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珍藏精美翡翠(图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41
故宫珍宝馆的宝物介绍
故宫珍宝馆是故宫博物院中最为珍贵的展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宝贝。
以下是其中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宝物介绍:
1. 长信宫金鳌双首杯:这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件金器。
杯子造
型为两只鳌龙相对,中间以花卉图案点缀,十分精美。
杯底刻有“长信宫”和“嘉靖十年”字样,寓意长寿和安康。
2. 清代乾隆御制玉瓶:这是一件非常罕见的玉器,由当时的皇
帝乾隆亲自下令制作。
玉瓶整体呈鼓形,带有青色和白色的纹路,精致的雕刻和细腻的纹理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
3. 清代乾隆御制琉璃瓶:这是一件以玻璃制成的宝物,亦是由
乾隆皇帝下令制作。
瓶身呈现出深蓝色和浅蓝色的交错和谐,瓶口则镶有铜制的花卉图案,十分华美。
4. 元代青花鱼纹瓷盘:这是一件元代时期的青花瓷器,制作工
艺十分精湛。
瓷盘上绘有鲤鱼和荷花,栩栩如生,呈现出优美的造型和色彩。
5. 清代乾隆御制绣球:这是一件非常精致的刺绣作品,由乾隆
皇帝下令制作。
绣球上密密麻麻地缀满了各种动植物、花卉、山水和人物,技艺之高令人惊叹,被誉为中国刺绣艺术的巅峰之作。
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宝贝,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和辉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和保护。
- 1 -。
故宫博物院藏品精粹1、翡翠灵芝式如意,长47.8cm。
如意以整块翠琢成,灵芝形,周身遍琢小芝、花果等,翠色鲜艳,成色好,水头足,碾琢精美。
清康熙朝的如意注重雅玩之趣,其材质以竹木类居多。
由于皇帝的好尚以及经济因素,这一时期玉石类如意极少,而如此大块的翠如意更是凤毛麟角,为宫廷如意中的极品,弥足珍贵。
2、绿地镂空粉彩福寿如意,长55cm。
此如意仿三镶如意形制,通体在蓝绿色釉上绘云蝠纹,并在如意首、腹、尾部饰精美的金彩镂空纹饰。
首部为五蝠捧寿,中腹作双蝠捧寿,尾部为四蝠捧寿,三处的寿字写法皆不同。
柄身背面有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识。
此如意器型规整,釉色艳丽。
清宫廷所藏瓷如意的制作与一般宫廷用瓷相似,先由内府造办处下属如意馆绘出画样,得皇帝允准后发付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造,所以质量较高。
粉彩瓷器上用镂刻技法自乾隆时期兴起,因工艺难度大而甚为鲜见,此柄瓷如意上采用镂刻技法,足见皇帝对如意这类器物的喜爱。
——阳文: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3、沉香木雕八仙纹如意,长55cm。
如意首呈心状,柄略宽,中间拱起。
通体满雕寿星和八仙组成的图案。
如意首雕突额长髯的寿星,一手托如意,一手持桃,盘腿曲膝端坐于正中。
两旁伴有八仙中的汉钟离、韩湘子。
柄中部吕洞宾、李铁拐同立。
柄下方由上到下依次为张果老、曹国舅、兰彩和、何仙姑,他们手持法器,神态各异,端坐在流云之上。
柄上还浮雕 4个委角方框,框中分别刻有阳文楷体“万”“福”“攸”“同”四字。
柄尾系有用红丝编结的寿字和以黄丝缠成万字的黄丝穗。
如意上的纹饰,雕刻细腻,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
4、鹤顶红灵芝如意,长35.6cm。
如意雕作灵芝式,通体橙黄半透,如膏冻般,有细微龟裂,纹饰凸起处和边沿均为红色,呈现出别样风格。
柄尾系黄色字条,正背分书:“皇太后赐鹤顶红如意一柄”及“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十二日收”。
这种如意在清代非常少见,清宫档案的记载也屈指可数,比较明确的如乾隆六十年(1795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内务府员外郎管理九江关物唐英曾进鹤顶红如意二柄。
探寻北京老建筑:北京故宫番外之二:镇宫之宝(一)据统计,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册的文物共1807558件(套),其中珍贵藏品168万件,占全国博物馆系统401万件珍贵文物的42%,重要类别均传承有序。
其中,包括绘画、书法、碑帖、先秦铭文青铜器、金银器、漆器、生活用具、钟表、宗教文物和武备仪仗,60万件古籍文献中,不乏传世孤本。
书画馆,常设展馆,设在外朝武英殿区,位于太和门广场以西。
陶瓷馆,常设展馆,设在外朝文华殿区,位于太和门广场以东。
玉器馆,常设展馆,设在内廷东六宫区钟粹宫。
金银器馆,常设展馆,设在内廷东六宫区景阳宫。
青铜器馆,常设展馆,设在内廷东六宫区承乾宫和永和宫。
捐献馆,常设展馆,设在内廷东六宫区景仁宫。
钟表馆,常设展馆,设在奉先殿区,位于内廷东六宫区以南、宁寿宫区以西。
珍宝馆:设在皇极殿西庑房、部分东庑房、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
石鼓馆:设在皇极殿东庑房。
戏曲馆:设在阅是楼内。
天府永藏展:设在保和殿西庑房及西北崇楼。
龙凤呈祥——清帝大婚庆典展:设在乾清宫东庑房。
故宫十大镇宫之宝有:乾隆款金瓯永固杯,张成造款雕漆云纹盘,青玉云龙纹炉,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清明上河图》,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沈子蕃缂丝《梅鹊图》,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酗亚方樽。
宫廷之宝: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故宫珍宝馆)乾隆款金瓯(音[ōu])永固杯为故宫宫廷文物的代表作。
故宫金器,是清宫内不多见的皇帝专用饮酒器,金瓯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
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了各式酒杯,其中不乏龙耳作品,且式样颇多,但这种以象鼻为足的作品却很少。
此杯共有4只,其中2只金质,1只铜鎏金造办于乾隆初年,另外1只金质造办于嘉庆初年。
目前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金嘉庆造)、台北故宫博物院(1金乾隆造)、伦敦华莱士博物馆(1金、1铜乾隆造)。
每次看到流亡海外的珍宝,都心痛无比,国富才能民强,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国宝档案国宝档案——中国传世玉器全集(18)雁纹玉饰元代宽5.3、高4.5、厚1.8厘米现藏于安徽省文物局玉质青色,沁成鸡骨白色,有牛毛沁。
带板作委角方形,以深雕法琢穿梭于花朵中的大雁,以阴刻线作纹饰,大雁展翅欲飞,栩栩如生,花朵用斜削和打洼手法表示。
整器构图疏密有致,雕工精细。
龙纹玉饰元代长5.2、宽4、厚1.2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玉质青色,略带沁。
边框委角,减地浮雕饰一龙戏珠,龙身细小卷曲,满身饰双阴刻线表示龙鳞,龙发往后飘拂,大眉压眼,颈、腿施重刀,龙身和龙头可见钻孔痕迹,典型元代龙纹造型。
龙穿花纹玉饰元代长7.4、宽6.6、厚1厘米现藏于杭州历史博物馆玉质白中带青灰斑。
单面透雕花果龙纹,龙身卷曲,细颈长嘴,须发飘扬,底纹为透雕枝叶花卉。
制作采用管钻深雕法,钻痕不加修饰,有明显的元代制玉风格。
云龙纹玉尾元代长9、宽5.5、厚1.7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玉质黑白两色。
器体呈长方形,扁平。
正面根据玉料颜色的不同巧雕龙纹和云海纹。
在一火焰形开光内,浮雕一龙,龙菱形眼,嘴前伸,龙发下飘,细颈,身体扭曲,尾压于后腿之下。
墨玉部分浮雕海水云纹,海水中凸起连绵的山脉。
背面平整无纹,四角各有斜穿小孔一对。
此器利用黑白玉色巧雕而作,匠心独运。
鹘攫鹅纹玉带环元代长7.2、宽6.2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玉质青白色,有黄褐色沁斑。
在椭圆形托环上高浮雕、镂雕海东青(鹘)捕天鹅的“春水”图案。
一矫健有力的海东青(鹘)正啄住仓皇逃窜的天鹅,充满紧张肃杀之气。
“春水”玉之题材虽滥觞于辽契丹族的“春捺钵”,但目前辽代此类玉器还未有出土,所见多为金元玉器。
此玉两侧均有长方形隧孔,应为束带中所用之带环,可供带钩或绦带穿过。
狮戏球纹玉带环元代宽6、高4.6厘米现藏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玉质青白色。
镂雕狮戏球形象。
正面为狮与球舞动的飘带,巧妙地把球甩在了背面,两侧各有一对孔可供绦带穿缀用。
狮子头上的鬣毛呈球状,高高隆起,尾巴两侧为卷云纹,中间呈拂尘状;飘带翻卷,立体感很强。
故宫珍藏的50件最美清朝珠宝提起清朝工艺美术,人们印象中似乎只能想到瓷器,毕竟清朝瓷器烧制工艺冠绝古今中外。
然而,清朝还有一项工艺美术是冠绝古今的,那便是珠宝。
红宝石清朝的珠宝制作工艺之精良,古今中外无人可比。
清朝的珠宝工艺之所以能达到中国顶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珠宝材料来源的增多,由于清朝实现了对西部地区的绝对控制,加速了对和田玉等高级玉种的开采,另一方面从缅甸源源不断地进口翡翠,加之阿拉伯人和西洋人出口各类宝石到中国,中国的珠宝制作材料来源空前增加了。
珊瑚喜字纹朝珠第二:打磨雕刻工艺、金属冶炼和花丝錾刻等相关工艺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又大大提高了。
得益于各种工艺的积累和创新,加之明清两朝在紫禁城内设立专门的宫廷造办处,搜罗天下能工巧匠聚于京城,使得思想和技艺互相碰撞,更加促进了珠宝制作工艺的提高。
养心殿-造办处第三:人口增长、经济稳定、手工业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珠宝工艺的发达离不开清朝经济的繁荣,清朝人口已经达到4亿,清朝前期经济繁荣,大量的人口促进了产业的分工,进而促进了手工业的极度发达,不少地区诞生了具有各自特点的地区“工业”,比如景德镇的瓷器,苏州的玉雕。
清朝比较有名的珠宝工艺主要有苏工和京工。
故宫藏翠十八子手串清朝流传下来的珠宝,主要分布在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他的流落到香港和海外,中国大陆民间收藏的精品较少。
比起清朝珠宝设计,今天我们的珠宝工业大多数模仿西方人,不仅不够美,还丢失了自己的文化特征,沦为西方的仿货,实在可悲。
今天,玉斋君就为广大藏家整理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朝珠、项链和手串等“环形”类珠宝,以供欣赏和收藏。
清代喜字纹朝珠清代红宝石朝珠清代东珠朝珠清代黄碧玺朝珠清代松石朝珠清代清碧玺朝珠清代珊瑚带珠石饰朝珠清代清翠朝珠清代清珊瑚带珠翠寿字纹手串清代清翠十八子手串清代翠十八子手串(碧玺珊瑚)清代碧玺带珠翠饰十八子手串(含蓝宝石)清代碧玺带珠翠饰十八子手串清代黄碧玺带红珠饰十八子手串清代黄碧玺带珊瑚珠饰十八子手串清代黄碧玺带红珠饰十八子手串清代蓝晶带珠石饰手串清代椰子带翠饰五方佛朝珠清代珊瑚朝珠清代红珊瑚朝珠清代伽南香女朝珠清代水晶手串清代碧玺珠软镯清代蓝晶石朝珠清代清白金镶翠项链清代菩提镶珠数珠清代珊瑚带翠饰念珠清代星月菩提带翠饰朝珠清代珊瑚带珠饰念珠清代椰子带翠念珠清代银镶石项圈清代珍珠数珠清代翠玉朝珠清代油珀朝珠清代碧玺带翠饰十八子手串清代蜜蜡朝珠清代青金石朝珠清代松石朝珠(绿松石夹深红)清代珊瑚数珠清代檀香木朝珠清代银镶珊瑚项圈清代催生石带珠石朝珠清代东珠朝珠珊瑚数珠清代翠夹粉十八子手串清代碧玺带珠翠饰十八子手串(粉夹绿)清代东珠朝珠(黄丝带)。
故宫珍宝馆文物讲解故宫珍宝馆是一座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
其建筑风格独特,内部收藏丰富,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
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解珍宝馆中的一些重要文物,带您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一、金质镶嵌宝石龙凤冠这件金质镶嵌宝石龙凤冠是明代皇后的礼服之一,通体以金为主体,嵌有各色宝石。
冠顶饰有龙凤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龙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皇权和吉祥,这件冠饰不仅展示了明代工艺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传统。
二、翡翠玉白菜翡翠玉白菜是清代宫廷的珍品之一,由一块翡翠原石雕刻而成。
它的形状与真实白菜相似,绿叶白心,叶脉分明。
这件作品展示了中国玉雕技艺的精湛水平,也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美感的独特追求。
三、景泰蓝花瓶景泰蓝花瓶是一种以铜为主体,镶嵌各色宝石的工艺品。
它的造型典雅,色彩绚丽,工艺独特。
瓶身图案以花卉、果实为主,寓意着繁荣昌盛、吉祥如意。
景泰蓝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绝,代表着中国古代工艺的精湛技艺和文化底蕴。
四、紫禁城模型这个紫禁城模型是按照1:10的比例缩小制作而成,详细地展示了明清两代紫禁城的建筑布局和宫廷生活。
模型中包括宫殿、庭院、桥梁、河道等建筑景观,以及宫廷官员、侍女、太监等人物形象。
这个模型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是研究明清历史的重要参考。
五、金质镶嵌宝石佛像这尊金质镶嵌宝石佛像是清代宫廷的供奉佛像之一,通体以金为主体,镶嵌有各色宝石。
佛像面容慈祥,神态安详,体现了佛教艺术的庄重与神秘。
这件文物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六、御笔《兰亭序》《兰亭序》是中国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这件御笔《兰亭序》是清代乾隆皇帝亲自抄写而成,其笔法精湛,字迹秀美。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爱好者,他的书法造诣也颇深。
这件文物不仅展示了中国书法的精髓,也体现了乾隆皇帝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推崇。
七、紫禁城古砖这些紫禁城古砖是明清两代紫禁城建筑使用的砖块,每一块砖都经过精心烧制和磨制而成。
清宫珍宝末帝御用-沈阳故宫博物院院溥仪御用金银珠宝器物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于1925年被逐出北京紫禁城之前,曾由其胞弟溥杰等家人将宫内珍藏的大量历代字画、金银珠宝等珍贵藏品携出官外。
这批珍贵的宫中宝物此后即脱离清官原藏的状态,变成溥仪的个人财产。
在此后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溥仪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京津两地和东北政治舞台上先后扮演了大清逊位皇帝、伪满洲国傀儡皇帝、前苏联红军重要战俘和中国政府头等战犯等特殊角色,而他随身携带的这批国宝,则随着他的升降起伏而历经辗转与磨难,其所携带的大批珍贵字画或是因故变卖,或是在战火兵燹中惨遭毁损,最后只有近500件珍贵的金银珠宝藏品因体量较小便于携带,在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之后,被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最终成为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重要文物。
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封建帝国,清朝末帝爱新觉罗·溥仪曾经收藏和御用的金银珠宝藏品,无论是其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是弥足珍贵与独一无二的,仅仅从这批藏品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来看,它也是价值连城的珍稀国宝。
本文从基本史实出发,依据沈阳故宫博物院现藏的溥仪御用金银珠宝藏品,对这部分珍贵文物的来龙去脉及藏品情况作综合介绍,让文博界同仁及研究者有机会了解与认识这部分国宝,并借此公布这批珍宝,知诸世人。
一、末代珍宝的辗转之路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并暂住于北京紫禁城“内朝”后宫内,包括三大殿在内的“外朝”则归于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以开办博物馆。
此后十余年的时间内,京畿地区动荡飘摇的政局,特别是各路军阀对皇宫财产的垂涎三尺,让逐渐成人的逊位皇帝溥仪感到忧虑。
于是,在1924年他被冯玉祥领导的军队正式逐出紫禁城之前,他利用胞弟溥杰和其他家人、族人人宫学习、探视等机会,以赏赐等方式将清宫原藏的历代名人书法、字画及金银器、珠宝首饰等贵重之物大量携出宫外,成为脱离北京故宫皇家财产之外的个人财富。
故宫珍宝馆(二)故宫珍宝馆(二)---帝后饰品过节对我来说没有什么诱惑力。
这几天,过的和一个周末一样。
阳光透过树枝窸窸窣窣的照进房间,坐在床上晒太阳,看着窗外的汽车忙碌奔驰。
大家都很忙哦。
对我来说只有春节才是过节。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又要回婆婆家了。
心里暗愿,老人们身体健康。
继续贴故宫珍宝馆的文物照片,看久了,已经不被它们的精美而激动了。
所有的绚丽终将归为平淡,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平平安安才是真。
1】金嵌珠宝帽顶清高14厘米金质,累丝工艺,上面镶嵌大红宝石,东珠之下是两组累丝四龙戏珠。
那颗红宝石,曾经被某位清帝顶在至高无上的头上,红艳如血。
2】金龙形帽顶清长6.5厘米镂空錾刻金龙,龙口衔东珠,身体两侧各嵌东珠一颗。
微博上正在热闹争议今年龙年邮票上龙的形象是否合适,俺倒觉得这个大头龙满可爱的。
3】东珠朝珠清顺治清代帝后、王公大臣和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员等,穿朝服或吉服时都要佩戴朝珠。
朝珠每盘108颗圆珠,一盘圆珠分为四份,份间加不同质地的大圆珠一颗,叫做“佛头”。
其中有一佛头连缀葫芦形的“佛塔”,贯以“背云”垂于背。
在朝珠两侧,还有三串十颗小珠,绿松石的,一边两串,一边一串,称为“纪念”(也看到写成记念的)。
朝珠质地有东珠、珊瑚、青金石等,以东珠朝珠最为尊贵,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
仔细端详朝珠,为啥这个“纪念”串左右不一样多呢?4】青金石朝珠清康熙周长150厘米朝珠由108颗青金石珠穿成,有四个珊瑚节。
皇帝在不同的场合带不同的朝珠,祭地时佩戴琥珀或蜜蜡的朝珠,祭日时戴红珊瑚朝珠,祭月戴绿松石朝珠,祭天时就戴这种,青金石朝珠。
5】拍自国博的康熙画像,看看帽顶,还有朝珠。
朝珠是珊瑚的,应该是祭日时戴的吧。
另外这三串“纪念”,还真是两边不一样。
6】拍自国博的雍正像,戴的是东珠朝珠7】金嵌珠宝双龙纹钿口长19.5厘米钿口是装饰在冠帽钿子上的饰物,这种二龙戏珠的钿口为清代皇后所使用8】金嵌珠九凤纹钿口清9】银嵌珊瑚领约清领约又称为项圈,是后妃用于约束颈间衣领之饰物,环形活口开合式。
【翡翠欣赏】皇家至藏,最全版清代翡翠饕餮盛宴(四)翡翠,这充满魔力,处处散发着魅力的灵石,已深入扎根中国人心中,以前他是皇家贵族身份的象征,也是皇亲国戚们的独宠,但是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的前进,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慢慢进入老百姓人家,平时走在大街小巷,我们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十个人有一半以上都是佩戴翡翠的,翡翠深入人心,清代翡翠对后世翡翠文化影响深远、功不可没。
今天我们继续欣赏最后一期皇家翡翠至藏饕餮盛宴(四),件件价值连城、唯美绝伦!(三十一)翡翠雕饕餮纹活环狮钮鼎 . 清乾隆(仿古鼎器形,浑厚古朴,更是以上好翡翠雕琢而成,其质地细腻、晶莹剔透,细细观之,呈半透明状,更似带有锈斑在内,清乾隆时期仿古青铜器玉器追求锈斑、锈沁色的真实性,特意挑选此类翡翠材料。
)(三十二)翡翠雕荷花牌 . 清中期(牌以翡翠雕琢而成,质地莹润通透,翠色鲜艳,隐现深浅翠绿色肌理条纹。
长方形牌雕荷花,梗、叶、花均刻画细腻,形象生动,意境清幽,生机勃勃。
整器造型雅致,立意深秀,匠心独运,构思巧妙,题材与玉料相互呼应,是收藏佳品。
)(三十三)翡翠浮雕夔龙纹双耳龙钮方鼎 . 清乾隆(翡翠双耳龙钮方鼎色好,质地极其细腻,鲜嫩漂亮,质地较透明,玻璃光泽强,质地纯净,显晶莹剔透,属高档品中之极品。
)真是惊艳四方,赞叹不已!(三十四)翡翠朝珠 . 清(三十五)御制翡翠鼻烟壶 . 清乾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三十六)翡翠福从天降摆件 . 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三十七)御制翡翠九狮盖炉 . 清光绪(北京故宫藏)(三十八)翡翠海阔天空摆件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三十九)鎏金铜嵌翡翠八方盒 . 清代(北京故宫藏)(四十)翡翠福地福人居摆件1和2(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四十一)翡翠一露甘甜摆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四十二)翡翠富春兰聚摆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四十三)翡翠御风而上摆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四十四)玻璃种翡翠喜迎仙客摆件(北京故宫藏)(四十五)三色翡翠生命乐章摆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四十六)翡翠百年好合摆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四十七)白金镶翡翠项链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说明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四十八)翡翠桃式洗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四十九)翡翠印色盒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十)金镶翡翠如意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十一)翡翠灵芝形如意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十二)翡翠螭纹如意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十三)翡翠白菜花插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十四)翡翠仕女像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十五)翡翠天官像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十六)翡翠花鸟纹花插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十七)翡翠鹤鹿同春山子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十八)翡翠人物山景山子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十九)翡翠桃福纹簪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六十)金镶翠挑簪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六十一)金镶翠发簪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六十二)镶翠扳指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六十三)金镶翠戒指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六十四)翡翠戒指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六十五)翡翠扳指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六十六)翡翠蝙蝠纹戒指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六十七)翡翠镂雕盘常坠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六十八)翡翠子孙万代佩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六十九)翡翠镂雕荷花坠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七十)翡翠鱼形佩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七十一)翡翠龙首带钩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七十二)翡翠螭纹龙首带钩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七十三)翡翠镶碧玺花扁方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七十四)清代翡翠钗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七十五)翡翠三羊佩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七十六)翡翠鱼式盒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七十七)清代翡翠朝珠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七十八)清代翡翠手镯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七十九)翡翠太极浅纹盘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八十)翡翠碗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八十一)翡翠橢圆形坠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八十二)翡翠鼻烟壶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八十三)翡翠缠枝莲纹盖碗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八十四)翡翠翎管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八十五)冰种黄翡夫唱妇随摆件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八十六)翡翠岁月惊喜摆件 . 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赞叹翡翠之美的同时,我们也不禁赞叹古人的伟大的智慧,竟然能够雕刻出如此唯美绝伦的艺术臻品,震惊世人,清代翡翠文化真是给我们留下了无比灿烂辉煌的翡翠明天。
故宫里的文物详细介绍北京故宫,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不仅是明清两代皇家宫殿的所在地,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瑰宝的重要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内珍藏有超过186万件(套)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宫的文物涵盖极为广泛,按照类别可分为25大类、69小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要部分:陶瓷类: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各个时期的瓷器均有收藏,如三国至唐五代陶瓷器、元青花瓷、明永乐甜白瓷以及清三代御窑精品等,其中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为故宫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玉器类:故宫所藏玉器举世闻名,从礼仪用玉到生活实用品,形态各异,精美绝伦,如青玉云龙纹炉即故宫玉器中的代表性国宝。
书画类:绘画藏品中不乏稀世珍品,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唐阎立本的《步辇图》,以及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书法作品则有王献之的《中秋帖》、陆机的《平复帖》等传世名作。
书法碑帖类:汇集了众多古代书法家的真迹,涵盖了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展示了中华书法艺术的魅力。
青铜器类:亚方樽等商周时期青铜礼器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度和文化内涵。
珐琅器与金属工艺类:如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体现了明清时期宫廷珐琅工艺的巅峰水平。
织绣与缂丝类:沈子蕃缂丝《梅鹊图》以细腻的技艺展现了古代缂丝艺术的高超成就。
家具与木器类:故宫所藏明清家具数量巨大且工艺精良,是研究中国古代家具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钟表仪器类: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则是中国古代宫廷钟表制作技术与西方机械技艺结合的典型代表。
宗教文物类:包括佛教、道教及宫廷祭祀相关的各类器物、画像和经卷等。
此外,故宫还收藏有大量的金银珠宝、文房四宝、古籍善本、帝后玺册、武备仪仗以及其他反映皇家生活的各类文物,它们共同构建了一部立体的历史画卷,生动再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等多个层面的发展演变。
故宫珍藏珠宝玉石盆景(组图)故宫珍藏珠宝玉石盆景(组图)镶宝石九重春色图盆景镶宝石九重春色图盆景,清乾隆,清宫旧藏。
掐丝珐琅长方形盆,盆壁以湖蓝色釉铺地,四面中央为铜镀金錾花沿开光,内嵌彩绘西洋人物景致的画珐琅片,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中有诗句:“午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此桃树盆景即寓诗中“九重春色”之意,表现春光明媚、欣欣向荣的太平景象,桃与寿石配景又含祝寿之意,此盆景为清乾隆年间不可多得的佳作。
嵌珍珠宝石齐梅祝寿盆景榆林|论坛|嵌珍珠宝石齐梅祝寿盆景,清中期,清宫旧藏。
每个小如意头中又嵌红宝石,烧蓝花叶上又嵌以翡翠、碧玺、红宝石做的果实、花卉等图案,珊瑚珠和翡翠等宝石珠编串成各式花卉图案。
盆上以珊瑚、天竹、梅花组成“齐眉祝寿”银累丝点翠的山子上满嵌红、蓝、黄等各色宝石。
此盆景镂金错玉,穿珠垒银,遍铺宝石,特别是一树梅花珠光宝气,共用大珍珠64颗,红蓝宝石216粒,精雕细作,鬼斧神工。
孔雀石嵌珠宝蓬莱仙境盆景塞上风论孔雀石嵌珠宝蓬莱仙境盆景,清乾隆,清宫旧藏。
紫檀木座上,苍绿的孔雀石垒山垫底,孔雀石前以大小红、蓝宝石堆砌成湖石。
孔雀石山前景平台上遍植金银宝石制作的灵花仙草,银镀金松树、珊瑚树和银镀金桃树,树上缀有珍珠花和碧玺桃果等。
山间树下立白玉雕寿星、侍童及鹿,此件“蓬莱仙境”全部以黄金、共用珍珠280颗,红蓝宝石300多粒,碧玺和其它色彩石近100粒。
其山石玲珑剔透,花树奇异多姿,尽显荣华富丽,是清代宫廷盆景中的珍品。
碧桃花树盆景! u"k _2 P, M7 m2 ]5 a碧桃花树盆景,清中期,清宫旧藏。
画珐琅委角长方盆,盆外壁绘折枝花卉。
主景碧桃树以染铜为叶、染牙为花瓣。
周围衬以染石山子和水晶海棠花、乳白色玻璃茶花、铜片小草等,枝干苍劲,花草鲜美,景致优美典雅。
碧桃盆景寓意“春光长寿”。
红宝石梅寿长春盆景) c2 ?* W. @8红宝石梅寿长春盆景,清中期,清宫旧藏。
见证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翡翠藏品,第四件曾是慈禧老佛爷的最
爱!
1/6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博物馆。
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
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
截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文物。
2/6博物馆三楼展厅展示的翡翠原石,虽然只是开了一部分口,但是挡不住翠色的呼之欲出。
3/6博物馆展示的翡翠小白菜,清代制品,雕工虽然有点拙朴,但是也代表了清代时候手工雕刻的技艺了。
4/6博物馆展示的清代翡翠屏风,经过岁月的侵蚀,已经是满满的历史沧桑感。
5/6博物馆展示的清代翡翠白菜,这件就出名了,大家肯定都听说过它,它是慈禧老佛爷的最爱,历史已经变迁,它就是最好的见证。
6/6博物馆展示的清代翡翠印章、摆件等。
这里收藏展示的翡翠制品虽然没有现代工艺制作的那么精美,但是它们见证了历史,代表了一段历史时期的雕刻工艺,可以说,这里的每件展品,都会有一个故事。
希望有一天,能在内陆看到它们的展出,而不用大费周章的跑到台北去欣赏,你说呢?。
点翠工艺点翠工艺,是一项产生自汉代的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
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永不褪色。
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点翠的原料是翠鸟的羽毛。
翠,即翠鸟之羽。
翠羽的获取,据《珠翠光华》中摘录“用小剪子剪下活翠鸟脖子周围的羽毛,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图上粘料的底托上”。
翠羽因所用材质的不同,可以呈现出浅蓝、蓝绿、湖蓝、藏蓝等不同色彩,富于变化,加之镶嵌各色珠宝,更显得豪华富丽。
(图片来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点翠嵌珠宝五凤钿】清【点翠钿子】点翠工艺所用的主要材料为翠鸟身上的羽毛。
在中国大陆地区分布着多种翠鸟种类,其中白胸翡翠、普通翠鸟和蓝翡翠和最为多见。
白胸翡翠它们大多生活在我国北纬28°以南,也就是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
这种鸟的羽毛多为青绿色,所以我们在江浙一带见到的民间点翠花件,特别是一些民间精品的颜色,都以青绿色为多。
普通翠鸟普通翠鸟背部蓝绿色羽毛较为鲜明细腻,翅膀和尾羽部分则相对暗淡。
蓝翠在华东、华中及华南从辽宁至甘肃的大部地区繁殖和度过夏季。
这种鸟头部为黑色,上体除翼上外,其余均为亮丽华贵的蓝紫色。
所以我们看到北方,特别是一些宫廷后妃的点翠首饰,都是以这种美丽的蓝紫颜色呈现的。
点翠工艺分为软翠和硬翠,是根据点翠工艺所使用的翠鸟羽毛而划分的。
1.硬翠点翠采用的翠鸟羽是比较大的羽毛,叫硬翠,翠鸟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话称“大条”)、尾部羽毛八根(行话称“尾条”),所以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
2.软翠软翠是点翠工艺使用的是翠鸟比较细小的羽毛制作出来的点翠首饰,叫软翠。
点翠首饰的制作工艺绝不像现代首饰批量化生产那么简单。
羽毛这种有机物的使用,也使得点翠首饰的制作除了使用一般技法外,必须考虑后期羽毛的粘接粘着问题,包括粘着剂的成分、配比等。
珍贵无比!故宫博物馆收藏的精美翡翠[组图]
翠碗
故宫博物院收藏翡翠作品800多件,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收藏古代翡翠最多的博物馆,藏品主要为清宫遗存,其中帝后玺册20余件,首饰、服饰类作品400多件,其他器物300多件,这些藏品的时代多为清代中、晚期。
翠夔耳兽面纹炉
翠太平有象磬
翠子母狮
翠乾隆款仿古觚
翠花鸟花插
翠玉白菜式花插
翠福禄寿长方插屏心
翠雕天官像
翠雕仕女像
翡翠雕寿星像
翠子孙万代佩
翠灵芝佩
翠三羊佩。
翠镂雕荷花坠
翠荷鱼坠
翠镂雕盘常坠
翠香囊
翠鱼形佩
翠镂雕双凤万寿牌
翠桃福纹簪
金镶翠挑簪
翠扁方
翠镶碧玺花扁方
翠蝙蝠戒指
金嵌翠戒指
翠戒指
翠十八子手串
白金镶翠项链
翠螭纹龙首带钩
翠带钩绦环
翠缠枝莲纹盖碗
翡翠乾隆款龙纹杯盘
翠鱼式盒
翠箫
铜镀金累丝镶翠三镶如意
翠卧牛
翠人物山景山子
翠鹤鹿同春山子
翠螭纹如意
翠灵芝形如意
翠鱼形佩
珊瑚翡翠吉庆有余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