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44
距离保护概念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或阻抗)。
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该装置的主要元件为距离(阻抗)继电器,它可根据其端子上所加的电压和电流测知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间的阻抗值,此阻抗称为继电器的测量阻抗。
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近时,其测量阻抗小,动作时间短;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远时,其测量阻抗增大,动作时间增长,这样就保证了保护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
用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阻抗)构成的继电保护,又称阻抗保护,阻抗元件的阻抗值是接入该元件的电压与距离保护电流的比值:U/I=Z,也就是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
因线路的阻抗值与距离成正比,所以叫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
距离保护分为接地距离保护和相间距离保护等。
距离保护分的动作行为反映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距离的远近。
与电流保护和电压保护相比,距离保护的性能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
编辑本段特性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近时,其量测阻抗小,动作时间短;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远时,其量测阻抗大,动作时间就增长,这样保证了保护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
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t)与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距离(l)的关系t=f(l),称为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为了满足继电保护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目前广泛采用具有三段动作范围的时限特性。
三段分别称为距离保护的Ⅰ、Ⅱ、Ⅲ段,它们分别与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及过电流保护相对应。
距离保护的第Ⅰ段是瞬时动作的,它的保护范围为本线路全长的80~85%;第Ⅱ段与限时电流速断相似,它的保护范围应不超出下一条线路距离第Ⅰ段的保护范围,并带有高出一个△t的时限以保证动作的选择性;第Ⅲ段与过电流保护相似,其起动阻抗按躲开正常运行时的负荷参量来选择,动作时限比保护范围内其他各保护的最大动作时限高出一个△t。
编辑本段组成(1)测量部分,用于对短路点的距离测量和判别短路故障的方向。
(2)启动部分,用来判别系统是否处于故障状态。
第三章距离保护第三章:电网距离保护1.距离保护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壁纸,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工作的保护。
基本原理:按照继电保选择性的要求,安装在线路两端的距离保护仅在下路MN内部故障时,保护装置才应该立即动作,将相应的断路器跳开,而在保护区的反方向或本线路之外正方向短路时,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与电流速断保护一样,为了保证在下级线路的出口处短路时保护不误动作,在保护区的正方向(对于线路MN的M侧保护来说,正方向就是由M指向N的方向)上设定一个小于本线路全长的保护范围,用整定距离Lset来表示。
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首先判断故障的方向,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正方向上,则设法测出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Lk,并将Lk与Lset相比较,若Lk小于Lset,说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内,这时保护应立即动作,跳开相应的断路器;若LK大于Lset,说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外,保护不应动作,对应的断路器不会跳开。
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反方向上,则无需进行比较和测量,直接判断为区外故障而不动作。
}通常情况下,距离保护可以通过测量短路阻抗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和判断故障距离。
2.几种继电器的方式:苹果特性:有较高的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耐受过负荷的能力比较差;橄榄特性正好相反。
电抗特性:动作情况至于测量阻抗中的电抗分量有关,与电阻无关,因而它有很强的耐过渡电阻的能力。
但是它本身不具有方向性,且在负荷阻抗情况下也可能动作,所以通常它不能独立应用,而是与其他特性复合,形成具有复合特性的阻抗原件。
电阻特性:通常也与其他特性复合,形成具有复合特性的阻抗原件。
多边形特性:能同时兼顾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和躲负荷的能力。
3测量阻抗:Zm定义为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Um&与测量电流Im&之比,即Um&/Im& 动作阻抗:使阻抗原件处于临界动作状态对应的阻抗(Zop)。
1超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第一部分——距离保护的基本概念李斌2主要内容一、距离保护的定义二、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三、距离保护的组成四、距离保护的接线五、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电流保护的主要优点是简单、经济及工作可靠。
但是,电流保护的灵敏性直接受电网运行方式的影响,所以,在上电压的复杂网络中,它们很难满足选择性、灵敏性以及快速切G5一、距离保护的定义如图,当k 点短路时,保护l 的测量阻抗是Zk ,保护2的测量阻抗是Zab+Zk 。
由于保护1距短路点较近,保护2距短路点较远,所以应使保护1的动作时间比保护2的动作时间短,故障将由保护1切除,而保护2不致误动作,这样就保证了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
而选择性的满足,是靠各个保护的整定值和动作时限相互配合来实现的。
阻抗继电器的主要作用是测量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阻抗,并与整定阻抗值进行比较,以确定保护是否应该动作。
它是距离保护装置的核心元件。
6主要内容一、距离保护的定义二、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三、距离保护的组成四、距离保护的接线五、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与保护安装地点至短路点之间距离的关系,称为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为了满足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广泛应用具有三段动作范围的阶梯型时限特性,并分别称距离只能保护线路全长的(末端(15为了作为相邻线路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拒绝动作的远后备保护,同时也作为距离III 段。
二、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一般距离保护动作时限采用阶梯型三段式动二、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11主要内容一、距离保护的定义二、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三、距离保护的组成四、距离保护的接线五、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三、距离保护的组成1.测量元件三、距离保护的组成2.起动元件三、距离保护的组成3.振荡闭锁三、距离保护的组成4.失压闭锁三、距离保护的组成17主要内容一、距离保护的定义二、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三、距离保护的组成四、距离保护的接线五、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18四、距离保护的接线阻抗继电器对接线方式的基本要求:为了使阻抗继电器能正确测量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加入其中的电压Uj 和电流Ij 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继电器的测量阻抗正比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2)继电器的测量阻抗与故障类型无关,即保护范围不随故障类型而变化。
第四章距离保护一、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对距离保护的规定(一)对110kV线路的下列故障,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1)单相接地短路。
(2)相间短路。
(二)110kV线路装设相间短路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如下(1)主保护的配置原则。
在下列情况下,应装设全线速动的主保护。
1)系统稳定有要求时。
2)线路发生三相短路,使发电厂厂用电母线或重要用户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60%,且其他保护不能无时限和有选择性地切除短路时。
(2)后备保护的配置原则。
11OkV线路后备保护配置宜采用远后备方式。
(3)根据上述110kV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对接地短路,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装设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2)对某些线路,当零序电流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应装设一段或二段零序电流保护作后备保护。
(4)根据上述11OkV 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对相间短路,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侧电源线路,应装设三相多段式电流或电流电压保护。
2)双侧电源线路,可装设阶段式距离保护装置。
3)并列运行的平行线,可装设相间横联差动及零序横联差动保护作主保护。
后备保护可按和电流方式连接。
4)电缆线路或电缆架空混合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
保护装置宜动作于信号。
当危及设备安全时,可动作于跳闸。
二、DL 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规定(一)ll0~22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的线路保护(1)对相间短路,应按下列规定装设保护装置:1)单侧电源单回线路,可装设三相电流电压保护,如不能满足要求,则装设距离保护;2)双侧电源线路宜装设距离保护。
(2)对接地短路,可采用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之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
(二)330~500kV线路的后备保护(1)对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宜采用阶段式距离保护。
(2)对接地短路,应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对中长线路,若零序电流保护能满足要求时,也可只装设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一、什么叫距离保护?距离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答:距离保护是以距离测量元件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其动作和选择性取决于本地测量参数(阻抗、电抗、方向)与设定的被保护区段参数的比较结果,而阻抗、电抗又与输电线的长度成正比,故名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主要用于输电线的保护,一般是三段或四段式。
其一、二段带方向性,作为本线段的主保护,第一段保护线路的80%-85%。
第二段保护余下的20%并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
第三段带方向或不带方向,有的还设有不带方向的第四段,作本线及相邻线段的后备保护。
整套距离保护包括故障启动、故障距离测量、相应的时间逻辑回路与电压回路断线闭锁,有的还配有振荡闭锁等基本环节以及对整套保护的连续监视等装置。
有的接地距离保护还配备单独的选相元件。
二、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对距离保护有什么影响?
答: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会影响阻抗继电器距离测量的精确性。
具体说来,电流互感器的角误差和比误差、电压互感器的角误差和比误差以及电压互感器二次电缆上的电压降,将引起阻抗继电器端子上电压和电流的相位误差以及数值误差,从而影响阻抗测量的精度。
三、距离保护有哪些闭锁装置?各起什么作用?
答:距离保护的闭锁装置包括有:
(1)电压断线闭锁。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时,由于加到继电器的电压下降,好象短路故障一样,保护可能误动作,所以要加闭锁装置。
(2)振荡闭锁。
在系统发生故障出现负序分量时将保护开放(0.12-0.15s),允许动作,然后再将保护解除工作,防止系统振荡时保护误动作。
距离保护: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或阻抗)。
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该装置的主要元件为距离(阻抗)继电器,它可根据其端子上所加的电压和电流测知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间的阻抗值,此阻抗称为继电器的测量阻抗。
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近时,其测量阻抗小,动作时间短;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远时,其测量阻抗增大,动作时间增长,这样就保证了保护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
用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阻抗)构成的继电保护,又称阻抗保护,阻抗元件的阻抗值是接入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U/I=Z,也就是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
因线路的阻抗值与距离成正比,所以叫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
距离保护分为接地距离保护和相间距离保护等。
距离保护分的动作行为反映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距离的远近。
与电流保护和电压保护相比,距离保护的性能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
特性: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近时,其量测阻抗小,动作时间短;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远时,其量测阻抗大,动作时间就增长,这样保证了保护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
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t)与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距离(l)的关系t=f(l),称为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为了满足继电保护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目前广泛采用具有三段动作范围的时限特性。
三段分别称为距离保护的Ⅰ、Ⅱ、Ⅲ段,它们分别与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及过电流保护相对应。
距离保护的第Ⅰ段是瞬时动作的,它的保护范围为本线路全长的80~85%;第Ⅱ段与限时电流速断相似,它的保护范围应不超出下一条线路距离第Ⅰ段的保护范围,并带有高出一个△t的时限以保证动作的选择性;第Ⅲ段与过电流保护相似,其起动阻抗按躲开正常运行时的负荷参量来选择,动作时限比保护范围内其他各保护的最大动作时限高出一个△t。
组成:(1)测量部分,用于对短路点的距离测量和判别短路故障的方向。
(2)启动部分,用来判别系统是否处于故障状态。
当短路故障发生时,瞬时启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