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全国卷I(陕西、河南等省)的作文题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3
2007高考河南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的作者?()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2. 下列哪个选项是“初唐四杰”之一?()A. 王之涣B. 杜甫C. 白居易D. 王勃3. 下列哪个选项是《诗经》中的“风”之一?()A. 周南B. 召南C. 魏风D. 齐风4. 下列哪个选项是“建安七子”之一?()A. 曹植B. 曹操C. 王粲D. 阮籍5. 下列哪个选项是“永嘉四灵”之一?()A. 谢灵运B. 谢朓C. 谢安D. 谢道韫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所著。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卷作文题“出事了吧”评点有人认为今年全国卷I作文题理解角度多,比较适合大众,考生普遍有话可说,但我认为今年全国卷I作文题内中暗含一个难点,那就是含蓄性(或模糊性)。
这很可能就是一马平川的路上埋设的地雷,谁不小心谁就会弄成个断腿缺胳膊什么的。
让我们看看全国卷I作文题“摔了一跤”的漫画内容:一个小孩跌倒了(旁边有一块西瓜皮),周围有三个大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学校和家庭)围看着这一小孩。
这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吧!”漫画中的人物关系很明确,作者的态度是褒是贬也清楚。
可以从两大角度看这幅漫画:一是从成人世界(社会、学校、家庭)这方面思考,二是从孩子角度思考。
首先,成人世界(社会、学校、家庭)方面可以就以下角度思考:第一,孩子不就是“摔了一跤”吗,成人世界(社会、学校、家庭)竟一齐高喊:“出事了”。
他们对孩子摔的这一跤未免反映过度,小题大做了吧!要知道,不允许孩子犯小错、走弯路是不现实的,“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过度的呵护、关爱造就不了承受重力的栋梁之才。
第二,在孩子摔了跤之后,社会各界众口一词地表态,反映及时。
大家在口头上冠冕堂皇,埋怨之言盈耳,责备之声日甚,似乎有先见之明。
但有谁在孩子摔跤之前提出规劝,拿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呢,又有谁在看到孩子摔倒之后积极主动地伸出热情的双手拉他一把呢,那怕是好言安慰也行。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大家多说空话、套话,说的多,做的少——这是第二大角度。
其次,从孩子角度:孩子“摔了一跤”,“出事了”——确实是出了点“事”,那么对孩子来说应该怎么面对呢?心态很重要,走了弯路,一时不小心犯了错不要紧,要认真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和指责,从什么地方摔倒就从什么地方爬起来,拍掉身上的泥土,卸下包袱,轻装上路,奋勇前行。
以上是这幅看图作文的三大写作角度,只要考生有良好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都可以弄清。
然而现在却有一个干扰了考生思考的地方,就是漫画中众人说的一句话——“出事了吧”。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干净后,再选取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淤积绿茵场娇健独占鳌头B.联结抠字眼引申拾人牙惠C.融资殊不知传诵委曲求全D.繁衍冠名权坚韧磬竹难书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衢,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2007年高考作文河南(共10篇) 篇一:2007年高考全国卷I(陕西、河南等省)的作文题 2007年高考全国卷I(陕西、河南等省)的作文题阅读下面的画图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题材料:一、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为一贫困企业捐款300万,但当他生病后,该厂员工竟无一人探望,其中一名受助者还说:“这让丛飞很没面子”,丛飞很伤心,但他说:“我现在已经无需钱来治疗了。
”二、华南农大学生小李通过卖废品捐款给一所希望小学,但不久他被查出来患白血病,该校师生纷纷捐款,其中一位四年级女孩捐了十元,当被问到为什么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捐出来的时候,这位小女孩说,我们要记得李姐姐说的话:“要学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帮助别人。
根据以上材料自命题作文,体裁不限。
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
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
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
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字数800以上。
天津省高考作文题有句话常挂在嘴边2007年江苏地区高考作文题人人头顶一方天。
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
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望。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007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
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汇编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画图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图题:“摔了一跤”,场景: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站着三个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吧”。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
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
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
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
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
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都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
”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北京:阅读所给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800字。
上海: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天津:请以“有句话常挂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2007年高考全国卷及部分省市卷作文题作者: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06期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北京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 、“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上海卷作文: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70分)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天津卷请以“有句话常挂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800字。
江苏卷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望。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湖南卷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注意】①注意题目中的“地”字。
②不得抄袭。
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
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中国年度作文特辑:2007全国卷Ⅰ(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广西)【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诠释】这是一道漫画作文,从本质上讲还属于材料作文的范畴。
题目关注的是当前社会各方面议论纷纷的教育问题,属于热点话题,出发点较好。
用漫画的形式出题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去年出现的新材料作文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按照以往规律,成功的题型一般会延续一到两年,所以考前准备新材料作文的较多,漫画作文不是老师和学生准备的重点。
这道题的出现也说明了命题人出题也想出其不意,尽量避免押题现象,这个目的达到了。
漫画作文并不多见,属于点缀性质的作文题目。
其特点是由一幅或多幅图画作为主体,辅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加以提示,要求在准确理解图画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一般来说,此类作文的选图大多蕴含一定的哲学道理或者暗示了生活的某种现象,所以写作时应更侧重于理性思辨的考察。
这种文题适合思维活跃的考生和有一定图画欣赏基础的考生,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这也正是这种文题很少出现的缘故。
这种作文在全国卷中已经有10多年没有出现过了,早在两三年前,有些老师就在预测它的出现了,千呼万唤中出来之后,果然杀伤力惊人,偏离题意者遍地皆是。
看来命题人还是高估了考生的欣赏能力。
也许是命题人真的担心考生跑题太多,所以在提要求时降低了标准——“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虽说如此,一幅漫画毕竟是有主题的,不可能随意写都正确。
这幅画的核心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意在告诉人们,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摔跤(可理解为遇到难题、受到挫折等)很正常,作为家长、学校、社会要理性看待,不要过于关注,也不要因此而溺爱孩子,否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在实际写作中,许多考生并没有准确理解漫画的含义,写作主题五花八门,诸如环境保护、和谐、公德等话题纷纷出现。
绝密★启用前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A.城市人口数较少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读图2,回答3~5题。
3.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 .T B .Q C .R D .S 4.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A .TB .QC .RD .S5.在图3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下,与P 地相符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
弧线a 为纬线,Q 、P 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 为晨昏线,M 点为b 线的纬度最高点。
回答6~8题。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 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 .5时 B .15时 C .9时 D .19时 7.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 点的纬度数可能为A .55°NB .65°NC .75°ND .85°N8.若Q 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
这个季节A .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B .长江下游枫叶正红C .长城沿线桃红柳绿D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
2007年全国卷I作文题及评析(一)2007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Ⅰ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评析2007年全国卷Ⅰ的作文命题,与2006年全国卷Ⅰ一样,采取的是新材料作文的命制思路。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它“把话题作文中的‘话题’与‘材料’的功用都集中到‘材料’身上。
‘材料’与‘题目’相比,‘材料’更贴近生活的原型,让审题不是从‘题目’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从而使试题更具开放性,更能启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考生的作文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就符合题意,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外就偏离题意”。
高考作文命题的原则之一是稳中有变。
今年全国卷Ⅰ试题之“变”,主要在于材料:由2006年卷Ⅰ的传媒材料、卷Ⅱ的寓言故事材料,变为图画材料。
应该说,图画材料是高考作文久违的形式。
图画材料作文,首先要解决的是读懂图画的寓意。
面对上面这幅漫画,画面中的所有信息都应认真审视。
需要注意的是,漫画展示的都是定格了的瞬间的情景;优秀的漫画作品,总是具有丰富的包孕性的。
看到题目中的漫画,我们自然会产生联想:在孩子摔跤之前,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什么态度呢?根据“出事了吧”一语,可推断三者都反对孩子“独立行走”,都对孩子灌输过“容易出事”的思想;只有如此,才会有“出事了吧”这一问。
由此可见,漫画旨意并不是什么“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家庭、学校、社会不能互相推卸责任,不能冷嘲热讽”之类;而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积极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让他们大胆地迎接人生风雨的考验。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题关注年轻一代的成长环境,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考生生活实际。
因为可“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考生可说的话题非常广泛,可选的角度也很多样。
2007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Ⅰ作文试题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评析2007年全国卷Ⅰ的作文命题,与2006年全国卷Ⅰ一样,采取的是新材料作文的命制思路。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它"把话题作文中的'话题'与'材料'的功用都集中到'材料'身上。
'材料'与'题目'(包括标题和话题)相比,'材料'更贴近生活的原型,让审题不是从'题目'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从而使试题更具开放性,更能启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考生的作文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就符合题意,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外就偏离题意"。
高考作文命题的原则之一是稳中有变。
2007年全国卷Ⅰ试题之"变",主要在于材料:由2006年卷Ⅰ的传媒材料、卷Ⅱ的寓言故事材料,变为图画材料。
应该说,图画材料是高考作文久违的形式。
图画材料作文,首先要解决的是读懂图画的寓意。
面对上面这幅漫画,画面中的所有信息都应认真审视(包括题目"摔了一跤",包括"出事了吧"的发问和这一问都是对倒地的孩子发出的,包括地上西瓜皮的含意等)。
需要注意的是,漫画展示的都是定格了的瞬间的情景;优秀的漫画作品,总是具有丰富的包孕性的。
看到题目中的漫画,我们自然会产生联想:在孩子摔跤之前,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什么态度呢?根据"出事了吧"一语,可推断出三者都反对孩子"独立行走",都对孩子灌输过"容易出事"的思想;只有如此,才会有"出事了吧"这一问。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广西柳州高中韩建平今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作文题是:阅读漫画“摔了一跤”,按要求作文。
读漫画写作文,30年来全国高考曾有过两次(83年,96年),故不算新鲜。
只是今年的漫画提供了更多的写作角度,而可有多个角度,是近年高考作文题的基本特征。
这个漫画内容很简明:小孩不小心踩中西瓜皮,摔了一跤,“家庭”、“学校”、“社会”三位成人异口同声:“出事了吧!”其寓意也明显,是讽刺当今我国社会的一种不正常现象:青少年一旦受挫或犯错,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整个成人世界就会大惊小怪,加以责备。
立意大抵可有两大角度。
大角度一,承担着教育责任的成人们应如何看待孩子们所受的挫折或所犯的错误。
这可以从总体上谈,亦可分作三个小角度来谈——家长应如何看待孩子所受的挫折或所犯的错误,教育工作者应如何看待学生所受的挫折或所犯的错误,社会应如何看待青少年所受的挫折或所犯的错误。
从这个大角度出发,为使论述不肤浅,须对以下问题作分析思考,并得出到明确结论:为什么小孩一摔跤,我们就大惊小怪?首先是因为我们很疼爱孩子。
孩子摔跤,他们的屁股未必很疼,我们的心确乎很疼,但是,为了避免心疼而避免孩子摔跤,我们是否应该做?我们是否能够做?其次是因为我们常常感觉孩子摔跤不正常。
其实真正不正常的,是这种想法本身——我们是一生下来就这么步履平稳的吗?为什么小孩一摔跤,我们就加以责备?我们责备的理由似乎很充足:我早就教过你该怎么走路了,我早就给你指出道路哪平哪不平了,我都多少次提醒你要注意脚下了,你还摔跤?但我们没有注意到,我们是在拿需要几十年才能完全消化的“营养晶”来喂孩子,是在强迫孩子穿戴成人的衣帽——我们在拿成人标准来衡量并要求孩子,我们急功近利,我们糊涂、偏狭而且懒惰!摔跤与步履平稳、健步如飞只是矛盾,就没有相关吗?摔跤在摔疼孩子们屁股的同时,也摔强了他们的筋骨,摔灵了他们的脑袋吧?看到孩子摔跤,如果我们不该以一句“出事了吧”加以责备,那么该说什么?该做什么?或许该说:“没事,孩子,站起来吧。
2007陕西省高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2007年高考全国卷I(陕西、河南等省)的作文题:阅读下面的画图材料,场景: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有三个大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
文体自拟,自命标题,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点评】画面不难理解,难点在“出事”的含意上。
选择“出”了什么“事”,作为写作的角度,是构思时必须考虑的。
然后对“出事”应承担的责任须加以议论,并注意突出重点,而写出承担责任的目的,则能给“三个大人”以启示。
风筝既然选择了放我飞向天空,就请你不要在乎那些许的风吹雨打。
您用真诚添满了我的血肉,你用真爱筑就了我的骨架,在我的毛发肌肤中刻满了您心血幻化出的精雕细啄。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一生创造出来的最如意的东西。
我明白,我理解,我您深切的体会到您寄托在我身上的那全部的梦想和希望。
无数次地偷偷的望着您为了放飞我而努力奔跑所流下的汗滴,无数次的看着您因为我不争气的下坠而流下的泪水,我感动着我惭愧着,因此我暗下决心,不停的努力着,渴望着在次大风起兮云风扬的时候,带着您的希望与祝福,上天一览那彩虹亮丽的颜色。
可是当我准备好时,您却突然害怕了,不是吗?怕我受不了雷电的惊吓,狂风的考验。
您害怕我受一点委屈,有半点闪失。
您怕我飞的太高了,飞到您看不到的地方,您畏浮云遮望眼,甚至害怕别君去兮何时还,惟恐我离开您。
于是您不断收紧手中的线,在多云转阴的时候,在西风更紧的时候,在我就要接近云端的时候,您一次次把我拉回。
我感受到了您的关心和呵护,但是我的心底同时也涌起一丝手脚被缚的苦涩和无奈。
您是否知道,面对您的过度保护,我眼看着别人翱翔与云端,心里的滋味是多么难受吗?有人说放心是很难的事情,放手是最难的事情。
我理解您对我的深情,我明白您对我的顾虑,那一个孩子可以走出母亲的视线?我有怎么能飞出您的视野?您放心吧!我只是希望您有勇气放飞您手中的线给我足够的空间去翱翔。
2007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题目及解析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透视】这是一道漫画作文,从本质上讲还属于材料作文的范畴。
题目关注的是当前社会各方面议论纷纷的教育问题,属于热点话题,出发点较好。
用漫画的形式出题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去年出现的新材料作文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按照以往规律,成功的题型一般会延续一到两年,所以考前准备新材料作文的较多,漫画作文不是老师和学生准备的重点。
这道题的出现也说明了命题人出题也想出其不意,尽量避免压题现象,这个目达到了。
漫画作文并不多见,属于点缀性质的作文题目。
其特点是由一幅或多幅图画作为主体,辅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加以提示,要求在准确理解图画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一般来说,此类作文的选图大多蕴含有一定的哲学道理或者暗示了生活的某种想象,所以写作时更侧重于理性思辨的考察。
这种文题适合思维活跃的考生和有一定图画欣赏基础的考生,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这也正是这种文题很少出现的缘故。
这种作文在全国卷中已经有10多年没有出现过了,早在两三年前,有些老师就在预测它的出现了,千呼万唤出来之后,果然杀伤力惊人,偏离题意者遍地皆是。
看来命题人还是高估了考生的欣赏能力。
也许是命题人真的担心考生跑题太多,所以在提要求时降低了标准“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虽说如此,一幅漫画毕竟是有主题的,不可能随意写都正确。
这幅画的核心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意在告诉人们,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摔跤(可理解为遇到难题,受到挫折等)很正常,作为家长、学校、社会要理性看待,不要过于关注,也不要因此而溺爱孩子,否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在实际写作中,许多考生并没有准确理解漫画的含义,写作主题五花八门,诸如环境保护、和谐、公德等话题纷纷出现。
这也使得阅卷组不得不放低要求,从宽掌握。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1.全国卷I作文题: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全国卷Ⅱ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生。
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并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
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
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款给了一所希望小学。
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
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都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
”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资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北京卷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全文不少于800字。
4.天津卷作文题:以“有句话常挂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800字。
5.重庆卷作文题: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
尽管社会上对高考众说纷纭,但不能否认的是,有许多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亲爱的同学,也许你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都围绕着高考,有许多经历和见闻要记录,有许多感悟和认识要诉说……请以“酸甜苦辣说高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7年高考全国卷I《摔了一跤》满分作文07高考全国卷I作文《摔了一跤》全国卷I(陕西、河南等省)的作文题《摔了一跤》:阅读提供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孩子摔了一跤,学校、家庭、社会都在说“出事了吧”。
这幅图很容易让人写成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都有责任。
但不能忽略的是,孩子是踩了块西瓜皮摔的跤,这时候各方说“出事了吧”,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对孩子的过分关注。
要把材料的每一个细节都看到,下笔方向才把握得准确。
以下十篇河南考生满分作文来自油菜子博客:/youhongjun在此先表谢意!河南考生:多一些空间少一点关注梅花只有经历风雪的洗礼,才能傲立于枝头飘洒怡人清香。
珍珠只有经历海蚌的磨砺,才能造就盈泪宝珠,散发夺目光彩。
海燕只有经历暴风的沐浴,才能振翅于蓝天,释放生命的振奋。
大自然的万物尚且学会接受挑战,迎接挫折,让生命更显魅力,那么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又何尝不需要给年轻的一代更多的锻炼与自强的机会,让他们多一些自我空间,少一些外界关注和溺爱呢?年轻的一代作为祖国的希望,的确需要受到恰当的关怀与爱护,但更重要的是多给他们一些成长空间,少一些过度的关注,让他们在关爱的呵护中和自强的历程中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家长,必须有正确教育和关爱孩子的方法。
既让孩子得到关爱,又不溺爱孩子;要培养孩子的自立与自强品质。
前南非总统曼德拉曾在狱中生活几十年,在这期间他无法陪在女儿身边细心照顾她。
但他坚持以书信的方式保持与女儿的交流,既温馨呵护女儿的成长,又不停教导女儿如何学会自立与自强,最终女儿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
试想缺少对女儿的教育,或许会是另一种结果吧!许多事实无不印证着一个道理:只有适度的关爱和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相反,如果一味宠爱,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又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呢?前不久曾沸扬于一时的“杨丽娟追星事件”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她的父亲对她百依百顺,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最后不惜自己的生命来完成女儿的追星的要求,这不也正反映了社会中存在对孩子溺爱与过度关注的现象吗?如果只一味溺爱孩子,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只能危害孩子的成长,使其无法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淤积绿茵场娇健独占鳌头B.联结抠字眼引申拾人牙惠C.融资殊不知传诵委曲求全D.繁衍冠名权坚韧磬竹难书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衢,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旁嬉戏,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A.③①⑥⑤②④B.①④⑤⑥③②C.①②③⑥⑤④D.③②①④⑤⑥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007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题目及解析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透视】这是一道漫画作文,从本质上讲还属于材料作文的范畴。
题目关注的是当前社会各方面议论纷纷的教育问题,属于热点话题,出发点较好。
用漫画的形式出题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去年出现的新材料作文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按照以往规律,成功的题型一般会延续一到两年,所以考前准备新材料作文的较多,漫画作文不是老师和学生准备的重点。
这道题的出现也说明了命题人出题也想出其不意,尽量避免压题现象,这个目达到了。
漫画作文并不多见,属于点缀性质的作文题目。
其特点是由一幅或多幅图画作为主体,辅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加以提示,要求在准确理解图画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一般来说,此类作文的选图大多蕴含有一定的哲学道理或者暗示了生活的某种想象,所以写作时更侧重于理性思辨的考察。
这种文题适合思维活跃的考生和有一定图画欣赏基础的考生,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这也正是这种文题很少出现的缘故。
这种作文在全国卷中已经有10多年没有出现过了,早在两三年前,有些老师就在预测它的出现了,千呼万唤出来之后,果然杀伤力惊人,偏离题意者遍地皆是。
看来命题人还是高估了考生的欣赏能力。
也许是命题人真的担心考生跑题太多,所以在提要求时降低了标准“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虽说如此,一幅漫画毕竟是有主题的,不可能随意写都正确。
这幅画的核心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意在告诉人们,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摔跤(可理解为遇到难题,受到挫折等)很正常,作为家长、学校、社会要理性看待,不要过于关注,也不要因此而溺爱孩子,否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在实际写作中,许多考生并没有准确理解漫画的含义,写作主题五花八门,诸如环境保护、和谐、公德等话题纷纷出现。
这也使得阅卷组不得不放低要求,从宽掌握。
2007年高考全国卷I(陕西、河南等省)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画图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题
材料:
一、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为一贫困企业捐款300万,但当他生病后,该厂员工竟无一人探望,其中一名受助者还说:“这让丛飞很没面子”,丛飞很伤心,但他说:“我现在已经无需钱来治疗了。
”
二、华南农大学生小李通过卖废品捐款给一所希望小学,但不久他被查出来患白血病,该校师生纷纷捐款,其中一位四年级女孩捐了十元,当被问到为什么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捐出来的时候,这位小女孩说,我们要记得李姐姐说的话:“要学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帮助别人。
根据以上材料自命题作文,体裁不限。
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
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
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
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字数800以上。
天津省高考作文题
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2007年江苏地区高考作文题
人人头顶一方天。
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
明净的天空,辽阔的
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望。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7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
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2007年湖北地区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和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
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2007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语文,我们每天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
在你记忆的深处,或许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关于语文的诸多感慨。
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要求:
⑴不得另拟题目⑵不得透露个人的有关信息⑶立意自定⑷文体自定⑸不得少于800字⑹不得抄袭或套作。
2007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
以“季节”为题写一篇作文。
2007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
提篮春光看妈妈
2007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
请以“一步与一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800字以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07年宁夏高考作文题
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2007年上海地区高考作文题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07年重庆高考作文题
高考恢复30周年,学生们对高考有各种各样的看法,高考充满了酸甜苦辣,请结合你的自身体会,写一篇高考体会的文章。
2007年广东地区高考作文题
话题作文:传递
2007年山东地区高考作文题
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题写800字文章,自拟题目,自选主题自选文体,文体特征明显。
2007年辽宁省高考作文题
以“我能”为题写一篇作文。
2007年湖南地区高考作文题
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7年海南省高考作文题
话题作文: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
2007年高考全国卷
人生,诗意还是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