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3章健肺强肾 精力充沛复习课件(21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21
第三章健肺强肾精力充沛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内容涵盖了人体呼吸和排泄的相关知识。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本章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要帮助学生形成2个重要概念: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人体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描述呼吸、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学会根据尿常规化验的主要结果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分析由于机体特定结构受损可能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或异常行为表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包括“呼吸”和“排泄”两节内容。
第一节《呼吸》主要是认识呼吸系统,了解呼吸的过程、实质和意义。
第二节《排泄》主要是认识肾脏的结构,了解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了解人体的主要排泄途径和泌尿系统的保健知识。
从课本的编排上,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人体的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知识之后进行的,在完成本章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之后,就可以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更为全面的理解。
三、章节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小学科学课对呼吸和排泄有过介绍,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能初步认识到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已有经历:呼吸和排泄是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学生有测肺活量和尿常规的经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后面理性认识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已有技能: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观察和实验的一般方法和分类方法;具有了调查讨论、搜集资料的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类比分析能力,可以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简单的问题。
排泄第1课时肾脏课时目标1.结合模型,明确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
2.搜集有关肾透析、肾移植的资料,提升对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的重视。
学习重点:肾脏的结构和肾单位的结构。
学习难点:肾单位的结构。
课时活动设计肾脏是重要的泌尿器官,一旦肾脏发病就会影响排泄,对人体危害特别大。
那么,肾脏是怎样泌尿的?它又有什么结构特点呢?设计意图: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8正文,观察P59图3-15“肾脏纵切”图,按照一定的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观察,思考问题:(1)肾脏的位置、外形、颜色;(2)肾脏的结构。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补充:外周颜色较深的部分是皮质;内侧颜色较浅的部分是髓质;在肾门处,与输尿管相连的漏斗状空腔,叫做肾盂。
设计意图:一般来说,学生对肾脏在人体中的大致位置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具体到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就知道得很少了。
学生通过观察,尝试说出肾脏的位置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外形像蚕豆,颜色呈红褐色;肾脏由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组成。
教师补充肾脏的皮质、髓质的分布位置及颜色后,学生可以对肾脏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依据一定顺序观察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9正文和观察图3-16“肾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并结合个人制作的模型,小组讨论: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肾单位各结构的特点及血流方向又是怎样的?肾单位各部分结构分别位于肾脏的皮质还是髓质中?教师提醒学生,在观察肾单位结构的时候要考虑各结构的本质特点,如肾小球的本质是毛细血管球等。
学生通过自学,得出结论: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构成;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前后端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肾小囊由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
观察肾单位各部分结构是位于髓质还是皮质时,课本上的图片不清楚,教师要补充清晰、准确的图片,从而清晰地得出结论:肾小体主要分布在皮质里,肾小管主要分布在髓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