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171.71 KB
- 文档页数:2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利奈唑胺是一种新型抗结核药物,其作用机制与异烟肼和乙胺丁醇相似,可抑制酸水解的合成,从而达到杀灭结核菌的效果。
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就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临床疗效
一项研究对8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行了利奈唑胺的治疗,结果显示,利奈唑胺和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后,73例患者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治愈率达到90.8%。
另外,利奈唑胺也可以作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二线药物来使用。
一项研究利用利奈唑胺作为二线药物治疗1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结果显示,利奈唑胺的治疗有效性仅次于卡那霉素,而且利奈唑胺的严重不良反应比卡那霉素少。
安全性
利奈唑胺的安全性是利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重要考量因素。
根据多项研究数据,利奈唑胺的安全性是比较好的。
不利反应也相对较少,大多数患者能够轻易地耐受利奈唑胺的治疗。
目前已经有许多临床试验对利奈唑胺的严重不良反应(SADR)进行了研究。
这些试验表明,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疹、胃肠道症状、肝功能异常和神经系统反应等。
然而,这些不良反应多数是轻微的,只有极少数患者需要停止治疗。
研究还表明,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使用利奈唑胺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和严重性。
总结。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3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
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痰抗酸染色涂片阴转时间。
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及痰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阴性情况。
结果 30例患者中,其中20例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5例患者治疗后复查胸CT肺部病灶有吸收好转,空洞缩小;12例患者空洞闭合。
30例痰涂片阳性患者中有20例患者痰抗酸染色涂片阴转,阴转时间为30~210 d。
20例患者痰培养阴转,阴转时间为31~202 d。
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肝功损害, 1例末梢神经炎, 1例视力下降,停药后症状均改善。
观察组症状改善15例、病灶吸收11例、空洞闭合10例、抗酸染色涂片阴性15例、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15例、痰定量PCR阴性15例均多于对照组的5、5、2、5、5、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疗效确实可靠,对改善患者结核病灶和症状体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应用价值高,切实可行,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利奈唑胺;耐药结核病;疗效;安全性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nezolid in the treatment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1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inezoli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 adverse reactions and sputum acid fast staining smear negative turn time were observed. Symptomsimprovement, focus absorption, cavity closure, acid fast stainingsmear negative, sputu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negative and sputum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negativ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mong the 30 patients, 20 patients' symptoms were improved to varying degrees; 15 patients were reexamined by chest CT after treatment, lung lesions were absorbed and improved, and cavities were reduced; 12 patients' cavities were closed. Amongthe 30 cases of sputum smear positive, 20 cases of sputum acid fast staining smear negative turn, the negative turn time was 30 ~ 210 days. The sputum culture of 20 patients turned negative, and the time was31-202 days. During the treatment, 1 case of liver function damage, 1 case of peripheral neuritis, 1 case of visual loss, symptoms were improved after drug withdrawa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ymptoms improved in 15 cases, focus absorption in 11 cases, cavity closure in10 cases, acid fast staining smear negative in 15 cases, sputu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15 cases, sputum quantitative PCRnegative 15 cases, were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5,5,2,5,5,6 cas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linezolid in the treatment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is reliabl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tuberculosis focus and symptoms and signs of patients. It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practical feasibility and popularization value.[Key words] linezolid;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efficacy;safety近几年来,广泛耐药结核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高度关注的流行疾病,但是目前尚未发现有效药物对该病进行根除性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给广大结核病防治人员造成严重的困扰[1]。
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摘要】目的:分析行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广泛耐药结核病病人42例,按数字表法照组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应用利奈唑胺疗法)(对照组,21例,应用常规疗法)。
将比较两组广泛耐药结核病病人的病症情况。
结果:使用了利奈唑胺方案的观察组和使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比较,在痰定量 PCR 阴性状况、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情况、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空洞闭合、病灶吸收、症状改善上,观察组其概率均比对照组的要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利奈唑胺应用在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当中,有着较高的医用价值,能有效对结核病灶与症状体征进行治疗,十分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广泛耐药结核病;利奈唑胺在当下的世界里,广泛耐药结核是拥有着较高关注度的一类流行性病症,并且至今还未发明出能彻底根治该疾病的药物,因此对于普遍的结核病防治人员来说,广泛耐药结核病是一类治疗难度较高的病症。
目前已发现利奈唑胺为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可以充分地抑制大部分的万古霉素革兰阳性菌引发的感染情况[1]。
为了能够了解更多关于利奈唑胺的信息,本文将立足于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随机选择2017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42例广泛耐药结核病作为研究的样本。
42例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
观察组年龄27~67岁,平均(47.5±19.8)岁,男性11例,女性10例;对照组年龄25~66岁,平均(46.5±20.2)岁,男9例,女性12例。
两组病人的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病人均经过肺癌EGFR检测[2]结合其他确诊标准确诊为广泛耐药结核病;病人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了相关文件;医院伦理会知情且批准研究。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参考。
方法:选择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耐药肺结核病的患者,患者的年龄在34岁到78岁之间,收治治疗的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将入组的80名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均分为40例接受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的对照组以及40名接受常规化疗方案联合利奈唑胺治疗的实验组,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来评估用药的安全性。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常规化化疗方案联合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具有较好的效果,且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使用推广。
【关键词】利奈唑胺;耐药肺结核;疗效;安全性结核病是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分为肺结核、淋巴结核、骨骼结核等,其他像肾脏等部位都可能感染结核。
结核病是发病率较高、传染性较强的疾病,目前以肺结核为主,当病人有结核病时,会考虑皮肤、骨骼等其他部位的结核,但常规的都会进行肺部影像学等检查。
多数病人往往是肺结核播散到其他部位,引起的继发性结核【1-2】。
部分结核病患者可存在感染症状,如高热、头痛等,需对症治疗,目前临床治疗结核病主要采用化学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等,按照长期、联合、全程、规律的原则用药。
耐药结核病按照耐药程度的不同,依次分为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广泛耐药四种,耐药肺结核病情反复,治疗难度较大,有研究认为利奈唑胺治疗耐药肺结核病有较积极的治疗意义【3】。
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研究,纳入80名研究资料进行研究为证实以上观点,现将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耐药结核病的患者,患者的年龄在34岁到78岁之间,收治治疗的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将入组的80名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均分为40例接受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的对照组以及40名接受常规化疗方案联合利奈唑胺治疗的实验组。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谢涵1,赵婷1,黄永茂1,孙长峰2(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四川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与免疫实验室,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对照组采用标准化四联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率、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率、症状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和咳痰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快速缓解症状,用药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耐药结核病;利奈唑胺;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多表现为肺部结核感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甚至会累及多个脏器,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
耐药结核病是指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机体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2]。
目前,常规化疗是临床治疗耐药结核病的常用手段,可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但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肝肾功能损伤等明显不良反应,加之机体对抗结核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临床疗效整体欠佳[3~4]。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6~68岁,平均(48.52±4.67)岁;病程1~3年,平均(1.56±0.45)年。
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5~69岁,平均(49.12±4.71)岁;病程1~4年,平均(1.97±4.61)年。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引言:结核病是一种由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世界上每年约有1000万人感染结核杆菌,并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近年来,耐药结核病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传统治疗方法对耐药结核病的疗效不佳,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旨在评估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0年至2020年间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相关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研究,共纳入10个RCT研究和5个回顾性研究。
提取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治疗方案、疗效评价指标和安全性评价指标。
采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15个研究,包括64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
治疗方案中,利奈唑胺的剂量为每日1000mg,治疗周期为6个月。
治疗结束后的痰检阴性率为87.5%,治愈率为80%,复发率为10%,死亡率为5%。
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
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稳定可靠。
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较好,治疗结束后的痰检阴性率和治愈率分别达到87.5%和80%。
利奈唑胺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较轻微,发生率为10%。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利奈唑胺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存在的限制包括研究数量较少、研究设计的异质性等。
结论:利奈唑胺是一种治疗耐药结核病的有效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验证这一结论,并探讨利奈唑胺在不同人群中的最佳使用方法。
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盲选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
对照组给予采用常规化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奈唑胺片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估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空洞闭合、PCR 阴性、痰结核杆菌阴性、抗酸染色涂片阴性以及症状改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患者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利奈唑胺;广泛耐药结核病;应用效果广泛耐药结核病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结核杆菌后对异烟肼、利福平及其他一种针剂抗结核治疗药物出现耐药性反应。
该病是一种最为严重的耐药结核病,目前临床治疗尚无特效药,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疾病预后一般极差,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
目前有临床研究显示,利奈唑胺具有良好的抗结核杆菌效果,在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中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2]。
本文就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盲选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
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18~70岁,平均(42.35±12.54)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1例,糖尿病10例,咯血14例;感染部位:右肺12例,左肺11例,双肺12例。
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19~71岁,平均(43.21±12.2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0例,糖尿病13例,咯血12例;感染部位:右肺11例,左肺10例,双肺14例。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以利奈唑胺为主的化疗方案对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07-01T11:24:58.3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4期作者:张明爽[导读] 目的:探究以利奈唑胺为主的化疗方案对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效果。
张明爽哈尔滨市胸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要] 目的:探究以利奈唑胺为主的化疗方案对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2019年07月~2020年07月研究期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数组排列分组,各组均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利奈唑胺为主的化疗方案,探究两组患者病症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结果:对本院接受治疗的耐药结核病患者实施以利奈唑胺为主的化疗方案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改善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在对耐药结核病患者实施以利奈唑胺为主的化疗方案后,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利奈唑胺;化疗方案;耐药结核病;临床效果本文节选在2019年07月~2020年07月研究期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以利奈唑胺为主的化疗方案对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在2019年07月~2020年07月研究期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数组排列分组,各组均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利奈唑胺为主的化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男患者20例、女患者19例,年龄31岁~68岁,平均年龄(49.50±0.23)岁;实验组患者,男患者17例、女患者22例,年龄33岁~68岁,平均年龄(50.50±0.22)岁。
组间资料对比后,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耐药结核病判定标准。
(2)患者均签署《研究内容均知情书》。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在药理特点部分,我们将介绍利奈唑胺的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在临床疗效分析部分,将评估利奈唑胺在耐药结核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评价将关注利奈唑胺的常见不良反应和安全性;在耐药结核病的治疗策略部分,我们将探讨利奈唑胺在整体治疗方案中的地位;最后在我们将讨论利奈唑胺在治疗耐药结核病中的潜在作用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利奈唑胺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参考信息,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利奈唑胺、耐药结核病、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策略、药理特点、地位、潜在作用、研究方向、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耐药结核病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治疗难度较大,传统抗结核药物的疗效逐渐减弱。
耐药结核病患者通常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并可能面临治疗失败和复发的风险。
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利奈唑胺是一种新型抗结核药物,具有独特的药理特点,对耐药结核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近年来,利奈唑胺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临床研究也表明其在治疗耐药结核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尚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因此有必要对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对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地位和潜在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药理特点、临床疗效分析、安全性评价等方面深入探讨该药物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地位。
通过对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同时为优化耐药结核病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促进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利奈唑胺治疗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戴建义;苏菲菲;黄墨荷;杨守峰【摘要】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情况、影像学改变情况以及痰菌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控,可以用于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4(017)003【总页数】3页(P375-377)【关键词】利奈唑胺;结核病;临床疗效;安全性【作者】戴建义;苏菲菲;黄墨荷;杨守峰【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温州,325000;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温州,325000;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温州,325000;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温州,325000【正文语种】中文结核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据WHO调查发现,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结核病,每年新增患者高达1000万[1]。
我国是结核病的高发国家,结核病患者居世界第二位,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患者高达13万[2],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
近年来,耐药结核病的产生和发展引起学者的极大关注,但是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临床疗效较差,且死亡发生速度快,其危害性居各类传染疾病首位。
利奈唑胺(Lzd)是恶唑烷酮类抗生素,研究显示,该药具有较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且对耐药菌株也显示出显著的抗菌活性。
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4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采用Lzd进行治疗,观察Lzd对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亟待有效治疗手段。
然而,耐药结核病的出现给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利奈唑胺是一种新型抗结核药,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耐药结核病患者共计80例,其中44例采用利奈唑胺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36例采用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
观察其临床变化、痰菌转阴率、不良反应以及治疗结束后的复发情况。
结果:利奈唑胺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痰菌转阴率上,利奈唑胺治疗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
不良反应方面,利奈唑胺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等较多,但均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在治疗结束后的1年内,利奈唑胺治疗组的复发率略低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利奈唑胺是治疗耐药结核病的有效药物之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其痰菌转阴率高于常规治疗药物,对于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不良反应方面,利奈唑胺治疗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但大多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东方医院总院药学部安徽省淮南市 232001摘要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2020年09月-2021年0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耐药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化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利奈唑胺,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针对耐药结核病患者联合使用利奈唑胺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利奈唑胺;耐药结核病;疗效;不良反应结核病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经过长时间的防治,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已有明显降低,但近些年,结核病又有逐渐流行的迹象[1]。
此外,近些年耐药结核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常规化疗方案下多数患者的治愈率不佳,且部分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利奈唑胺是新型抗菌药,属于恶唑烷酮类药物,对多种类型的革兰阳性菌效果较好,多应用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方面。
有研究发现,利奈唑胺对分枝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特别是耐药菌属方面[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09月-2021年0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耐药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3例,男性23例,女性20例;病程5-13年,平均病程(5.89±2.04)年;年龄29-57岁,平均年龄(40.34±8.96)岁;对照组患者43例,男性22例,女性21例;病程5-14年,平均病程(6.34±2.26)年;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41.62±9.06)岁。
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符合广泛耐药菌结核病确诊标准,且胸部CT确诊为肺结核,痰培养显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
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艾滋病或者恶性肿瘤;(2)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脏肾脏衰竭;(3)患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是一篇关于利奈唑胺在治疗耐药结核病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分析。
本文通过对多篇相关临床研究的综合分析,总结了利奈唑胺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利奈唑胺是一种新型抗结核病药物,是取代了对治疗耐药结核病常用的乙胺丁醇的药物。
研究表明,利奈唑胺在治疗耐药结核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实验结果显示,利奈唑胺在耐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的治愈率高达80%以上,远高于传统治疗方法。
利奈唑胺还能减少结核菌的耐药性发展,对预防耐药结核病的发生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安全性方面,利奈唑胺也表现出良好的可耐受性。
研究结果显示,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且多为自限性反应,不需要特殊治疗,且不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利奈唑胺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临床特点。
利奈唑胺可以与其他抗结核病药物进行联合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减少其他抗结核病药物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药物负担。
利奈唑胺还可以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进行,在患者的治疗方便性和依从性方面具有优势。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利奈唑胺在治疗耐药结核病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鉴于利奈唑胺的独特优势和相对较少的不良反应,可以作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由于目前相关研究仍有局限性,仍需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更长期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利奈唑胺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一步明确其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地位和应用范围。
利奈唑胺治疗广泛护理耐药肺结核疗效分析孙士琳发布时间:2023-06-06T07:16:49.6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3年6月6期作者:孙士琳[导读] 摘要: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广泛护理耐药肺结核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疗广泛护理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使用常规化疗)和观察组(32例,使用利奈唑胺治疗)。
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痰菌阴转情况、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广泛护理耐药肺结核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可有效加速其痰菌转阴,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广泛护理耐药肺结核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疗广泛护理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使用常规化疗)和观察组(32例,使用利奈唑胺治疗)。
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痰菌阴转情况、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广泛护理耐药肺结核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可有效加速其痰菌转阴,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广泛护理耐药肺结核;利奈唑胺广泛耐药肺结核耐多药结核描述至少对两种主要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具耐药性的结核杆菌菌株。
广泛耐药结核(也称为极端耐药肺结核)是也对6类二线药物中的至少3类以上具耐药性的耐多药结核。
本病传染期比较长,对健康人群的威胁较严重。
因此,需对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方法。
本文研究了利奈唑胺治疗广泛护理耐药肺结核疗效,具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取我院于2022.02-2023.02月我院收治的64例疗广泛护理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42.34±3.52岁)和观察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2.42±3.4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