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识图项目4 识读简单的汽车零件
- 格式:ppt
- 大小:7.18 MB
- 文档页数:114
汽车机械识图习题集答案项目一掌握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1.1图纸幅面、比例和字体一、填空题1.图纸幅面,A0、 A1、 A2、 A3、 A42.粗实线3.右下角,粗实线,一致4.线性尺寸,线性尺寸,图上尺寸,实际尺寸。
5.实际大小,无关。
6.1mm,必须标注。
7.机件的真实大小。
8.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
二、字体练习略1.2图线一、填空题1.几何图形,重合2.基本一致3.0.7mm4.0.5~2mm5.细实线6.细点画线7.粗实线8.虚线成为实线的延长线9.细实线10.称中心线,圆心11.粗实线,虚线,点画线二、判断题1.√2.×3.√4.√5.×三、选择题1.A2.D四、线型及尺寸标注略1.3尺寸标注一、填空题1.真实大小,无关2.毫米,必须3.垂直,适当的角度,2 mm4.尺寸线5.箭头和细斜线,箭头型式6.线性尺寸,引出标注7.将该图线断开8.一致,3.59.径向;水平,中断处,上方或外侧10.轮廓线,圆心,“Ф”,“R”,外侧或引出标注11.“SФ”,“SR”。
12.小尺寸,大尺寸13.最后完工时的尺寸二、选择题1.D2.B3.C4.C5.A三、判断题1.×2.×3.√4.√5.×6.√7.√四、略.1五、略项目2 平面图形的基本画法2.1熟悉平面图形绘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一、填空题1.丁字尺,丁字尺。
2.前进方向,画较大的。
3.B,H4.斜度,单向分布。
5.锥度是,双向分布。
6.一致。
7.非圆曲线,光滑地。
二、基本作图练习略三、按照下面图形中的尺寸画出全图形的轮廓略四、根据图形尺寸按比例抄画平面图形略2-2绘制圆弧连接的平面图形一、填空题1.圆弧连接。
2.同心圆法,四心圆弧法。
3.相切。
4.圆心,连接点(即切点)。
5.外连接,内连接。
二、参照右图,完成左图的圆弧连接略三、参照右上角图例,用给定的半径R作圆弧连接略四、用1:1的比例抄画下图略2.3绘制简单的平面图形一、填空题1.尺寸基准,识读定位尺寸。
《汽车识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识图适用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1、前言1.1课程的性质课程《汽车识图》是我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与其他汽车应用与维修必选课程一起共同构成专业的本质,及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学习识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有识读中等复杂的机械图样和绘制简单机械图样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1.2设计思路该课程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知识为技能服务;达到争取在短时间内掌握较多实际工作技能的目的。
依据专业的职业能力需求,重构重组课程内容,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典型的机械零件和部件为项目载体,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项目任务中,以寻求“教、学、做”一体,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探索吸收知识、练好技能.2.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学以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特色为依据,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理论知识、职业素质、符合职业资格标准的需要为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达到熟练读图、绘图的方法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汽车识图的知识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修养,为汽车维修做好铺垫;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从而达到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和满足市场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设计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模式,将职业岗位能力中用到的知识点融合在课程教育项目中。
让学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建议(1)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编写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忌空谈理论。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与汽车相关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汽车构造》《汽车使用和维护》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汽车修理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汽车识图及汽车常用机构、传动装置认知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汽车维修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汽车机械基础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设置机械识图、常用机构、机械零件、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模块,将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从单一到综合、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训练的顺序,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具备汽车识图以及汽车常用机构、传动装置的认知能力,初步建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1.掌握机械识图及常用机构、机械零件、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基础知识。
2.认识常用机构和机械零件,了解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具备识读简单的汽车零件图的基本能力。
3.能识读简单基本体组合的三视图,能够知道机械传动及液压传动的工作过程。
4.能查阅国家标准、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
5.养成主动参与、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