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析原子荧光分析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184.50 KB
- 文档页数:14
原子荧光光谱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原子荧光光谱仪是一种高精度的仪器,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高选择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制药等领域。
为了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 仪器操作前准备在进行仪器操作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在开机前确保电源已经接好。
2.检查仪器表面是否清洁,避免进入杂物。
3.确认所需试剂和耗材是否齐备,避免操作中因为耗材不足造成的损坏。
4.穿戴好实验服和防护手套等安全装备。
5.避免戴手镯、项链、手表等饰品,确保安全。
2. 仪器操作时注意事项1.操作仪器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不可随意更改参数,避免因误操作造成的损坏。
2.操作人员应当居中操作、注意稳定,不可从事非操作性行为以免不慎碰到仪器。
3.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严密关注仪器运行情况并做及时记录。
4.当要预热火焰炉等部件时,不要将手或其他物品靠近火焰,以免被烧伤。
5.在更换元素灯时,应注意灯泡是否紧密固定,防止灯管脱落砸碎。
3. 操作后的处理1.操作完毕后,需要清理仪器表面和内部环境,以免残留杂物影响下次使用。
2.关闭仪器及附属设备电源,断开仪器电缆等,同时做好操作记录。
保养规程1. 仪器日常清洁仪器日常清洁应严格按照操作说明。
清洗时首先关闭电源,使用专门的清洁液和软布进行清洗,避免过度擦拭留下划痕。
2. 元素灯的使用与保养1.元素灯是常见的易损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灯管落地砸碎。
2.更换元素灯时要注意定位,避免出现灯管倒装。
3.定期清洗灯座,避免灯座与灯管之间产生渣滓影响工作效果。
4.定期检查灯泡的固定情况,调整灯座以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 仪器的定期检修定期检修是保养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对于原子荧光光谱仪而言,定期检修可以有效预防各种机件故障,提高仪器使用寿命,同时维护仪器的工作质量。
在检修过程中,需要通过以下工作:1.清洁调整仪器各个部位的机构和管路。
原子荧光光谱仪使用注意事项光谱仪如何操作1、在开启原子荧光光谱仪前,确定要注意先开启载气。
2、检查原子化器下部去水装置中水封是否合适。
可用注射器或滴管添加蒸馏水。
3、确定注意各泵管无泄露,定期1、在开启原子荧光光谱仪前,确定要注意先开启载气。
2、检查原子化器下部去水装置中水封是否合适。
可用注射器或滴管添加蒸馏水。
3、确定注意各泵管无泄露,定期向泵管和压块间滴加硅油。
4、试验时注意在气液分别器中不要有积液,以防液体进入原子化器。
5、在测试结束后,确定在空白溶液杯和还原剂容器内加入蒸馏水,运行仪器清洗管路。
关闭载气,并打开压块,放松泵管。
6、从自动进样器上取下样品盘,清洗样品管及样品盘,防止样品盘被腐蚀。
7、更换元素灯时,确定要在主机电源关闭的情况下,不得带电插拔灯。
8、当气温低及湿度大时,Hg灯不易起辉时,可在开机状态下,用绸布反复摩擦灯外壳表面,使其起辉或用随机配备的点火器,对灯的前半部放电,使其起辉。
9、调整光路时要使灯的光斑照射在原子化器的石英炉芯的中心的正上方;要使灯的光斑与光电倍增管的透镜的中心点在一个水平面上。
10、氩气:0、2~0、3之间。
11、关机之前先熄火,换灯之前先熄火,退出程序时先熄火。
—专业分析仪器服务平台,试验室仪器设备交易网,仪器行业专业网络宣扬媒体。
相关热词:等离子清洗机,反应釜,旋转蒸发仪,高精度温湿度计,露点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价格,霉菌试验箱,跌落试验台,离子色谱仪价格,噪声计,高压灭菌器,集菌仪,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柱温箱,旋涡混合仪,电热套,场强仪万能材料试验机价格,洗瓶机,匀浆机,耐候试验箱,熔融指数仪,透射电子显微镜。
原子吸取光谱仪由于精准、简便灵敏广泛用于冶金、地质、采矿、石油、轻工、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及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常量及微痕量元素分析行业中。
安装原子吸取光原子吸取光谱仪由于精准、简便灵敏广泛用于冶金、地质、采矿、石油、轻工、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及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常量及微痕量元素分析行业中。
普析原子荧光详细操作规程原子荧光分析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快速准确地测定各种元素的含量和验证样品的纯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原子荧光分析的操作规程。
一、仪器准备:1.根据所需测定的元素选择合适的原子荧光仪,并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包括样品的溶解、稀释、进样等步骤。
二、仪器校准:1.检查原子荧光仪的校准曲线是否准确,并进行必要的校准调整。
2.准备一系列含有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根据标准样品的浓度和原子荧光仪的响应曲线进行校准。
三、样品制备:1.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解方法,例如采用酸溶解、碱溶解、高温熔融等方法。
2.尽量避免样品中的杂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如有必要可以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例如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干扰离子等。
3.样品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对样品的密封、反应温度、时间等条件的控制,确保样品制备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四、仪器操作:1.打开原子荧光仪的电源,并确保仪器的稳定工作状态。
2.根据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如气体进样、液体进样、固体进样等。
3.确保进样器、炉管等部件的清洁干净,以避免杂质的污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进行预热和排空等操作,以消除仪器内部的气体和杂质对测定的干扰。
5.根据样品的不同进行合适的参数设置,包括预热温度、气体流速、炉管温度等。
6.进行样品的连续测量,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五、数据处理:1.确保原子荧光仪的数据处理软件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设置和校准。
2.将测得的样品信号与校准曲线进行比较,计算出样品中所含元素的浓度。
3.根据测定要求和数据处理软件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六、结果判定:1.根据测定结果和相关标准,判断样品的元素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2.对于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样品,可以进行重复测定、检查仪器操作等措施,以确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七、仪器维护:1.每次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仪器和附件,保持仪器的干净。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操作步骤:1.打开仪器电源,待仪器稳定之后,打开计算机和软件系统。
2.打开气源和气体流量控制器,确定气体的流量,同时打开冷却水和冷光源。
3.将待测样品装入样品舱并将舱门关闭。
4.打开样品舱的自动进样装置,设置进样量和蒸发温度。
5.打开荧光光谱仪的仪器控制软件,选择和设置所需的测量参数,如激发光源波长、积分时间等。
6.运行或开始测量程序,仪器将开始自动化建立基线、切换滤光器、测量样品光谱等。
7.测量完成后,关闭荧光光谱仪,关闭冷光源和冷却水,关闭气源和气体流量控制器,关闭计算机和软件系统。
注意事项:1.在操作荧光光谱仪之前,需要熟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接受相关的培训。
2.在开启和关闭荧光光谱仪之前,应先关闭冷光源和冷却水,避免高温和电压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3.切勿使用力过猛或不正确的方法拧螺纹,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个人受伤。
4.在样品装入样品舱之前,应将样品清洁干净,避免杂质的干扰。
5.在设置样品进样量和蒸发温度时,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浓度选择合适的参数。
6.在启动测量程序前,应根据样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源波长、积分时间等参数。
7.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测量,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和故障排除。
8.测量完成后,应及时关闭仪器,以免持续工作导致能源浪费和设备寿命缩短。
9.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清理光路,检查电路和接线是否正常,以保持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通过以上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合理运用,可以保证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正常使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也要注意合理使用和保养仪器,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工作效率。
原子荧光光谱仪安全操作保养规程前言原子荧光光谱仪是一种常用于元素分析的仪器,其精度和灵敏度极高,能够分析样品中微量的元素含量。
然而,由于其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到高温、高压、有毒化学物质等危险因素,需要进行安全操作和正常维护。
本文将介绍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一、培训与借用1.在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前,必须接受相关的操作培训培训,包括仪器操作流程、安全措施、紧急处理方法等。
2.在借用仪器时,必须填写借用单并签署安全协议,保证正确使用仪器,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二、准备工作1.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工作前,必须确定实验室内的通风状况,保持空气流通。
同时,应检查仪器各部分是否完好,包括气路、电路、冷却水路等。
2.准备试样时,必须安全操作,遵守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3.准备好所需的物料和试剂,检查各试剂的标签是否明确,必要时应储存在规定的地方。
三、使用过程1.操作人员在操作原子荧光光谱仪前,应清洁手部,并佩戴安全防护手套,保证操作设备的安全。
2.仪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仪器稳定,避免不必要的撞击和震动。
3.仪器操作中,要经常检查各部位连接口,并定期清理各部位积累的物质。
4.在进行高温、高压操作时,必须合理选择仪器和试样的适用温度和压力值,避免超负荷工作。
5.在仪器操作中,禁止使用禁用、损坏的仪器或不合格的材料。
四、结束操作1.操作完成后,必须先关闭气源,并依次关闭试样进气阀、冷却水、电源以及仪器电源开关。
2.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证仪器长期稳定运行。
3.对剩余试剂和危险废物进行妥善处理,保管好试样和仪器。
保养规程一、外部清洁1.定期用干布或湿布对仪器外部进行清洁,不可使用酸、碱等有腐蚀性物质。
2.对仪器馈铜管、电极、喷油器等容易積累污垢的部位应当经常性地进行清洁和检查。
二、内部清洁1.在试样与样品自动进样时,会产生废弃物,将废料清除干净。
2.凝析水会留存在光路耗材和氩气气体内,因此必须定期进行清洁。
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
方法
原子荧光光度计(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FS)是一种常用的光谱分析仪器,用于测量和分析样品中的原子浓度。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产生的荧光信号来测量原子的浓度。
1.基本原理:
-原子化:将样品中的原子转化为气态原子,通常使用火焰或石墨炉等方法将固态或液态样品转化为气态原子。
-激发:使用一定波长的光源,激发样品中的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荧光测量:测量样品中原子在激发态和基态之间跃迁时产生的荧光信号,荧光的强度与原子浓度成正比。
2.使用注意事项:
-样品准备:样品应该具有足够高的纯度和稳定性,以减少干扰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仪器校准:在进行测量前,需要校准仪器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光路调节:确保光路清洁和对齐,以保证光源的稳定性和荧光信号的准确测量。
-观察时间:不同样品的测量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观察时间应该根据样品浓度和分析要求进行调整。
3.维护保养方法:
-仪器清洁:定期清洁仪器的光路、采样系统和其他部件,以确保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光源更换:定期更换荧光光度计的光源,以保持稳定的光强和准确的测量结果。
-标准溶液校准:定期校准仪器使用的标准溶液,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温度和湿度控制:保持仪器工作环境的稳定,控制温度和湿度对仪器性能和测量结果的影响。
总之,原子荧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可以用于测量样品中的原子浓度。
使用前需要注意样品准备和仪器校准等事项,并定期进行仪器的维护保养,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原子荧光光谱仪一、操作步骤1、确定待测元素:安装相应元素的高性能空心阴极灯。
2、开氩气:首次使用时,应将双表头减压阀的压力控制机构完全松开,然后打开氩气钢瓶的阀门,调节压力表的副表头压力达到0.25MPa至0.3MPa之间。
之后每次使用时可只打开关闭氩气钢瓶阀门即可。
若氩气钢瓶中氩气不足时,即压力表的主表不足1MPa时,应更换Ar气;调节一起流量计使载气、辅气的流量分别为600,800mL/min左右。
(注:氩气纯度必须大于99.99%)3、调整空心阴极灯位置:拔掉原子化器的电源线,打开主机。
使用灯架上的四个调节旋钮调节高性能空心阴极灯的光斑,将光斑调至与镜头帽达到同心圆即可,关闭主机电源,重新将原子化器电源线接入相应的接口。
4、调节原子化器位置:将蠕动泵的泵卡安装好。
调节好原子化器的位置使标准溶液浓度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
(若原子化器的位置及高性能空心阴极灯的同心圆位置没有被改变过,则不需要调节,此步骤可省略)。
5、预热:打开主机电源即可,预热时间大于15min。
(为增长进样泵管使用寿命,此步骤中可打开泵卡预热,测试时再闭合泵卡。
)6、打开原子荧光的测试软件:双击软件图标,在用户密码处输入密码111,点击登录进入。
点击新建测试,在弹出的对话框处输入文件名,通道类型及对应元素,送样单位,点击确定进入,调节负高压及泵停延时时间(30s即可),点击参数检测。
7、确定负高压:预热完毕后,将两个管路分别放入标准溶液浓度最大值点和还原剂中,调节负高压使其荧光强度达到2000-3000。
8、建立标准曲线:负高压调整结束后,点击浓度测试。
选择曲线类型,测试次数(一般情况下1次即可),输入标准溶液浓度,点击确定,进入测试页面,点击测试分别测试各浓度点,标准曲线测试完毕后点击标准曲线,查看曲线相关系数是否符合要求并保存。
9、测试样品。
点击样品测试,进行样品设置,分别设置称样重量,样品体积,样品个数,测试次数(1次)。
原子荧光使用中的问题及处理1 原子荧光分析中常见的干扰和影响?样品浓度的干扰?对于原子荧光光谱仪,氢化物发生-石英管原子化器不仅能提供待测元素原子化的条件,而且还应能提供一个使荧光效率最大的环境。
虽然在氢化物发生-石英管原子化器设计上,为防止荧光猝灭,提高原子荧光强度,在石英管原子化器上端形成一层氩气屏蔽层,以防止周围空气进入石英管中心的原子化区,但由于样品基体等因素的影响,如由共存组分会引起荧光猝灭,猝灭作用的直接后果是使荧光效率下降。
一般可采用减小溶液中基体浓度的方法来避免。
对于一些含量较高的样品,如测高浓度砷时,光谱峰中间明显下凹。
测定高浓度样品时还会对自身环境带来的某些其他干扰元素影响,因此应预先筛查样品,将样品稀释到低浓度时再上机测定。
散色光的干扰散射光对原子荧光光谱也会产生影响。
这是因为荧光信号比发射和吸收信号更弱,更容易受到散射光的干扰。
可用空白溶液测量分析线处的散射光强度予以校正。
在测定汞的实验中,出现测定结果的重复性不满足要求的现象,通过将汞元素灯预热约10min,然后再操作,这样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因此,操作时为保证光源的稳定性,元素灯必须得到充分的预热。
环境的干扰原子荧光光度计对实验环境要求较高。
因此,在实验中要注意对各环境因素。
首先仪器摆放的上方应配有排风设施,如抽风机、万向排风机等,经常注意实验室的通风和实验室的清洁;其次要注意在该实验室内不存放易污染、挥发性强的物质;经常清洗反应系统的管道、原子化器等。
因氢化物发生反应条件对温度有要严格的要求,若环境温度变化太大,使灯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仪器室内的温度应以20~25℃为宜。
由于原子荧光仪在酸性条件下工作,为防止室内的酸雾附着在空气中潮湿水份而腐蚀原子化器化器等部件,必须控制湿度。
另外,实验环境中自身带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原子荧光仪因为采用5%的盐酸作为载流,而且载流槽是开放式的,仪器一些配件易被腐蚀,还有实验容器清洗不干净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处理,也会导致荧光强度的偏离。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原理和注意事项原子荧光光谱仪是一种用来分析和检测样品中元素含量的仪器。
它可以测量从样品中发射出的特定波长的荧光光谱,并通过分析这些光谱来确定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本文将介绍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原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原理是基于原子在高温火焰或电弧等条件下被激发成为高能量态,当原子从高能量态返回到低能量态时,会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
这些荧光波长是特定元素的唯一标识,因此通过测量这些荧光波长,就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元素种类和含量。
在原子荧光光谱仪中,样品通过火焰或电弧被激发,产生特定元素的荧光。
然后,通过光电倍增管或CCD探测器等设备来检测和记录发射光谱。
荧光波长由光栅或光学滤波器进行分离和筛选,最终以图表形式呈现。
注意事项在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确保得到准确结果的重要步骤。
为了获得准确的元素含量,必须保持样品的无氧化和无杂质,同时确保样品的溶解情况稳定以避免光谱中出现异常峰。
样品溶液的pH值和浓度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最好按照制定的样品制备步骤进行操作,避免产生误差。
仪器操作操作原子荧光光谱仪需要确保仪器的光谱基线和荧光分离的清晰度。
这就需要定期检测蓝色和绿色荧光的位置和强度,以及每个波长的干扰峰的强度。
如果信号不正常,就需要分析出问题所在并解决。
仪器维护要确保持久的仪器性能,原子荧光光谱仪需要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
这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灯源、滤光片和光栅的状态,校正系统的灵敏度和清洗样品室,以及检定仪器的性能。
这可以防止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就出现问题。
结论原子荧光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元素含量的高精度仪器。
通过了解其原理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准确性和效率。
博析原子荧光光谱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博析原子荧光光谱仪是一种精密的仪器设备,为了保证其正常使用和延长仪器寿命,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博析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进行介绍。
一、安全操作规程1.1 仪器操作前的准备在使用博析原子荧光光谱仪前,必须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检查脱附样品量是否充足,如果不足应及时添加;•检查仪器的电源和通讯接口是否连接稳定;•检查气源是否足够;•仪器内部的光路元件表面是否有污垢或损伤,如有应及时清洗或更换。
1.2 仪器操作规程在操作博析原子荧光光谱仪时,需严格遵守以下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眼镜等;•在操作前,需要进行自检或校准,并记录好测试参数;•操作人员需要熟悉仪器控制软件的操作规程,避免误操作;•所有实验指导必须结合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操作人员不能离开仪器超过5分钟,避免在操作期间发生异常情况无法及时处理;•操作完成后,及时关闭仪器及其周边的安全装置。
1.3 紧急处理措施如果在使用博析原子荧光光谱仪的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操作人员需要立即停止实验操作,并进行以下安全措施:•如果出现仪器设备的异常响声或烟雾,请立即关闭仪器和电源,并通知相关人员安排检修;•如果样品出现泄漏或其他安全隐患,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负责人;•如果仪器内出现气体瓶泄漏或爆炸,操作人员需迅速将气源切断,打开全局排风扇并迅速撤离现场,并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二、保养规程2.1 仪器日常保养在使用博析原子荧光光谱仪时,需进行日常保养,以确保仪器正常运转和精度不变。
以下是日常保养的方法:•每天使用后清洁仪器表面,避免灰尘和污垢积累;•定期更换仪器反应室内的耗材,如捕光池、流量计、电极等;•定期清洗仪器光路元件表面,避免污垢影响测量精度;•定期检查仪器气源和电源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异常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原子荧光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光谱仪产品,利用原子荧光光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被广泛用于多个领域中。
原子荧光光谱仪工作原理:
待测元素的溶液与硼氢化钠(钾)混合,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氢化物气体(如砷化氢、汞化砷等)从溶液中逸出,通过与氩气、氢气混合后进入到原子化器中(并被点燃),氢化物高温下分解并转化为基态的原子蒸汽,通过该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产生的共振线激发,基态原子跃迁到高能态(有时也会从某亚稳态开始跃),它再重新返回到低能态,多余的能量便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这就是原子荧光(如果激发波长与荧光波长相同,称为共振荧光,这是原子荧光的主要部分,其他还会产生不太强的非共振荧光)。
原子荧光光谱仪使用注意事项:
1、在开启仪器前,一定要注意开启载气。
2、检查原子化器下部去水装置中水封是否合适。
3、试验时注意在气液分离器中不要有积液,以防溶液进入原子化器。
4、在测试结束后,一定要运行仪器用水清洗管道。
关闭载气,并打开压块,放松泵管。
5、更换元素灯,一定要在主机电源关闭的情况下,不能带电插拔。
6、元素灯得预热必须是在进行测量时点灯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预热稳定的作用,只打开主机,元素灯虽然也亮,氮起不到预热稳定的作用。
1。
原子荧光光谱仪型号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引言原子荧光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分析样品中含量极低的金属元素。
为了确保实验室中的安全,并保持仪器的正常运行,本文将介绍原子荧光光谱仪型号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1. 安全操作在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型号时,必须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1.1 实验室环境准备确保实验室整洁,清除杂物和易燃物品。
在光谱仪周围设立警示标识,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1.2 人员防护在操作光谱仪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实验室外套、手套等防护装备,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1.3 电源连接在接通电源之前,确保连接正确并稳定,避免电源故障引起的意外情况。
勿将其他电器设备与光谱仪电源连接在一起。
1.4 样品处理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样品测试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遵循实验操作规程,避免将样品溅出; - 严禁将可燃、易爆物质放入仪器中,以避免火灾和爆炸; - 平衡样品的数量和浓度,避免过载仪器。
1.5 仪器开启和关闭•在使用光谱仪之前,应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以了解相关操作细节;•在进行实验之前,先进行预热,并确认仪器的各项参数处于正常工作范围内;•在关闭仪器之前,先关闭电源,并等待仪器冷却后再进行其他操作。
1.6 废物处理按照实验室的废物处理规程,将废弃样品和废液妥善处理。
避免将废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2. 仪器保养为了延长光谱仪的使用寿命和确保准确性,应定期进行仪器保养。
2.1 仪器清洁•定期清洁光谱仪的外壳,可使用柔软的干布轻轻擦拭;•清洁样品室和其他重要部件时,务必遵循用户手册中的指引;•避免使用酸性或碱性溶液来清洁仪器,以免损坏仪器表面。
2.2 校准定期进行光谱仪的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遵循校准步骤,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校准记录应保存备查。
2.3 保养维护•仪器关机后,定期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确保没有松动或损坏的零部件;•如发现零部件松动、磨损或其他异常状况,应及时联系售后服务进行维修;•定期更换光源等易损耗零部件,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
原子荧光使用注意事项1.更换元素灯时一定要关闭主机电源。
2.一定要按顺序开机:打开电脑进到WINDOWS桌面后,打开仪器主机电源,最后进软件。
3.仪器运行过程中最好不要进行其他电脑操作,尤其占内存比较大的程序。
4.仪器预热可使用TEST测试方法,泵块可以不用压,可以不用进溶液,让仪器空运行。
5.测量过程中注意观察排废泵块是否压好,废液是否顺畅排出。
6.泵的压块不能长时间挤压泵管,用完仪器一定要及时松开泵块,泵管应定期清理干净并滴加硅油。
7.还原剂应现用现配,标准系列和标准储备液应定期更换。
8.不能进高浓度的样品,否则会污染进样系统。
砷的最高浓度应小于200ug/L(ppb),汞的最高浓度应小于20 ug/L(ppb)。
9.原子化器进行拆洗,若因反应剧烈有液体或气泡进到原子化器,或仪器使用一年后需对原子化器中的石英炉芯进行拆解清洗,放入10%的硝酸溶液中泡一个小时左右水洗晾干或烘干。
10.排废泵管压瘪后可更换方向,以延长使用寿命,若漏液两端都被压瘪则更换新泵管。
11.测量结束后,一定要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进样系统五次以上,长期不用时,要每两应至少开机一次(尤其比较潮湿的地区),有利于仪器的保养。
12.当地电压不稳仪器应配备1000瓦左右的精密稳压电源或UPS。
13.仪器所用的器皿应专用且无污染,所用的试剂纯度应符合要求。
一般来说空白值高主要是由于器皿污染或试剂纯度不够造成的。
14.实验室的温度应在15~30度之间。
实验室应清洁无污染,否则会对测量产生影响,特别是测汞。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一,污染问题1.试剂污染:主要是酸的纯度不够,或纯度够了质量不好。
解决方法:配制一个2%的和10%的HCL,上机看两个浓度酸的荧光值有多大差距,一般好酸荧光值不会有太大差距,若10%的酸是2%酸荧光值好几倍,则判断酸的纯度不能够。
(此方法不适用于做铅)问题2.容器污染:主要是器皿质量不好,或泡器皿的酸不好,或容器没有清洗干净。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及安全规程1.实验室安全:-在进行实验之前,确保实验室的通风设施和消防设备正常运行。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有序。
-确保实验室配备有足够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手套、眼镜和实验室外套等。
-实验室应禁止吃东西和喝饮料,以免造成污染和危险。
-遵守实验室的废物处理规定,将废弃物正确分类,妥善处理。
2.仪器操作:-在开始操作之前,仔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熟悉仪器的结构和操作步骤。
-在进行实验之前,检查仪器的各项部件是否正常工作,保证仪器处于良好的状态。
-操作仪器时,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实验室外套、防护手套和安全眼镜等。
-操作过程中,避免对仪器进行不当操作,以免造成仪器的损坏。
-在取样时,应遵循精确的取样方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分析过程中,遵循实验记录的规定,详细记录每一步操作和实验数据,以备后续分析和审查。
3.试剂和溶剂操作:-使用试剂和溶剂时,应仔细阅读其安全说明书,并了解其化学性质和危害性。
-操作试剂和溶剂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在使用试剂和溶剂时,应遵守正确的量取和混合方法,避免造成飞溅和混乱。
-在使用试剂和溶剂时,应注意其储存和保存条件,避免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4.仪器维护和保养:-定期清洁和维护仪器的各个部件,确保仪器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注意对仪器的定期校准和保养,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遵循仪器的存储和保管规定,避免因误操作或不当存放导致仪器的损坏。
-如发现仪器存在问题或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负责人进行检修和维修。
综上所述,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和安全规程,是为了保证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程,并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原子荧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
原子荧光光度计是利用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
将样品溶液中的待分析元素还原为挥发性共价气态氢化物(或原子
蒸汽),然后借助载气将其导入原子化器,在氩—氢火焰中原子化
而形成基态原子。
基态原子汲取光源的能量而变成激发态,激发态
原子在去活化过程中将汲取的能量以荧光的形式释放出来,此荧光
信号的强弱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成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测量荧光
强度就可以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原子荧光光度计可应用在食品厂、药品厂、化妆品厂、饲
料厂、高校、讨论所等单位对十二种重金属含量的分析。
原子荧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
1、仪器的外部使用条件:
试验室温度在15度至30度之间,湿度小于75%。
应配备精密稳压电源且电源应有良好接地。
仪器台后部距墙面应50厘米距离,便于仪器的安装与维护。
2、对气体、器皿和试剂的要求:
氩气纯度大于99、99%,配备标准氧气减压表。
玻璃器皿应清洗干净用酸浸泡且为原子荧光专用。
试剂的纯度应符合要求,储备液应定期更换,使用液和还
原剂应现用现配。
3、更换元素灯时肯定要关闭主机电源。
4、注意开机的次序为计算机、仪器主机、次序注射或双泵。
5、仪器使用前应检查二级气液分别器(水封)中是否有水。
6、测量前仪器应运行预热一小时。
7、测量过程中不能进行其它软件操作。
8、注意反应过程中气液分别器中不能有积液。
9、样品必需澄清不能有杂质,不能进浓度过高的标准和样
品(As100ppb、Hg10ppb)。
标签:原子荧光光度计。
原子荧光测定注意事项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元素测定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选择性好以及无损性等优点。
但是在进行原子荧光测定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1.样品制备:-样品应当充分代表待测物质,样品的制备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避免样品的不均匀性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样品的处理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污染和挥发物的损失,可以采用洗涤、烘干等方法来减少这些影响。
2.仪器设备:-原子荧光测定需要使用高真空、高温的条件,因此,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要注意防止泄漏和损坏。
-在操作前,需要确保仪器的底座和电极是干净的,以避免杂质的干扰。
3.标准曲线:-原子荧光测定的结果通常要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来推算待测样品中的元素含量。
因此,在进行测定前,要先选择合适的标准品,并建立起适当的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制备过程中,要注意采用相同的测量条件和仪器参数,以确保得到准确的校正曲线。
4.干扰物质的处理:-在原子荧光测定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干扰现象,即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对待测元素的测定产生干扰。
这就需要对干扰物质进行适当的去除或掩蔽,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仪器响应:-原子荧光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和仪器的响应有关。
在进行测量前,应当对仪器的响应进行校正和调试,以确保仪器的响应是可靠的,并消除非线性及其他系统误差。
6.内标法:-原子荧光测定中,有时可以采用内标法来进一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内标法是在待测样品中加入一个已知量的内标元素,通过内标元素与待测元素的比值来推算待测元素的含量。
7.仪器校准:-仪器的校准是原子荧光测定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在进行测定前,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过程中,可以采用标准溶液校准、内标法校准等方法,选择适当的浓度范围和校准点数。
总之,注意上述事项能够提高原子荧光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样品和仪器的特点,结合实验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原子荧光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1、打开实验室电源、稳压电源以及通风设备;
2、安装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确认水封中应有水;
3、打开仪器电源,进入操作软件并设置工作条件;
4、进入灯位置和原子化器高度调整;
5、确认氩气出口压力为0.25Mpa,压上泵管压块,确认系统管路正常;
6、点火进行空白测试,调整压块顶丝使进样通畅,预热测量30分钟;
7、按操作要求进行标准曲线和未知样品的测试;
8、测试完成后要吸蒸馏水进行几次测量,对仪器管路进行清洗;
9、熄火并退出工作软件,关闭氩气、计算机和主机;
10、打开泵管压块、松开泵管,擦拭滴漏的酸液;
11、更换元素灯时一定要关机,要确保灯头插针和灯座上的插孔完全吻合;
12、要定期在泵管以及采样臂滑轨、臂升降机构等处添加硅油;
13、长期不使用时,至少每周要开机1小时。