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正文

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正文

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正文
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正文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

课程高频电子线路

题目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

院系电子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电信XXXXXXX班

学生姓名XX

学生学号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2013年3月1日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高频电子线路

题目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XX 学号XXXXXXXXX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主要内容

利用所学的高频电路知识,设计一个小功率调频发射机。通过在电路设计、安装和调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电路设计及电子实践能力。

2、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小功率调频发射机,主要技术指标为:

(1) 载波中心频率

06.5MHz

f=;

(2) 发射功率100mW

A

P>;

(3) 负载电阻75

L

R=Ω;

(4) 调制灵敏度25kHz/V

f

S≥;

3、主要参考资料

[1] 阳昌汉. 高频电子线路. 哈尔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肃文,陆兆雄.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 高吉祥.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完成期限2月25日-3月1 日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3 年 2 月22 日

一、电路基本原理

1. 总设计方框图

与调幅电路相比,调频系统由于高频振荡输出振幅不变, 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与效率.所以在无线通信、广播电视、遥控测量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

图1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组成方框图

2.电路基本框图

图2 电路的基本框图

实际功率激励输入功率为1.56mW 拟定整机方框图的一般原则是,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单元电路级数尽可能少,以减少级间的相互感应、干扰和自激。

由于本题要求的发射功率Po 不大,工作中心频率f0也不高,因此晶体管的参量影响及电路的分布参数的影响不会很大,整机电路可以设计得简单些,设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

(1)LC 调频振荡器:产生频率f0=6MHz 的高频振荡信号,变容二极管线性调频,最大频偏,整个发射机的频率稳定度由该级决定。

(2)缓冲隔离级:将振荡级与功放级隔离,以减小功放级对振荡级的影响。因为功放级输出信号较大,当其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如谐振阻抗变化),会影响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使波形产生失真或减小振荡器的输出电压。整机设计时,为减小级间相互影响,通常在中间插入缓冲隔离级。缓冲隔离级电路常采用射极跟随器电路。

(3)功率激励级:为末级功放提供激励功率。如果发射功率不大,且振荡级的

LC 调频振荡器缓冲隔离器

功率激励

末级功放

调制信号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调频信号

载波信号

输出能够满足末级功放的输入要求,功率激励级可以省去。

(4)末级功放:将前级送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使负载(天线)上获得满足要求的发射功率。如果要求整机效率较高,应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若整机效率要求不高如≤50%而对波形失真要求较小时,可以采用甲类功率放大器。但是本题要求,故选用丙类功率放大器较好。

考虑到频率稳定度的因素,调频电路采用克拉泼振荡器和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调制信号控制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改变振荡器振荡回路的总电容,从而使调频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即实现调频。调频后的信号经过缓冲隔离、宽放和功放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3.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小功率调频发射机,主要技术指标为: (1) 载波中心频率0 6.5MHz f =; (2) 发射功率100mW A P >; (3) 负载电阻75L R =Ω; (4) 调制灵敏度25kHz/V f S ≥;

二、设计方案

1.电路原理图

(1)总体设计电路图

R 18R ES2R 19R ES2

R 15R ES2R 13R ES2

R 8R ES2

R 11R ES2

R 10

R ES2

R 20R ES2R 16R ES2

R 14R ES2

R 12R ES2

R 17R ES2

R 5R ES2

R 9R ES2

R 6R ES2

R 7R ES2

R 3PO T2

R 1PO T2

R 2PO T2

R 4PO T2

C 10C AP

C 5

C AP C 6

C AP

C 4C AP

C 3C AP

Q 1N PN

C 7

C AP

C 8

C AP

C 12C AP

C 11C AP

L1

IND U CTOR 1

L3

IND U CTOR 1

L2

IND U CTOR 1D 1D IO D E

V 1

SO U RC E V OLTA GE

Q 2N PN

Q 3N PN

T1

TR A NS 3

C 13C AP

Q 4N PN

C 9C AP

C 14

ELEC TR O1

C 1

C AP VA R

C 2C AP

T2

TR A NS 4

图3 总体设计原理电路图

(2)功率激励与末级功放电路

发射机的输出应具有一定的功率才能将信号发射出去,但是功率增益又不可能集中在末级功放,否则电路性能不稳,容易产生自激。因此要根据发射机的各组成

部分的作用,适当地合理地分配功率增益。如果调频振荡器的输出比较稳定,又具有一定的功率,则功率激励级和末级功放的功率增益可适当小些。功率激励级一般采用高频宽带放大器,末级功放可采用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缓冲级可以不分配功率。

仅从输出功率Po≥100mW 一项指标来看,可以采用丙类功放。其电路形式如图4所示。

R 15R ES2

R 20R ES2R 16R ES2

R 14R ES2

R 17R ES2

R 5R ES2

R 3

PO T2

C 8

C AP

L3

IND U CT OR 1

Q 3N PN

T1

TR A NS 3

C 13C AP

Q 4N PN

C 9C AP

C 14

EL EC TR O1

C 1

C AP VA R

C 2C AP

T2

TR A NS 4

图4 功率激励与末级功放电路

2.元件参数

(1)丙类功率放大器(末级功放)设计

基本关系式:如图3所示,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极偏置电压-VBE 是利用发射机电流的分量Ie0在射极电阻R14上产生的压降来提供的,故称为自给偏压电路。当放大器的输入信号Vi 为正弦波时,集电极的输出电流iC 为余弦脉冲波。利用谐振回路LC 的选频作用可输出基波谐振电压uc 、电流iC1。

(1)集电极基波电压的振幅

Ucm= Icm1RP

式中,Icm1为集电极基波电流的振幅;RP 为集电极负载阻抗。 (2)输出功率Po Po= Ucm.Icm1= Ucm2/(2 RP) (3)直流功率Pv Pv= Vcc.Ic0 (4)集电极耗散功率PT PT= Pv- Po (5)集电极的效率η

η= Po/ Pv

(6)集电极电流分解系数α(θ)

αn (θ)= I cmn/icmmax

(7)导通角θ

bm

BB

om U V U -=

θcos , (θ一般取o o 8060-)

确定丙类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为了获得较高的效率η和最大的输出功率Po ,选丙类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为临界状态,θ=700,功放管为3DA1。3DA1的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3DA1参数表

PCM ICM VCES hfe fT AP 1W 750mA

≥1.5V

≥10

≥70MHz

13dB

(1)最佳匹配负载 Ω

=25.110R p

(2)由Po=0.1Ucm.Icm1= Ucm2/(2 RP)可得:集电极最大输出电压Ucm=10.5V (3)集电极基波电流振幅:Icm1=95.24mA

(4)集电极电流最大值Icm= Icm1/α1(700)=95.24/0.44=216.45mA (5)集电极电流直流分量Ic0= Icm*α0(700)=216.45*0.25=54.11mA (6)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Pv= Vcc* Ic0=649.35mW

(7)集电极的耗散功率PT=Pv-Po=649.35-500=149.35mW(小于PCM =1W) (8)总效率η=Po/Pv=500/649.35=77.00%

(9)输入功率 若设本级功率增益Ap=13dB(20倍),则输入功率Pi=Po/Ap=5mW (10)基极余弦脉冲电流的最大值Ibm(设晶体管3DA1的β=10) Ibm= Icm /β=21.45mA

(11)基极基波电流的振幅Ibm1= Ibm α1(700)=21.45*0.44=9.44mA (12)基极电流直流分量Ib0= Ibm α0(700)=21.45*0.25=5.36mA (13)基极输入电压的振幅Ubm=2Pi/ Ibm1=5.30V (14)丙类功放的输入阻抗

Ω=-=-=8644.0*)70cos 1(25

)()cos 1(0

1'

θαθbb i r Z

(2)宽带功率放大器(功率激励级)设计

功率激励级功放管为3DG130。3DG130的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3DG130参数表

PCM ICM VCES hfe fT AP 700mW

300mA

≤0.6V

≥30

≥150MHz

13dB

Ω

=?==110.250.5

2 1.5)-(122P )V -(V Rp 2

O 2CES CC

计算电路参数:

(1)有效输出功率PH 与输出电阻RH

宽带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PH 应等于下级丙类功放的输入功率Pi=25mW ,其输出负载RH 等于丙类功放的输入的输入阻抗|Zi|=86Ω。即

PH=25mW RH=86Ω

(2)实际输出功率PO

设高频变压器的效率η=80%,则 Po= PH/η=31.25mW

(3)集电极电压振幅Ucm 与等效负载电阻H R ' 若取功放的静态电流ICQ=ICm=7mA ,则 Ucm= 2Po /ICQ=2Po /ICm=8.93V

Ω

≈Ω==K 3.15.12752Po Ucm R'2

H 约为1.3K Ω

(4)高频变压器匝数比N1/N2

3'21==H

H R R N N η

取变压器次极线圈匝数N2=2,则初级线圈匝数N1=6。 (5)发射极直流负反馈电阻R13

Ω

=--=--=86.35276.093.81213mA V I V Ucm Vcc R CQ CES 取标称值360Ω (6)功放输入功率Pi

本级功放采用3DG130晶体管,若取功率增益AP=13dB(20倍),则输入功率

mW A Po P P i 56.1/==

(7)功放输入阻抗Ri

交交负R R r R bb i *3025'+=+≈β

(取Ω=25'bb r 30=β) 若取交流负反馈电阻为10Ω,则

Ω=325i R

(8)本级输入电压振幅Uim

V P R U i i im 0.110*56.1*325*223

≈==-

计算电路静态工作点 (1)BQ V 、BQ I

V R I V CQ EQ 47.286.352*10*73

13==?=-

V V V EQ BQ 17.37.0=+=

m I I CQ BQ 23.030/7/===β

(2)R11、R12 (I1=5~10倍IBQ )

若取基极偏置电路的电流I1=5BQ I =5*0.23mA=1.15mA ,则

Ω

≈==k mA V I V R BQ BQ 75.215.117.3512

取标称值R12=3k Ω。 Ω

≈-=-=k mA V I V Vcc R BQ 65.715.117.312111

为了调节电路的静态工作点,R11可由标称值为5.1 k Ω的电阻与10 k Ω的电位器组成。

(3)高频旁路电容C10=0.02uF 。 (4)输入耦合电容C9=0.02uF 。

此外,还可以在直流电源VCC 支路上加高频电源去耦滤波网络,通常采用LC 的Π型低通滤波器。电容可取0.01uF,电感可取47uH 的色码电感或环形磁芯绕制。还可在输出变压器次级与负载之间插入LC 滤波器,以改善负载输出波形。 (3)缓冲隔离级电路(射极输出器)设计

从振荡器的什么地方取输出电压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尽可能从低阻抗点取出信号,并加入隔离、缓冲级如射极输出器,以减弱外接负载对振荡器幅度、波形以及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射极输出器的特点是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放大倍数接近于1。 电路形式:由于待传输信号是高频调频波,主要考虑的是输入抗高,传输系数大且工作稳定。选择电路的固定分压偏置与自给偏压相结合,具有稳定工作点特点的偏置电路。如图5所示。射极加RW2可改变输入阻抗。

R82K

R101K

RL3 5K 3DG130

图5 射极输出器电路

估算偏置电路元件:

(1)已知条件:Vcc=+12V ,负载电阻RL=325Ω(宽带放大器输入电阻),输出电压振幅等于高频宽带放大器输入电压振幅,即Uom=1.0V ,晶体管为3DG100(3DG6)。3DG100的参数如表3所示。

表3 3DG100参数表

PCM ICM VCES hfe fT AP 100mW

30mA

30~200

≥150MHz

β0=60。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应位于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一般取UCEQ=0.5Vcc ,

ICQ=(3~10)mA 。

根据已知条件选取ICQ=4mA,,VCEQ=0.5Vcc=6V ,则

Ω

=-=-==+k mA V

Vc V R R EQ cc w 5.14612I I V CQ CQ EQ 210 (2)R10、Rw2: 取R10=1kΩ,Rw2为1kΩ的电位器。

(3) R8、R9

VEQ=6.0V

VBQ= VEQ+0.7=6.7V IBQ=ICQ/β0 =66.67uA

Ω

≈=k I V R BQ

BQ

10109 取标称值R9=10k Ω。

Ω

=-=k I V V R BQ

BQ

cc 95.7108 取标称值R8=8.0k Ω。

(4)输入电阻Ri

若忽略晶体管基区体电阻的影响,有

Ω≈+=k R R R R R R L w i 63.3]||)[(||)||(21098β

(RL=325Ω)

(5)输入电压Uim

V P R U i i im 37.310*56.1*3630*223≈==-

(6)耦合电容C8、C9

为了减小射极跟随器对前一级电路的影响,C8的值不能过大,一般为数十

pF ,这里取C8=20pF ,C9=0.02uF 。 (3)调频振荡器设计

调频振荡电路的作用是产生频率MHZ f 6=的高频振荡信号。变容二极管为线

性调频,最大频偏kHz f m 10=?。发射机的频率稳定度由该级决定。调频振荡器电路

如图6所示。

LC 调频振荡器是直接调频电路,是利用调制信号直接线性地改变载波瞬时频率。

如果为LC 振荡器,则振荡频率主要取决于谐振回路电感和电容。将受到调制信号控制的可变电抗与谐振回路连接,就可以使振荡频率按调制信号规律变化,实现直接调频。

RL1 5K

R110K

R24K

R32K

R41K

R5150K

R620K

R710K

C10.01uF

C2510pF

C32100pF

C4100pF

C633pF

C75100p F

C8

33pF

C520pF

3DG130

47uH

AC

图6 调频振荡器电路

LC 振荡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中心频率:f0=5MHz ;

最大频偏:kHz f m 10=?;

频率稳定度:小时/10*5/400-≤?f f

(1)确定电路形式,设置静态工作点

本题对频率稳定度o f f /?

要求不是很高,故选用图1-7所示的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与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

(2)三点式振荡器设计:基极偏置电路元件R1、R2、R3、R4、C1的计算 图中,晶体管V1与C2、C3、C4、C5、Cj 、L1组成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V1为共基组态,C1为基级耦合电容。 其静态工作点由R1、R2、R3、R4共同决定。晶体管V1选择3DG100,其参数见表所示。

小功率振荡器的集电极静态工作电流ICQ 一般为(1~4)mA 。ICQ 偏大,振荡幅度增加,但波形失真严重,频率稳定性降低。ICQ 偏小对应放大倍数减小,起振困

难。为了使电路工作稳定,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取mA I CQ 2=,V V CEQ 6=,测得三极管

的60=β。

mA

R R R R V Vcc I CEQ cQ 26

124343=+-=+-=

由上式可得R3+R4=3k Ω,为了提高电路的稳定性,R4的值可适当增大,取

R4=1kΩ,则R3=2kΩ。

V k mA R I V V V cQ BE BQ EQ 21*24=Ω=≈-=

V

V R R R Vcc R R R V EQ BQ 7.27.012212

212=+=+=+=

66.6uA

I I CQ

BQ ==

β

为了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取流过电阻R2上的电流

mA I I BQ 33.0102==

4K 0.67A 2.7V

I V R 2

BQ 2==

取标称值R2=4kΩ。

根据公式

13.7

R V R R R V 1CC 2

12

BB =?+=

得 R1=13.7KΩ

实际运用时R1取10kΩ电阻与5kΩ电位器串联,以便调整静态工作点,C1为基极旁路电容,可取C1=0.01uF 。C8=0.01uF,输出耦合电容。

调频电路设计:调频电路由变容二极管Cj 和耦合电容C5组成,R6和R7 为

变容二极管提供静态时的反向偏置电压VQ ,Vcc

R R R V Q 767

+=。R5为隔离电阻,为了减小调制信号Ui 对VQ 的影响,一般要求R5远远大于R6和R7。C6和高频扼流圈ZL1对Ui 相当于短路,C7为滤波电容。

变容二极管Cj 通过C5部分接入振荡回路,有利于提高主振频率0f 的稳定性,

减小调制失真。变容二极管的接入系数j C C C p +=

55

,式中,Cj 为变容二极管的结电

容,它与外加电压的关系为

γ

)1(0D j U u C Cj +=

( Cj0 为变容管0偏时结电容,UD 为其PN 结内建电位差,γ 为变

容指数)

三、电路调试与仿真分析

1.

系统仿真

仿真波形如图所示:

图7 ORCAD 输入信号的仿真

仿真波形如图所示:

图8 ORCAD输出信号的仿真

2. 电路安装与调试步骤

通过仿真可以看出,电路在仿真条件下基本符合设计要求,这说明所设计的硬件电路和程序在理论上符合设计要求,因此可以进行实物搭建与调试,在实际电路中检验电路的工作状态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电子电路调试技术包括调整和测试两部分。调整主要是对电路参数的调整,如对电阻、电容和电感等,以及机械部分进行调整,使电路达到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测试主要是对电路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功能进行测量与试验,并与设计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以确定电路是否合格。电路测试是电路调整的依据,又是检验结论的判断依据。

通电观察:通电后不要急于测量电气指标,而要观察电路有无异常现象,例如有无冒烟现象,有无异常气味,手摸集成电路外封装,是否发烫等。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再通电。

静态调试:静态调试一般是指在不加输入信号,或只加固定的电平信号的条件下所进行的直流测试,可用万用表测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通过和理论估算值比较,结合电路原理的分析,判断电路直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及时发现电路中已损坏或处于临界工作状态的元器件。通过更换器件或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直流工作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动态调试:动态调试是在静态调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电路的输出端测试输出信号,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其原因,并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直到满足要求。

按照以上调试方法与步骤对所搭建的实际电路进行调试,调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本次课设所设计的抢答器基本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本次课设的目的。

四、总结及体会

这个实验是关于小功率调频发射机工作原理分析及其安装调试,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小功率调频发射机工作原理和非线性电子线路的进一步理解。学会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通过选取元件、确定电路形式、以及计算等等,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同时通过调试来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分析及排除这些故障,使我们对小功率放大器的知识得到了加深!在调试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用电压表测一下三个三极管的管脚电压是否满足该设计的要求。

用频率计测出T1、T2、T3的发射极所发射的频率是否在12M HZ,如果不是,试着调节L1、L2、L3。

如果在天线处观察波形的峰峰值不在4V的话,则应该在T2和T3的发射极的电阻上各并联一个电容,以使其提高。

现在来说说电路中一些元件的作用,其中C3为基极高频旁路电容,R1、R2、R3、R4、R5为T1管的偏置电阻,R7、R9为变容二极管提供直流偏置。T3管工作在丙类状态,妈有较高的效率,赐教可以防止T3管产生高频自激而引起的二次击穿损坏。调节偏轩电阻可改变T3管的导通角。L3、L4、C15和C16构成兀型输出回路用来实现阻抗匹配并进行滤波,并滤除不必要的高次谐波分量。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前面的路有了更多的信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东西,对于高频电子电路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并且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并且认真的对电路的每一部分进行了修正,但最后出来的波形还是不很稳定。本次课程设计没有要求制作电路板并且对其进行调试,但我相信要是调试的话也一定回去的满意的效果。

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电子技术的我们更是如此,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今后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求真正领会通信专业里边的各种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整个课设的过程中,我十分感谢祈存荣老师的热心帮助,在我不懂的时候,老师给予了我指导,让我对于这次课设感到非常的有信心!做实物更是我十分不擅长的,遇到疑难杂症时候,老师总能耐心的给我测试,指导。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对老师表示感谢!

主要参考资料

[1] 阳昌汉. 高频电子线路. 哈尔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肃文,陆兆雄.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 高吉祥.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模电课程设计-OTL音频功率放大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OTL音频功率放大器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701班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09-6-25

目录 引言 (3)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3) 1.1 设计任务 (3) 1.2 设计要求 (3) 二. OTL音频功放满足的具体性能指标 (3) 三.方案设计与论证 (3) 四.原理图元器件清单及原理简述 (4) 4.1 总原理图 (4) 4.2 元器件清单 (4) 4.3 电路原理简述 (4) 五.安装与调试 (5) 5.1 元件的安装 (5) 5.2 元件的调试 (5) 六.性能测试与分析 (6) 6.1 波形测试 (6) 6.2 主要参数的测试与计算 (6) 七. 个人心得体会 (7) 八.参考文献 (7)

题目OTL音频功率放大器 设计者蔡白洁张振山 指导教师李艳萍 引言 OTL(Output transformerless )电路是一种没有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电路。过去大功率的功率放大器多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以解决阻抗变换问题,使电路得到最佳负载值。但是,这种电路有体积大、笨重、频率特性不好等缺点,目前已较少使用。OTL电路不再用输出变压器,而采用输出电容与负载连接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使电路轻便、适于电路的集成化,只要输出电容的容量足够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也能保证,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 它的特点是:采用互补对称电路(NPN、PNP参数一致,互补对称,均为射随组态,串联,中间两管子的射极作为输出),有输出电容,单电源供电,电路轻便可靠。两组串联的输出中点”可理解为采用互补对称电路(NPN、PNP参数一致,互补对称,均为射随组态,串联,中间两管子的射极作为输出)。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1设计任务: 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OTL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4. 通过一个OT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安装和调试,进一步加深对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理解,增强实际动手能力。 1.2 设计要求: 1.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实用,经济并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合理选用元器件。 2.广泛查阅相关的资料,不懂的地方积极向老师同学请教,讨论。认真独立的完成课题的设计。 3.按时完成课程设计并提交设计报告。 2 OTL音频功放满足的具体性能指标 1.设音频信号为vi=10mV, 频率f=1KHz。 2.额定输出功率Po≥2W。 3.负载阻抗RL=8Ω。 4.失真度γ≤3%。 3 方案设计与论证 要求设计一个由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等元件组合而成的OTL音频功率放大器。其中,二极管T1构成前置放大级,对输入信号进行倒相放大,二极管T2,T3的参数一致,互补对称,且均为共集电极接法,保证了输出电阻低,负载能力强的优点,作用是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在明确了电路接线的基础上,在电路板上进行仿真模拟,并按照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对该功放的主要参数计算。电路在12V的直流电压下工作,在负载为8Ω

功率电子课程设计文华学院

《功率电子技术》 姓名: 学号: 学部(系): 专业班级: 2013年12月27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1) 2.课程设计要求 (1) 3.课程设计容 (1) 3.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仿真 (3) 3.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仿真 (5) 3.3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仿真 (6) 3.4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仿真 (8) 3.5直流降压斩波电路的仿真 (10) 4.课程设计总结 (12) 5.课程设计体会 (13) 6.参考书目 (13)

1. 课程设计的总体目标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之后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变流电路原理的基础知识,独立进行查找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撰写报告,进一步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配合变流电路理论教学,为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技术技能设计,课程设计对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设计,使学生巩固、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电路基本理论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课程设计的总体要求 (1)熟悉整流和触发电路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设计任务。 (2)掌握基本电路的数据分析、处理;描绘波形并加以判断。 (3)能正确设计电路,画出线路图,分析电路原理。 (4)按时参加课程设计指导,定期汇报课程设计进展情况。 (5)广泛收集相关技术资料。 (6)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严禁抄袭。 (7)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认真、正确地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8)培养实事、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 3.课程设计容 3.1项目一: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仿真 3.1.1电路原理图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流(电阻性负载)原理图,晶闸管作为开关元件,变压器t器变换电压和隔离的作用,用u1和u2分别表示一次和二次电压瞬时值,二次电压u2为50hz 正弦波波形如图所示,其有效值为u2, 3.1.2建立仿真模型 根据原理图用matalb软件画出正确的仿真电路图

调频发射机设计

惠州学院 HUIZHOU UNIVERSITY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调频发射机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设计题目:调频发射机的设计 二、设计的技术指标与要求: 1工作电压:Vcc =+12V ; (天线)负载电阻:R L =51欧; 3发射功率:Po ≥500mW ; 4工作中心频率:f 0=5MHz ; 5最大频偏:kHz f m 10=?; 6总效率:%50≥A η; 7频率稳定度:小时/10/4 00 -≤?f f ; 8调制灵敏度S F ≥30KH Z /V ; 三、设计目的: 设计一个采用直接调频方式实现的工作电压为12V 、输出功率在500mW 以上、工作频率为5MHz 的无线调频发射机,可用于语音信号的无线传输、对讲机中的发射电路等。 四、设计框图与分析: (一)总设计方框图 与调幅电路相比,调幅系统由于高频振荡输出振幅不变, 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与效率.所以在无线通信、广播电视、遥控测量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二)实用发射电路方框图 ( 实际功率激励输入功率为 1.56mW)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 调制信号 调频信号 载波信号 图3-1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组成方框图

拟定整机方框图的一般原则是,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单元电路级数尽可能少,以减少级间的相互感应、干扰和自激。 由于本题要求的发射功率P o 不大,工作中心频率f 0也不高,因此晶体管的参量影响及电路的分布参数的影响不会很大,整机电路可以设计得简单些,设组成框图如图3-2所示,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 (1)LC 调频振荡器:产生频率f 0=5MHz 的高频振荡信号,变容二极管线性调频,最大频偏kHz f m 10=?,整个发射机的频率稳定度由该级决定。 (2)缓冲隔离级:将振荡级与功放级隔离,以减小功放级对振荡级的影响。因为功放级输出信号较大,当其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如谐振阻抗变化),会影响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使波形产生失真或减小振荡器的输出电压。整机设计时,为减小级间相互影响,通常在中间插入缓冲隔离级。缓冲隔离级电路常采用射极跟随器电路。 (3)功率激励级:为末级功放提供激励功率。如果发射功率不大,且振荡级的输出能够满足末级功放的输入要求,功率激励级可以省去。 (4)末级功放 将前级送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使负载(天线)上获得满足要求的发射功率。若整机效率要求不高如%50≥A η而对波形失真要求较小时,可以采用甲类功率放大器。但是本题要求 %50≥A η,故选用丙类功率放大器较好。 五、设计原理图: 1 考虑到频率稳定度的因素,调频电路采用克拉泼振荡器和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调制信号控制变容二极

音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本电路设计采用前置放大电路和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相结合的放大模式,前者采用TL072对电压进行放大,后者采用性能优良的TDA2616对电压和电流放大,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的信号的非线形失真尽可能的小,效率尽可能的高。在前置放大和功放之间加上一个滑动变阻,就保证了音量可调,在滑动变阻器之前再加上一足够大电阻,这样保证了信号不失真。除此之外,加上相应的旁路电容又使得电路具有杂音小,有电源退偶,无自激等优点。根据实例电路图和已经给定的原件参数,使用multisim11软件模拟电路,并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显示波形图,计算数据等操作。 关键词: TL072 TDA2616 性能优良音量可调杂音小 目录 1 设计任务和要求 (2) 1.1设计任务 (2) 1.2设计要求 (2) 2 系统设计 (3) 2.1系统要求 (3) 2.2方案设计 (3) 2.3系统工作原理 (4) 3 单元电路设计 (6) 3.1前置放大电路 (6) 3.1.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6) 3.1.2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9) 3.1.3 前级放大电路仿真 (10) 3.2后级放大部分 (10) 3.2.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12) 3.2.2电路仿真 (13) 3.2.3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15) 3.3音源选择电路 (15) 3.3.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15) 3.3.2电路仿真 (16) 3.3.3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16) 3.4电源 (17) 4系统仿真 (20) 5 电路安装、调试与测试 (21) 5.1电路安装 (21) 5.2电路调试 (23) 5.3系统功能及性能测试 (23)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电信092 学号 200916022230 学生姓名夏惜 指导教师王瑞 设计时间2010-2011学年上学期 教师评分 2010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1.概述 (2)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4) 2.1变压电路设计 (4) 2.2整流电路设计 (4) 2.3滤波电路设计 (8) 2.4稳压电路设计 (9) 2.5总电路设计 (10) 3.总结 (12)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12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12)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3) 4.教师评语 (13) 5.成绩 (13)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概述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常用的电子设备,它能保证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一个低纹波、高精度的稳压源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及测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所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等优点,电压从零起连续可调,可串联或关联使用,直流输出纹波小,稳定度高,稳压稳流自动转换、限流式过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是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电子维修人员理想的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电子仪器设备、电器维修、实验室、电解电镀、测试、测量设备、工厂电器设备配套使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有稳压的电压供给,才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响、电脑尤其是这样。电网电压时高时低,电子设备本身耗供电造成不稳定因家。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办法是在电子设备的前端进行稳压。 直流稳压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充电设备等的直流供电。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研究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和内阻测试方法。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2.1 设计原理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应用课程设计 课题:50W三绕组复位正激变换器设计 班级电气学号 姓名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系别电气工程系 指导教师 淮阴工学院 电气工程系 2015年5月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分析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间接的直流变流电路基本环节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对隔离的DC/DC电路的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要求学生掌握单端正激变换器的脉冲变压器工作特性,了解其复位方式,掌握三绕组复位的基本原理,并学会分析该电路的各种工作模态,及开关管、整流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参数设计和选取,掌握脉冲变压器的设计和基本的绕制方法,熟悉变换器中直流滤波电感的计算和绕制,建立硬件电路并进行开关调试。 需要熟悉基于集成PWM芯片的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并学会计算PWM控制电路的关键参数。输入:36~75Vdc,输出:10Vdc/5A 二、设计任务 1、分析三绕组复位正激变换器工作原理,深入分析功率电路中各点的电压 波形和各支路的电流波形; 2、根据输入输出的参数指标,计算功率电路中半导体器件电压电流等级, 并给出所选器件的型号,设计变换器的脉冲变压器、输出滤波电感及滤波电容。 3、给出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案,能够输出频率和占空比可调的脉冲源。 4、应用protel软件作出线路图,建立硬件电路并调试。 三、总体设计 3.1 开关电源的发展 开关电源被誉为高效节能电源,代表着稳压电源的发展方向,现已成为稳压电源的主流产品。 开关电源分为DC/DC和AC/DC两大类。前者输出质量较高的直流电,后者输出质量较高的交流电。开关电源的核心是电力电子变换器。按转换电能的种类,可分为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变换器),是将一种直流电能转换成另一种或多种直流电能的变换器;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能转换成另一种或多种直流电能的变换器;整流器是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电能变换器和交交变频器四种。 开关电源的高频化是电源技术发展的创新技术,高频化带来的效益是使开关电源装置空前的小型化,并使开关电源进入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

高频课程设计---调频(FM)发射机的设计

高频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高频(FM)发射机的设计 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通信工程

摘要: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电技术越来越重要。本文研制一种调频发射机,介绍了调频发射机的制作方法及其工作原理,同时给出了系统的组成框图及系统各部分功能,设计了PCB电路板,并且对所设计的发射机的功能进行了安装与调试。本文中的发射机发射的频率可在66-109MHz频段内进行调制,并可用普通的调频收音机接收。 关键词:小功率调频发射机音频信号调制波载波

目录 1设计课题 2实践目的 3设计要求 4基本原理 4.1 系统方案选择 4.2 整体系统描述 4.3 单元电路设计 4.3.1 音频放大电路 4.3.2 高频振荡电路 4.3.3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5系统调试 5.1 PCB板的设计 5.2 系统调式 6结论 7参考文献 8附录

1设计课题 调频发射机设计 2实践目的 无线电发射与接收设备是高频电子线路的综合应用,是现代化通信系统、广播与电视系统、无线安全防范系统、无线遥控和遥测系统、雷达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无线电制导系统等必不可少的设备。本次设计要求达到以下目的: 1.进一步认识射频发射与接收系统; 2.掌握调频无线电发射机的设计; 3.学习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3设计要求 1.发射机采用FM的调制方式; 2.发射频率覆盖范围为88-108MHz,传输距离大于10m; 3.为了加深对调制系统的认识,发射机采用分立元件设计; 4.已调信号采用通用的AM/FM多波段收音机进行接收测试。 4 基本原理 4.1 系统方案选择 方案一:以晶体振荡器做成高精度高稳定度的调频发射机 以晶体振荡器做成高精度高稳定度的调频电路,这完全可以达到我们的要求,但是这种方案比较复杂,能过搜索我们有另外一种方案,见方案二。 方案二:以调频方式做成三级发射机 这种方案的性能是比较好的,这种发射机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第一级是音频放大电路;第二级是高频振荡电路;第三级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4.2 整体系统描述 本调频发射机的总体电路如下:声--电转换、音频放大、高频振荡调制和高频功率放大等。声--电转换由驻极体话筒担任,它拾取周围环境声波信号后即输出相就应电信号,经电容C2输入到晶体管Q1,Q1担任音频放大功能,对音频信号进行

模电课程设计-功率放大器设计

《电子技术Ⅱ课程设计》 报告 姓名雷锋 学号 52305105121520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核电一班 指导教师王老师黄老师 2014年 6月

目录 一、设计的目的 (1)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1)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1. Multisim仿真软件的学习 (1) 四、基础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2) 1.题目一:半导体器件的Multisim仿真 (2) 2.题目二:单管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7) 3.题目三:差分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11) 4.题目四:两级反馈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14) 5.题目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21) 6.题目六:波形发生电路的Multisim仿真 (23) 五.综合性能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26) 1.题目二: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26) 六、总结 (29) 七、参考文献 (29)

一、设计的目的 该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2》的理论教学实践,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程技术打下基础。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和设计完成基础性的电路设计和仿真及综合性电路设计和仿真。 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课程2》课程知识的理解; 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 3、掌握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 4、掌握简单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方法; 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和仿真 结果。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Multisim仿真软件的学习 Multisim7是一个优秀的电工技术仿真软件,既可以完成电路设计和版图绘制,也可以创建工作平台进行仿真实验。Multisim7软件功能完善,操作界面友好,分析数据准确,易学易用,灵活简便,因此,在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

功率电子 课程设计报告

《功率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孙吉元 学号:0901******** 学部(系):信息学部 专业年级:09自动化 指导教师:张晓丹 2011年 12 月 28 日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 课程设计的要求 (1) 3. 课程设计内容 (1) 3.1项目一: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1) 3.1.1 原理图 (1) 3.1.2 仿真模型 (2) 3.1.3 参数设置 (2) 3.1.4 仿真结果 (4) 3.1.5 仿真分析 (5) 3.2项目二: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电路原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仿真模型 (5) 3.2.3 参数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仿真结果 (7) 3.2.5 仿真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项目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电路 (9) 3.3.1电路原理图 (9) 3.3.2 仿真模型图 (9) 3.3.3 参数设置 (10) 3.3.4 仿真结果 (11)

3.3.5 仿真分析 (8) 3.4项目四:三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 (12) 3.4.1 电路原理图 (12) 3.4.2 仿真模型 (12) 3.4.3 参数设置 (13) 3.4.4 仿真结果 (14) 3.5项目四:直流斩波电路仿真 (12) 3.5.1 原理图 (8) 3.5.2 仿真模型 (9) 3.5.3 参数设置 (9) 3.5.4 仿真结果 (11) 4. 课程设计总结 (16) 5. 参考书目 (16)

《调频发射机》高频课程设计报告

高频课程设计 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福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通信教研室 2010.1

目录 1. 设计题目 (3) 2. 实践目的 (3) 3. 设计要求 (3) 4. 基本原理 (3) 5. 系统调试 (9) 6. 心得体会 (9) 7.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0)

高频课程设计 一、设计题目 调频发射机 二、实践目的 无线电发射与接收设备是高频电子线路的综合应用,是现代化通信系统、广播与电视 系统、无线安全防范系统、无线遥控和遥测系统、雷达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无线电制导系统等,必不可少的设备。本次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 1. 进一步认识射频发射与接收系统; 2. 掌握调频(或调幅)无线电发射机的设计; 3. 学习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三、设计要求 1. 发射机采用FM 、AM 或者其它的调制方式; 2. 若采用FM 调制方式,要求发射频率覆盖范围在88-108MHz,传输距离>20m; 3. 若采用AM 调制方式,发射频率为中波波段或30MHz 左右,传输距离>20m ; 4. 为了加深对调制系统的认识,发射机建议采用分立元件设计; 四、基本原理 本设计图采用FM 调制。 载波()t w U t u c cm c cos )(=,调制信号()t u Ω;通过FM 调制,使得)(t u c 频率变化量与调制信号()t u Ω的大小成正比。即已调信号的瞬时角频率 ()()t u k w t w f c Ω?+= 已调信号的瞬时相位为 ()()t d t u k t w t d t w t t f c t ''+=''=??Ω )(0 ? 实现调频的方法分为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两大类,本设计图采用直接调频: 直接调频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调制信号直接控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使其反映调制信号变化规律。要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就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决定载波振荡器振荡频率的元件或电路的参数,从而使载波振荡器的瞬时频率按调制信号变化规律

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报告解析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由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OCL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学生姓名:郭二珍 学生学号: 07 系别:电气学院 专业:自动化 届别: 2015年 指导教师:廖晓纬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制 2014年3月

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学生:郭二珍 指导老师:廖晓纬 电气学院10级自动化 1、绪论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的作用是给音频放大器的负载R 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地小,效率尽可能高。 OCL是英文Output Capacitor Less的缩写,意为无输出电容的功率放大器。采用了两组电源供电,使用了正负电源。在输入电压不太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大的输出频率。省去了输出端的耦合电容,使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得到扩展。OCL 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直接耦合的功率放大器,它具有频响宽、保真度高、动态特性好及易于集成化等特点。性能优良的集成功率放大器给电子电路功放级的调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集成功率放大电路还具有输出功率大、外围元件少、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收音机、电视机、扩音器、伺服放大电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功率放大器可分为三种工作状态:(1)甲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的中点,输出的是一种没有削波失真的完整信号,但效率较低。(2)乙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线和IB=0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界处,放大器只有半波输出,存在严重的失真。 (3)甲乙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略高于乙类工作点处,克服了乙类互补电路产生交越失真,提高了效率。 因此,本设计可采用甲乙类互补电路。

2、内容摘要 本设计中要求设计一个由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OCL功率放大器。在输入正弦波幅度Ui等于200mV,负载电阻R L等于8Ω的条件下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2W,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80Hz~10KHZ o 功率放大电路实质上是能量转换电路,它主要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效率尽可能的高,非线性失真尽可能要小,功率器件的散热较好。 本设计选用的是双电源供电的OCL互补推挽对称功放电路。 此推挽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为甲乙类,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交越失真”。 由于两管的工作点稍高于截止点,因而均有一很小的静态工作电流I CQ。这样,便可克服管子的死区电压,使两管交替工作处的负载中电流能按正弦规律变化,从而克服了交越失真。 OCL互补推挽对称功放电路一般包括驱动级和功率输出级,前者为后者提供一定的电压幅度,后者则向负载提供足够的信号频率,以驱动负载工作。 因此,需要设计两部分,即驱动级和功率输出级。

C课程设计报告-正文

目录 1 前言 (1) 2 需求分析 (1) 2.1课程设计目的 (1) 2.2 课程设计任务 (1) 2.3 设计环境 (1) 2.4 开发语言 (1) 3 分析和设计 (1) 3.1 模块设计 (1) 3.2 系统流程图 (3) 3.3 主要模块的流程图 (5) 4 具体代码实现 (7) 5 课程设计总结 (11) 5.1 程序运行结果 / 预期运行结果 (11) 5.2 课程设计体会 (12)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 前言 编写一个程序来处理学生成绩管理。通过一个结构体数组来存放输入的每一位学生的信息(包括姓名、学号、性别、年龄、五门课成绩及总分)。可以键入学生信息,保存学生信息到文件,计算学生总分,将其总分排名,显示及保存排名后的结果。 2 需求分析 2.1课程设计目的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来研究、解决一些具有一定综合性问题的专业课题。通过课程设计(论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用文献资料、及进行科学实验或技术设计的初步能力,为毕业设计(论文)打基础2.2 课程设计任务 1.编写一个菜单驱动的学生成绩管理程序。实现如下管理功能: (1).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 (2).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 2.课程设计交流(每天写课程设计日记,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向老师汇报课程设计情况);按要求写好课程设计论文。 2.3 设计环境 (1)WINDOWS XP系统 (2)Visual C++ 2.4 开发语言 C语言 3 分析和设计 3.1 模块设计 定义结构体类型struct 表示学生信息(包括:姓名、学号、年龄、性别及五门课成绩),定义一个结构体数组STU student[M],用来存放M个学生的信息,假设M为10。如下所示:

高频课程设计报告_调频发射机

调频发射机课程实验报告 姓名: 班别: 学号: 指导老师: 组员:

小功率调频发射机课程设计 一、 主要技术指标: 1. 中心频率:012f MHz = 2. 频率稳定度 40/10f f -?≤ 3. 最大频偏 10m f kHz ?> 4. 输出功率 30o P mW ≥ 5. 天线形式 拉杆天线(75欧姆) 6. 电源电压 9cc V V = 二、 设计和制作任务: 1. 确定电路形式,选择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画出电路图。 2. 计算各级电路元件参数并选取元件。 3. 画出电路装配图 4. 组装焊接电路 5. 调试并测量电路性能 6. 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 设计提示: 通常小功率发射机采用直接调频方式,并组成框图如下所示: 其中,其中高频振荡级主要是产生频率稳定、中心频率符合指标要求的正弦 波信号,且其频率受到外加音频信号电压调变;缓冲级主要是对调频振荡信号进

行放大,以提供末级所需的激励功率,同时还对前后级起有一定的隔离作用,为避免级功放的工作状态变化而直接影响振荡级的频率稳定度;,功放级的任务是确保高效率输出足够大的高频功率,并馈送到天线进行发射。 上述框所示小功率发射机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各级电路形式和各级元器件参数的计算。 1.频振荡级: 由于是固定的中心频率,可考虑采用频率稳定度较高的克拉泼振荡电路。关于该电路的设计参阅《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讲义》中实验六内容。 克拉泼(clapp )电路是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电路,下图为它的实际电路和相应的交流通路: 实用电路 交流通路 如图可知,克拉泼电路比电容三点式在回路中多一个与C1 C2相串接的电容C3,通常C3取值较小,满足C3《C1 ,C3《C2,回路总电容取决于C3,而三极管的极间电容直接并接在C1 C2上,不影响C3的值,结果减小了这些不稳定电容对振荡频率的影响,且C3较小,这种影响越小,回路的标准性越高,实际情况下,克拉泼电路比电容三点式的频稳度高一个量级,达4 51010--。 可是,接入C3后,虽然反馈系数不变,但接在AB 两端的电阻RL ’=RL//Reo 折算到振荡管集基间的数值(设为RL ’’)减小,其值变为 ''2' 22 3( )31,2 L L L L C R n R R C C ≈=+ 式中,C1,2是C1 C2 和 各极间电容的总电容。因而,放大器的增益亦即环路增益将相应减小,C3越小,环路增益越小。减小C3来提高回路标准是以牺牲环路增益为代价的,如果C3取值过小,振荡器就会因不满足振幅起振条件而停振。 2.缓冲级: 由于对该级有一定增益要求,考虑到中心频率固定,因此可采用以LC 并联回路作负载的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电路。

模电音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张浩学学号:201130903013 7 学 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 级: 电自1116(实验111) 题 目: 模电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指导教师:张光烈职称: 2013 年 7月 4 日

1、设计题目: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2、设计任务目的与要求: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 指标:频带宽50HZ~20kHZ,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输入灵敏度为100mV,输入阻抗不低于47KΩ。 模电这门课程主要讲了二极管,三极管,几种放大电路,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正弦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R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频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的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效率尽可能高。功率放大器的常见电路形式有OTL电路和OCL电路。有用继承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组成的功率放大器,也有专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本实验设计的是一个OTL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复合管无输出耦合电容,并采用单电源供电。主要涉及了放大器的偏置电路克服交越失真,复合管的基本组合提高电路功率,交直流反馈电路,对称电路,并用multism软件对OTL 功率放大器进行仿真实现。根据电路图和给定的原件参数,使用multism 软件模拟电路,并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显示波形图,计算数据等操作。 3、整体电路设计: ⑴方案比较: ①利用运放芯片 LM1875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有保护电路,电源分别接+30v和-30v并且电源功率至少要50w,输出功率30w。 ②利用运放芯片TDA2030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有保护电路,电源只需接+19v,另一端接地,负载是阻抗为8Ω的扬声器,输出功率大于8w。 通过比较,方案①的输出功率有30w,但其输入要求比较苛刻,添加了实验难度。而方案②的要求不高,并能满足设计要求,所以选取方案②来进行设计。 ⑵整体电路框图:

51CTO下载-电子商务网站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1.正文 (1)引言 ①.程序设计的背景 21世纪的重要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自从上个世界90年代以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从最初的教育科研网络发展成为商业网络,并已成为仅次于全球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很多人认为现在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这是因为互联网正在并继续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加速了全球信息革命的进程。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经离不开因特网,互联网成为全球通信与贸易的重要工具。网上购物系统正在成为人们日益信赖的购物平台,其以优越的方便快捷性、实用性、可获得性等特性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网上购物逐渐成为很多人购物的主要途径。另外,随着计算机身份认证技术、数字签名、数据库安全、数字水印、信息隐藏、入侵检测、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使得网上购物的环境越来越安全,大型的合理构建,政府机构完备的法律制度都极大的保证了网上购物的安全性,提高了顾客的信任度,使得网络购物更加普及。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网络更是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加上年轻人乐于尝试新生事物的心理趋向也让我们对于网上购物有了更多了解并参与其中。基于对网络购物环境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网络购物的体会,本小组成员进行了此次课程设计,基本上实现了简单的基于Java平台的JSP电子商务设计(电脑购物B2C模式的电子商务)。 ②.程序设计的需求分析 本电子商务总体基于Java,利用服务器端动态网页开发的JSP技术,辅以客户端动态网页开发的Javascript技术,主要设计实现以下功能: 1.前台销售,包括以下容: 1)用户注册: 显示注册界面,通过Javascript技术判断用户填写的注册信息是否规,用户名是否已经存在、填写的密码是否一致、Email是否为正确格式等等。用户确认所填注册信息并通过验证后,将注册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中的userInfo表中。 2)用户登录 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检验所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与数据库中的用户名和密码一

模电课程设计-功率放大器设计

模电课程设计-功率放大器设计

《电子技术Ⅱ课程设计》 报告 姓名 学号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核电一班 指导教师 2014年 6月

目录 一、设计的目的 (1)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1)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1. Multisim仿真软件的学习 (1) 四、基础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2) 1.题目一:半导体器件的Multisim仿真 ·· 2 2.题目二:单管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7 3.题目三:差分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11) 4.题目四:两级反馈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 真 (14) 5.题目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 真 (21) 6.题目六:波形发生电路的Multisim仿真 (23) 五.综合性能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26) 1.题目二: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26) 六、总结 (29) 七、参考文献 (29)

一、设计的目的 该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2》的理论教学实践,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程技术打下基础。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和设计完成基础性的电路设计和仿真及综合性电路设计和仿真。 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课程2》课程知识的理 解; 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 文献资料; 3、掌握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 4、掌握简单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方法; 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 告,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和仿真结

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正文.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 课程高频电子线路 题目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 院系电子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电信XXXXXXX班 学生姓名XX 学生学号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2013年3月1日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高频电子线路 题目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XX 学号XXXXXXXXX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主要内容 利用所学的高频电路知识,设计一个小功率调频发射机。通过在电路设计、安装和调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电路设计及电子实践能力。 2、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小功率调频发射机,主要技术指标为: (1) 载波中心频率 06.5MHz f=; (2) 发射功率100mW A P>; (3) 负载电阻75 L R=Ω; (4) 调制灵敏度25kHz/V f S≥; 3、主要参考资料 [1] 阳昌汉. 高频电子线路. 哈尔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肃文,陆兆雄.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 高吉祥.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完成期限2月25日-3月1 日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3 年 2 月22 日

一、电路基本原理 1. 总设计方框图 与调幅电路相比,调频系统由于高频振荡输出振幅不变, 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与效率.所以在无线通信、广播电视、遥控测量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 图1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组成方框图 2.电路基本框图 图2 电路的基本框图 实际功率激励输入功率为1.56mW 拟定整机方框图的一般原则是,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单元电路级数尽可能少,以减少级间的相互感应、干扰和自激。 由于本题要求的发射功率Po 不大,工作中心频率f0也不高,因此晶体管的参量影响及电路的分布参数的影响不会很大,整机电路可以设计得简单些,设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 (1)LC 调频振荡器:产生频率f0=6MHz 的高频振荡信号,变容二极管线性调频,最大频偏,整个发射机的频率稳定度由该级决定。 (2)缓冲隔离级:将振荡级与功放级隔离,以减小功放级对振荡级的影响。因为功放级输出信号较大,当其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如谐振阻抗变化),会影响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使波形产生失真或减小振荡器的输出电压。整机设计时,为减小级间相互影响,通常在中间插入缓冲隔离级。缓冲隔离级电路常采用射极跟随器电路。 (3)功率激励级:为末级功放提供激励功率。如果发射功率不大,且振荡级的 LC 调频振荡器缓冲隔离器 功率激励 末级功放 调制信号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调频信号 载波信号

音响放大器课程设计与制作模电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音响放大器设计与制作 初始条件:集成芯片LM324三块,LM386一块,瓷片电容,电解电容,电位器若干,4Ω/扬声器一个。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技术指标如下: a.输出功率:; b.负载阻抗:4欧姆; c.频率响应:fL~fH=50Hz~20KHz; d.输入阻抗:>20K欧姆; e.整机电压增益: >50dB; (2)电路要求有独立的前置放大级(放大话筒信号)。 (3)电路要求有独立的功率放大级。 时间安排: 2016年1月10日查资料 2016年1月11,12日设计电路 2016年1月13日仿真 2016年1月14日,15日实物调试 2016年1月16日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ABSTRACT ...................................................... 1电路方案的比较与论证........................................ 音响放大器的总设计........................................... 放大电路的比较与论证........................................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比较与论证................................ 2核心元器件介绍............................................... LM324的介绍................................................. LM386的介绍................................................. 3电路设计 ....................................................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 话音放大器.................................................. 混合前置放大器.............................................. 音调控制器.................................................. 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总电路图 (18) 4用MULTISIM进行仿真.......................................... 话放与混放性能测试.......................................... 单独功放性能测试 (20)

课程设计报告书正文

课程设计报告书正文

————————————————————————————————作者: ————————————————————————————————日期: ?

路灯自动节能控制系统设计及制作 1引言 随着城市市政建设的发展,传统的路灯控制以及手段维护,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城市市政建设日新月异,宽阔的街道,各种各样的路灯给城市带来了光明的同时也增添了城市的夜间魅力。但是忧郁道路,路灯增多,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经和快速、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环境不相适应。 目前,很多城市路灯控制系统多数处于人工管理的状态,使路灯管理和维护成本加大。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日益智能化。相对于其他类型路灯,光控路灯系统不仅可以给行人带来更大的方便,还不需要操控,能自动切换路灯的开关状态。体现了现代科技的智能化,同时有效降低了路灯管理和维护的费用。 在城市的街道上,经常会看到早晨太阳老高了,马路上的路灯还亮着;下午太阳刚落,天还没黑,马路上的路灯已经亮了。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城市路灯自动节能控制电路,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1.1 设计的简单原理 因为每天天黑的时间不是完全一样,所以不能一时间来确定每天晚上几点亮灯,路灯控制系统中要求路灯能根据光线的亮暗选择打开路灯,而且亮暗的定义是可调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到半夜的时候行人稀少,需要关闭一半的路灯,达到节能的效果,什么时候关闭,时间也需要可调。 本电路采用直流12V供电,主要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CD4011、555定时器组成。白天RG阻值小,CD4011第1脚为低电平,继电器K1、K2不工作,路灯都不亮,随着傍晚来临,RG阻值变大,CD4011第1脚变为高电平,11脚也为高电平,Q1导通,K1得电,Q2导通,555定时电路工作,K2吸合,此时路灯都亮,随着C2充电,到后半夜,C2充电电压大于三分之二VCC是,555第三脚变为低电平,K2断电,只有一半的路灯得电照明,到第二天白天又回到初始状态,全暗。 2 设计电路 2.1电路所需元件列表 序号名称规格位号数量序号名称规格位号数量 1贴片电阻2K R1-R5 59 三极管 (贴片)9013(J3)Q1 1 2 卧式电位器50K RP1、RP2 210 9012(2T1) Q21 3 光敏电阻5mm RG 1 11 集成电路 (贴片)CD4011 U1 1 4 发光二极管5mm D1-D11 1112 NE555U2 1 5 电解电容470uF C1 1 13 继电器12V K1、K2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