原动件数C、自由度>13、由K个构件汇交而成的复合铰链应具有 A 个转动副。
A、K-1B、KC、K+14、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有 B 个自由度。
A、1B、3C、65、通过点、线接触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 C 。
A、转动副B、移动副C、高副6、通过面接触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 A 。
A、低副B、高副C、移动副7、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是 B 。
A、1B、2C、38、原动件数少于机构自由度时,机构将 B 。
目录第一篇总论1绪论1.1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1.2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研究内容及学习方法1.3机械原理学科发展及机械工业展望思考题第二篇机构的组成和分析2机构的组成和结构分析2.1机构的组成2.2机构运动简图2.3机构的自由度及其计算2.4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思考题与习题3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3.1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3.2速度瞬心法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3.3整体运动分析法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3.4杆组法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3.5典型题解析思考题与习题4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和机械效率4.1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4.2作用在机构上的力4.3杆组法在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中的应用4.4运动副中的摩擦和自锁4.5考虑摩擦时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示例4.6机械的效率与自锁4.7典型题解析思考题与习题第三篇常用机构及其设计5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5.1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5.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5.3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5.4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5.5多杆机构的应用简介思考题与习题6凸轮机构及其设计6.1 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6.2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设计6.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6.4凸轮机构基本参数设计思考题与习题7齿轮机构及其设计7.1齿轮机构的应用、特点与分类7.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与齿轮的齿廓曲线7.3渐开线齿廓7.4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7.5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计算7.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7.7渐开线齿轮的加工7.8变位齿轮传动7.9斜齿圆柱齿轮传动7.10蜗杆传动机构7.11直齿圆锥齿轮传动7.12典型题解析思考题与习题8齿轮系及其设计8.1齿轮系及其分类8.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8.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8.4复合轮系的传动比8.5轮系的功用8.6轮系的设计8.7其他行星传动简介思考题与习题9其他常用机构9.1间歇运动机构9.2万向联轴节机构9.3螺旋机构思考题与习题第四篇机构系统的动力学10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0.1概述10.2机械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10.3机械系统运动方程式的求解10.4机械的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方法思考题与习题11机械的平衡11.1机械平衡的目的、分类与方法11.2 刚性转子平衡的原理与方法11.3刚性转子的平衡试验11.4平面机构的平衡思考题与习题第五篇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12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12.1机械运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内容12.2执行机构的功能原理设计12.3执行机构的运动规律设计12.4执行机构的型式设计12.5执行机构的运动协调设计12.6原动机的选择12.7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12.8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评价思考题与习题参考文献第一篇总论1 绪论内容概要本章介绍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从认识机器入手,了解机器和机构的特点和组成,形成机械的基本概念;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特点及本学科发展状况和趋势。
第二讲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一用速度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1 速度瞬心的定义:作平面相对运动两构件上任一瞬时其速度相等的点,称为这个瞬时的速度中心。
分类:相对瞬心-重合点绝对速度不为零绝对瞬心-重合点绝对速度为零2 瞬心数目 K=N(N-1)/23 机构瞬心位置的确定直接观察法:适用于求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瞬心位置。
1)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转动副中心即是它们的瞬心。
2)若两构件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位于移动方向的垂直无穷远处。
3)若两构件形成纯滚动的高副时,其高副接触点就是它们的瞬心。
4)若两构件组成滚动兼滑动的高副时,其瞬心应位于过接触点的公法线上。
不直接形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利用三心定理来确定其具体位置。
三心定理:三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共有三个瞬心,且它们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此法特别适用于两构件不直接相联的场合。
4传动比的计算ωi /ωj=P1j P ij / P1i P ij两构件的角速度之比等于绝对瞬心至相对瞬心的距离之反比5.角速度方向的确定相对瞬心位于两绝对瞬心的同一侧,两构件转向相同相对瞬心位于两绝对瞬心之间,两构件转向相反。
常见题型:1.速度瞬心的求解、2利用速度瞬心求解速度。
二、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1.同一构件上两点之间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①由各速度矢量构成的图形称为速度多边形(或速度图);由各加速度矢量构成的图形称为加速度多边形(或加速度图)。
p ,'p 称为极点。
②在速度多边形中,由极点p 向外放射的矢量,代表构件上相应点的绝对速度。
而连接两绝对速度矢端的矢量,则代表构件上相应两点间的相对速度,方向与角标相反,如代表CB v (C 点相对B 点的速度)。
③在加速度多边形中,由极点'p 向外放射的矢量代表构件上相应点的绝对加速度。
而连接两绝对加速度矢量端的矢量代表构件上相应两点间的相对加速度,方向与角标相反。
相对加速度可用其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来表示。
机械原理考研复习资料机械原理考研复习资料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涉及到机械结构、运动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考研学子来说,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资料对于提高复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机械原理考研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教材类资料1.《机械原理》(第五版):这是一本经典的机械原理教材,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内容全面、结构清晰,涵盖了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并配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适合考研复习使用。
2.《机械原理及其应用》(第五版):这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机械原理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内容详实,涵盖了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并配有大量的实例和习题,适合考研复习使用。
3.《机械原理与设计》(第十版):这是一本结合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内容丰富,既包括了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又介绍了机械设计的相关内容,适合考研复习使用。
二、习题类资料1.《机械原理习题解析》:这是一本针对机械原理考研习题的解析书籍,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该书选取了一些经典的机械原理考研习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步骤,适合考生巩固知识点和提高解题能力。
2.《机械原理考研真题精解》:这是一本整理了多年机械原理考研真题的书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书详细解析了每年的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包括题目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答案解析,适合考生进行真题模拟练习和考点总结。
三、网络资源类资料1.考研论坛:在考研论坛上,考生可以与其他考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机械原理的复习经验和资料。
同时,论坛上也有一些老师和专家发布的机械原理复习资料和技巧,考生可以参考借鉴。
2.在线课程:一些在线教育平台上提供了机械原理的在线课程,考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课程来学习和理解机械原理的知识点。
同时,一些在线课程还提供了习题和答疑服务,方便考生进行巩固和提问。
郭卫东版《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2(手册)1. 简介郭卫东版《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2(手册)是一本专门为机械工程专业学生设计的辅导教材。
该手册是郭卫东教授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和教学资料,并结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编写而成。
该手册覆盖了机械原理的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内容概述该手册共包含以下主要内容:2.1 机械原理概述本节介绍了机械原理的概念、基本原理和研究对象等内容。
通过简要介绍,学生可以对机械原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2.2 静力学静力学是机械原理的基础,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力、力系、力的作用点和力的合成等内容。
通过学习静力学,学生可以了解力在机械原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运用力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2.3 运动学运动学是机械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描述、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规律等内容。
通过学习运动学,学生可以理解和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为后续的动力学学习打下基础。
2.4 动力学动力学是机械原理的核心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受力分析、动力学定律和动力学问题的求解等内容。
通过学习动力学,学生可以掌握机械系统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一步深入理解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
2.5 习题解答本节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习题和对应的解答,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
习题涵盖了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并附有详细的解答过程,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知识。
3. 使用方法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该手册:3.1 预习在上课之前,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应章节的内容,预习即将学习的知识点。
根据手册中提供的练习题,可以了解自己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2 听课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解,结合手册中的内容,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
如果在课堂上有疑问,可以及时向教师请教。
3.3 复习课后,学生可以根据手册中提供的习题进行复习和巩固。
绪论一、机器和机构机器和机构的区别:从功能上讲,机器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完成能量形式的转换,机构不能。
二、构件和零件构件:组成机械的各个相对运动的实物称为构件,构件是机械中运动的单元体。
零件:机械中的制造单元体。
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1—1 平面机构的组成一、构件的自由度 构件的自由度是构件可能出现的独立运动。
二、约束与运动副这种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根据组成运动副两构件之间的接触特性,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三、运动副及其分类1.低副两构件以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是转动还是移动,运动副又可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
平面机构中的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仅保留一个自由度。
2. 高副两构件以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成为高副。
§1—2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一、自由度公式 若机构的自由度,以F 表示,F =3n 二、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应注意的事项1.复合铰链由K 个构件在一起组成复合绞链,实际上存在K-12.局部自由度3.虚约束三、构件系统具有确定的条件构件系统成为机构的充分必要条件为:构件系统的自由度必须大于零,且原动件的数目必须等于自由度数。
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2—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铰链四杆机构共有三种基本型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2—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一、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条件(1) 满足最短杆+最长杆≤其余两杆长度之和(2) 连架杆和机架必有一杆为最短杆(3)若满足杆长条件,则以最短杆为机架,为双曲柄机构;以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为曲柄摇杆机构,以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为双摇杆机构。
二、急回特性从动件反回程速度比进程速度快。
这个性质称为机构的急回特性。
三、压力角和传动角压力角:作用在从动件上的驱动力P与该力作用点绝对速度υc之间所夹的锐角α称为压力角。
传动角:习惯用压力角α的余角γ来判断传力性能,γ称为传动角。
《机械原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和自由度◆这种能实现确定的机械运动,又能做有用的机械功或完成能量、物料与信息转换和传递的装置称为机器。
◆无论机器还是机构,最基本的一点是都能实现确定的机械运动。
从结构和运动观点看,二者之间并无区别,所以统称为机械。
◆机械零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各种机器中都能用到的零件,称为通用零件。
另一类则是在特定类型的机械中才能用到的零件,称为专用零件。
◆三个单元:装配单元、运动单元、制造单元1、零件:机械的制造单元,如螺钉、螺母、曲轴等。
通用零件:在各种机器中都能用到的零件。
专用零件:在特定类型的机器中才能用到的零件。
2、部件:由一组协同工作的零件组成的独立制造装配的组合件,如减速器、离合器、制动器等。
部件是装配的单元。
3、构件:机构中形成相对运动的各个运动单元。
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零件组成的运动单元。
◆机器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包括动力部分、控制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支撑及辅助部分。
◆机械设计的程序:1.计划阶段 2.方案计划阶段 3.技术设计阶段 4.技术文件编制阶段◆判断高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自由度的计算公式:F=3n-2PL-PH◆复合铰链: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轴线处共同参与形成的转动副,称为复合铰链(两个转动副◆局部自由度:机构中与输出构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可忽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构件之间应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标箭头的都是原动件。
)✔原动件个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若原动件数小于自由度数,则机构无确定运动。
若原动件数大于自由度数,则机构可能在薄弱处损坏。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曲柄摇杆机构:转动运动转变成往复摆动运动双曲柄机构:等速转动变为变速转动双摇杆机构:主动摇杆的摆动变为从动摇杆的摆动(补充)曲柄滑块机构:转动运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也可把往复直线运动转换成转动运动◆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①机构中是否存在整转副;②选择哪个构件作为机架。
机械原理资料机械原理是指研究和应用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机械结构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机械原理是工程学的基础,也是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的基础。
一、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机械结构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机械运动的规律、机械结构的设计原则和分析方法,以及机械工程中的基本结构和装置的原理和技术问题。
2. 机械原理的分类:(1) 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路径和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
(2) 力学:研究物体的平衡、力的作用和分布、力的传递和转换、力学性能和力学设计等问题。
(3) 动力学:研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以及物体运动对力的变化的影响。
(4) 控制学:研究对机械运动进行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5) 运动设计学:研究设计机械运动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机械运动的效果。
二、机械原理的基本规律和原则1. 力的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和合力矩为零。
2. 力的传递和转换:物体之间通过力的作用来进行能量的传递和转换。
3. 运动的稳定性:物体的稳定性与重心的位置和支点的选择有关。
4. 运动的复合:物体同时进行多种运动时,可以通过分解和合成的方法进行分析。
5. 运动的平衡: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满足力矩平衡和动力平衡的条件。
6. 运动的自由度: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独立变量的个数。
三、机械原理的应用机械原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汽车工程、医疗器械、军事装备等。
机械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总结: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机械结构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包括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控制学和运动设计学等内容。
机械原理的应用广泛,可以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是非题(用“Y”表示正确,“ N”表示错误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 10 分)1111111.构件是机构或机器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也是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
(y )2.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为:其的自由度F〉0。
( n )3.在摆动导杆机构中,若取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的最小传动角Y min=0°; 而取导杆为原动件时,则机构的最小传动角Y min=90°。
( n )4.机构当出现死点时,对运动传递是不利的,因此应设法避免;而在夹具设计时,却需要利用机构的死点性质。
(y )5.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大,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就越小,机构传力效果越好。
(y )6.在蜗杆传动中,蜗杆的升角等于蜗轮的螺旋角,且蜗杆与蜗轮的螺旋线旋向相同。
(y )7.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参数取在大端上。
(y )9.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质量(或转动惯量)是一个假想质量(或转动惯量),它不是原机器中各运动构件的质量(或转动惯量)之和,而是根据动能相等的原则转化后计算得出的。
(y )10.不论刚性回转体上有多少个不平衡质量,也不论它们如何分布,只需要在任意选定两个平面内,分别适当地加平衡质量即可达到动平衡。
(y )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方空格处)。
(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总计10分)1.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同一构件上的各点,而不能应用于机构的不同构件上的各点。
2.机械中三角带(即V带)传动比平型带传动用得更为广泛,从摩擦角度来看,其主要原因是:三角带属槽面摩擦性质,当最摩擦系数较平面摩擦系数大,故传力大。
3 . 在四杆机构中AB= 4Q BC= 4Q CD= 6Q AD = 6Q AD为机架,该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
4.用作图法绘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时,常采用反转法。
即假设凸轮静止不动,从动件作作绕凸轮轴线的反向转动(-3]方向转动)和沿从动件导路方向的往复移动的复合运动。
《机械原理》综合复习资料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1.蜗杆传动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
()2、凸轮副属于高副。
()3、活塞式内燃机主机构是双摇杆机构。
()4、可以通过惯性来克服机构运动过程中的死点问题。
()5、任何机构必须有机架。
()6、在考虑摩擦的转动副中,总反力作用线永远切于摩擦圆。
()7、在机械运动中总是有摩擦力存在,因此,机械功总有一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力上。
()8、在平面机构中存在球面副。
()9、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的等距曲线。
()10、直线是渐开线的特例。
()11、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体、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体。
()12、运动链固定一个构件为机架便成为机构。
()13、平面渐开线上的每一点压力角都相等。
()14、齿轮节圆上的压力角总是等于啮合角。
()15、飞轮应该装在机器的低速轴上。
()16、凸轮机构可是实现从动件任意运动规律。
()17、进行平面机构力分析,杆组一定是静定的。
()18、范成法加工压力角为0的齿轮,每个模数对应需八把刀具。
() 2019、经过动平衡后转子任何一个平面内一定是满足静平衡条件的。
()20、蜗杆传动必定自锁。
()21、标准齿轮必须标准安装。
()22、蜗杆传动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
()23、凸轮副属于高副。
()24、活塞式内燃机主机构是双摇杆机构。
()25、可以通过惯性来克服机构运动过程中的死点问题。
()26、任何机构必须有机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27、曲柄滑块机构是属于铰链四杆机构。
()28、内齿轮只能与外齿轮啮合。
()29、大批量生产齿轮应该采用仿形法。
()30、曲柄摇杆机构当摇杆作为主动件时才存在死点问题()31、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等于自由度数。
()32、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两个约束。
()33、构件组合的自由度数F>0,且等于原动件数,则该构件组合即成为机构。
( )34、任何机构都是由机构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