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法,除法期末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注: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5、0乘任何数都得0。
6、乘法估算:81×68就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所以81×68≈5600。
7、除法估算:493÷8想除数8的口诀六八四十八,就把被除数493估成480,口算480÷8得60。
所以493÷8≈60。
8、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9、解决有关“倍”的问题,先把“是”改成“=”,“的”改成“×”。
如:长是宽的3倍,得到“长=宽×3倍”,也就是“宽×3倍=长”,“长÷3倍=宽”。
10、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一组数据相加的总数÷数据个数。
1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
(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1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11,30整,只有2月有变化。
13、平年全年有365天,其中2月28天,全年是52个星期零1天。
14、闰年全年有366天,其中2月29天,全年是52个星期零2天。
1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如1996、2000、2004、2008、20XX年都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16、常用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17、1日(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18、小明今年20多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法、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法、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法、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乘法、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共8课时总第61课时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会熟练地口算、笔算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会用乘法验算乘、除法。
2、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乘、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各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2.再看例题。
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些例题解释同一个内容?这些内容你理解吗?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知识。
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1.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
师巡视;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
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1、出示教科书第112页第2~4题〔或让学生翻开书自读这3题〕。
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
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第1题用估算,第2题用口算,第3题用笔算。
〕〔2〕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P116-117页第1-4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加法与减法1. 加法•加法的定义:把两个或更多的数相加得到一个和。
•加法的性质:–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零元素:a + 0 = a•加法的计算方法:–逐位相加法: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满十进一。
–分组相加法:将数按照位数分组相加,最后将各组的和相加即可。
2. 减法•减法的定义: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差。
•减法的性质:–减法的性质与加法相似,但没有交换律。
–减去零不变:a - 0 = a–减法变加法:a - b = a + (-b)•减法的计算方法:–相等差法:差的绝对值与被减数相等。
–逐位相减法:对应位数相减,不够减的向高位借,借一当十。
二、乘法与除法1. 乘法•乘法的定义:将两个或更多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积。
•乘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乘法逆元:a * (1/a) = 1•乘法的计算方法:–逐位相乘法:从个位开始逐位相乘,满十进一。
–分组相乘法:将数按照位数分组相乘,最后将各组的积相加。
2. 除法•除法的定义: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每份相等。
•除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与乘法相似,但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除以自身为1:a / a = 1–除以1为自身:a / 1 = a•除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除法:将被除数按照除数的位数分组,从左到右依次相除。
–余数法:除数与商的乘积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三、长度与重量1. 长度•长度的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等。
•长度间的换算:– 1 m = 10 dm = 100 cm = 1000 mm– 1 dm = 0.1 m– 1 cm = 0.01 m– 1 mm = 0.001 m•长度的比较:可以使用尺、直尺等测量工具进行比较。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乘与除知识点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 - 乘与除知识点一、乘法知识点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乘法知识点:1. 乘法的概念:乘法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积的运算。
例如,对于两个数a和b,它们的乘积记作a × b,读作“a乘以b”。
2. 乘法的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这意味着乘法运算的顺序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3. 乘法的分配律:乘法还满足分配律,即a × (b + c) = a × b + a × c。
这意味着在计算含有括号的乘法式子时,可以先将括号内的运算进行,再将结果与括号外的数相乘。
4. 乘法口诀表:学生需要掌握并熟记乘法口诀表,以便能够快速进行乘法运算。
通过乘法口诀表,学生可以快速计算任何两个一位数的乘积。
5. 多位数的乘法:学生在小学三年级还会学习多位数的乘法。
这需要他们掌握竖式乘法的方法,并能够正确地对齐位数进行运算。
二、除法知识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开始学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除法知识点:1. 除法的概念:除法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除法的结果称为商,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
2. 除法的商和余数:当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时,除法的结果通常由商和余数组成。
商表示能够整除的次数,余数表示除法运算后的剩余部分。
3. 除法的整除和余数的概念:当被除数能够整除除数时,余数为零,这种情况下称为“整除”。
当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时,余数不为零。
4. 除法的反运算:乘法除法与乘法是互为反运算的。
例如,对于等式a ÷ b = c,可以通过乘法运算反向计算得到等式c × b = a。
5. 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除数是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它决定了分成多少份。
被除数是需要被除以除数的数,它被分成了几份。
三、综合运用乘除运算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将乘法和除法运算进行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复习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4、北斗星永远在北方,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下午在西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第三单元统计1、求平均数公式:总和÷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总和2、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3、通常条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中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折线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
4、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表是多少个单位,是表示1、2、5、10或更多单位。
第四单元年、月、日1、重要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课本p71,乘法口诀。
教学目的
系统复习乘法口诀,巩固对乘法口诀的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背默乘法口诀。
1、指名学生背诵1-6的乘法口诀。
指名学生默祸国殃民1-6的乘法口诀。
2、师指背口诀。
3、指名学生背默7、8、9的乘法口诀。
师指背口诀。
4、口答
四()二十八()六三十()九三十六()七十四五五()九()八十一二()十二四()三十二五()三十五指名学生回答。
二、运用口诀
1、口算乘法
4×9 9×5 6×3 3×4 4×8
8×9 6×5 5×3 7×6 6×9
指名学生口算,并说说用哪一种口诀。
2、口算除法
12÷2 32÷4 56÷7 30÷6
40÷5 46÷8 27÷3 16÷4
3、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式题和两个除法式题。
四八三十二
4×8=32 32÷4=8 8×4=32 32÷8=4
指名学生口答。
练习完成:五九四十五三八二十四七九六十三三、总结
熟悉乘法口诀表
四、作业
熟练背默1-9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一、位置与方向1、在平面图上我们一般定义上面为“北”,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东南和西北相对,西南和东北相对。
3、描述行进的路线图时,我们一般先画出路线,再描述。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不够除,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余数要比除数小。
2、没有余数时: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时: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0”不能做除数,做除数没有意义,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4、请正确算出下面各题,你就过关了:369÷3= 469÷3= 269÷3= 309÷3= 420÷3=832÷4= 613÷3= 562÷4= 704÷5= 580÷5=5、想: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什么情况下商中间才有0?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什么情况下商末尾才有0?三、两位数乘两位数1、整十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先用整十数、整百数前面的数去乘,两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法计算的关键:(1)乘的顺序。
(2)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估算的方法:可以把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确定它们的积的范围,这样估算的结果比较准确。
4、请正确算出下面各题,你就过关了:(1)口算:80×10= 90×900= 40×800= 12×200= 400×11= (2)估算:89×30≈ 63×29≈ 52×68≈ 35×19≈ 24×39≈(3)笔算,注意笔算前心里先估算,估一估积应该在哪个范围?24×12= 19×19= 54×13= 98×78= 38×21=四、统计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种统计图——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特殊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
三年级乘除法计算练习班级:姓名:一列竖式计算78×52= 84×36= 49×28= 63×56= 62×45= 57×26= 47×25= 98×88= 618÷3= 482÷5= 650÷5= 324÷8= 859÷8= 572÷7= 52×28= 756÷7= 84×75= 53×18= 43×39= 65×94=二脱式计算405÷5+25 789-21×15 18×30÷6 (576-243)÷3 40×14-500 29+805÷5 (250-150)÷5 687+906÷3(487-367)+720÷9 288÷3÷4三、口算40×17= 50×70= 20×25= 30×23=54×17≈ 85×96≈ 62×36≈ 36×21≈720÷9 = 270÷3= 603÷3= 246÷2=321÷8 ≈ 457÷6 ≈ 231÷4 ≈ 498÷5 ≈四、应用题1、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3×20=60(元)答:人要60元。
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够吗?8×29=232(元)250元>232元答:带250元钱够了。
3、每瓶矿泉水2元,买20瓶需要多少钱?2×20=40(元)答:买20瓶需要40元。
4、每箱苹果30千克,8箱有多少千克?30×8=240(千克)答:8箱有240千克。
一、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西南北本节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主要有:1.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四个方位。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排列的,其中,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⑥太阳东升西落。
早晨,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当面向太阳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边是南。
⑦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⑧长江是自西向东流。
⑨年轮较密的地方向着北面,较疏的地方向着南面。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运用简单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判断方向,会看图识方向。
提示:找好中心点,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巩固练习1.早晨同学们面向太阳举行升旗仪式,此时同学们面向()面,背对着()面,左侧是()面,右侧是()面。
2.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你的后面是(),右边是(),左边是()。
3.聪聪放学回家往南走,学校在他家的()面。
4.刮东风时,学校的旗子向()面飘。
5.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后,她的左面是(),右边是()。
6.送信。
(每小格20米)1.鸽子要向飞米,再向飞米就把信送给了小松鼠。
2.鸽子从松鼠家出来,向飞米就到了兔子家,把信送给兔子后再向飞米找到大象,最后再接着向飞米,又向飞米把信交给小猫。
3.从鸽子开始出发,到把信全部送完,在路上共飞了米。
(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本节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主要有:1.认识并掌握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如下图:)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描述路线时,要先确定起点和终点,然后确定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最后再根据各物体的相对位置描述路线。
需要注意的是,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路线可能有很多条,不同路线的描述方法是不同的,一般会选择比较近的线路。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做题时先标出东 南 西 北。
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观测点 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国旗向南飘就是吹北风)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 法计算.2、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不一定有0.如:302÷2=151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6=28……□,余数最大是( 5 )。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除法验算:→ 用乘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2.填一填。
先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千十、几个百或几个千。
3.连一连。
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以利用乘法推导出商。
参考答案:1.3303006606005505005505002.100200400200010008003.4.>==<<<1.完成下面各题。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一位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写在十位上数个位上的数3.连一连。
任何数除以参考答案:1.竖式略241131152.>><==>3.4.16164313131.完成下面各题。
在做笔算除法时除后要把所得的余数跟除数比较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数大或等于除数3.连一连。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比除数小加上余数。
参考答案:1.竖式略43311522.>=<><>3.4.8561872131112.完成下面各题。
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的位数于除数时数少一位。
4.连一连。
先判断出商是几位数参考答案:1.2318141332171832292.竖式略1191141123.>>><<>4.2.完成下面各题。
商中间有求出商的百位以后十位不够商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3.连一连。
商的末尾有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位上的数又比除数小个位上商接落下来。
参考答案:1.15111001670101013401502.竖式略1501013043.4.>=><=>2.连一连。
(下面各题的商接近几十)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或前两位上的数估算的商。
参考答案:1.3050903080809040202.3.(1)②③⑤(2)①④⑦4.两6061三300302两9088两7071两7069……5两7066练习七迷宫大冲关1.帮小蜜蜂找到回家的路。
2.按得数从小到大的算式顺序走,画出路线,小朋友们就可以到达小岛了。
参考答案:1.306÷3→735÷7→848÷8→512÷2→255÷2→906÷32.100÷4→140÷5→360÷9→340÷6→510÷3→875÷52.爬楼梯,采蘑菇。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知识点一:位置与方向1.东西南北、东南西北是相对的方向。
2.在绘制地图时,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来绘制。
3.指南针指示方向,其中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北斗星的位置、影子与太阳的方向、早晚太阳的位置以及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等来确定方位。
知识点二:一位数除法1.平均分可以使用除法进行计算。
2.注意:在计算时,可以使用口诀估算,例如将71看作72,或将378看作更接近准确数的40.3.被除数末尾的数字并不一定对应商的末尾数字,需要进行笔算除法来确定。
4.除法验算可以使用乘法进行验证,如果有余数,则需要将余数加上除数再进行验证。
5.除数不能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
知识点三: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在进行验算时,需要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来进行验证。
3.可以使用口算来计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或整百的数的积。
4.在进行估算时,可以将因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来进行计算。
1.可以将一个因数看作近似数,也可以将两个因数同时看作近似数。
2.凡是带有“大约”字样的问题,一般需要进行估算。
3.对于涉及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问题,需要进行三个步骤:计算、比较、回答问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4.面积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需要使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6.长方形的周长为(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为长×宽。
可以通过周长和宽、面积和宽、周长和长、面积和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为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
可以通过周长和边长、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7.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可以使用这些进率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乘法、除法、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巩固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的合理性及正确性。
2.经历知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形成认知结构。
3.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渗透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整体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体系。
三、教学难点乘除法估算方法。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解决问题》这三个单元。
1.乘法计算先来看看乘法的计算,同学们,这一部分的内容非常多,小天使给我们带来了一棵知识树来帮助整理!两根树枝可以代表哪两类信息窗呢?对,代表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
(1)口算乘法①我们先来看看口算乘法,还分为哪两个小类呢?可以分为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和估算。
②谁能分别举个小例子,考考大家?(2)笔算乘法再来看看笔算乘法,可以分为哪两类?可以分为不进位和进位两类。
(3)小结:同学们你们看,我们大家共同的智慧,完成了这个单元的知识树,你们真棒。
2.除法计算现在我们完成除法这一单元的知识树吧!关于除法的计算,我们学过五个方面的知识。
回忆一下,都学过哪些呢?口算、估算、基本的笔算除法、除法的验算和有关0的除法。
那我们一起看一看,每个方面所涉及的知识都有哪些呢?(1)口算在口算这一部分,谁来给大家出一道题?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口算题的特点?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或几百几十的。
(2)估算老师带来了一道估算题,谁来说说你的想法?41÷4(3)基本的笔算除法我们都学习了哪种呢?一位数除两位数;一位数除三位数。
(4)除法的验算除法可以怎样验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5)有关0的除法分为:0除以一个数(不为0);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3.同学们,我们完成了两个单元的知识树,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
(二)基本练习(1)口算练习:60×20= 24×10= 23×20= 40×90=60÷3= 150÷5= 800÷4=①直接说出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除法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100÷4 = 25)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 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验算: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8.所学除法类型:①第一位不够除,看前两位。
666÷9=74②第一位够除,就在第一位上写商,然后一位一位除。
900÷4=225③中间的数不够商1,就商0,把下一位数移下来继续除。
816÷2=408④末尾的数不够商1,就商0,把末尾的数当余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2课时复习乘法、除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乘法和除法。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和口诀,以及除法的定义和计算步骤。
教材中包含了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加深对乘法和除法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概念。
2. 熟练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乘法和除法的概念理解,以及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想把苹果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乘法的概念。
2. 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回顾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例如,3乘以4表示3个4相加,即3×4=12。
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3. 除法的定义和计算步骤:介绍除法的定义和计算步骤。
例如,12除以4表示12分成4份,每份有多少个,即12÷4=3。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和演示乘法和除法的应用。
例如,计算“25乘以4”和“60除以4”。
引导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计算和理解。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例如,计算“30乘以5”和“80除以5”。
6.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互相讨论和解答一些有关乘法和除法的问题。
例如,“如果有20个糖果,你想把它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糖果?”。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计算结果。
六、板书设计1. 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乘法:3×4=12乘法口诀:3、4、52. 除法的定义和计算步骤:除法:12÷4=3除法概念:分成4份,每份有3个七、作业设计2×3=4×5=6×7=18÷3=24÷4=30÷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复习乘法和除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加深了对乘法和除法概念的理解,并巩固了计算方法。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法则:顺口溜: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加起来,注意进位。
2、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a×(b×c)3、乘法分配律:a×(b+c)=a×b+a×c4、乘法的积的性质:1)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2)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3)任何数乘以10的倍数都可以先乘以这个数的个位数,再在结果后面加上相应的0.5、乘法的应用:1)乘法可以用来计算面积和体积;2)乘法可以用来计算人均分配的数量;3)乘法可以用来计算比例关系。
6、乘法的运算技巧:1)乘法口诀:竖式乘法中,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加起来,注意进位;2)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用来简化计算;3)乘法分配律可以用来计算复杂的式子;4)乘法的积的性质可以用来快速计算。
1.两位数相乘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口算乘法中,整十或整百的数相乘,只需将前面的数字相乘,然后在结果后面添加它们的位数。
3.估算乘法时,可以将一个因数看作近似数,也可以将两个因数都看作近似数。
4.如果一个问题中有“大约”等字样,通常需要进行估算。
5.对于需要计算是否够或是否能等的问题,需要进行三个步骤:计算、比较和回答。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运算顺序为先乘除,再加减。
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7.面积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8.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需要使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9.常见的面积单位包括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10.长方形的面积为长×宽,周长为(长+宽)×2.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边长,周长为边长×4.11.长方形的长为长方形面积÷宽,已知周长求长为长方形周长÷2-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知识点详解学习乘法和除法运算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习乘法和除法运算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通过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提高计算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乘法运算是指将两个或更多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过程。
在乘法运算中,有一些重要的规则需要孩子们掌握。
首先,乘法的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乘,积的大小与乘法顺序无关,即a乘以b等于b乘以a。
其次,乘法的结合律表示当需要连续乘法运算时,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但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
最后,乘法的分配律指的是一个数先与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然后再与另一个数相乘,结果与先计算两个数的乘积再加或减的结果相同。
除法运算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每一份的大小都是另一个数的结果。
在除法运算中,孩子们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规则。
首先,除法的除数不能为0,否则计算结果无法定义。
其次,除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不成立,即除法运算的顺序不能改变。
最后,除法的倍数关系是指当除数是被除数的倍数时,计算的结果是整数;当除数不是被除数的倍数时,计算的结果是一个小数,即余数。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乘法和除法运算,数学教材中通常会提供一些具体的算术题目来巩固概念和运算规则。
举个例子,我们来看一道乘法题目:12乘以3等于几?答案是36。
在这个乘法题目中,12是乘法的被乘数,3是乘法的乘数,36是乘法的积。
通过这样的题目,孩子们可以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过程。
除法题目也是帮助孩子们培养乘除法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比如,我们可以给孩子出一道除法题目:54除以6等于几?答案是9。
在这个除法题目中,54是除法的被除数,6是除法的除数,9是除法的商。
通过这样的题目,孩子们可以熟悉除法的概念和规则,并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孩子们理解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际意义。
比如,用苹果和盒子的例子,可以让孩子们明白乘法的结果表示的是苹果总数,而除法的结果表示的是每个盒子里有几个苹果。
一、填空。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的上面。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
2、把54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20里面有()个8,210连续减去()个7得0。
3、200÷4的商的末尾数有()个0,3000÷5的商的末尾有()个0。
4、☆÷□=21……5,□最小是(),这时☆是( )。
☆÷5=21……□,☆最小是(),☆最大是( )。
5、一个数除于8商是11,这个数最大是()
6、31×□2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能填(),8□6÷4的商的中间为0,□中可填的数有()。
7、624÷6商的最高位是()位;128÷7商是()位数,496÷8商是()。
8、□59÷7,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9、24的22倍是(),16个36相加,和是()
10、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做22个零件,那么工作15小时做了多少个零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 2
× 1 5
1 1 0……………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2 2………………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3 3 0……………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二、选择题
1、小红一周看105页书,平均每天看几页?列式为()。
A、105÷ 7
B、105 × 1
C、105 × 7
2、一个数的7倍是210,这个数是() A、1470 B、30 C、1570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位数。
A、2 B、3 C、2或3
4、好运来超市平均每天要用电50度,7月份一共要用电( )度。
A、1500
B、150
C、1550
5、1000 ÷ 8 的商的末尾有()个0。
A、2 B、1 C、0
6、在一个除法里,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
A、7 B、8 C、9
三、计算
1、口算;
20 ×50= 70 ×11= 5 ×24= 4 ×25= 12 ×19≈ 42×59≈ 9×36≈ 125×13≈9000 ÷3= 2000 ÷4= 4000 ÷5= 112 ÷3≈ 450 ÷7≈ 335 ÷5≈ 60÷8≈
2、竖式计算(带*号的验算)
525÷5= 543÷9= * 829÷8= 520÷4= 26×62= 12×55=
四、解决问题
1、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20箱,每箱苹果售价45元,每箱梨售价36元,苹果和梨一共可卖多少元?
2、养鸡场有鸡蛋90千克,如果每个包装纸盒装4千克鸡蛋,这样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盒,才能把这些鸡蛋装完?
修路队4天修了两段公路,第一段长430米,第二段长26米,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4、王老师批改作业,第一天和第二天各批改18本,第三天和第四天共批改40本,平均每天批改多少本?
5、李刚等四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6厘米,其中高红133厘米,王伟141厘米,王军138厘米,李刚身高多少厘米?
6、水果店有15箱苹果,每箱48千克,有24箱梨,每箱35千克,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来运,一次能运完吗?
7、小明看一本书,前4天每天看26页,后6天每天看40页,刚好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8、学校将旅游的人数平均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24名学生和2名老师,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个假日旅游?旅游的师生平均乘坐8辆汽车,每辆车坐多少人?
9、解放军叔叔要修一段公路,计划每天修45米,12天完成任务,由于情况紧急要求比计划提前3天打通,每天应修多少米?
10上午9:30从学校出发,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到达目的地已是下午6:30,学校到目的地的距离是多少?
11、中秋节到了,月饼厂工人师傅要把800个月饼装箱。
按照8个装一盒,4盒装一箱来算,这些月饼能装多少箱?
12、一间教室的地面长6米,宽4米,用边长2分米的地砖铺地,一共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