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谈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研究性学习摘要: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关键词:高中政治;创新;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转变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并使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推广到其他学习方式中去。
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要在思想政治课中很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一、处理好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教材的关系课堂教学要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选择研究性学习并不是抛开教材另辟蹊径。
就教材而言,常识性、可读性、应用性、实践性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
就学生而言,对政治课感到难学不在于教材中基本知识掌握而在于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与社会实际活动的灵活应用。
实际情况是,学生把教材作为应付考试和简单记忆的工具或全然依赖老师讲解而将教材搁置一边。
而经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仅发现了教材的应用价值,而且通过大量资料的搜集、阅读、分析、整理,以及探入社会实践的调查研究,还能理解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与教学计划的关系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都要与教学计划基本保持同步运行,如期中、期末考试或单元活动安排等。
能否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课题的选题、研究与结题的全过程的时间跨度都要经过缜密的设计。
《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中期报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
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于2008年5月申报立项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本课题是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重演、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对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们认为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可分为: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学科课堂外的研究性学习和跨学科综合的研究性学习三种方式。
经过一年的教学研究实践,课题组对前两种方式我们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一)思想政治科课堂内的研究性学习经过我们课题组教师的学习讨论,我们统一了认识,一致认为课堂内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问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通过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做到知识、能力和觉悟的统一。
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学实践中,深感“合作探究式”是政治课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最好方式之一,其模式的结构为:学生自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
(1)学生自学、发现问题: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教材,就教材内容形成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发现问题。
教师不给提纲和思考题,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想象力。
(2)提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自学、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对概念、原理和针对社会的现实问题,问题可能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甚至与教材内容较远的。
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这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学生自己,让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自己同学的疑问。
中学政治教学中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方法 ———问题研究法发表时间:2015-09-29T16:46:57.220Z 来源:《教育研究》2015年7月供稿作者:范作宝[导读] 作者单位:金昌市金川区教育局思想品德课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范作宝“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如何创新?上海市的一些教科研部门和学校通过研究表明,向中小学生传授科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并在活动课程或课外活动中开展一些课题研究活动,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武,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
”这一提法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方法———问题研究法提供了政策依据。
思想品德课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能初步了解、认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常识,形成正确的政治、经济、哲学观;另一方面,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从社会经济、政治现象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活,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把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时代性得以体现。
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通过政策分析、社会调查,具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网络技术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发展兴趣,完善人格。
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在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案的设计中要有较强的实践意识,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感性体验的机会和途径,如社会调查、热点问题研究等等。
初中政治研究性学习报告doc
初中政治研究性研究报告
一、前言
政治是国家的基础,初中阶段对于政治学科的研究尤为重要,而如何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因此,开展研究性研究,让学生在研究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一种必要的教育方式。
二、相关定义
研究性研究是指学生参与课程研究过程,按照规定的研究目标和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实验和调查等方式,进行独立思考、发散性思考和创造性思考,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研究方式。
三、具体实施
政治学科的研究性研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施:
1.开展课外研究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内容,完成
论文报告或展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
出问题和思考,并推动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了解政治知识。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例如探访政治机构、参观历
史遗址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对政治的认知和理解。
四、实施效果
政治学科的研究性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和思维能力,并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兴趣。
同时,研究性研究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真实世界,提高
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五、结论
通过政治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
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政治学科的教育功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政治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教案时间:2006年5月24日上午第三节(9:35~10:15)地点:高一(16)班教室授课人:金瑞莲教学目标:1、进一步明确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方法和基本要求。
2、强化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难点:研究性学习基本要求的掌握和运用教学重点:研究性学习基本要求的掌握和运用教学过程:引出课题:从二期课程改革要求和政治学科学习的要求引入(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阐明1、研究性学习与高考2、研究性学习与个人素养3、研究性学习与日常生活(二)学生课题研究成果演示课题名称:中学生名牌产品消费的调查和研究形式:ppt课件(三)评价和归纳1、研究活动的一般过程2、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3、研究性学习中学科知识的应用(四)拓展和运用1、根据材料提出课题,并列出选题的理论依据(属确立课题环节)2、根据给出的课题拟定调查的内容及方法及可能涉及的学科知识(属制定研究方案环节)3、为企业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属得出结论环节)材料见附页(五)课堂总结(六)研究后续教学说明:一、关于教学课题的确立:一为探讨如何更好落实新教材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和要求,加强学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指导;二为研究如何在高一高二提前渗透高三综合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关于教学过程和方法选择:本节课依据课堂活动内容的展开按板块设计法、由意义阐述、课题演示、评价归纳、拓展运用和课堂总结六个部分组成整个教学过程。
除了开始的意义阐述和最后的课堂总结,希望能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关于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研究性学习基本要求的掌握和应用是重点和难点。
处理的措施有:借助于范例课题的演示、评价和归纳,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方法和基本要求;从高考的要求和角度激发学生尝试做高考模拟题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小组讨论、同伴互助。
中学政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
摘要: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组织活动为形式,通过其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和科学结论,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运用所学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中学政治研究性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138-01
国家教育部领布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政治教学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要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
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目前中学政治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问题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它应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组织活动为形式,通过其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和科学结论,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运用所学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
现行的中学政治研究性学习有哪些特点呢?开展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的需要,它与传统的政治教学相比较,至少应具备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教学内容问题化
在学习某一知识前,教师向学生布置一些研究性课题或问题,这些课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难易程度、主要目标,让学生在教师
指导下,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活动,从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学习的计划性和有序性。
2、学习资源开放性
过去政治教学都围绕课本,课本上写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什么。
师生都局限在课本中,研究性学习应打破这种束缚,体现资源的开放性,学生所研究的课题和问题设计的知识范围之广泛,有关的问题也没有现成唯一答案,学生学习的资源可以从课本夸大到图书馆,互联网及其他社会现实情境,只有这样开放式的学习,学生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3、学习过程自主化
传统的政治教学传播知识,学生主要任务是听,记有时虽然也有形式上的突破,如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等。
但这都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学生必须开动脑筋,结合各种知识大胆创新,直接亲耳去体验和研究,学生不能被动的接受学习,而是主动地探究性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学习结论个性化
因为研究性学习注重体验,注重过程,因此其学习结论必然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不同的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各有侧重,最后得出的结论不可能千篇一律,可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正是创新意识的体现,也是创新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目前,研究性学习仍处于探究阶段,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但根据其以上特点,结
合教学实践中,大致探究以下几种方法。
1、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教为了不教”
教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其目的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虽然研究性学习十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但并不排除学习指导,恰恰相反,它对教师提出更高的学习指导要求,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教学,就是把研究性学习堪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怎样学”特别加以重视。
因此,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应该让他们熟悉和掌握尽可能多的研究模式,如我们要让学生熟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查阅法都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同时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课程适合什么样的方法,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指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以及合作者,也就是说教师应以平等身份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应知道学生研究思维,研究方法,教师应做好课程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为学生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
2、发扬民主,注重合作
学习研究需要民主氛围,教师不能以教师的身份指导,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真诚合作,要使学生以心理自由和心理放松,使学生能自主去想,大胆去做。
同时,教师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强加给学生,不能把现成结论硬塞给学生,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手段和方式,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一般要组
成课题小组,在重视个人作用的同时分工协作,主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政治专题的研究过程,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和团队精神,同时通过合作探索,有利于学生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反驳他的人观点和结论的过程中转变原来不正确的看法,重新构造新的政治观点和结论。
3、在社会实践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实践操作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非常广泛。
研究性学习应鼓励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去尝试自己未尝试过的领域,去寻求自己未知的结论,去论证自己提出的假设。
研究性学习其实就是鼓励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体会科学研究的奥秘,去品尝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快乐。
而实践的内涵很广:查资料,做实验,开展社会调查,通过假设论证,最终解决问题,都可以称作实践。
操作也不仅仅是指实验室的操作,也指研究性学习某一环节的操作,甚至是研究学习整个过程的操作。
4、在撰写论文中深化研究性学习
政治论文的写作是课后作业中较高求的训练形式,政治论文的写作是以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核心,教师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最终以论文的形式结题。
政治论文的写作应切合政治知识的特点,学生在资料搜集,分析过程中,教师应在科学性具体性方面给予指导。
总之,课程改革已经给中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教学思想
和管理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研究性学习已经手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政治课进行研究性学习尝试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学习,而且可以促进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学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