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 (2)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55
第19课时光合作用(二)[目标导读] 1.概述光反应发生的变化和碳反应的过程,并分析二者的联系。
2.结合光合作用过程,阐明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中间产物的含量变化状况。
[重难点击] 1.光合作用的过程。
2.CO2或光照骤变时,叶绿体中物质的变化。
一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两个阶段进行,称为光反应和碳反应,请结合下面的材料探讨二者的过程。
1.光反应(1)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2)条件:光能、色素、酶等。
(3)产物:氧气、NADPH、ATP等。
(4)光反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有:①光能被吸取并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
②水在光下裂解为H+、O2和电子。
③水中的氢(H++e-)在光下将NADP+还原为NADPH。
2.碳反应(1)场所:叶绿体的基质。
(2)条件:酶、ATP、NADPH等。
(3)产物:三碳糖等。
(4)碳反应过程(卡尔文循环)①一个五碳糖分子(RuBP)与一个二氧化碳结合,形成一个六碳分子,它随即分解成2个三碳酸分子。
②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NADPH的氢和来自A TP的磷酸基团,形成1分子三碳糖。
③生成的三碳糖中,5/6再生为RuBP,1/6可以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质,或者到叶绿体外转变成蔗糖。
特殊提示光反应与碳反应的比较(1)光反应必需在光下才能进行,碳反应虽不直接需要光,但也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循环往复地进行。
(2)碳反应的产物是三碳糖,三碳糖可以在叶绿体中转化为淀粉等,更多的在叶绿体外转变为蔗糖,运输到植物体被全部细胞利用,因此蔗糖是光合产物的主要运输形式。
(3)色素只存在于光反应部位——叶绿体类囊体膜上,但光反应和碳反应都需要酶参与,所以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两个部位——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和基质中。
活学活用1.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A.细胞呼吸产生的A TP和光能B.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 TP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 TP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答案 C解析光合作用中水的分解发生在光反应阶段,需光能作能源,三碳化合物是在碳反应中被还原,其动力来自光反应产生的A TP,还原剂是光反应产生的NADPH。
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掌握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2、描述叶绿体的结构、说明叶绿体的功能。
3、理解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4、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及其相互关系5、重点: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
6、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要点梳理】要点一、光合作用及其探究历程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要点二、光合作用过程及原理的应用1、光合作用过程图解2、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区别和联系项目 光反应暗反应 区 别场所 类囊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叶绿体基质 条件需色素、光、酶不需色素、光,需要酶物质变化(1)水的光解(2)ATP 的生成(1)CO 2的固定 (2)C 3的还原能量变化叶绿素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 中。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两者联系(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 和还原剂[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和Pi (2)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总之,光反应是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的准备阶段,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完成阶段。
二者是光合作用全过程的两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的。
要点诠释:①光反应必须在光下进行,而暗反应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
②催化光反应与暗反应的酶,其种类和场所均不同,前者分布在类囊状膜上,后者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3、光合作用反应式及其元素去向6CO 2+12H 2O −−−→光能叶绿体C 6H 12O 6+6H 2O +6O 2要点诠释:上述方程式表示光合产物只是单糖,实际上光合产物主要是糖类,包括单糖(葡萄糖和果糖)、二糖(蔗糖)、多糖(淀粉),其中以蔗糖和淀粉最为普遍,但也有一些实验证明,蛋白质、脂肪也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生物备课组4.2光合作用(2)学案编号:15 编制:王云审核:徐德杰【学习目标】概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自学质疑】一、知识准备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阶段进行的?2.光反应发生的场所在哪里?需要什么条件?整个过程存在哪些物质和能量的变化?3.水在植物细胞外并不能被光自然分解,而在基粒上却很容易分解,你认为是与基粒中什么物质最有关系?CO2中的碳元素最终去向可能是什么?8.总结描述光合作用概念并书写总反应式。
9.试分析下列情况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影响:①停止光照:②气孔关闭:【矫正反馈】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把CO2转变成ATP B.产生化学能,贮藏在ATP中C.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藏在A TP D.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光能转变成化学能2.在叶绿体中ADP和ATP的运动方向是( )A.ADP和A TP同时由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向基质运动B.ADP和A TP同时由基质向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运动C.ATP由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向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D.ADP的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向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3.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需的物质是()A.H2O、CO2、ADP B.H2O、CO2、A TPC.CO2、[H]、A TP D.[H]、H2O、ADP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多种酶B.光反应消耗ATP,暗反应形成A TPC.光反应固定CO2,暗反应还原CO2 D.光反应消耗水,暗反应消耗ATP5.光合作用过程中,被光反应产生的[H]还原的物质是( )A.CO2B.三碳化合物C.五碳化合物D.六碳化合物【迁移应用】1.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1)图中未标出的能吸收光能和转变光能的物质是。
(2)图中B是,C是。
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部位,用于,最终形成。
六年级科学:光合作用的解释
在自然界中,光合作用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
具体来说,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这一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其中的叶绿素是起关键作用的色素。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分为光能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在光能反应中,叶绿体内的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然后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氧气,这是氧气的来源之一。
在暗反应中,植物利用光合成的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成为葡萄糖,这是植
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生物化学过程之一,
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气候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提供氧气供其他生物呼吸,同时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支持自身生长和维持生命。
此外,光合作用还能够帮助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减少地球上的温室气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化。
在六年级的学生学习中,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其
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是极为关键的。
通过深入理解和探究光合作用,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生物学和化学方面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意识,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总结
光合作用是植物为了生长和维持生命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
为氧气和葡萄糖。
这一过程不仅为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基础的能量转化,还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必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因此,光合作用对于整个生物界的生存和繁荣都至关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并理解这一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
光合作用第二阶段场所引言: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藻类等光合有机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分为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是光化学反应,也被称为光反应。
在这个阶段中,光能被捕获并转化为化学能,为光合作用的后续步骤提供能量。
本文将着重介绍光合作用第二阶段的场所——叶绿体基质。
一、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叶绿体由外膜、内膜、基质和类囊体等部分组成。
其中,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第二阶段的主要场所。
二、光合作用第二阶段光合作用第二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是光合作用的核心过程之一。
在这个阶段中,光能被利用,将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等高能化合物。
1. 光合作用第二阶段的过程光合作用第二阶段主要包括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两个组成部分。
光系统Ⅱ位于叶绿体基质的内膜上,光系统Ⅰ位于内膜内侧的基质中。
在光系统Ⅱ中,光能被捕获并用于光解水反应,将水分解为氧气、电子和质子。
其中氧气释放到外界,电子被传递给光系统Ⅰ。
在光系统Ⅰ中,光能再次被利用,通过电子传递链的过程,电子被激发并最终转移到辅酶NADP+上,将其还原为NADPH。
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光能也被利用来构建质子梯度,通过ATP合成酶将ADP和无机磷酸转化为ATP。
2. 叶绿体基质的特点叶绿体基质是叶绿体内部的液体环境,具有一定的特点:(1)水含量丰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大量水分,这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和物质的传递。
(2)含有丰富的酶:叶绿体基质中存在多种酶,这些酶参与光合作用的各个过程,如光合作用酶、光解水酶等。
(3)光合色素存在:叶绿体基质中富含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这些色素能够吸收光能,进而参与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
(4)膜系统存在:叶绿体基质周围包裹着一层叶绿体内膜,内膜上存在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等光合色素复合物,这些复合物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
三、光合作用第二阶段的意义光合作用第二阶段在光合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ATP的合成:光合作用第二阶段产生的ATP是植物细胞中的主要能量物质,为细胞代谢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编稿:闫敏敏 审稿:宋辰霞 【学习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掌握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2、描述叶绿体的结构、说明叶绿体的功能。
3、理解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4、重点: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及其相互关系5、重点: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
6、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要点梳理】要点一、光合作用及其探究历程 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时间、人物 实验结论实验特点1771年,英国人:普利斯特利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 蜡烛 蜡烛 不易熄灭 小鼠 不易窒息死亡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缺少空白对照1779年,荷兰人英格豪斯 同上只有在阳光下照射和有绿叶时植物才可以更新空气缺少空白对照1845年, 德国人:梅耶 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 光合作用时:光能 化学能理论推理 1864年,德国人:萨克斯黑暗中饥饿处理的绿叶 一半曝光 碘蒸气 变蓝一半遮光 碘蒸气 不变蓝绿叶中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自身对照: 自变量:光照 因变量:颜色 1941年,美国人: 鲁宾和卡门H 218O +CO 2 植物 18O 2 C 18O 2+H 2O 植物 O 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相互对照:自变量:标记物质 因变量:O 2的放射性要点二、 光合作用过程及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过程图解2、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区别和联系项目 光反应暗反应 区 别场所 类囊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叶绿体基质条件需色素、光、酶不需色素、光,需要酶物质变化(1)水的光解(2)ATP 的生成(1)CO 2的固定 (2)C 3的还原能量变化叶绿素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 中。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