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第二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86.00 KB
- 文档页数:4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考查范围:1-5单元,侧重第4、5单元)八年级下册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卷)(苏教版)(考查范围:1-5单元,侧重第4、5单元)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运用(18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毡子(zhān)皓齿(hào)枯瘠(jí)门槛(kǎn)B.主宰(zǎi)谛听(dì)戳穿(chuō)情愫(sù)C.虬枝(qiú)显赫(hè)硕果(shuò)驾驭(yù)D.秀颀(xīn)匀称(chèn)渊薮(sǒu)矢志(shǐ)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A.错综青冢酒肆莫不关心B.充沛钦佩跳槽栩栩如生C.簇拥真挚同僚唯唯连声D.魁梧强悍衷心旁逸斜出3.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2分)(1)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山那边是什么呢?(2)斜阳里,想起了秋风的颜色,就了那烦人聒聒。
(3)“群众的事,事事都关我的事。
”这是人大代表姜延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4)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的话来。
A.想象宽恕反应抑扬顿挫B.痴想原谅反映跌宕起伏C.想象原谅反应跌宕起伏D.痴想宽恕反映抑扬顿挫4、默写(6分)(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3)爱惜芳心莫轻吐,。
(4),好去到人间。
(6),,不能名其一处也。
5.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答对两处得4分)①千年运河,使杭州成为拥有“运河水乡处处河,东西南北步步桥”的独特水乡风韵。
②近年来,随着运河综合保护措施的全面推进,拱宸桥西岸的大量历史遗迹得到保存。
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抄写诗句,用正楷或行楷,要求正确、工整、美观。
(3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子。
(3分)jiǎo()健点 zhuì()烟波浩hàn()繁yǎn() yì()日无精打cǎi()3.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贪得无厌烟雾潦绕近在咫尺大献殷情栩栩如生憨态可鞠悠然自得庞然大物悬崖绝璧无动于衷4.请在下列各小标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0分)①,倚槛风摆柄柄香。
郑谷《莲叶》②,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③荷叶罗裙一色裁,。
(《采莲曲》)④无情有恨何人觉,。
(陆龟蒙《白莲》)⑤予独爱,。
(《爱莲说》)⑥虎因喜,计之曰,“!”。
柳宗元《黔之驴》⑦,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柳宗元《黔之驴》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达有误的一项是(3分)()A.《松鼠》作者布封,法国著名作家、博物学家著有《自然史》等。
文章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的小动物。
B.《松树金龟子》,作者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记》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C.《黔之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黔之驴》是他的散文作品《三戒》中的一则,其他两篇是《临江之麋》和《永某氏之鼠》。
D说,是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了正直高尚的气节,鄙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C、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八年级下册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字词积累——读下面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美国蒙特里海湾的沿岸,一棵柏树,历经cāng()桑,独自守候了百年;浩浩戈壁,茫茫沙漠,胡杨将根深深扎进地下20多米,挺拔的身姿顽强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奇寒无比的雪山上,雪莲花傲然绽()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却有如许震hàn()人心的生命奇迹在上演。
大自然就是以其神奇来导演一幕幕神话和传奇。
请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去看待大自然,请珍惜、呵()护每一个生命。
2、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0分)①《诉衷情》:关河梦断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___。
③《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
④《朝天子·咏喇叭》: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__________。
⑤《渔家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凡舞。
⑥《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____,但使愿无违。
⑦《醉翁亭记》中用来指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平身,而是另有目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的宏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篇段积累——默写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片段。
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知识积累与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诧.异chà妥贴讪.笑chàn 血气方刚B.默契.qì竹蔑猥.琐wèi 祸不单行C.烦躁.zào 迸溅祈祷. dǎo 颠沛流离D .菌.子jūn 挚痛气氛. fèn 以身做则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他讲故事非常幽默,我们听得忍俊不禁....地笑了。
B.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牛斗....,声震天地!D.在花海景区,伴随着《桐梓花开了》的优美旋律,游人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开始严惩无视红绿灯信号乱穿马路。
B.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通过比赛,使同学们增进了友谊,锻炼了身体。
D.他从上中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记日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父亲随军南下,在上海与母亲邂逅,组建了家庭。
②邻家一位小姑娘,生活、学习面临困境,母亲闻讯及时送去1000元。
③虽然当时物资贫乏,但在母亲的精心操持下,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井井有条。
④母亲用爱心滋润着我们,同时,也辐射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⑤我的母亲勤俭持家,且乐善好施。
A.⑤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⑤ C.⑤①④③② D.④②①③⑤5.填写在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不经意间,一道残阳已铺在水中,抬眼望去,只见一个梳着长辫的村姑正拿着一个棒槌在水边洗衣,头上飞鸟欢歌,耳边燕语呢喃。
再往远处看,炊烟袅袅升起,依稀看见朦胧的青砖红瓦。
我无意离去,。
A.不知是陶醉于这天堂般的美景,还是依恋那天使般的美人?B.是陶醉于这天堂般的美景和依恋那天使般的美人吗?C.是陶醉于这天堂般的美景,还是依恋那天使般的美人?D.既是陶醉于这天堂般的美景,更是依恋那天使般的美人。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I(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龟.裂(guī)红增.(zēng)渣滓.(zǐ)锲.而不舍(qìe)B.酝酿.(nàng)裨.益(pì)芒.种(máng)姗.姗来迟(shān)C.贮.藏(zhù)醴.酪(lǐ)陨.石(yǔn)载.歌载舞(zài)D.肖.像(xiāo)炫.耀(xuàn)纤.巧(qiān)手胼足胝.(dǐ)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惹事惹是生非截流开源节流B. 桃园世外桃源贸然冒然行事C.发奋发愤图强风声谈笑风生D. 奇谈夸夸其谈成功计日成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为防范贩毒分子的偷渡,许多国家都在增设了关卡。
(2)民主和集中这两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能开。
(3)在一些没有护堤常识的人看来,那细小的裂缝也许是的,老农也未免太大惊小怪了吧。
A.边境分割微不足道 B.边境分隔微乎其微C.边界分割微乎其微 D.边界分割微不足道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认真A.考试临近,为了避免别人的干扰,张新华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偏安一隅....复习。
,徒然耗费精力。
B.他厌恶地不想开口,和这些刽子手讲理,无异于对牛弹琴....,活泼可爱,夫妻俩爱他们如掌上明珠。
C.王教授有一儿一女,都正值豆蔻年华....,我们从一个人是否讲脏话等细小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他的品行D.俗活说一叶知秋....修养。
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植树节这天,几个学校的领导都来到了植树现场。
B.他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了C.昨天,妈妈给我们做了一天的饭。
D.前来致贺的还有总经理和他的四个助手。
6、下列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西湖风月,不可忘西湖风骨,柔美与凝重,才构成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完美。
2013-2014-1-16届《语文》月考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考号:姓名:第I卷(共36分)一、基础知识(本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攒动cuán 积攒zǎn 田埂gěng 山坳àoB、挨个ái 挨打āi 戏谑xuâ步履lǚC、颤抖chàn 战栗zhàn 挑剔tiāo 挑衅tiǎoD、边塞sài 瓶塞sāi 塞责sâ阻塞sâ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漠然曲折司空见惯不辩四时B、大抵涉及精神抖擞置身其间C、清晰浩劫直上青云万壶闲愁D、出息渺小毛骨耸然疾趋而过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头脑里________,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②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辞藻都____。
③那长篙短篙柱在礁石上,巨浪狂扑,船舷欹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________。
A、一无所有无济于事胆战心惊B、一无所有黯然失色惊心动魄C、一片空白无济于事惊心动魄D、一片空白黯然失色胆战心惊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闲情逸致....与金钱无关,它是内心丰富的产物。
B、拥有自己的自知之明....比依据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更为重要。
C、苏州园林最是注重设计的精巧,其众多名园更因曲径通幽....而为人称道。
D、作为“文革”后唯一的藤萝,幽径藤萝引人注目....,更成为作者的牵挂。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B、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C、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的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了。
D、“我光荣、可爱的儿子,”母亲这样写道,“我们怀着无比爱慕和感激的心情,在报纸上读到了你的英雄事迹。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题七年级语文(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A卷(100分)一、书写。
(5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古人云:“字如其人”。
请把下面的春联工整的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
(2分)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吐絮迎新春。
二、积累与运用(共1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搓捻.(liǎn) 抚.弄(fǔ) 蹒.跚(mán) 酝酿.(niàng)B.停滞.(zhì) 黄晕.(yùn) 感慨.(kǎi) 争执.(zhí)C.屏.息(bǐng) 徘徊.(h uǐ) 蜷.曲(juǎn) 树杈.(chà)D.倾.向(qīn) 芦苇.(wěi) 水藻.(zǎo) 清冽.(liâ)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决别伫蓄弧形栅栏 B.绰号判逆轮翻须臾C.威摄褪色锭开离谱 D.抖擞响晴寥廓栖息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全村男女老少个个穿得花枝招展....,攒聚在河边兴致勃勃地看龙舟赛。
B.时至今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越是善于倾听的人,越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C.此事先生有何高见,望不吝赐教,我当洗耳恭听....。
D.我小心翼翼....地翻开那本尘封的相册,里面珍藏着我童年的记忆与欢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A.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B.我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被震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C.看着身边熟悉的风景,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D.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颗颗珍珠。
5.将下面几句话组成一段文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①这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衬上红墙、黄瓦,给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
②在公园里,在马路旁,在草坪里,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民间歌谣在汉代受到相当的重视,有不少优秀作品被保留下来。
其实民间文学(尤其是歌谣)历代都很丰富,但是由于它的“草根”性质,一般不受重视,很少被记录,所以自生自灭,难以流传。
因此历史上民间文学的长久流传,往往要借助于官方渠道。
上古、殷周时期,统治者为实施宗庙祭祀,同时也兼以朝廷礼仪、自身娱乐,都设有不同规模的乐队,后世出土的不少殷周时期的乐器,皆可证明其事。
这里有一件事很重要,传说周公“摄政七年,制礼作乐”,为扩充“乐”的功能,当时他采取了“采诗”以“配乐”的做法。
周王朝颇为重视通过“乐”来了解政情民风,此之谓“观乐”。
《左传》记栽的“季札观乐”,就是著名的事例。
总之,从周朝开始,就形成了采集民间歌谣纳入官方之乐的做法,这成为礼乐制度的一部分。
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中的不少民间作品,应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采集、收纳进来的。
这一古老的“采诗”传统,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和秦代的焚书坑儒的打击,至汉初早已被废弃,只存在于一些儒生的记忆里。
直到汉武帝时期,儒术独尊,才着手建立完善的礼乐制度体系,包括乐的内容和程序建设。
随着朝廷乐府机构的设立和活动的正规化,乐府文学(歌辞)的建设也渐见起色,具体措施是发动文士写作歌辞,还有就是从全国各地收集民间歌辞,双管齐下,大规模进行。
参与创作的有当时最负盛名的文士司马相如等人,他们所制作的歌辞,是《郊庙歌辞》中的“郊祀歌”之类。
民间歌辞是通过收集而来的,收集工作由乐府机构承担u 乐府机构的任务有两大项,除在各种礼仪场合奏乐之外,还有采歌谣。
这是古老的采诗传统在新朝代的再起。
2016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带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2分)A、糍.粑(zī)豁免遍稽群藉.(jí) 心如铁石B、恻.隐(cè)打鼾万恶不赦.(shè) 睡眼惺忪C、弥.撒(mí)阴霾顶礼膜.拜(mò) 恍然大悟D、峥.嵘(zhēng) 莲漪鳞次栉.比(jié) 猝不及防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C)(2分)A、流连忘返....的玛丽亚在山坡草地上远眺群山,她轻盈地跳跃、旋转。
B、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什么坏事都可以干了。
C、外面的吵闹使他简直无法读书,他愤愤地往耳朵里塞了点棉花,这就充耳不闻....了。
D、爷爷把心掏给你,教你变脸本事,望你给我传宗接代....。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分)A、听说殿下曾经用尽力量劝他不要逼人过甚,可是他一味固执,不肯略作让步。
B、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重要的一个人。
C、到目前为止 全国有百分之八十的锅炉使用了有效的消烟除尘装置和其他简易措施。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恰当的一组是( B )(2分)在原地停下来?终点还没到达;继续跑下去?身体的力气又已接近透支。
①倘若在比赛中,他便失去了站在领奖台上,接受鲜花与掌声的机会②生活中亦如此,面对一个目标,有的人选择了停留,而有些人则选择了继续③这样的问题总困扰着自己,直到自己停下或者到达终点④当然,停下休息的人也会有到达终点的一天,但他却比别人延长了成功的时间A.②①④③B.③②④①C.①②④③D.③①④②5、下面台词出自《威尼斯商人》中主要人物夏洛克之口的是( C)(2分)A、“别忙!这犹太人必须得到绝对的公道。
邯郸市2016年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有答案)高二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作答时,将客观题答案按题号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来源:Z.xx.k.]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4、保持答题纸面清洁,不得污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一千三百年后,大唐遗韵犹存,那就是唐诗。
回顾,唐诗像一道虹,跨越时空,璀璨依旧。
一个中国人,对大唐盛世可以无知,但对唐诗无法陌生。
自从牙牙学语,就可能手不离了看图识字读本,那里边多半是朗朗上口的唐诗绝句。
每从幼儿园墙外走过,常能听到唐诗朗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声音稚嫩而甜美。
语文课本里,最无争议的,是唐诗。
中国人可以不识字,可以不读书,可以不写诗,但不等于就不会顺口来一首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诗像一个幽灵,依附于方块汉字,寄生于语言文本,寻常人等不留神,就有唐诗入眼、出口、悦耳。
如果说中国人身上诗性尚存,那百分之百是唐诗。
诗,遇着唐了,真诗之幸甚也。
国土一统,四海归心。
诗圣杜甫歌颂当朝,热情洋溢:“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衣食无忧,闲来做什么?一边饮酒,一边吟诗,这就是唐人生活。
政治宽松,社会开明,诗歌就像蝴蝶翩跹起舞,人才也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了。
唐开科举,以诗取士,遂令学子一举成名。
唐太宗带头写诗,君臣唱和就像家常便饭。
上行下效,诗蔚然成风,仿佛是人,都会吟诗一首。
唐太宗还特设“弘文馆”、“文学馆”,眼看着天下文人竞相来投,便得意洋洋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那时的文人也好,英雄也好,都是写诗的行家里手。
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检测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将第1、2、3、10、11、12、17、18、19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其他题目答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报纸广告、印刷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如今,几乎在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充斥着广告的身影,它也已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
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属于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已经相当发达。
‚当日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这是《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中的情节。
也许主人公武松以及作者施耐庵对这个场景并不会认为有什么特别,但那面招旗其实是一张构思独特、创意高超的酒旗广告,‛三碗不过冈‛的广告语更是巧妙地道出了酒的质量。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商业的兴起,广告也随之产生。
只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与商业经济都一同处于停滞状态。
到了中国历史五个时期中最鼎盛的唐宋时期,这种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唐朝国力强盛,相继出现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业规模扩大,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产生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为唐宋时期的广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的广告丰富多彩,竞争加剧,使得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在纷乱错杂的唐宋广告中,大概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唐宋的诗词中,出现最多的当属‛招幌‛。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山东版】第Ⅰ卷(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A、劲.爆/ 痉.挛谄.媚/颤.抖瞠.目/澄.净伺.候/肆.无忌惮B、押解./ 解.数压轴./妯.娌隽.永/俊.秀憧.憬/忧心忡.忡C、瓜蔓./蔓.延埋.怨/阴霾.应.届/应.和裨.益/稗.官野史D、佣.金/佣.工渐.染/歼.灭创.伤/怆.痛巷.道/沆.瀣一气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幡然针砭流线型一愁莫展B、部署瞭望老两口人情事故C、蛰伏笔杆录像机恣意妄为D、凋敝坐阵暴发户再接再厉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些家庭只有靠减少生活费用才能将___________下来的资金用于子女教育。
②山腰里有一泓__________的湖水,令人心旷神怡,顿时消除了旅途的疲劳。
③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李亚力被建议撤职,并被处以留党_________等处分。
A.结余清静查看B.结余清净察看C.节余清净察看D.节余清静查看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甲醛、工业盐、塑化剂,这些原本与民众食品有一搭没一搭......的东西,在2012年却实实在在地上了百姓的餐桌,成了议论的常见词。
B.有些大学生非常不理智,一言不合往往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看见辅导员来了,口血未干....却又握手拥抱,似乎什么矛盾都没有。
C.今年冬天,世界各国遭遇极寒天气,降雪地区的雪灾更是空前绝后....。
俄罗斯气象专家认为,地球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是主要原因。
D.“2012中国动漫流行词汇”的揭晓形式别开生面....,组委会特别邀请跨界艺术家黑马大叔现场挥毫绘制出备受瞩目的年度关键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了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
B.近日,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以卫生不达标为由,对莫斯科市4家麦当劳餐厅发出停业整顿,其中就包括麦当劳在俄罗斯开设的第一家餐厅。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值: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
诗歌的含蓄包括两层内涵:一是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故意说得隐约含糊,让人捉摸不透,如李商隐的一些《无题》诗;另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读者从中获得无穷之意蕴。
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胧,“所谓伊人”的隐约,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体提及“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情在词外曰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这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含蓄”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源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辨析”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第一次提到 “含蓄"。
晚唐的王睿将含蓄正式尊为一种诗歌体式。
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
他说:“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
”认为诗人应该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
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以说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具体的“象”、“景”、“味”、“韵” 是有限的,要获得无限的意蕴,就要从中超脱出去,在“象外”、“景外”、“味外”、“韵外”的更大的空间作无待的逍遥之游,以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运用。
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梅尧臣的话可说是对司空图的一种补充。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抄写诗句,用正楷或行楷,要求正确、工整、美观。
(3分)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子。
(3分)阔chuò()桑zǐ()波光línlín()Kuí()梧驾yù()色彩斑án()3.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不屑置辨栩栩如生万惯家私波光粼粼力挽狂澜扣人心玄纹丝不动莫不关心4.请在下列各小标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0分)①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②非天质之悲,。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妇梦中咳嗽。
林嗣环《口技》④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韩愈《马说》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⑦,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⑧,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达有误的一项是(3分)()A、《孔乙己》选自《呐喊》,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有力的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冷漠,暴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B、《范进中举》选自明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小说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通过范进中举发疯以及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不仅尖锐的讽刺了用功名利禄扭曲了读书人心灵的科举制度,而且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整个封建社会。
C、《口技》作者清代林嗣环,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序》,本文以口技表演之“善”贯穿全篇,按时间先后安排写作顺序,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记叙了一场生动的口技表演。
《虞初新志》是清代人涨潮编选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D、《变色龙》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
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聚散两依依陈新闻多年以来,中国民俗专家大多从民族情感的角度来分析,认为“牛郎织女”传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感情,表达了大多民众对家庭团圆式安宁生活的向往,其中男耕女织、儿女成双的情节,是古代中国民众最容易接受的文化模式。
牛郎织女故事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那就是灵魂的“聚散两依依”。
从故事情节上看,在牛郎织女故事中,“聚”和“散”变换空间,交替进行,扣人心弦。
在人间,牛郎和织女相聚相爱,却遇到阻力,被王母娘娘拆散了。
“散”了以后,能不能再“聚”呢?答案是肯定的。
故事就这样从人间又转换到天上,牛郎和织女在银河上相“聚”,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只有一夜相聚的时间,“聚”了以后还要“散”!牛郎痛苦,织女幽怨,读者们、听众们也不高兴,怎么办呢?这就有了年年相聚、岁岁分散、周而复始的凄美千年七夕。
从情感上来看,七夕夜之前,是三百多天的相思。
距离产生美,就有了“聚”的愿望,时间越长,这种愿望越强烈。
好不容易等到七月七,可是“聚”的时间只有一夜。
可以说,“聚”的开始,就是“散”的开始。
空间产生爱,后来的三百多天,无论是人间的牛郎,还是天上的织女,无论是银河东边的织女,还是银河西边的牛郎,都在苦苦等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七月七的“聚”。
“散”是“聚”的开始,也是“聚”的延续;“聚”是“散”的噩梦,更是“散”的奢望、“散”的追求。
“聚”的结果是“散”,无限惆怅。
“散”的漫漫等待是“聚”,刚一相聚,却又要面对“散”的无奈,无限感伤。
年年岁岁“聚”相似,岁岁年年“散”不同。
地老天荒,爱情不死,矛盾交织,交替轮回。
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故事有这样的特点。
说是喜剧,却笑不起来。
说是悲剧,却有爱的结晶,有婚姻,有儿有女,比喜剧更有发展,还有每年一次相会的待遇。
而《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爱情结晶,只有无尽的遗憾。
山西忻州第二中学高二2016届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试题语文卷7.11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艺术的价值________实现在人与人的对话过程中——虽然这种对话,未必总需要用有声语言或文字来进行。
②除了他以外,没有任何人在此画上动一个指头,整幅画由他________完成。
③由于他多次________劳动纪律,最近受到了公司的警告处分。
④退伍军人张伟________参加今年的抗洪抢险战斗,被评为抗洪模范。
A.必需独立违反志愿B.必须独立违犯志愿C.必需独力违犯自愿D.必须独力违反自愿2. 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圆月慢慢地翻过山坡,把它的光芒射到了河边。
___________A.在山脚下,有条小河横卧在那里,一受到月光,小河便悄悄活跃起来。
B.这条小河横卧在山脚下的黑暗里,一受到月光,就微微地颤动起来。
C.这条小河横卧于山脚下的黑暗中,月光一照,则娇媚地欢跳不已。
D.这条小河横卧在山脚下的银光里,月光一照,就静静地动摇起来。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人文学途径的不是寥寥,而是几乎没有。
C.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D.十月初,某家报纸披露了一条石破天惊的消息,湖北发现世界首例活体“杂交野人”。
4.填到横线上与下文衔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在天空两颗星星的故事的基础上,注入了人间生活经验和对生活大胆幻想的成分,从而成了现在流传的故事的雏型。
A.由于到南北朝时《牛郎织女》的发展B.到南北朝时由于《牛郎织女》的发展C.《牛郎织女》发展到南北朝时D.《牛郎织女》由于到南北朝时的发展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扼(ã)要游弋(yì) 风驰电掣(châ)B.娱(yú)乐伺(cì)候强(qiáng)人所难C.蓓蕾(lěi) 犒(kào)赏锲(qiâ)而不舍D.讹(ã)诈口供(gōng) 行若狗彘(zhì)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巴格达当地时间12月17日凌晨,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发动空袭,巴格达上空顿时炮声大作,火光四射,地面不断___烟柱。
1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16级第二学月语文考试题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5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 .引吭.(k áng ) 对峙.(z ì) 滂沱..(p āng tu ó) 姹.紫嫣红(c à) B .木柿.(f âi ) 堕.落(du ò) 剽悍..(pi āo h àn ) 枹.鼓不鸣(p áo ) C .污垢.(g òu ) 孤僻.(p ì) 恫吓..(d òng h â) 踽.踽独行(j ǔ) D .失怙.(g ù) 翌.日(y ì) 慷慨..(k āng k ǎi ) 臧.亡若死(c áng )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腼腆 涟漪 相题并论 自出心裁 B .蜿蜒 琐碎 水泻不通 无济于事 C .窥伺 岑寂 豁然开朗 家谕户晓 D .赛劣 煦暖 流连忘返 秋毫不犯 3.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 .爱不释.手(放下) 克.勤克俭(能) 蹑.手蹑脚(放轻脚步) 憩.息(休息)B .怒不可遏.(阻止) 束.手无策(捆、绑) 养尊处优.(优裕) 肆.意(任意)C .花团锦簇.(聚集) 轻举妄.动(轻举) 跃跃欲.试(想) 眷.顾(关怀)D .荡.倚冲冒(摇晃) 不胜.其烦(胜过) 匹夫..有责(老百姓) 凝眸.(眼睛)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 .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 .要唱好一首歌,必须理解歌词的意思,这个理解的过程需要文化底蕴。
C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制作班级网页的任务。
D .为了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做错题的现象,王亮在考试中格外仔细慎重。
6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句:何陋之.有? A .泰山之.阴 B .然往来视之. C .飞何功之.有? D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选出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A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B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C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D .余闻之也/久 8、默写(7分)(1)《迢迢牵牛星》中写隔河相望却不能互诉衷肠的诗句是 , 。
(2)辛弃疾在《西江月》一词中描写丰收景象的句子是 , 。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 , 。
(4)杜甫《春望》中采用反衬手法以乐衬悲运用全文的句子是 , 。
(5)《我爱这土地》中直接抒情,表达主题的句子是 , (6)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 , , , ?(2分) 9、语言运用(4分)⑪据《柳州日报》报道:一位八旬的老人被子女遗弃在某乡镇卫生院,无人照料。
其实老人有四位子女。
卫生院也曾多次联系老人子女,希望他们承担起照料老人的义务,但他们都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说:“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老人。
”作为学生,面对上面材料(注意说话对象,语言得体,易于对方接受)面对遗弃父亲的子女,你会对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⑫阅读下面的文字,补写一个与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语意连贯的句子。
有首歌叫《好大一棵树》,我想,老师是一棵树,一棵青青的树,他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我想, 是一棵树,一棵 的树,他 。
(2分) 二、阅读探究(40分)(一)乡愁诗人与运河(12分、)① 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②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
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萦的大运河,还有老人梦萦魂想的亲人。
50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重走。
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
③老人是教书的,在中山大学教国语。
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的挂在那儿,永不干涸。
④老人是来凭吊的,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十几位娘家亲人。
坟茔上的土是新的,墓碑上的字是鲜红的,老人恭恭敬敬奉上香,献花,恭恭敬敬朝着坟茔鞠躬,拜谒在天之灵的长辈。
⑤小时候/()/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⑥老人是余光中。
⑦外婆是运河边上的人,妈妈是运河边上的人,妻子是运河边上的人,余光中也就把自己当作是运河边上的常州人。
在没有大运河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念这条与亲人的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
余光中拜谒完先人,就脱了像标着地球经纬度的横一道线竖一道线的厚实衣服,与青年诗人一起走在运河大堤上,他生怕厚实的衣服会阻碍自己的心脏与大运河的一起搏动。
大运河,在一老一少两位诗人的面前湍流不息,闪闪发亮。
⑧这运河的流向是朝着哪面?余光中问。
青年诗人回说:运河是向东流的,前面是湖,湖的前面是海。
余光中接着说:海的前面是岛啊。
⑨一句话说得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有谁知思乡的痛楚呢?有谁知人生路途留下的那些情感灰烬会时时复燃呢?⑩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
面对运河,余光中对同住过一个村庄、同喝过一条运河水、同样以诗歌的形式在抒发心灵之声的青年诗人说:就像小时候在运河边捉迷藏啊,有的小伙伴躲到茅草丛中,有的躲到竹林里,等我睁开眼,小伙伴们却是不见了,等我真的来找时已经物是人非了。
一辈子的颠沛流离,运河里凝结的乡愁成了余光中挥之不去的情结。
那时的余光中只有19岁,正是长血脉长思想的时候,他在运河边汲取了血液和营养。
⑪今天的余光中终于实实在在地站在了充盈神韵的运河边,他不是一个外来者。
凭借浑黄而睿智的大运河水,他在审视自己的命运,他在接近自己的灵魂———在运河边的老屋里,他掀开井盖看着清冽冽的井水,说这井水扩大一万倍就是一汪日月潭啊!他摸着老屋的墙,一阵尘埃在指间随风而落,说这如何盖得住50多年的乡愁啊!他端起运河水泡出的茶,不忙喝,只是深情地闻着,说我闻到了这熟悉的血统气味啊!他凝望着横跨运河两岸的洽盛桥,久久不忍离去,说这座桥要是横跨在……余光中说到这里便不再说,声音开始哽咽了。
⑫曾有人问及余光中如何看待祖国统一问题,他知道窗外就是大运河,说:我相信,泱泱中华文化总会发挥它的震撼力和向心力,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千年的文化。
⑬回到台湾,会思念大运河吗?⑭怎么不呢?在台湾,只要我不走,我就是一滴运河水,这滴水,会蒸发成漫岛的甘露,所有思乡的人只要轻轻伸出舌头,二千五百岁运河的甘霖就会流入心田的。
⑮诗人余光中如是说。
10、默写出文中空缺的诗句。
11、诗人余光中踏上魂牵梦萦的故土,寻根寄情。
请把他在故乡的主要行踪或活动补充完整。
(2分)坟地()→ 河堤徜徉→ ()抒怀12.文中诗人睹物生情:询问运河的流向,想到血脉相连宝岛台湾;端起运河水泡的茶,闻到熟悉的血统气味……这样的联想在文中还有,请再找出一处。
(2分)13.第⑩段中写到诗人“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请结合全文谈谈两个“惆怅”的不同含义。
(2分)14.文章引用《乡愁》一诗,有什么作用?(可以从情感、主题、结构等方面作答,写出两点)(2分)15.文章结尾处,诗人把自己比作运河里的一滴水,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二)好好活着就是爱(12分)①25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
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③然而这个叫做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④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查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300多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⑤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
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
在21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为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⑥海生15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放她深夜蒸好的白糕。
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
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天,这位贫困的诗人23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找人借了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
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了一群小鸡。
经过了几天几夜的火车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
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⑦儿子塞给她的那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揣着。
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⑧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
然而,在母亲的眼睛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
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
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⑨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像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
浩瀚无际的天空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与雨丝。
那么,一个孩子对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