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试题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30
职业卫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矽肺的典型病理改变是()A、气胸B、矽结节C、胸膜增生D、肺气肿正确答案:B2、对准备从事接尘作业职工进行就业前体检时,下列项目中哪个是不必要进行的检查项目()A、职业史B、B超检查C、既往史和自觉检查D、一般临床检查正确答案:B3、用人单位在健康监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哪项是错误的()A、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B、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C、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D、用人单位可以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正确答案:D4、三期尘肺中,“Ⅲ”的X线诊断标准是A、有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四个肺区B、有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四个肺区C、在二期尘肺的基础上,出现小阴影聚集D、有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cm,宽径不小于1cm正确答案:D5、橡胶减振器的固有频率一般不高于()HzA、8B、6C、5D、2正确答案:C6、用人单位采取降温措施,使作业场所温度( ),以及因行业特点不能停工或者因生产、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不适用《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第九条规定。
A、低于37℃的(不含37℃)B、低于35℃的(不含35℃)C、低于34℃的(不含34℃)D、低于36℃的(不含36℃)正确答案:B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 )等内容A、安全操作规程B、职业防护措施C、应急救治措施D、职业病待遇正确答案:B8、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时的病变主要以A、消化系统病变为主B、肝脏病变为主C、肝和眼晶状体病变为主D、神经系统病变为主正确答案:C9、长时间、低浓度接触正己烷可引起( )。
A、剥脱性皮炎B、多形红斑C、多发性周围神经病D、哮喘正确答案:C10、下列何种变化属于晚期煤矽肺的典型表现A、煤斑B、弥漫性纤维化C、煤斑旁肺气肿D、煤矽结节E、大块纤维化正确答案:E11、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微米的颗粒物A、≥10B、≥2.5C、≤2.5D、≤10正确答案:D12、2002年,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颁布实施,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发布《职业病目录》,确定我国法定职业病为大类,迄今有()132种。
职业卫生试题试题库含参考答案1、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树脂的主要卫生问题是()A、树脂的本身毒性B、丙烯腈单体残留C、苯乙烯单体残留D、丁二烯单体残留答案:B2、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建设项目中,要识别和筛选是否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若找不到类比对象与类比资料时,通常利用()来识别职业危害因素。
A、检查表法B、工程分析法C、经验法D、检验、检测法答案:B3、煤工尘肺最常见的原发性特征性病变是()。
A、弥漫性纤维化B、煤矽结节C、煤斑D、块状纤维化答案:C4、正常青年人的听阈和痛阈相差()倍。
A、1010B、1011C、1012D、1013答案:C5、慢性汞中毒的突出临床表现是?()A、金属烟雾热、呼吸系统炎症、皮疹B、神经精神症状、震颤、口腔炎C、神情烦躁,全身发绀D、肺充血、肺水肿答案:B6、某化工厂苯胺车间,空气中苯胺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但仍有中毒者发生,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苯胺的最高容许浓度规定得过宽B、苯胺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C、苯胺的挥发性太大D、工人没戴防毒口罩答案:B7、组合式防护头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A、电焊工安全帽B、矿用安全防尘帽C、防噪声安全帽D、防毒安全帽答案:D8、农民肺属于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引起农民肺的粉尘是()。
A、飞扬的人畜粪肥粉尘B、霉变枯草粉尘C、棉麻等植物性粉尘D、田间飞扬的粉尘答案:B9、反映振动强度对人体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指标是()。
A、位移B、振幅C、速度D、加速度答案:D10、强烈的溶血性毒物是?()A、砷化氢B、硫化氢C、一氧化碳D、氯化氢答案:A11、可用1g/m3的碘加酒精点燃熏蒸净化的是?()A、铅B、汞C、砷D、锰答案:B12、下列对尘肺致残的工人达到四级者,安置原则正确的是()。
A、经治疗后可在非接尘岗位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B、经诊断后就不允许工作C、治疗后可再恢复原工作D、经有效治疗后可在无尘岗位上工作答案:A13、损害神经系统的毒物主要有?()A、汞、锰、砷B、汞、锰、铬C、汞、镉、砷D、硫、锰、砷答案:A14、工作场所中微小气候包括()。
职业卫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A. 与职业活动有关B. 有明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C. 具有普遍性D. 需要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综合治理C. 保护劳动者健康D. 优先发展经济3.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职业性致癌因素?A. 石棉B. 甲醛C. 烟草烟雾D. 酒精4. 职业病的诊断需要由以下哪个机构进行?A. 医疗机构B. 职业病诊断机构C. 劳动保障部门D.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5. 职业性听力损伤主要是指由于长期接触什么因素导致的听力下降?A. 高温B. 噪声C. 辐射D. 有毒气体6.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防治措施?A. 建立职业病防治制度B.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C.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D. 鼓励劳动者加班工作7.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改善工作环境B. 减少接触时间C. 增加接触剂量D. 进行健康教育8.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A. 尘肺B. 职业性皮肤病C. 职业性眼病D. 职业性心脏病9.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职业性皮肤病?A. 接触性皮炎B. 光敏性皮炎C. 神经性皮炎D. 职业性痤疮10. 职业性中毒是指由于接触什么因素引起的中毒?A. 物理因素B. 化学因素C. 生物因素D. 心理因素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职业性眼病主要包括以下哪些类型?A. 职业性角膜炎B. 职业性结膜炎C. 职业性白内障D. 职业性视网膜炎12. 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以下哪些?A. 尘肺B. 职业性哮喘C. 职业性肺炎D. 职业性支气管炎13. 职业性听力损伤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减少噪声源B. 佩戴耳塞或耳罩C.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D. 增加工作时间14. 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避免接触过敏原B. 使用防护手套C.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D. 增加接触时间15. 职业性中毒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使用无毒或低毒材料B. 加强通风C. 佩戴防毒面具D. 增加接触剂量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所有职业病都可以通过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引起。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职业病是指因工作而得的疾病。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职业病?A. 肺癌B. 矽肺C. 肝癌D. 职业性皮肤炎答案:C2、下列哪种物质是导致职业性荨麻疹的主要原因?A. 菌类B. 气体C. 植物粉尘D. 金属粉尘答案:D3、下列哪种工种与肝癌的发病率相关性最大?A. 化学工人B. 外科医生C. 焊工D. 食品加工工人答案:A4、下列哪种职业不易患职业性皮肤病?A. 烤面包师B. 农民C. 矿工D. 厨师答案:B5、下列哪个部位受到噪声污染的职工,易患于喉头癌?A. 焊工B. 机修工C. 印刷工D. 机床操作工答案:D6、以下哪些职业容易患上职业性骨关节病?A. 玻璃制品加工工B. 建筑工人C. 钢铁工人D. 锻造工人答案:C和D7、下列哪种职业工人患上肺部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 矿工B. 空气污染检测员C. 焊工D. 爆破工答案:A二、判断题1、激光打印机会产生臭氧,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答案:正确2、职业病防治是指对已经发生了职业病的患者进行治疗。
答案:错误3、医护人员接触病原菌时,应该佩戴随身衣物,避免与他人接触。
答案:错误4、木材是一种天然的有机材料,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答案:错误5、使用手电钻需要佩戴安全眼镜,但不需要佩戴口罩。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什么是职业病?答: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特定工作场所从事某种工作而引起的疾病。
它是一种长期潜伏期的慢性疾病,容易被误诊或忽视其所致的危害。
2、职业病的分类有哪些?答:职业病的分类包括:职业性肿瘤、职业性呼吸系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放射病、职业性精神病、职业性传染病等。
3、什么是职业卫生?答:职业卫生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保护工人身体健康,预防工作环境、设备与工作方式对工人造成的危害及其危害的各种措施。
四、问答题1、在工作中如何进行个人防护?答: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头盔、防护眼镜、耳塞等防护用品进行防护;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和环境中;对可能造成危害的设备要进行维护、保养、检修,并注意其保护装置和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完善。
职业卫生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DA、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B、职业健康监护证明C、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证明D、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2、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 ),是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BA、检举、控告B、批评、检举和控告C、举报和告发D、检举、批评3、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岗前( )日内组织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BA、10B、30C、60D、904、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 )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CA、可以B、经批准可以C、不得D、必须5、从业人员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不变,由所在煤矿企业( )支付。
CA、按年B、按季度C、按月D、按旬6、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
DA、尊重病人意愿,是否继续从事粉尘作业B、由单位决定,是否从事粉尘作业C、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与一次性补贴D、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7、从业人员( )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BA、无权拒绝B、有权拒绝C、必须听从D、视情况而定8、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C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标本兼治、防治结合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D、安全第一、防治结合9、用人单位的( ) 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A、主要负责人B、安监部门C、卫生机构D、工会10、用人单位(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A、必须B、不必C、自愿D、视情况而定11、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的因素中不包括( )。
AA、病人的临床表现B、病人的职业史C、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D、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12、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能安排职业病病人( )。
职业卫生测试题与答案1、下列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
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
答案:CD2、对于化学物质的灼伤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正确的方法有:( )A、用清洁水冲洗创面半个小时左右B、用清洁水冲洗后使用中和剂C、直接用消毒纱布、干净手帕等包扎,以免细菌感染D、快速送往医院答案:ABD3、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应当通过以下方式.ABC.A、通过劳动合同告知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可能产生危害后果等内容.B、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内容.C、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D、在工作场所设置公告栏,公布所有劳动者健康检查结果等内容答案:ABC4、化学性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为()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B、最高容许浓度MA.C.C、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D、峰浓度答案:ABC5、从事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主检医师应具备下列哪些基本条件()。
A、具有初级以上医疗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B、熟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职业病诊断标准C、熟悉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健康影响D、具有执业医师资格E、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答案:BCDE6、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粉尘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个体采样的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A、劳动者数不足6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B、劳动者数为7—9时,采样对象数为6.C、劳动者数为10—14时,采样对象数为7.D、劳动者数为15—26时,采样对象数为8答案:ABCD7、卫生工程技术是为了()而采取的工程措施A、解决劳动者在生产中所面临的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问题B、消除职业病危害C、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D、消除职业病答案:ABC8、高气压作业包括()A、高山作业B、航空飞行作业C、潜水作业D、潜涵作业答案:CD9、类比企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 )。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5 分)1、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B 噪声C 二氧化碳D 苯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在正常环境中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职业病危害。
粉尘、噪声和苯都属于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
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分类管理、综合治理C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D 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答案:A解析: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A 职业卫生标准B 安全标准C 质量标准D 环保标准答案:A解析:用人单位有责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4、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 警示标识C 中文警示说明D 宣传标语答案:A解析: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需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以提醒劳动者注意防护。
5、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 必要时B 定期C 不定期D 经常答案:B解析: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6、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 原件B 复印件C 扫描件D 照片答案:B解析:劳动者离职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7、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承担。
A 用人单位B 劳动者C 医疗机构D 社会保险机构答案:A解析: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医学观察期间,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8、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A 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B 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C 解除劳动合同D 继续在原岗位工作答案:B解析: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职业卫生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8题,每题1分,共68分)1.《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标准为。
( )A、GB/T 16181-2002B、GB/T 16182-2004C、GB/T 16180-2006D、GB/T 16183-2008正确答案:C2.排风罩的设计原则不包括下列哪种?( )A、风量适中B、位置正确C、形式适宜D、高度足够正确答案:D3.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卫生培训。
( )A、上岗前B、离岗时C、在岗期间D、应急正确答案:A4.公告栏中公告内容发生变动后应及时更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应在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日内更新。
( )A、3B、15C、7D、5正确答案:C5.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安排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健康检查。
( )A、上岗前B、在岗期间C、离岗时D、应急时期正确答案:B6.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小时工作日、40 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 )A、6B、7C、8D、9正确答案:C7.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称为()。
( )A、混合性粉尘B、有机性粉尘C、无机性粉尘D、生产性粉尘正确答案:D8.公告栏中公告内容发生变动后应及时更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应在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日内更新。
( )A、5B、3C、7D、15正确答案:C9.造船厂、锅炉厂中密闭场所作业的电焊工最易发的职业病是()。
( )A、电焊工尘肺B、铸工尘肺C、铝尘肺D、石棉肺正确答案:A10.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是()的职责。
( )A、职业健康监护机构B、卫生行政部门C、用人单位D、劳动者正确答案:C11.毒物报警值应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至少设警报值和高报值。
职业卫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波长小于()的红外线和可见光可以到达视网膜,损伤黄斑区。
A、1mmB、1nmC、1μmD、1cm正确答案:C2、氯化钡大量蒸发,污染车间空气,经灼烧的皮肤吸收后,可引起()。
A、缺氧B、肺水肿C、昏迷D、中毒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工业采光的形式错误的是()。
A、顶部采光B、侧面采光C、混合采光D、自然采光正确答案:D4、粉尘的危害程度分级依据为()。
A、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浓度超标倍数及工人接尘时间B、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粉尘粒径及粉尘浓度C、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浓度超标倍数及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D、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粒径及工人接尘时间正确答案:C5、肌肉活动的能量,首先由()。
A、CP的分解提供B、蛋白质的分解提供C、脂肪的分解提供D、ATP的迅速分解提供正确答案:D6、哪种物质可导致畸胎作用?()A、二硫化碳B、有机汞C、三硝基甲苯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7、工伤、职业病伤残程度分级原则及依据不包括下列哪项()。
A、医疗和护理依赖程度B、功能障碍程度C、器官缺失程度D、性别因素正确答案:D8、氯气的职业接触限值为?()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B、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C、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D、最高容许浓度正确答案:D9、水泥尘肺按发病原因属于()。
A、金属尘肺B、硅酸盐尘肺C、石墨尘肺D、混合性尘肺正确答案:B10、常用的防一氧化碳的防毒滤料为()。
A、霍布卡B、硫酸铜C、含碘活性炭D、活性炭E、钠碳正确答案:A11、()是锻压工序中危害最大的有害因素。
A、氮氧化物B、噪声C、一氧化碳D、粉尘正确答案:B12、铅及其化合物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为?()A、口内有金属味B、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的腹绞痛C、食欲不振D、贫血正确答案:B13、我国法定职业病中尘肺不包括()。
A、云母肺B、棉尘肺C、陶工尘肺D、滑石尘肺正确答案:B14、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现场紧急处理之一是()。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有〔物理性有害因素、化学性有害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
3、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5、粉尘按性质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混合型粉尘〕。
6、职业中毒分别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三种临床类型。
7、对在职业安康体检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安康损害〕的职工,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8、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9、职业安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离岗后及应急安康检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尘肺发生的机理是由于粉尘进入肺组织后引起肺泡的防御反响,成为尘细胞,尘肺发生的根本病变是矽结节的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的纤维增生,主要引起肺〔B 〕改变。
A、细胞化B、纤维化C、硬化2、卫生部卫监发2023第108号的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为十大类〔 B 〕种。
A.95种B. 115种C.315 种D. 180 种3、〔 C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C. 职业病病人D. 工伤职工4、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 〕方向疏散。
A. 下风B. 上风C. 顺风D. 原地5、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下〔C 〕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
A. 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B. 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C. 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D. 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及操作规程6、噪声聋是消费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B〕。
A75dB(A) B85dB(A) C88dB(A)D 90dB(A)7、6.2023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不包括:〔 C 〕。
职业卫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 正确B. 错误2.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A. 正确B. 错误3.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B. 噪声C. 高温D. 酒精4.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其诊断应由()负责。
A. 用人单位B. 劳动者本人C. 职业病诊断机构D. 卫生行政部门5.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下列哪项不是用人单位应提供的?()A. 符合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B. 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C. 职业病防护设施D. 职业病诊断证明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职业病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
A. 改善劳动条件B.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C. 职业病诊断D. 职业病治疗7.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A. 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B. 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仪器设备C. 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场所D. 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经费8.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其诊断应由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依据包括()。
A. 劳动者的职业史B.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 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D. 职业病诊断标准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9. 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及时的原则。
()10. 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2. 简述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职业卫生要求。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5分)13. 某化工厂的一名工人因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而出现健康问题,但工厂并未为其提供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卫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作业中接触氰化物机会最多的是A、塑料生产B、电镀C、炼钢D、印染正确答案:B2、速发型硅沉着病是指从事矽尘作业多长时间出现的硅沉着病()A、半年B、5~10年C、1~2年D、5年正确答案:C3、毒物报警值应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至少设警报值和高报值。
预报值为MAC或PC-STEL的( )。
A、1/4B、1/2C、1/5D、1/3正确答案:B4、工作场所的新风应来自室外,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新风量应满足下列要求A、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20m³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³/h。
B、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³/hC、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应≥40m³/hD、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20m³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³/h。
如所占容积>20m³时,应保证人均新风量≥20m³/h。
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³/h。
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应≥40m³/h正确答案:D5、职业卫生调查法的优点A、是以现场调查为手段,能够比较真实、客观地获取建设项目的有关信息,准确性较低。
工作量比较小。
B、是以现场调查为手段,能够比较真实、客观地获取建设项目的有关信息,准确性较高。
工作量比较少。
C、是以现场调查为手段,能够比较真实、客观地获取建设项目的有关信息,准确性较高。
其缺点是现场调查工作量比较大。
D、是以现场调查为目的,真实、客观、准确正确答案:C6、急救用品的配置应根据现场防护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考虑生产条件、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和用量。
急救用品应存放在车间内或临近车间的地方,一旦发生事故.应保证在()秒内能够获取。
A、20B、10C、5D、15正确答案:B7、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 )、耳罩和防噪声帽盔三大类。
职业卫生测试试题与答案1、职业病危害实行分类管理是指按下列哪些因素确定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A、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B、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C、职业病危害因素毒性D、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E、职业病危害因素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后果答案:ABCDE2、吸气罩的优点有A、排风量比外部排风罩少B、抗外界干扰气流能力强C、控制效果好D、不影响工艺操作答案:ABCD3、袋式除尘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A、防热B、防火C、防爆D、防结露答案:BCD4、职业中毒中,常见的重金属中毒有等。
()A、铅中毒B、镉中毒C、砷中毒D、汞中毒答案:ACD5、对于化学物质的灼伤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正确的方法有A、用清洁水冲洗创面半个小时左右.B、用清洁水冲洗后使用中和剂.C、直接用消毒纱布、干净手帕等包扎以免细菌感染.D、快速送往医院答案:ABD6、氩弧焊作业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A、臭氧B、一氧化氮C、高频电磁场D、工频电磁场E、电离辐射答案:ABC7、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会涉及到()的有害因素A、液化烃B、硫化氢C、硫磺D、硫酸答案:ABCD8、金属制品业会涉及到()的有害因素A、乙炔B、二甲苯C、丙烷D、盐酸答案:ABCD9、化学毒物净化措施中的燃烧法的特点是A、仅适用于可燃物质或高温下能分解的物质B、不适用于卤化物及可能产生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场所C、分解的最终产物必须是无毒无害的物质D、可以回收燃烧氧化过程中的热量答案:ABCD10、属于局部振动病诊断常规询问检查的内容是()A、手部症状及类神经征表现B、冷水试验C、手部末梢感觉D、脑电图答案:ABC11、从事高温工作上岗前必检项目有哪些()A、血常规B、尿常规C、心电图D、血清ALT答案:ABCD12、反映职业人群基本背景的资料有()A、人口学资料B、生产工艺C、防护设施及使用答案:ABC13、哪些病因会引起脾肿大()A、糖尿病B、鄂木斯克出血热C、副球孢子菌病D、鼠疫答案:ABCD14、对于化学物质的灼伤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正确的方法有:()A、用清洁水冲洗创面半个小时左右B、用清洁水冲洗后使用中和剂C、直接用消毒纱布干净手帕等包扎,以免细菌感染D、快速送往医院答案:ABD15、铅中毒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有哪些()A、肺泡壁通透性增加B、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C、肺淋巴循环受阻D、肺毛细血管渗出增加答案:ABCD16、化学毒物的预防措施有A、以无毒低毒物料代替有毒高毒物料B、生产过程的密闭化C、改革工艺D、加强个人防护答案:ABCD1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A、规章制度B、操作规程C、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D、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答案:ABCD18、矽肺的X线表现有A、圆形小阴影B、不规则形小阴影C、大阴影D、胸膜斑E、肺门和肺纹理变化答案:ABCE19、属于手传振动诊断常规询问检查的内容是()A、有无周围神经,雷诺病的症状和病史B、手部麻木C、血管系统疾患的症状和病史D、心电图答案:ABC20、下列噪声控制措施当中,从噪声的传播途径上着手,对噪声进行治理的有A、房间内表面镶饰吸声材料.B、建隔声间,使工人在隔声间内操作.C、设法提高产生噪声的设备的加工精度.D、高噪声设备加隔声罩答案:ABD21、哪些病因会引起肢体疼痛()A、镉,慢性毒性作用B、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氢氟酸,有毒效应D、鄂木斯克出血热答案:ABCD22、对个人防护用品的评价时,评价的内容应包括A、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制度和发放标准.B、个人防护用品的配戴情况.C、个人防护用品是否有安全卫生许可证号.D、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因素答案:ABCD23、申请职业病诊断,下列第()项情况是诊断机构可以不予受理的。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职业病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处于特殊工作条件下,由于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疾病。
下列哪种因素不属于职业病的主要危害因素?A. 物理因素B. 化学因素C. 生物因素D. 心理因素答案:D. 心理因素2. 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病防治的措施?A. 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B. 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C. 进行职业病体检并建立档案D. 采取个体保护措施答案:D. 采取个体保护措施3.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项?A. 工作环境监测与评价B. 预防职业病和其他职业危害C.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 所有选项都是4. 下列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指标?A. 接触限值B. 毒理学数据C. 作业方式D. 病人数量答案:D. 病人数量5. 以下哪种个人防护用品适合保护呼吸道?A. 帽子B. 斗篷C. 护目镜D. 呼吸防护器答案:D. 呼吸防护器二、问答题1. 什么是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包括: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组织职业病体检并建立档案、协助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等。
2.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是指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价,包括测定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噪声、振动等物理因素的强度,评价工作场所的照明、通风等条件是否符合标准,以及对工人进行生物学监测等。
3. 个体防护措施有哪些?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呼吸防护器、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以及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使用设备的正确方法。
4.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主要作用是预防职业病和其他职业危害,通过开展工作环境监测与评价,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等,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 B )正式实施。
A. 2001年10月27日B. 2002年5月1日C. 2002年1月1日D. 2002年7月1日2. 职业病是指( C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 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3. 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 ( C )A.同一水平 B.低挂高用 C.高挂低用4.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 )。
A. 职业病危害B. 职业危害C. 职业危害因素D. 职业卫生危害5.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C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 粉尘、物理、放射C.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D. 粉尘、物理、生物因素6.( B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B. 职业病病人C.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D. 接触矽尘工人7. 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D )A.呼吸道B.皮肤 C消化道 D.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8. 劳动者怀疑自已得了职业病时,可以向( C )申请职业病诊断.A.当地政府部门B.当地卫生院C.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9.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D )。
A. 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D.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10.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 )。
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 警示标识C. 警示说明D. 警示语言11. 警示标识安全色有 ( B )A.二种 B四种 C.三种 D.六种1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红色的含义是( A )A.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
一、单项选择(50个,请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惟一一个正确选项,并在后面的答题卡中将其涂黑)1、2012年是《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周年,也是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实施第一年,贯彻落实好《职业病防治法》,对加强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广大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A、10B、20C、5D、8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公布,自()起施行。
A、2001年5月1日B、2001年10月27日C、2002年5月1日D、2002年10月27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企业、事业单位B、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C、企业、政府单位D、企业、政府单位和事业单位4、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国务院卫生B、卫生C、国务院D、国家5、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目前我国职业病共分10大类()种。
A、100B、110C、115D、1206、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从4月25日至5月1日,宣传主题是“()”。
A、职业安全无小事B、防治职业病,爱护劳动者C、要职业,更要健康D、工作·健康·和谐7、为了做好《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工作,指导各地区组织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4月16日,()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和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卫生部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全国总工会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8、()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用人单位B、劳动部门C、卫生部门D、工会9、本法第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以外的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其职业病防治活动可以参照本法执行。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A、劳务派遣B、临时工C、合同工D、正式工10、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规章制度B、责任制C、机构D、组织11、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技术B、技能C、安全D、职业卫生12、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待遇。
A、社会工伤保险 B、工伤社会保险C、劳动工伤保险D、工伤劳动保险13、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A、申请B、备案C、申报D、审查14、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A、化学、物理、生物 B、化学、物理、生理C、生理、物理、生物D、化学、物理、生化15、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
A、流行病B、传染病C、职业病D、遗传病16、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
A、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C、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D、职业安全预评价报告17、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
A、劳动防护设施验收评价B、安全卫生设施验收评价C、职业卫生设施验收评价D、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18、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A安全设施 B卫生设施C劳保设施 D防护设施19、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
A同时检验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C同时验收D同时使用20、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
A、劳动保护用品B、安全防护用品C、劳动防护用品D、职业病防护用品2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A、安全区B、危险区C、泄险区D、隔离区2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
A、检测、评估B、监测、评价C、检测、评价D、监测、评估2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
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单位和个人B、企业和单位B、企业和个人 D、工作者24、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A、中文说明书B、英文说明书C、技术说明书D、安全说明书25、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为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
A、射线累积计量仪B、个人剂量计C、便携式射线报警仪D、便携式放射线检测仪26、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报告。
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劳动部门C、公安部门 C、工会27、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A、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B、组织救治和医学观察C、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D、进行健康检查28、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A、员工健康检查B、职业健康监护C、定期健康检查D、职业健康体检29、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B、职业健康监护证明C、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证明D、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30、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是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A、检举、控告B、批评、检举和控告C、举报、告发D、检举、批评31、工会组织应当()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解决。
A、监督;协调B、督促并协助;协调并督促C、协调;协助并督促D、督促并协助;督促32、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以下的罚款。
A、五万元以上十万元B、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C、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D、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33、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可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或者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以下的罚款。
A、二倍以上五倍B、五倍以上十倍C、二倍以上十倍D、一倍以上十倍34、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A、五万元以上十万元B、一万元以上十万元C、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D、一万元以上五万元35、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弄虚作假的,并处()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A、一万元以上三万元B、一万元以上五万元C、二万元以上十万元D、二万元以上五万元36、用人单位未按照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安全监管部门将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给予罚款,依据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罚款上限由原来的二万元上调至()元。
A、三万元B、五万元C、八万元D、十万元37、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名单。
A、安全监管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工会D、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38、为了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的社会监督,促进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举报制度,依法受理和查处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行为的举报。
()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A、本人B、单位C、任何人D、任何单位和个人39、《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选择由()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A、省B、市C、县D、乡40、《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根据甲级、乙级和丙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界定了不同的区域范围和业务范围(业务范围仅针对建设项目):()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只能在其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相应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
A、甲B、乙C、丙D、乙和丙41、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提供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督促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资料;根据相关部门机构的申请,组织现场调查,及时反馈调查结果资料;若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在()内对异议作出判定;若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在30日内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作出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