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相关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dna摩尔比计算公式DNA是一种复杂的分子,它提供给人们深刻理解生物结构,从而控制生物的发展与表达的可能性。
同时,DNA被用来计算遗传的相似度,其中DNA摩尔比(Morisb)计算公式是用来衡量DNA序列相似性的一种重要指标。
一、DNA摩尔比公式介绍DNA摩尔比(Morisb)计算公式是用来衡量两个DNA片段之间相似度的一种公式,它通过计算DNA片段的碱基差异来度量它们之间的相似性。
DNA摩尔比计算公式是一个简单的公式,根据碱基的相似性衡量。
这个公式简单的式型如下:M 1- (A + T + C + G) / L其中,M为DNA摩尔比,A、T、C和G分别代表四种碱基,L为DNA片段长度。
二、计算过程DNA摩尔比计算公式通过计算两个DNA序列之间碱基的相似性,来实现所以目的。
可以先将两条DNA片段长度固定,然后计算它们碱基相似度。
首先,要判断序列中碱基的数量,这些碱基包括A、T、C和G。
分别统计每条序列中A、T、C和G的数量,首先统计标签序列的A、T、C和G的数量,然后统计比较序列的A、T、C和G的数量,将两个序列中A、T、C和G的数量都加起来,再除以序列总的长度,就可以得到DNA摩尔比的结果。
三、应用场景DNA摩尔比计算公式可以被用于许多不同的场景,例如:1、在基因鉴定中,DNA摩尔比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鉴定患者的病因。
2、在家系谱系分析中,可以使用DNA摩尔比计算公式来确定家系成员之间的关系。
3、在遗传分析领域,可以使用DNA摩尔比计算公式来识别基因后代之间的关系。
4、在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可以与DNA摩尔比计算公式计算一个特定基因的演化变化。
四、未来的发展通过使用DNA摩尔比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两个DNA片段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期待DNA摩尔比计算公式在研究和实践中将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DNA摩尔比计算公式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两个DNA片段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
精心整理
DNA相关计算规律总结
一、A+G=T+C=50%总或A+C=T+G=50%总
即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量的50%。
二、A+G/T+C=1,A+C/G+T=1
即DNA分子中两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恒等于1
(DNA分子的两条互补链中,两个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能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三、一种碱基在两条链中所占的比例等于在每条单链中所占的比例之和的一半
四、若(A1+T1)/(G1+C1)=b
则(A2+T2)/(G2+C2)=b
(A+T)/(G+C)=b
即DNA分子任意一条链中两个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所占比例与双链DNA中该比例相等
五、若(A1+C1)/(G1+T1)=a
则(A2+C2)/(G2+T2)=1/a
或(A1+G1)/(C1+T1)=a
则(A2+C2)/(G2+T2)=1/a
即DNA分子一条链中两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另一条互补链中该比值的倒数
六.DNA复制的计算规律
(1)DNA分子复制n次后形成的子代DNA的个数为。
后代中含母链的DNA2个,不含母链的DNA2n-2个;含子链的DNA2n个;
含母链总为2条;含子链的数目为。
(3)DNA复制n次后,所需的某种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原来1个DNA中含有这种脱氧核苷酸的个数。
DNA复制第n次,所需的某种脱氧核苷酸的个数?(2n-2n-1)×原来1个DNA中含有这种脱氧核苷酸的个数。
7.中心法则的计算规律
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基因中的碱基数、RNA分子中的碱基数、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之比为6:3:1。
精心整理。
DNA拷贝数的计算方法1 A260 吸光度值= ds DNA 50 ug/ml= ss DNA 33 ug/ml= ss RNA 40 ug/ml核酸浓度=(OD260)×(dilution factor)×(33/40/50)= ng/ul平均分子量(MW)代表克/摩尔,单位道尔顿(dolton),即1dolton=1g/mol1摩尔=6.02×1023平均分子量(MW):dsDNA=(碱基数) x (660 道尔顿/碱基)ssDNA=(碱基数) x (330 道尔顿/碱基)ssRNA=(碱基数) x (340 道尔顿/碱基)拷贝数计算公式:(6.02 x 1023次拷贝数/摩尔) x (浓度g/ml) / (MW g/mol) = copies/ml.(6.02 x 1023次拷贝数/摩尔) x (浓度g/ml) / (DNA长度×660) = copies/ml.(6.02 x 1023次拷贝数/摩尔) x (ng/ul×10-9) / (DNA长度×660) = copies/ul.例:3000 碱基质粒,浓度100 ng/ml ,MW = 3000 bp x 660 dalton/bp = 1.98 x 106 daltons,1 mol = 1.98 x 106g.(6.02 x 10的23次拷贝数/摩尔) x (1x10的-7次克/微升) / (1.98 x 10的6次克/摩尔) = 3 x 1010次copies/ml.梯度配制方法:低浓度使用胎盘DNA 20ng/ul;高浓度使用灭菌水配制,20ng 基因组DNA所包含的拷贝数:6.02×3 x 1023 x20ng/2.91 x109 x660=6289个拷贝数。
一、DNA结构:根据DNA结构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
1.能够配对的两个碱基比值与另外两个能够配对的碱基比值相等,且等于1。
举例:A/T=G/C=12.在DNA双链分子中,凡是不能配对的两个碱基之和占所有碱基总数的50%。
举例:(A+G)/(A+C+G+T)=1/23.在一条链中,能够配对的两个碱基占该单链所有碱基之和的比值为m,则另外一条链中这个比值为m,双链中,这个比值也为m。
举例:一条链中(A+T)/(A+C+G+T)=m,另一条链中(A+T)/(A+C+G+T)=m,双链中(A+T)/(A+C+G+T)=m。
4.在一条链中,不能够配对的两个碱基占该单链所有碱基之和的比值为n,则另外一条链中这个比值为1—n,双链中,这个比值为1/2。
举例:一条链中(A+T)/(A+C+G+T)=n,另一条链中(A+T)/(A+C+G+T)=1—n,双链中(A+T)/(A+C+G+T)=1/2。
5.在一条链中,能够配对的两个碱基之和与另外两个能配对碱基之和的比值为a,则另外一条链中这个比值为a,双链中,这个比值也为a。
举例:如一条链中(A+T)/(C+G)=a,则另一条链中(A+T)/(C+G)=a,双链中(A+T)/(C+G)=a。
6.在一条链中,不能够配对的两个碱基之和与另外两个不能配对碱基之和的比值为b,则另外一条链中这个比值为1/b,双链中,这个比值为1。
举例:如一条链中(A+ C )/(G+T)=b,另一条链中(A+ C)/(G+T)=1/b,双链中(A+ C)/(G+T)=1。
二、DNA的复制:1.经过n次复制:1个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需要某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2n—1)·X (X为1个该DNA分子中含有该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例:1个DNA分子中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00个,占该DNA分子所有核苷酸的20%,该DNA经过5次复制,需要多少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5—1)×300=93002.第n次复制:1个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某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2n—2(n—1)]·X (X为1个该DNA分子中含有该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举例:1个DNA分子中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00个,占该DNA分子所有核苷酸的20%,该DNA第5次复制,需要多少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5—24)×300=4800一、求配对的碱基名称1.在DNA分子中,能与腺嘌呤互补配对含氮碱基是()A.腺嘌呤或胞嘧啶 B.胸腺嘧啶 C.胞嘧啶 D.鸟嘌呤2.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这时下述哪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A.鸟嘌呤与胸腺嘧啶 B.鸟嘌呤与尿嘧啶C.鸟嘌呤与胞嘧啶 D.腺嘌呤与尿嘧啶3.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的部位应该是()A.腺嘌呤与鸟嘌呤之间的氢键 B.腺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的氢键C.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的氢键 D.脱氧核糖与含氮碱基之间的化学键4.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的子链是()A.—T—A—G— B.—U—A—G— C.—T—A—C— D.—T—U—G—5.DNA分子的一条母链上的部分碱基排列顺序已知为ACGT,那么以另一条母链为模板,经复制后子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应是()A.TGCA B.ACGT C.UGCA D.ACGU二、求DNA分子中碱基和其它的数量1.在一个DNA分子中共有碱基200个,其中一条链含胞嘧啶为20个,其互补链共有胞嘧啶26个,问这个DNA分子中含T多少()A.54个 B.92个 C.108个 D.46个2.在某个DNA分子的片段中,测得A占碱基总数的21%,那么C占碱基总数的百分比为()A.21% B.29% C.79% D.无法计算3.某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有240个,占全部碱基的30%,则该片段中腺嘌呤有()A.240个 B.48个 C.800个 D.160个4.DNA分子中的某一区段上有300个脱氧核糖和60个胞嘧啶,那么该区段胸腺嘧啶的数量是() A.90 B.120 C.180 D.2405.已知某DNA分子中共有个x个脱氧核苷酸,A+T/G+C=n,则该DNA中有腺嘌呤()A.nx/(2n+2)个 B.nx/(n+1)个 C.(x+1)/n个 D.(x﹣1)/n个6.从分析某DNA分子的成份得知,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0%,其数目为400个。
必修二生物计算公式DNA碱基、遗传规律等等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A1=T2,T1=A2;A=T=A1+A2=T1+T2,C=G=C1+C2=G1+G2。
A+C=G+T=A+G=C+T=1/2(A+G+C+T);(A+G)%=(C+T)%=(A+C)%=(G+T)%=50%;(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②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A+T)%+(C+G)%=1;(C+G)%=1―(A+T)%=2C%=2G%=1―2A%=1―2T%;(A1+T1)%=1―(C1+G1)%;(A2+T2)%=1―(C2+G2)%。
③DNA单链之间碱基数目关系:A1+T1+C1+G1=T2+A2+G2+C2=1/2(A+G+C+T);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④DNA单、双链配对碱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异性):若(A1+T1)/(C1+G1)=M,则(A2+T2)/(C2+G2)=M,(A+T)/(C+G)=M⑤DNA单、双链非配对碱基之和比:若(A1+G1)/(C1+T1)=N,则(A2+G2)/(C2+T2)=1/N;(A+G)/(C+T)=1;若(A1+C1)/(G1+T1)=N,则(A2+C2)/(G2+T2)=1/N;(A+C)/(G+T)=1。
⑥两条单链、双链间碱基含量的关系:2A%=2T%=(A+T)%=(A1+T1)%=(A2+T2)%=(A3+U3)%=T1%+T2%=A1%+A2%;2C%=2G%=(G+C)%=(C1+G1)%=(C2+G2)%=(C3+G3)%=C1%+C2%=G1%+G2%。
2.有关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与DNA、染色单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计算:①DNA贮存遗传信息种类:4n种(n为DNA的n对碱基对)。
16-18讲遗传的分子基础补充资料(相关计算汇总及密码子)11.23一、DNA结构、复制及基因表达的相关计算1、关于DNA分子中碱基的计算基本原理:双链DNA分子中,A=T,G=C,A+T+G+C=1(100%)基本关系:①嘌呤数=嘧啶数=碱基总数的;②互补的两个碱基之和在单、双链中所占的比例;③一条链中的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另一条链中的这一比值互为。
应用1: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其中一条链上(A+C)/(G+T)=0.4,那么它的另一条链和整个DNA分子中(A+C)/(G+T)的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__。
应用2:某噬菌体的DNA为单链,碱基比例是A:T:C:G=1:2:3:4,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形成杂合双链DNA分子,则杂合双链DNA分子上A:T:C:G=______________ 2、关于DNA复制的计算基本原理:半保留复制,即1个亲代DNA分子复制后,复制合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中,各有一条链来亲代DNA的母链,一条是新合成的子链。
如1个DNA被15N标记,然后在14N的培养液中复制n次,请在右侧空白处画出复制两次的模式图,并完成下列填空:①复制n次,子代DNA分子总数为,总DNA链数为,其中含有15N的DNA有___个,含15N的DNA单链有____条,含14N的DNA有____个,只含15N的DNA有____个,只含14N的DNA有______个。
②若该DNA分子中某碱基有m个,则复制n次,共需要游离的该碱基___________个,第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该碱基_______个。
应用:某DNA分子含A腺嘌呤200个,该DNA复制数次后,消耗了培养液中30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____次。
3、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中相关数量计算)基本原理:基因中碱基数与mRNA中碱基数的关系:转录时,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作为模板进行转录,转录成的RNA一般为单链,因此基因是双链,RNA是单链,则基因的碱基数是RNA碱基数的两倍,只知整个基因中四种碱基的数量,不能推出RNA中各种碱基数量;mRNA中碱基数与合成蛋白质或多肽中的氨基酸数的关系:翻译过程中,信使RNA中每3个碱基(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信使RNA碱基总数至少(含有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是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3倍。
习题课3 DNA相关计算(二)班级:姓名:小组号:一、复制的DNA数量1.DNA分子数:(复制n次)(1)总DNA分子数:(2)含有初代母链的DNA分子数:,占比:(3)含有新链的DNA分子数:,占比:(4)只.含有初代母链的DNA分子数:,占比:(5)只.含有新链的DNA分子数:,占比:2.单链数:(复制n次)(1)总单链数:(2)初代母链数:,占比:(3)新链数:,占比:总结1:先算数量..,初代母链永远是条,含初代母链的DNA分子永..再算占比远是个。
应用:完成配套练习Part 1二、原料消耗计算1.若计算某个碱基的消耗量,则先用上节课规律先计算单个DNA分子中的碱基数为N,再计算消耗量。
2.(1)复制..n.次.消耗的碱基数复制n次后,总计有个DNA分子,减去初代DNA分子,则需要增加个DNA分子,因此,需要消耗碱基个。
(2)复制第...n.次.消耗的碱基数复制第n次,即从第(n-1)次的个DNA分子,复制为第n次的个DNA分子,需要增加个DNA分子,因此,需要消耗碱基个。
总结2:先算单个DNA分子消耗的碱基数,再算复制增加的DNA分子数,最后两DNA 用“15N-15N”、“15N-14N”或“14N-14N”表示 数 。
应用:完成配套练习Part 2三、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的DNA 复制【火箭】1. 若细胞内全部核DNA/染色体(2n )均被15N 标记,再放入只含14N 的培养液中培养,进行分裂(1)有丝分裂①第一次: 间期复制后DNA 数由2n 变为 ,每条上的DNA 为 ; 后期发生 分离,染色体变为 条,每条上的DNA 为 ;随后细胞分裂,每个子细胞均有 条染色体,每条上DNA 为 。
②第二次:间期复制后DNA 数由2n 变为 ,每条上的DNA 为 ; 后期发生 分离,染色体变为 条,每条上的DNA 可能为 ;比例?随后细胞分裂,每个子细胞均有 条染色体,每条上DNA 可能为 ,数量范围?(2)减数分裂①第一次:间期复制后DNA 数由2n 变为 ,每条上的DNA 为 ; 减Ⅰ后期发生 分离,随后细胞分裂,每个子细胞均有 条染色体,每条上DNA 为 ; 减Ⅱ后期发生 分离,染色体变为 条,每条上的DNA 为 ;随后细胞分裂,每个子细胞均有 条染色体,每条上DNA 为 。
DNA的复制计算:
1、具有A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含有m个腺嘌呤,该片段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核苷酸
2、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
3、某DNA分子有2000个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一条单链上碱基A∶G∶T∶C=1∶2∶3∶4,若该分子复制一次,则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4、某一DNA分子(设为第一代)含有8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腺嘌呤600个。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数次后,总共消耗了周围环境中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6200个,那么,该DNA分子已经复制到了第
代
5、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子代DNA中:
⑴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是
⑵仅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是
⑶既含有15N又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是
⑷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是
⑸仅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是
⑹含有15N的DNA分子与含有14N的DNA分子之比是
⑺含有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为是
⑻含有14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为是
6、以放射性元素32P标记噬菌体的DNA,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让这种噬菌体去侵染普通的大肠杆菌(含31P、32S),经过复制到第四代时,问:
①子代产生个噬菌体?
②子代噬菌体的DNA中P元素的含量情况是始终只有个子代DNA的一条链中含有32P,
其余的都只含有31P
③复制n 次后,子代DNA中含有亲本DNA链的占。
习题课2 DNA相关计算(一)班级:姓名:小组号:一、碱基计算1.双链DNA分子,含有M个碱基对(1)所有的一切推论均来自于最基础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2)推论相加原则:非互补碱基相加之和,数量为M,占比为50%,即= = = =M= = = =50%总结1:碱基数量:互补相等,不互补凑一半应用:完成配套练习Part 12.双链DNA,含M个碱基对,两条单链之间的碱基数关系(1)所有的一切推论均来自于最基础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两条链的碱基分别用A1、T1、G1、C1;A2、T2、G2、C2等表示)= ;= ;= ;= (2)推论①互补碱基对占比已知:A1+T1M=n,求:A2+T2M、A+T2M∵A2=(),T2=();∴A2+T2M=M=();∴A1+T1=A2+T2=()M∴两个互补链合并后,A+T2M=2M=()M2M=()同理也可得:G1+C1M=M=2M=()总结2:互补碱基对占比在任一单链或双链,都。
进一步推论:A1+T1G1+C1=k,则A2+T2G2+C2=(),A+TG+C=()②非互补碱基之和占比已知:A 1+G 1M =n ,求:A 2+G 2M 、A +G2M∵A 2=( ),G 2=( ); ∴A 2+G 2M = M =( );即:A 2+G 2M +A 1+G 1M=( ) 而不管什么时候,A +G2M=( ) 同理可得:T 2+C 2M +T 1+C 1M =( ),T +C2M=( ); A 2+C 2M +A 1+C 1M =( ),A +C 2M =( );T 2+G 2M +T 1+G 1M =( ),T +G 2M =( );总结3: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在两条单链中的占比 ,在双链占 。
进一步推论:A 1+G 1T 1+C 1=k ,则A 2+G 2T 2+C 2=( ),A +GT +C=( )③终极公式:单链占比与双链占比 由总结2、3可知A +T 2M =(A 1+T 1M +A 2+T 2M )÷( );A +G2M=(A 1+G 1M +A 2+G 2M)÷( ) 由此猜,测终极公式:X2M =(X 1M +X 2M)÷( );此处的X 可代表任意碱基或其加减组合。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DNA碱基遗传规律等计算公式1、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A1=T2,T1=A2;A=T=A1+A2=T1+T2,C=G =C1+C2=G1+G2。
A+C=G+T=A+G=C+T=1/2(A +G+C+T);(A+G)%=(C+T)%=(A+C)%=(G +T)%=50%;(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②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A+T)%+(C+G)%=1;(C+G)%=1―(A+T)%=2C%=2G%=1―2A%=1―2T%;(A1+T1)%=1―(C1+G1)%;(A2+T2)%=1―(C2+G2)%。
③DNA单链之间碱基数目关系:A1+T1+C1+G1=T2+A2+G2+C2=1/2(A+G+C+T);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④DNA单、双链配对碱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异性):若(A1+T1)/(C1+G1)=M,则(A2+T2)/(C2+G2)=M,(A+T)/(C+G)=M⑤DNA单、双链非配对碱基之和比:若(A1+G1)/(C1+T1)=N,则(A2+G2)/(C2+T2)=1/N;(A+G)/(C+T)=1;若(A1+C1)/(G1+T1)=N,则(A2+C2)/(G2+T2)=1/N;(A+C)/(G+T)=1。
⑥两条单链、双链间碱基含量的关系:2A%=2T%=(A+T)%=(A1+T1)%=(A2+T2)%=(A3+U3)%=T1%+T2%=A1%+A2%;2C%=2G%=(G+C)%=(C1+G1)%=(C2+G2)%=(C3+G3)%=C1%+C2%=G1%+G2%。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有关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与DNA、染色单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计算:①DNA贮存遗传信息种类:4n种(n为DNA的n对碱基对)。
碱基计算的一般规律
1、规律一:在双链DNA分子
①两个互补的碱
②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各占全部碱基的50%
③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为1,且占全部碱基的50%:
2、规律二:在双链DNA分子中
①1条单链A+G/T+C的比值与另1条互补链A+G/T+C的比值互为倒数
即
整个DNA分子中
② 1条单链A+T/G+C的比值与另1条互补链A+T/G+C的比
值相等,也与整个DNA分子的A+T/G+C的比值相等
即
3、规律三:在双链DNA分子中
互补碱基(A+T或G+C)之和的比等于任意1条单链中该互补碱基之和的比
即:
●知识的巩固
1、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碱基中,A的分子数占18%,那么G的分子数占多少?
求:G = 32%
2、若一个双链DNA分子G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数的27%,并测得DNA分
子一条链上的A占这条链碱基的18%,则另一条链上的A的比例是多少?
求:另一条链上的A =28%
3、已知DNA的a链中A+G/T+C=0.4 求:b链上A+G/T+C=?
整个DNA中A+G/T+C=?
解:根据规律二:
a链中A+G/T+C=0.4
b链上A+G/T+C=2.5
整个DNA中A+G/T+C=1
5、若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和C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4%,在其中的一条
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22%和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比值是多少?
求:A 2=34% C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