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古代的科学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7
【关键字】历史第6课古代的科技文化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重点:埃及的象形文字。
自主学习:1.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它用表示事物,所以叫做象形文字。
这种文字通常被刻在、、,主要使用者是和___________。
埃及象形文字对以后的产生了重要影响。
2.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人创造的,后来流传到亚洲的许多地方。
3.《荷马史诗》是(古国名)著名的英雄史诗。
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根底上,有加工整理而成的。
它是研究早期的重要史料。
4.《》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
他把古代_______艺术推向成熟。
5.《天方夜谭》是民间故事集。
生动地描绘了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有《___》、《》。
6.阿基米德是人,他发明了_____定律和定律。
他发明的可用来排水或灌溉。
7.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是,屹立在巴黎市中心中的一个岛上。
8.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是,在今麦加城中心。
寺内中心的,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
合作探究课本36页思考与讨论精讲点拨:1.字母文字的演变和影响: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后来经过多次演变,外形逐渐简化,向字母文字过渡。
它的24个单辅音的符号,类似字母。
公元前二千年代,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
古代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根底上创造了希腊字母。
在希腊字母的根底上,形成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
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2.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根底,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3. 人们为什么喜欢《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天方夜谭》?(《荷马史诗》生动地表现了古代希腊英雄的事迹,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俄底浦斯王》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天方夜谭》生动地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许多故事脍炙人口。
第6课古代的科学文化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了解并掌握世界古代的主要科学文化成就。
2、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在课标中的能力要求为识记运用。
尤其古代文字,文学成就,科学成就及古代著名建筑等,讲解的甚是详细,是弥补学生空缺知识的最佳时机。
3、中招考点:本课在中招考试中主要考查: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荷马史诗》,古代建筑。
分数占2-3分。
多以选择题,识图题的形式出现。
4、学情分析:学生对于中国的科学文化了解的甚多,但对于世界古代的科学文化了解的较少,所以填补学生的这一空白尤其重要!二、学习目标:1、能准确说出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出现的时间,地区及发明者。
能列举古代文学成就。
2、能简述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及古代著名建筑特色。
三、评价任务:1、通过连线的方式,学生要能识记清古代文字起源的内容;并举例说出古代史上的几部名著。
2、学生牢记住古代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并列举古代建筑风格。
教学过程:目标1:能准确说出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出现的时间,地区及发明者。
能列举古代文学成就。
自学指导1:内容:课本35—37页。
方法:大字细读,小字快读,疑问探究处,用红笔画出,独立思考,积极讨论。
时间:6分钟。
思考:1、古代文字出现的时间,地区,发明者?2、列举古代文学成就。
自学检测1:1.补充完整:(见附表一)文字时间发明者地区楔形文字两河流域象形文字前3500甲骨文中国地区人物成就地位古希腊荷马俄底浦斯王悲剧之父阿拉伯2.请尝试做一个泥板,准备一个小木棍,在泥板上写一句话或几个字,体会一下什么叫楔形文字、象形文字.3.(2014山东泰安30,1分)阿里巴巴是中国儿童非常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及他的故事出自()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C《俄底浦斯王》 D《哈姆雷特》(小组展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适当的点拨与补充)知识扩展:字母文字1、学生能准确说出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出现的时间,地区及发明者。
第6课古代的科学文化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并掌握世界古代的主要科学文化成就,包括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天方夜谭》等古典文学戏剧作品,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及古代著名建筑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辨认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和甲骨文;分类归纳本科涉及到的古代文学作家、作品及所属国家、地区;总结古代建筑的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世界许多地区和民族都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人类文明是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推动下发展、前进的。
对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应持尊重、赞美和欣赏的态度,爱护人类灿烂的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2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虽然能对一些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但对有些知识点的掌握不够准确牢固,更缺乏系统把握,不能把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变成一个整体,在学习中应引导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点,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深入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世界古代的科学文化成就,重点是埃及象形文字、《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
难点:全面理解阿基米德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故事导入教师讲山鲁佐德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课课题。
古时候有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而且嫉妒心强,因为他的王后行为不端,他就把她杀死,此后每天娶一名少女,第二天清早就把她杀掉,以示报复。
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自愿嫁给国王,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的时候,天刚好亮了,国王不忍杀她,允许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她感动,真的和她白头到老了。
你知道这个故事来源于何处吗?当时世界上还有哪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另外,这一时期人类科技发展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活动2【讲授】二、知识点详解一、古代文字(1)课件出示自主学习问题,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完成预习。
1、古代文字有哪几种?2、每种文字出现的时间和流行区域是?3、每种文字的特点是什么?4、除课本上外,你还知道哪些古老的文字?(2)教师讲解:公元前3500年左右 , 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象形文字。
第6课古代的科学文化学习目标1.识别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异同。
2.认识阿基米德、欧几里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以《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概括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
3.说出阿拉伯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点。
4.重点:埃及象形文字;《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阿基米德及其主要贡献;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
预习导学名称出现时间创造者书写材料与文字特点影响楔形文字约公元前3500年西河流域的苏美尔人芦苇、泥板;字痕笔画上宽下窄像木楔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象形文字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埃及人用物体的形象符号表示意义并且有读音对字母文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文学①史诗:希腊最早的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分,它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民间故事: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的一部童话故事集。
反映了阿拉伯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被称为民间口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2)戏剧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悲剧,用列表法归纳戏剧的成就。
体裁地区代表人物著名作品地位戏剧古希腊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语言大师”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悲剧之父(1)古希腊的数学家欧几里德著有《几何原本》,创立了几何学。
(2)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开创了流体静力学和提出杠杆原理。
想一想:阿基米德具有哪些可贵的品德?阿基米德爱好思考、专心探索、献身科学、忠于祖国的优秀品质是当代中学生应当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1)麦加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奇观。
面积为16万平方米,门旁尖塔高达92米。
(2) 巴黎圣母院:1240年建成,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完美表现,整个建筑的拱门、拱顶和飞拱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想一想: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具有哪些相同点?建筑原料以石头为主,尖塔高耸入云,还配以精美的雕刻等。
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第6课古代的科学文化学习目标1.识别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异同。
2.认识阿基米德、欧几里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以《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概括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
3.说出阿拉伯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点。
4.重点:埃及象形文字;《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阿基米德及其主要贡献;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
预习导学2.绮丽的古代文学(1)文学①史诗:希腊最早的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分,它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民间故事: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的一部童话故事集。
反映了阿拉伯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被称为民间口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2)戏剧3.卓越的科学成就(1)古希腊的数学家欧几里德著有《几何原本》,创立了几何学。
(2)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开创了流体静力学和提出杠杆原理。
想一想:阿基米德具有哪些可贵的品德?阿基米德爱好思考、专心探索、献身科学、忠于祖国的优秀品质是当代中学生应当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4.宏伟的古代建筑(1)麦加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奇观。
面积为16万平方米,门旁尖塔高达92米。
(2) 巴黎圣母院:1240年建成,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完美表现,整个建筑的拱门、拱顶和飞拱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想一想: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具有哪些相同点?建筑原料以石头为主,尖塔高耸入云,还配以精美的雕刻等。
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问题一怎样理解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此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自由表达。
①这句话体现了阿基米德的杠杆定律,由此可以看出阿基米德丰富的想象力,杠杆定律产生的力量是巨大无穷的,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这句话可理解为科学能够改变世界的面貌,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科学可以使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6课古代的科学文化1教学目标1、了解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2. 掌握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3、知道著名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埃及象形文字、《荷马史诗》、《天方夜谭》、阿基米德及其主要贡献、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古代的科学文化一、导入新课由浮力定律引出阿基米德导入。
活动2【讲授】古代的科学文化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教学目标三、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依据下列提示快速阅读教材(大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跳读,并注意文中的图片和注释等),找出相应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圈划出来,适当在教材中作出标注,并尽量记在脑子里,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准确。
1、人类早期创造的文字有哪些?它们产生于何时、何地?有何特点?2、绚丽的古代文学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作者、代表作、思想内涵/特点分别是什么?3、古希腊创造了哪些科学成就?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贡献是什么?4、古代人创造了哪些辉煌的建筑?各有何特点?四、自学检测(一)1、古代文字五、自学提示(二)再次阅读教材,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完成自学检测(二)。
六、自学检测(二):七、当堂训练慧眼识珠: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史明智八、课堂小结【教后反思】活动3【测试】古代的科学文化二、课前检测复习检测1.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 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
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意大利等国。
2.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家经过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4.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制度结束。
5.东罗马帝国定都。
又叫。
预习检测1.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年,它用表示事物,所以叫做象形文字。
2.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人创造的,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