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桩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86.00 KB
- 文档页数:12
预制管桩规范预制管桩是指在专门设备(例如钢管披斗)的制造厂内,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特定的工艺和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浇注,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养护成熟,形成的一种地基加固、支护结构。
预制管桩具有施工方便、质量可控、工期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港口、河道等工程中。
预制管桩的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材料要求:预制管桩的混凝土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强度等级不低于设计要求,应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2. 设计要求:应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包括桩的数量、直径、长度、间距等参数,同时要考虑桩的受力、承载力等计算。
3. 施工工艺:预制管桩应采用专门的设备进行制作,包括钢管披斗、混凝土搅拌车等,保证混凝土的浇注均匀,避免空隙和质量不良现象的出现。
4. 施工现场:在预制管桩的施工现场,应设施完善的施工场地,包括稳定的工作平台、安全防护设施等,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5. 施工顺序:预制管桩施工的顺序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一般是从中心向四周逐步施工,逐渐形成一组连续的桩群。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桩与桩之间的间距和位置,避免相互干扰。
6. 焊接工艺:如果预制管桩需要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应按照相关的焊接工艺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可靠性。
7. 养护要求:预制管桩浇注完成后,应进行一定的养护,包括保持一定的湿度、遮阳、避免冻融等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8. 质量检测:在预制管桩的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管的焊缝质量等,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是预制管桩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不同地区和工程的要求可能存在差异,具体的规范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预制管桩的施工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预制管桩施工方案一、引言预制管桩作为一种常用的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在建筑、桥梁等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预制管桩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施工后的验收流程,希望能够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方案确定:根据工程实际要求确定使用的预制管桩规格和数量。
2.现场勘察: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地下管线等情况,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3.技术交底:与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项工程要求及施工流程。
4.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预制管桩及相关辅助材料。
5.施工设备准备:准备好相关施工设备,确保设备齐全、完好。
三、施工过程1.现场铺设: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上进行预制管桩的铺设,合理安排间距和布置方式。
2.基坑开挖:根据预制管桩的设计要求,在地面进行基坑开挖,确保基坑尺寸符合要求。
3.预制管桩安装:将预制管桩垂直安装到基坑中,并通过专用设备进行固定和压实。
4.桩顶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预制管桩的桩顶进行处理,确保桩顶平整。
5.施工记录:对每一步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施工时间、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信息。
四、施工后验收1.验收依据: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2.验收内容:包括预制管桩的垂直度、水平度、质量等方面进行验收。
3.验收标准:根据标准要求,对各项验收指标进行评定。
4.验收记录:对验收结果进行记录,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五、总结预制管桩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活动,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施工流程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文对预制管桩施工方案的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确保施工质量,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设计题目本次课程设计题目:预制桩基设计一、设计荷载(1)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A轴荷载:F k=1632kN M k=195 kN•m V k=86kN○B轴荷载:F k=1980kN M k=164 kN•m V k=93kN○C轴荷载:F k=1342kN M k=187 kN•m V k=96kN(2)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A轴荷载:F=2203.2 kN M=263.3kN•m V=116.1kN○B轴荷载:F=2673 kN M=221.4kN•m V=125.5kN○C轴荷载:F=1811.7 kN M=252.5kN•m V=129.6kN设计B轴柱下桩基,A,C轴柱下仅设计承台尺寸和估算桩数。
二、设计资料、地层条件及其参数某住宅楼,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场地位于城郊建筑室内地面标高为±0.00,室外地面标高为- 0.15m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3.3m,柱底标高-0.7m。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工程地质条件:该建筑物地处二级阶地,土层分布、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下表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三、预制桩基设计建筑物基础设计方案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具体设计方案如下:室外地坪标高为- 0.15m,自然地面标高同室外地坪标高。
该建筑桩基属乙级建筑基桩,拟采用截面为400mm*400mm的混凝土预制方桩,以6号土层草黄色粉质黏土为持力层,桩尖深入1.2m,设计桩长11.0m,初步设计承台高0.8m,承台底面埋置深度-1.50m,桩顶伸入承台50mm。
1、单桩承载力计算根据以上设计,桩顶标高为-1.5m,装底标高为-12.6m,桩长11m。
(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Q uk= Q sk+ Q pk = u p∑q sik l i+ A p q pk由于Q sk =4×0.4×(78×1.25+32×2+32×3.5+50×4.0+78×0.25)=789kNQ pk =0.4×0.4×2800=448kN则Q uk =789+448=1237kN (2)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本工程不考虑承台土效应,取ηc =0,则有 R= R a =K Q uk =21237=618.5kN 根据上部荷载初步估计粧数为 n=a k R F =5.6181980=3.20 则设计桩数为4根。
预制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是XX工程中的预制桩工程,建设地点位于XX,预制桩数量共有XXX根,桩长XX米,桩径XX毫米。
本工程施工环境较复杂,现场周边野外规划面积,通过配合农村产业创新发展项目,实现了本工程的前期拆除及测量。
二、施工组织2.1 总体安排(1)由总包单位负责本项目所有工程的安排,建立工程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2)实行工程总承包制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预制桩制作与桩基施工。
(3)采取分期分批施工的方式,具体分为预制桩制作、运输入库、基础施工、主体结构阶段。
2.2 项目管理(1)建立项目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安全技术技术措施,对安全生产进行监控及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检查。
(2)严格按照现行《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取得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许可证。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全场安全大排查,保障安全生产,保证施工工程的有序推进。
2.3 施工措施(1)桩身制作:桩身原材料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制作过程中应按照必要工序进行验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30按IC指针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同时避免内部不均、孔洞和裂纹等问题。
(2)桩基施工:在桩基施工期间,首先对桩位进行围护,同时保障施工场地保洁,防止混合口质量受到误操作的影响。
(3)现场拼接组合的预制桩:先悬吊安装第一根预制桩,然后在预制桩内部预埋的连接装置上安装下根预制桩,此时应检查连接装置的安装质量。
2.4 质量监督(1)严格按照《建筑混凝土强度等级、控制受检标准和判定规则》中的规定进行检测。
(2)优化足够的质量监测设备以确保材料符合质量标准,保证了施工质量得到有力保障。
(3)对施工难以验收的关键部位进行日常监管,并实行三级检查制度。
避免质量上的事故和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措施(1)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利用围挡物和安全网将施工现场隔离开来。
(2)施工现场管理应按照建筑法律法规,符合安全施工的管理要求。
预制桩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预制桩是指在施工现场由工厂提前制造好的混凝土桩,通过搭设的传输设备将其运送至施工现场,并进行定位、安装等工序。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可行的预制桩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流程、主要工序、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前准备:确定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土质情况和地质勘察报告,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以满足工程需求。
2. 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设备、机械和工具,包括预制桩搬运设备、定位设备、起重机械、打桩机等。
3. 材料准备:采购所需的预制桩材料,包括合格的混凝土、钢筋和模具等。
4. 人员准备:组织合适的工作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确保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和工具。
同时,在项目开始前,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施工水平。
三、施工流程1. 确定桩位和布置:根据设计图纸和标高要求,确定预制桩的位置和布置方式,采用标准标记进行土方开挖和桩位定位。
2. 开挖土方:按照桩位和桩孔尺寸要求进行土方开挖,确保桩孔周围土体的稳定性。
3. 钢筋加工和预制桩制造: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加工和预制桩的制造,确保钢筋的强度和连接的牢固性,同时,对荷载较大的桩进行加固处理。
4. 预制桩运输和安装:将预制桩运送至现场,使用合适的搬运设备进行定位和安装,确保桩与桩之间的间距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5. 打桩和钢筋连接:采用合适的打桩机进行预制桩的打桩工序,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桩与桩之间的钢筋,确保钢筋牢固。
6. 桩顶处理:对打入地下后的桩顶进行整平和清理,确保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
7. 监测和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测,保证预制桩施工的质量,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四、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采购合格的材料,对混凝土进行坍落度、强度等指标的检测,对钢筋进行外观和尺寸检测。
2. 施工工艺控制:根据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位定位、配筋、预制桩制造和安装,确保工艺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预制桩施工的方案
预制桩施工方案是指在建设中使用预先加工的桩体进行施
工的方法。
下面是预制桩施工的一般方案:
1.设计方案:根据工程的需要,确定使用预制桩的类型、规格和数量,并进行设计计算,包括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
定性等
2.预制桩加工:按照设计要求,选用适当的材料,经过加工设备进行预制桩的加工,包括长度、直径和形状等。
3.运输和储存:将加工好的预制桩按照要求进行运输和储存,确保其不受损坏和变形。
4.桩基础施工准备:确定桩的位置和布置,清理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察和地面处理等。
5.驾驶桩入土:利用施工设备将预制桩驱入地面,使用振动和冲击等方法,保持桩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6.桩顶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桩顶的修整和调整,确保桩与上部结构的连接良好。
7.质量验收:对施工完成的预制桩进行质量验收,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和强度等,确保桩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8.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做好施工记录和档案整理工作,包括桩基础施工记录、验收报告和设计图纸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进行现场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施工方案一、引言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是一种常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基础设施,通常用于承载沉降、抗震和抗水平荷载等工程条件下的建筑物。
本文将介绍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施工的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桩的制作和安装等。
二、施工前准备1. 工程勘察:在施工前,需要进行细致的地质勘察和桩基设施的设计。
勘察结果将决定桩基的类型和尺寸,以及施工的方法和设备等。
工程勘察应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和基础设施的设计。
2. 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模板等。
这些材料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施工质量。
3. 设备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包括施工机械、起重设备和辅助设备等。
这些设备应经过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三、预制桩的制作1. 桩模板的安装:在桩的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安装桩模板。
桩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确保桩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模板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定位。
2. 钢筋的布置:在桩模板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钢筋的布置。
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以确保桩的承载力和抗弯能力。
3. 混凝土浇筑:在钢筋布置完毕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应注意控制浇筑质量和浇筑过程中的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致密性。
四、预制桩的安装1. 施工方案选择:在预制桩的安装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
可选用的方案包括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和静压桩等。
2. 桩基的处理:在安装预制桩前,需要对桩基进行处理。
桩基处理包括清理桩孔、修整桩顶和检查桩基的质量和形状等。
3. 桩的安装:根据选定的施工方案,进行预制桩的安装。
安装过程中,需要控制桩的竖直度和准确位置,以确保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现场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齐等。
2. 设备操作安全:在使用施工设备和机械时,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技能,并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桩基工程(预制方桩)施工方案
预制方桩是目前常见的桩基工程施工方式之一,它是在工地预制好的具有一定尺寸和强度的方形混凝土桩,通过吊车等设备进行安装。
下面是预制方桩工程的施工方案:
1. 施工前准备:
a. 确定桩基设计方案,确定桩的尺寸、数量、定位等。
b. 购买或租赁所需的预制方桩,同时准备好吊车等安装设备。
c.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2. 桩基位置标定和桩基准备:
a. 根据桩基设计方案,在地面上标定桩的位置和坐标。
b. 使用挖掘机等设备,在桩位附近挖掘必要的基坑,确保桩
的安装空间。
c. 清理基坑内的杂物和污泥,保持基坑干净。
3. 预制方桩安装:
a. 吊车将预制方桩从运输车上卸下,放置在桩位上。
b. 使用钻孔机等设备,在桩的位置上钻孔,确保桩的固定性。
c. 将预制方桩通过吊车等设备进行垂直安装,根据设计要求
将桩顶与地面对齐或略微露出地面。
d. 在桩的四个角上使用水平仪等工具进行检测,确保桩的垂
直度和水平度。
4. 桩身连接和固定:
a. 在预制方桩的连接接口处施加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连
接件,增强桩的整体强度。
b. 在桩的顶部和连接处施加钢筋网或钢板,形成桩帽或桩梁,增强桩的承载能力。
c. 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混凝土进行桩身的灌注,将桩与地基
牢固连接。
5. 完工验收:
a. 检查桩的数量、尺寸和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 检查桩的垂直度、水平度和连接处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c. 清理施工现场,清除多余的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预制桩最小桩间距预制桩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结构物,用于支撑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的基础。
桩间距是指预制桩之间的水平距离,它的大小对于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设计预制桩的时候,需要考虑预制桩之间的最小桩间距,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预制桩之间的最小桩间距一般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 结构荷载:预制桩的承载能力是设计桩间距的基础。
较大的结构荷载会要求桩间距较小,以增加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2. 桩的直径和长度:预制桩的直径和长度也会影响桩间距的确定。
较大的直径和长度会减小桩间距,以确保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3. 土质条件:土质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也会影响预制桩的最小桩间距。
不同的土质条件下,需要采用不同的桩间距,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工程要求: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可能需要在预制桩之间设置其他设备或施工要求。
这些要求也会对最小桩间距产生影响。
确定预制桩的最小桩间距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计算和分析。
一般来说,桩间距不应小于预制桩的直径的2倍,以确保各个桩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
如果桩间距过小,可能导致桩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小整体的承载能力。
此外,设计预制桩的时候还需要考虑预制桩的间距与邻近结构物的距离。
在拥挤的施工环境中,如果预制桩之间的间距和邻近结构物之间的距离过小,会给施工带来困难,可能导致施工质量的下降和安全风险的增加。
在实际的工程中,预制桩的最小桩间距往往需要在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下确定。
通常需要进行现场勘测,了解土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工程计算和分析,才能确定最合适的桩间距。
总之,预制桩的最小桩间距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它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预制桩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结构荷载、桩的直径和长度、土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以确定最合适的桩间距。
同时,还需要考虑与邻近结构物的距离,避免施工困难和安全风险的增加。
只有确保合理的桩间距,才能保证预制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
静压预制管桩施工方案一、桩的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预应力高强砼管桩,桩径为Ф400,壁厚为90MM,砼C80,配筋AB型,共计105根。
拟采用ZYJ—500液压静力压桩,管桩要求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为1200KN,桩长约20m左右,桩尖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桩的承载力以端承为主,沉桩控制以贯入度为主,桩长为辅。
ZYJ-500液压静力压桩机技术参数:1。
压桩力、压桩速度主压桩缸单独工作:压桩力230TF,最大压桩速度:2。
8M/MIN主副压桩缸同时工作:压桩力500.8TF,最小压桩速度:0。
8M/MIN 2。
行走能力:每次行程:纵向3。
6M,横向0。
6M.每次回转角度:80行走速度:前进4。
1M/MIN,后退7.2M/MIN3、升降行程 1。
1M4、适应桩型:方桩:0。
3X0.3~0。
5X0。
5M2管桩:Ф300、Ф400、Ф500、Ф550MM节桩长度:3M≤L≤12M5、液压系统:额定压力28MPA 额定流量230L/MIN起重机部分:额定压力20MPA额定流量115L/MIN6、电气系统:功率2X30+37=97KW额定电压 380V 50HZ 额定电流2X57+70=184A7、重量:总重506T 最大部件48。
5T8、外形尺寸:工作长X工作宽X运输重=12MX8.4MX2.94M9.边桩距离:4。
2M如备置压边桩装置,边桩距离1.8M10.按地比压:长船13TF/M2,短船17F/M211、起重机最大变幅力矩60FT。
M最大起重量12TF最大起升速度11M/MIN最大回转速度3RPM二、施工方法1、施工条件。
目前现场场地已经基本平整,三通一平已经完成,具备施工条件。
2、施工部署.1)、施工安排。
根据现场情况,工期以及甲方要求。
我公司调进一台ZYJ—500液压静力压桩机,桩机配备二台30kw交流电焊机进行接桩工作.2)、进度计划。
计划工期为15天,一台ZYJ—500桩机每天完成10根桩,可以在11天内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预制桩基础设计规范(1) 锤击法沉桩。
用桩架的导滑夹具或桩箍将桩嵌固在桩架两导柱中,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待桩位和垂直度校正后即可将锤连同桩帽压在桩上,同时应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做好记录,方可开始击桩,如桩头不平整时,用麻袋或厚纸板垫平,亦可先用环氧沙浆抹平整。
打桩开始时应起锤轻压或轻击数锤,观察桩身、桩架、桩锤等垂直一致后,即可转入正常施打。
开始时落距应较小,入土一定深度待桩稳定后,再按需要的落距进行施打。
沉桩应用适合桩头尺寸的桩帽和弹性衬垫。
桩帽用铸钢或钢板制成,锤垫多用硬木或白棕绳圈盘而成,桩垫多用松木或纸垫或酚醛层压塑料、合成橡胶等。
桩帽与桩接触的表面须平整,与桩身应在同一直线上,以免打桩时产生偏斜。
若桩须深送入土时,应用送桩。
送桩用坚硬的木料或钢铁制成,长度和直径视需要而定,使用时,将送桩放于桩顶头上,使与桩在同一垂线上,锤击送桩,将桩慢慢打入土中。
打桩顺序,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基础设计标高、桩的规格、桩架移动的方便以及现场地形条件等确定。
对密集的桩应采取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或由中间向四周或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深后浅。
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以使土层挤密均匀和避免位移偏斜。
沉桩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桩身有无位移和倾斜现象,如发现应及时纠正。
桩将沉至要求深度或到达硬土层时,落锤高度一般不宜大于1m,以免打烂桩头。
沉桩过程中作好沉桩施工纪录,至接近设计要求时,即可对贯入度或入土标高进行观测,至达到设计要求为上。
(2) 振动沉桩。
振动沉桩与锤击沉桩方法基本相同。
操作时,桩机就位后吊起桩插入桩位土中,使桩头套入振动箱连固桩帽或液压夹桩器夹紧,便可参照锤击法启动振动箱进行沉桩至设计要求深度。
沉桩宜连续进行,以防停歇时间过长而难于沉入。
一般控制最后三次振动(加压),每次10分钟或5分钟,测出每分钟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即符合要求。
预制桩工程方案一、工程概况预制桩工程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将混凝土或其他材料预先制成的桩体,直接打入地基中进行使用。
预制桩工程在工程施工中具有高效、节约成本、安全可靠的特点,适用于建筑物地基加固、桥梁、码头等各种工程中的基础施工,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基础施工方式。
本工程预制桩的材料采用混凝土预制桩,桩长根据设计要求采用10m,桩径为0.6m的预制桩。
本工程共计需预制桩400根。
具体的成本预算与安全施工方案将在后文中做详细说明。
二、桩基设计参数1. 地质勘察分析在实地勘察中,发现了该工程地基砂土层较深,未见有较稳定的砾石和岩层,因此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经过勘察测定,地基承载力为90kN/m²。
设计要求预制桩的承载能力为100kN,传递到地基深度为8m。
2. 预制桩的设计承载力和受力状态根据地质勘察分析得出的地基承载力,按照地基加固的要求,设计要求预制桩的承载能力为100kN,传递到地基深度为8m。
根据以上参数,预制桩的设计长度、直径、配筋等参数需符合土建设计要求和加固要求。
3. 预制桩的浆液配方选用普通混凝土作为预制桩的主要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按照地基加固设计要求进行配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抗压能力等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4. 预制桩的纵筋和箍筋设置根据设计和地勘分析,预制桩需设置纵筋和箍筋。
纵筋采用HRB400级别的热轧圆钢筋,箍筋采用HPB300级别的冷拔光圆钢筋。
5. 桩基的施工强度检验为了保证预制桩的质量,需要对预制桩进行施工强度检验。
具体检验资料和结果需提供给土建设计单位进行核验和通过。
三、预制桩的施工工艺1. 预制桩的制作对预制桩的制作需按照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保证每根预制桩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制作时需要关注材料的配比、搅拌、成型、养护等各个环节,确保预制桩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预制桩的运输预制桩的运输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安全、稳定地运输到施工现场。
在运输过程中需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外力损坏预制桩,确保其完好无损地运抵现场。
预制桩的制作、吊装、运输、堆放1.预制桩的制作钢桩多在工厂制作,混凝土桩可在预制厂也可在现场制作。
在预制厂制作时,每节桩长不超过12 m,现场可达30 m;多为叠浇生产,重叠不宜超过4层,层与层之间刷隔离剂;浇筑上层桩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30%后进行。
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则均在工厂中以离心法生产,采用先张法工艺加预应力制成。
混凝土管桩主要有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3类。
(1)构造要求①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②桩的纵向钢筋配筋率:锤击沉桩不宜小于0.8%,静力压桩不宜小于0.6%;桩顶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并设置钢筋网片;主筋位置必须正确,保护层不得过厚。
③钢筋骨架的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接头错开。
主筋接头配置在同一截面内数量不超过50%;同一根钢筋两个接头的距离应大于35d,且不小于500 mm。
桩顶和桩尖直接受到冲击力易产生很高的局部应力,桩顶和桩尖钢筋配置应做特殊处理。
(2)预制要求①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降。
②方桩预制采用间隔重叠法,叠浇层数不大于4层,上下层及邻桩之间应做好隔离层。
浇筑混凝土应待下层或邻桩设计强度达到30%以上方可进行。
③混凝土由桩顶至桩尖连续浇筑,严禁中断,养护时间不少于7 d。
④桩顶应制作平整。
⑤单根桩预制最大长度不超过30 m。
30 m以上的桩应整体分段预制,打桩过程中逐段接长,每根桩的接头数量不超过3个。
整体分段即预制桩整体支模,纵向主筋先通长铺设,再在分段处切断。
⑥方桩的截面边长多为250~550 mm;管桩直径一般为300~1 000 mm,常用的为400~600 mm。
⑦单根桩或多节桩的单节长度,应根据桩架高度、制作条件、运输能力等确定。
对于方桩,工厂制作不超过12 m,现场预制不超过30 m。
(3)预制方法钢筋混凝土管桩的预制应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5.4所示。
预制桩的制作方法是什么?什么是预制桩?预制桩又称预制混凝土桩,是在工厂或现场预制完成后再进行安装,用于加固土壤或支撑建筑物的一种结构元件。
预制桩的特点是定位精准、质量可控、施工速度快、施工现场占地小、稳定性好等。
预制桩的制作方法预制桩的制作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准备模具预制桩的模具一般是钢制的,根据不同的桩型和规格,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具。
模具制作需要考虑到预制桩的尺寸、形状、壁厚、钢筋配筋等参数。
第二步、制作混凝土在模具制作好之后,需要按照预制桩的设计要求,制作出符合标准的混凝土。
一般来说,预制桩的混凝土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抗压性和抗拉性能,以确保预制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第三步、钢筋加工和安装在混凝土制作完成之后,需要进行钢筋的加工和安装。
钢筋加工的主要目的是根据预制桩的规格和要求,剪切、焊接、弯曲和绑扎钢筋,以达到预制桩的设计要求。
在钢筋加工完成之后,需要将钢筋安装到预制桩的模具里面。
第四步、浇筑混凝土预制桩的钢筋安装完成之后,需要浇筑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做好粘结处理,以确保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
浇筑混凝土的过程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充实度,以确保整个预制桩的质量。
第五步、养护和维护预制桩制作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养护和维护工作。
在混凝土的初凝和固化过程中,需要对预制桩进行一定的养护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预制桩的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预制桩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总结预制桩的制作方法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包括模具制作、混凝土配比、钢筋加工和安装、浇筑混凝土、养护和维护等。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预制桩的质量和稳定性,以确保建筑物或土壤的安全。
一、结构计算基本依据1、 设计图纸及工艺条件图2、 《XXX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023.07),XXXX 有限公司;3、 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 55003-202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202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6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5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4、 理正岩土设计软件(授权号:D35121)5、 理正结构工具箱6.5PB3版计算,授权号:D41205二、荷载取值根据工艺提资,设备基础单位面积负荷为1500kg/m 2三、设备基础-复合地基(250x250预制方桩)拟采用250x250预制方桩纵横间距1.2x1.2m ,参考地勘报告ZK24,拟入2-5层中粗砂不小于1米。
(1)承载力计算()a spk sk p1R f m m f A λβ=+-(参JGJ 79-2012第7.1.5-2条) =0.90*0.0434*120/0.0625+0.8*(1-0.0434)*40=124.35 kPa其中Ra 取地基土抗力和水泥土强度的较小值。
地基土抗力1na p si i pk p i R u q l q A α==+∑ (参JGJ 79-2012第7.1.5条-3)=1.0*(10*2+6*14.6+28*1.0)+1.0*800*0.0625=185 KN ,取120kN预制方桩抗压强度,参图集《预制混凝土方桩》20G361,取670 kN综合上述计算,经水泥搅拌桩处理后,单桩承载力Ra 取200kN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暂取120 kPa 。
三、设备基础-复合地基(250x250预制方桩)拟采用250x250预制方桩纵横间距1.0x1.0m ,参考地勘报告ZK24,拟入2-5层中粗砂不小于1米。
简述预制桩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预制桩是现代化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桩基施工方式。
预制桩工艺流程预制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在地下打入钢筋混凝土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预制桩工艺流程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项步骤和工艺要求,下面将详细介绍预制桩工艺流程。
1. 方案设计在进行预制桩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方案设计。
设计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确定预制桩的类型、尺寸、数量和布置方式,并编制相应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
2. 材料准备在进行预制桩施工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模具等。
这些材料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 桩基处理在进行桩基处理时,需要清除桩位上的杂物和污物,保持桩位的清洁。
如有必要,还需要进行桩位的打桩和挖孔处理,以确保桩基的稳固和牢固。
4. 钢筋加工钢筋是预制桩的主要受力构件,需要进行加工和预埋。
在加工钢筋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弯曲、切割和焊接等操作,确保钢筋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5. 模具安装在进行预制桩施工之前,需要安装好预制桩模具。
模具的安装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模具的位置和尺寸准确无误。
6.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预制桩施工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搅拌、运输和浇筑操作,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7. 养护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处理。
养护的目的是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温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8. 检验验收在预制桩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验收。
检验人员会对预制桩的尺寸、质量和外观进行检查,确保预制桩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9. 安装施工在预制桩完成检验验收后,可以进行安装施工。
安装施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预制桩的位置和方向准确无误。
10. 施工记录在进行预制桩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记录。
施工记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和质量检验情况,为后期的验收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预制桩工艺流程包括方案设计、材料准备、桩基处理、钢筋加工、模具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处理、检验验收、安装施工和施工记录等步骤。
预制桩工艺流程
《预制桩工艺流程》
预制桩是一种在工厂内预先生产、然后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的桩基施工方式。
预制桩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桩的设计:首先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桩的规格、长度和材料,然后设计桩的结构形式和钢筋配筋等细节。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桩的主体材料和配件,包括混凝土和钢筋等。
同时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模具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预制桩的模具,通常采用钢模具或玻璃钢模具,确保桩的尺寸和形状精准。
4. 搅拌浇筑:将混凝土按一定的配比搅拌均匀后,通过泵送或运输车辆将混凝土倒入桩模具中进行浇筑,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以排除气泡。
5. 养护处理: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处理,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养护期,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持桩体温度和湿度,以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和强度发挥。
6. 检验验收:待桩体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确保桩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设计标准。
7. 运输安装:通过专业的设备将预制桩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安装,通常采用振动或静压等方法将桩体插入地基中。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预制桩在质量和施工速度上都有较大的优势,能够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桩基础课程设计2.1设计资料2.1.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2.1.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①号土层:素填土,层厚1.5m ,稍湿,松软,承载力特征值ak 95f kPa =。
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3.3m ,流塑,承载力特征值ak 65f kPa =。
③号土层:粉砂,层厚6.6m ,稍密,承载力特征值110ak f kPa =。
④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4.2m ,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165ak f kPa =。
⑤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承载力特征值280ak f kPa =。
2.1.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表2.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表2.2 装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sk q 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pk q 土层编号土的名称桩的侧阻力sk q桩的端阻力pk q① 素填土 22 —— ② 淤泥质土 28 —— ③ 粉砂 45 —— ④ 粉质粘土 60 900 ⑤粉砂层7524002.1.4水文地质条件⑴拟建厂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⑵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3.5m 。
2.1.5场地条件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
2.1.6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30m ,宽9.6m 。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
柱截面尺寸均为400400mm 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图2.1所示2.1.7本人设计资料题号1 c 轴的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和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 ⑴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A 轴荷载:1256k ;172m;123k k k F N M kN V kN ===g 。
B 轴荷载:1765;169m;130k k k F kN M kN V kN ===g 。
C 轴荷载:1564;197m;112k k k F kN M kN V kN ===g 。
⑵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A 轴荷载:1580;198m;150k k k F kN M kN V kN ===g 。
B 轴荷载:2630;205m;140k k k F kN M kN V kN ===g 。
C 轴荷载:1910;241m;138k k k F kN M kN V kN ===g 。
2.2 预制桩基设计建筑物基础设计方案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具体设计方案如下:室外地坪标高为-0.45m ,自然地面标高同室外地坪标高。
该建筑桩基属于丙级建筑桩基,拟采用截面为400mm 400mm ⨯的混凝土预制方桩,以④号土层粉质粘土为持力层,桩尖伸入持力层1.2m ,设计桩长11.0m ,初步设计承台高0.8m ,承台底面埋置深度为-1.60m ,桩顶伸入承台50mm 。
2.2.1单桩承载力计算根据以上设计,桩顶标高为-1.6m ,桩底标高为-12.6m ,桩长为11.0m 。
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uk sk pk sik i p pkQ Q Q u q l A q =+=+∑式中:uk Q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 sk Q ——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 ;pk Q ——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u ——桩身周长,m ;sik q ——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 ; i l ——桩周第i 层土的厚度,m ;p A ——桩端面积,2m ;pk q ——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
由于 40.40(0.3522 3.328 6.6450.7560)707.4k sk Q N =⨯⨯⨯+⨯+⨯+⨯=0.400.40900144pk Q KN =⨯⨯=707.4144851.4uk Q kN =+=2.桩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承台底部地基土为较松软的填土,压缩性大,因此本工程不考虑承台土效应,即取0c η=,则有851.4425.72uk s Q R R kN K ==== 根据上部荷载初步估计桩数为1564 3.7425.7k s F n R === 则取设计桩数为6根。
2.2.2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当按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时,荷载应取其效应的标准组合值。
由于桩基所处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且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问题,因此可不进行地震效应的竖向承载力验算。
根据桩数及承台尺寸构造要求初步设计矩形承台(见图4.2),取承台边长2.23.6m m ⨯,矩形布桩,桩中心距取3.5d ,则 3.54001400S mm =⨯=,取s=1400mm ,桩心距承台边缘均为400mm 。
承台及其上填土的总重为2.23.6 1.620253.5k G kN =⨯⨯⨯=计算时取荷载的标准组合,则1564253.5302.9(425.7)6k K k F G N kN R kN n ++===<= max max 22(1120.8197) 1.4302.9354.14 1.4k k My N N kN y ⨯+⨯=+=+=⨯∑max min 22(1120.8197) 1.4N 302.9251.74 1.4k k My N kN y⨯+⨯=-=-=⨯∑ 因此 max 354.1 1.2( 1.2425.7510.8)k N kN R kN =<=⨯=min 251.70k N kN =>满足设计要求,股初步设计是合理的。
2.2.3承台设计根据以上桩基设计及构造要求,承台尺寸为2.2 3.6m m ⨯,预估承台厚0.8m (见图4.3)承台混凝土选用C25,21.27t f N mm =,211.9c f N mm =;承台钢筋选用335HRB 级钢筋,2300y f N mm =。
1. 承台内力计算承台内力计算荷载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则基桩净反力设计值为,max 221910(2411380.8) 1.4381.164 1.4y i M y F N kN n y +⨯⨯=+=+=⨯∑ ,min 221910(2411380.8) 1.4255.564 1.4y i M y F N kN n y +⨯⨯=-=-=⨯∑!!承台计算简图2.承台厚度及受冲切承载力验算为防止承台产生剪切破坏,承台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初步设计承台厚0.8m ,承台底保护层厚度60mm ,则080060740h mm =-=。
分别对柱边冲切和角桩冲切进行计算,以验算承台厚度的合理性。
a 柱对承台冲切承台受压冲切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式:2()()l ox c oy oy c ox hp t o F b a h a f h βββ⎡⎤≤+++⎣⎦由于 191001910k ,l i F F N N =-=-=∑则冲跨比为 ox 00.350.4730.74ox a h λ===;oy 00.9 1.22 1.00.74oy a h λ===> 取oy λ=1.0。
冲切系数为ox 0.840.841.250.20.873ox βλ===+;oy 0.840.840.70.2 1.2oy βλ===+202()()x c oy oy c ox hp t b a h a f h βββ⎡⎤+++⎣⎦[]21.25(0.40.7)0.7(0.40.35)112700.7535711910l kN F kN =+++⨯⨯⨯=>= 故厚度为0.8m 的承台能够满足柱对承台的冲切要求。
b 角桩冲切验算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式:,1112110()()22x x x y hp t a a N c c f h βββ⎡⎤≤+++⎢⎥⎣⎦由于,max381.1,t N N kN ==从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边缘距离为 120.6C C m ==;10.35x a m =;10.7y a m =.1100.350.470.74x x a h λ===;1100.70.950.74y y a h λ=== 11110.560.560.560.560.84;0.490.20.670.2 1.15x y x y ββλλ======++则 1112110()()22y x x y hp t a a C C f h βββ⎡⎤+++⎢⎥⎣⎦0.70.350.84(0.6)0.49(0.6)112700.7422⎡⎤=+++⨯⨯⨯⎢⎥⎣⎦,max 1106.8(381.1)kN N kN =>=故厚度为0.8m 的承台能够满足角桩对承台的冲切要求C .承台受剪切承载力计算承台剪切破坏发生在与桩边连线所形成的斜截面处,对于Ⅰ-Ⅰ截面,0.70.95(0.2530.74oy oy oa h λ===-介于之间)剪切系数为 1.75 1.75a 0.910.951λ===++ 受剪切承载力高度影响系数计算:由于0hs 800,1h mm β<=故取 Ⅰ-Ⅰ截面剪力为 ,max V 2N 2381.1762.2kN ==⨯=则 30010.78 1.2710 2.00.741446.1138hs t af b h kN V kN β=⨯⨯⨯⨯⨯=>= 故满足抗剪切要求d.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承台计算截面弯矩如下。
对于Ⅰ-Ⅰ截面,取基桩净反力最大值,max381.1N kN =进行计算,则 i y 14502001250 1.25m mm =-==M 2381.11.25952.75x i i N y kN m ==⨯⨯=∑g6210952.751047050.90.9300750x s y M A mm f h ⨯===⨯⨯因此,承台长边方向选用20@120.φ则钢筋根数为n 1800/140116=+=取16φ20@120,实际配筋s A =50242mm ,满足要求。
对于Ⅱ-Ⅱ截面,取基桩净反力平均值,318.3N kN =进行计算。
此时 0h 80080720mm =-=x 5502000.35i m =-=则 3318.30.34324.7y i i M N x kN m ==⨯⨯=∑g6220324.71016700.90.9300720ys y M A mm f h ⨯===⨯⨯因此,承台短边方向选用14@290,n 2900290111φ=+=则钢筋根数,2s A 1692mm =实际配筋,满足要求。
e.承台构造设计混凝土桩顶伸入承台长度为50mm 。
两承台间设置连续梁,梁顶面标高-0.8m ,与承台顶平齐,根据构造要求,梁宽250mm,梁高400mm ,梁内主筋上下共4φ12通长配筋,箍筋采用8@200φ。
承台底做100mm 厚C10素混凝土层,垫层挑出承台边缘100mm.8@200φ.2.2.4桩身结构设计预制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C30,钢筋选用HRB335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