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消毒灭菌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
传递窗验证方案编号:日期:2010年5月批准页1、起草人签字的含义:你的签字表示你所制订的文件符合现有设计标准并且充分反映该系统的验证任务和可交付使用的必要条件。
2、审核人签字的含义:你的签字表明你已经审核了这份文件,确认此文件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该系统的验证任务和可交付使用的必要条件。
3、批准人签字的含义:你的签字表明这份文件符合我公司验证主计划的标准,符合验证指南的要求;并且文件及其所含盖的信息符合现行的GMP,同意按此方案实施验证。
目录1.目的将臭氧直接打入空调机总送风,通过空调系统将臭氧送到需要灭菌的各个空间。
这样既可以达到对洁净区(室) 进行灭菌的目的,同时又对送风和回风管道起到杀菌细菌的作用。
2.范围通过对在一定的时间洁净室(区)内臭氧浓度的测试,验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洁净区各洁净间臭氧浓度是否达到标准规定;通过微生物挑战性试验,确定在一定时间内臭氧对洁净室(区)的灭菌效果。
3.职责3.1设备部:●制定验证方案;●执行验证方案,根据需要提供测试数据,供有关部门审查;●将数据收集到报告中,并上报批准;●准备工程文件(图纸);●核对设备关键参数,提供测试数据供有关部门审查;●负责设备维护保养;负责起草设备SOP文件;●编制验证报告。
3.2质量保证部:●支持验证方案;●审阅验证方案的格式;●为书写方案的人员提供指南;●为方案的实施提供具体的时间;●审阅验证方案和检验必要的SOP,完成必需的和可提供的培训;●维护全部受控的法规符合文件,包括验证方案;●审查和批准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3.3质量检验部:●协助确定方案中检测方法;●配合验证的实施工作;●完成相关的检测工作,出据检验报告。
4系统简介我公司生产的可移动JA-100C臭氧发生器可对接在空调机组上,将臭氧出气管直接打入总送风机箱内,通过空调系统将臭氧送到需要灭菌的各个空间。
这样既可以达到对洁净区(室) 进行灭菌的目的,同时又对送风和回风管道起到杀菌细菌的作用。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与方案目的:本文旨在对XXXXXX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进行再验证,以确认其卫生程度符合工艺要求。
范围: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
责任:验证领导小组、验证项目小组。
方案:本次验证分为两项:1、使用臭氧测试试管测定臭氧浓度;2、通过微生物挑战试验证明设定条件下臭氧消毒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验证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中国药典2010年版。
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组长:生产管理部部长、工程部部长、生产部长助理、工艺员组员:车间主管、QA主管、QA、QC、操作工风险评估:采用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工具,对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涉及的工艺设备及管道、物料、控制系统、关键设施、环境控制和人员操作等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风险的级别采取相应措施。
责任:审定验证方案及报告、指导验证实施、培训验证小组成员。
影响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效果的工艺参数风险评估表如下:编号要素子要素可能的风险点风险可能导致结果风险分析分数风险水平风险控制活动S 空调系统未能在最难清洁位置取样取样失败 3 中设计合理的臭氧消毒流程,特别注意空调系统阀门的控制P 臭氧浓度浓度设置较低,或无根据控制不当,消毒失败 4 高根据卫生部《臭氧消毒技术规范》设定合理的浓度D 指示剂检验人员不会使用指示剂合格标准的确定不合理 4 中检验人员接受指示剂使用培训臭氧发生器发生速度达不到洁净区消毒需求量设备臭氧发生器时间设置不合理臭氧发生器运行中出现故障 1 2 3 中配置可靠的臭氧发生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操作人员人员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人员不能正确使用臭氧发生器 2 2 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能正确使用臭氧发生器人员未全部离场消毒时臭氧浓度高,导致人员中毒消毒时臭氧泄露,达不到消毒效果,且泄露至一般区,导致人员不适 3 3 3 首先进行消毒前确认,确保所有人员已经离场,然后进行臭氧消毒环境洁净区各功能房间及对环境洁净区密闭一般区的门,未能及时关闭臭氧浓度无法保证,不能达到消毒效果达不到消毒要求 3 2 中消毒前确认所有洁净区房间对一般区的门均已关闭,确保臭氧浓度能够达到消毒要求质量风险评估表:编号要素子要素可能的风险点风险可能导致结果风险分析分数风险水平风险控制活动空调系统浓度未能在最难清洁位置取样取样失败 5 高设计合理的臭氧消毒流程,特别注意空调系统阀门的控制臭氧浓度浓度设置较低,或无根据检验结果不认可 4 中根据卫生部《臭氧消毒技术规范》设定合理的浓度指示剂检验人员不会使用指示剂合格标准的确定不合理3 中检验人员接受指示剂使用培训试验微生物挑战试验取样设计不合理,人员直接进行取样高浓度臭氧对取样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4 中设计合理的取样方案,确保取样安全臭氧发生器臭氧来不及发挥消毒效果即被排风排掉 4 高对臭氧发生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消毒前确认,所消毒区域无人员滞留,确认合格,方可进行臭氧消毒取样失败,或数据与实际不符 3 3 中消毒前确认所有人员已经离场,确保数据准确参考权威部门颁布的合格标准,设计试验方案浓度设定达不到消毒要求 2 中参考权威部门颁布的合格标准,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注:对于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已经被删除。
洁净区臭氧灭菌验证及方案一、简述臭氧有很高的能量,很不稳定,在常温,常压下,臭氧结构易变,很快自行分解为氧和单个氧原子。
后者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臭氧的半衰期为22~25min。
生成臭氧的原料主要是空气和电能。
臭氧杀菌机制:(1)作用于细胞膜,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物质外流,使细胞失去活动;(2)使细胞活动必需的酶失去活性;(3)破坏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使其失去功能。
臭氧杀灭病毒是通过直接破坏核糖核酸或脱氧核酸完成的。
而杀灭细菌、霉菌类微生物则是臭氧首先作用与细胞膜,使细胞膜的构成收到损伤,导致新陈代谢障碍并抑制其生长,臭氧继续渗透破坏膜内组织,直到死亡。
不同洁净室可根据其体积,选用适当的臭氧发生器,将主机设置在HV AC系统的送、回风主管道中或净化空调箱的中效过滤器后端的合适位置,电源控制系统置于机房内。
消毒时,关闭新风进口(或关闭约90%的新风进口阀门)和回风对外排放阀门,是整个被消毒的洁净室空气通过净化系统风道形成内循环状态。
每天开机1~1.5h进行空气灭菌;替代化学药剂熏蒸消毒及设备表面灭菌需开机2~2.5h。
10万级别的洁净区,臭氧投加浓度为10MG/M3。
臭氧衰减率为0.375。
按空间的大小投加量计算:臭氧发生器产量=体积*10/0.375按这计算出来的臭氧发生器产量,基本的能达到10万级别洁净区的洁净标准。
二、目的制剂的生产过程主要在洁净区完成,洁净区用臭氧灭菌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为确认臭氧灭菌的可靠性,用臭氧灭菌取代甲醛熏蒸灭菌,减少对员工身体健康的损害,特制订本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小组批准。
三、工艺原理图将臭氧气体引到送风主管道中,利用HV AC系统中净化风机产生的压力风源,扩散至所控制的整个洁净区域。
四、验证计划(1)、洁净区空气消毒方法原理:1.1 是采用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后,通过HVAC 系统机组的正压送风段和送风管送入洁净区,再通过回风管回到机组,组成一个闭合的空气循环系统,控制消毒过程中的循环时间或密闭时间,从而使一定浓度的臭氧气体在规定的时间内,杀灭洁净区内的微生物。
YZJS000300消毒方法及效果验证方案1引言1.1 概述:医药工业洁净室与其他工业洁净室不同,不仅要控制空气中一般的悬浮粒子,还要控制活微生物数。
另一方面,不能认为进入洁净室的空气无菌了,室内各种表面就不沾污细菌了。
如果这些地方有营养源,细菌繁殖的可能性就存在。
在洁净室中人体是主要菌源之一,不仅皮肤带有细菌,人体通过呼吸、讲话也会散布细菌,所以在洁净室中除戴口罩外,对洁净室表面消毒仍是一个重要措施。
药品生产时由于在洁净室的地面、墙面、顶棚、机器、人体及衣服表面可能有活的微生物存在,当温度合适时,细菌即在这些表面繁殖,并不时被气流吹散到室内,因此洁净室一般只安排两班生产,使每天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消毒。
1.2 消毒方法及其特点使用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消毒剂消毒、臭氧消毒等。
1.2.1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主要用层流罩、传递窗、风淋室乃至整个洁净房间的消毒。
1.2.1.1 紫外灯的特点a、紫外线波长为136-390nm,以253.7 nm的杀菌力最强,但其穿透力很弱,只适用于环境消毒及表面消毒。
b、紫外灯的杀菌力随使用时间增加而减弱。
国产紫外灯平均寿命一般为2000h,超过平均寿命时就达不到预期的灭菌效果,因此必须到期更换。
c、紫外灯杀菌力随菌种不同而不同,杀霉菌的照射量要比杀杆菌大40-50倍。
d、紫外灯通常按相对湿度为60%的基准设计,室内湿度增加时,照射量应相应增加。
e、紫外线强度要求在操作面上达40μw/cm2以上。
1.2.1.2 紫外灯的安装方法紫外灯一般安装在顶棚上,其杀菌效果最好。
如图:吊顶1.2.2 消毒剂消毒洁净区墙表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车、桌、椅等及手表面都应定期清洁,并用消毒剂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有:75%的乙醇、2%甲酚皂溶液、0.2%新洁尔灭溶液等。
1.2.2.1 75%乙醇乙醇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
臭氧消毒验证方案臭氧消毒验证方案1、概述: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灭菌剂,具有强烈杀菌消毒作用。
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O2)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葡萄糖所必须的酶,从而破坏其细胞膜,将它杀死。
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氧分子(O2),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为无污染消毒剂。
我公司现采用GJF—F40臭氧发生器对各生产车间洁净室(区)进行消毒。
2. 验证目的:通过对在一定的时间洁净室(区)内臭氧浓度的测试,验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洁净区各洁净间臭氧浓度是否达到标准规定;通过微生物挑战性试验,确定在一定时间内臭氧对洁净室(区)的灭菌效果。
3.验证范围:验证臭氧在洁净室(区)内各洁净室在一定时间内所达到的浓度;验证臭氧的灭菌效果。
4.验证内容:验证所需文件;臭消毒灭菌操作规程,进出洁净区更衣规程,洁净区沉降菌检测规程,容器设备微生物污染检测规程。
4.1可接受标准:臭氧发生器开启60分种时洁净室(区)内各洁净间臭氧浓度不小于11ppm。
臭氧发生器开启60分钟时洁净室(区)内微生物全部杀死。
4.2 准备工作:生物指示剂;金黄色葡萄球菌(6538株)(菌液浓度1×107个/ml)、配制营养琼脂培养基、灭菌平皿、纯化水、20%碘化钾溶液、1.000mol/L硫酸溶液\硫代硫酸钠滴定液化(0.0010mol/L)\淀粉指示剂、锥形瓶、采样器、滴定管。
4.3 试验步骤:4.3.1臭氧浓度的验证:4.3.1.1.开启净化空调机组和臭氧发生器60分钟后,分别在洁净室远离送风口处测定臭氧浓度,记录于表1。
测试方法:4.3.1.2向锥形瓶中加纯化水100ml,再加入20%KI溶液20ml,然后再加入纯化水250ml,盖塞后混匀。
4.3.1.3开启采样器,置换排气,再准确采取2L臭氧化气,充分混匀。
取下瓶塞,加入1.000mol/L 的H2SO4溶液5ml,混匀后放置。
洁净区空气臭氧灭菌管理规程洁净区空气臭氧灭菌管理规程目的:规范洁净区空气臭氧灭菌管理程序,保证工艺卫生,预防微生物污染。
范围:洁净区空气臭氧灭菌管理。
责任:生产部部长、生产主管、设备工程部部长、HVAC系统操作人员,QA质监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内容:1.洁净区空气臭氧灭菌由HVAC系统操作人员完成。
1.1臭氧灭菌操作之前,确保生产人员全部离开洁净区,保证生产人员安全。
1.1.1 HVAC系统操作人员根据规定灭菌时间进行洁净区空气灭菌。
1.2 各车间主任、HVAC系统操作人员日常检查洁净区生产环境监测(包括各车间各操作间的温度、湿度、压差),发现故障及时维修,保证洁净区相对密闭,预防臭氧泄漏,以确保臭氧在空间均匀分布和作用效率。
2.洁净区空气灭菌时间、灭菌频次:2.1 洁净区空气灭菌时间根据各级洁净区空气灭菌验证报告确定。
参考《消毒技术规范》:臭氧浓度保持10—15 ppm,60 min,达到空气灭菌;臭氧浓度保持10—15 ppm,90 min以上可达到室内物体表面灭菌。
2.2 洁净区空气灭菌频度:2.2.1每周生产结束,各车间全面清洁后进行一次,灭菌时间≥60 min;3.洁净区空气臭氧灭菌技术规则:3.1 臭氧对微生物作用的原理:类似于生物化学氧化反应,可分为抑菌、杀菌和溶菌。
3.1.1 臭氧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需的葡萄糖氧化酶;3.1.2 臭氧可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其细胞器和核糖核酸、大分子聚合物等,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
3.1.3 臭氧可以渗透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膜内作用于外膜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胞发生通透性畸变,导致细胞的溶解;3.1.4臭氧能将细菌尸体内遗传基因、寄生菌粒、病毒粒子、噬菌体、支原体及热原(内毒素)等溶解、变性,使之失去生理活性。
3.2 洁净区空气臭氧灭菌的配置方案:3.2.1 灭菌空间的总体积计算:V=V1+V2+V3V1——洁净区空间体积V2——HVAC系统空间体积V3——保持洁净区正压所补充的新风体积注:V3的确定根据若干使用臭氧发生器消毒灭菌的厂家实践,归纳出较为可靠的经验公式如下:V3≈HVAC系统循环总风量(m3/h)×25%(常规新风更换率)×10%(保持洁净区正压补充的新风量)×39%(计算应用臭氧量时臭氧半衰率的预算值)即V3=HVAC系统循环总风量×1~2%。
洁净区臭氧灭菌程序
部门签字/日期:
Department Signature/Date
起草人:工程部
Prepared by
审核人:工程部
Reviewed by
审核人:质量管理部
Reviewed by
批准人:质量负责人
Approved by
1. 目的
规范洁净区臭氧灭菌的标准操作,确保空气消毒灭菌效果。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洁净区臭氧灭菌的操作。
3. 定义和术语
N/A
4. 责任
4.1 操作人员严格按本程序要求进行清洁操作,做到按章办事。
4.2 工程部负责人监督本程序的准确实施。
5.EHS要求
N/A
6.程序
6.1 臭氧消毒前准备工作
6.1.1臭氧消毒前,车间人员应通知工程部。
6.1.2工程部确认车间无人后,开始臭氧消毒。
6.2 臭氧消毒
6.2.1关闭新风阀门和排风机组,启动空调机组。
6.2.2打开臭氧发生器电源,开始向整个系统通入臭氧,让空气循环1小时,使其内循环均匀散布每个
房间。
记录臭氧发生器开启时间,记于SOP-WS-010-R01《臭氧发生器运行记录》。
6.2.3臭氧发生器停止后,继续内循环1小时。
同时记录臭氧发生器关闭时间。
6.2.4房间臭氧消毒后,打开新风阀门和排风机组。
恢复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转。
6.3 空气灭菌周期每星期一次。
7.附件
SOP-WS-010-R01《臭氧发生器运行记录》
8. 参考或引用文件
N/A
9.文件版本修改历史
设备编号:设备型号:安装位置:。
一、臭氧简介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
在正常温度下,臭氧(又名三子氧)是一种有草腥味的淡蓝色气体,具有特殊的刺激性嗅味。
分子式O3,分子量48.00,由三个氧原子构成,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易分解,活泼性强。
在酸性介质中,其还原电位仅次于氟,是氯的600倍;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易变;比空气重,是空气密度的1.6倍,在空气中易于沉降扩散。
臭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雷雨过后的空气有一种“清新”的感觉便是因为雷雨作用于空气产生臭氧。
一、臭氧灭菌机制臭氧的灭菌机制类属于生物化学氧化反应。
臭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葡萄糖氧化酶。
也可以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其细胞器和核糖核酸,分解DNA、R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物质代谢生长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
还可以渗透胞膜组织,侵入细胞膜内作用与外膜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胞的溶解死亡。
并且将死亡菌体内的遗传基因、寄生菌种、寄生病毒粒子、噬菌体、支原体及热原(细菌病毒代谢产物、内毒素)等溶解变性灭亡。
纵观无菌技术对微生物作用的原理可分为抑菌、杀菌和溶菌三种。
应用臭氧做灭菌剂是属于溶菌。
二、臭氧是一种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环保灭菌剂在灭菌消毒中名列榜首,极强的灭菌消毒、除臭和除异味功能。
“臭氧消毒、杀菌效果好,又有除臭防腐的作用,使用后不会残留有害物质,是一种很好的消毒方法。
”广谱性: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臭氧(2~15ppm),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内部结构有极强的氧化破坏性,可达到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甲乙型肝炎病毒、真菌和原虫胞囊等各种细菌,还可以破坏肉毒杆菌的毒素及立克次氏体等。
同时,臭氧还具有很强的除酶、腥、臭等有机异味的功能,对中药材及其他原辅材料的防霉、防虫蛀等有明显的作用。
对空气净化设备、过滤系统介质、过滤材料具有防霉变、防堵塞的效果,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还可以对设备、器皿、包装材料、卫生包布、工作服等进行消毒灭菌。
目的:建立一个对洁净区(室)空气进行臭氧消毒的操作规程。
范围:洁净区(室)臭氧消毒。
职责:空调机组操作人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分厂厂长、QA负责监督。
内容:
1消毒前准备:保持洁净区(室)相应密闭,预防臭氧泄漏,以确保臭氧在空间均匀分布和作用效率。
2臭氧消毒灭菌步骤:
2.1在净化空调机正常运转的状态下,按通控制枢电源,(红色指示灯亮),电压表、电流表显示电源、电压、电流,机器进入准备状态。
2.2先设定消毒时间,再按是臭氧发生器启动绿色按钮,工作绿色指示灯亮,电源红色指示灯灭,定时器开始计时,电流表显示工作电流,机器已进入正常工作。
2.3机器工作至预设时间(消毒结束),自动停机。
此时工作绿色指示灯灭,电源红色指示灯灭,定时器恢复准备工作状态,可关上电源。
2.4臭氧消毒停后30分钟,消毒区域方可通行。
2.5消毒灭菌频率;洁净区(室)物体表面消毒灭菌为每周一次,时间不少于60分钟,或根据环境微生物检测结果确定。
3每次进行臭氧消毒灭菌应详细记录。
干净区臭氧消毒成效考证方案(STP-VP-0002-00 )考证方案审批草拟署名日期审查署名日期同意署名日期目录1. 概括⋯⋯⋯⋯⋯⋯⋯⋯⋯⋯⋯⋯⋯⋯⋯⋯⋯⋯⋯⋯⋯⋯⋯⋯⋯⋯⋯⋯⋯⋯⋯⋯⋯⋯⋯ 42. 目的⋯⋯⋯⋯⋯⋯⋯⋯⋯⋯⋯⋯⋯⋯⋯⋯⋯⋯⋯⋯⋯⋯⋯⋯⋯⋯⋯⋯⋯⋯⋯⋯⋯ 43. 象⋯⋯⋯⋯⋯⋯⋯⋯⋯⋯⋯⋯⋯⋯⋯⋯⋯⋯⋯⋯⋯⋯⋯⋯⋯⋯⋯⋯⋯⋯⋯⋯⋯ 44. 小成及⋯⋯⋯⋯⋯⋯⋯⋯⋯⋯⋯⋯⋯⋯⋯⋯⋯⋯⋯⋯⋯⋯⋯⋯⋯⋯⋯⋯ 45. 依照准⋯⋯⋯⋯⋯⋯⋯⋯⋯⋯⋯⋯⋯⋯⋯⋯⋯⋯⋯⋯⋯⋯⋯⋯⋯⋯⋯⋯⋯⋯⋯⋯⋯ 46. 划⋯⋯⋯⋯⋯⋯⋯⋯⋯⋯⋯⋯⋯⋯⋯⋯⋯⋯⋯⋯⋯⋯⋯⋯⋯⋯⋯⋯⋯⋯⋯ 57. 内容⋯⋯⋯⋯⋯⋯⋯⋯⋯⋯⋯⋯⋯⋯⋯⋯⋯⋯⋯⋯⋯⋯⋯⋯⋯⋯⋯⋯⋯⋯⋯⋯⋯ 58. 再周期⋯⋯⋯⋯⋯⋯⋯⋯⋯⋯⋯⋯⋯⋯⋯⋯⋯⋯⋯⋯⋯⋯⋯⋯⋯⋯⋯⋯⋯⋯⋯⋯79. 误差或更明⋯⋯⋯⋯⋯⋯⋯⋯⋯⋯⋯⋯⋯⋯⋯⋯⋯⋯⋯⋯⋯⋯⋯⋯⋯⋯⋯⋯⋯⋯710. 果剖析及价⋯⋯⋯⋯⋯⋯⋯⋯⋯⋯⋯⋯⋯⋯⋯⋯⋯⋯⋯⋯⋯⋯⋯⋯⋯⋯⋯⋯⋯⋯711. 附件⋯⋯⋯⋯⋯⋯⋯⋯⋯⋯⋯⋯⋯⋯⋯⋯⋯⋯⋯⋯⋯⋯⋯⋯⋯⋯⋯⋯⋯⋯⋯⋯⋯⋯⋯71概括臭氧是一种广高效菌,拥有烈菌消毒作用,。
在常温、常下分子构不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 O2)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拥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葡萄糖所一定的酶,进而损坏其细胞膜,将它杀死。
剩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从头联合成为氧分子(O2),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为无污染消毒剂。
公司选购的臭氧发生器是以空气为气源的箱式臭氧发生器,为干净区进行空气消毒。
消毒方法是利用空调系统的循环风作为臭氧的载体,马上臭氧发生器生产的臭氧由净化空调系统的风机产生的压力风源,扩散至整个干净地区,并使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均匀,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
消毒时,翻开臭氧发生器,臭氧灭菌浓度在开机45min 后,达到 10ppm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