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城市研究的理论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关于生态城市研究的理论综述

摘要: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研究表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普遍忽视了产业发展问题;国外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研究已严重滞后于实践,急需针对中国现有城市和新城开发的产业选择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分类指导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关键词:生态城市内涵评价指标设计原理

1、引言

短短 300 年的工业文明历程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地球的资源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在城市地区表现更为集中和明显。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为特征,造成了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1]。摒弃工业文明理念下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潮流与趋势[2]。

生态城市是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它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高效生态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重构城市交通、建筑与土地

利用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3]。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发展目标与党中央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等理念完全一致,是根治“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与实践主要关注土地利用、建筑、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产业发展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支柱,是生态城市建设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与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相关的理论,总结国内外实践情况,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2、生态城市的内涵

2.1生态城市的起源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4]。城市作为人们改造自然最彻底的一种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造自然的价值观和意志的真实体现。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

生态城市,又称生态社区( eco - community)19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5]。其理论从最初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已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6],并从生态学

角度提出了解决城市弊病的一系列对策。由于“生态学科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的综合学科,“正以空前的速度横向地和社会学、经济学等人文学科进行相互渗透和‘杂交’,……”[7],生态城市理论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极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作为WCED成员之一的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学的基本原则已经被看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8]。因此,基于生态学原则的生态城市理论从其诞生之时,就得到广泛重视,被认为是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的未来城市范式。进入1990年代,国际上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十分丰富。在马世骏先生的倡导下,国内也进行了大量生态城镇、生态村的建设和研究,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

2.2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eco-city)概念是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首先提出来的。1984年,前苏联生态学家亚尼科斯基(O.Yanit-sky)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速利用,生态良性循环 [9]。美国生态学家雷基斯特(1987)认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即生态健全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10]。黄光宇 (1989)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社会工程、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

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护和发展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澳大利亚的唐顿(1992年)认为:生态城市就是人类内部、人类与自然之间实现生态上平衡的城市。它包括了道德伦理和人们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计划。沈清基先生(1998)认为:生态城市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即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11]。任倩岚(2000年)认为: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具备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自然生态化的特点[12]。彭晓春、李明光(2001)指出: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13]。黄肇义和杨东援(2001)认为:生态城市是全球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居环境[14]。上述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相得益彰的问题。其中,亚尼科斯基、黄光宇、沈清基、任倩岚、彭晓春、黄肇义等是从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生态城市的内涵,而雷吉斯特、唐顿等则从生态城市建设和规划目标的角度来揭示生态城市的内涵。前者注重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后者对规划生态城

市这一未来社会的城市人居环境模式指明了方向。黄肇义、杨东援的观点综合了前人的诸多观点,既包含了生态学观点、系统观点,又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不仅要求自然生态保持平衡,更要求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协调,人与人和谐的人居环境。总之,生态城市概念主要从生态学角度阐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标准、目标和理想化状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阐述越来越综合化和全面化,将生态城市内涵界定建立和融合在社会、经济、自然、区域、文化等越来越广域的系统结构背景下,既提高了应用的可能性,也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科学的进步成果,但是应用的难度也相应加大,规划和建设一座生态城市的难度可想而知。

3、生态城市建立的原则

3.1国外学者提出的设计原则

1984年,雷吉斯特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的原则[15]。包括以下四方面:(1)以相对较小的城市规模建立高质量的城市。不论城市人口规模多大,生态城市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总量应大大小于目城市和农村的水平。(2)就近出行( access by proximity)。就近出行是建立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则。如果足够多的土地利用类型都彼此邻近,基本生活出行就能实现就近出行。此外,就近出行还包括许多政策性措施。(3)小规模地集中化。从生态城市的角度看,城市、小城镇甚至村庄在物质环境上应该更加集中,根据参与社区生活和政治的需要,适当分散。(4)物种多样性有益于健康。在城市、农村和自然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