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考博新题型解析及 6 选 5 解题技巧
- 格式:pdf
- 大小:99.10 KB
- 文档页数:4
谈谈我社科院考博英语68分的备考经验今年社科考了68分,说实话在预料之中,因为自己确实付出了很多,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辞职在家,没有了生活来源,只能背水一战。
备考之前,在网上有很多社科院考博英语的经验分享,说主要背单词看红宝书GRE词汇。
可是我背来背去,做真题的时候发现还是没有提高,分数总是在原来的水平徘徊。
感觉自己努力了那么多,却还是毫无头绪。
后来我就试试看,报了个睿普考博的辅导班。
睿普的老师给我辅导时候说,GRE是针对美国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它涵盖的种类很宽泛。
跟社科的出题范围是不同的。
而且社科院题型改革了,难度也有所变化,词汇和语法都不考了,改成完型,所以不能完全照搬网上的考博英语的经验。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自己的误区在哪里。
网上的经验乱花缭乱,但是真假真的要学会去辨别,别耽误了自己。
按照最新的题型和难度,先把最新的真题自己做一遍,看看自己的薄弱地方在哪里,做有针对性的备考才有效果。
我的具体做法就是把阅读中不认识的词划线,重点看反复出现的词,这些词对于社科类文章很重要,我就把它们背下来。
至于其他的词,比如一些古希腊的地名,哲学的人名和学派的名字,我刚看的时候,觉得很崩溃,因为翻译成中文我都不知道它们的具体意思。
但是当我看多,我发现这些词并不影响你的阅读,就跟看中文里的名字老王老张一样,把他们看成老M,大L之类的,一眼带过就完事,根本不需要记忆。
主观题部分,有的人说,主观题不重要。
恰恰相反,我认为主观题非常重要!!如果主观题做好了,会比客观题得分还要多。
所以一定要分配平衡。
阅读的部分,睿普的老师给我布置的是他们的资料,先做题,在听课,听讲解,看看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说实话,题是真的难,而且量还很大,但是做着做着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可能是做得多了,开始了量变到质变。
我刚开始复习真题阅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有时看懂了文章却做不对题目,而有时文章我并没有太看懂,但仅凭着一些题目对应的细节的点,我就可以把正确答案选出来。
中科院博士考试心得之一:词汇记忆众所周知,英语考试中,词汇是关键,是所有考察题目的前提。
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或者对词汇的记忆、理解不够好,直接决定了英语水平的高低,想考个好成绩更是无法谈取。
所以,词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如果不幸你又选择了中科院作为博士考试的目标,嘿嘿,情况可以用“雪上加霜”来形容了。
记得当年考硕士的时候,国家规定的词汇量大约是5700个(现在可能有变化,但不会很大吧),英语六级的词汇量也差不多就这些(稍有出入,但变化不大)。
而中科院的英语博士入学考试词汇大纲(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大纲为准),包括的词汇量达到了近12000。
这个数字达到了硕士英语大纲的两倍。
虽然不能否认很多词汇之间有内在联系,可当我第一次拿到这个大纲的时候,我从来没见过的单词多的是。
联系我们扣扣:四九三三七一六二六。
电话:四零零六六八六九七八废话少说吧第一,要有个权威的英语词汇大纲。
我选择的是北理出版社的版本,其特点是综合了历年中科院英语博士入学考试试卷中出现过的词汇,比较全面,而且有一定的针对性。
在看这本书之间,建议大家可以先把六级字汇大纲,或者一些学者编写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字汇大纲上的所有词汇都记完。
这个应该不难,大家都是过来人嘛,而且量也没那么大。
第二,第一次如何看北理版本的大纲。
这本书上会有很多字汇以前没有见过,如何把这些词汇搞明白,相当有难度。
在大学时期,大家都习惯拿着词汇表,从头背到尾,也有人喜欢把词汇分成几个大块,一块一块的往下记。
这是个好方法,而且也比较有效果。
但对大多数的博士考生来说,缺乏基本条件。
因为我们这些人要么是已经工作了,日常杂事繁多,要么正在准备硕士毕业论文,不可能拿出一上午,或者一下午的时间。
我比较推荐的方法是“分而食之”。
拿出大约一周的时间,对大纲中的词汇进行甄别。
自己已经知道的词汇放过,不会的词汇用红笔做个记号。
然后把这些做了记号的词汇分别抄写到窄纸条上,并附上其中文意思(如果不知道怎么读,还要注明音标),最好每个词一个小条。
中科院考博英语培训资料阅读技巧阅读技巧主题句的位置•主题句出现的位置有以下四种情况:•1)段首主题句经常居于段首,以便读者浏览主题句就可掌握文章的概要。
这个位置适用于提供信息或解释观点的段落。
•2)段末用推理方法展开段落时,主题句往往位于句末。
•3)段中(有时为了使段落多样化,主题句也可以居于段中。
•4)隐含有时候,尤其在叙述性或描写性段落中,当所有的细节都围绕着一个显而易见的主题时主题句有时不出现。
各类题型解题思路⏹1.细节事实题:⑴标志:题干中明确提到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信息⑵做题的关键在于:返回原文细节事实题⏹迷惑人的手段:①单词替换②颠倒因果③扩大范围④常识判断常见试题⏹•1 What do we know about ...?⏹•2 How many (much)...in this article?⏹•3 The real cause is .⏹•4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he techniques can beused to .⏹•5 The author states that .⏹•6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7 Mr. X expects (hopes ,wishes )——.2.例证题⑴ 标志:case example illustration demonstration exempl ify demonstrate illustrate⑵ 做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找到例子支持的论点,而不在于能否看懂例子⏹划清“事实”与“观点”之间的界限3.词汇题常见试题(The phrase “…”in the context means…. The word “…”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_____. As the context shows, a placebo is ________.)⑴ 标志:在题干中明确指出原文中某处的单词或词组,要求辨别其意思⑵ 做题的关键在于:该单词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单词的上下文针对性解释内在逻辑关系外部相关因素构词法4.句子理解题(长句理解)⏹⑴标志:在题干中明确指出原文中的一句话,要求理解其意思⑵做题的关键在于:返回原文对出题的句子进行语法解析,要精确理解其涵义6.推理题⏹常见试题:What is the author’s intention in this passage? What kind of people support this topic?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is to________. This text has been written to _______.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if…_____. The passage suggests that_______. What is implied in the last sentence of paragraph One? You can feel that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is one of_______.⏹•1. The passage is intended to _______.⏹•2. The passage implies that ________.⏹•3.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 age that _______. .⏹•4.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5. We can conclude (infer, see) from the article that _____.⏹•6. The writer implies that _________.⏹•7.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_________.⏹•8. An inference which may (not) b e made from the article is ________.⏹•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not) be inferred from the article?⏹•10. What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passage?推理题⏹⑴ 标志:关键词:infer imply⑵ 整体思路:①绝大多数推理题是原文意思的同义表达,正确答案与原文之间没有任何推理关系②做题时可以寻找四个选项中三错一对的关系7.作者态度题8.判断题标志:①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not true/correct/mentioned?②All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correct/mentioned except?⑵整体思路:①首先应判断是三错一对还是三对一错②每一个选项都应力争返回原文,不能通过印象进行判断⑶特别关注:①转折处②最高级③感情色彩的词(褒贬含义)9.主旨题:理解主旨要义,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整体理解概括的能力。
中科院多科考博试题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次解释:(20分)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
(12分)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
(12分)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
(12分)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
(12分)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试题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
(20分)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
(20分)4.简述酵解和发酵两个过程并说明两者的异同。
(15分)5.吃多了高蛋白食物为什么需要多喝水?(10分)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5分)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10分)7.概述植物或微生物细胞感应(应答)环境刺激因子(如养分缺乏、热、冷、干旱、强光等)的可能的生物化学过程模式。
总体说来中科院的博士比其他院校的博士要容易一些,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科院的招生指标较多,不像有些高校,招生名额有限,而且本校的学生已经占去大半的名额(因为好多本校的考生和导师都认识,有的还很熟悉,这在末各方面来讲就是很大的优势)。
第二:中科院的考试题相对来说较简单,里面的深奥的数学计算和推导占的比重很小,他的考试内容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
如:一些常见的分子式,一些常用的物质的性质等。
而高校的考题在这方面来说就比中科院的考题难了。
尤其对于数学功底不深的同学来说就更难了。
第三:招生相对公平,中科院的老板们招收博士生的目的是为了干活儿,出东西,他们也追求最大的剩余价值啊呵呵(这里不妨这样说),所以大多数的考生根本不认识老板,这样在考试和面试的时候大家都是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的,只要你表现的好,老板就可能要你呀!当然这里面不乏有先在实验室里干活的考生,他们基本上是内定的折就令当别论了。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考中科院的博士较其他高校容易一些。
但这并不等于说他就多么好考。
这是相对而言的。
至于考试的准备:如:1、考试之前必须得调查一番了。
首先是和你相关专业的老板,而且在这一领域也算得上佼佼者了。
其次看谁的经费充足,因为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在科院,没有钱是万万行不通的,这也关系到将来的毕业问题呀。
再有就是看看人家有没有哪种联合培养的博士什么的,如果有那就机会小得多了。
2、准备。
准备的过程就相当的重要了,在此期间要有肯广阔的视野,包括相关领域的一些进展要了解,再有就是看一些往年的试题。
(这里介绍一个窍门,就是a 看一些科院往年的硕士考试的试题,那里面可能会有重复出现的试题。
b 就是中国科技大学的试卷也有借鉴意义的呀!!)3、考试。
这是最重要的一关了,考试要把心态放平,其实科院的英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千万不要轻视,要多多积累,专业课其实大家都差不了多少。
但专业课是提高分数的有效手段,故也不能轻视,专业课以问答题居多,而且每题的分值较大。
中科院博士面试技巧
中科院博士面试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准备:在面试前,充分了解中科院博士面试的流程和要求,了解所报考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以及相关的学术问题。
同时,准备好自我介绍,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研究经历、学术成果等。
2. 表达清晰:在面试中,要保持思路清晰,表达流畅。
对于面试官提出的问题,要能够迅速思考,有条理地回答。
同时,要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保持适当的音量和语速,使听者能够清楚地听到你的回答。
3. 突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时,要突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包括学术成果、研究经历、实践经验等方面。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于自夸或过于谦虚,要保持适当的度。
4. 积极互动:在面试过程中,要积极与面试官进行互动,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要保持自信、冷静、不紧张,展现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5. 注意礼仪:在面试过程中,要注意礼仪,包括穿着、言谈举止等方面。
要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印象,展现出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6. 做好面试后的总结:面试结束后,要及时总结自己的表现和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面试做好准备。
同时,也要感谢面试官的给予的机会和指导。
以上是中科院博士面试的一些技巧,希望能够帮助您顺利通过面试。
中科院考博英语六选五Studying for the entrance exam for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s a challenging but rewarding experience. This exam, known as the "National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is a prestigious opportunity for individuals seeking advanced degrees in scientific fields. It tests candidates on a variety of subjects, including mathematics,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and English.考博英语六选五无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但又具有奖赏性的考试。
这项考试被誉为“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一项为寻求在科学领域获得高级学位的个人提供的机会。
考试涵盖多个科目,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英语。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aspects of the exam is the English section, which requires candidates to have a strong command of the language. This portion of the exam includes a "Six out of Five" section, where test-takers must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out of six options for each question. This requires not only knowledge of English grammar and vocabulary but also the ability to quickly and accurately interpret written passages.考博英语六选五考试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之一是英语部分,这要求考生具备对语言的较为熟练掌握。
中科院考博英语攻克技巧和方法中科院考博英语攻克技巧和方法只有对英语经过真正复习的人,才会对英语有深刻的体会。
英语的学习,需要专项练习,复习多了以后,你就会发现,考博实质上很注重方法,同样英语水平的人,方法好和方法差可能会相差10分之多。
首先说明,英语是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全然没有什么速成的方法,所以每天都要有所练习。
同考研一样(考研:阅读理解40→作文30→翻译10→新题形10→完形10),考博试卷的题目做题顺序也是有讲究的,以保证高效、目标清晰地完成试卷内容:【考博:写作20→阅读30→翻译15→完型15→新题型10→词汇10】(几个特点:①写作为1篇大写作,仍保持原来的20分;②阅读篇幅增加到5篇,每篇6道题,但每题仅1分;③翻译的分值增大,每个句子分值增加至3分,共15分;④完型变为只有15个空,但每空1分,属于大分值题;⑤新题型变为2篇,但每个空仅1分;⑥词汇题共20个,每题0.5分)。
要想突破,关键是在平时训练中,找出哪些是自己的强项,且试题的分值布局符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将其平时练好,考场高效解题,如基本策略可以是:放弃新题型,把完型和词汇题关键突破好,将翻译及写作强化到位,将阅读理解重点把握住。
此外,从时间上看,作文和阅读要花的时间比较多,以防完成不了,影响到英语总成绩,所以把这2个搞定了,再做其他的,心里就不会很急。
把词汇题放在最后的原因是,它最难得分,好的人得7分,差的5分,拉分不大。
对考博人来说,每天复习英语的时间不多,一天一个半小时,可能还没有,但关键在于每天都复习一点,千万不能间断和放弃。
下面我一一分析怎么来复习英语。
【阅读理解】:分析真题和做英语阅读练习相结合。
真题是要一遍一遍做的,做的时候不要把答案写上去,写在一张白纸上,然后再对答案。
这样可以分阶段做3遍。
第三遍后可以开始尝试翻译阅读理解的每句句子,一时翻译不出的,可以对照中文看看。
把阅读里不认识的单词、一词多意的单词、很好的词组、好的句子摘录下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国科大)硕士英语和博士英语考试经验中科院统考的英语的公认的高难度,比如中科院、社科院以及北大都是出了名的难过英语线的学校。
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硕士英语和博士英语考试都不简单。
多做真题才是最好的提分方法。
国科大英语分成一卷和二卷,一卷主要是选择题,二卷是主观题(翻译和写作)。
一卷的40个选择题是重中之重。
建议在考试的时候先浏览一下翻译&写作,如果熟悉且胸有成竹的话先完成这部分,然后才做阅读,还是先浏览一下没有熟悉的内容,没有就从头开始做,遇到难啃的骨头就先标记进度然后先往下做。
2022年年改为线上考试,卷一有明确的规定时间(大概110分钟),到点自动交卷之后才能答卷二,而且六选五的题,线下考试如果有两个空不确定,可以蒙同样的答案(保证正确率,不要赌运气),但是线上考试一个答案只能填一个空,是不能多个空填同一选项的。
线上考试的好处就是二卷的时间比较充裕,作文都是打字所以写的比较快,而且翻译写的是中文,作文写英语的时候也能用输入法。
2023年还没有通知,但是备考的方式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真题可以淘宝上搜“中科院博士英语”(包括绿色单词书),反复做近十年的真题。
建议尽早复习,至少一到两个月,因为还要复习专业课。
可以先做17、18年的真题感受下难度,之后制定一下复习计划,真题里有些单词会经常出现的,这种单词是一定要会的,做题的时候配合着背单词效果比较好,然后再做更早的真题,做好错题分析,临到考试前两周再做近几年的真题就行。
为了考试的时候不过分紧张,我基本提前两周严格按照考试作息,提前吃好饭,上好厕所,用答题卡给自己模拟考试,就用近几年的真题(19年-21年),翻译和作文也是都直接写出来,之后给自己批改,模拟完之后,自己能不能过线其实是已经有数了的。
英语应试记住一点,你的最终目的是得分,不是把题看懂。
不管线上线下考试,推荐答题顺序,先阅读,再完型,最后单选,单选普遍都是错一半左右,一般水平下,单选正常做题和直接蒙的分数不会差很多,因为0.5分一个,不算太多。
2010年中科院生态中心考博生态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Climax2、Biological invasion3、Fundamental niche4、Energy pyramid5、Landscape process6、Heat island7、Ecosystem service8、Allelopathy9、r/k selection10、Direct grandient anylisis二、简答(六选四)1、简述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2、简述氮循环过程。
3、简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类型及特点。
4、简述植物对光照因子的响应方式。
5、简述生态敏感评价方法。
6、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四选二)1、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征,并讨论其研究方法。
2、从碳循环的角度,论述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的影响。
3、举例说明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举例论述污染物的产生、传输、危害过程及控制对策。
1 何谓R对策和K对策?简述 r-K选择理论的生态学意义(10分)。
2 简述演替顶极理论的三个假说(10分)。
3 简述三级营养关系的概念并举例加以说明(10分)。
4 简述物种和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10分)二论述题1 我国近年来兴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试举例说明并提出环保对策(15分)。
2 外来种 (exotic species) 和入侵种 (invasive species) 有何不同?如何防止一种外来种成为入侵种?试举例说明(15分)。
3 水生植物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大型水生植物保护水环境(151、MacArhthur平衡说2、恢复生态学3、净初级生产量4、空间异质性5、邻接效应6、群落排序7、湿地 8、他感作用9、同资源种团 10、原生演替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1.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英语考试大纲本大纲是在 2002 年 10 月起试行的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 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自 2005 年 10 月起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范围内试行。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考试对象 报考中国科学院所属各院、所、园、中心、站、台相关专业拟攻读博士学位的考生。
考试目的 检验考生是否具有进入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英语水平和能力。
考试类型、考试内容及考试结构 本考试共有五个部分:词汇(占 10%) 、完形填空(占 15%) 、阅读理解(占 40%) 、英 译汉占(15%) ,写作占 20%。
试卷分为:试卷一(Paper One)客观试题,包括前三个部分, 共 75 题,顺序排号;试卷二(Paper Two)主观试题,包括英译汉和写作两个部分。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一、词汇 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根据上下文对词和词组意义判断的能力。
词和 词组的测试范围基本以本考试大纲词汇表为参照依据。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共 20 题。
每题为一个留有空白的英文句子。
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可用在 句中的最恰当词或词组。
二、完形填空 主要测试考生在语篇层次上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掌握的程度。
考生 应具有借助于词汇、句法及上下文线索对语言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要求考生就所 给篇章中 15 处空白所需的词或短语分别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
三、阅读理解 本部分共分两节。
要求考生能: 1)掌握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和具体细节; 2)进行相关的判断和推理; 3)准确把握某些词和词组在上下文中的特定含义; 4)领会作者观点和意图、判断作者的态度。
1 / 21A 节:主要测试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考生须完成 1800-2000 词的阅读量并就题目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
B 节:主要测试考生对诸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语段特征的理解。
北大清华人大社科院中科院考博英语难度分析硕士阶段的学习使考生在专业课部分很难拉开分数。
反倒是英语科目,由于基础和水平的参差不齐,会影响到考试整体的分数档次,考博英语难吗?如何复习达到高效?1、题型由于考博英语试题由各招生单位自己独立命题,所以不同院校的考博英语试题题型风格不尽相同。
就题型而言,一般都含有词汇结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汉英互译、作文题。
很多院校初试不再考听力,而在复试通过口语形式考查。
但有些院校仍在初试考查听力,甚至很重视听力分数。
有些学校还有改错题,应用文,甚至其他题型。
少数院校不考作文,但翻译比较长。
很多院校主观题的分数所占比重都较高,占1/3甚至1/2比重。
2、难度考博英语重视考查翻译、写作等与攻读博士学位相关的应用能力,所以其难度不能简单与其他考试比较。
但一般来说,考博英语试题的难度约相当于大学英语六级,但少数院校比六级难,有些院校甚至只相当于四级水平,甚至同一院校不同年份的难易程度也迥异。
这是由于考博英语试题的命制没有其他英语水平考试、选拔考试规范,往往因出题人不同而有区别。
所以,报考相应院校的考生一定要看一看该院校近年的考博英语真题。
3、词汇保守估计,考博英语需要掌握7000~8000单词,900常用动词短语。
当然,一般掌握了六级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词汇,通过考博英语也没有多大问题,只是词汇题可能失去少数分数。
长期关注和研究考博英语试题,反对有些所谓考博英语词汇书所讲的考博需要掌握1万甚至1万以上词汇的观点。
事实上,背诵那么多词汇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考博英语考查的重点不是考生掌握了多少词汇,而如上文所述,是阅读、翻译、写作能力。
所以,词汇够用即可,建议复习自己当年很熟悉的考研词汇、六级词汇,然后略加拓展,如可看看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五级词汇、新托福词汇、部分GRE词汇。
有些院校公布了词汇表或参考词汇表,但实际出题人并不怎么按大纲出题。
英语说到底还是个水平问题。
4、语法大部分院校考博英语试题都不直接考查语法,但语法有必要全面复习一下。
六选五的解题策略1从意思上判断在做题时最重要的是要读懂空白前后的句子,明白这几句话的确切意思,然后根据意思的连贯性或逻辑性从选项中选取正确答案。
在读懂意思的基础上,再利用线索特征词等进一步确认答案。
2.从词汇上锁定线索做题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对一些线索词的敏感,最主要的线索特征词是空白前后的名词和动词,寻找答案时注意在选项中查找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表示同一类事物的词语等。
其次是代词、数词、表示时间/年代的词、地点/名称等专有名词等。
尤其是在读不懂句子的情况下,利用这样的线索词寻找答案是很有效的方法。
3.从关联词上查找由于英语的句段之间经常会运用关联词表示衔接和过渡,使文章逻辑更清楚和连贯,因此文章中和选项中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路标性信号词在选择答案时都是很重要的线索。
在做题时可将这三个层面的线索很好地结合起来。
常见的关联词有下面这些:(a)并列与递进关系:and, or, also,neither…nor…,either…or…, in the same way,that is to say ,as well as, the same …as, besides, moreover, in addition to ,what is more(b)因果关系:because, for, since, as, therefore, so, so…that, thanks to, as a result, because of, in that, for this reason, of course(c)转折让步关系:but, however, yet, on the other hand, unfortunately, while,rather than, instead of, it is true that, of course, although, though, even though,even if(d)时间关系:at first, at last, finally, first, firstly, in the first place, to start with,in the mean time, last, later, next, second, secondly, then, third, thirdly, to begin with以及一些具体的时间.4. 根据试题所在的不同位置确定不同的解题策略如果问题在段首:段首设空通常有两种情况:①通常是段落的主题。
高手对中科院考博英语的体会时间:2010-04-25 09:44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 136次大家好,我是已经工作了英语有点儿基础但不是特别有基础爱看美剧侃大山吃大餐睡大觉喜欢没事找事的灰太狼,我回来了。
4月15日上午,雨过天晴天高云淡,亲眼看到火热出炉冒着热气的中科院秋博英语成绩达到免修,非常高兴!大家好,我是已经工作了英语有点儿基础但不是特别有基础爱看美剧侃大山吃大餐睡大觉喜欢没事找事的灰太狼,我回来了。
4月15日上午,雨过天晴天高云淡,亲眼看到火热出炉冒着热气的中科院秋博英语成绩达到免修,非常高兴!老婆说俺而立之年拖家带口还和一帮小娃娃扎猛子怎么不感到惭愧,但我想,乏味的工作年代,还有什么比考试更刺激的事?我工作快10年了,平时用汉语,虽偶尔也参加外事接待,但也是“肢体语言”为主,英语该丢的也差不多了,所以对这次英语上线特别高兴,趁着还有点印象,把体会分享下。
一、难度中科院英语让我对博士入学考试暴跌眼镜。
想当年读研究生时候,老师求你继续读,看到过毕不了业的,还没看到过考不上的。
不过,做了科学院的真题还颇吸口凉气。
后悔当初做决定没调查仔细,感到是上了贼船,下不来了,朋友很关心俺,今天问考上没有,明天就问读的怎样了,过了一个月问毕业了没?老婆的态度也很明确:天天在家不做饭不洗碗不带儿子考不上就别回家了。
哎,没事找事,本想找点刺激,没想到这刺激太猛了点,差点儿破釜沉舟。
十年前参加朱泰祺硕士英语考研辅导班,听老朱讲过,为什么大家感到考研英语难,因为是中国人考中国人,外国人考中国人,规律早已摸透,GRE满分的已不鲜见。
中国人知道中国人学习弱点,哪壶不开提哪壶,基本一考一个准,可以设计让你考几分就考几分。
非常正确,“PLAY DOWN”不是下来玩是贬低;“PINE FOR”不是松树是思念,有鼻子(POKE ONE’S NOSE INTO)有眼睛;匪夷所思,原来考的不是英语是心跳!中国人考中国人,3000常用词也能让你体无完肤。
考博阅读理解做题技巧
考博阅读理解做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快速阅读全文,理解文章主旨:首先需要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和段落大意。
这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中心思想。
2.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答题要求:在开始做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和所问的问题,确保对题目的理解准确。
3. 查找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根据题目的问题,在文章中找到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并对其进行解释和推理,得出答案。
4. 注意细节和语言运用:在答题时,需要注意细节和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有时候答案可能就在某个细节中,而正确的语言运用则能够使答案更加清晰、准确。
5. 复查答案,确保准确性:在完成所有题目后,需要对答案进行检查和复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果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及时进行修改。
6.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平时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有助于在考场上更好地理解文章和答题。
7. 注重答题技巧的训练: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多做一些模拟试题,注重答题技巧的训练。
这有助于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以上是考博阅读理解做题技巧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中科院考博新题型解析及6选5解题技巧
一、新题型类型
中科院考博新题型秉承了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题型的难易程度,若非要说是难还是易,我个人认为是稍微变易,但篇幅由原来的一篇增加为两篇,整体上对考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和解题技巧等均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现就依据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新题型来予以分类:
1.“6选5”题型:是中科院考博中最常考的题型,也是最基础和最具代表性的新题型。
在一篇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段文字。
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段文字中选择5个,分别放进文章的相应位置。
2.排序题:是“6或7选5”的变形。
在一篇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被打乱,只给出其中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
3.匹配题:包括标题匹配和信息匹配题两种。
在一篇长度约500词的文章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
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阐述或举例。
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段文字或5个标题填入文章的空白处。
就考研情况而言,目前还没有考查过信息匹配题,此题型是根据标题和下文的阐述,找出相应的例子,也就是说考查的是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就中科院考博而言,常考的是“6选5”题型,因而有必要对其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予以探究,对高效突破中科院考博至关重要。
二、命题特点
1.从内容衔接的紧密程度上来看,被填入的文字要么属于上一段,要么属于下一段,要么与上下两段都有联系(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定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
无论被填的文字是某段的一部分,还是独立成段,依据逻辑联系判断是解题的根本,因为一般空前后的内容和选项是都在讲同一个话题,且一篇文章也只有一个主旨。
大家要认真把握所填文字与前后句子在内容上的联系,这是填对选项最可靠的线索,也是最终检查所填选项是否正确的依据(即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2.除了内容和意思的衔接外,在空缺处前后的句子及所提供的选项中,一般会出现一些用词线索,这将帮助考生在意思之外作进一步的判断。
3.填任何空,都要从意思(逻辑关系)和词语(近义词、同义替换、原词重现、语义复现等)的衔接两类线索入手。
尤其是在意思理解不透彻的情况下,利用这些线索把握正确答案就显
得尤其重要。
大家一定要从这两方面多多练习。
三、解题思路和技巧
新题型的做法不同于传统的阅读理解,并不需要很仔细的去阅读细节内容。
而只要掌握了这类题型的命题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便可轻松斩获10分!考生之所以对此类题型感到困惑,往往只是因为见得少,对其做题方法等较为陌生而已。
只要在复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从命题特点入手,从命题人出题角度入手,勤于反思和总结,是很容易有所突破的。
1.解题思路
(1)阅读各个空的前后句,标记关键词
利用3-5分钟,快速阅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话题即可,但最重要的是要读懂五个空白前后的句子或者段落,明白前后表述的内容,然后根据意思的连贯性或逻辑性做出选择。
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关键词线索确认答案,往往关键词包括句中的核心名词或名词词组(如带有形容词的名词词组)、代词、连词、专有名词、时间数字等。
(2)阅读各个选项,尤其是选项的首句,并标记关键词
在阅读选项中要注意两点:①标出逻辑关系处,初步推断其可能出现的位置;②划出关键词,确定这些词与文中(所填空前后)哪些关键词相呼应和承接。
(3)将确定的答案代入原文,看读起来是否通顺
最后将原文和所填答案连起来快速读一遍,看逻辑是否顺畅,必要时对所选答案进行适当调整。
因为,新题型实质还是考查文章的衔接(cohesion)与连贯(coherence)。
2.解题技巧
在标记了原文与选项的关键词以后,可以按照下列原则判断原文的空与选项是否匹配:(1)词汇衔接
正确选项中的关键词一般重复前一句的关键词,也与下一句的关键词相呼应。
看到就随手标出,方便定位,节省时间!尤其是在读不懂句子的情况下,利用这样的线索词寻找答案是很有效的方法。
①最主要的线索词是空白前后的名词(或同类事物的词语)和动词(或同义和近义词),寻找答案时注意在选项中查找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表示同一类事物的词语等;
②其次是代词(确定句子的主体对象)。
选项和空前后的代词是送分题,正确选项中代词之后的关键词一定在原文的前一句谈论过。
尤其要注意this加名词,these加名词,such加名
词和定冠词加名词,往往是得分点。
例如,如果选项中说this reward,而且这一选项是正确答案,那么原文中的空之前的句中一定出现过reward这个词或它的同义词;如果选项中说such courses,而且这一选项是正确答案,那前面可能会有humanities(人文学科)与其对应;
③数词(时间顺序或暗示某种特定顺序);
④表示时间/年代的词、地点/名称等专有名词(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或者一个新的专有名词)等。
总之,“快准狠”是解决新题型的关键,这个关键就在于“找词眼”。
希望大家好好利用线索词!
(2)逻辑衔接
英语的句段之间经常会运用关联词表示衔接和过渡,使文章逻辑更清晰和连贯,正确选项与原文空前后在逻辑上是连贯的。
因此,对文章中和选项中表示各种逻辑关系、起连接作用的连词、副词、介词短语,无论是表示转折、因果、递进,还是表示举例、类比等关系,都要十分敏感,以真正把握住逻辑,提高解题效率。
此外,有些衔接是隐形的,这需要解题思维能瞬间做出转换和调整。
有时可能都不需要读懂全文的意思,依靠这些词也一样能正确填对选项。
①表示先后顺序的词:first、second、third、last等等;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so、for等,
③若前一句使用although,那么正确选项的内容应该与之相反。
④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表明前后句义具有同指性;
⑤表示转折或让步关系的关联词,表明前后句义成反向关系。
三、特别提醒(实用性方法):
1.对空白处前后句做重点考查。
就近寻找关键线索,即重点阅读问题空白处的前一两句或后一两句,提取这两句话的中心意思,寻找以上提到的两个方面的线索信息(内容关键词和逻辑连接词);
2.保持对逻辑关系的敏感。
文章的逻辑思路通常以表示时间/空间关系、并列/递进关系、因果关系、让步/转折关系、例证关系、从属关系的方式来展开。
在做题时要保持对表示这几种逻辑关系的高度敏感,分析句子的重点是什么,前后的逻辑关系是什么等;
3.始终注意内容的连贯。
选择出的正确答案必须从意思、词汇线索等起到“承上”或“启下”或“承上启下”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题型的选项中有1个干扰项。
通常干扰项在意思上与原文内容表面上是相关的,但其意思可能会太泛或太窄,或涉及本文未涉及的其他方
面,与上下文不能很好地衔接连贯,不符合文章的主旨。
4.“6选5”题型的经验—要先看选项,再看文章。
如果先看文章再看选项,可能做题的时候还要回过去看文章,就会浪费很多时间;若先看选项的话,你有了选项的印象,有些明显的点你就可以直接在看文章的时候填进去,而对于不太确定的,可以在空白处把可能符合的选项一一写出来,方便最后综合排除,这样做题正确率比较高。
5.“连接装置”(逻辑关系或者代词)的存在暗示了文章的脉络。
因此,复习新题型的时候,要多关注怎么用“连接装置”来解题,看辅导书解析的时候也应该看看他的解析是否用到了逻辑关系,是否用到了关键词。
掌握这些窍门,即使文章意思不能全懂,光凭判断也能八九不离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