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出台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554.28 KB
- 文档页数:2
方案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明确提出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为此,我们特制定本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方案。
二、目标设定1.提高水稻生产效率:通过机械化生产,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水稻产量。
2.保障粮食安全:确保水稻生产稳定,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三、工作措施1.完善政策体系: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
2.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投入资金,支持水稻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研发。
3.推广先进技术:引进国内外先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普及。
4.培育专业人才:开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
5.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构建水稻生产机械化服务网络,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具体实施1.调查研究:了解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2.制定政策: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
3.技术研发:组织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进行水稻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研发。
4.技术推广:开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普及先进技术。
5.人才培养:举办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培养一批专业人才。
6.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水稻生产机械化服务网络,提供全方位服务。
五、预期成果1.水稻生产效率提高:通过机械化生产,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水稻产量。
2.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确保水稻生产稳定,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农民收入增加: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11.09•【文号】农办机[2006]24号•【施行日期】2006.1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的通知(农办机[2006]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处管理局(办公室、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机局、黑龙江农垦总局农机局: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加快发展水稻生产的机械化,减轻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益,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项战略措施,对推动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面快速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时机已经成熟,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制定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现予印发,请各地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农业部办公厅二00六年十一月九日附件: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一、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性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30%,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0%;稻谷总产量近200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世界稻谷总产的35%;稻谷平均单产6.212吨/公顷,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
在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水稻生长发育环境和技术措施复杂,耕作栽培制度最细,生产环节最多,季节性最强、用工量最多、劳动强度最大,综合机械化水平最低,农民劳作最辛苦。
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规划:2010年达50%,2015年到70%何远
【期刊名称】《农机市场》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11月9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以下称“规划”)。
农业部在通知中指出,加快发展水稻生产的机械化,减轻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益,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项战略措施。
当前,全面快速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时机已经成熟。
【总页数】1页(P17)
【作者】何远
【作者单位】《农机市场》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11
【相关文献】
1.2010年公务员招录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比例将达70%以上 [J],
2.对黔东南州实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2001~2010年)的效果分析 [J], 吴娅;吴家莲;徐成;杨万忠
3.《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湖南等双季稻区2015年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要达75% [J],
4.【70%】中西部农村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70% [J],
5.2010年广东空调销售额突破70亿元——2010年广东空调市场调研 [J], 王英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部确定“十二五”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目标作者:来源:《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11年第06期“十二五”期间收获机械化水平每年持续提高3~4个百分点种植机械化水平每年持续提高4~5个百分点力争到2015年全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超过85%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以来,各地认真执行《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不断加大行政推动和示范推广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8%,其中机耕水平达到85%、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20%、机收水平超过60%。
但与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相比,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综合水平依然较低,各个稻区发展水平很不平衡,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水稻栽插机械化严重滞后,是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薄弱环节,已成为当前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农业部于2011年3月14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
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农业部要求将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摆上重要位置,大力建设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实行整村、整乡、整县推进;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薄弱环节倾斜,加大对水稻收割机、插秧机、育秧播种机等的补贴力度,加强机手培训,培育农机作业市场,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下大力气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将提高水稻机插秧水平作为水稻高产创建的重要措施,将发展高效植保机械作为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重要手段,将培育适宜机插的秧苗作为实施育秧大棚补助的重要内容,形成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工作合力。
《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湖南等双季稻区2015年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要达75%
佚名
【期刊名称】《湖南农机》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 1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rn总体上以机械插秧为主,在适宜地区发展精少量机械直播和钵体苗机械有序移栽、抛栽;主要采用以精密播种技术为基础的双膜育秧和软(硬)盘育秧等田间低成本育秧技术,在育秧季节气温较低的北方稻区采用简易设施(棚盘)育秧技术,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育秧中心,开展育秧规模化服务.【总页数】1页(P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十二五”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60%——《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布 [J], 杨杰
2.力争2020年全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78%——李伟国在全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上的讲话(节选) [J],
3.全国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54%,玉米收获机拥有量增38%——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J], 刘玉
4.山东省提出2009年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78% [J], 李清明
5.2012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7%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6湖南农机自2006年11月中旬开始,绥宁县农机局、县工商局组成联合执法组,对全县的农机维修、经营网点进行清理整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止11月30日,完成维修(经营)网点检审45家,换发农业机械维修(经营)技术合格证45本;换发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8本,37人通过了技能鉴定考试并获得了从业资格证书;下整改通知书5份,取缔不合格维修网点1家。
这充分表明该县农机维修、经营网点已向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向推进。
近几年来,绥宁县农业机械得到快速发展,其中有农机维修经营网点所做出的一份贡献。
但部分网点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淡薄,且疏于对自身职业技能的提高,时常引发矛盾和纠纷。
特别是个别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及对修理质量敷衍了事,蕴藏安全隐患。
清理整顿十分必要。
在清理整顿过程中,县农机局认真按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湖南省农业机械维修经营管理办法》的要求,扎实有序展开:先后出动宣传车30多台次、张贴标语200多幅、悬挂横幅3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600多份,深入乡镇开展广泛宣传,确保规定、办法等家喻户晓;与此同时,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机维修、经营从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对维修、经营场所软件、硬件条件达到技术标准的,现场发给农机维修(经营)网点技术合格证;未达到开业营业技术标准的,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在规定时间内仍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予以取缔。
绥宁县清理整顿农机维修经营市场■杨成华2006年11月13日上午,在桂阳县樟市镇樟市村刚收完晚稻的稻田里,一台机器正欢快地忙碌着,倾刻间便留下了一行行平直的烟垄。
这就是桂阳县农机局最近推广的一种新型烟田起垄机。
桂阳是一烤烟大县,烟叶种植面积约1.733万hm 2(26万亩)。
随着农机化的发展,近几年全县约65%以上的烟田实现了机械翻耕,但烟田起垄仍沿用原始的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每亩烟田需5天工时。
为进一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烤烟生产成本,今年10月以来,该县农机局安排3名技术人员赴外地考察调研,从福建引进了一种集翻耕、起垄于一体的烟田起垄机,到本县城郊、仁义、樟市、流丰等乡镇现场示范推广。
十年规划推动水稻机械化上新台阶袁钊和;张文毅;金梅【期刊名称】《农机科技推广》【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3页(P8-10)【作者】袁钊和;张文毅;金梅【作者单位】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正文语种】中文农业部制定的《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规划(2006-2015)》,明确了“十一五”、“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思路、目标与任务;细分了区域划分、技术方向与区域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完成目标的重要措施,引领与指导水稻主产区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不断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走上新的台阶。
目前正值“十一五”向“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对照规划所规定目标,认真总结“十一五”的工作成效与经验,研究“十二五”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思路与措施,如期完成“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1.总体达标,成绩斐然经5年拼搏,“十一五”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目标全面完成,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8%,超过规划指标8个百分点,主要作业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耕整地作业水平85%,突破“十一五”规划目标,已达“十二五”规划目标,全国耕整地作业率先实现机械化;难度最大的种植机械化水平跃入20%的规划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国家加大投入力度,经短短的5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水稻插秧机保有量增加320%,33万余台插秧机完成9000多万亩的作业量。
插秧机推广5年来,台机作业量年平均在250亩左右,机插作业的综合水平之高可谓世界之最。
水稻机收在一些地区已取代人力,其高效、低耗的优势已被多数稻区接受,“十一五”机收水平迈入60%大关,5年内提升27个百分点,稻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增加92%,达到84.2万台。
水稻生产机具和装备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十一五”农机化发展最大亮点之一,宁夏、黑龙江、江苏和上海处于全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前列。
2.分区指标基本完成规划将我国水稻产区划分为三大稻区、五种类型。
2024年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广大农民的主要生产经济来源。
然而,传统的水稻生产方式存在着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制约了水稻生产的发展。
为此,我们制定了____年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方案,旨在推动水稻生产向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率,将机械化作业面积提高至80%以上。
2. 推广应用新型水稻机械设备,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3. 推动智能化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
4. 提高水稻生产的质量和品质,推动优质稻米的生产和供给。
三、工作内容1. 推动农机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通过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作业面积。
鼓励农民对农机设备进行集中采购和共同使用,降低机械化作业的成本。
2. 加强水稻机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
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水稻机械设备,研发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改进方案。
重点推广水稻插秧机、收割机、打捆机等新型机械设备,提高作业效率。
3. 推动智能化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研发智能化水稻管理系统,实现对水稻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提高水稻的管理水平,降低生产风险。
4. 提高水稻生产的质量和品质。
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改进水稻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加强对优质稻种的繁育和推广,提高稻米的营养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5. 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开展水稻机械化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对水稻机械设备操作和维护的能力。
组织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6.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制定水稻机械化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购买水稻机械设备。
建立健全机械化服务体系,提供设备租赁、维修和技术支持等服务。
四、工作措施1. 建立统一的水稻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分工。
2.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3. 落实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对水稻机械化的投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机械化专项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9.28•【文号】农办机[2011]55号•【施行日期】2011.09.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机械化专项发展规划的通知(农办机[2011]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机管理局(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教育培训、技术推广、试验鉴定及设施农业发展,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我部组织编写了《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国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2.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3.全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4.全国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5.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二O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附件1: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二○一一年九月)目录前言一、“十一五”农机化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一)科技投入大幅增加,农机化科技进步加速(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斐然,技术转化应用力度加大(三)科技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创新能力逐渐增强(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入二、农机化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一)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农机化科技进步(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要农机化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三)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需要技术有效供给和超前储备(四)农机制造大国向强国的战略转型,需要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主要目标四、重点研究任务(一)加强主要农作物机械化共性技术研究(二)突破主要农作物机械化关键技术,完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三)加快设施园艺、设施养殖、渔业和农产品初加工装备与技术研究(四)加快牧草和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五)加强农机化软科学研究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创新体系(二)加强政策扶持,保障经费投入(三)加强联合协作,健全创新机制(四)实施重点工程,提升创新能力(五)加强国际合作,深化技术交流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农机化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