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9.25 KB
- 文档页数:3
教育教学对大学生体育课成绩的研究与分析张伟(河北科技大学体育部,河北石家庄050018)j£}裔要】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递踪研究与分析,目的是掌握与了解当前的高援体育课时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增进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与以/效果,从而为建立与完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提供借鉴和帮助,以便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健康。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i7对学生两学年的体育课成绩进行分析处理,"f t分/t rr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直现比’《/,瞎凄阔】体育课;成绩;健康;Fr i edm an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一、问题的提出生在四个学期的成绩呈现下降的趋势。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教高校体育课的考核,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推进素质学难度的逐渐增加造成的,因为第二、第四学期教学进度往往出现专业教育、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体育课成绩考核与评定的主要目性较强的项目,对学生的体育课成绩产生影响i另一方面,学生在身体的,是鉴别学生在身体教育七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考试分数既是衡素质方面的确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而导致了学生体育课成绩的下降。
量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志,又为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反馈信息。
通过考2005年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本次监测与1995年、2000年全试,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锻炼,达到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比较,儿童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呈全面降低趋识、运动技术和科学锻炼的方法,增强体质,捉高自我保健能力的目势,特别是肌力、耐力和柔韧性下降幅度较大。
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的。
在目前的状况下,对学生体奢果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呈现下降趋势,同样在高校也有所体现,学生的体育课成绩在一些方面体育课成绩来体现的,这其中包括了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认知、学就体现出了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趋势。
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
对体育课成绩的研究与从另外的—个角度来看,对大学生的体育课评价也存在着许多弊分析,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身体状况及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间接端,具体体现在:在评价内容上,过于重视对运动技术水平、技能和身地反映出高校体育课的现实情况。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综述一、引言体育教学评价是国内外学者近几年来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
长期以来,在评价体育教学时通常采取检查、观察、测试、评比等方法,评价范围也仅局限于体育课本身或课的某一方面。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则以学生达标、技评成绩为依据,以此评定教学效果的优劣。
评价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要注意充分肯定被评价者的优点和成绩,在此基础上,以总结经验的方式提出不足之处,并全面分析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主要与次要等各种原因。
只有这样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虚心探讨的方式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国外对于体育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1.美国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美国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①主要是通过标准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测试、书面测验、教师观察等手段,综合测验结果决定学生的课程等级。
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
并奖励少数优秀者,具有明显的终结性评价特征。
美国学者认为,在评价上应尽量避免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根据学生是否有进步来评价和奖励学生,而不是根据成绩的好坏实施奖励。
同时,还要注意帮助学生设定个人进步目标,使他们在每次参与体育活动时都能获得进步的成就感。
引导学生努力实现目标,并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学会监控自己的进步。
2.英国的体育教学评价英国教学评价的主要评价类型有:第一,改善学习的评价。
这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
它伴随课程学习的始终,以自我为参照基础。
要求学生了解已有的基础,明确学习目标。
并知道如何缩小实现目标的差距。
它应成为今后促进课程学习质量提高的主要评价方式。
第二,教师对课程学习的评价。
第三,国家对课程学习的评价。
后两类评价都属于总结性评价,可作为检验阶段性达标水平的有效手段。
3.德国的体育教学评价德国在评价方式上的改变主要有:评价应有利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树立学生的体育学习信心;评价要引入学生自我评价机制;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要相互结合;评价要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因此评价要注意期末与平时的结合;评价应吸收学生参与,等等。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成为了当前体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大数据技术在体育教学评价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海量、复杂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挖掘的一种新型技术。
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大数据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利用传感器、智能设备等技术,对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数据进行采集,包括运动量、运动强度、速度等信息。
2. 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运动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构建完善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挖掘。
3. 数据分析:通过对运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能水平、运动习惯等方面的评价信息。
4. 数据挖掘: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出学生在运动方面的潜在问题和改进空间,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持。
以上这些应用,为体育教学评价提供了更加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持,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及体育教学实际的特点和需求。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系构建:1. 建立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的成绩、体测成绩等为评价指标,但这些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能水平。
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结合运动数据采集技术,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习惯、运动态度等方面的指标,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体育教学水平。
2. 引入数据分析技术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可以引入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运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
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出学生在运动方面的问题和改进空间,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因此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也需要发生改变,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学生提出更新的要求,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标准。
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需要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能够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
不仅是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的标准,同时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高校在构建排球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过程当中需要考量考核方式是否具备合理性,能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让学生能够劳逸结合,合理的进行锻炼,增强体质。
关键词:大学体育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思考策略探究正文:体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高校应当完善体育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遵循教书育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能够真正的起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关键性作用,督促学生能够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
并且排球考核需要具备合理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新的排球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增强学生的排球运动锻炼的技巧和能力。
让学生不以考试为目的的进行体育锻炼。
一、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现状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价考核的标准比较少。
在排球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一般来说排球项目的考核指标分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乐跑成绩三大类。
每一类都占据了一定的分值比。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课程考核评价的过程当中,只根据这三类考核指标进行分值计算。
这样会对学生产生误导,让学生只注重这三大类的成绩,而忽略了平时排球训练的重要性,容易导致学生弄虚作假。
并且排球考核标准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往往只注重学生最后的成绩而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
对学生日常训练的过程缺少考核评价。
这样对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没有起到鼓励支持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创新【摘要】本文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创新。
在介绍了背景情况、相关研究和研究目的。
在从使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评价体系、引入多元化评价指标、加强学生参与度、更新体育教育课程内容以及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阐述了创新点。
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意义与启示。
本文意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创新、大数据技术、多元化评价指标、学生参与、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意义与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往往局限于定性评价,存在主观性强、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体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对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有效创新迫在眉睫。
在高等教育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评价体系创新将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更为客观和科学的评价依据。
引入多元化评价指标也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表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学生参与也是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创新的重要环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创新,为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培养更多具有优秀体育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1.2 相关研究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创新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关研究表明,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成绩和体能测试为主要评价指标,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许多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基于大数据技术进行评价体系的创新。
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个性化数据,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表现,为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论坛FORUM普通高校通识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改革必要性探究于蕾摘要:高校阶段的体育教育专业大都培养的是未来的国家体育教师,是产生体育教师的重要源地。
因此为了加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推动高校阶段的体育教育事业,必须建立健全体育课的成绩评价体系。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几种研究方法对高校阶段的体育课程成绩评级体系展开讨论与探究,分析其必要性,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成绩;评价;改革一、研究目的高校阶段的体育教育源源不断的为中小学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体育教师,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而体育教育在这个阶段的评价体系又极大程度的影响着其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极其必要的。
以评价体系为主要指导标准,一方面可以寻帮助学校和教师找出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增进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
在现阶段,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建立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评价体系,保证学生在理论知识和素质技能的学习上都能够得到大幅提升,让我国的教育事业拥有充足的师资力量。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几种研究方法对高校阶段的体育课程成绩评级体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一)学生成绩评价的理论基础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的拉尔夫·泰勒认为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此理论基础上,很多学者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会”在1981年又对“评价”进行了新的定义,“对某一对象(方案、设计或者内容)的价值或优点所做的系统探查”,被认为是评价的实质所在。
另外,由于不同学者所侧重问题不同,以至于对于教学评价的解释层面也各有千秋,归纳起来,主要有:克龙巴赫的信息角度评价体系、斯坦福评价协作组的效果评价体系、泰勒的效果评价体系等。
第27卷第3期2009年6月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 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 on Vol .27No .3June 2009收稿日期36;修回日期作者简介袁 红(6),女,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高校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袁 红(大庆石油学院体育部,黑龙江大庆 163318)摘 要:课程与教学评价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中起着导向与监控的作用。
普通高校体育课学生学习成绩在整个高校体育教学系统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若对学生及时、客观地做出科学的评价,将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反,不恰当的评价将给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的发挥。
关键词:体育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中图分类号:G80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09)03-0071-02App i c a t ion S tudy on the P hysica l Educa tion Gra d i n g I ndex System i n the Un iver sityY UAN Hong(Depa rt ment of P .E.in Daqing I nstitute of Petr oleu m ,Daqing 163318,Heil ongjiang China)Abstra ct:Course 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ref or mation is an i 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p r ocess of the curricu 2la and teaching ref or ma tion,and guides and monit ors the whole p r ocess .An objective in ti m e helps t o enhance the college P .E .ref or m ati on and i mp r ove teaching .and,an i mpr oper evaluation is t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l 2lege P .E .negatively .Key wor ds:Physical educati on;Leaning evalua tion;I ndex syste m ;App lication CL Cn u m ber :G90714 Docu m en t code:A Ar ti c le I D :1008-2808(2009)03-0071-02 高校体育课评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体育教学的实施效果,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科学合理的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学校体育课教学的有效运行,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完成。
反之,将会对以上情况起到阻碍作用。
从国家对体育课不断实行的改革就可以看出,国家对发展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的重视。
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颁发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指导纲要》,并对学习评价进行了新的要求,即: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形式和学习领域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等情况,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等综合评价方法进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大庆石油学院2006级体育选项课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查询和期刊检索等方式,查阅有关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论文、专箸,全面了解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2.2 问卷调查法 实验前后对学生发放问卷,实验前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8份,有效回收率为:2009-0-1:2009-04-20:197-9813%。
实验后发放120份问卷,回收112份,回收率为9313%。
1.2.3 实验法 对高校实行体育课评价体系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前测和后测的实验设计。
实验时间:2007年9月—2008年7月;地点:黑龙江省大庆石油学院;总学时:32学时。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软件对所回收的问卷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 实验结果与分析2.1 教学项目考核内容的制定在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评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在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信。
”以纲要为指导依据,根据学院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体质特点,制定了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保健课等考试内容。
2.2 评价体系与方法的制定对体育课各专项技术从技术达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两方面进行评价标准的制定(见表1)。
表1 考核评价指标及评级指标权重考核指标选项课一学期二学期保健课理论101060专项运动技能3030太极拳20滑冰技术20体质健康测试2020学习过程评价202040 根据学生的兴趣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项进行学习,各个专业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不同的技术考核,所有选项课都进行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内容考核,由于身体的原因(比如有心脏疾病和慢性疾病的学生)而不能参加体育成绩测试的学生,学校专门安排了体育保健课,在体育理论上进行学习和考核,避免学生的剧烈运动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结合评价主体对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权重的研究结果,同时依据《指导纲要》的理念和调查问卷的结果确定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见表2)。
表2 学生体育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二级指标 评价方式 评价主体权 重 成绩评定体育认知水平体育基础教育理论运动知识笔试形式教师0.1百分制体能达标采用《大纲》的项目评价统一测评教师0.2百分制运动技术技能达标体育学习态度体育课出勤率热爱并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虚心学习认真接受老师指导上体育课时按照要求着装采用体育学习态度五项二级指标进行统一测评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0.050.050.05五级分制换算标准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对学会运动技术充满信心,在比赛中无论都要坚持不懈,勇于挑战困难在体育课上心情愉快能自主调控体育活动中的不良情绪采用体育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五项二级指标进行统一测评教师学生自评组内互评0.050.050.05五级分制换算标准 注:五级分换算标准:90~100分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59分级59分以下为不及格。
2.3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年月—年月,对大庆石油学院6级体育选项课的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前对选项班进行前测,以确保各班的基础水平一致。
实验中,确保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实验班采用新指定(下转第6页)2007920087200s7薪金计算方面不要采取乘低系数的原则,应采取同其他专业课一视同仁的原则,这样才能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工作。
(4)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适合我国的先进经验,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来对待,必要时通过相关的激励机制来保证大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并充分发挥体育的社会性功能。
参考文献:[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5-15.[2]曲宗湖,等.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45-150.[3]曲宗湖,等.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75-80.[4]曲宗湖,等.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3-22.[5]李 伟,等.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47.[6]李 伟,等.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49.(上接第72页)的体育课学习成绩评价系统的指标进行考核,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考核。
两个班在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上均保持一致。
实验后,进行测试(后测)和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检验(t检验)(见表3)。
表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水平结果指 标n x s t p实验组20082.42.393.57<0.05对照组200753.220.31>0.05 从表3中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的P值小于0.05,具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P值大于0.05,差异没有明显显著性意义,说明运用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2.4 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问卷的结果显示,学生对原有的教学评价现状不满意,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希望通过有效地评价,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并能提升自己的信心,自己的进步得到教师和学校的认可,原有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而对于正在实验的评级体系,91.2%的学生给予肯定和支持,这种评价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主义感,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专项技术技能。
总之,从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可以说明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能够真实客观的反应学生的体育能力,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 结 论(1)实验结果表明,新的课程评价体系符合《指导纲要》的精神,能够提高体育普修课的教学效果。
(2)新的考核评级体系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显现了教育的发展功能,体现出体育学习评价对大学生体育学习的激励功能。
(3)新的评级体系在心理评价上还是空白,这还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健康指标评价,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1]毛振明.体育教育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5.[2]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N].中国体育报,2000-12-19.[3]杨传彬.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刘星亮,陈兴胜,等.体育测量与评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沈瑞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体育教学评价[]湖北三峡学院学报,,()6J.20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