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A、B组料填筑工艺性施工方案(最终版)
- 格式:doc
- 大小:350.50 KB
- 文档页数:21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方案及工艺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选用A、B组填料。
石质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50mm,级配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规定。
使用不同填料填筑时分层填筑,每层水平全宽以同一种材料填筑,当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顶层向两侧设4%人字排水坡。
1.1施工准备工作(1)测量放样在填筑之前,首先对填筑地段进行测量放样,定出路基的中桩及边桩,并做好标记,确定填筑范围。
(2)基底处理在填筑前,对路基进行清表,基底处理见2.5.2.2地基处理部分。
(3)填料和机械设备选择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应选用A、B组填料。
机械设备主要为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等。
1.2现场填筑压实试验试施工前,先做好土壤的颗粒分析、液限和塑限及有机物含量试验,再通过试验测定土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根据试验室给出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在施工条件较好的代表性地段路堤全宽范围内填筑不小于100m试验段,以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确定填料的最佳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含水量及填筑工艺。
采用不同型号、吨位、性能的碾压机械进行压实,确定各部位最佳机械组合、碾压机械以及碾压速度、遍数。
确定合适检测方法、检测手段。
压实试验施工后,将施工参数和施工工艺、机械的最佳配置报监理工程师,经批准作为以后路堤填筑施工的依据。
每层的压实效果分别采用核子密度仪、灌砂法和K30荷载板试验进行检测。
1.3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核对填料的类别、分布、进行填料复查和试验,填料应做筛分试验、液塑限试验、颗粒密度试验。
施工过程中,当填料质量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填料试验。
填筑主要施工参数必须经过工艺验证试验确定,以确定适合该类填料的工艺参数,然后再开始正式填筑施工。
基床以下路堤采用分层填筑,按照“三阶段(准备、施工、验收)、四区段(填土、平整、碾压、检测)、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碾压、路基整形、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方式作业,严格控制填筑层厚度,按填筑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摊铺从路堤中线开始,对称地向两侧填土。
一、工程概况本段路基填筑采用A。
B组填料。
二、目的为规范路基填筑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特依据铁路施工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制定此技术交底书。
三、施工准备1、测量放线1)现场交桩以后,完成中线、水准施工复测,并与相邻地段贯通闭合,之后才施放线路中心桩和路基边桩,中线、水准、边桩的测量误差符合客运专线施工测量的规定.2)依据中心位置、地面高程、横断面尺寸放样俩侧边桩,包括路基边缘、坡度、坡脚的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并预留超填宽度。
2、A.B组填料的选用1)A、B组填料的粒径不宜大于60mm。
2)A、B 组填料常规检测指标要求:粗粒土或碎石土每10000m3 检测颗粒级配和颗粒密度。
3)、特殊试验要求:a、采用碎石类土作为A、B组填料的,对需要破碎的块石土,要求母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15Mpa,且不易风化,不易软化(软化系数kr>0.75);填料中的细粒土(小于0。
075mm)含量应小于15%,对于基床底层液限WL<40%,且塑性指数IP≤17,对于基床以下部分,液限应WL<40%。
对于浸水地段或高路堤路基填料还应满足设计图中要求采用砂类土(砾砂、中粗砂)作为A、B 组填料的,砾砂中大于2mm 的颗粒、粗砂中大于0.5mm 的颗粒、中砂中大于0。
25mm 的颗粒应坚硬,不易风化,颗粒级配应良好,并含有不宜大于10%的细粒含量,且液限WL<40%,已保证具有较好的粘结性。
b、确定填料软化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对于膨胀性细粒土,宜采用三项检测指标①自由膨胀率Fs(应小于40%);②蒙脱石含量M(应小于7%);③阳离子交换量CEC(NH4+)(应小于170mmol/kg),在调查料源或者料源发生变化时应检测此三项指标.四、路基填筑施工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200m以上或以构造物为界。
1、下承层处理、验收1)先清理基底表层的植被,挖除树根,再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高速铁路路基 A B组填料填筑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上高速铁路建设的步伐,我国在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已经掀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建设高潮。
由于高速铁路在耐久性和高速度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与普通铁路相比线路的空间曲线平滑,平纵断面变化尽可能平缓,线路状态的高平顺性,要求路基、轨道、桥梁具有高稳定性、高精度和小残余变形,采用强化基床结构等措施;在施工中则体现在对每一工序的高标准、严要求,如路基施工中的AB组填料,相较于普通铁路路基填筑施工,其各项指标要求均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原材料 A B组填料配比1、填料原材料的选择1.1对原材料的选择首先是石料的选择,石料的质地好坏直接决定了路基的施工质量。
石料应选择质地坚硬(其标准抗压强度一般应不低于30MPa),并不易风化和不易软化的石料,其次应考虑施工成本,做到就近取材,石料的颗粒大小根据填料所处位置和设计要求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基床以下路堤的填料粒径应小于75mm,基床底层的填料粒径应小于60mm。
1.2土料的选择对AB组填料也非常重要,根据不同试验段的情况看,如选择高液限粘土,在配料拌合时容易结成泥块,使现场施工配料不均匀,严重影响施工质量,达不到预期要求;合理的选择应选用低液限粉土或低液限粉质粘土,如在上诉土料不易找到时,也可以采用石粉和少量高限粘土进行配合设计,这样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膨胀土不应直接用于路基填筑施工,无砟道床及严寒、寒冷地区有渣轨道冻结深度影响范围内,基床底层填料的细粒含量不应大于5%,渗透系数应大于5×10-5m/s,采用渗水土填料时,细粒含量应小于10%。
2、填料配合比设计2.1根据在路基外进行的试验段和借鉴其项目的施工经验来看,要满足路基填筑的6项指标,填料的选择和混合料的组成是关键,为满足规范指标要求,粗颗粒最大粒径规范规定基床以下路堤应不大于75mm ,基床底层要求不大于60mm ,但在实际设计中考虑到检测仪器承压板大小和相关要求的关系(铁路试验中E VD 和K30的承压钢板直径大部分都是300mm ),以及同时施工多个不同路段和不同层位时的情况考虑,为避免出现混用错用等相关质量问题,一般选择颗粒粒径均不大于60mm 较为理想。
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一)填料要求1、用于路基填筑部分的填料应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在列车与路堤自重荷载作用下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性。
(2)路堤本体的压密沉降能较快完成。
(3)填料的力学性质不受其他因素(如水、温度、地震等)的影响而发生不利于路堤稳定的变化。
对高速铁路路堤,应选用优质的填料,这样既可以减少后期的沉降,又可以获得较高的安全储备,保证路堤的稳定,确保不产生病害2、填料分类应以铁道部现行的《铁路路基设计规范》的规定为准,各种填料的分类鉴别与试验应按该规范第十章及附录二的规定办理。
在《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J10001--99)中,路基填料根据其性质和适用条件分成A、B、C、D、E五个组。
A组——优质填料,包括硬块石,级配良好的漂石土、卵石土、砾块石、砂砾、砾砂、粗砂及中砂。
B组——良好填料,包括不易风化的软块石(胶结物为硅质或钙质),级配不良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砾石土、砂砾、砾砂、粗砂及中砂。
细粒土含量在15%~30%范围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砾石土、及细砂、黏砂、砂黏土。
C组——可使用的填料,包括软块石(胶结物为泥质,易风化的),细粒土含量在30%以上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及粉砂、粉土,粉黏土。
D组——不应使用的填料,包括严重风化的软块石、粉黏土、黏土。
E组——严禁使用的填料,如有机土。
根据土石的颗粒组成、颗粒形状、塑性指数等,路基填料可分为岩块、粗粒土和细粒土三大类,如表1-2-2-7所示。
%注:①软块石填料组别:B组指不易风化的,C组指易风化的,D组指严重风化的。
②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和砾石土的填料组别是根据细粒土含量确定的:含量在15%~30%者为B组,含量大于30%者为C组。
③表内填料组别为A、B组者:A组指级配良好的(Cu≥5,C C=1~3);B组指级配不良的(Cu<5或C C≠1~3。
其中不均匀系数Cu=d60/d30;曲率系数Cc=d602/d10×d60;d10、d30、d60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的10%、30%及60%含量的粒径。
路基AB组填料施工工艺性试验方案D1K291+650~D1K291+800段左线路基—中铁五局成绵乐铁路工程乐山指挥部第二项目部一、试验段选择中铁五局成绵乐铁路工程乐山指挥部第二项目部管段里程为DK280+260~DK297+947,为保证路基A、B组填料填筑的有序顺利进行,我单位根据目前工程进度拟定D1K291+650~D1K291+800段左线路基A、B组填料填筑为工艺性试验段,以取得A、B组填料施工的有关参数,指导后续A、B组填料施工。
二、试验原则《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要求:基床下列路堤填筑使用A、B组填料时,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40cm,基床底层应不大于35cm。
基于此原则,我项目部将进行压实厚度为40cm、35cm各一层填筑试验。
因我项目管段路基填筑含本体、基床底层,因此试验时要求第一层压实厚度40cm填筑层质量达到路基本体质量检测标准,第二层压实厚度35cm 填筑层质量达到基床底层质量检测标准。
三、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段所获得的数据,确定压实的各类指标:1、设备类型、机械最佳组合方式;2、摊铺、平整、碾压遍数与碾压速度等工艺参数;3、确定每层松铺厚度;4、鉴定K30荷载板、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灌砂法容重测定仪等仪器设备的可靠程度,为大面积施工确立有效的检测手段。
四、试验计划试验段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4月5日,完工日期2011年4月8日。
五、施工组织方案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根据工程特点,我项目部选派顾万相任路基试验段负责人,曾斌任技术负责人,下设测量组、试验组与一个试验段施工班,具体组织机构图如下。
2、要紧人员安排3、要紧机械设备与仪器以上为试验段所需机械设备,其它路基施工时根据情况另行增加。
六、料源选择及生产1、为保证A、B组填料原材质量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我项目部选定的料源地点为:乐山市沙湾石场。
经我方试验、材料人员及监理单位平行试验的结果来看,该处料的各项试验数据完全满足路基A、B组填料要求。
京沈京冀客专Ⅰ标段二工区A、B组填料施工作业指导书京沈京冀客专I标二工区路基工程A、B组填料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一局京沈京冀客专I标指挥部二工区二○一四年五月京沈京冀客专Ⅰ标段二工区A、B组填料施工作业指导书A、B组填料施工作业指导书目录1.适用范围 (1)2.作业准备 (1)2.1内业技术准备 (1)2.2外业技术准备 (1)3.技术要求 (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4.1施工程序 (2)4.2施工工艺流程 (3)5.施工要求 (4)5.1施工准备 (4)5.2施工工艺 (4)6.劳动组织 (6)7.材料要求 (6)8.设备机具配置 (7)9.质量控制与检验 (7)9.1质量控制 (7)9.2质量检验 (8)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0.1安全要求 (10)10.2环保要求 (11)京沈京冀客专Ⅰ标段二工区A、B组填料施工作业指导书A、B组填料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京沈京冀客专Ⅰ标段路基A、B组填料填筑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备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路基基床以下A、B组填料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1-1。
图3.1-1 基床以下路堤A 、B 组填料生产工艺流程图3.2料源分选:根据路基填筑的不同部位,对不易风化的料源进行相应分选,选用硬质岩石加工A 、B 组填料;3.3堆放料时用装载机在振动筛出料口处及时转运,分层堆放,防止形成自然坡角的料堆,避免颗粒发生离析,以保证成品填料颗粒级配的均匀性。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A、B组填料工艺性试验技术总结一、试验目的通过DK1656+495~DK1656+620段A、B组填料试验段施工,我们确定如下主要指导后续路基A、B组填料填筑施工的主要参数及相关工艺:1、通过试验对比确定现有A、B组填料生产及加工工艺的调整方向;2、通过试验确定该填料的松铺系数,确定合理的控制填层厚度;3、通过试验确定现场含水量控制及最佳含水量的控制;4、通过试验确定施工机具设备及人员配置方案;5、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静压、振动碾压的遍数和搭配等工艺参数;6、通过试验分析实测压实指标和设计指标的差异。
二、试验情况简介1、试验地点:本次试验地点选择在(路)-113,DK1656+473.00~DK1656+632.00段顺层路堑及松软土地基后接刘家湾隧道,长157m。
丘陵区,地势起伏大,线路大多位于丘间谷地,谷地呈狭长状,大多已辟为水田,零星分布水塘。
谷地汇水面积大,易形成积水,两侧丘坡地势陡峭,植被发育,自然山坡零星分布孤石、块石。
本试验段填筑里程为DK1656+495~DK1656+620,长125m,填筑宽度16.2m,总面积为2268平方米,DK1672+642.37~+805段双侧设1.1m深纵向渗水盲沟。
2、填料来源:填料采用我管段内刘家湾隧道洞碴破碎加工的B组填料填筑,该填料也是今后我项目队路基填筑施工主要利用的填料之一。
3、填料类型:DK1656+473.00~DK1656+632.00段路基采用刘家湾破碎洞碴填筑,该填料经室内试验结果为B组填料(报告编号:TO704024),最大粒径60mm(满足武广工[2007]21号文及Ev2、Evd、K30试验对粒径的要求),其中小于0.075mm的颗粒为7.5%,最大干密度为2.26cm3,最佳含水量为5.0%,颗粒密度为2.58g/cm3,不均匀系数为Cu=128.26,曲率系数为Cc=5.70,填料母岩饱和抗压强度Rw:53.4Mpa,填料母岩软化系数Kp:0.98。
施工技术交底项目单位名称:中建股份有限公司怀邵衡铁路一分部年月日编(2015) -种压路机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o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及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 0m c二、质量检验基床底层A、B组填料相关质量检验指标应符合下表5-1、5-2规定。
表5-1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标准注:当改良土采用物理改良方法时,其压实标准应符合本表规定;当采用化学改良方法时,其压实标准除符合本表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提出技术要求。
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按表5.-2要求控制。
表5-2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按表5-3要求控制。
其中改良细粒土采用K30 (或Ev2)和K两项指标,砂类土、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采用K30(或Ev2)和n两项指标。
表5-3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标准注:当改良土采用物理改良方法时,其压实标准应符合本表规定;当采用化学改良方法时,其压实标准除符合本表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提出技术要求。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按表5-4要求控制。
表5-4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技术措施: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怀化至衡阳客货共线铁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怀邵衡铁路一分部内DK216+008. 5-DK217+200段AB料填筑施工。
2、技术要求(1)检查核对填料试验和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料发生变化时,应领取样进行土工试验鉴定。
(2)在每一层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质量、含水率、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及有关要求后,在进行碾压。
(3)基床底层压实质量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压实系数K、孔隙率n四项压实指标控制。
(4)进行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摊铺和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填料,在现场选取长度不小于100m地段进行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
3、施匸程序及工艺流程首先划分作业区段,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ab组填料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AB组填料工程是指在地基改良工程中,使用适量的粒状填料(如碎石、砂砾等)加以填压,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改善地基土的工程。
填料工程主要用于加固土地、打造基础等。
本工程位于A市某工业园区内,总用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填料工程的施工范围主要包括办公楼基础、道路基础、车库基础等。
填料材料主要为中砂、混凝土碎石等。
二、施工准备工作1. 组织人员:施工现场主要由项目经理、施工队长、技术工程师、机械师、安全员等人组成。
确保每个人员具备相应的施工资格证书。
2. 设备准备:准备好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必要施工机械设备,并保证设备符合使用标准。
3. 材料准备:准备好符合规范要求的中砂、混凝土碎石等填料材料,并进行必要的验收。
三、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1. 地面准备: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草、石块等障碍物,并对地表进行平整处理,确保施工面整洁平滑。
2. 填料铺设:根据设计要求,先将中砂铺设至工程地表,再将混凝土碎石层层铺设,每一层填料的厚度和质量都要符合设计要求。
3. 压实处理:填料铺设完成后,进行多道次的压实处理,确保填料层间紧密结合、地基坚固。
4. 水分控制: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填料材料的水分含量,避免过干或过湿给地基施工造成影响。
5. 质量检测:对填料层进行抽检,检查铺设、压实质量、水分含量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范。
四、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1. 施工期间应加强对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禁违章操作,保证施工安全。
3. 对施工现场和施工材料等进行定期检查,纠正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五、施工进度和验收1.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
2. 施工验收:在填料工程结束后,对填料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六、施工组织和交底1. 项目经理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和交底,确保所有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A、B组填料试验段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是依据《兰新客运专线(哈密~乌鲁木齐段)第二双线LXTJ4标工程招、投标文件》中有关条文和技术要求编制的,并遵照如下标准和指南编制:⑴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⑵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⑶武广客运专线《路基A、B组填料指导意见(试行)》。
2.目的在路基正式填筑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以确定填料施工的含水率、适宜的松铺系数、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压实机械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
3.总体方案3.1 A、B组填料试验段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根据A、B组填料施工的需要,结合分队实际情况,设置如下部门:现场总指挥:周建刚。
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技术负责人:吴金国。
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作。
信息采集员:俞鸿宪。
对施工现场的信息进行收集。
填筑时控制好每层的松铺厚度、含水量,每碾压完一遍及时报检,记录好碾压后的压实厚度,并及时把施工中掌握的数据反映给现场总指挥和技术负责人。
测量组:金文甫、张景涛、闪烁。
负责测量场地高程。
安全员:张金前。
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各类警示标志、宣传牌的摆放。
试验员:刘维、张鹏杰。
负责进行试验段现场压实度试验,并对试验数据及时处理并做到及时上报,为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提供数据支持。
机管员:刘礼光。
负责对机械的管理,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及保养。
质检员:张金前。
负责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
作业队:按照现场实际情况组织劳动力及机械进场,并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进行施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施工工艺。
3.2试验段施工用电施工现场采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安置在施工机械附近。
3.3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内业资料及时整理,及时归档,及时出试验报告,为施工提供保证。
*客专*段*标路基工程编号:路基AB料、级配碎石填筑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014年07月31日发布 2014年08月05日实施路基AB料、级配碎石填筑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客专*段*段路基基床表层以下路基AB组填料及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质量、环保、工期等保证措施,编制应急预案。
由各对应部门组织对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收集施工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并整理,修建生活房屋及临时设施,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管理、技术人员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1)AB组填料、级配碎石须在加工场内集中生产或在拌合站内集中拌合。
(2)AB组填料、级配碎石生产所选原材,不得有强风化材料或泥块。
(3)AB组填料、级配碎石粒径、级配须符合规范要求。
(4)AB组填料、级配碎石施工前须进行室内试验确定配合比。
(5)AB组填料、级配碎石大面积施工前须进行现场碾压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审批。
石灰和土必须过筛。
土的粒径不得大于15毫米;灰粒不得大于5毫米。
须拌合均匀,并控制最佳含水量作为灰土的含水标准。
灰土下入基槽前,应先将基槽底部夯打一遍,然后将拌好的灰土按指定的地点倒入槽内,但不得将灰土顺槽帮流入槽内。
用人工夯筑灰土时,第一层铺虚土25厘米,第二层为22厘米,以后各层为21厘米,夯实后均为15厘米。
采用蛙式夯须铺虚土20~25厘米。
夯实是保证灰土基础质量的关键。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每一个施工段落作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测区段。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施工工艺参数→验收下承层→测量放样→填料生产→运输→填土→摊铺平整→碾压→检验验收。
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表层以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摘要:成渝客运专线作为我国西部首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行车速度300公里/小时,路基填筑的质量直接影响整条铁路的运行质量和安全,如果使用改良土填料,在路基填筑成型之后,将无法满足路基工后沉降15mm的规范要求,优选级配、材质合格的砂岩作为路基基床表层以下填料,将能达到较好的填筑效果,保证路基填筑质量。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填料质量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成渝客运专线连接成都至重庆,该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西南季风气候和地形影响,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暖春早,夏长秋雨,云雾多霜雪少。
空气湿度大,雨量充沛,日照少,风力小。
日照年平均数为1000~1400小时,是全国最少的地区之一。
为了防止雨季对路基填筑质量的影响,本项目采用的路基基床表层以下填料是通过破碎制备的a、b组填料,以砂岩为主,路基本体a、b组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75mm,基床底层的ab组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60mm,a、b组填料料源种类符合《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j447-2005)要求,a、b组填料的最大干密度ρdmax=2.31g/m3,最佳含水率wopt=4.7%,松铺系数为1.15。
以上数据由试验段测定。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1、基床表层以下ab组填料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1.1、施工方法路基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施工工艺及要求:填筑前预先规划好作业流程和各种机械作业路线,配齐相应的人员、机械及检测设备。
填筑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并按试验确实的松铺厚度进行填层厚度控制施工。
1.1.2、工艺要点分层填筑: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
分层填筑厚度不大于35cm。
自卸汽车卸土时,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使平整时控制填层厚度,填筑时两侧各加宽50厘米,以保证边坡压实密度。
路基工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总结中铁八局项目经理部1.工程概况武汉工程试验段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境内, 里程范围:DK1228+500~DK1238+750(其中DK1235+826.30=DK1236+800, 短链973.70m), 线路长度9.276km。
本标段沿途为剥蚀高阶地区, 局部为剥蚀残丘, 呈波状起伏, 地面高程22~40m, 丘坡高程一般在40~50m, 其间地势平缓开阔。
沿线地表水系发达, 沟渠纵横, 线路经过地段多为鱼塘及农田。
武广客运专线武汉工程试验段地基采用CFG桩、强夯、冲击碾压进行加固处理。
基床表层0.4mk采用级配碎石填筑, 路堤基床采用A.B组填料填筑, 基床以下采用细粒改良土填筑。
路堑地段基床表层以下2.3m挖除换填A.B组填料。
2.施工工艺性试验2.1 B组填料的室内试验武汉工程试验段的A.B组填料来自乌龙泉采石场。
填料在采石场采用爆破后用破碎机破碎加工而成, 实际是由碎石、机制砂和少量细粒土组成, 最大粒径≯6cm。
室内试验在填料采石加工场料堆取样,主要做填料的比重、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颗粒级配试验、含水率试验指标。
对材料进行定名。
通过对填料的多次调整, 最后确定的填料室内试验结果如下: 不均匀系数Cu=66.67>5,曲率系数Cc=10.67, 不在1~3范围,大于20mm颗粒含量占40.9%, 细粒含量(<0.075mm)占9.2%, 按照填料分组定名为细角砾B组, 级配不良。
根据目前试验结果, 填料定名为细角砾B组, 可用用于基床底层填筑。
2.2 AB组填料现场填筑工艺试验根据现场施工安排, AB组填料填筑工艺试验现场部分场地选择在本标段DK1231+750~DK1232+150路堑换填AB组填料地段。
选取长度约400m。
前期的AB组工艺试验主要选用了松铺厚度400mm,含水量4%,BW225D-3BVC宝马压路机碾压8遍, 碾压组合方式:静压2遍+弱振2遍+强振2遍+静压2遍。
苏州站城际线样板示范段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新苏州站是一座集铁路、城市轨道、城市道路交通换乘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交通枢纽,是苏州市级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站南临北环路及护城河;北依平江新城;东西两侧分别是人民路和广济路。
苏州站站场改造包括既有京沪车场改扩建工程、新建沪宁城际车场线下工程、无柱雨棚、存车场工程、过渡工程及其他相关配套工程。
苏州站城际正线长1.6公里,线路等级为客运专线铁路,基础设施速度目标值:250km/h,在路基施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XK82+924~XK83+014段作为样板示范段。
二、组织机构为确保做好样板示范段工作,准确反映施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成立苏州站城际正线250km/h路基样板示范段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总工、高级工程师担任,副组长由项目部副总工担任,组员由工程部长、安质部长、技术主管、质量工程师、试验工程师等担任。
三、施工质量要求正线路基填筑的施工质量必须满足“工后沉降量≤5cm”的要求。
基床表层部分(0.7m 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地基系数K30≥190Mpa/m ,Evd≥55MPa,n<18%;基床底层部分(2.3m范围内)采用B组填料,地基系数K30≥150Mpa/m ,Evd≥50MPa,n <28%。
四、主要机具设备T120A 推土机ZL50装载机倾卸汽车YZ-20振动压路机K30检测设备核子仪检测设备EVD检测设备五、实施方案(一)碎石垫层1、地基加固桩顶设0.5m碎石垫层,内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
碎石垫层采用级配良好且未风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
土工格栅抗拉强度>100KN/m,延伸率≤10%。
土工格栅铺设要平顺,严禁暴晒,随铺随覆盖填料,并与下层密贴,以免降低土工格栅的强度。
同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碎石,每3000方做一检验批次,不足3000方也按一批计。
土工格栅原材需有合格证和复试检测合格报告。
A、B组填料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合用条件及范围本作业指导书合用于武广客运专线XXTJlV标中铁五局五总队管段的路基A、B组填料填筑施工。
2施工方法客运专线铁路路堤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或者改良土;基床以下,原则上采用A、B组及C组中的不易风化块石、碎石、砾石类填料,当采用细粒土、粉土和易风化软岩块石及其风化物等C、D组填料的改良土填筑时,应同时采取边坡加筋、坡面防护等加固措施。
A、B组填料的填筑施工,关键在于填料的控制和压实质量的控制,以隧道弃磴、路堑弃土经粒径改良、级配改良后形成A、B组土,或者设置集中取土场进行A、B组土生产,采用自卸汽车、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配合完成其填筑施工。
A、B组土生产厂需要配置石料粉碎设备、过筛设备及混合料拌和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
3施工工艺A、B组填料填筑压实工艺流程1.1基底处理路基填筑前完成基底处理,并经过质量检查验收,基底设置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
3.2施工测量准备(1)做好测量放线和施工前的复查,划分作业区段,严禁跨区作业。
(2)根据设计文件做好永久或者暂时防排水设施,特别在路堤与路堑搭接处,应首先做好排水设施,以免地表集水冲刷、浸湿路堤。
4.3填料准备(1)按设计要求选择填料来源,应通过室内试验按《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中附录A路基填料分组的相应标准对料源进行鉴别,如果无法利用挖方弃土,则设置集中取土场,以满足施工需要。
(2)按《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规定的填料复查批量进行填料性质试验,确定其相应的技术指标。
(3)料源场需要设置粉碎设备、过筛设备等对填料的粒径、级配进行控制,必要时采取稳定土拌和设备进行拌制。
(4)针对不同的填料,进行工艺性填筑试验,确定摊铺厚度、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5.4分层填筑(1)路基按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
(2)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从两边向中部填筑。
(3)填料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虚铺厚度进行控制,自卸汽车运土,根据车容量计算卸料间距并在路基上划线打格,以便平整时摊铺厚度均匀。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原则 (1)三、编制范围 (1)第二章工程概况及自然特征 (2)一、工程概况 (2)二、自然特征 (2)1、自然特征 (2)2、地形地貌 (2)3、水文地质情况 (2)4、气候、气象 (2)第三章试验段设置、试验目的及内容 (3)一、试验段设置 (3)二、试验目的 (3)三、试验内容 (3)第四章资源配置 (4)一、组织机构 (4)二、人员配置 (5)三、机械配置 (6)四、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表表 (6)第五章 A、B料填筑工艺试验施工方案 (7)一、施工准备 (7)1、材料准备 (7)2、地基准备 (7)二、施工工艺及流程 (9)1、基底处理及排水系统设置 (10)2、虚铺厚度 (11)3、填料摊铺 (11)4、洒水或晾晒 (12)5、碾压夯实 (12)6、路基整修 (13)7、压实检测 (13)8、路基沉降观测 (14)9、数据分析 (15)10、试验成果书 (15)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15)一、质量保证制度 (15)1、坚持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策划 (15)2、建立内部质量“三检”制度 (15)3、坚持图纸审核、技术交底制度 (16)4、建立测量制度 (16)5、建立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16)二、质量保证措施 (16)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 (17)一、安全保证体系及制度 (17)1、安全保证体系 (17)2、安全管理制度 (17)二、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18)1、高边坡作业 (18)2、大型机械 (18)3、施工用电 (19)4、夜间施工 (19)第八章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19)一、环境管理目标 (19)二、环境管理 (19)三、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20)1、环境保护措施 (20)2、水土保持措施 (20)四、节约用地措施 (20)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一、编制依据(1)改建铁路《重庆至贵阳线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区间路基设计图》;(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所采用规范、技术指南、标准;(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4)《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5)《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7)渝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关于岩溶路基注浆及回填施工管理办法(试行)》(渝黔工〔2011〕19 号);(8)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渝黔铁路土建9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9)施工现场调查获得的有关资料、数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10)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能力、机械设备能力及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设计、施工规范和建设单位颁发的相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采用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力求先进可行,尽可能的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不间断施工,保持均衡施工生产。
(3)充分考虑施工的特点、场地和气候等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施工安全、人身安全。
三、编制范围本工艺性试验施工方案适用于渝黔铁路土建9标路基A、B组料填筑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自然特征一、工程概况改建铁路重庆至贵阳线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YQZQ-9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管辖区,起止里程为DK183+035.863~DK239+355.98。
渝黔铁路土建9标一工区始于沙山坡双线大桥桥头,起点里程为DK183+035.863,向南在DK191+300设娄山关南站,出站后止于燕红山隧道DK198+900。
区间路基分为10段,分别为D1K183+331~DK184+424、DK186+161~D1K187+102、D1K188+667~D1K188+765、D1K189+340~D1K189+837、DK191+059~DK191+944、DK192+965~DK193+610、DK194+374~DK194+651、DK195+345~DK195+393、DK195+811~DK195+871、DK196+377~DK196+501。
路基A、B组填料填筑合计10.3万方。
二、自然特征1、自然特征根据现场试验情况,拟将路基试验段定在D1K189+600~D1K189+730段,长度130m。
2、地形地貌该试验段紧挨G210国道,地势平坦,无房屋拆迁。
3、水文地质情况路基试验段属于中低山间宽缓谷边缘带,地形起伏较小,地表植被发育,为果园及树木。
地表上覆第四系红黏土,厚2~8m,下覆基岩白云岩、白云岩夹页岩,低山丘陵地貌。
试验段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4、气候、气象其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长而炎热,冬季短偶有奇寒,有明显的干湿两季之分。
遵义市每年4月开始进入汛期,4~7月为丰水期,降雨量较大,7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
第三章试验段设置、试验目的及内容一、试验段设置根据目前地质勘测图及工程地质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合理的机械选型配置和施工工艺,拟将D1K189+600~D1K189+830段路基A、B组料填筑作为路基填筑试验段试验内容,该段路基位于D1K189+600 、D1K189+730钢筋混凝土框架盖板涵与D1K189+839.5观坝乡特大桥0#桥台之间,全长230米,填筑高度2.6m~5.4m,符合试验段施工规定要求。
二、试验目的路基正式填筑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以确定不同压实机械,在同类填料的前提下,分不同厚度进行碾压,确定施工过程中填料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及施工工艺、施工组织、施工机械,在达到各项设计要求的同时,选定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从而指导下步路基施工。
三、试验内容D1K189+600~D1K189+820整个试验段全长220米,拟采用18T 和22T两种压路机进行填筑试验。
填筑采用路基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人工配合平地机摊铺平整填料,测量人员用仪器测量填土标高以控制摊铺厚度,并按设计施工成型边坡坡率。
试验过程中每压实一遍应进行观测点的孔隙率(n)、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三项指标检验。
通过试验段的实际操作及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不同含水量、不同填筑厚度时的压实质量以及与碾压遍数、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关系曲线图。
得出不同压实机械及压实方式组合(静压、弱振、强振等)的施工质量效果对比,为以后大面积路基施工提供依据。
本试验段路基试验内容见表3-1。
表3-1 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A、B组填料试验段试验内容通过以上试验选择:①合适的施工含水率;②合适的松铺厚度(松铺系数);③合适的压实机械和走行速度;④合适的压实遍数;⑤合理的上料、摊铺、平整、碾压机械组合(合适填筑分段长度);⑥科学的施工组织。
第四章资源配置一、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一工区设工区经理1人、工区副经理2人、总工程师1人,下设六个职能部门: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工地试验室、综合办公室。
为全面保证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建成,本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由本单位选派、抽调具有丰富的铁路干线和客运专线路基试验段施工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根据工程内容按“架子队”模式组建。
其中路基试验段建设由第一架子队承建。
组织管理机构图如下:图4-1 组织管理机构图二、人员配置为满足生产需要,经理部配备了技术好,管理能力强的人员到生产一线。
架子队人员配备情况见表4-1:表4-1 架子队人员配备表序号姓名职务职称备注1 李海斌队长工程师2 莫良军项目总工工程师3 顾勇工程部长工程师4 李红江技术员助工5 王勇安质部长安全工程师6 丁国民质检员助工7 王浩测量主管测量工程师8 陈本初试验主管试验工程师9 陈猛试验员试验员10 李开明物资部长经济工程师11 荣良平材料员材料员三、机械配置本着各种设备之间能力协调、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配置。
具体的配备方法是:以需要的生产能力为目标,协调配备挖、装、运、平整、碾压机械。
同时,在配备挖装机械时还要考虑到备土、晾晒、降低含水量的机械设备能力要求,主要施工机械配置及性能见下表:表4-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四、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表表表4-3 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表第五章 A、B料填筑工艺试验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通过沿线调查、取样或检验,A、B组料填料产地来源于老鹰岩隧道、小神山隧道的洞渣,该洞渣须经过加工或筛选后方可使用。
(1)A、B组料填料的生产及技术指标①路基基床底层填料中碎石最大料径为不得大于10cm,细粒含量<30%,不均匀系数Cu≥20,级配曲线曲率系数Cc=1~3,并且要求大小级配良好的非风化石。
②填料的含水量:及时进行标准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如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应进行翻晒或加水等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混合料的含水量维持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填筑前对土料进行取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位置时应重新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规定进行试验,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详见表5-1。
经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作为路基填料。
表5-1 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表2、地基准备(1)测量准备①校验测量仪器,保证测量精度。
②为保证整个场地定位及标高的准确,对设计单位提供的红线桩与测量基点等进行校核。
③制定测量放线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与施工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测量放线方案,保证测量放线工作顺利进行。
④严格按《高速铁路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前放出试验段填筑范围及基底标高。
(2)平整场地施工前准确放出试验段路基位置,在原地面用挖掘机和推土机等机械进行场地平整,清除地表种植土,依据现场确定基底标高后,再对原地面进行平整或碾压,作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路堤两侧距坡脚2m处开挖50cm×50cm的纵向排水沟,以便路基上的水能及时排到纵向排水沟内,路基纵向排水沟与外侧排水系统连接。
碎石垫层验收合格后,进行A、B组填料试验段填筑施工。
3、技术准备测量放中心线及边线,路基低标高,按试验段实施方案,编制技术交底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学习技术要求及规范。
4、沉降观测准备编制实施性沉降观测方案,配备测量人员、测量设备。
按图纸设计要求于D1K189+580、D1K189+670 、D1K189+760处设置路基沉降观测点。
5、试验准备(1)明确试验方法,配备试验仪器和专业人员。
具体为:K30平板载荷仪一套、环刀、灌砂筒、动态变形模量、变形模量各一套。
专职试验员不少于2名,经培训合格并对路基检测工艺熟知。
(2)质量检测质量控制采用“定人、定位”的原则进行检测,“定人”指的是同一种检测方法始终由同一试验员进行操作;“定位”指的是检测点位相对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