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跳水》
- 格式:ppt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22
课文解读
《跳水》是一篇小说,记叙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事。
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用枪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船长表现出的沉着、果断、机智,源自丰富的经验、超人的智慧,以及对孩子深切的爱,展现了极大的人格魅力。
课文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局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水手们拿猴子取笑,猴子放肆起来,摘走了孩子的帽子,爬上了桅杆。
这一部分交代了有关的情况,简洁地描画了甲板上人和猴子取乐的情景。
时间:风平浪静的“这一天”
地点:海上归途中,一艘轮船的甲板上
人物:船上的人、孩子(船长的儿子),外加一只猴子
从这些要素中我们能悟到什么呢?哦,这些人刚刚“环游世界”,多少天来,他们与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烈日炙烤以及海盗搏斗,很疲惫,终于可以松弛一下了。
海上的生活单调枯燥,现在“正往回航行”,要回家了,人人心情舒畅,又加海上“风平浪静”,更可以乐一乐了……所有这一切,暗示着人们(包括有经验的水手)都丧失了警惕,轻松愉快下潜伏着危险。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猴子反过来逗孩子,孩子因猴子的挑逗和水手的哄笑而生气,爬上了桅杆去夺帽子,最后走上桅杆顶端横木而步入绝境。
船长用枪逼迫孩子跳水。
第7自然段也可以作为故事的高潮算一部分。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跳水说课稿《跳水》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跳水》,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舟船”中的第一课。
下面我将从单元概要、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习方式、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几方面来阐释。
一、单元概要本组教材以“舟船”为主题,安排了两篇主题课文:《跳水》《沙漠之舟》。
此外,在“语文天地”里还安排了两篇自读课文《初航》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本单元从船上发生的故事、比喻的船,以及折纸船、航天飞机等方面选编课文。
《跳水》中船长表现出的沉着、果断、机智,源自他丰富的经验、超乎常人的智慧,以及对孩子深切的爱,展现了极大的人格魅力。
对于成长中孩子品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沙漠之舟》介绍了骆驼的生理特点和对人的作用。
《初航》里的纸船,承载着孩子们的劳动和理想,隐藏着青少年刚刚驶入人生的航道,要“一路走好”。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记录了我国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的历史事件,“神舟”因与“神州”同音而寓意深刻。
配合本组专题,在“语文天地”中安排了“日积月累”“开卷有益”“初显身手”“笔下生花”“金钥匙”“自检”等多项训练内容。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舟船”不熟悉,没有感知基础。
虽然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初步具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要综合分析出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原因,需要老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再运用多媒体课件,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之在理解体验、思考感悟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迪。
三、教材分析《跳水》是一篇充满戏剧性的作品,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手笔,寥寥数百字,却展示出了极大的魅力。
不仅故事的张弛,情节的跌宕,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意象,那命悬一线的惊悚,使故事有着抓人的魔力,更让读者受益匪浅的是,船长身上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在危机面前沉着、冷静、果断。
故事发生到性命攸关的时刻,让孩子跳入浩瀚的大海,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命令,突显出船长这一人物的睿智,而他用枪逼孩子跳水,又显示了他的刚毅和果断。
部编版小学语文《跳水》课文原文及赏析
《跳水》课文原文: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
他一会儿爬到桅杆的高处,一会儿又爬下来,动作灵活得像一只小猴子。
大家都为他的大胆和灵活鼓掌。
正当大家看得入迷的时候,突然,孩子一不小心,从桅杆的顶端滑了下来。
大家惊恐地叫起来。
千钧一发之际,船长立刻命令:“快给我拿枪来!”可是,还没等水手们把枪递给他,他就已经快速地脱下了上衣,往空中一甩,然后纵身跳进了海里。
赏析:
《跳水》这篇课文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讲述了船长在危急时刻,以其机智和勇敢救下儿子的故事。
课文首先描绘了船长儿子的活泼形象,他灵活的动作和大胆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欢笑和赞赏。
这种生动的描绘使得人物形象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然而,欢乐的气氛在一瞬间被打破,孩子不慎从桅杆顶端滑落,情况万分危急。
这时,船长的冷静和果断展现出来。
他命令水手拿枪,但最终选择了更为直接和危险的方式——脱下上衣,跳进海里救人。
这种行为展现了船长的勇气和父爱的伟大。
课文通过对比和冲突的手法,营造出紧张而又激动人心的氛围。
船长的形象也因此更加丰满和立体,他的智慧、勇气和父爱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总的来说,《跳水》这篇课文以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教育孩子们在面对危险时要保持冷静,勇于担当,同时也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这不仅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也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故事。
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跳水》教案设计3篇Lesson plan design of diving in Chinese Volume II of grade four of primary school in 2020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跳水》教案设计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跳水》教案设计2、篇章2: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跳水》教案设计3、篇章3: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跳水》教案设计篇章1: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跳水》教案设计(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钩、咽”两个生字;会写“凶、脱”等八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并理解“风平浪静、哭笑不得、不知所措”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继续练习写批注笔记,练习自己提问题并解答问题,练习点画重点词句并品味。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4、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小学四年级下册《跳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小学四年级下册的《跳水》一课,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跳水规则;2.掌握跳水姿势和技巧;3.提高跳水的技能水平。
二、教学准备在教学前,需要准备以下教具和材料:1.跳水板;2.跳水池;3.集体写生本、铅笔、橡皮擦;4.记录学生跳水成绩的表格;5.双肩书包等用来模拟跳水装备的道具。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跳水运动员的照片,介绍跳水的基本知识,如跳水规则、跳水板、跳水池等,增加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索跳水的知识。
3.2 学生观察教师带领学生前往游泳馆,让学生观察跳水时运动员的动作姿势、手脚的配合、跳水池的跳水板和水的颜色等等。
3.3 观摩学习教师放映一段跳水比赛的视频,让学生观摩跳水运动员的动作借鉴一些技巧。
观摩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观摩所学到的跳水技巧。
3.4 集体写生教师让学生围绕跳水运动员的动作,用集体写生的形式记录运动员的跳水动作。
学生在观察和绘画过程中,自我发现和总结跳水技巧。
3.5 实践操作教师带领学生跳水,分两个阶段进行操作:1.初步练习:在跳水板上模拟跳水动作,保证孩子从跳水板上落到水中的安全性;同时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掌握稳定的身姿,稳固的着陆点,采用小步配合跳水板,做到技术细节到位。
2.正式跳水:在跳水池内,通过实际跳水来掌握更具技巧和成效的方法。
老师提供个别扶持和无缝连接等服务,并协助制定个人击水法。
###3.6 操作评价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网络时代迅猛的发展与现象,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和实践中所体验的,来为同学创造展示优秀作品的机会和空间。
四、教学效果评价针对个别技术不达标、面对危险有所顾虑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的指导、补充教学材料、助教手段来弥补他们的不足。
在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同时,对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跳水技能水平进行检查与评价,这些是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跳水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跳水《跳水》按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划分为四段,分两课时教学。
本节课着重理解课文第三、四段的内容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受到教育,明白道理。
一、《跳水》原文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在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
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孩子的父亲——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
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同时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小孩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
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
二十来人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跳水》教学反思引言《跳水》是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小女孩热爱跳水运动并且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本文将对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跳水》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旨在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课前准备在教学《跳水》之前,我仔细研读了该课文,了解了主要内容和教学要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一篇课文,我准备了以下教学资源和活动:1.PowerPoint幻灯片:包括课文的整体结构和重点内容,以及相关图片和视频。
2.实物展示:准备一些跳水相关的实物,如跳水泳衣、眼镜、跳水板等,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跳水运动。
3.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跳水运动的好处和挑战,并分享自己的体育经历和感受。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个富有趣味性的导入活动。
我向学生展示了一段跳水比赛的视频,并提出以下问题:1.这是什么运动?2.你们喜欢这项运动吗?3.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扬辉奥运金牌获得者何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展示了对跳水运动的兴趣和好奇。
步骤二:课文导读在导入之后,我通过 PowerPoint 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了课文的整体结构和重点内容。
我重点介绍了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并配以相关图片和视频,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课文导读过程中,我注意在学生发问,并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
步骤三:课文朗读在课文导读之后,我组织了课文的朗读活动。
学生分成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的每个部分,并注意发音和语调的准确性。
我在朗读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并进行纠正。
为了增加互动性,我选择了一些学生朗读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并让其他学生评论该句子的朗读表现,以激发他们的参与度。
步骤四:课文理解与分析在学生掌握了课文的朗读之后,我组织了一些课文理解和分析的活动。
我提出了以下问题:1.小女孩热爱跳水运动的原因是什么?2.她如何克服困难并取得了成功?3.这篇文章给你们的启示是什么?学生积极参与了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