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在儿科应用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8
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方法:将128例门诊就诊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及对症处置。
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予以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44%(P<0.05)。
结论: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可以实现哮喘的有效控制。
标签:支气管哮喘;玉屏风散;中医药;疗效近年来,我国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部分患儿迁延发展为难治性哮喘或成人哮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
自2008年2月以来笔者采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6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2月~2010年1月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8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陈育智主编的《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2]、胡亚美主编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3]中有关“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②反复发作咳嗽、喘息、气促、胸闷,与接触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及呼吸道感染等有关;③发作时双肺可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④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临床症状缓解;⑤除外其他因素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
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有128例,其中,男72例,女56例;年龄3~14岁,平均(5.46±2.71)岁;病程5个月~6.2年,平均(2.9±0.7)年;伴有过敏性病史有78例;1~2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的有23例。
按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痉及对症处置。
对照组在常规处置基础上给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125~375 μg。
理论广角幸福生活指南 254 幸福生活指南 玉屏风散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颜璟婷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 药剂科 311106摘 要:目的:玉屏风散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方法:所有参与研究的患儿,均为2018年8月-2019年7月入住我院科室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疾病患儿,研究人员根据入组以及排除标准,选取72例患儿,遵循随机、合理、科学的分组方式,将72例患儿分为各有36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研究人员对其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研究人员对其实施玉屏风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1周、2周,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组间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高热消退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研究组好转速度较对照组快,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玉屏风散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心肌酶水平,改善患儿治疗效果,促进疾病的好转,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玉屏风散;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心肌酶水平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导致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1-2],多数患儿会同时伴有多脏器功能、多系统功能损害,加之小儿的各个器官发育不完善,若是不及时的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极易导致患儿同时伴有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严重的患儿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故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儿而言十分重要[3]。
本次研究中,探究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玉屏风散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所有参与研究的患儿,均为2018年8月-2019年7月入住我院科室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疾病患儿,研究人员根据入组以及排除标准,选取72例患儿,遵循随机、合理、科学的分组方式,将72例患儿分为各有36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有14人,女性有22人,年龄区间在5个月-13岁,平均年龄为(6.35±1.85)岁;研究组患儿中,男性有17人,女性有19人,年龄区间在6个月-13岁,平均年龄为(6.33±1.43)岁;所有研究相关资料需上报至医学伦理会,获得伦理审批后方可开展;研究人员将患儿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进行分析对比,(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月第1期Medical Diet And Health 2019 Jan. No. 1 177浅谈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体会毛小慧(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 310003)摘要:通过运用玉屏风散化裁治疗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的病证,总结以玉屏风散为基础方,可增强机体防御功能,预防和减少感冒的发病机会,使机体的正气内存,不受外邪侵袭,以免因外感诱发而致病情反复。
关键词:玉屏风散;应用;体会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1-177-002玉屏风散出自朱丹溪的《丹溪心法·自汗门》,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为益气固表的代表方,主治肺卫气虚证,用于治疗表虚自汗,易感外邪。
现多用于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患者感冒及感染的机会,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
笔者在临证中,用主方“玉屏风散”化裁,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男,74岁。
反复咳痰喘10年,多于受凉感冒后发作,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往发作时经补液抗感染止咳化痰等西医对症治疗后可缓解。
2016年11月16日初诊,症见:咳嗽咳痰较多,活动后稍感气喘,后背畏寒,乏力,胃纳可,大便质烂,日2-3次,舌苔白腻,脉滑。
证系痰饮,肺脾气虚证。
治以益肺健脾,化湿祛痰。
处方: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当归10g、法半夏15g、陈皮10g、茯苓20g、紫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枳壳10g、桔梗10g、紫石英20g、焦山楂20g、焦六神曲20g、鸡内金15g、炙甘草6g、蒲公英15g。
服7剂后,咳嗽咳痰明显减轻,余症改善。
原方续服21剂,诸症向安。
随访半年,很少感冒,即偶遇风寒,未再急性发作。
按: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痰饮”、“喘证”、“肺胀”等范畴,患者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气喘,迁延难愈,导致肺气虚,造成外邪反复侵袭。
医学论文-玉屏风散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现状玉屏风散;小儿;肺卫不固证;异病同治近10年来,现代医家在吸取前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观察和运用,以玉屏风散(或汤剂)加味应用,治疗儿科常见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喘嗽、汗证、哮喘、过敏性紫癜肾炎、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总结如下:1.1 反复呼吸道感染张飞钦[1]用加味玉屏风散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2例。
药物组成:黄芪36g,防风12g,白术、陈皮各24g,山药、生牡蛎各36g,上述药物研细末,加糖服用。
何吉才[2]运用固卫祛痰为主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40例。
选用玉屏风散合二陈汤为基础方。
急性期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
用药:生黄芪10g,防风6g,白术、法半夏、茯苓、苏子、川贝母各8g,白及10g,生甘草5g。
结果: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
魏丽华[3]运用河车玉屏风合剂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80例观察,药物组成:黄芪4~10g,白术3~6g,防风2~5g,龙骨、牡蛎各5~10g,紫河车粉1~4g。
总有效率为92.5%。
吴兴亚[4]用加味玉屏六君汤为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2例。
基本方:黄芪12g,防风、白术、陈皮、法半夏各6g,茯苓、党参各9g,甘草3g。
随症加减:感染期配以金银花,大青叶,贯众;恢复期以基础方为主,汗多加龙骨、牡蛎;纳呆食少加神曲、焦楂;腹胀便秘加全瓜蒌;不耐寒凉加桂枝;面色无华加当归、红枣;先天不足加菟丝子、淫羊藿。
结果: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3%。
1.2 肺炎何春霞[5]使用玉屏风散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
102例中,随机分为玉屏风散组52例,对照组50例。
两组均给予青霉素、双黄连抗感染治疗,玉屏风组加服玉屏风散,用量为每次每周岁0.5~1g,每日3次,开水冲服或煎者3~5min后服用。
疗效观察:咳嗽缓解,肺部湿性罗音消失时间为12~24h。
玉屏风散配合功能锻炼有效防治小儿感冒的临床应用【摘要】玉屏风散为中药名方,可益气固表止汗,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的良方。
此方剂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对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应用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此外,加强体育锻炼,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以提高自身的抵抗。
【关键词】玉屏风散配合功能锻炼防治感冒【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326-011 资料来源通过对24例5—10岁(平均年龄7岁)儿童应用玉屏风散预防感冒及治疗感冒初期,有良好的疗效。
2 治疗方法2.1 处方防风黄芪各30克白术60克2.2 用法共为粗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服用3---5天。
让孩子加强室外活动,食物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
3 结果3.1 病例李某,女孩,7岁,经常性感冒,家长一见孩子感冒,就到院长静点抗菌药物治疗,大量经常性抗生素的应用,使孩子孩子抵抗力更低,如此的恶性循环,家长只好求助于中药,就医时主诉表虚自汗,动辄感冒。
用玉屏风散以上方法治疗5天,嘱家长让孩子多锻炼,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以提高自身的抵抗。
服药后感冒次数大减。
3.2 治疗结果:对24例5—10岁(平均年龄7岁)儿童因经常鼻塞、咳嗽发热打喷嚏,感冒症状明显,经常去看病,久治而不愈。
所以我就给他们开玉屏风散,根据症状也可以进行对症加减,并让他们进行加强体育锻炼,让孩子加强室外活动,食物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不仅可以治疗感冒,而且对预防感冒也有很好的作用。
4 分析4.1 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之功效,方中黄芪益气固表,能使血液中白细胞显著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从而使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加;黄芪能促进抗体合成,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白术健脾益气,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对于白细胞减少症,白术还有升白作用;防风走表而祛风祛,有镇痛、发汗、解热、抗菌之作用。
玉屏风散在儿科应用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玉屏风散;儿科疾病;汗证;哮喘;咳嗽;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治疗应用玉屏风散系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主要用于气虚、卫表不固、自汗不止、容易感冒之证。
该方在儿科的临床运用已得到长足的发展,疗效甚佳。
笔者现举例介绍如下。
1 汗证案例1:患儿,男,9岁,2006年7月28日就诊。
家长诉其子汗出较多已月余,以头、背汗出为主,纳食不振。
刻下:患儿形体消瘦,大便正常,小便调,舌红,苔薄黄。
查体:神清,一般可,咽(-),两肺(-)。
拟玉屏风散加味:炙黄芪、黄精各15 g,防风6 g,炒白术10 g,佩兰10 g,藿香10 g,谷芽、麦芽各10 g,陈皮6 g,茯苓10 g,鸡内金6 g,糯稻根10 g,瘪桃干6 g,白豆蔻(后下)3 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06年8月4日二诊:药后汗出减少,纳食转振,舌红,苔薄白。
原方去藿香,加焦山楂10 g,继服7剂后汗出已止,仍纳食不振,转调脾散加减。
半月后患儿复诊,家长代诉无明显汗出,食欲较前好转,原方加减再进14剂,诸症皆失。
按:小儿汗证多发生于体质虚弱的儿童。
《素问·评热病论》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
”患儿汗出较多是表虚之象;纳食不振、形体消瘦,是脾虚失运之候。
治疗汗证必先明察其营卫之盛衰,审因论治,平调阴阳之达和,则不止汗而汗自止。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云:“表虚濈濈自汗,玉屏风散主之。
”用玉屏风散补肺脾之气、祛风固表。
时值暑令,每多夹湿,故配以藿香、佩兰、谷芽、麦芽、陈皮、茯苓、鸡内金、白豆蔻化湿健脾之品,脾土得运,食欲好转;再予糯稻根、瘪桃干止汗敛阴之品,故临床疗效满意。
2 哮喘案例2:患儿,男,6岁,2006年6月15日初诊。
本患儿有哮喘病史,平素反复感冒,约半月咳喘发作1次,目前病情稳定。
玉屏风散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现状(一)【关键词】玉屏风散;小儿;肺卫不固证;异病同治近10年来,现代医家在吸取前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观察和运用,以玉屏风散(或汤剂)加味应用,治疗儿科常见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喘嗽、汗证、哮喘、过敏性紫癜肾炎、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总结如下:1临床应用1.1反复呼吸道感染张飞钦〔1〕用加味玉屏风散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2例。
药物组成:黄芪36g,防风12g,白术、陈皮各24g,山药、生牡蛎各36g,上述药物研细末,加糖服用。
何吉才〔2〕运用固卫祛痰为主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40例。
选用玉屏风散合二陈汤为基础方。
急性期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
用药:生黄芪10g,防风6g,白术、法半夏、茯苓、苏子、川贝母各8g,白及10g,生甘草5g。
结果: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
魏丽华〔3〕运用河车玉屏风合剂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80例观察,药物组成:黄芪4~10g,白术3~6g,防风2~5g,龙骨、牡蛎各5~10g,紫河车粉1~4g。
总有效率为92.5%。
吴兴亚〔4〕用加味玉屏六君汤为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2例。
基本方:黄芪12g,防风、白术、陈皮、法半夏各6g,茯苓、党参各9g,甘草3g。
随症加减:感染期配以金银花,大青叶,贯众;恢复期以基础方为主,汗多加龙骨、牡蛎;纳呆食少加神曲、焦楂;腹胀便秘加全瓜蒌;不耐寒凉加桂枝;面色无华加当归、红枣;先天不足加菟丝子、淫羊藿。
结果: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1.2肺炎何春霞〔5〕使用玉屏风散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
102例中,随机分为玉屏风散组52例,对照组50例。
两组均给予青霉素、双黄连抗感染治疗,玉屏风组加服玉屏风散,用量为每次每周岁0.5~1g,每日3次,开水冲服或煎者3~5min后服用。
疗效观察:咳嗽缓解,肺部湿性罗音消失时间为12~24h。
玉屏风散在儿科应用体会玉屏风散在儿科应用体会【关键词】玉屏风散;儿科疾病;汗证;哮喘;咳嗽;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治疗应用玉屏风散系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主要用于气虚、卫表不固、自汗不止、容易感冒之证。
该方在儿科的临床运用已得到长足的发展,疗效甚佳。
笔者现举例介绍如下。
1 汗证案例1患儿,男,9岁,2006年7月28日就诊。
家长诉其子汗出较多已月余,以头、背汗出为主,纳食不振。
刻下患儿形体消瘦,大便正常,小便调,舌红,苔薄黄。
查体神清,一般可,咽-,两肺-。
拟玉屏风散加味炙黄芪、黄精各15 g,防风6 g,炒白术10 g,佩兰10 g,藿香10 g,谷芽、麦芽各10 g,陈皮6 g,茯苓10 g,鸡内金6 g,糯稻根10 g,瘪桃干6 g,白豆蔻后下3 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06年8月4日二诊药后汗出减少,纳食转振,舌红,苔薄白。
原方去藿香,加焦山楂10 g,继服7剂后汗出已止,仍纳食不振,转调脾散加减。
半月后患儿复诊,家长代诉无明显汗出,食欲较前好转,原方加减再进14剂,诸症皆失。
按小儿汗证多发生于体质虚弱的儿童。
素问·评热病论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
”患儿汗出较多是表虚之象;纳食不振、形体消瘦,是脾虚失运之候。
治疗汗证必先明察其营卫之盛衰,审因论治,平调阴阳之达和,则不止汗而汗自止。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云“表虚濈濈自汗,玉屏风散主之。
”用玉屏风散补肺脾之气、祛风固表。
时值暑令,每多夹湿,故配以藿香、佩兰、谷芽、麦芽、陈皮、茯苓、鸡内金、白豆蔻化湿健脾之品,脾土得运,食欲好转;再予糯稻根、瘪桃干止汗敛阴之品,故临床疗效满意。
2 哮喘案例2患儿,男,6岁,2006年6月15日初诊。
本患儿有哮喘病史,平素反复感冒,约半月咳喘发作1次,目前病情稳定。
刻下汗出较多,纳食一般,大便正常,小便调,舌红,苔薄白。
查体神清,一般可,咽稍红,两肺-。
现患儿属哮喘的稳定期。
玉屏风颗粒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对于儿童来说,自身身体发育尚不完全,免疫系统还不完善,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均比较低,在外界不良因素侵袭下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同时如果儿童长期处于较差的空气与环境中就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
玉屏风颗粒作为一种中成药,其功效在于益气、止汗、固表等,针对体虚易感风邪患者、自汗恶风患者以及表虚不固患者等均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分析玉屏风颗粒应用于儿科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
一、肺炎支原体肺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一般来说患儿都呈现出分散发作情况,也会出现小型流行,全年都可能发病,但是比较常见于5~15年儿童当中,如果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则会表现出毛细支气管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通常是亚急性起病,发热无定型,或者部分患儿表现为咳嗽严重,但体温正常,发病初期通常会伴随着头痛、咽痛等症状,可能会对患儿多器官、多系统造成相应的损害。
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方法通常为对症治疗,予以患儿退热、补液、雾化、镇静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予以抗生素质量,注意疾病并发症治疗。
玉屏风颗粒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通常是在常规基础治疗上予以玉屏风颗粒,要求患儿坚持使用,随访1年后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明显下降,且患儿免疫球蛋白功能也有明显降低。
二、哮喘哮喘的一般表现为气促、咳嗽、喘息等,同时伴随着者可变呼气气流受限,特征在于慢性气道炎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哮喘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病,但多见于4~5岁儿童当中,近年来该疾病呈现出上升趋势,属于一种慢性疾病,特点在于反复性、周期性以及病程长,患儿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对环境耐受程度有所降低,因此大多数患儿都存在较大痛苦。
许多患儿经过常规治疗后病情常常无法缓解,甚至加重呼吸困难这一症状,导致机体缺氧严重,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在治疗上只能通过雾化治疗等方式改善患儿的症状,难以治愈疾病。
在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随身携带沙丁胺醇气雾剂等药物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
玉屏风散在儿科应用体会(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关键词】玉屏风散;儿科疾病;汗证;哮喘;咳嗽;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治疗应用玉屏风散系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主要用于气虚、卫表不固、自汗不止、容易感冒之证。
该方在儿科的临床运用已得到长足的发展,疗效甚佳。
笔者现举例介绍如下。
1汗证案例1:患儿,男,9岁,2006年7月28日就诊。
家长诉其子汗出较多已月余,以头、背汗出为主,纳食不振。
刻下:患儿形体消瘦,大便正常,小便调,舌红,苔薄黄。
查体:神清,一般可,咽(-),两肺(-)。
拟玉屏风散加味:炙黄芪、黄精各15 g,防风6 g,炒白术10 g,佩兰10 g,藿香10 g,谷芽、麦芽各10 g,陈皮6 g,茯苓10 g,鸡内金6 g, 糯稻根10 g,瘪桃干6 g,白豆蔻(后下)3 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06年8月4日二诊:药后汗出减少,纳食转振,舌红,苔薄白。
原方去藿香,加焦山楂10 g,继服7剂后汗出已止,仍纳食不振,转调脾散加减。
半月后患儿复诊,家长代诉无明显汗出,食欲较前好转,原方加减再进14剂,诸症皆失。
按:小儿汗证多发生于体质虚弱的儿童。
《素问•评热病论》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
”患儿汗出较多是表虚之象;纳食不振、形体消瘦,是脾虚失运之候。
治疗汗证必先明察其营卫之盛衰,审因论治,平调阴阳之达和,则不止汗而汗自止。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云:“表虚濈濈自汗,玉屏风散主之。
”用玉屏风散补肺脾之气、祛风固表。
时值暑令,每多夹湿,故配以藿香、佩兰、谷芽、麦芽、陈皮、茯苓、鸡内金、白豆蔻化湿健脾之品,脾土得运,食欲好转;再予糯稻根、瘪桃干止汗敛阴之品,故临床疗效满意。
2哮喘案例2:患儿,男,6岁,2006年6月15日初诊。
本患儿有哮喘病史,平素反复感冒,约半月咳喘发作1次,目前病情稳定。
刻下:汗出较多,纳食一般,大便正常,小便调,舌红,苔薄白。
2021“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加味”口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范文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中“复感证”范畴。
2012年9 月~2013 年10 月我科口服“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加味”治疗 38 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对象:为我院 2012 年 9 月~2013 年 10 月我科门诊患者 72 例,其中男性 32 例、女性 40 例,年龄 18 个月~12 岁。
临床表现:神疲倦怠、面色少华,纳少、反复感邪,常自汗出,恶风怕冷,鼻塞流涕,发热不甚,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所有病例均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与处理原则》。
1.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38 例和对照组 34 例。
对照组予增强免疫力、抗过敏,必要时予抗病毒、抗细菌等治疗。
观察组口服“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加味”(药物组成:黄芪、防风、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木香、甘草),每剂煎服2 次,1 剂/d。
1.3疗效判定:①治愈:1 年内未重新发病;②好转:1 年内呼吸道感染减少 1/2~2/3;③无效:1 年内呼吸道感染减少不足 1/2。
2结果 通过门诊治疗及门诊随访,两组治愈好转率有明显差异。
观察组:治愈13 例,好转 18 例,无效 7 例,治愈好转率 81.6%。
对照组:治愈 8 例,好转 10 例,无效16 例,治愈好转率 52.9%。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愈好转率方面有极显著差异(P<0.01)。
【表1】 3 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中“复感证”范畴。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为外邪所侵而伤及肺脏,导致肺失宣降;小儿禀赋不足,素体虚弱,以肺、脾、肾三脏不足表现尤为突出,若反复感冒,易伤正气,导致肺脾气虚,《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肺气虚致肺卫不固,外邪易侵,肺卫不固常自汗出,反复感冒;面色少华,恶风怕冷为肺气虚证;舌淡苔薄、脉细弱为气虚之象。
三大中成药儿科应用:玉屏风散+藿香正气水+归脾丸一、玉屏风散"运用在儿科疾病的心得玉屏风散《医方集解》上说“此足太阳手足太阴药也,黄耆补气,专固肌表,故以为君,白朮益脾,脾主肌肉,故以为臣,防风去风,为风药卒徒,而黄耆畏之,故以为使,以其益卫固表,故曰玉屏风。
”主治自汗不止,气虚表弱,易感风寒;其主要因素是阳虚不能卫外,故津液不固而易泄,且畏风寒也。
这一些症状常见于许多小儿疾病上,只要病因病机相符合,尽管疾病再复杂,简单的三味药也有其良效。
关键词玉屏风散、小儿药证直诀、过敏一、治疗小儿疾病困难处中医儿科经典《小儿药证直诀》书中说,治疗小儿病有五难;1.六岁以下的小儿疾病《黄帝内经》未加论述,可见治疗小儿的疾病,黄帝也倍觉困难。
2.小儿的脉多细微难察,尤其当医师诊脉时,小儿因害怕而哭啼,诊脉中就见不到真病情。
3.脉诊既有困难,可以借助小儿的外在形证,但是小儿的骨气发育未完成,型态和声音未完善,加上时而悲啼,时而喜笑,态度屡屡改变,没有判断的规律。
4.问而知之,是医师重要的诊断方式之一,但是小儿大多不能准确的叙述病情,即使说了也无法完全相信。
5.小儿脏腑娇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习惯上医师又多用犀角、珍珠、龙骨、麝香等高贵药材,医师如果辨证不确实,又如何治好小儿的疾病。
的确这些都是治疗小儿疾病困难的地方,而今日绝对更甚于过去,现在大家小孩生得少,每个小孩都是父母的宝贝,很难得来中医门诊,就要求医师开药不能太苦,也不能太多,这又是目前看小儿病另一困难处。
二、小儿疾病的特点虽然治疗小儿疾病有许多的困难处,但是小儿的疾病也有几个特点,只要我们能够加以保握,反而比治疗一些成人的疾病,让医师更会有成就感呢?1. 小儿肺常不足。
小儿卫外机能未固,外邪每易于由表而入,侵袭肺系,所以小儿在呼吸道的疾病特别多。
2. 小儿脾常不足。
小儿肠胃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加上小儿饮食常又不知节制,很容易引起脾胃消化道的毛病。
玉屏风散的应用体会玉屏风散来源于《医方类聚》,原方组成为防风、黄芪(蜜炙)、白术。
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功效,并有双向调节免疫功能、诱导干诱素生成等药理作用。
主治肺脾气虚证,症见汗出恶风,面白无华,易于感冒,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此方应用于临床已有悠久历史,古今医家对其应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特结合个人体会小结于下。
1.应用诀窍应用玉屏风散要掌握三个诀窍,可概括为“三宜三不宜”。
1.1 宜于气虚不宜于邪实、阴虚玉屏风散以健脾益气药物为主,只适宜于气虚之证,既不宜于邪实之证,又不宜于气虚以外的虚证,如单纯的阴虚证、血虚证、阳虚证等均非玉屏风散所宜。
对于多种虚证相兼或虚实挟杂证可以加味应用,对于单纯的实证则不宜用。
例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自发性多汗症,两者均可见到汗出、动则为甚等气虚不固见症,故可用玉屏风散治疗。
但如果出现气虚兼阴虚、气虚兼血虚等多种虚证相兼的证候,则非单纯的玉屏风散所宜,宜在玉屏风散的基础上进行加味。
再如感冒初起亦可见到汗出,但乃感受风寒之邪,邪袭肺卫,营卫不和所引起,其汗出乃外邪所引起,不是由气虚不固所致,不宜应用玉屏风散。
1.2 宜于缓不宜于急玉屏风散有双向调节免疫功能作用,从理论上分析能够应用于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但根据其药效特点和临床实践,玉屏风散的这种调节免疫功能作用,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诱导时间,也就是说起效时间缓慢,不能很快起作用,因此只适宜于那些慢性疾病或急性疾病的恢复期,不宜于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发作期。
同时宜缓不宜急还包括服药要坚持,要坚持连续服药3个月至半年甚至1年以上,才可以缓慢地见到疗效,不能希望速效。
例如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其发作期出现鼻塞、流清涕或喘促、不能平卧,此时宜迅速中止发作,非缓慢起效的玉屏风散所宜。
1.3 宜于预防不宜于治疗正因为玉屏风散起效缓慢,因此此方适宜于预防用药,如预防感冒、预防哮喘发作等等,如果作为感冒、哮喘的治疗用药,则宜合并应用其他方药,实际上这些合并应用的方药才是真正的治疗药,玉屏风散只不过是起辅助作用而已。
玉屏风散在儿科应用体会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作者:刘丽2009-9-2 摘要: 玉屏风散系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主要用于气虚、卫表不固、自汗不止、容易感冒之证。
该方在儿科的临床运用已得到长足的发展,疗效甚佳。
拟玉屏风散加味:炙黄芪、黄精各15g,防风6 g。
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云:表虚溅溅自汗,玉屏风散主之。
...玉屏风散系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主要用于气虚、卫表不固、自汗不止、容易感冒之证。
该方在儿科的临床运用已得到长足的发展,疗效甚佳。
笔者现举例介绍如下。
1汗证案例1:患儿,男,9岁,2006年7月28日就诊。
家长诉其子汗出较多己月余,以头、背汗出为主,纳食不振。
刻下:患儿形体消瘦,大便正常,小便调,舌红,苔薄黄。
查体:神清,一般可,咽(一),两肺(一)。
拟玉屏风散加味:炙黄芪、黄精各15g,防风6 g。
炒白术10g,佩兰10g,藿香10g,谷芽、麦芽各10g,陈皮6g,茯苓10g,鸡内金6g,糯稻根10g,瘪桃干6g,白豆蔻(后下)3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06年8月4日二诊:药后汗出减少,纳食转振,舌红,苔薄白。
原方去藿香,加焦山楂10g,继服7剂后汗出已止,仍纳食不振,转调脾散加减。
半月后患儿复诊,家长代诉无明显汗出,食欲较前好转,原方加减再进14剂,诸症皆失。
按:小儿汗证多发生于体质虚弱的儿童。
《素问·评热病论》日:“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
”患儿汗出较多是表虚之象:纳食不振、形体消瘦,是脾虚失运之候。
治疗汗证必先明察其营卫之盛衰,审因论治,平调阴阳之达和,则不止汗而汗自止。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云:“表虚溅溅自汗,玉屏风散主之。
”用玉屏风散补肺脾之气、祛风固表。
时值暑令,每多夹湿,故配以藿香、佩兰、谷芽、麦芽、陈皮、茯苓、鸡内金、白豆蔻化湿健脾之品,脾土得运,食欲好转;再予糯稻根、瘪桃干止汗敛阴之品,故临床疗效满意。
2哮喘案例2:患儿,男,6岁,2006年6月15日初诊。
本患儿有哮喘病史,平素反复感冒,约半月咳喘发作1次,目前病情稳定。
刻下:汗出较多,纳食一般,大便正常,小便调,舌红,苔薄白。
查体:神清,一般可,咽稍红,两肺(-)。
现患儿属哮喘的稳定期。
处以玉屏风散加味:炙黄芪、黄精各15g,防风6 g,炒苍术、白术各10g,糯稻根10g,浮小麦10g,五味子6g,紫菀10g,玄参10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儿复诊4次,随症加减,共服药3个月,迄今未发作。
按:《保婴撮要》认为本病“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所以,扶正祛邪是哮喘缓解期和稳定期的防治方法。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一书中指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并把哮喘的治法精辟地概括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本案属哮喘的稳定期,故用玉屏风散加味扶正祛邪,以散中寓补、补中兼疏。
久咳耗伤肺阴,故黄芪常配紫菀、款冬花、百部以达到润肺化痰、祛邪止咳的功用。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患儿纳谷不香,所以运脾消食化湿之品在哮喘患儿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故配以苍术、谷芽、麦芽、陈皮、炒薏苡仁等运脾化湿之品。
久病伤及肺气,可见表虚汗多,故加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止汗对症治疗。
3咳嗽案例3:患儿,男,4岁,2006年6月17日初诊。
患儿咳嗽阵阵,反复发作2月余,面色欠华,容易疲劳,汗出较多,纳食不振,小便正常,大便调,舌淡红,苔薄白。
查体:神清,咽红,两肺(一)。
辨证为气虚咳嗽。
予玉屏风散合健脾化痰药治疗。
药用炙黄芪15g,白术10g,防风g,百部15g,紫菀10g,款冬花10g,枇杷叶10g,马鞭草12g,谷芽、麦芽各10g,茯苓10g,糯稻根12g,浮小麦10g。
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06年7月1日二诊:药后咳嗽减轻,纳食不振,原方去马鞭草,加南沙参10g。
再进10剂,诸症皆失,家长来诉3个月未发。
按:咳嗽是4,JL常见、多发的肺系疾病。
《幼幼集成·咳嗽证治》指出:“因痰而嗽者,痰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动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
”本案为气虚咳嗽,反复咳嗽已2月余,正气已亏,加上4,JL阴阳稚弱,肺脾常不足,卫外未固,故咳嗽久而不愈,同时伴脾虚之证,故治疗上宜通过补益脾胃而达到补肺的目的,这体现了中医“培土生金”的理论。
故用玉屏风散为主方加以化痰之品,以杜生痰之源:若汗出较多可加糯稻根、浮小麦等止汗之剂。
4慢性扁桃体炎案例4:患儿,男,8岁,2006年8月21日初诊。
患儿乳蛾肿大2月余,经常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平素汗出较多,纳食一般,睡眠可,小便正常,大便调,就诊时神清,一般可,咽红,两侧扁桃体Il度肿大,舌红,苔薄白。
拟玉屏风散合养阴利咽、健脾止汗之品。
方药:炙黄芪15g,防风6g,白术10g,玄参10g,木蝴蝶3g,南沙参10g,谷芽、麦芽各10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06年8月28日二诊:药后患儿乳蛾肿大及咽红略有好转,汗出仍多,纳食尚可。
拟上方去木蝴蝶、南沙参、谷芽、麦芽,加海藻10g、昆布10g、瘪桃干6g、五味子6g,再进药半月余。
患儿上述症状明显好转。
按:慢性扁桃体炎中医称为“虚火乳蛾”。
《疮科心得集》日:“风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逆入络,结聚咽喉,肿如蚕蛾,故名喉蛾。
”若邪毒逗留不去,伤及肺胃之阴,阴虚内热,虚火上灼,则乳蛾屡屡化脓而难愈,严重影响小儿的健康。
本案以肺脾两虚为主,故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虚火上炎,故不可一见火就用苦寒之品,久用容易伤及脾胃。
玉屏风散发表者:赵东奇30589人已访问玉屏风散为中药名方,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可敛汗固表,也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
研究还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现代临床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组成:防风1两(30克),黄芪2两(60克,蜜炙),白术2两(60克)。
功效: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玉屏风散,被称为中药免疫调节剂。
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
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玉屏风散有成药也可自己按药方组成买中药自制。
成药玉屏风颗粒,三岁以下,每次半包,每天三次;三岁以上(含成人)每天三次,每次一包,饭前温水冲服。
如自制,可去中药店脉黄芪、白术、防风,用药比例为2:2:1,10克黄芪,10克白术,5克防风,3味药物共碾为细末(药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为1剂,混合均匀,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1天服完。
也可煎服,上述药物放入药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1剂,分2—3次服用。
临床上还可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一、预防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哮喘、气虚感冒预防及防治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哮喘可根据不同年龄,每次用玉屏风散4.5~6克,一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
体虚感冒最有效。
二、虚汗反复感冒,常出虚汗,主要原因在于气虚。
气虚则卫阳不固,营阴不守,故经常感冒。
治病必求于本,遇到感冒仅仅对症治疗是不行的。
柯韵伯先生曾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
何则?发散太过,玄府不闭故也。
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试风药以驱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留连终无解期矣。
"三、过敏性鼻炎玉屏风散以黄芪大补肺脾元气,白术健脾,防风祛风。
如此配伍,黄芪得防风则祛而外无所扰,得白术则补脾而内存所据,犹如在人体表面形成一道屏障,邪自去,表自固。
故在外邪侵袭前,得玉屏风散益气固表,自能御邪于外。
四、慢性荨麻疹:本病的风疹块常反复发作,瘙痒难忍,缠绵不断。
用玉屏风散,每次9克,温开水送服,一日2次,1周一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五、多发性疖肿:本病常此起彼伏,难以治愈。
用抗菌消炎药物多难以奏效,其发病机理往往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可用玉屏风散每次9克,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半月一个疗程,一般服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病因未完全明了,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常有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四肢皮肤紫癜、瘀斑,并常伴有黏膜及内脏出血。
取玉屏风散每次9克,一日3次,半月为一个疗程,一般服用1~4个疗程即可好转。
七、周围性面瘫:可用玉屏风散9克,一日3次开水冲服,15天为一个疗程,配合针灸治疗,一般3~4个疗程即可见效。
八、复发性口腔溃疡:其病因常未明确,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变态反应、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多基因遗传等因素有关,症状为口腔黏膜溃疡反复发作。
可用玉屏风散,每次9克,每天早中晚各用温开水送服1次,1周为一疗程。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一般1~2个疗程口腔溃疡即可好转或痊愈。
九、慢性肾炎:肾小球肾炎患者如果经常伤风感冒,常使病情反复发作。
可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6~9克,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可起到配合治疗作用。
十、胃下垂:本病多发生于身材瘦高、无体力形者,可用玉屏风散,每次9克,一日3次,开水冲服,可连续服用至症状缓解为止。
十一、习惯性便秘:可用玉屏风散,每次9克,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5天为一疗程。
十二、慢性结肠炎:取玉屏风散,每次9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10天一个疗程,一般用药6~8天即可见效。
玉屏风散两岁的小孩可以吃吗玉屏风散来源于《丹溪心法》,由防风,黄芪,白术组成.主要用于表虚自汗,易感风邪.主治功效为益气,固表,止汗,临床上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不华或者体虚易感风邪者.适用于各个年龄的有此症状的人服用.此药最先是散剂,后改为水煎剂,现在有一些厂家为方便病家将其改为了易服用的西药制药剂型了. 现代医学认为玉屏风散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的抵抗力与免疫力,是一种较为安全并能广泛运用于临床的传统中药方剂. 我的临床上多次运用此药,均取得了治疗目的. 解答人:韩忠(http://)你好!玉屏风口服液宝宝可以服.10ml一支的分3次日3次口服.玉屏风口服液:全面调整机体功能,增强肌体免疫能力.对流感病毒不仅有抑制作用,而且可灭活病毒.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不易消化食物,感冒发热期间不宜服用. 以上是对“玉屏风散两岁的小孩可以吃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