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洞 中峰洞(1)
- 格式:doc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4
游中峰洞的作文400字以上国庆节那天,我们一家到中峰洞去玩。
我们的小车在蜿蜒盘旋的公路飞驰着。
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就到了诺水河风景区。
爸爸买了门票后,我们就急匆匆地向号称“天下第一洞”的中峰洞走去。
走呀,走呀,我忽然看见了一条长长的铁轨。
我好奇地问爸爸:“这里怎么有铁轨呀?”爸爸说:“因为这里有过山车。
”“我们怎么不坐呢?”我惊讶地说。
“可能是过山车坏了吧!”爸爸笑着对我说,“快走吧!”爸爸、妈妈拉着我沿着狭长的山道继续往里走。
越到里边,风景越美丽。
不多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第一个风景区。
哇!好漂亮!有红红的蚊帐,有蓝色的海豹,有正在安睡的千年龟,还有数不清的擎天柱……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在各色灯光的照耀下显得瑰丽无比。
所有的游客都赞叹不已,合影留念。
“下面还有更美的。
”导游小姐清脆的嗓音把我们带回现实。
我们跟着导游向下一个景点走去。
每一处景点都各具特色。
我们每到一处都会驻足观赏,尽情地欣赏大自然这位能工巧匠的“杰作”。
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最后一个景点——天堂瞭望口。
好大一个洞,可以容纳十多万人。
在洞壁的左侧有一个瞭望口。
听导游介绍:这个瞭望口是当地的一个农民在山上打猎时发现的。
顺着爸爸指着的方向望去,我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个洞口像一只停歇的鸽子,又像女士的一只高跟鞋。
最后我们洞海泛舟告别这“人间天堂”。
我们坐船上岸之后,小心翼翼地沿着长长的洞中雀桥来到了出口。
这时我才发现我们已来到了山顶。
原来,中峰洞一游,一直是在向上爬。
最后,大家都恋恋不舍地告别中峰洞向山下走去。
天下第一洞中峰洞探奇进入洞口,一股凉风迎面扑来,全长1600米的通道叫做“时光隧道”。
看来,我们已到了另一个世纪。
此时,我们身在大山腹中,我好像听到了若干世纪以前的大地心脏的跳动。
在洞里,我们蹬上“青云梯”的九十九步台阶,再经过“迷宫”来到一处名叫“瑶池仙境”的景点。
一到此,所有游客无不拍手称奇。
那些石柱、石笋、石人、石兽等石钟乳,错落有致,惟妙惟肖,生态逼真。
在如梦如幻的灯光里,恰似神仙之居所。
一潭清洌的水,明澈如镜,倒映着那些“仙人”。
我们在大山腹中穿行。
一路有灯光和路标指示,我们边走边用手去触摸身旁两边石壁上凸现的奇形怪状的图纹,用心去感受人在地心的感觉,脚在曲折迂廻的石窟通道里漫步。
就在两壁间一条狭长的通道顶部石壁上,灯光直直地照射着一个状如女性生殖器的天涡。
它被起名为“生命之母”。
我们屏神凝息,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创造的同时,心想:它到底在此向我们昭示着什么?难道真的是在讲述与生命有关的传说吗?再往前走不多远,在一处叫做“听琴台”的地方,我们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
环顾四周,却并未见其有水,再凝神静听,原来,水声就从我们的脚底传出。
我们循着水声,溯流而上,每一处的声音都不一样。
有时轻似琴瑟漫弹,有时急如远天雷鸣,我们仿佛感觉到脚下在轻微的震颤。
这就是地下河。
就在地下河的上游,我们终于看见了一条有水的河了。
在霓虹灯的照射下,河水清可见底,水面流光溢彩。
荡舟水上,船在洗涤身心与灵魂的轻妙音乐声中,左拐右弯,轻轻地划向尽头。
此时此刻,我们没有了身体的疲倦和心里的烦恼,全身心地融入这美妙的境界中了。
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才走出了洞口。
值得说明的是,我们出洞中并没有原路返回,而是从另外一个洞口出来。
一出洞口,我们又看见了阳光,又回到了现实。
刚才,我们仿佛从仙界归来。
待走出洞口一看,不禁使我大吃一惊!原来,出洞口却在距山底800米的陡峭山崖上。
站在出洞口放眼看去,对面的那座大山如一座巨大的屏风挡在我们眼前,山上的树木及岩石缝隙皆清晰可辨;诺水河,已尽收眼底,宛如一条翡翠链,镶嵌在两山之间。
天下第一洞中峰洞:溶洞里的巴山风情经过南天门,我们已从天界来到人间,在“人间奇情”部分,将要欣赏到大巴山区的风土民情,文化习俗和历史典故。
珊瑚葡萄神话传说,天宫中的蟠桃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吃了长生不老。
眼前的这些珊瑚葡萄,已经在中峰洞内生长了千百万年,是神品中的神品了。
这些葡萄是从哪里来的呢?相传,很久以前,银河里有一条天龙,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贬谪巴山为蛇,人称巴蛇,它就是巴人的祖先。
这些葡萄就是巴蛇从天上带来的礼物。
巴蛇遗迹这条状若蟠龙的峡谷,就是银河天龙被贬为巴蛇,下界时走过的通道,称为“巴蛇遗迹”。
《华阳国志》说,大巴山是川陕界山,“山南山北以神蛇戍”。
“神蛇”就是指巴蛇。
巴蛇洞府民间传说,此乃巴蛇被贬巴山时居住过的洞府。
《蜀中名胜记》载:“蛇洞在县北南巴寺,昔人传之三万四千尾,此即巴蛇洞”。
巴蛇后来移居湖北武落钟离山,成了巴人的始祖。
五子古柏这株亭亭如盖的乳石“石树”,一干五枝,生机蓬勃,称“五子柏”。
相传汉代巴人一家五子,上山狩猎,追一母鹿进入中峰洞,正欲瓮中捉鳖,忽见母鹿哀鸣泣血,声泪俱下,五子于心不忍,放其归山。
是夜,五子梦得白发老人点化,弃耕从学,竟同登金榜,出仕为官,死后归葬于中峰洞外凤凰坡。
不久,坟上长出一株柏树,一干五枝,越千余年仍繁茂依旧。
五子柏的故事传出,文人学子到中峰洞考察者络绎不绝。
明末进士向玉轩,清乾隆帝师李钟峨曾三进中峰洞,考证五子柏。
最奇的是,古柏旁又长出一株小树,浑身洋溢着祥瑞。
相信触摸过它的人都会沾上灵气和好运。
巴人婚嫁这幅巴山婚嫁图:林木葱葱的羊肠小道上行进着迎亲队伍,乐队吹着唢呐,敲着锣鼓,一派欢乐气象。
新郎披红挂彩,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头顶盖头的新娘子,由哥哥背着,娶亲娘子一边护着新娘,一边准备着花轿,新郎身后是送亲的人群,那边的山丘上,站着新娘的母亲。
母亲引颈眺望,珠泪纵横,悲声咽咽,父亲目睹迎亲队伍渐行渐远,显出依依难舍的神情。
有一首巴山民歌生动地描绘了此情此景:往日离家三两天,今日离家无数年。
中锋洞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您们这次的景区导游阿诺。
首先我代表我的家乡欢迎您们的到来,来到这有着“天下第一洞”的美誉的中锋洞!现在您们所看到的就是这人间仙境的“门口”了。
至于这为什么说是天下第一洞嘛,我们先留着,大家可以边浏览边想想看,答对了我将给与一点小小的奖励,略表心意!古人常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我们今天虽然不会行万里路,但是至少也要读一本书吧?所以在进洞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有关中锋洞的相关知识,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参观的时候更好的理解景观,留下深刻的印象。
您们有谁知道什么喀斯特地貌吗?它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什么特别的呢?这和我们今天看到的中锋洞有什么关联的呢?它为什么有着天下第一洞的美誉呢?(很好)这几个谜底我将为您们一一解开!喀斯特地貌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大喀斯特作用。
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嗯,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想问的呢?(没有吗?那看来我又要自编自演的了?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叫喀斯特地貌呢?为什么不直接是岩溶地貌,更加科学直接呢?)很好,这位朋友的确很有科学的敏锐的啊!的确,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叫喀斯特地貌呢?为什么不直接是岩溶地貌,更加科学直接呢?其实这里面主要是一种纪念意义。
是为了纪念这种地貌的发现地“喀斯特”。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
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三个必要的条件,大家可以猜猜看有哪些?这三个是: 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
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
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
天下第一洞中峰洞:生命甬道这条漫长的甬道,叫做“生命甬道”,是中峰洞的第九景区,也是“人间奇情”的最后部分。
天堂地狱世上所有宗教都相信天堂地狱的说法。
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在前世、今世、来世中轮回。
今生的善恶作为,必然导致来世的报应。
真善的灵魂,都可以进入天堂享受永久幸福。
罪恶之人,将被投入地狱,遭受无穷无尽的折磨。
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中,对“天堂地狱”进行了形象地描绘:地狱是上宽下窄的漏斗形状,共分十八层,生前犯有不同罪孽的人,在不同的层次中受惩罚。
“天堂”共分九重,是生前做善事者幸福精灵所居住的地方。
中峰洞这个上下对应的“天坑”“地缝”,与但丁描绘的“天堂”、“地狱”惊人地相似。
上洞口,通九重天堂,下洞口,接十八层地狱。
净界雕塑但丁描绘的“净界”又称“炼狱”,是专供罪孽较轻的人赎罪的地方。
他们必须经过净火烧炼,断除一切罪恶的根源即“欲念”后,才能升入天堂。
这里的景像与“净界”多么相似:第一层的人正在那里接受苦刑,第二层的人正在那里进行忏悔,第三层的人正在那里等待上帝的最后判决:是进天堂?入地狱?还是被送往轮回关,进入“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轮回关”前后共有六条通道,通向中峰洞的不同景区。
也许是巧合,宗教所说的“善恶轮回”形式,也分“六道轮回”:即按今生的善恶作为,来世分别投入天道,人道,魔鬼道,畜牲道,地狱道,饿鬼道。
诸君经过此关时,请千万不要走错了道路。
生命之母生殖图腾在宗教的教义上,是生命与创造力的象征。
大自然在中峰洞内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男女生殖图腾。
这些女性生殖图腾,我们叫它“生命之母”男女生殖图腾部落,在中峰洞内到处可以看见。
天地结合,阴阳交汇生万物,天造地设,才有了中峰洞的天地人三界奇景。
对生殖图腾的崇拜,几乎遍及世界所有民族。
这样众多的生殖图腾,集中出现在中峰洞,简直是一个奇迹,它足以让全世界的“石祖崇拜”者五体投地,似狂如痴。
中峰洞的景色写作文篇1在我们家乡有个中峰洞,那里风景优美,尤其是那个溶洞,有趣极了。
走进溶洞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叔叔说是地下河导致冬暖夏凉的原因。
溶洞里有很多钟乳石,就说“天牛顶石”吧,它好像一头巨牛,害怕洞塌下来就一直顶着洞上的石头,不知顶了多少年……。
在一个钟乳石“砌”成的小洞里,有一尊“观音”。
她一只手端着玉锦瓶,一只手在做着“兰花指”,亭亭玉立地站在上面。
我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身材就好啦!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有块巨石就变成了凶狠的大鹏,它低着头,两对翅膀一张开,有几十米宽,驶向前方,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大鹏展翅”了。
中峰洞的钟乳石还有很多,像“怪兽出洞”、“神奇瀑布”、“狮子迎宾”……。
那些叫不出名的钟乳石,正等着你去起名字呢!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欢迎到这里来看看吧!篇2国庆节那天,我们一家到中峰洞去玩。
我们的小车在蜿蜒盘旋的公路飞驰着。
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就到了诺水河风景区。
爸爸买了门票后,我们就急匆匆地向号称“天下第一洞”的中峰洞走去。
走呀,走呀,我忽然看见了一条长长的铁轨。
我好奇地问爸爸:“这里怎么有铁轨呀?”爸爸说:“因为这里有过山车。
”“我们怎么不坐呢?”我惊讶地说。
“可能是过山车坏了吧!”爸爸笑着对我说,“快走吧!”爸爸、妈妈拉着我沿着狭长的山道继续往里走。
越到里边,风景越美丽。
不多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第一个风景区。
哇!好漂亮!有红红的蚊帐,有蓝色的海豹,有正在安睡的千年龟,还有数不清的擎天柱……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在各色灯光的照耀下显得瑰丽无比。
所有的游客都赞叹不已,合影留念。
“下面还有更美的。
”导游小姐清脆的嗓音把我们带回现实。
我们跟着导游向下一个景点走去。
每一处景点都各具特色。
我们每到一处都会驻足观赏,尽情地欣赏大自然这位能工巧匠的“杰作”。
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最后一个景点——天堂望口。
好大一个洞,可以容纳十多万人。
在洞壁的左侧有一个望口。
听导游介绍:这个望口是当地的一个农民在山上打猎时发现的。
世界地质奇迹中国最美溶洞天下第一洞中峰洞张峰源中峰洞(佛光洞)位于四川巴中诺水河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腹心地带,与亚洲溶洞第一漂—诺水洞形成两绝比邻、惊世奇观。
是被广大游客公认的世界上旅游模式最丰富、游览形式最刺激、地质构造最完备、岩溶地貌最复杂、洞穴气候最宜人的综合游览区。
中峰洞分上、中、下三层,13大景区,36条支洞,72重迷宫,108般奇景,洞道总长18公里,80余万平米,已开发8公里,30万余平米。
上下洞口相对高差200多米,最宽跨度700米,一般高宽均在100至300米之间。
洞内有1个大型洞海,2条地下河流,3个对流出口,4条神秘峡谷,5个诡异迷宫。
集“雄、险、奇、幽、深”于一体,洞中有洞,河里有河;洞洞相连,峡谷纵横;洞洞有景,景景妙绝。
是一个多层次、多格调、多类别、多形态的奇特岩溶世界。
洞内常年温度恒定在20度左右,湿度指标、空气质量、舒适程度、疗养指数在国内外已开发溶洞中堪称绝无仅有。
中峰洞首创“陆海空”立体开发模式:地铁进洞1600米,洞海泛舟10000余米,洞天佛光3000余平米,创新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开放以来,50余位中央、省部级领导考察中峰洞,并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被世界洞穴研究会地质专家誉为“世界地质奇迹,中国最美溶洞”,被中国溶洞协会会长朱学稳考察认定为“天下第一洞”。
中峰洞的地质风貌和旅游特点,可用五个字来进行概括:“雄、险、奇、幽、深”。
雄:指中峰洞的空间及景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已勘察长18公里,总面积80万平米;目前开发8公里,面积30万平米。
洞体相对高差200米,一般高宽均在100——300米之间,。
可以说,中峰洞整体就藏在在鸳鸯山腹中,山是一个洞,洞就是一座山。
险:指洞内景观造型奇险,景区地理、地势以及地貌险峻,类型齐全,洞内旅游观光的主洞和支洞道路曲折、诡秘莫测,景区景点让人观之悚然心惊!奇:中峰洞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杰作、精品。
奇主要指景观及空间造型奇特,审美价值极高。
诺水河中峰洞导游词500字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您们这次的景区导游阿诺。
首先我代表我的家乡欢迎您们的到来,来到这有着“天下第一洞”的美誉的中锋洞!现在您们所看到的就是这人间仙境的“门口”了。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中锋洞洞内的格局。
这个世界罕见的“地下岩溶博物馆”,被中国溶洞协会会长朱学稳教授誉为“天下第一洞”的中锋洞分上、中、下三层,层层相通、乳笋林立,阡陌纵横,12大景区,36条支洞,72重迷宫,108般奇景,总长15公里,80余万平方米,已开发8公里,40万平方米。
108个重要景点,其中仅中层就有5条支干道、12条支巷、7个大厅、3个公园、一条暗河和10000余平方米可供游人泛舟的洞海;出洞后有1000余米的栈道。
集“雄、险、奇、幽、深”于一体,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洞有景,景景绝妙。
中峰洞旅游有限公司首创“陆海空”立体开发模式:1600米的“地铁进洞”,10000余平方米的“洞海泛舟”。
1000余米的“洞中栈道”,8000余平米的“洞天佛光”构,成中峰洞与世无比的四大绝景。
其中地铁进洞1600米,洞海泛舟10000余平米,洞天佛光3000余平米,刷新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好了!讲了这么多,朋友们一定迫不及待的要去看看中锋洞的美景来一-饱眼福的了!那么我们就快点进去吧!。
中峰洞石林之石中峰洞洞内世界将山水风光、人神鸟兽、奇树异花融为一体,将现实形象与虚幻意境相结合,融山水风光于一体,形成华丽的地下宫殿。
洞中套洞,连环曲折,错综复杂;洞内玉峰琼壁,幽深莫测;钟乳晶莹剔透,石花灿若繁星,七彩纷呈。
石钟乳、石笋、石幔、鬼斧神工、千姿百态、飞珠溅玉、水声潺潺,梦里水乡、烟霞云岚,使人疑为天上人间,浮想联翩,真可谓集幽、奇、险、秀于一身。
中峰洞石林之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运动杰作,东一块,西一块如林林立,石石之间,或大或小,或粗或细,宽厚不一,高矮不齐;此石彼石,或断或连,上下左右,嶙峋峭立,参差错落,胖瘦皆有,并不规则,在溶洞里,如果你想从中寻找到两块样子相同,或形态相近的石块,那是不现实的,因为所谓传统上的对称、谐调、规律等美的理念,已被冲得支离破碎。
然而就是在这对规则的破坏之中,石姿石态,幻变出万般模样,如春草一般突兀于地表,谁能说它们不是在尽情地呈现自己生命本色,尽情地演绎着自己生命的风采?石头开花在中峰洞里成真了。
每一处花纹都各自展现自己的风采,并且姿态颜色不一。
当我的手心轻轻抚摸着石之表面肌肤时,一种从远古传来的水样清凉渐渐渗透我血脉,直逼我肺脾,恍惚之间,我仿佛听见了石头的心,扑通通跳动……中峰洞的石林带给我的不仅是壮观的景象,而是给了我们力量的源泉和灵魂的净化。
一路漫移碎步,感觉既真实又梦幻。
用目光抚摸奇异嶙峋的钟乳石,感受来自远古的原始的幻化的神奇,让一片片原始的画境在脑海里复制,我想象着洞石一滴滴融化后再悄然凝固的样子。
行走在中峰洞中,头顶不时有水流洒下来,不断的流水说明溶洞还在继续生长。
漫长的时间,缓慢的流水,还有不为人知的悄然改变,每时每刻都在这些地方不断上演。
于是,每次面对这些地质奇观,我总有相似的感慨。
没办法,事实就是人生苦短。
不管怎样,它该怎么美丽,还是怎么美丽,它也许在想,喜欢就来,不喜欢请走远一点,乐得清净。
几十年寿命的人类算什么?我不喜欢跟在导游后面听那些传说。
天下第一洞,大山里的神奇与深情作者:庞济韬来源:《中国西部》2016年第09期关于风景,人们似乎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越远的越神秘越有诱惑性。
中峰洞,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要去,也不过个把小时车程,可是,从它雏凤试声到如今声誉日隆,几十年来,我和它始终缘悭一面。
原因很多,上面的因素应该很重要。
我想,身边的东西,能有多大看头呢?直到今年,外地文友金龙问及我这座洞的事情,我才有点动心。
金龙老家也有溶洞,他曾为此写过一组诗,恢宏奇崛,其写钟乳石的诗句“一洞的森然挺立,那是水对石头穿越洪荒的爱情告白”,让我印象深刻。
金龙说:“你家附近有天下第一洞,你却不看,真是浪费,等我来,一起去。
”七月的一天,我和金龙驱车前往诺水河风景区探访中峰洞。
问水入洞公路沿诺水河而上,远望,就是两条飘逸的长带,一条灰白,一条清碧,屈曲盘绕,百折千回,在莽莽万重山中,也自有一番吴带当风的诗情画意。
人山愈深,河水愈是清澈,愈是碧绿。
那种清,胸无渣滓,一派天然;那种绿,温温润润,软软酥酥。
动起来呢,还好,倘若为潴、为潭、为渊,满满的绿沉淀着、滑嫩着、静默着,人就简直不知怎样才好。
看是不够的了,叹也没甚用处,人在此时,就想去接近那水、抚摸那水、亲吻那水。
不!要咬,要嚼,方才过瘾。
那透明的软软的绿,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大果冻啊!金龙道:“山泉水清,好!好!”我笑他:“你满腹诗才,如今只说得出个好字。
”金龙也笑:“词穷了,水这么好,那洞决计差不了。
”正说着,遥见公路旁高耸一块大白石,上书“天下第一洞”,目的地到了。
中峰洞,就在路旁半山腰里。
欲睹洞中玄妙,绝非举步可至。
进得洞口,还要走1.6公里的路,才能看到窈然幽深的风景。
这似乎在启示人们,美好的事物是不可轻易得见的。
当然,现代的交通工具解放了脚。
一列地下小火车整装待发,要载众人去不可知的世界。
刚刚还是昭昭白日,空气如火,转眼间,随着一声惊呼,一行人就落入山洞的巨口,浓稠的黑暗紧紧包裹拢来,阵阵冷风仿佛从地府吹来。
天下第一洞中峰洞纪行破浪江湖作远行,春风又到诺水滨。
梨花满岗香雪吐,山桃半坡红霞澄。
波摇石壁浪中望,叹无前缘今始行。
日暮泊舟望乡台,江枫渔舟对孤灯。
月隐星稀复前往,天明始到鸳鸯坪。
神鹰扬扬护名胜,红鱼切切迎佳宾。
洞旅山腰白云袅,地下奇城四海名。
攀藤附葛入空蒙,琦阁仙山耳目新。
飞瀑三折笑语乱,黑白将军把洞门。
峭云陡霁古栈牵,横飞纵绕进山城。
人民东路初见面,柳暗花明开天庭。
迎来去往不知处,街宽巷阔道纵横。
更有喷泉齐潇洒,雨过天晴各缤纷。
跳石穿礁淌水路,叹无扁舟摆前程。
跃步跨过阴河岛,人民南路通光明。
东苑矗立珍珠塔,西部兀崛马尾云。
前往可赏牡丹醉,后退能搅海棠亲。
琳琅满目神驰往,人民西路在末庭。
美猴夹道引颈望,导游小姐笑脸盈。
穿越森森原始林,千万风光绿荫荫。
虎踞龙磐互观望,狐假虎威斥猴群。
林中忽见皮帽出,飒爽英姿老猎人。
但使正义猎枪在,禽兽变诈几何能。
人民北路知何处,中山公园喜牵引。
优游寻觅情未了,总牵东西南北魂。
铺店琳琅显珠光,镁灯闪烁起箫声。
酒吧间里醉非醉,混人堂中寻难寻。
如此胜景少流传,想是翰墨未解因。
总奇造化巧神工,更信我辈开发能。
古涧清溪起平湖,舟飞筏点荡神韵。
开亭复阁逢盛世,植树造林喜逢春。
公路蜿蜒云盘旋,轮飞车驰鬼斧逊。
人言三峡天下壮,谁识诺水真貌形。
异象奇美探难完,请君壮游慰平生。
登临揽胜复长啸,万水千山总是情。
天下第一洞中峰洞:梦幻洞天跟着中峰洞讲解员的讲解,脚步也匆匆,情怀思绪都受着别人的牵引,得来的东西毕竟还是浮浅。
置身这梦幻般的奇妙世界,美景的欣赏还需自己慢慢地来独享。
对大自然的宏构,人们总是愿意将它想象为某种已然熟知的事物。
人们凭借自己的想象又赋予它们特有的灵气,圈点出了一处处冠以神奇名字的景观,把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演绎成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妙世界。
人说,这最是文人的风雅,它能在非常态的自然景象中,无端地生出万千的情调来。
一座枯燥的洞穴,偏要凭借自己的想象把它勾画的热闹非凡;几块毫无生命的石头,定要搜遍那神化传说给其附着上活灵活现的神灵。
我相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必有那让人参不透也道不明的神力。
不身临其境地感受,不让心与之感通,是无法领略的到的。
我屏息静气地就这样久久地伫立着,感觉中有地底下上升的气雾沁入心脾,愉悦的心情便被净化了。
净化之中,我在默默地祈祷,祈祷着这梦幻般的洞天千年万年如斯清净幽幻,过去、现在和将来千万年如一日地静止下去,让这神奇的美景留于每一个来过溶洞的人的梦幻里。
走出宽敞的洞口,洞外依然是烟雨空蒙,烟雨空蒙中又见葱翠一片。
在眺望远方,对面山麓上的那一泓山水,雨雾中依稀水色涟涟,那美丽的山峰如同一朵硕大奇美的出水芙蓉,被蒙蒙的雨雾托起。
那漫山遍野的葱翠绿色,间以盛开着的各色花朵,绿的意趣勃勃,彩的缤纷绰绰。
有微风吹来,仿佛山动水移,摇曳出满目的灿烂,灿灿烂烂之中,我也仿佛绝去了尘缘,永远永远地留在了这仙乡神苑。
溶洞,不仅是一个景观,更是一段历史,时光就是一位伟大的雕刻家,经由他的手,沧海可以变为桑田,桑田可以生长奇迹,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这就是时光留给我们的启示。
中峰洞:神奇的“天下第一”岩溶洞穴
夏至
【期刊名称】《城市地理》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中峰洞,是一个被装扮得金碧辉煌的溶洞宫殿,也是一座藏匿地球奥秘
的神奇宝库,它悠然自若地隐居在巴中南江诺水河镇的刘家坝。
洞穴总长15公里,面积约56万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是目前国内旅游开发最大的一个溶洞。
【总页数】6页(P60-65)
【作者】夏至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31.5
【相关文献】
1.天下第一雪花洞郑州的后花园——浮戏山雪花洞发展纪实 [J], 白海林
2.岩溶洞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敏感性比较——以贵州双河洞和织金洞为例 [J], 周忠发;张结;殷超;潘艳喜;田衷珲;汪炎林
3.天下第一洞,大山里的神奇与深情 [J], 庞济韬
4.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岩溶洞穴可培养细菌群落特征
——以重庆雪玉洞和水鸣洞为例 [J], 陈济宇;陆祖军;贺秋芳;李强
5.天下第一洞——中国贵州·织金洞 [J], 周百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下第一洞,大山里的神奇与深情庞济韬【期刊名称】《中国西部》【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6页(P82-87)【作者】庞济韬【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关于风景,人们似乎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越远的越神秘越有诱惑性。
中峰洞,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要去,也不过个把小时车程,可是,从它雏凤试声到如今声誉日隆,几十年来,我和它始终缘悭一面。
原因很多,上面的因素应该很重要。
我想,身边的东西,能有多大看头呢?直到今年,外地文友金龙问及我这座洞的事情,我才有点动心。
金龙老家也有溶洞,他曾为此写过一组诗,恢宏奇崛,其写钟乳石的诗句“一洞的森然挺立,那是水对石头穿越洪荒的爱情告白”,让我印象深刻。
金龙说:“你家附近有天下第一洞,你却不看,真是浪费,等我来,一起去。
”七月的一天,我和金龙驱车前往诺水河风景区探访中峰洞。
公路沿诺水河而上,远望,就是两条飘逸的长带,一条灰白,一条清碧,屈曲盘绕,百折千回,在莽莽万重山中,也自有一番吴带当风的诗情画意。
入山愈深,河水愈是清澈,愈是碧绿。
那种清,胸无渣滓,一派天然;那种绿,温温润润,软软酥酥。
动起来呢,还好,倘若为潴、为潭、为渊,满满的绿沉淀着、滑嫩着、静默着,人就简直不知怎样才好。
看是不够的了,叹也没甚用处,人在此时,就想去接近那水、抚摸那水、亲吻那水。
不!要咬,要嚼,方才过瘾。
那透明的软软的绿,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大果冻啊!金龙道:“山泉水清,好!好!”我笑他:“你满腹诗才,如今只说得出个好字。
”金龙也笑:“词穷了,水这么好,那洞决计差不了。
”正说着,遥见公路旁高耸一块大白石,上书“天下第一洞”,目的地到了。
中峰洞,就在路旁半山腰里。
欲睹洞中玄妙,绝非举步可至。
进得洞口,还要走1.6公里的路,才能看到窈然幽深的风景。
这似乎在启示人们,美好的事物是不可轻易得见的。
当然,现代的交通工具解放了脚。
一列地下小火车整装待发,要载众人去不可知的世界。
刚刚还是昭昭白日,空气如火,转眼间,随着一声惊呼,一行人就落入山洞的巨口,浓稠的黑暗紧紧包裹拢来,阵阵冷风仿佛从地府吹来。
天下第一洞中峰洞:时空隧道之龙宫祥瑞
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如果我们能把一种物体压缩到密度和质量接近无穷大,就可以使它的时间和空间结构延长,变成一条裂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时空隧道”。
通过这条“隧道”,可以完全脱离所生活的宇宙,进入一个全新的宇宙系统。
现在,我们将乘坐“地铁”,进入一个梦幻般的神话世界,经历一次刺激的“时空之旅”,欣赏中峰洞独特的三界奇景。
穿越时空隧道,便进入到天地人“天界奇景”的部分。
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雍容华贵、气势非凡的如东海龙宫般壮丽画卷。
传说,东海龙宫的规模十分浩大,远胜历史上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它宫内有宫,殿内有殿,每宫九殿,每殿九宫,宫宫相连,殿殿相通,豪华气派,庄严肃穆。
此仅龙宫一隅,其规模宏大已可见一斑。
右边罗账低垂的地方是龙宫装饰豪华的议事大厅。
宫外长满仙草奇葩、贝类海藻,外围是守卫龙宫的虾兵蟹将和巡海夜叉。
“二月二,龙抬头”,传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东西南北四海龙王将聚会在东海龙宫,商议一年里的行云布雨之事。
宽阔的龙门外,有三位老者,衣袖飘飘连袂而来,乃依约赴会的西海龙王熬闰,南海龙王熬钦和北海龙王熬顺,宫门口这位长须飘拂、高大威武的便是东海龙王熬广,他正乐颠颠迎接远道而来的龙兄弟们。
因为今天的日子很特殊,龙宫的守卫也格外的森严,为防有奸细混入,龙王特派三位大将军把守。
那海狮将军,居高临下形态威猛;下面的海豹将军警惕性很高;屏守在后门的是海豚,它装出一副似睡非睡的样子,大概是想引敌人入瓮吧。
中峰洞是一个神奇的洞府,吉祥的洞天,大家看过喜庆祥瑞的龙宫,相信一定会好运连连,实现鲤鱼跃龙门的美好愿望!。
中国最美丽神奇溶洞天下第一洞中峰洞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重庆、成都等大都市距离巴中越来越近。
这块秦巴山区的“聚宝盆”也逐渐展示在南充人眼里。
那里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城市人来说也渐行渐近。
天下第一世界罕见中峰洞又名佛光洞,位于四川巴中诺水河国家重点风景区,因其规模宏大,鬼斧神工,神秘莫测,浑然天成而成为中外游客心目中的最大旅游神秘地,被中国溶洞学会会长朱学稳考察认定为“天下第一洞”。
“地铁进洞”、“洞天佛光”、“洞海放舟”三大奇观号称“吉尼斯世界纪录”。
据中峰洞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中峰洞里共有12大景区,36支洞,72重迷宫,108般奇景,主洞长15公里,分上中下三层,天地人三界,层层相通、乳笋林立,阡陌纵横,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
目前中峰洞已开发8公里,60万平方米。
集“雄、险、奇、幽、壮”于一体,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洞有景,景景绝妙。
其中仅中层就有5条支干道、12条支巷、7个大厅、3个公园、一条暗河和10000余平方米可供游人泛舟的洞海;出洞后有1000余米的栈道。
地铁进洞穿越时空记者乘坐中峰洞“洞中地铁”沿着天然狭窄的洞体往深处驶去,阵阵凉风袭来,立即忘记了外面的六月暑天,前行约十多分钟,灯光闪烁之处,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副优美的石钟乳的画卷。
若仔细观看,就会发现,每一幅图,就是一个传说,就是一个优美的故事。
大自然神奇的画笔,总是给人类留下意想不到的美丽画卷! 越往洞的深处走,越感凉爽。
洞中有峡,峡中有洞,洞洞有景,景景妙绝。
峡谷百川归流,内有暗河流泉,浅处可涉足行走,深处须舟筏横渡,幽处能对水思幽。
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曲折延伸,深不可测。
洞壁多有酷似神人、仙女、罗汉、侠士的图案。
黄龙的五彩池、桂林山水、张家界的石林......全在这个洞里荟萃,真是美不胜收。
有的地方,十分宽敞,可以容得下数百人聚会,有的地方,倘若你过分的肥胖,大约侧身而过也是很艰难的。
绝世风情巧夺天工沿着弯弯曲曲的石梯,从中峰洞的最下层走到第二层。
天下第一洞中峰洞
中峰洞位于四川通江诺水河国家AAAA旅游景区,这里山川如画,美不胜收,是一片风光旖旎的生态净土。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地下溶洞群,它见证着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秀美与宁静,更是休闲度假旅游不可或缺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中峰洞分上、中、下三层,13大景区,36条支洞,72重迷宫,108般奇景,洞道总长18公里,80余万平米,已开发8公里,30万余平米。
上下洞口相对高差200多米,最宽跨度700米,一般高宽均在100至300米之间。
洞内有1个大型洞海,2条地下河流,3个对流出口,4条神秘峡谷,5个诡异迷宫。
集“雄、险、奇、幽、深”于一体,是一个多层次、多格调、多类别、多形态的奇特岩溶世界。
该洞首创“陆海空”立体开发模式:地铁进洞1600米,洞海泛舟10000余平米,洞天佛光3000余平米,破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堪称世界罕见的“溶洞地质博物馆“。
中峰洞对外开放后,接待中央、省部级领导上百人次、接待中外游客近千万人次、被世界洞穴研究会地质专家誉为“世界地质奇迹,中国最美溶洞”,被中国溶洞协会会长朱学稳考察认定为“天下第一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溶洞专家卢耀如考察后题词:“天宫塑造,胜景洞天。
雄伟神奇,誉满人间。
“。
天下第一洞中峰洞
天下第一洞中峰洞,又称佛光洞,位于四川通江诺水河国家AAAA旅游景区。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地下溶洞群,有世界罕见的“溶洞地质博物馆”,它是大自然经亿年的变化而形成的一处自然奇观,属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一处宝贵的资源。
更是众人向往旅游胜地。
天下第一洞中峰洞主洞长18公里,分上中下三层,天地人三
界,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
分上、中、下三层,13大景区,36条支洞,72重迷宫,108般奇景,洞道总长18公里,80余万平米,已开发8公里,30万余平米。
集“雄、险、奇、幽、深”于一体,是一个多层次、多格调、多类别、多形态的奇特岩溶世界。
打破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被世界洞穴研究会地质专家誉为“世界地质奇迹,中国最美溶洞”,被中国溶洞协会会长朱学稳考察认定为“天下第一洞”。
数十位中央、省部级领导曾亲临视察,并予以高度评价。
下中峰洞的水以它千古不衰的激情,吟唱着大自然优美动人的韵律。
追逐着峡谷洞穴跌宕的河床,或岩缝涌流,或蜿蜒流觞、或奔泻如注,或明淌暗穿,或飞龙喷珠,真真是姿态万象,漪旖千般,意象叠出。
天下第一洞中峰洞出洞口在距山底800米的陡峭山崖上。
站在出洞口放眼看去,对面的那座大山如一座巨大的屏风挡在我们眼前,
山上的树木及岩石缝隙皆清晰可辨;诺水河,已尽收眼底,宛如一条翡翠链,镶嵌在两山之间。
洞口右面的悬崖上,半空中悬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栈道,看一眼都叫人心惊胆寒。
那就是“空中栈道”,“空中栈道”看起来确实很险,但很结实牢固,那全是人工开凿的一条有钢管作护栏的通道。
人走在上面,没有一点幌悠的感觉,胆大的还可以扶着栏杆向下看,身在半空,头顶是崖,脚下是河,随手往下丢一颗石子,好久才落到河里。
走在栈道上,惊险、刺激且新鲜。
面对中峰洞,我只能敞开心灵,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向着一川宁静的山水,让心灵深深感悟,让精神与自然之间变得朴素洁净。
在人类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纷扰中,在繁杂的家庭、事业和使命的重负下,若能偷闲到中峰洞作一次天地间的神游,也许可以帮你找寻到人生旅途的一片清凉圣地,一片洗濯身心,一处疏涤尘俗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