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精校完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571.00 KB
- 文档页数:1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四模生物答案1.C2.B3.D4.D5.A6.C29.(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 b.等量生理盐水 d.血球计数板(2)“冰箱中”改为在“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3)①二氯二乙胺浓度(2分)②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2分)(4)4(2分)30.(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横向生长(失去背地性)、加粗生长、茎伸长生长减慢(矮化)空白(2)吲哚乙酸(IAA)拮抗赤霉素与脱落酸在种子萌发中是拮抗作用(2分)(3)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细胞的伸长。
(2分)31.(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大小和数量随机取样(2)种群食物和栖息空间(2分)(3)C(2分)入侵物种与本土物种竞争各种资源(如水、无机盐,阳光、空间等)时,入侵物种占优势(2分)32.(10分)(1)缺失(2分)(2)黄色:白色=1:1(2分)(3)父本(1分)同源染色体(1分)(4)黄色:白色=2:3(2分) 3/5(2分)39.(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植物细胞全能性愈伤组织脱分化再分化(2)否(1分)(3)添加高浓度蔗糖(或葡萄糖)调低pH 是否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40.(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脱分化植物激素(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不定型状态的薄壁细胞(2)不是果胶酶(3)液体无菌否(1分)哈师大附中2015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14.B 15.C 16.D 17.D 18.C 19.AC 20.BD 21.ACD22.(6分)(1) F ′(3分) (2) B (3分)23. (9分) ① C (3分) ②B (3分) ③ (3分)24.(13分)解:(1)金属棒ab 速度最大时金属棒ab 产生的电动势e=BLv ① (1分)=R r 10()R +=Ω总② (1分)产生的电流I=e/ R 总 ③ (1分) 此时的安培力F=BIL ④(1分)由题意可知,所受摩擦力mgsin30°-F -f=0⑤ (1分) 由上①~④解得f=0.3N ⑥(1分)(2) =q 总I t ⋅∆ (1分) EI R =总(1分) E t φ∆=∆ (1分) B S φ∆=⋅∆ (1分) h sin L S θ⋅∆= (1分)所以由以上六个式子可得通过下端电阻R 中的电量为q= 0.6C (2分) 25.(19分)解:(1)A 质量为m A =1.5kg 、B 质量为m B =10.5kg 经分析知,t=0静止时,弹簧形变量最大,设为x 0, 则:kx 0-(m A +m B )gsin θ=0 ① (2分) 解得x 0=7.5cm ②即为(1)问所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数学(理)试题4、设,,αβγ是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下列命题:(1),αββγ⊥⊥,则αγ⊥; (2)若α∥β,m β⊄,m ∥α,则m ∥β;(3)若,m n 在γ内的射影互相垂直,则m n ⊥;(4)若m ∥α,n ∥β,αβ⊥,则m n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5已知()f x 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的函数,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k ,若 ()2f k k ≥成立, 则()()211f k k +≥+成立,下列命题成立的是 ( )A.若()39f ≥成立,则对于任意1k ≥,均有()2f k k ≥成立;B.若()416f ≥成立,则对于任意的4k ≥,均有()2f k k <成立;C.若()749f ≥成立,则对于任意的7k <,均有()2f k k <成立;D.若()425f =成立,则对于任意的4k ≥,均有()2f k k ≥成立。
6. 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内角,,A B C 的对边,且,,a b c 成等比数列,且3B π=,则11tan tan A C +=( ) A.3 B.23 C.332 D.3347.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1,2(1)()n n S a a n n N n *==+-∈, 若2321(1)402723n S S S S n n ++++--=,则n 的值为( )A 4027B 2013C 2014D 40268.已知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20403x y x y x -≥⎧⎪+-≥⎨⎪≤⎩,则3322x y x y+的取值范围是( )A 19]3B 1[,2]3C 19[3,]3D 55[3,]99. 已知函数)0,0)(cos()(πθωθω<<>+=x x f 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0)()(=+-x f x f ,若2tan =α,则)(αf 等于( ) A. 54 B. 54- C. 53- D. 53 10.已知正实数b a ,满足12=+b a ,则aba b 2+的最小值为( ) A.221+ B.21+ C.4 D.22 11.给定下列命题:(1) 在△ABC 中,B A ∠<∠是B A 2cos 2cos >的充要条件;(2) λ,μ为实数,若μλ=,则与共线; (3)若向量,满足||=||,则=或=-;(4)函数sin 2sin 236y x x ππ⎛⎫⎛⎫=+- ⎪ ⎪⎝⎭⎝⎭的最小正周期是π; (5)若命题p 为:011>-x ,则011:≤-⌝x p (6)由1131n a a n =,=-,求出123S S S ,,猜想出数列的前n 项和n S 的表达式的推理是归纳推理.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为:( )A . 1B . 2C . 3D .412.已知函数x xe x f =)(,方程)(01)()(2R t x tf x f ∈=++. 有四个不同的实数根,则t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e e +--∞ .B (),2-∞- .C 21,2e e ⎛⎫+-- ⎪⎝⎭.D ),1(2+∞+e e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3.已知数列}{n a 满足)2,(*112≥∈=+-n N n a a a n n n ,若4,111164654==++a a a a a ,则 =++654a a a .14.已知四棱锥BCDE A -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面ABC ⊥底面BCDE ,且2==AC AB ,则四棱锥BCDE A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15.在ABC ∆中,已知232BC AC AB ==⋅,则=∠C _______________16.在△ABC 中,E 为AC 上一点,且4AC AE =,P 为BE 上一点,且满足(0,0)AP mAB nAC m n =+>>,则11m n+取最小值时,向量(),a m n =的模为 .三、解答题S E D CBA 17. 已知函数()()21cos cos 02f x x x x ωωωω=+->,其最小正周期为.2π (I )求()f x 的表达式;(II )将函数()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8π个单位,再将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若关于x 的方程()0g x k +=,在区间0,2π⎡⎤⎢⎥⎣⎦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数解,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18. 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直观图和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主视图BB 1A 1A 和侧视图A 1ACC 1均为矩形,其中AA 1=4。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试卷综析】试卷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全面考查的同时,又突出了对数学思想、数学核心能力的综合考查, 试卷以考查考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为原则,重视基础,紧扣教材,回归课本,整套试卷中有不少题目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原型.对中学数学教学和复习回归课本,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起到好的导向作用.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题文】1.已知全集U R =.集合{}3|<=x x A ,{}0log |2<=x x B ,则U AC B =( )A. {}13x x << B. {}310|<≤≤x x x 或 C. {}3x x < D.{}13x x ≤<【知识点】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B7 A1 【答案解析】B 解析:由log 2x <0得0<x <1,∴B={x|0<x <1}, ∴U C B ={x|x ≤0或x ≥1},结合A={x|x <3}, ∴U AC B =={x|}={}310|<≤≤x x x 或.故选:B .【思路点拨】先将集合B 进行化简,然后求出其在R 上的补集,再利用交集的定义结合数轴求解.【题文】2. 已知映射B A f →:,其中R B A ==,对应法则21||:x y x f =→,若对实数B k ∈,在集合A 中不存在元素x 使得k x f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0≤kB .0>kC .0≥kD . 0<k 【知识点】映射A1【答案解析】D 解析:由题意可得 k=≥0,∵对于实数k ∈B ,在集合A 中不存在原象,∴k <0,故选D .【思路点拨】先求出k 的值域,则k 的值域的补集即为k 的取值范围. 【题文】3.要得到函数21sin 2+-=x y 的图像,只需将x x y cos sin =的图像( ) A.向左平移4π个单位 B.向右平移4π个单位 C.向左平移2π个单位 D. 向右平移2π个单位【知识点】函数y=Asin (ωx+φ)的图象变换.C4 【答案解析】B 解析:∵函数21sin 2+-=x y =cos2x 又∵y=sinxcosx=sin2x=cos (2x+)∴只需将y=sinxcosx=sin2x=cos (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即可得到函数y=﹣sin 2x+=cos2x 的图象.故选:B .【思路点拨】将函数用二倍角公式化简,根据函数y=Asin (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即可解决.【题文】4.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若21,x =则1x =”的否命题为“若21x =则1x ≠” B .“1x =-”是 “2560x x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命题若“x y =”则“sin sin x y =”的逆否命题为真D .命题“2000,10x R x x ∃∈++<”的否定是“对01,2>++∈∀x x R x 。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俄语试题(听力部分)第一部分:听力(分A.B两节,共20小题,30分)A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并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读一遍。
1.Это место занято ?A. Нет,свободно.B.Да, занято.C.Неизвестно.2.Когда девушка приехала в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A. Три недели назад.B.Неделю назад.C.Две недели назад.3.Что Марина говорит о фильме?A. Фильм замечательный.B.Фильм неинтересный.C.Фильм удачный.4.Кому купила подарки Маша?A. Папе, маме и сестре.B.Бабушке,папе и маме.C.Родителям и себе.5.Почему Катя не ходила в аптеку?A. Ей обещали дать лекарство от гриппа.B. Ей сказали ,что в аптеке нет таких таблеток.C. Ей посоветовали пойти в поликлинику.B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你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
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下列关于细胞物质组成、结构及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核糖的化学元素为C H O N PB.神经递质和胰岛素都属于分泌蛋白C.RNA聚合酶具有识别作用D.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中均不含有线粒体2.研究人员发现某种矮生小麦细胞中存在一种小分子RNA,该RNA能抑制生长素受体基因表达。
下列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A.生长素与生长素受体能特异性结合B.该RNA可能干扰生长素受体基因的翻译过程C.该RNA可能与生长素受体基因转录的mRNA互补D.施加外源生长素能使矮生小麦增高3.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就是内环境B.与组织液相比,血浆含较多的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C.体内细胞依赖于内环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稳态指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稳定不变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底物B.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如发现样本太少,可扩大调查范围,已获得原始数据不能再用C.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如果提取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过量,纸层析时色素带颜色将变浅D.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若溶液能使溴麝香草酚蓝由蓝变绿再变黄,则说明溶液中产生了酒精5.如图表示细胞中tRNA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糖体与mRNA结合的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B.已知丙氨酸和苏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GCA、ACG,则图中tRNA可运输苏氨酸C.tRNA分子内部碱基通过氢键配对D.每种氨基酸都可以由多种tRNA运输6.下列有关免疫学的知识,描述正确的有()A.SARS病毒刺激B细胞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体的溶酶体内的溶菌酶将其裂解C.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发挥免疫作用D.过敏反应是因为机体免疫能力太弱,过于敏感所导致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如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在该河流的BC段上,藻类爆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俄语试题(听力部分)第一部分:听力(分 A.B两节,共20小题,30分)A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并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读一遍。
1.Этоместозанято ?B.Да, занято.C.Неизвестно.A. Нет,свободно.-Петербург?2.КогдадевушкаприехалавСанктC.Двенеделиназад.B.Неделюназад.A. Тринеделиназад.3.ЧтоМаринаговоритофильме?C.Фильмудачный.B.Фильмнеинтересный.A. Фильмзамечательный.4.КомукупилаподаркиМаша?C.Родителямисебе.A. Папе, мамеисестре.B.Бабушке,папеимаме.5.ПочемуКатянеходилаваптеку?A. Ейобещалидатьлекарствоотгриппа.B. Ейсказали ,чтоваптекенеттакихтаблеток..C. ЕйпосоветовалипойтивполиклиникуB节(共1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你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
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КогдабудетпрогулкапоМоскве-реке?C.ЧерезнеделюA. Наэтойнедели.B.Вэтунеделю.7.Поедетлимолодойчеловекнапрогулку?. C.ЕмунужноподуматьобA.Онпоедетнапрогулку.B.Оннепоедетнапрогулку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2015•哈尔滨校级一模)某质点在0~3s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 s内的平均速度B.t=3s时,质点的位移最大C.质点在第2 s内的加速度与第3 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质点在第2 s内的位移与第3 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v﹣t中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处于时间,据此即可求解.【解析】:解:A、v﹣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大小,故第1s位移大于第2s位移,故第1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2s内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B、0﹣2s沿着正方向运动,第3s沿着负方向运动,故t=2s时,质点的位移最大,故B错误;C、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质点在第2 s内的加速度与第3 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D错误;D、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则第2s内的位移与第3s 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D.【点评】: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掌握了这一规律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2.(6分)(2015•哈尔滨校级一模)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它条件都不变,则未来与现在相比()A.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变小B.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变小C.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变小D.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变小【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向心力.【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卫星绕地球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据此分析地球自转周期的变化对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影响.【解析】:解:B、赤道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减去向心力,,因为T变大,向心力变小,故重力变大,即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变大,故B错误.A、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就是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根据重力提供向心力,得,因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变大,故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变大.故A错误.C、地球同步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据,得,由此可知,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即同步卫星的周期T增大,轨道半径r增大,距地面的高度变大,故C错误.D、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得,由此可知,轨道半径r变大,卫星的线速度变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向心力公式及同步卫星的性质,要注意明确同步卫星的转动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3.(6分)(2015•哈尔滨校级一模)如图甲所示,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在x轴上的两点,其中Q1位于原点O,a、b是它们的连线延长线上的两点.现有一带正电的粒子q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从a点开始经b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设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a、v b,其速度随坐标x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B.Q2带负电且|Q2|<|Q1|C.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大【考点】:电势能.【分析】:在b点前做减速运动,b点后做加速运动,可见b点的加速度为0,则在b点受到两点电荷的电场力平衡,从而可得出Q2的电性.可通过电场力做功正确判断电势能的变化.【解析】:解:A、由乙图知,粒子从a到b点做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故电场力一直做负功.故A错误;B、在b点前做减速运动,b点后做加速运动,可见在b点的加速度为0,则在b点受到两点电荷的电场力平衡,可知Q2带负电,由于两个点电荷在b点的场强大小相等,由点电荷场强公式E=k知,|Q2|<|Q1|.故B正确;C、该电荷从a点到b点,做减速运动,且该电荷为正电荷,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电势能增大,电势升高,所以b点电势较高.故C错误;D、粒子从a到b,速度减小,电场力做负功,故电势能增大,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b点的电势能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以b点的加速度为突破口,根据库仑定律得到Q1和Q2的电量关系.以及知道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关系.4.(6分)(2015•哈尔滨校级一模)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相同的灯泡L1、L2,交流电压表V1、V2和电流表A1、A2均为理想电表,导线电阻不计.当开关S闭合后()A.A1示数变大,A1与A2示数的比值变大B.A1示数变小,A1与A2示数的比值不变C.V2示数变小,V1与V2示数的比值变大D.V2示数不变,V1与V2示数的比值不变【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和闭合电路中的动态分析类似,可以根据R2的变化,确定出总电路的电阻的变化,进而可以确定总电路的电流的变化的情况,在根据电压不变,来分析其他的原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的情况【解析】:解:由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则副线圈电压不变,V2示数不变,V1与V2示数的比值不变,C错误、D正确.开关S闭合后,变压器副线圈的负载电阻减小,V2不变,由欧姆定律可得A1示数变大,由于理想变压器P2=P1,V1与V2示数的比值不变,所以A1与A2示数的比值不变,AB错误.所以只有D正确.故选:D【点评】:电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即先部分后整体再部分的方法5.(6分)(2015•浙江一模)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位于半径为m半圆柱体左端点A 的正上方某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其运动轨迹恰好能与半圆柱体相切于B点.过B点的半圆柱体半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则初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0m/s2)()A.m/s B.4m/s C.3m/s D.m/s【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根据平抛运动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等于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2倍,求出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从而求出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根据速度方向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解析】:解: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点,知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设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有:tanθ==.因为tanθ==.则竖直位移为:y=R,=2gy=R所以,tanθ=.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0===3m/s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抓住速度方向,结合位移关系、速度关系进行求解.6.(6分)(2015•哈尔滨校级一模)如图所示,固定于竖直面内的粗糙斜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杆上,在拉力F的作用下,小球沿杆由底端匀速运动至顶端.已知小球与斜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关于拉力F的大小及其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α=30°时,拉力F最小B.当α=60°时,拉力F做功最少C.当α=60°时,拉力F最小D.当α=90°时,拉力F做功最少【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受力平衡列方程,然后结合数学三角函数知识求F的最小值,解本题的突破口为找到使拉力做功最小的条件,为此要分析小球受到的各个力及做功情况:重力做负功,弹力不做功,拉力F做正功,又因小球做匀速运动,动能的变化为零,那么只要摩擦力不做功(即摩擦力为零),则拉力F做功最小,然后正交分解小球受到的各力,列力的平衡方程解答即可求出答案.【解析】:解:小球匀速运动,根据平衡条件,在沿杆方向上有:Fcosα=mgsin30°+μ(mgcos30°﹣Fsinα)整理得:Fcosα+μFsinα=10F=•m由数学知识知当cosα+μsinα最大值为此时arctan=60°则α=90°﹣60°=30°,故A正确,C错误;B、小球匀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得;W F﹣W f﹣W G=0要使拉力做功最小则W f=0,即摩擦力为0,则支持力为0.分析小球受的各力然后正交分解列方程:垂直斜面方向:Fsinα=mgcos30°沿斜面方向:Fcosα=mgsin30°解以上两方程得:α=60°,F=mg,故B正确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了受力分析以及正交分解的应用,关键是熟练结合数学知识求极值.通过分析小球的受力及各力做功情况,再结合动能定理得出拉力F做功最小时摩擦力为零.7.(6分)(2015•临沂校级二模)如图甲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金属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MN和PQ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向里.现使金属线框从MN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如图乙是金属线框由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瞬间的v﹣t图象,图中字母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线框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沿adcba方向B.金属线框的边长为v1(t2﹣t1)C.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D.金属线框在0﹣t4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为2mgv1(t2﹣t1)+m(v32﹣v22)【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焦耳定律;磁感应强度.【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金属框进入磁场前做匀加速运动,由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读出金属框初始位置的bc边到边界MN的高度;由图象可知,金属框进入磁场过程中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时间和速度求解金属框的边长;由图知,金属线框进入磁场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和安培力平衡,列式可求出B.由能量守恒定律求出在进入磁场过程中金属框产生的热量.【解析】:解:A、金属线框刚进入磁场时,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可知,感应电流方向沿abcda 方向;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金属框进入磁场过程中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1,运动时间为t2﹣t1,故金属框的边长:l=v1(t2﹣t1);故B正确;C、在金属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金属框所受安培力等于重力,则得:mg=BIl,I=,又l=v1(t2﹣t1).联立解得:B=;故C正确;D、t1到t2时间内,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产生的热量为:Q1=mgl=mgυ1(t2﹣t1);t3到t4时间内,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产生的热量为:Q2=mgl+m=mgυ1(t2﹣t1)+m故Q=Q1+Q2=2mgυ1(t2﹣t1)+m;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本题电磁感应与力学知识简单的综合,能由图象读出线框的运动情况,选择与之相应的力学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加强练习,培养自己识别、理解图象的能力和分析、解决综合题的能力.8.(6分)(2015•哈尔滨校级一模)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粗糙的斜面底端的档板上,弹簧上端处于自由状态,斜面倾角为θ.一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离弹簧上端距离为l1处由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µ,物块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物体离释放点的距离为l2(重力加速度为g).则()A.从物块释放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µmg l2cosθB.从物块释放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与系统产生的内能之和C.物块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hl1(sinθ﹣μcosθ)﹣mv2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l2﹣l1)sinθ+mv2【考点】: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物块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触弹簧时,沿斜面方向又受到向上的弹力作用,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弹簧弹力等于重力在斜面向下的分量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刚与弹簧接触时的动能即可判断A,弹黉被压缩到最短时.物块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即可求出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滑动摩擦力做的功.【解析】:解:A、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滑动摩擦力做的功,所以物块运动到最低点时,机械能的损失量为△E=μmgcosθL2,故A正确;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从物块释放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与系统产生的内能之和,故B正确;C、物块的最大速度是在合力为零时,即受力平衡时,设速度最大时设弹簧压缩量x则:根据功能关系E弹=(mgsinθ﹣μmgcosθ)(L1+x)﹣mv2,故C错误;D、弹黉被压缩到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大.物块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0﹣0=mgsinθL2﹣μmgcosθL2﹣W弹解得:W弹=mgsinθL2﹣μmgcosθL2所以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弹=mgsinθL2﹣μmgcosθL2,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定理及能量守恒定律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知道什么时候速度最大,难度适中.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第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第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7分)(2015•哈尔滨校级一模)如图1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物块质量M=500g、重物质量m=200g;B.调整长木板上的轻滑轮,使细线水平;C.调整长木板倾斜程度,平衡摩擦力;D.打开电源,让物块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E.多次重复步骤(D),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求出加速度a;F.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回到下列问题:(1)以上实验步骤中,不需要的步骤是C;(2)某纸带如图2所示,各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物块的加速度a= 1.25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根据实验原理,动摩擦因数μ=(用M、m、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专题】:实验题;摩擦力专题.【分析】:(1)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事项分析答题;(2)由导出公式:△x=aT2,即可求出加速度;(3)由动能定理列方程求出动摩擦因数.【解析】: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调整长木板倾斜程度,平衡摩擦力,否则不能测量摩擦因数.所以不需要的步骤是C.(2)各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所以时间间隔是5t0=5×0.02s=00.1s物块的加速度:,物块的加速度:==m/s2=1.25m/s2(3)对M、m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μMg=(M+m)a,解得:μ=.故答案为:①C;②1.25;③【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求动摩擦因数、求加速度,知道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原理、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即可正确解题10.(8分)(2015•哈尔滨校级一模)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它的符号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从+极流入时电阻比较小,而从+极流出时电阻比较大.(1)使用万用表测量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可辨明它的正负极.步骤是:将选择开关旋至合适倍率,调整欧姆零点,将黑表笔接触二极管的左端、红表笔接触右端,指针偏角比较小;将红、黑表笔对调再进行测量,指针偏角比较大.由此判断右(填“左”或“右”)端为二极管的正极.(2)某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可选用下列器材验证其正向电压时的伏安特性曲线:A.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忽略不计B.滑动变阻器R:0~20ΩC.电压表V1:量程5V、内阻约为50kΩD.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为20kΩE.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为0.5ΩF.电流表mA:量程50mA、内阻约为5ΩG.待测二极管DH.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为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电压表应选用D,电流表应选用F.(填写各器材前的字母代号)(3)为达到测量目的,请在如图2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图.【考点】: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专题】:实验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注意多用电表黑表笔接的是内部电源的正极,然后结合二极管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特性分析;根据电源电动势大小选择电压表量程,结合图象中电流表的最大值选择电流表的量程,连接电路图时注意滑动变阻器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电流表是内接还是外接;要控制电路关键在于控制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故可以通过加入保护电阻分压,或在调节时让滑动变阻器分压慢慢变大,进行控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方程结合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求解.【解析】:解:①黑表笔接的是内部电源的正极,因此电流从黑表笔流出,将黑表笔接触二极管的左端、红表笔接触右端时,指针偏角比较小说明测得的阻值较大,因此此时测得的是反向电阻,即黑表笔连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则左端为负极右端为正极;②电源电动势为3V,故电压表选用量程为3V的D;由描出的图象可以看出最大电流为30mA,故电流表选择量程为50mA的F即可;③电压从零开始测量,故选择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二极管正向电阻较小,属于小电阻故选择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故答案为:(1)右;(2)D、F;(3)如图【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表的原理及伏安特性曲线,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能全面掌握实验知识;注意欧姆表的原理及分压接法等基本原理.11.(13分)(2015•哈尔滨校级一模)如图所示,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倾角θ=37°.现有一质量m=1.0kg的滑块沿斜面由静止下滑,经时间0.40s沿斜面运动了0.28m,且该过程中木块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sin37°=0.6,cos37°=0.8)(1)滑块滑行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过程中木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滑块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解:(1)根据x=得,加速度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ma代入数据解得f=2.5N.(2)以物块和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作出力图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f=macosθ=1×3.5×=N≈3..03N.方向水平向左答:(1)滑块滑行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5N;(2)滑块在斜面上滑行过程中木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3.03N,水平向左【点评】:本题的解法是对加速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用整体法,中学用得较少.常用方法是隔离木楔ABC研究,分析受力,根据平衡求解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2.(19分)(2014•南湖区校级一模)如图所示,在y>0的区域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y<0的区域内有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从y轴上A点以沿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开始运动.当电子第一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C点;当电子第二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坐标原点;当电子第三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D点.C、D两点均未在图中标出.已知A、C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分别为d、2d.不计电子的重力.求:(1)电场强度E的大小;(2)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3)电子从A运动到D经历的时间t.【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1)分析电子的运动情况: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竖直向下的电场力而做类平抛运动(或匀变速曲线运动);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画出轨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即可求出电场强度E;(2)由上题结果,求出电子进入磁场中的速度v的大小,以及v与x轴的夹角,由几何知识求出圆周运动的半径,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求磁感应强度B;(3)根据电场中抛物线的对称关系,可见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3t1=,根据轨迹的圆心角求出磁场中运动时间,即可得到总时间.【解析】:解:电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1)电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电子从A到C的时间为t1,则2d=v0t1解得E=(2)设电子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v与x轴的夹角为θ,则,得θ=45°解得电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得由图可知解得(3)由抛物线的对称关系,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3t1=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2=电子从A运动到D的时间t=3t1+t2=答:(1)电场强度E的大小为.(2)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3)电子从A运动到D经历的时间t为.【点评】:电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是运动的分解,而磁场中圆周运动的研究方法是画轨迹,都常用的思路,难度不大.[物理--选修3-5](15分)13.(5分)(2015•哈尔滨校级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B.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C.轻核聚变反应方程有:H+H→He+nD.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和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长E.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其中两个质子之间三种作用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专题】: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跃迁时辐射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解析】:解:A、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故A错误.B、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故B正确.C、轻核聚变反应方程有:H+H→He+n.故C正确.D、跃迁时辐射的能量等于两能级差,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和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大,频率大,则波长比后者的短.故D错误.E、根据原子核的组成理论,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其中两个质子之间三种作用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故E正确.故选:BCE【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极限频率与逸出功、能级的跃迁等知识点,比较简单,只有对教材熟悉,就能轻松解决14.(10分)(2015•哈尔滨校级一模)如图所示,AB为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光滑水平轨道BC相连接,质量为2m的小球乙静止在水平轨道上,质量为m的小球甲以速度v0与乙球发生弹性正碰.若轨道足够长,两球能发生第二次碰撞,求乙球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取值范围.(sin37°=0.6,cos37°=0.8)【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由于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则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碰后两球的速度大小,根据能能定理得出碰后乙球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抓住该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得出动摩擦因数的范围.【解析】:解:设碰后甲的速度为v1,乙的速度为v2,m2=m1=2m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关系:m1v0=m1v1+m2v2①②联立①②解得:设上滑的最大位移大小为s,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v,由动能定理:(m2gsin37°+μm2gcos37°)s=,③(m2gsin37°﹣μm2gcos37°)s=,④联立③④解得:乙要能追上甲,则:⑤解得:μ<0.45.答:乙球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取值范围为μ<0.45.。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14届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测试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第18题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题~第2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理关系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数值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
如关系式SF P =,既反映了压强和压力、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Pa (帕)与N (牛)和m 2(平方米)的比值等效(即Pa 与N/m 2等效).现有物理量单位:N (牛)、m (米)、s (秒)、W (瓦)、A (安)、V (伏)和Ω(欧),下列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与功的单位J (焦)不等效的是A .N ·mB .V ·A ·sC .W ·sD .A ·Ω·s 15.分析下列四种情况下各力做功的正负情况:(1)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光滑斜面b ,物块a 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2)人造地球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由图乙中的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3)小车M 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球m 用细线悬挂在车上,由图丙中的位置无初速地释放,小球下摆的过程;(4)轻质直杆两端各连接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a 和b ,直杆绕着O 点从图丁所示位置逆时针旋转至杆竖直的过程。
则A .图甲中,物块a 下滑过程中斜面对物块不做功B .图乙中,万有引力对卫星做负功C .图丙中,绳的拉力对小车做负功D .图丁中,杆对A 球不做功16.如图所示,两相同物块分别放置在对接的两固定斜面上,物块处在同一水平面内,之间用细绳连接。
在绳的中点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使两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与斜面间的夹角小于90º.当增大拉力F 后,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绳受到的拉力变大B .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变小C .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变小D .物块受到的合力不变17.如图所示为某变压器对称铁芯的示意图。
14. B 15. D 16. B 17. A 18. A19. BC 20. ABD 21. ABD22. (1)31(或32) (2)没有影响23.(1)50.15 (2)4.700 (3)22 (4)V 1 A 2 R 1如图24. 解:(1)μF n —mgsin θ = ma 2分a = 2m/s 21分( 2 )s=av 22=4m 1分 (3)∵s<L ∴金属杆先匀加速4米,后匀速2.5米.W 1 - mgsin θs=21mv 2 2分 W 2- mgsin θs’=0 1分∴W= W 1 + W 2 = 4.05×104J 1分(4)t 1=v/a =2s 1分t 2=(L-s )/v = 0.625s 1分后做匀变速运动a’=gsin θ 1分L=v 0t 3—21at 23 1分 得t 3=2.6s 1分∴T= t 1 + t 2+ t 3 = 5.225 1分25. (1)电压表示数为U =IR =BLR R +rv (2分)由图像可知,U 与t 成正比,即v 与t 成正比,杆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2分)(2)因v =at ,所以U =BLR R +r at =kt (4分)由图像得k =0.4 V/s,即0.4/BLRa V s R r =+ (2分)得25/a m s = (2分)两秒末速度1v a t== (2分) F —B 2L 2v R +r =ma 得0.7F N = (2分)7P Fv W == (2分)35. (1)BCE(2)①小车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小车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Δp =m 1v 1-m 1(-v 0)=12 kg·m/s 2分②整个过程中,小车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小车和木块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1v 1-m 2v 0=(m 1+m 2)v 3分解得v =0.40 m/s 1分 当小车与木块首次达到共同速度v 时,弹簧压缩至最短,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设最大弹性势能为E p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E p =12m 1v 21+12m 2v 20-12(m 1+m 2)v 2 3分 E p =3.6 J 1分。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俄语试题(听力部分)第一部分:听力(分A.B两节,共20小题,30分)A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并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读一遍。
1.Это место занято ?A. Нет,свободно.B.Да, занято.C.Неизвестно.2.Когда девушка приехала в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A. Три недели назад.B.Неделю назад.C.Две недели назад.3.Что Марина говорит о фильме?A. Фильм замечательный.B.Фильм неинтересный.C.Фильм удачный.4.Кому купила подарки Маша?A. Папе, маме и сестре.B.Бабушке,папе и маме.C.Родителям и себе.5.Почему Катя не ходила в аптеку?A. Ей обещали дать лекарство от гриппа.B. Ей сказали ,что в аптеке нет таких таблеток.C. Ей посоветовали пойти в поликлинику.B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你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
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15届第四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听力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far away is the best hotel?A. About 8kilometers.B. About 5 kilometersC. About 3 kilometers.2.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next week in the USA?A. SnowyB. SunnyC. Rainy3.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A. Tidy his room.B. Have a piano lesson.C. Work on his history project.4.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The man’s new neighbors.B. Different hobbies.C. Their classmate.5. How will the man buy the new computer game?A. He’ll pay for it online.B. He’ll buy it in a store.C. He’ll order it by phone.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15届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人:物理:郑筱平化学:杨绍娟生物:陈飞曹立波侯丕新刘伟宏王永莫飞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33-41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Si:28 Na:23 S:32 Fe:56 Cu:64 Ca:40 Al: 27 Cl:35.5 Mg:24 F:19 Sn:119 Zn: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减小,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降低B.细胞液浓度减小,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C.生长素浓度降低,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减慢D.体内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取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分布时,需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B.取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3.下列能导致ATP分解的生理过程是:A.氧气进入组织细胞B.葡萄糖和果糖生成蔗糖C.甘油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D.[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是因为①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②减数分裂时发生了自由组合③配子的结合具有随机性④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生殖细胞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5.下列物质,不可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有氧呼吸酶B.抗体C.递质D.Na+6.右图为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该生态系统中,人处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7.如图所示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14.在一笔直公路上有a 、b 两辆汽车,它们同时经过同一路标开始计时,此后的t v -图象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在t 1时刻a 、b 相遇B .0~t 1时间内,a 、b 间距离在减小C .0~t 1时间内,a 位于b 前面D .t 1时刻以后,b 位于a 前面15.一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斜面上放一个光滑球,球的一侧靠在竖直墙上,木块处于静止,如图所示。
若在光滑球的最高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球仍处于静止,则木块对地面的压力N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A .N 增大、f 不变B .N 增大、f 增大C .N 不变、f 增大D .N 不变、f 不变16.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 .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照片与实际尺度比例为1:10),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0.01 s ,则小石子的出发点离A点约为A .6.5 mB .10 mC .20 mD .45 m17.某山村由于供电线路老化,向农户送电的导线电阻较大,如图是经过降压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降压后经过一段较长距离对农户供电的示意图,假设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 1不变,电压表测量的是入户的电压,则当合上电键S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B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 .灯泡A 的亮度不变D .灯泡A 变暗18.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 、B 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A 、B 连线与A 、O 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θ,则卫星A 、B 的角速度之比ω1/ω2等于A . sin 3θB .1/ sin 3θ C .θ3sin D .θ31/sin1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是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B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揭开了人类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进行应用的序幕C .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D .变压器的铁芯使用了硅钢片,这样在铁芯中就不会产生任何涡流20.真空中有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其场强大小为E ,电场中的A 、B 两点固定着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Q 、-Q ,A 、B 两点的连线水平,O 为其连线的中点,c 、d 是两点电荷连线垂直平分线上的两点,Oc =Od ,a 、b 两点在两点电荷的连线上,且与c 、d 两点的连线恰好形成一个菱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c、d两点的电势相同C.将电子从a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D.质子在O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其在b点时的电势能21.如图所示,等离子气流(由高温高压的等电量的正、负离子组成)由左方连续不断的以速度v0射入P1和P2两极板间的匀强磁场中,ab和cd的作用情况为:0~1 s内互相排斥,1~3 s内互相吸引,3~4 s内互相排斥.规定向左为磁感应强度B的正方向,线圈A内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是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 R =,设集合{|lg(1)}A x y x ==-,集合{}2,1,x B y y x ==≥则()U A C B =( ).A []1,2 .B [)1,2 .C ()1,2 .D (]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lg(1)}A x y x ==-{|1}x x =>,{}2,1,xB y y x ==≥{|2}y y =≥, ∴(){|12}U AC B x x =<<.考点:集合的交集、补集运算.2.已知复数2101z i ii =++++,则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 .A (1,1) .B (1,1)- .C (0,1).D (1,0) 【答案】C考点:复数除法的计算.3。
若2πθπ<<,且cos 3P θ=,()3cos Q θ=,()13cos R θ=,则,,P Q R 大小关系为( ) .A R Q P << .B Q R P << .C P Q R << .D R P Q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2πθπ<<, ∴1cos 0θ-<<,∴cos 1313θ<<,31(cos )0θ-<<,13(cos )1θ<-, ∴R Q P <<。
考点: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命题“若x y =,则sin sin x y =”的否命题为真命题.B “直线0=-ay x 与直线0=+ay x 互相垂直”的充分条件是“1=a ”.C 命题“2,10x R x x ∃∈++<"的否定是“2,10x R x x ∀∈++>”.D 命题:若12=x ,则1=x 或1-=x 的逆否命题为:若1≠x 或1-≠x ,则21x ≠ 【答案】B考点:命题的真假、充分条件、逆否命题、否命题。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15届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人:物理:郑筱平化学:杨绍娟生物:陈飞曹立波侯丕新刘伟宏王永莫飞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33-41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Si:28 Na:23 S:32 Fe:56 Cu:64 Ca:40 Al: 27Cl:35.5 Mg:24 F:19 Sn:119 Zn: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减小,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降低B.细胞液浓度减小,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C.生长素浓度降低,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减慢D.体内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取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分布时,需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B.取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3.下列能导致ATP分解的生理过程是:A.氧气进入组织细胞B.葡萄糖和果糖生成蔗糖C.甘油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D.和氧气反应生成水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是因为①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②减数分裂时发生了自由组合③配子的结合具有随机性④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生殖细胞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5.下列物质,不可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有氧呼吸酶B.抗体C.递质D.Na+6.右图为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该生态系统中,人处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7.如图所示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甲中含有10 mol电子B.乙与乙的加聚产物都能使溴水褪色C.丙不能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D.丙、丁都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是一种与光学和胶体性质相关的自然现象B.纯银器表面在空气渐渐变暗,是电化学腐蚀所致C.右图电流表指针偏转,有电流通过D.在食品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9.如下图所示装置,通入空气,开启a,b两个活塞,灼热铜丝,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灼热铜丝发生的现象变化为紫红色与黑色交替出现,甲醇发生还原反应B.C中有机产物易溶于水,与水分子间只形成1种氢键C.检验C中产物的试剂可用1 mol·L-1的CuS04溶液2 mL和O.4 mol·L-1的NaOH溶液4 mL 混合得到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产物生成10.某温度下,体积和pH都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a、b、c三点溶液的Kw相同B.b点溶液中C(H+)+c(NH3·H2O)=c(OH-)C.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和等体积b、c处溶液反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b>VcD.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2 mo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一定产生CH3COOAg沉淀B.将O.001 mol·L-1的AgN03溶液滴入O.001 mol·L-1的KCl和O.001 mol·L-1的K2CrO4混合溶液中。
先产生Ag2Cr04沉淀C.0.ll mol·L-1的MgCL2溶液中加入氨水产生Mg(OH)2沉淀时溶液的pH为9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Ksp(AgCl)不变12.右图是一种正在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的原理图。
电池的中间为只允许钠离子通过的离子选择性膜。
电池充、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下述关于此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的过程中当O.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导线通过O.1 mol电子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NaBr一2e-=NaBr3+2NaC.充电过程中,电极a与电源的正极相连D.放电过程中钠离子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13.硫酸生产中,其尾气是大气污染来源之一,现在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CoFe2O X由铁酸盐CoFe2O4经高温还原而得,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酸性氧化物分解除去。
右图是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CoFe2O X的X的值是5B.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CoFe2 O X在将酸性氧化物分解除去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C.温度升高,SO2浓度增大,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D.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一笔直公路上有a、b两辆汽车,它们同时经过同一路标开始计时,此后的tv 图象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t1时刻a、b相遇B.0~t1时间内,a、b间距离在减小C.0~t1时间内,a位于b前面D.t1时刻以后,b位于a前面15.一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斜面上放一个光滑球,球的一侧靠在竖直墙上,木块处于静止,如图所示。
若在光滑球的最高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球仍处于静止,则木块对地面的压力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A .N 增大、f 不变B .N 增大、f 增大C .N 不变、f 增大D .N 不变、f 不变16.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 .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照片与实际尺度比例为1:10),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0.01 s ,则小石子的出发点离A点约为A .6.5 mB .10 mC .20 mD .45 m17.某山村由于供电线路老化,向农户送电的导线电阻较大,如图是经过降压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降压后经过一段较长距离对农户供电的示意图,假设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 1不变,电压表测量的是入户的电压,则当合上电键S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B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 .灯泡A 的亮度不变D .灯泡A 变暗18.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 、B 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A 、B 连线与A 、O 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θ,则卫星A 、B 的角速度之比ω1/ω2等于A . sin 3θB .1/ sin 3θC .θ3sinD .θ31/sin1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是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B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揭开了人类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进行应用的序幕C .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D .变压器的铁芯使用了硅钢片,这样在铁芯中就不会产生任何涡流20.真空中有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其场强大小为E ,电场中的A 、B 两点固定着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Q 、-Q ,A 、B 两点的连线水平,O 为其连线的中点,c 、d 是两点电荷连线垂直平分线上的两点,Oc =Od ,a 、b 两点在两点电荷的连线上,且与c 、d 两点的连线恰好形成一个菱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 .c 、d 两点的电势相同C .将电子从a 点移到c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D .质子在O 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其在b 点时的电势能21.如图所示,等离子气流(由高温高压的等电量的正、负离子组成)由左方连续不断的以速度v 0射入P 1和P 2两极板间的匀强磁场中,ab 和cd 的作用情况为:0~1 s 内互相排斥,1~3 s 内互相吸引,3~4 s内互相排斥.规定向左为磁感应强度B 的正方向,线圈A 内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可能是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6分)如图所示为用速度传感器探究小车获得的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合力及运动位移关系的实验装置:该小组设计的思路是将小车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速度传感器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
实验分两步进行:一是保持砂和砂桶的质量不变,改变速度传感器B与A位置的距离,探究小车获得的速度与小车运动位移的关系;二是保持速度传感器的位置不变,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探究小车获得的速度与小车所受合力的关系:(1)实验中在探究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采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
(2)在探究小车获得的速度v与小车运动位移x的关系时,测出多组v、x的数据后作出的v2-x 图象的形状是_______。
(填“直线”或“曲线”)(3)在探究小车获得的速度与小车所受合力的关系时,要使砂和砂桶的重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需要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9分)要测量一段阻值为几欧姆的金属丝的电阻率,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实验:(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长度为L=80.00 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___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