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 格式:ppt
- 大小:3.66 MB
- 文档页数:6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回弹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混凝土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传统的破坏性试验需要取样送检,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
而回弹法则可以在不破坏混凝土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测量回弹锤的回弹程度来推断混凝土的强度。
回弹法的原理是利用回弹锤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敲击,然后根据回弹锤的反弹高度来估计混凝土的强度。
回弹锤是一种重锤,内部装有一个弹簧,通过弹性变形来实现对混凝土的敲击和反弹。
当回弹锤敲击混凝土表面时,一部分能量会传递到混凝土内部,引起混凝土的弹性变形和能量的损失,剩余的能量则使回弹锤反弹。
回弹锤的反弹高度与混凝土的强度成正比关系,即强度越高,反弹高度越大。
回弹法的优点是非破坏性、简便快捷、经济实用。
它不需要取样送检,只需要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敲击即可,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同时,回弹法的操作也相对简单,只需要一名操作者即可完成测试。
因此,在工程现场和日常施工中,回弹法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然而,回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回弹法只能提供混凝土的相对强度,无法准确测定混凝土的强度数值。
其次,回弹法对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表面不平整或者过湿,会影响回弹锤的敲击和反弹效果,从而导致测试结果的不准确。
此外,回弹法对混凝土的材料和配合比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混凝土的回弹特性可能存在差异。
为了提高回弹法的准确性,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回弹锤和回弹针进行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应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多次敲击,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破坏性试验相结合,建立回弹值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提高回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回弹法作为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经济实用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现场和日常施工中。
然而,回弹法的准确性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加以注意和改进,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一、整体了解一下回弹法1、回弹法的原理混凝土表面硬度与混凝土极限强度存在一定关系,回弹仪的弹击重锤被一定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和混凝土表面硬度存在一定关系。
这样可以利用回弹仪测试混凝土表面硬度,并结合混凝土碳化深度从而间接测定混凝土强度。
2、特点回弹法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优点1:对结构没有损伤;优点2:仪器轻巧,使用方便;优点3:测试速度快;优点4:测试费用相对较低优点5:可以基本反映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规律;缺点1:精度相对较低;缺点2: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检测(规程1.0.2条)。
(表面遭受火灾、冻伤、受化学物质侵蚀或内部有缺陷等)。
现在有单位和学者进行研究。
缺点3:影响因素多(水泥品种、骨料粗细、骨料粒径、配合比、混凝土碳化等;龄期、模板、泵送、高强等)。
3、适用规范《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将于2011年12月1日实施。
JGJ/T23-2001届时作废。
仪器要求:《回弹仪》GB/T9138《回弹仪》JJG817(正在修订)二、回弹法检测对人员和仪器的要求1、人员的要求使用回弹仪进行工程检测的人员,应通过主管部门认可的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仪器、方法均从国外引进,国内外不同;会出现因人而异。
2、仪器1)构造2)技术要求(1)回弹仪可为数字式的,也可为指针直读式的(3.1.1条)。
(2)回弹仪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及计量检定证书,并应在明显的位置上标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3.1.2条)。
(3)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
(3.1.4条)(4)回弹仪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回弹仪》GB/T9138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a、水平弹击时,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准能量应为2.207J。
b、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相应于指针指示刻度尺上0处。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1检测原理及特点1.1原理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表面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回弹仪的弹性锤被一定的弹性力击中混凝土表面,其回弹高度(回弹仪读取的回弹值)与混凝土表面硬度成正比。
因此,回弹值反映了混凝土的表面硬度,根据表面硬度可以推断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1.2特点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虽然检测精度不高,但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测试迅速,以及检测费用低廉,且不破坏混凝土的正常使用,故在现场直接测定中使用较多。
影响回弹法精度的因素很多,如操作方法、仪器性能、气候条件等。
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注意回弹仪的维护和校正。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中规定: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龄期为7d~1000d,不适用于表层及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构件和特种成型工艺制作的混凝土的检测,这大大限制了回弹法的检测范围。
此外,由于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基础较大,即使只有15%的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也会很大,这使得测试结果毫无意义。
2仪器用于测量回弹值的仪器是回弹仪。
回弹仪的质量和稳定性是保证回弹法检测精度的关键技术。
2.1类型国内回弹仪的构造及零部件和装配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回弹仪》(jjg817-93)的要求。
回弹仪按回弹冲击能量大小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
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大于c50时,通常采用中型回弹仪;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c60时,宜采用重型回弹仪。
传统的回弹仪通过直接读取回弹仪指针的位置来测量数据,这是一种恒定读数类型。
目前,现有的新产品包括自动记录回弹仪,具有微工业计算机的自动记录和数据处理功能。
2.2影响检测性能的因素影响回弹仪检测性能的主要因素有:①回弹仪机芯主要零件的装配尺寸,包括弹击拉簧的工作长度、弹击锤的冲击长度以及弹击锤的起跳位置等。
②主要零件的质量,包括拉簧刚度、弹击杆前端的球面半径、指针长度和摩擦力、影响弹击锤起跳的有关零件。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1 检测原理及特点1.1 原理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表面硬度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而回弹仪的弹击锤被一定的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通过回弹仪读得回弹值)与混凝土表面硬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因此以回弹值反映混凝土表面硬度,根据表面硬度则可推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1.2 特点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虽然检测精度不高,但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测试迅速,以及检测费用低廉,且不破坏混凝土的正常使用,故在现场直接测定中使用较多。
影响回弹法准确度的因素较多,如操作方法、仪器性能、气候条件等。
为此,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注意回弹仪的保养和校正。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 J/T23-2001)中规定: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龄期为7 d~1 000 d,不适用于表层及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构件和特种成型工艺制作的混凝土的检测,这大大限制了回弹法的检测围。
另外,由于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基数较大,即使只有15% 的相对误差,其绝对误差也会很大而使检测结果失去意义。
2 仪器测量回弹值使用的仪器为回弹仪。
回弹仪的质量及其稳定性是保证回弹法检测精度的技术关键。
2.1 类型国回弹仪的构造及零部件和装配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回弹仪》( JJG 817-93)的要求。
回弹仪按回弹冲击能量大小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
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大于C50 时,通常采用中型回弹仪;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C60 时,宜采用重型回弹仪。
传统的回弹仪是通过直接读取回弹仪指针所在位置读数来测取数据的,为一直读式。
目前已有的新产品有自记式、带微型工控机的自动记录及处理数据等功能的回弹仪。
2.2 影响检测性能的因素影响回弹仪检测性能的主要因素有:①回弹仪机芯主要零件的装配尺寸,包括弹击拉簧的工作长度、弹击锤的冲击长度以及弹击锤的起跳位置等。
②主要零件的质量,包括拉簧刚度、弹击杆前端的球面半径、指针长度和摩擦力、影响弹击锤起跳的有关零件。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是一种非破损性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它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硬度的变化来推算混凝土的强度。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经济、无损等优点,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实验原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的原理是基于混凝土表面硬度和强度的关系。
混凝土的硬度与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的硬度来推算其强度。
回弹仪是一种专门设计的测量仪器,它可以测量混凝土表面的硬度并记录下数值。
通过测量多个点的回弹值,可以对整个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进行评估。
二、实验步骤1.选择实验样本:选择需要检测的混凝土构件,并记录其尺寸、形状、龄期等信息。
2.确定检测区域:在构件表面选择合适的检测区域,一般选择在构件的表面平整、无装饰层、无损伤等部位。
3.安装回弹仪:将回弹仪安装在选定的检测区域,确保仪器稳定且与混凝土表面接触良好。
4.测量回弹值:按照回弹仪的使用说明,逐个测量选定区域的回弹值,并记录下每个点的数值。
5.选择统计方法:根据测量的回弹值,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
常用的方法有平均法和概率法等。
6.计算强度推定值:根据选定的统计方法和测量的回弹值,计算混凝土的强度推定值。
7.判断是否需要修正: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对强度推定值进行修正。
例如,当检测区域的混凝土质量不均匀时,需要进行修正。
8.输出结果:根据最终得到的强度推定值,给出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评估结果,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三、实验注意事项1.在选择实验样本时,要确保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混凝土构件的实际情况。
2.在安装回弹仪时,要确保仪器稳定且与混凝土表面接触良好,避免出现误差。
3.在测量回弹值时,要按照回弹仪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在选择统计方法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5.在计算强度推定值时,要根据选定的统计方法和测量的回弹值进行计算,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强度。
该方法简单、快速,并且不会对结构造成损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现场检测和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和强度对于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因此,准确评估混凝土的强度成为了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关键任务。
传统上,混凝土强度的测量通常需要破坏性试验,即通过取样并将其在实验室中进行负荷测试。
然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对结构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回弹法应运而生。
回弹法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测量混凝土强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混凝土的回弹性与强度之间的相关性。
具体而言,回弹法利用回弹锤的自由落体回弹高度来间接测定混凝土的强度。
回弹锤是一种具有一定质量的金属锤头,通过弹簧与一根长杆相连接。
将回弹锤头紧贴混凝土表面,然后让锤头自由落下,回弹的高度通过刻度盘读数,从而得到混凝土的强度。
回弹法的原理是基于混凝土的弹性和强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胡克定律,弹性体的形变与应力成正比。
混凝土在受压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其回弹程度取决于其强度。
当回弹锤头击打混凝土表面时,混凝土会产生弹性变形,并导致锤头的回弹。
强度越大的混凝土,回弹的程度越小。
因此,通过测量回弹的高度,可以间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回弹法只能提供一种相对的强度指标,而并不能直接获得混凝土的准确强度数值。
这是因为混凝土的回弹程度不仅取决于其强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龄期等。
因此,回弹法通常作为一种快速筛选工具使用,可以对不同部位的混凝土进行对比评估,但不适用于准确的强度测量。
为了提高回弹法的准确性,需要进行经验校准。
根据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建立回弹值与实际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从而实现更精确的评估。
此外,在进行回弹法测试时,应注意测试的标准和方法,如保持回弹锤与混凝土表面的垂直对齐、保持一定的测试间距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目前,在现场检测混凝土强度过程中,有许多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如钻芯法、拔出法、压痕法、射击法、回弹法、超声法、回弹超声综合法等,其中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是应用最广的无损检测方法。
下面我们就以回弹法检测进行探讨,所谓回弹法是通过回弹仪(一种直射锤击式仪器)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继而推定其抗压强度的方法。
因此,我们在检测工程结构中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用回弹法检测是最为快捷有效的方法。
1、回弹法的工作原理以及特征1.1回弹法的原理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表面硬度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而回弹仪的弹击锤被一定的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通过回弹仪读得回弹值)与混凝土表面硬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为此我们根据表面硬度则可推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1.2回弹法的特征回弹法是当前检测建筑结构的一种非破损检测方法。
我们之所以利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由于它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灵活等优点,因而在建筑工程结构质量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我们还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用回弹法检测存在的局限性,它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
2、如何布置测区以及用回弹法进行检测2.1测区的选取测区的选取也是一个关键,通常情况是在构件上选择及布置测区,一般要取10个测区(对某一方向尺寸少于4.5m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结构或构件可取5~10个测区)。
测区面积宜在20×2 0cm范围内,表面应清洁平整、干燥。
如果测区表面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并清干净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测区应均匀布置在可测面上。
相邻两测区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宜在0. 2~0.5m范围。
测区优先考虑布置在构件的的两个对称测面上,也可只选在一个可测面上;同样测区优先布置在混凝土浇筑侧面上,条件不允许时可布置在砼浇筑的表面和底面上。
回弹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用于对结构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评估。
它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测试方法,可以在现场进行,不需要取样送检,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破坏较小。
本文将介绍回弹法的原理、测试步骤以及应用范围,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
原理:回弹法是利用回弹法测试仪测定混凝土表面回击一个标准钢骨击针后的弹回距离来判断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与其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学参数以及组织结构密切相关。
当钢骨击针击打混凝土表面时,能量会传递到混凝土内部,然后以弹性波的形式从表面反射回来。
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回弹距离越大;反之,强度越低,回弹距离越小。
通过测量回弹距离,可以推断混凝土的强度。
测试步骤:1.测定试件表面的硬度:在进行回弹测试前,需要检查试件表面的硬度。
如果试件表面不均匀或有颗粒脱落,应先进行修补或打磨,以保证回弹测试的准确性。
2.测定回弹值:将回弹法测试仪靠近试件表面,并用一定力度击打试件表面,使钢骨击针与试件表面发生碰撞。
然后,按照测试仪的要求,读取击针的回弹距离,即回弹值。
3.多点测试:为了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通常需要在试件不同位置进行多次回弹测试,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应用范围:回弹法主要适用于常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评估和质量控制。
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现场施工中,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进行评估和检测。
2.对已建成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老化评估,检测结构强度衰减情况。
3.在混凝土结构病害检测中,判断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如是否存在空鼓、裂缝等。
优缺点评价:回弹法作为一种便捷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快速简便:测试过程简单,不需要取样送检,测试结果可以即时得出。
2.高效可靠:回弹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大量的位置进行测试,结果可靠性较高。
3.对结构无破坏性:测试过程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破坏较小,不影响结构的使用和使用寿命。
然而,回弹法也存在以下缺点:1.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回弹法测试结果受混凝土的含水量、试件尺寸、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判定:(一)检测频率:每种结构测区数量应覆盖构件总数量5%以上,且不少于鉴定实施细则规定的最小频率。
(二)测区布置:应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布置测区选定测区。
(三)混凝土强度的判定规则:1、根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计算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值R推定。
2、当按非统计方法(结构或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确定推定值R推定时,若R推定≥0.95R 设计,则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判定为合格;否则混凝土强度判定为不合格。
3、当按统计方法(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确定推定值R推定时,若R推定≥0.9R 设计,且强度换算值中的最小值Rmin≥0.85R设计时,则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判定为合格;否则混凝土强度判定为不合格。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2 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E.0.2 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要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全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2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数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3 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附录E.0.4条允许偏差的1.5倍。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由于其原理是利用钢锤冲击力作用到混凝土表面,结合钢锤反弹高度与混凝土强度间的正相关关系对混凝土材料自身强度进行有效的推算。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既会受到混凝土表面情况的影响,也会受到回弹仪自身因素,以及检测人员测试手段等多重因素影响。
各种因素对回弹强度的影响甚至高达15%~30%,使得很多混凝土技术人员质疑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实践情况,分析以下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产生误差的原因。
(1)回弹法的技术原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是利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弹击捶打,结合回弹的具体高度对表面硬度做出有效的评估。
这就造成混凝土回弹强度与混凝土材料表面硬度紧密相关,而与混凝土内部强度的相关性有很大差异。
回弹法检测强度虽然不能精确估算混凝土强度,可以作为一种强度预测手段。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操作简单,切对混凝土结构没有破坏,回弹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可以重复进行,既可以检测混凝土构件,也可以根据实际检测需求分别检测项目整体与局部强度,而且混凝土构件外观也不会干扰实际检测精度。
在应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首先要确保检测条件符合技术标准,才能缩小表面回弹强度与混凝土内部强度的误差。
若混凝土表面与内部差异较大,也必然会造成回弹强度误差增加。
(2)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应在达到600℃·d时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
使用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回弹仪,例如对高强混凝土检测应选择高强回弹仪,使用低强度的回弹仪回造成误差值增加,同样的混凝土构件,高强度回弹仪与低强度回弹仪测量的结果相差5MPa(甚至更高)。
在开始回弹检测前,应对回弹仪进行率定试验,标准条件下,回弹仪率定值为80±2。
大批量检测工作中,随时保障率定检测方可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应根据实际和规范要求,还要均匀设置测量点,准确检测回弹值,有效读取并记录检测数据。
回弹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非破坏性试验方法,用于检测结构混凝土的强度。
它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回弹器弹回的程度,间接估计混凝土的强度。
回弹法具有操作简便、不破坏试件、费用低廉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回弹法的原理是基于弹性碰撞的动力学原理,即回弹器在受到冲击后会发生弹性变形,并随即弹回。
混凝土的回弹性质受到混凝土强度和体积质量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回弹的程度来推测混凝土的强度水平。
回弹法的操作过程较为简单。
首先,使用回弹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一定冲击力的撞击,然后测量回弹器回弹的程度。
通过在实验室预先制备的标准试件上进行实验,可以建立回弹值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施工中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时,可以使用回弹法来快速评估结构混凝土的强度水平。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选择适当的回弹器,并根据设定好的试验参数进行操作。
然后,将回弹器的测量头部置于混凝土表面上,稳定回弹器的位置,并记录下回弹值。
重复上述步骤多次以获得一系列回弹值,然后取平均值作为该位置的回弹值。
最后,根据事先建立的回弹-强度关系曲线,可以得到混凝土的强度。
然而,回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混凝土强度与回弹值之间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回弹法的准确度相对较低。
其次,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和湿度等因素也会对回弹值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相应的修正。
最后,由于回弹法只能评估混凝土的表观强度,无法全面评估混凝土的内在性能,因此在一些对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的应用中需要配合其他试验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总之,回弹法是一种快速、低成本且非破坏性的方法,用于检测结构混凝土的强度。
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实际工程中仍然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在使用回弹法时,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正和校准,以提高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注意结合其他试验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全面了解混凝土的性能。
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一、适用范围回弹法适用于一般建筑工程中普通混凝土抗压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处理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依据;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的检测二、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规定1、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和龄期相同的构件,按批进行检测,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个;抽检构件数量不得少于标准规定的最小样本容量;抽取构件时,抽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构件,有关方面应协商一致;2、样本测区要求,每一个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3、相邻两测区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距离不宜大于且不宜小于;4、测区面积不宜大于㎡;5、测区应尽量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的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的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6、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分布均匀;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7、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楚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8、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或小构件应进行固定;三、实验仪器检定1、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进行率定试验,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为80±2;2、回弹仪使用时环境温度应在-4~+40℃之间;3、回弹仪累计弹击次数超过2000次是应常规保养,超过6000次时应送检;四、回弹检测1、测点布置,测点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一般不小于2cm,测点距构建边缘或外露钢筋和预埋件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c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2、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1次;3、每一测区应取16个回弹值,读书估读至1;4、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选择不少于构件的30%测区数在有代表性的位置测量碳化深度,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五、碳化深度测量1、用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2、除净孔洞中的碎屑和粉末,不得用水冲洗;3、立即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4、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碳化和未碳化的交界处到表面的垂直距离3次,读数精确到,取平均值为碳化深度值;六、回弹值计算1、从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余下10个回弹值取品均值,精确到.若回弹仪非水平检测时,应按R=R mα+R aα修正;R mα为检测平均回弹值,R aα为修正值JGJ/T23-2011附录C2、水平方向检测混混凝土浇筑面或浇筑底面时应按下修正:R=R tm + R taR=R bm+ R baR tm 为表面测区平均回弹值 R bm为底面测区平均回弹值R tm 为表面测区平均修正值 R bm为底面测区平均修正值修正值JGJ/T23-2011附录D3、当回弹仪非水平且非侧面时应先角度修正,再浇筑面修正七、确定测强曲线及测强曲线换算1、非泵送混凝土测强曲线,测区强度按附录A换算;泵送混凝土测强曲线,测区强度按附录B换算;①适用条件:混凝土采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采用普通成型工艺;模板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蒸汽养护出池经自然养护7d以上,且混凝土表层为干燥状态;自然养护且龄期为14~1000d;抗压强度为10~60MPa;②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所依据的统一测强曲线,其强度误差值应符合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5%,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8%;③不适用统一测强曲线条件:混凝土非泵送粗骨料最大粒径大于60mm,泵送粗骨料最大粒径大于;特种成型工艺制作;检测部位曲率半径小于250mm;潮湿或浸水混凝土;2、地区和专用测强曲线①地区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4%,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7%;②专用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4%;八、混凝土强度计算1、构件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根据求得的平均回弹值及平均碳化深度值由附录A、B查表或计算得出;当有地区或专用测强曲线时,混凝土强度的换算值宜按地区强度曲线或专用测强曲线计算或查表得出;2、构件的测区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应根据各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计算;3、当测区数为10个及以上时,还应计算强度标准差;4、构件的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A、当构件测区数小于10个时,构件的先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等于构件中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B、当构件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10MPa时,构件的先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小于10MPa;C、当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时,构件的先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构件测区混凝土换算的平均值减去倍标准差的;。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一、整体了解一下回弹法
1、回弹法的原理
混凝土表面硬度与混凝土极限强度存在一定关系,回弹仪的
弹击重锤被一定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和混
凝土表面硬度存在一定关系。
这样可以利用回弹仪测试混凝
土表面硬度,并结合混凝土碳化深度从而间接测定混凝土强
度。
2、特点
回弹法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
测方法
优点1:对结构没有损伤;
优点2:仪器轻巧,使用方便;
优点3:测试速度快;
优点4:测试费用相对较低
优点5:可以基本反映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规律;
缺点1:精度相对较低;
缺点2: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
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检测(规程 1.0.2条)。
(表面遭受火灾、冻伤、受化学物质侵蚀或内部有缺陷等)。
现在有单位和学者进行研究。
缺点3:影响因素多(水泥品种、骨料粗细、骨料粒径、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