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氧化盐酸水解法分析蛋白质水解氨基酸.pdf
- 格式:pdf
- 大小:920.25 KB
- 文档页数:4
酸碱法水解缫丝废水中蛋白质工艺条件的研究作者:韦荣婷李军生黄国霞全玉娇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第05期摘要:以缫丝废水为试材,利用盐酸、氢氧化钠、磷酸水解丝胶蛋白质,优化缫丝废水中丝胶蛋白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备蚕茧氨基酸原料。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3种水解方法中利用盐酸的水解效果最好,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中盐酸浓度6 mol/L,水解温度130 ℃,水解时间8 h。
关键词:缫丝废水;水解;工艺条件;氨基酸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5-1145-03在“东桑西移”工程的推动下,广西缫丝业迅速发展,缫丝废水也快速增加,缫丝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缫丝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的溶解性污染物有丝胶蛋白质、蜡质、脂肪、无机盐等,以丝胶蛋白质为主,其化学需氧量(COD)的贡献率在70%以上。
丝胶蛋白质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多种用途[1]。
目前,缫丝厂制丝生产过程中溶解下来的丝胶蛋白随生产废水的排放而流失,并成为缫丝生产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会对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能够有效利用缫丝废水氮、磷、丝胶蛋白含量高的特点,应用于养鱼业,既可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使缫丝企业与农业生产形成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废水资源化利用的一条良好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
丝胶蛋白分子量大,很难被鱼塘中的藻类和微生物消化吸收,丝胶蛋白进入机体内必须经过胃肠等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分解成游离的氨基酸才能被肌体吸收利用。
现代医学发现,小分子多肽蛋白进入人或动物肌体后,不经过消化,可直接被肠道吸收[3]。
丝胶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有酸水解法、碱水解法及生物酶法。
本研究以缫丝废水为原料,利用盐酸水解、氢氧化钠水解、磷酸水解的方法,确定缫丝废水中丝胶蛋白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备蚕茧氨基酸原料,为后续研究新型缫丝废水作为鱼塘肥水剂提供参考。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1、谷氨酸(1)等电离交工艺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即将谷氨酸发酵液降温并用硫酸调PH值至谷氨酸等电点(pH3.0- 3.2),温度降到10 以下沉淀,离心分离谷氨酸,再将上清液用硫酸调pH至1.5上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氨水调上清液pH10进行洗脱,洗脱下来的高流分再用硫酸调pH1.0返回等电车间加入发酵液进行等电提取,离交车间的上柱后的上清液及洗柱水送去环保车间进行废水处理。
该工艺方法的缺点是:废水量大,治理成本高,酸碱用量大。
(2)连续等电工艺——将谷氨酸发酵液适当浓缩后控制40℃左右,连续加入有晶种的等电罐中,同时加入硫酸,控制等电罐中PH值维持在3.2左右,温度40℃进行结晶。
该工艺方法废的优点是:水量相对较少;缺点是:氨酸提取率及产品质量较差。
(3)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提取工艺——谷氨酸发酵液经灭菌后进入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在第一调酸罐中被调整pH值为3.20~3.25,然后进入常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进行结晶,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母液,将一部分母液进入脱盐装置,脱盐后的谷氨酸母液一部分与超滤后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合并;另一部分在第二调酸罐中被调整pH值至4.5~7,蒸发、浓缩、再在第三调酸罐中调pH值至3.20~3.25后,进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使母液中的谷氨酸充分结晶出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排出的晶浆被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二次母液。
(4)水解等电点法发酵液-----浓缩(78.9kPa,0.15MPa蒸汽)----盐酸水解(130 ℃,4h )----过滤-----滤液脱色-----浓缩-----中和,调pH至3.0-3.2(NaOH或发酵液) -----低温放置,析晶-------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5)低温等电点法发酵液-----边冷却边加硫酸调节pH4.0-4.5-----加晶种,育晶2h-----边冷却边加硫酸调至pH3.0-3.2------冷却降温------搅拌16h------4 ℃静置4h------离心分离--------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6)直接常温等电点法发酵液-----加硫酸调节pH4.0-4.5-----育晶2-4h-----加硫酸调至pH3.5-3.8------育晶2h------加硫酸调至pH3.0-3.2------育晶2h------冷却降温------搅拌16-20h------沉淀2-4h-------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生产周期短、酸碱用量省。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易错点解析—蛋白质和核酸的三个理解误区易错陷阱1:蛋白质变性和盐析本质相同。
【分析】高温使蛋白质变性的原因不是高温破坏了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而是高温使肽链盘曲折登形成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变化。
低温和盐析未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变。
易错陷阱2: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在高温下空间结构都会出现不可逆的变化。
【分析】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对高温的耐受性不同,DNA分子对高温的耐受性通常比蛋白质分子高。
易错陷阱3:蛋白质的水解就是氧化分解。
【分析】蛋白质初步水解的产物是:多肽,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氧化分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易错点提醒一】变性≠盐析【例1】某兴趣小组采用两种途径处理鸡蛋清溶液,过程如图所示。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处理后溶液中含有氨基酸B.②过程可能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高温后蛋白质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吃熟鸡蛋容易消化D.④过程若加入取自动物消化道中的物质,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不影响肽键【答案】BC【解析】蛋白质经盐析处理后再溶解还是蛋白质,A错误;②过程可能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正确;高温后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更易被蛋白酶水解,吃熟鸡蛋容易消化,C正确;④过程蛋白质被消化液中的蛋白酶催化水解,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D错误;【变式1-1】(2023·海南·高考真题)科学家将编码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因导入家蚕,使其表达出一种特殊的复合纤维蛋白,该复合纤维蛋白的韧性优于天然蚕丝蛋白。
下列有关该复合纤维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不同B.该蛋白的肽链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C.该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高温可改变该蛋白的化学组成,从而改变其韧性【答案】B【解析】该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本单位相同,A 错误;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该蛋白的肽链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反应通过肽键连接而成,B正确;该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错误;高温可改变该蛋白的空间结构,从而改变其韧性,但不会改变其化学组成,D错误。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现象。
2. 掌握盐类水解的实验方法,学会利用pH试纸、pH计和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3. 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并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盐类水解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盐类水解是指盐的离子与水分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
盐类水解的实质是盐中的离子与水分子反应,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产生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从而使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
盐类水解的程度与盐中离子的性质有关。
一般来说,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程度较大,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的水解程度较大,溶液呈酸性;强酸强碱盐的水解程度较小,溶液呈中性。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pH试纸、pH计、酸碱指示剂、滴定管、电子天平、滤纸等。
2. 试剂:NaCl、NaOH、HCl、CH3COONa、NH4Cl、Na2CO3、KCl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溶液:分别配制NaCl、NaOH、HCl、CH3COONa、NH4Cl、Na2CO3、KCl等溶液。
2. 检测溶液酸碱性:利用pH试纸、pH计和酸碱指示剂检测上述溶液的酸碱性。
3. 观察并记录现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沉淀生成等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NaCl溶液:呈中性,pH约为7。
2. NaOH溶液:呈碱性,pH约为13。
3. HCl溶液:呈酸性,pH约为1。
4. CH3COONa溶液:呈碱性,pH约为9。
5. NH4Cl溶液:呈酸性,pH约为5。
6. Na2CO3溶液:呈碱性,pH约为11。
7. KCl溶液:呈中性,pH约为7。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程度较大,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的水解程度较大,溶液呈酸性;强酸强碱盐的水解程度较小,溶液呈中性。
2. 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有显著影响,可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判断盐类水解的程度。
3. 盐类水解的规律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附件:氨基酸分析指导原则草案公示稿氨基酸分析指导原则氨基酸分析系指采用适宜的方法测定蛋白质、多肽或其他药物制剂中氨基酸组成和/或含量。
药品中氨基酸分析通常采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的衍生化法,涉及样品的水解、衍生化反应、分离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操作。
本指导原则概述了药品中氨基酸分析的基本要求、蛋白质和多肽样品的水解、常用测定方法及其数据分析,为药品中氨基酸的分析提供指导。
1 基本要求1.1仪器氨基酸分析使用的仪器通常是高效液相色谱仪或氨基酸分析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适用于柱前衍生化产物的分离检测;对于柱后衍生化法,由于离子交换分离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柱后衍生化反应装置的特殊要求等,一般使用商品化的氨基酸分析仪。
1.2内标物氨基酸分析常采用内标法,内标物应是非天然存在的一级氨基酸,易于获取且价格便宜,在水解过程保持稳定,其色谱响应应与浓度成线性关系,具有独特的保留时间且与待测氨基酸能有效分离。
常用的内标物包括正亮氨酸、α-氨基丁酸、正缬氨酸、肌氨酸和硝基酪氨酸等。
内标物应在水解前或衍生化反应前添加到氨基酸混合物中,以消除由于水解、衍生化、取样、进样、溶液稳定性和色谱条件变化所导致的差异。
1. 3方法验证用于品种项下的氨基酸分析方法,包括样品水解,应参照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通则9101)进行方法学验证。
1.4水解管的清洗与要求为避免如手套粉末和指纹残留物等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水解管应清洗干净。
或使用一次性的水解管。
清洗方法:将水解管用1mol/L盐酸溶液中煮沸1小时,或将其浸泡在浓硝酸或浓盐酸-浓硝酸(1:1)混合液中1小时,再依次用高纯水、HPLC级甲醇冲洗,烘干并密封保存,以免再次污染。
2 蛋白质和多肽样品的水解蛋白质或多肽样品中的氨基酸是以结合形式存在,必须经过水解处理,形成游离氨基酸后才能进行氨基酸分析。
水解方法主要有酸水解,同时辅以碱水解。
酸水解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盐酸水解,所得氨基酸不消旋,但该方法引起一些氨基酸的破坏或部分破坏,如色氨酸被破坏,丝氨酸、苏氨酸和半胱氨酸被部分破坏,门冬酰胺和谷氨酰胺脱酰胺分别转化为门冬氨酸和谷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