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黄涛洪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77.00 KB
- 文档页数:20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周教研活动学科:小学语文时间:9月19日(周二)下午2:00地点:桦川路小学内容:一年级教研活动(观摩、评课、研讨)出席范围:市内四区语文教研员,每区带2名市级骨干或中心组成员。
学科:小学音乐时间:9月20日(周三)上午8:00地点:教研室内容:“歌唱教学研究”——小学段出席范围:1、市南区教研员杨希婷;2、研究小组成员(本学期由市南区为主进行研究)。
学科:音乐时间:9月20日(周三)下午2:00地点:艺德实验中学多功能厅内容:歌唱教学研究1、学段:努力让全体学生“爱唱歌”,培养良好的歌唱状态,有表现的演唱各类歌曲;2、中段: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与内容”,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力求唱好教材歌曲;3、中段:加强“歌唱模块”的教学研究,追求“有序、高效”的课堂教学。
出席范围:研究班骨干成员;班长:赵光胜、沈延勤声部长:刘爱东、苏恩周、叶芳、刘桂秀伴奏:吕杰、杨瑞、徐彬、谭志强艺术指导:朱鸿谊、古光均、沈健良骨干成员:叶芳、金燕、李展、李红蕾、王耀玮、孟繁红、李婷、张欣、吴新华、焦甜甜、杨真真、马中华、刘倩、李志华、董迪文、生宏、赵媛、徐建臻、王俊、张延敏、崔文静、宋畅、董梦瑶、刘霞、柳晓静刘桂秀、袁锐、王艳、郭俐敏、李静、刘杨、郭晨、刘薇、陈锦、陈暄、王桂玲、吴文华、柳丽、贾梅、段晓燕、孙龙妹刘爱东、刘磊、姜创道、吕振礼、陈常台、刘升军、徐林波、左利剑、于景斌、王展、李孝海、张正、纪云珑、刘佳、陈玉选苏恩周、赵光胜、沈延勤、董立河、李鸿兴、高启绪、聂鑫、黄涛、于发亮、潘宁、陈安东、曲建鹏备注:男高声部1:30开始体育(体育与健康)时间:9月20日(周三)下午2:00地点: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四楼会议室内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关于开发体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研究”工作会。
出席单位:市南区:香港路小学、市南实验小学、福林小学、文登路小学、太平路小学市北区:富源路小学、市北区实验小学、北仲路第二小学李沧区:唐山路小学、春雨小学、升平路小学、青岛33中学黄岛区:开发区第六中学、开发区黄浦江路小学胶州市:胶州第一中学、胶州实验小学青岛第17中学以上单位派一位主研人员参加。
直观演示,把握本质——“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实录
刘松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
【年(卷),期】2013(000)014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刘松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参与比较感悟把握度量本质——“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赏析 [J], 吴正宪;宋燕晖;张秋爽
2.直观演示,把握本质--"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实录 [J], 刘松;
3.亲历探究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实录与设计意图[J], 徐冰;
4.基于学生认知把握知识本质——《认识厘米》教学实录与评析 [J], 彭建日;梁凤华
5.“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实录与评析 [J], 凌丽;汪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我校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落实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2. 各部门、各班级成立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
三、工作目标1. 建立健全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机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2.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3. 完善校园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4.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班级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3. 加强安全教育。
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4. 消除安全隐患。
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校园安全。
5.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与当地公安机关、社区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共同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6. 完善安全设施。
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确保校园监控、消防、报警等设施齐全、有效。
7.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师生解决心理问题。
8. 建立安全信息报送制度。
各部门、各班级要按规定及时报送安全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五、考核与奖惩1. 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工作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部门、班级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我校将努力创建一个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践行课堂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发表时间:2013-12-23T16:10:04.12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11月总第102期供稿作者:◆洪聪敏[导读] 设计学习方案也就是编写导学案时,要注意体现学生的层次性。
——基于“导学式”教学实践的小结◆洪聪敏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362305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学校组织部分老师在到山东昌乐二中等实地考察及充分调研之后,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小步伐地探索试行了“两段五环”、“10+35”、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即“导学式”教学模式(两段即课堂和课外两个学习时间段;五环即目标回顾、学生质疑、指导点拨、当堂检测、布置自学等五个环节;“10+35”即课堂前十分钟学生质疑、后35分钟老师点拨)。
这种模式与以往的教学有本质的区别,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加以老师的学法指导,把主动性还给了学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对提高课堂效率很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与发展。
“导学式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导学案的制定是基于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设计学习方案也就是编写导学案时,要注意体现学生的层次性。
刚开始,编写后的导学案发给学生使用,收回来才发现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参差不齐,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是有很大差距,成绩好的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又没办法完成,抄袭严重,失去了信心。
培养探究精神提高综合实践课堂时效
洪碧瑜
【期刊名称】《读写算(教研版)》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机会,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综合实践的探索者,从而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总页数】1页(P62-62)
【作者】洪碧瑜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蓬华中心小学福建南安 3623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2
【相关文献】
1.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化学探究精神
2.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精神培养教学例谈
3.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探究精神——2018年全国卷Ⅱ作文题解析与佳作
4.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化学探究精神
5.落实“以学为用”,培养数学探究精神——初中数学课堂综合应用实践教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初三政治试卷讲评课模式的实践探索
李志红
【期刊名称】《福建教育研究:基础教育》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讲评课是初三政治复习教学中的一种常见课型。
在第二、第三轮复习集中进行强化训练和模拟测验阶段,如果能充分挖掘讲评课的潜力,有效发挥讲评课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结合实践探索了三种不同的讲评课教学模式。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李志红
【作者单位】南安市厚德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讲"与"不讲"的辩证法r——试论高中政治试卷讲评课的有效策略 [J], 谭勇
2."自估"式试卷讲评课模式在初三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李欣航;吕耀平
3.“讲”与“不讲”的辩证法——高中政治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探索 [J], 殷敦新;
4.基于语篇分析的"321"型初三英语试卷讲评课模式探讨 [J], 黎捷
5.初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模式探究 [J], 杨肃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3年秋季季学期校级研究示范课教案《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黄李芳学习目标:1、认识“浮碰雹”3个生字,会写“晒浮”2个生字。
2、借助图片、多媒体演示采用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小组读,全班读,动作演示、创设情景读等不同的方式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出水的神奇。
3、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谜语,通过谜字谜导入新课,学生猜谜,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动脑猜谜语:(课件出示)(雨)(雪)(在两个谜语之后学生的紧张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猜谜的兴趣会一度的提高)过渡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一个谜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去寻找谜底吧。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 144 页,齐读课题:30我是什么(教师板书课题)(一)齐读课文:1.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想一想,我是什么?(板书水珠图)二、品读课文(一)朗读感悟第1自然段。
1、过渡语: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呀!它还会变魔术呢?现在让我们再去看看小水珠都会变成什么呢?(课件展示问题)1.文中是怎么说的?请孩子们自由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出小水珠变成了什么?教师随机板书:(汽、云、雨、雹子、雪)。
课件演示:水—汽—云---雨---雹子----雪.2、过渡语:小水珠有这么多变化,真神奇!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找小水珠是怎样变成汽的句子?(一名学生读文,其他学生听、找。
)交流:谁能说说小水珠是怎么变成汽的?课件出示: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多神奇呀!谁能读出它的神奇?指名读,齐读。
3、过渡语:“汽”又是怎样变成“云”的呢?谁来读读汽变成云的句子?(指名读)课件出示: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消防安全演练方案一、活动目的:通过消防安全演练,增强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学生从小掌握火灾防范知识及逃生技能,从而减少、避免因火灾而造成的伤害事故发生。
二、演练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成员:校领导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三、演练时间:2013年11 月7 日下午第二节课。
四、演练项目:(1)消防逃生演练(2)灭火器灭火演示五、演练内容设置:1 、广播警报组:负责火灾发生后,通过广播发出疏散指令。
责任人:政教主任。
2 、疏散组:负责疏散引导学生有序安全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疏导责任人安排:校长教学楼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安排(站在楼梯转弯处,可以观测到上下情况):3、灭火器灭火演示:后勤组4、拍照:小记者六、演习要求:1 、各班主任在演练前,把有关目的、要求必须预告学生,以免造成混乱,同时,要给学生教授逃生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项等,真正使活动收到实效。
2 、听到报警后,班主任立即指挥教室里的学生迅速出教室并有秩序地小跑步至大操场。
3 、在演练过程中要注意途中安全,防止楼梯拥挤,快速并有序完成逃生任务。
七、演练过程:1 、14:50班主任、副班主任进班,作疏散前准备,提出活动要求。
2 、14:55广播发出逃生指令:“请大家注意,现在学校一教室突发火灾,请大家迅速疏散。
”(播两遍)3、各班在班主任、副班主任的组织下沿疏散逃生路线,撤离现场。
八、具体过程:l 、每个班级根据本班情况分成2 个小组分别从教室的前后门迅速出教室(事先在班级中进行安排练习),沿着楼道有秩序的进行撤离现场,不抢道、不惊慌。
2、各班主任、副班主任确保学生疏散时要有秩序,保证学生的安全。
3、每个被疏散的学生要用湿毛巾或湿手帕捂住口鼻,弯腰撤离,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到操场集合。
4、灭火器灭火演示。
5、校长就消防安全疏散演练作总结讲话。
6、各班按秩序回教室。
八、疏散路线说明:各班学生依次分两列纵队从教室前后门出,不拥挤,有序排好两列纵队。
601东楼梯下楼,501班顺教学楼中间楼梯下楼,401顺教导处门口楼梯下楼;。
2016年第40期(总第304期)N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正在主导着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并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集中体现。
长期以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许多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思维方式比较僵硬化,缺乏对自己学习的认知控制,没有主动合作学习的欲望,严重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面对这一严峻的教学形势,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特点、优势劣势等多方面的因素,争取进行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促进学生之间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切实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顺利地应用合作学习策略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具体的做法。
一、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1.从思想上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人的思想意识是正确行动的前提和先导,所以小组合作意识的强化是教学合作学习的前提,所以要想有效培养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合作学习,就一定要让学生自身有效树立起合作伙伴的学习观念。
纵览诺贝尔奖项,大部分得奖者都是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才获得奖项的,而很多领域的得奖者也多是通过合作而得奖的,这都是科学家精心合作的成果,而众多优秀的科研成果都出自科学家们的智慧结晶。
然后,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学习上的合作语言,有效加强学生们在学习上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有效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2.从行动上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师生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因为实验在物理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小组学习是在物理分组实验中广泛运用的有效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提出有效的教学目标,然后对学生实行有效的激励,再让他们进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进而实现不同小组间的竞争,共同进行试验方法的探讨,对实验现象进行有效的观察,看哪个小组可以最先得出正确的物理实验结论。
走出“科技”误区——对科学与技术的区分和理解
黄涛
【期刊名称】《新华文摘》
【年(卷),期】2009(000)016
【摘要】人们在使用“科学技术”概念时,往往忽略了“科学”与“技术”二者的区别。
生物化学家邹承鲁曾指出,“科技”一词主要指科学和技术,有时则完全指技术,而很少指科学:在一些场合,政府领导提到“科技”时,一成不变地意指“技术”;即使在提到基础研究的场合,“科技”实际上也仅指技术科学的基础部分。
把科学与技术混同起来,把科学评价标准与技术评价标准混同起来,内行搞不清楚,外行更是雾里看花。
【总页数】3页(P123-125)
【作者】黄涛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34
【相关文献】
1.走出误区注重实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分析 [J], 王小杨
2.走出传统生产力要素观点的理论误区:兼谈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J], 何敬文
3.新一轮课改下的英语阅读理解破解思路——走出阅读理解之误区 [J], 任军虎
4.走出议论文写作的困境——高中议论文写作误区分析 [J], 黄涛
5.突围与渗透:走出中国女性文学边界区分的误区 [J], 董丽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设问题情景构建高效课堂发表时间:2013-05-06T14:04:45.980Z 来源:《教育艺术》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黄一文[导读]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是保证学生深层次认知参与的核心。
黄一文福建省连城一中366200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老师不断追求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创设问题情景在构建化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强调案例提炼与行为内化相结合。
关键词:问题情景创设高效课堂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是保证学生深层次认知参与的核心。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将内容精心设计成若干相关联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通过问题启动探究、深化探究、反思探究,把问题的解决与新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案例1】物质的量的引入问题情景①:如何测量一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问题情景②:如何测量一个H2O分子的质量?问题情景③:如何知道一定量的H2O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设计意图]从熟悉的事物(问题)出发,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起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在连续追问之后,教师顺势指出微粒的数目是没有办法数清楚的,很显然用“个”为单位来描述原子或分子等微粒是十分不方便的,让学生认识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必要性。
问题情景④:在1971年第14次国际计量大会中,确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其中有一个就是用来衡量微粒的物理量。
假设你出席了这次会议,你应该做哪些事情?(师生共同分析得出需完成三件事情:一是给这个物理量起个名字;二是给这个物理量定个单位;三是给这个单位规定一个标准。
) [设计意图]设置这样的问题,不仅把本节课的重点呈现给了学生,而且让学生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置于学习情境中,无疑会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二、突破教学难点,清除学生学习障碍【教学案例2】盐类的水解问题①:酸溶液为什么显酸性?碱溶液为什么显碱性?问题②:一些正盐,如NaCl、CH3COONa、NH4Cl等,溶于水后既不能电离出H+,也不能电离出OH-。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简报2013年第2期(总第532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 1月13日我校3门视频公开课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教育部近日以教高函[2012]22号文公布了第二批62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我校3门课程名列其中。
至此,包括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在内,教育部共评审遴选出105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我校有5门。
这些课程制作完成后都经过多次评审、修改和完善,并在“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及网易等三个以上网站以“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形式免费向社会开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我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是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内容,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
教育部2011年面向“985工程”高校开展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试点工作,今年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学校范围扩大至“211工程”高校及少量具有鲜明学科特色优势的高校。
自这项工作启动以来,我校分管校领导非常重视,也得到了相关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经过教务处精心组织以及课程组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学校视频公开课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学校将继续鼓励和支持我校教师积极申报视频公开课选题,使我校“十二五”期间有更多的课程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
教育部要求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高校充分认识开展“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建设。
同时,鼓励各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通过在本单位网站建立与“爱课程”网等视频公开课网站链接的方式,加大课程推介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使用。
吴家睿教授主讲的《系统生物学与生命》视频公开课向公众开放2012年12月28日,教育部“爱课程”网()公布了第九批上线的36门大学视频公开课名单,由我校吴家睿教授主讲的《系统生物学与生命》视频公开课名列其中,这些课程通过教育部“爱课程”网和其合作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同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