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3卷高考作文题目与点评
- 格式:docx
- 大小:10.55 KB
- 文档页数:6
厚植育人功能,彰显语文底色——2020全国卷III作文试题解读(一)作文咏叹调套用时下的一句话: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尤其是三年来,那些夙兴夜寐,挑灯夜战,然而在历次考练中阒寂无名的孩子,谁不渴望自己就是“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鲲鹏呢?语文是整个高考战役的排头兵,而作文是语文试卷中的轰天炮。
满分150的语文,作文占分是60分,真可谓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大考、小考,模拟考、联考……学生们作文练习的次数不可谓少;满分秘诀、高分技法,作文预测、时文素材积累与狂背……考生们花的功夫不可谓不多,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二)2020年全国卷III真题呈现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独家解读,抛砖引玉【题目解读】此次作文从考查的六维雷达目标来看:方向之一,责任担当:完善自我、学会担当方向之二,学会学习:不断超越、勤于反思方向之三,实践创新:自我审视、学会规划方向之四,人文底蕴:镜子哲学、诗意生活方向之五,科学精神:勇于探究、理性思维方向之六,健康生活:生活方式、绿色健康【审读材料】材料由“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引出话题——如何在关照世界的时候,关照自己,审视自我。
题目把人生比作一场旅行,那么在旅行的途中,我们一方面要欣赏领略外在的世界的风光旖旎,要感受外部环境的绮丽绚烂,更要学会“对镜自照”,多一些审视,尤其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是否浮躁,自己的眼光是否俗世短浅,是否充满太多的铜臭味儿。
测I试关I注2021/04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乍文评析及敦学建议◎广西/陈英敏摘要: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作文的一大特色是聚焦青少年自我身份的构建与认同,强调情感的深挚,主张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构建自我。
这一命题测评趋势启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动力;引导学生深度加工素材,建构素材与个体的意义关联,使写作成为学生发现和认识周围世界的方式。
关键词:具身;社会;情境;加工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作文题围绕青少年自我身份构建与认同,以“自我”和“他者”这一具有辩证关系的概念,为考生撑开思考空间,表现了高考作文命题对语言表达本体的回归,对写作本质认识的深化甚至重构。
这意味着随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纵深推进,考场作文将不仅仅是试题的作答,而且体现了考生对做人、做事的思考,考试的过程也是考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体现了考试命题对普通高中育人改革趋势的应合,“即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凸显具身学习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作文题紧贴考生生活和实际,“我是怎样的人?”“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对自身经历展开回望和反思,操和陶渊明穿越时空相遇,试想他们会对对方说些什么话?请围绕“志士与隐士相遇”写一个情境剧。
两个读写测评题注重情境和任务的设置,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联系两篇文本的内容,同时需要注意写作的任务指令。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有情境地阅读和写作,思想才能走向深刻。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需要注重将知识在生活、工作中进行有效迁移,设置一以进一步明确自我的身份,构建自我的生长图式和认识谱系。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个体身份认同或自我理解的发展是高中阶段孩子显著特征。
因此,表达自我、书写自我、定位自我成为高三学生规划人生长远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必经心路过程,为我们探讨具身学习提供可能性。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卷作文真题解析及范文展示作文原题(适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因此,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进行自省。
自省的过程既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的过程,又是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更是自我开发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们需要认识你自己。
中国有句经典名言“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子》第三十三章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的人常常转动心中的明镜鉴照自己。
题目中的“镜子”“自画像”都有其比喻意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人要时时善于自省自察、进德修业不断完善自我。
这个题目的难度要求相对较低,写自己熟悉的高中校园生活,回首自己三年来的学习历程、感悟与思考,有的可写。
题目要求考生结合自己三年的思索,对高一新同学如何过好未来高中生活提出指导与建议。
对象、话题、范围都已经明确,紧紧围绕理想志向目标(生涯规划)、人生“三观”信条(德)、学习方法策略与均衡发展(智)、身心健康阳光(体)、人际关系和谐(交友)、高尚的兴趣爱好(美)、张弛劳逸集合(劳)、读X卷书与行X里路、关注时事形势……这样的主流内容。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作文题【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健康生活: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写作情境的限制。
本题设置了“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的任务情境,信件的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写作必须紧扣“如何画好”的问题解决展开。
正如题干提示:“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主体内容可以针对以上提示有选择地回答。
针对审视自我时,“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的提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镜子”:要把自我与不同的参照物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发现不足,在比较中找到方向,在比较中得到方法;同时,这面“镜子”可以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群像,还可以是自然之物等;之后要明确,审视自我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不可急于一时一地,要在成长中点滴修正、逐步完善。
2.典型任务的限制。
题目规定了必须要写书信,即写作时一定要符合书信体格式;“毕业前”也提醒考生不能随意选择写信人身份,而只能以高三毕业的学生,并且应该是当下正在参加高考的本校高三学生,即“我”来写。
同时,所写的信要针对“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对象限定性很强,要求以学长身份“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即必须使用符合这一情境的富有亲切交流性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达方式,真诚亲切地与学弟学妹交流,要学会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有现场感和情境意识。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3卷作文题考场文精点细评原题回放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3卷作文题精评习作1以他人之镜,端正己心袁同慧亲爱的高一学弟学妹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高三学姐,你们即将踏入精彩纷呈的高中生活,面对各种各样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学姐,我想给你们分享一点自己的感悟。
(开宗明义,语言简洁,直奔话题。
可作为书信,贴近交流似乎可以更亲和一些)高中的三年是求知求真的三年,也是提升自己锻炼自己的三年。
我们会在这三年中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总会(这里用语稍显绝对,不是所有人都会被浮华迷住眼睛的,“总会”不如换成“总有人会”)被各种浮华迷住了眼睛,对别人真诚的劝诫视而不见,当作耳旁风。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用他人之镜正自己之心!(“所以”,是引出结论的,有人会迷失可以得出“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的结论,却得不出“要用他人之镜正自己之心”的结论。
划线句不如改成“用他人之镜正自己之心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作为即将升高中的你们,对唐太宗李世民的那句“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不陌生吧。
诚哉斯言,面对朝堂百官的直言上谏,唐太宗李世民没有反感于如此多的大臣指责自己,反而欣喜于自己拥有这么多的肱骨(是否为“股肱”,比喻左右得力的辅佐的人)来规范自己,以他人为镜端正己身,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他开圣听、尚节俭、体民情、固国家,终成一代伟业。
(李世民的话是对去世的魏征的高度评价,例证的细节要真实典型,经得住推敲。
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展示与评析-全国卷II【原题再现】【考场佳作】双眼自将秋水洗——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60分)⊙四川一考生亲爱的学弟学妹:展信佳!你们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纵使与你们素不相识,我仍有一番话愿与君分享。
希望吾之拙见能对诸君有所帮助。
人的一生面临着许多诱惑,它们如同潘多拉的魔盒,如同裹着砒霜的蜜糖,会蒙蔽我们的双眼,麻痹我们的神经。
只有擦亮眼睛,找到观照自我、看清世界的镜子,才能为自己画好像。
一曰守住心灵契约。
《百年孤独》中有言:“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会照亮最初的梦想。
”坚守初心,方能寻得一方宁静,寻得一方新天地。
陈寅恪先生一生坚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初心对他而言,是大众喧哗而他平静,大众沉寂而他独醒。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抗战老兵张富清在硝烟时刻奋勇杀敌,在和平年代选择转业到湖北最艰苦的山区工作,初心对他而言,是心中无我的大爱大勇,是不改本色的坚定信念。
我们自己的心便是一面镜子,从中既可窥见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也可窥见雪地苍松、远山沧海,更可窥见自己,发现自我之价值所在。
二曰窥探社会,折射自我。
社会也如镜子,映照出人性的暗潮涌动。
唐代高僧神秀曾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社会像一个大染缸,有人被染黑了心,有人被染红了眼。
而只有如史铁生一般“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才能睥睨当今社会中的浊流,认清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
倘若社会清流激荡,则应乘社会之春风,努力干出一番成就;倘若社会污浊不堪,则更应以社会为镜,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三曰终日乾乾,与时代偕行。
你们有幸遇上这样的时代,时代也定会托举你们。
从前的青年救亡图存,发历史之先声,挽狂澜于既倒。
如今正是时和岁丰、海晏河清的年代,你们也正值风华正茂之时,更应以鲲鹏展翅之雄心,用“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豪情,伴祖国同走现代化的漫漫长路;以敢于入世的行动力,发挥开天辟地的创造力,照亮祖国发展的远方。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作文题【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健康生活: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写作情境的限制。
本题设置了“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的任务情境,信件的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写作必须紧扣“如何画好”的问题解决展开。
正如题干提示:“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主体内容可以针对以上提示有选择地回答。
针对审视自我时,“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的提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镜子”:要把自我与不同的参照物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发现不足,在比较中找到方向,在比较中得到方法;同时,这面“镜子”可以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群像,还可以是自然之物等;之后要明确,审视自我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不可急于一时一地,要在成长中点滴修正、逐步完善。
2.典型任务的限制。
题目规定了必须要写书信,即写作时一定要符合书信体格式;“毕业前”也提醒考生不能随意选择写信人身份,而只能以高三毕业的学生,并且应该是当下正在参加高考的本校高三学生,即“我”来写。
同时,所写的信要针对“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对象限定性很强,要求以学长身份“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即必须使用符合这一情境的富有亲切交流性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达方式,真诚亲切地与学弟学妹交流,要学会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有现场感和情境意识。
画像铸魂,未来可期云南省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路雯雯———2020年高考全国卷Ⅲ作文题解析教育的本质在于帮助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并通过教育引导自我努力,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就是教育本质的体现。
该作文命题偏向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希望学生通过审视过往的学习生活,发现自己的成长,思考人生的意义,即“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该题目充分体现了作文命题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导向功能。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写作文体为书信体的应用文写作。
写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我评价中难免掺杂一些主观因素,让自己走向两个极端———自负和自卑。
而“我”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我”必然与他人发生联系,必然处于某些特定的时空坐标上。
所以,认识自我需要借助各种“镜子”———我们能在他人这面“镜子”里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题目解析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准确分析材料,确定立意一高考马后炮. All Rights Reserved.价或期待。
我们还可以在环境这面“镜子”里明确自身定位及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那么,如何找对“镜子”来绘制“自画像”,此处留给了考生充分的思辨空间。
涉及的问题有:如何正确面对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如何判断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客观?有的“镜子”是“哈哈镜”,你若难以分辨,那就只能看到一个“变形”的自己,从而或沾沾自喜或黯然神伤,这都是不准确的。
2020 年全国 3 卷高考作文题目与点评不少同学说2020 全国3 卷高考语文作文题比较难,原因是考查的范围比较大,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找到突破口,那么,2020 全国3 卷高考作文题是什么?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为什么会这么难?那你知道2020 年全国3 卷高考作文题目都有那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_全国3 卷高考历年作文题目汇总。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0 年全国3 卷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 字。
作文题目微评:这类“如何为自己画好像”的作文,看似分享自己的感悟、
思考,很简单,但是写好了并不容易,因为涉及到每一个个体,因此,写作的范围很大,但是又规定是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这样也会受到很多的限制。
一、全国3 卷高考历年作文题目汇总
20xx 全国3 卷高考作文题目
材料作文:围绕以下三个标语写作,
1981 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2005 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xx 年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20xx 年全国卷3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 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 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 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
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xx 的高考考场上⋯⋯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
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
800 字。
20xx 年全国卷3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小羽的创业故事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
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
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
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
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 字。
二、全国3 卷高考作文写作评分标准
一、关于作文的“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0 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
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
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20 分)的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 分)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 到2 分; 确为抄袭
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评分。
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16 点中若
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精巧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
二、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
(一)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1 个错别字扣1 分,重复不计,扣完5 分为止; 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 分; 无标题扣2 分。
(二)残篇评定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少50个字扣1 分)
2、400 字以下的文章,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 字以下的文章,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 分。
5、只写标题的,给1 分或2 分,不评0 分。
6、完全空白的,评0 分。
三、新课标卷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 分)一等(20xx 分)二等(1511 分)三等(106 分)四等(50 分)基础等级内容20 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
表达20 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特征20 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显文采略显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