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第八章_零件图
- 格式:ppt
- 大小:6.48 MB
- 文档页数:21
工程制图基础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兰州理工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当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时的投影法称为()。
参考答案:正投影法2.当直线或平面()于投影面时,其投影积聚为一点或一条直线。
参考答案:垂直3.哪些属于机械图样?参考答案:装配图;零件图4.正投影法属于平行投影法。
参考答案:对5.中心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
参考答案:错6.当空间直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它的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或平面的实形,这样的投影性质称为全等性。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下列尺寸标注正确的是()参考答案:2.在画图时应尽量采用()比例,需要时也可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其中1∶2为()比例,2∶1为()比例。
参考答案:原值,缩小,放大3.若采用2:1的比例绘制一个直径为40的圆时,其绘图直径为(),标注为()。
参考答案:Φ80,Φ404.机械制图中一般不标注单位,默认单位是()。
参考答案:mm5.标注图中四个半径为5mm的圆角时尺寸数字注写为()。
参考答案:R56.国家标准规定,汉字系列为1.8、2.5、3.5、()、7、10、14、20。
参考答案:57.图样上所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否则应另加说明。
参考答案:最后完工尺寸8.标注图中四个直径为10毫米的圆时尺寸数字应注写为()。
参考答案:4×Φ109.机械图样中,尺寸线、尺寸界线应采用()绘制。
参考答案:细实线10.标题栏位于图框的(),文字方向为看图方向。
参考答案:右下角第二章测试1.空间点A在正面投影面上的投影标记为()。
参考答案:a'2.主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用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V3.点A的坐标为(35,20,15),则该点到V面的距离为()。
参考答案:204.点的三面投影规律中,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的连线垂直于OZ轴。
参考答案:侧面投影5.与正垂面垂直的直线一定是()。
参考答案:正平线6.垂直于W面的直线称为()。
参考答案:侧垂线7.图中,B点相对于A点的空间位置是:B在A的()。
工程制图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习题答案课后答案网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第三章 立体第四章 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两曲面立体相交第五章 轴测图第六章 组合体第七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第八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第九章 零件图课后答案网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习题 1-6习题 1-7习题 1-8习题 1-9返回习题 1-10习题 1-11课后答案网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1-6 尺寸注法。
(1)注出各方向的尺寸(2)注出角度(3)注出直径(4)注出半径课后答案网1-7 尺寸注法(按1:1测量取整数)。
网案答后课1-8 几何作图(1)作正六边形(外接圆φ70)(2)作五角星(外接圆φ60)网案答后课1-9 几何作图 作带斜度和锥度的图形,并标注网案答后课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1-10 已知椭圆长轴为70,短轴为45,作椭圆(1) 同心圆法(2) 四心圆弧法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1-11 按给出的图形及尺寸,完成下面的作图网案答后课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习题 2-1习题 2-2习题 2-3习题 2-4习题 2-5习题 2-6习题 2-7习题 2-8习题 2-9习题 2-10习题 2-11习题 2-12习题 2-13习题 2-14习题 2-15习题 2-16习题 2-17习题 2-18习题 2-19习题 2-20返回课后答案网2-1 根据立体图画点的投影图(按1:1量取)(1) (2)网案答后课2-2 根据点的坐标画出其投影图和立体图A(15,10,25),B(25,15,20),(15,15,20)(1) M(10,15,20),(20,0,25),(10,20,20)(2)课后答案网2-3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作第三面投影,并比较各点的相对位置左后下 下 上C 后右B 前左B、C、D和A比较在A点的上下在A点的前后在A点的左右在A点的左右在A点的前后后下 左右后下 DC B 在A点的上下B、C和A比较(2)(1)课后答案网2-4 补画出直线的第三投影,并判断是什么位置直线(7)(6)(5)(8)(4)(3)(2) (1)一般位置侧垂水平铅垂侧垂正垂侧平正平线线线线线线线线课后答案网2-5 补画出三棱锥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各棱线是什么位置直线一般一般一般一般正平正垂侧垂侧平水平水平一般一般( )cabscbsa OOXc b abY HcasWY Zs线线线线线线SASB SC AC BCAB 线BC线AC 线AB 线SC 线SB SA BCSA sscac (2)线abb(1)HWY Y ZX课后答案网2-6 根据所给的条件作出直线的三面投影Z Y Y WH(1)OXY HOYZXY HOZXY HOZ(2)(3)(4)Y WY Wa′aaa′a′abbbaaabbb ab b(a )b abbb已知线段点A(30,10,10),点B(1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