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1.20 MB
- 文档页数:37
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授课章节: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授课时数:2课时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的“社会心态”应当如何健康培育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的措施教学难点:认清当前的社会心态现状教具:多媒体课件参考书: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布置作业:1、为什么要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2、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怎样的心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和平、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把培育社会心态写进五年规划,这是首次。
这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心态问题的高度重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杂兴的清醒认识。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漫在全社会或某些社会群体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行为意向的总和。
简单说,就是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面对重大事件或者突发事件时所普遍呈现的认识倾向、心理倾向和感情倾向。
社会心态直接影响个人的思想和行动、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影响国际社会对该国的国家形象。
健康的社会心态,是促进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心理基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心态是经济、社会、文化变化的“晴雨表”,具有时代性、客观性、实践性和历史性。
1、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有利于促进个人幸福和社会全面发展。
心态健康,就能正确认识自我,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辩证看待成败得失,勇敢面对困难挫折,始终保持积极向上、敬业乐群的精神状态,这样,个人的幸福指数就高,就更容易干出成绩,实现发展。
反之,就很容易迷失自我、误解他人,很可能在成败得失之间陷入苦恼,在困难挫折面前灰心丧气。
这样个人的幸福指数就低,就容易丧失发展进步的信心和动力。
2、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心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对社会存在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人作为社会生产力中得决定性因素,其心态如何,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状态和水平。
今年3月,"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
党和政府把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中。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好的,人们的精神风貌、价值观积极向上,人心普遍思富、思安、思稳、思和。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因工作、生活、前程、财富,往往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紧张不己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狭隘极端、迷茫失落等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我们应准确、有效地把握当前的社会心态,正视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类问题,缓解社会焦虑情绪,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一、为什么要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当代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转型的历史进程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总体小康成为现实,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列,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中国奇迹”、“中国速度”、“中国道路”等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同时,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深刻转型,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明显加大。
于是,各种揣测和议论也时有出现。
全新的形势向每一位国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世界?如何看待国家的发展成就、看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何看待现实的国情、看待民族的未来?也就是说,如何培育认识和处理当今国际国内各种问题的健康心态?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
解决好这个课题,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正确行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发表时间:2016-09-14T09:31:16.667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7期作者:熊芹[导读] 通过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类问题,缓解社会焦虑情绪,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四川苍溪陵江镇中四川广元 628400)【指导教师】郁龙德,四川苍溪陵江镇中教师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7-042-02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好的,人们的精神风貌、价值观积极向上,人心普遍思富、思安、思稳、思和。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因工作、生活、前程、财富,往往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紧张不已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狭隘极端、迷茫失落等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我们应准确、有效地把握当前的社会心态,正视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类问题,缓解社会焦虑情绪,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为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
一、社会心态的含义"社会心态"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
反映了人们某种非同寻常的情绪、态度和社会风气等。
社会心态的现状。
社会心态是现实的折射。
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源于人们对生活环境、食品供给、社会治安等问题的担忧,不稳定感源于房难买,学难上,病难看的现实矛盾。
不信任感源于少数干部贪污腐败,个别地方政府暗箱操作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
二、社会心态的现状及问题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
社会心态整体趋于成熟自信、开放包容,人们的行为更加理性平和。
例如今年黄金周部分热点景点遇冷,游客数量同比降三成,反映出人们对假日游玩日趋理性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