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 格式:pdf
- 大小:100.24 KB
- 文档页数:1
机械化种植水稻
机械化种植水稻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水稻的耕种、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作业的一种种植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人工耕种方法,机械化种植水稻具有以下优势:
1. 提高效率:机械化作业能够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力投入和耕种时间,提高农田的综合利用率。
2. 降低成本:机械设备替代人工劳动,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劳动力需求,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
3. 提高品质:机械化作业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稳定性。
4. 提升农民收入:机械化种植能够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劳动条件。
机械化种植水稻的主要设备包括种植机、插秧机、收获机、施肥机、喷洒机等。
当然,机械化种植水稻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投入、维修和更新,对农民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等问题。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机械设备的不断改进,机械化种植水稻的前景依然广阔。
鹿阜街道2019年水稻全程机械化样板实施及发展方向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机械化作业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趋势。
鹿阜街道作为乡村地区的一部分,水稻种植一直是其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鹿阜街道大力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样板实施,积极探索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以期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鹿阜街道2019年水稻全程机械化样板实施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一、机械化样板实施情况1.机械化种植鹿阜街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行水稻机械化种植。
针对小麦、玉米、大豆等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利用收获机进行收割和脱粒,减少地膜编织覆盖的时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鹿阜街道积极推广水稻直播机、带灌溉系统的播种机等先进设备,实现了水稻的精准播种和水肥一体化。
2.机械化管理在水稻生长期间,鹿阜街道利用无人机、植保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实现了对水稻田地的精准施肥、施药和灌溉。
通过智能传感器、远程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水稻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保障水稻品质和产量。
3.机械化收获在水稻收获期间,鹿阜街道采用大型联合收割机进行集约化作业,实现了水稻的快速、高效、整齐收割,大大提高了水稻的收获效率和品质。
鹿阜街道还利用智能化装置对水稻成熟程度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收割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二、发展方向1.加强技术研发鹿阜街道要加大对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研发和技术改造力度,不断推动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要结合当地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加强与科研单位、生产企业的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适合当地的水稻全程机械化装备和技术方案,提高机械化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鹿阜街道要进一步优化水稻机械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作用,实现水稻作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精准化。
要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农民对机械化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确保机械化作业的顺利进行。
3.构建服务体系鹿阜街道要构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设备维护、信息咨询等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机械化作业服务。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论文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论文1机械全程化技术分析所谓机械全程化,顾名思义,就是使用机械完成水稻的生产,加工,包装。
而详细地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它主要包括一些农业技术和农艺要求,比如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农机作业,以及耕地、育秧、栽植、植保、收获、干燥等农业生产主要环节的一些机械化操作。
1.1水稻棚盘育秧技术:盘土配置、播种、盘土规格。
1.2水田机械化整田技术:基础整地、播秧前整地。
1.3泡田技术。
1.4水稻机械插秧技术。
1.5水稻机械收获技术。
1.6粮食处理机械化技术。
在近几年宝应县也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买进了一批先进的农业机具、并且引进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在宝应县地区水稻是最主要的大众粮食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的整地、植保、排灌、收获、加工等生产环节完成机械化作业有极大的困难,所以水稻机械化种植方面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难点。
2宝应县对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各种应用成效2.1我县是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其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为一年两熟制。
该省稻麦机械化生产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对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选择以及其生产效率问题是不明确的。
以组织模式和技术模式的耦合,构建了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概念模型,归纳得出江苏省当前有24种典型的.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
并分析了该省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形成机制与发展历程,并与日韩发达国家相关机械化生产模式相比,得出其还有进一步发展优化空间。
2.2我县在用机械化创造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为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并且,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对周边地区的村民发挥了极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农业机械的大规模使用和先进装备的引进,还为宝应县的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
农业机械化事业在生产实践中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宝应县的农业生产力。
杂交粳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我国60%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水稻又分为釉稻和粳稻,由于粳米食味好,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本世纪以来,我国人均粳米消费量增加了40乐粳米需求量剧增。
全世界粳稻生产国仅有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粳稻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目前粳稻种植面积达1.4亿亩左右,约占世界粳稻总面积65%以上。
国际市场粳米可供贸易量每年仅350万吨左右,不及我国粳米消费量的5机尤其随着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粮食环境更为紧张,因此粳米的需求必须立足国内生产。
国外种植的粳稻主要以常规粳稻为主。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现杂交粳稻产业应用的国家。
我国杂交粳稻生产按生态区域划分,主要有北方粳稻、江淮华北中粳、长江中下游晚粳、云贵高原粳稻等四大地区;以杂交粳稻不育系类型划分,主要有BT型和滇型。
长江中下游地区杂交晚粳主要为BT 型,是我国杂交粳稻影响最大、推广面积最广的地区。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之一,进一步提商水稻等粮食作物单产,增强口粮供给能力,是上海现代化大都市稳定发展基石。
郊区水稻等粮食生产面积增加极为有限,产能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产。
相对常规粳稻,杂交粳稻具有产量(增产20%以上)、抗性等方面杂种优势。
上海杂交粳稻产业化优势突出,当前杂交粳稻种植比例达到40%左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培育的组合巳成为当前国内外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粳稻品种。
目前上海地区每年的杂交粳稻制种面积达到2万亩左右,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杂交粳稻种源生产基地,保障着该区域200万亩左右杂交粳稻生产用种的安全。
浅析如何发展平安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摘要:平安镇位于舒兰市东北部,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是舒兰市盛产水稻乡(镇)之一。
由于近年来,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抓住国家重视“三农”问题的机遇,转变工作思路,走出一条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道路。
关键词:平安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概况;存在问题;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159—11 平安镇水稻生产机械化概况平安镇现有耕地面积6500公顷,其中水稻面积510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8.4%,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80%以上。
自2005年以来,国家和省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惠农政策,激励了全镇广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使我镇农业机械数量大幅度上升,截止2011年末,全镇农机总动力4.8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2720台,配套农机具6500台(套)。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20台,水稻插秧机130台,水稻收割机13台,大型育苗机械2台,手动育苗播种器135台。
水稻机械插秧和机械收获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2011年水稻机械插秧面积1800公顷,水稻机械收获面积1500公顷,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我镇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1 更新传统观念,抓住生产难点、弱点在水稻机械化生产中改变传统观念、改变思维方式,树立服务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新理念,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搞好服务。
在完善培训、示范、推广等服务体系同时,还采取了反季节培训、重点扶持示范典型。
一改过去水稻插秧机械化只推广插秧机工作方式,要结合实际,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苗技术,推广水稻播种机械、手动育苗播种器等,生产出合格的机插秧用苗。
针对大型农机价格高、小农户难以购买的情况,在政策、技术上大力扶持农机大户,建立农机股份服务组织,农机作业示范区。
全镇共湧出产值为20万元以上农机大户20个,50万元以上的4个,成为农村新型致富典型。
关于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建议1. 技术问题:水稻全程机械化涉及到繁育、播种、育秧、田间管理、收割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特殊要求。
目前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如繁育技术的不完善、缺乏适合机械作业的新品种、机械化播种技术的不稳定等。
2. 知识储备不足:水稻全程机械化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机械操作知识和技能,但大部分农民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机会,导致他们无法正确地使用各种农机具。
3. 资金投入问题:水稻全程机械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购买农机具、改造农田等,但农民普遍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得他们无法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
4. 政策支持不充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推广和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补贴、技术指导等,但目前政策支持不够充分,使得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进程缓慢。
1. 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加大对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稳定性。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机械操作的掌握程度。
2. 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向农民提供贷款或补贴,用于购买农机具和改造农田。
可以鼓励银行和农商银行给予农民更多的贷款支持。
3. 完善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提高财政补贴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等。
4. 推动农机合作社发展:农机合作社可以起到整合农机资源、提供机械作业服务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机合作社,提高农民参与机械化作业的积极性。
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供资金支持,完善政策支持,推动农机合作社发展,逐步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目标。
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摘要]辽中县是水稻种植大县,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将有利于解决劳动力资源短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本文阐述了辽中县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先进经验,对其他地区的实施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水稻生产机械化实施先进经验[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2-0149-01辽中县现有耕地面积7.67万hm2,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发展的农业大县。
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53万hm2,是我县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县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先进县。
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可以有效争抢农时,缓解农忙季节劳动力紧张的问题,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一、辽中县水稻生产机械化进展我县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迅速,从2004年开始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加上近几年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全县广大农民购置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不断增加。
对水稻机械的购置更是特别踊跃,截止到2012年末,全县已拥有水稻插秧机289台,水稻联合收获机39台,水稻育秧机100台。
2009以来连续四年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全县反季培训,召开水稻机械化软盘育秧、机械插秧技术培训现场会。
广大农民和相关工作者积极参加,社会效益相当显著,效果良好。
通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首先要培育出适合机插的壮秧,要想育出好秧苗,必须加强农艺与农机相结合,按照机插秧标准育好秧苗,加强农机与农艺合作。
使其向综合性、高标准方向发展,并以水稻生产技术培训为基础。
目前我县采用的是软盘机械化育秧,其特点是操作简单、覆土均匀、苗株疏密适中,适合机械化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